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福州市高一语文(下)期中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福州市高一语文(下)期中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福州市高一语文(下)期中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谈起薛宝钗,人们总是把她与林黛玉相提并论。

毫无疑问,薛宝钗与林黛玉代表两种对立鲜明的而又相倚相生的人格典型。

人性本就存在着诸多自相矛盾。

独立的意向是人性的表现,合群的意向同样是由人性所驱使;憧憬理想的超越意向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特征,而贴近现实、保持和谐同样是人类自我调节的能动性的表现。

独立与合群之间、超越与调谐之间往往不能两全,它们常以势不两立的姿态出现,以致人们只能选择其中一种而拒绝另一种。

一旦把其中的一种划入“人性”或“道德”的范围,而把另一种拒斥在“人性”或“道德”的范围之外,人们就会陷入无法自拔的窘境之中。

这一点非常鲜明地表现在“钗黛优劣论”的难题上。

在“钗黛优劣论”上,在对薛宝钗与林黛玉进行道德评价时,人们总是持褒黛贬钗的立场。

但是,当人们选择终身伴侣时,却毫不犹豫地选择宝钗型而拒斥黛玉型。

这一自相矛盾并不表明选择者的虚伪,而是人性自相矛盾的结果。

然而,二百多年来的读者并不愿意作这样一种人性的自我反省,往往把批判的矛头指向薛宝钗及其“影子”花袭人。

人们不约而同地把薛宝钗、花袭人与林黛玉、晴雯分为两个不同性质的类型,对薛宝钗、花袭人持否定态度,对林黛玉、晴雯持肯定态度。

这种倾向一直延续到今天,尽管翻案文章时有出现,但是这种倾向毫无疑问在整个红学史上占据了主流位置。

这种倾向究竟属于什么性质的倾向呢?跨越性质不同的社会,出现在不同阶级的读者身上,这表明它具有超稳定性,它必定是一种民族精神的积淀。

这种倾向的具体表现值得注意,它所运用的“批判的武器”更值得我们进一步的辨析。

不仅现代的读者批判她,清代的读者同样对她进行口诛笔伐。

清代批评者的“批判的武器”是儒家正统的道德准则,批判的目的是维护儒家正统,批判的内容则是道德堕落(这自然是站在儒家正统立场上的判断)。

宝钗、袭人乃至湘云所受到的挞伐,不外以下两端:一是奸诈,二是势利(或叫贪图富贵)。

上海市七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七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上海七宝中学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2023.11)(说明:本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所有答案均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一、积累与运用(10分)(一)(5分)1.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2)_________,食野之苹。

(曹操《短歌行》)(3)鹰击长空,___________,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4)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正面描写出天姥山直插云霄、耸立天外的雄伟气势。

【答案】①.风急天高猿啸哀②.呦呦鹿鸣③.鱼翔浅底④.天姥连天向天横⑤.势拔五岳掩赤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啸、呦、翔、拔。

(二)(5分)按要求选择。

2.假设你为学校“读书节”设计一张宣传海报,下列最适合选用的一项是()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践)B.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规律C.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反省、知新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下面是某高三学生参加高校自主招生的自荐信,画线部分可能存在不得体的表达。

尊敬的学校领导:您好!①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自荐信。

我是XX,来自XX市XX中学,学习成绩优秀,曾担任校学生会文艺部部长,爱好写作。

我获得过第十九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高中组一等奖;也曾代表学校参加市中学生辩论大赛,②以敏捷的反应和出众的口才令对手自惭形秽,③获得“最佳辩手”称号。

贵校历史悠久,底蕴深厚,④能进入贵校中文系学习是我的理想。

⑤贵校的自主招生条件也非常符合我的标准。

⑥请您一定不要拒绝我,⑦圆我的大学中文系之梦。

此致敬礼!自荐人:XXXXX年X月X日有几处画线部分存在不得体...的表达?()A.1处B.2处C.3处D.4处【答案】2.D 3.C【解析】【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1(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1(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阅卷人一、现代文阅读(35分)得分现代文阅读I材料一:“五四”作家的宗教就是青春与欢乐、光明三位一体的“青春教”,他们将欢乐、光明融合在青春之中,开辟出一条以欢乐、光明、青春心态为宗旨的审美战线来反对封建文学的自虐、黑暗、老年心态。

一句话,“五四”文学的审美是一种青春心态的审美。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是以青年为突破口来建设“五四”青春型文化的。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力赞青年,将“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作为杂志的天职;1916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青春》一文,认为中国以前之历史为白首之历史,而中国以后之历史应为“青春之历史,青年之历史”。

“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本质上讲是一场青年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国传统的长老型文化的终结和中国现代青春型文化的诞生。

“五四”文学运动是与整个“五四”文化运动的青春型转向相应和的。

“五四”新文学作家主体是青年,从这一角度将“五四”文学说成是青年的文学是完全不过分的。

以1918年时“五四”作家的年龄为例,除陈独秀、鲁迅两人较大,其余李大钊29岁,钱玄同31岁,刘半农27岁,沈尹默35岁,胡适27岁,都很年轻;至于郭沫若、郁达夫、陶晶孙、冯沅君、庐隐等冲上“五四”文坛时大多只20出头。

他们给现代文坛带来一股青春风,一扫中国文坛的暮年气。

中国古代文学以士大夫为主体,他们写作常常从载道或消闲的角度出发。

“五四”文学则是情感的自燃,青春的激情和幻想,青春的骚动和焦虑,青春的忧郁和苦闷,青春的直露和率真……不得不说,“五四”文学是青春性的文学。

“五四”文学的青春型审美心理特征不是空穴来风。

梁启超的“新文体”可算是它的精神先兆,梁氏文章“雷鸣怒吼,恣肆淋漓,叱咤风云,震骇心魄”,一扫四平八稳、老态龙钟之气。

1900年他的《少年中国说》表达了希望变老大中国为少年中国的憧憬,李大钊的《青春》与之有着气脉上的承续关系,郭沫若等人的作品青春勃发。

新版期中试卷答案语文高一

新版期中试卷答案语文高一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理解纠葛奋进B. 调和招致惊愕C. 奔赴拖沓腼腆D. 崇尚舒适沮丧答案:C解析:A项中“理”应为“理”,B项中“招”应为“召”,D项中“崇”应为“崇”。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B.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C. 我国在太空领域取得的成就,充分展示了我国科技创新的实力。

D. 在这次比赛中,他不仅表现出了顽强的毅力,而且具有很好的团队精神。

答案:C解析:A项中“决定”应改为“安排”;B项中“要求”应改为“标准”;D项中“不仅”应放在“具有”之前。

3. 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拟人手法的一项是()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答案:D解析:A项中运用了比喻手法;B项中运用了设问手法;C项中运用了夸张手法。

1. 《沁园春·长沙》的作者是______,其中“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一句,表现了作者______的壮志豪情。

答案:毛泽东;激扬文字2. 《兰亭集序》的作者是______,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______。

答案:王羲之;兰亭修禊三、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荷塘月色》朱自清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2023-2024学年广州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广州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广州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近年来,“人机大战”引起世人关注,人工智能发展引发的忧虑和争论开始从学术圈进入公众视野,要将这些思考引向深入,就需拓宽视域,厘清思路,特别要善用底线思维来把握问题,对无限制发展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后果,可从近期、远期和终极威胁三个层面来分析。

近期威胁的一个表现是人工智能开始大批量取代蓝领工人和下层白领。

这在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中表现较明显,我国一些工厂也开始这么做。

从经济效益看,工业人工智能成本的下降使“取代”变得有利可图。

“汽车的出现没有让马车夫找不到新工作”只是以往的经验,这次并非如此:大批工人陆续失业,只要达到某个临界点,社会就有可能发生动荡。

近期威胁的另一表现是军用人工智能的研发。

史蒂芬•霍金、比尔•盖茨等人曾呼吁世人警惕人工智能的盲目研发,特别是军事用途的研发,认为这有可能导致比原子弹更可怕的武器出现。

因为军用人工智能有可能直接操控武器,一旦失控,后果难以设想;即使没有失控,研发出这类更冷酷、更高效的杀人武器,亦非人类之福。

人工智能的远期威胁中,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它们可能的反叛,这点很容易理解,《黑客帝国》《未来战士》等科幻影片对此已做过大量设想。

人工智能业界和一些盲目乐观人士常用“人工智能还很初级”之类的说法宽慰公众,但这种理由是站不住脚的,“老虎还小”不能成为养虎的理由。

因此,我们对这一威胁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

人工智能的终极威胁更加发人深省。

这种威胁并非建立在人工智能反叛的假定之上,而是恰恰相反。

阿西莫夫提出的一个很少有人注意的重要观点是,所有依赖人工智能的文明都终将灭亡,他给出的理由之一:“一个完全依赖机器人的社会,因极度单调无趣,终究会变得孱弱、衰颓、没落而奄奄一息。

”这个看法很有见地。

这里排除人工智能反叛人类的可能,假定未来人工智能可承担人们所希望的“任何工作”,人类就会变成整天混吃等死的寄生虫了。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前段时间,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新闻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合村并居主要是将一些人口偏少、位置偏远的小村子甚至“空心村”进行整合,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镇并居,从而整合资源,节约土地,提升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合村并居无疑是一件好事。

可合村并居后,对一些群众而言,“人住进了城镇的楼房,心却在牵挂老家的祠堂”。

这说明,合村并居不是简单的“拆旧房、建新居”的物理迁移,它还应包含“人心搬迁”“文脉传承”等软性内容。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乡土性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本质特色。

中国人素来就有安土重迁、聚村而居、终老是乡的习惯传统。

乡村是承载中国文化与精神的基石,是乡土文脉赓续的重要空间。

不管是被动的合村并居,还是自然的城市化进程,大量村庄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这是客观现实。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大约拥有360万座自然村,而到了2010年该数字已下降到270万。

长期关注传统村落保护的学者冯骥才评估,中国每天大约有80到100个村庄消失。

一旦村庄消失,中国传统的乡土精神和历史记忆也将失去依托。

比如,遍布乡村的祠堂是乡村中重要的传统文化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其主要功能是祭祖敬祖、宗亲联谊、家风传承。

合村并居过程中,如果村子里的祠堂被简单拆掉,那真的可能会祭拜祖宗都找不到地方,孝亲敬祖的传统可能因此就断裂了。

面临同样命运的,还有那些农村的老房子。

不少村子尤其古村落都有极具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或古民居,但有些村落规模较小,离城镇较远,人口也流失严重,如果按照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标准,可能会一并了之、一拆了之。

当那些老房子、古建筑,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应声倒下时,我们丢掉的不是几片残砖断瓦或几根石柱木梁,而是老房子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是通过老房子与历史进行对话的机会。

2023-2024学年济宁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济宁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济宁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我们汉族,历史很长,开化较早,人口众多。

近代以前,长期的农业社会,产生和继承、发展了许多节日。

尽管过去有些节日,现在我们看来是无谓、可笑乃至可厌的,但在被创造乃至被继承的当时,有它的主客观原因和相应条件。

因此,为了满足需要,不能不借助于巫术及宗教、仪式,这就必然使这种文化带有消极的因素。

它标志着人类和民族文化的原始的或近原始的阶段。

但是,人民文化具有一种自然调节、改进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实际活动能力和心理智能也不断变化。

他们对于传统文化(包括节日活动在内)中的不合理的、过时的部分,往往不自觉地或半自觉地加以改动,使之合理化(或比较合理化),使之具有较高的社会意义。

例如本来是一种攘灾法术的放纸鸢活动,逐渐成为一种大人或儿童的文娱活动。

又如,本来是江滨人民驱除瘟神等的宗教行事——送瘟船,后来却被联系到楚国忠臣的沉江故事使它具有历史的和伦理的意义。

这种事实,不仅说明了民间文化的进步性,也增强了文化进化理论的可靠性。

我们现在处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许多社会礼制和观念都起着新的变化。

我们的风俗、习尚(包括节日)也不能安于旧态。

解放后,我们已经采用了一些新节日,如青年节、劳动节、建军节、“十一”国庆节(还有些地方把重九改为老人节)。

但同时有些传统节日仍在普遍或局部沿用,如春节、清明、中秋节等。

不过由于现实生活有较大的变动,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不能不做相应的修改,如传统新年改为春节,并加入新的内容(慰问军烈属等);清明节主要作为纪念革命烈士的节日等,这样做,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这些有长远历史的古老节日,在新社会中就成了新文化的一部分。

(摘编自钟敬文《节日与文化》)材料二传统节日面临的冲击,来自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首先是内容方面,主要是节日内容的独特性和明晰性被模糊了,因为传统节日很大一部分属于时令性的,与中华民族独特二十四节气文化相关联,例如元旦、春节、立春、寒食、冬至等,这一系列传统节日以农耕社会对时令变化的固有依赖为前提,在当代社会,这一依赖的固有性弱化了,甚至逐渐消失,这导致了以时令性为基础的传统节日在内容上弱化。

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及解答参考

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及解答参考

河南省郑州市语文高一上学期期中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原文】①绿皮火车上,绿皮车厢里,我第一次看到了这么多的绿皮人。

绿皮人,就是农民。

他们有六七十岁的老人,有十七八岁的少年,有三十来岁的中年,也有四十来岁的壮年。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从全国各地汇聚到城市,他们有的一身尘土,有的满脸疲惫,有的衣衫褴褛,有的步履蹒跚。

但他们的眼睛都充满了希望。

②绿皮人,就是农民。

他们背井离乡,来到城市,为了生活,为了生计,为了子女的未来。

他们没有豪华的轿车,没有舒适的公寓,没有丰厚的工资,没有优越的待遇。

但他们有勤劳的双手,有坚韧的意志,有朴实的品质。

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换取了城市的繁华,换取了家庭的幸福。

③绿皮人,就是农民。

他们默默无闻,他们无私奉献。

他们不图名利,不图回报。

他们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了城市的半边天。

④绿皮人,就是农民。

他们勤劳、朴实、善良。

他们诚实守信,他们热情好客。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⑤绿皮人,就是农民。

他们有梦想,有追求。

他们渴望知识,渴望进步。

他们愿意为了梦想,为了追求,付出一切努力。

【小题1】请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小题2】文章中“绿皮人”指的是什么?【小题3】请分析文章第③段的表达方式。

【小题4】文章第④段中“绿皮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有什么作用?【小题5】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绿皮人”的认识。

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文章】《青春的记忆》在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第一次踏入了高中校园。

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那么的新鲜,那么的不知所措。

校园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仿佛在诉说着青春的故事。

而我,一个懵懂的少年,即将在这里开启一段全新的旅程。

高一上学期,我们开始了语文课的学习。

那位语文老师,一个中年男子,满头银发,却总是带着一股不羁的气息。

他的课堂充满了激情,每一次朗读都让我们仿佛置身于文章的世界。

高一语文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1.下列关于鲁迅及其作品说法正确的是()A.鲁迅是著名的电影表演家,有些小说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经典篇目。

B.鲁迅先生是当代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奠基人。

C.鲁迅的小说作品以嫁接西方文学风格而脱胎换骨而出,是我们的文学宝库中无法替代的经典之作。

D.鲁迅先生的《呐喊》是中国新文学的开山之作,可以说是中国文学的奠基之作。

答案: B2.只有飞翔的鸟儿懂得_____(“懂得”和“飞翔”成对)A.风中的流浪B.自由的意义C.天上的云朵D.飞翔的高度答案: B3.下列属于叙事文的文体特点是()A.有写实的成分,叙述人物的性格、行为和环境的变化。

B.写作者的个人感受或思想感情,重点是抒发感情,表达思想。

C.以谈话的形式记录下来,如日记、便笺等。

D.试图通过比喻、夸张、畸变等手法表现某种精神内涵,并发挥文学与人生的高远意义。

答案: A4.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__。

A. 司机大哥开车较慢,我便跟前打盹。

B. 听了王小浪的讲话,学生们纷纷涌上前去与他合了影。

C. 许多人认为学英语是难事,但小李每天坚持背100个单词。

D. 所遇到的问题,如果不明白,就请问教师。

答案: C5.以下区别加粗部分读音的一组是()A. 桥/qia/ 庆/ qing/B. 处/chu/ 竹/zhuzhu/C. 树/shu/ 数/ shu/D. 收/shou/ 受/shou/答案: C第二部分:填空题1.笑容满面,他迎上前来,对我亲切____________ 。

(填词,两字)答案:招呼2.浙江的经济发展迅速,一大原因是____________发达。

(一个名词)答案:交通3.看起来站直了,其实是在假装____________。

(三个字)答案:神气4.我们已经确定好了路线,就是____________,你也可以在网络上查找一下资料。

(一个国名)答案:巴西5.美食以____________见长,各种海鲜、特色小吃,应有尽有。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新八省专用)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新八省专用)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卷(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含解析)适用地区: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统编版必修上册第1-4单元。

5.难度系数:0.7。

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眼下中国诗歌所遭遇的最为严重的生存困境,无疑是社会大众整体上对新诗所持的淡漠乃至排斥的态度。

但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以为这是社会大环境变化导致的必然结果。

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是一个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创作主体的变化。

诗歌要有发自内心的真实声音,才能打动人,引起人们的共鸣。

面对中国当代诗歌不景气的现实,诗歌的创作不能孤芳自赏、闭门造车。

诗歌创作需要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读者。

长期以来,诗歌与现实的关联越来越弱化,很多诗人的创作与社会变化、现实生活渐行渐远。

重提和倡导诗歌回归现实,并不是要给诗歌设定规矩和限制。

任何诗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而一个真正优秀的诗人应该担起责任和道义,他的写作应该与这个时代紧密相连。

现实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宝藏,认识现实就是认识自己。

不仅要在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中洞悉它的变化,更需要用心去勘探社会形态、人们的观念与精神世界的演进。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以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古典诗词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珍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在于其凝练、含蓄、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诗人通过精心选择字词,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使诗词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将雪花比作梨花,生动地描绘了雪景的美丽。

古典诗词的思想之深,在于其对人生、社会、自然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诗人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理想、抱负、情感和价值观,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例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杜甫表达了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公平的向往。

古典诗词的情感之丰富,在于其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引起人们的共鸣。

诗人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情感,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过程中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和生命的意义。

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李煜通过对愁绪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中国古典诗词只是文学艺术的珍品,不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B. 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在于其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所有修辞手法。

C. 古典诗词的思想深刻,能够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D. 古典诗词的情感丰富,只能表达诗人自己的喜怒哀乐,不能引起读者共鸣。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文章开篇提出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然后从语言之美、思想之深、情感之丰富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B. 文章在论述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时,列举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的例子,增强了说服力。

河南高一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一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一高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隽永(jùn )户牖(yǒu)谬(miào)赏天高地迥(jiǒnɡ)B.缱绻(quǎn)愧怍(zuò)启碇(dìng)文采斐然( fěi)C.伛偻(lǚ)蹩(piē)进刀俎(zǔ)怦(pīng)然心动D.纾(shū)祸蹂躏(lìn)谥(yì)号载歌载舞(zǎi)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慰藉博采众长噩梦贻笑大方B.取缔层峦迭嶂疏浚残羹冷灸C.倾泄销声匿迹荒诞完壁归赵D.孱头廖廖无几瞋目报残守缺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越是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的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部作品和每一个思想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

B.及至时过境迁,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

C.有一双轻跳舞靴太美观了,细长到不可理喻的地步;那双带布口的漆皮靴,叫人看了舍不得离开。

D.人们不想活,情愿照顾殡仪馆的买卖,这种精神状态使医药一筹莫展。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世界经济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受资金、人员、技术等劳动要素不流畅的困难的影响造成的。

B.由于时代久远,《诗经》和《楚辞》中的文言字词对我们感到非常陌生,它们像坚硬的外壳,包裹住了鲜活的生命。

C.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它是否用了一大堆词儿,是否用了某一行业的话语,而在它的词儿用的是不是地方。

D.由于肖邦之家的最大魅力之一,正是在于我们能感受到在同肖邦“促膝谈心”。

5.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B.璧有瑕,请指示王C.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6.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人皆得以隶使之B.常以身翼蔽沛公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D.则思知止以安人7.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吾属今为之虏矣!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B.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C.夫晋,何厌之有?D.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8.选出下列对课文及有关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的小说《品质》和中国现代作家杨绛的散文《老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在不幸的命运中都表现了小人物们人性人格的光辉。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第I卷(选择题)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共15分)(本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美学的核心概念不是美而是意境,这一点已经成为中外学者的共识。

那么,什么是意境?从中国美学史来看,意境与意象、象等概念相关。

在《易传》中,象是与形对照起来界定的:“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

象与形相比,有虚与实、动与静的区别。

象比形更虚灵,更生动。

象还有另外一个用法,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想象”。

《韩非子·解老》中对象做了这样的解释:“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

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

”比较起来说,眼见的形为实,意想的象为虚。

正因为想象的介入,象变得更加虚灵、生动和非现实。

顺着这个思路,可以说意象比形象更虚灵、更生动。

正因为如此,意象专指诗歌和绘画等艺术形式所创造的审美对象,它可以是虚构的、想象的,总之,是非现实的。

形象多指现实中的事物的形状。

形象可以是审美欣赏的对象,从而转化为意象。

比如,在文学形象这种说法中,形象就是审美对象,可以包含虚构和想象的成分。

不过,形象也可以是非审美活动的对象。

比如,在测量活动中,形象就表现为客观的形状。

意象是审美对象,也是艺术创造的目标。

通过意象,我们可以将审美与非审美、艺术与非艺术区别开来。

既然意象已经将审美和艺术从其他人类活动中区别开来,为什么还需要意境?究竟什么是意境?尽管境与象关系紧密,但它与象不同。

中国传统美学中,有“境生于象外”“象外之象”等说法。

由此可见,境不是个别的象,而是个别的象的放大或延伸,是不能对象化的境域或者世界。

世界不是对象,不能与自我相对,因为自我始终是在世界之中存在,不能越出世界而存在。

从这种意义上说,意境比意象要大。

意境不仅大于意象,而且高于意象。

与具体的意象相比,非对象化的意境更加抽象和虚灵。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意境也有境界的意思。

有意境就意味着境界更高,更有形而上的意味。

安徽省芜湖市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芜湖市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在信息网络时代,虽然很多工艺流程已经被机器、电脑所取代,但工匠这种执着专注的精神并没有过时。我们今日要大力弘扬的,不是工匠手工操作的表面形式,而是其内在的精神实质,即对工作的执着专注看法。这种看法,是成就时代伟业、实现宏大幻想的坚实基础和强大保障。
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职业操守。所谓精益求精,意为在已经很奇异的基础上追求更加奇异,这是一种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追求极致的精神。精益求精,不但体现在对全部产品的精益求精上,而且还体现在对整个制作过程的精益求精上。工匠之所以能够不断精进技艺、提升质量,靠的就是这种精益求精精神的加持。工匠笃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信条,永不自满,永不停留,永不懈怠,从而达到了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境界,制成了匠心独具、超凡脱俗的产品。在这种永无止境追求完备的过程中,工匠将自己的心血和才智融入到作品、产品的制作之中,赐予作品、产品以灵动的气质和永恒的生命力;工匠也在这一过程中升华了自己,提升了自我,并为自己筑成了一座精神的丰碑。
C.“传统手工工匠已不复存在”过于确定。材料一说的是“传统手工工匠好像远离了人们的生活”。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实力。
B.“无法获得阅历”曲解文意。材料二说的是“确定的阅历性学问”,选项扩大范围。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实力。
材料二第三段观点为:执着专注是工匠精神的坚实基础。
②“执着专注是工匠精神的坚实基础。执着专注,在古代主要体现为……工匠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耐得住孤独,稳得住心神,坐得住冷凳子,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永不服输,永不气馁。这种精神,就是执着专注精神”“正是由于执着专注,才能够做到熟能生巧、巧而生精,才能够铸成精品、终成大器”“在信息网络时代,虽然很多工艺流程已经被机器、电脑所取代,但工匠这种执着专注的精神并没有过时。我们今日要大力弘扬的,不是工匠手工操作的表面形式,而是其内在的精神实质,即对工作的执着专注看法。这种看法,是成就时代伟业、实现宏大幻想的坚实基础和强大保障”,“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职业操守。所谓精益求精,意为在已经很奇异的基础上追求更加奇异,这是一种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追求极致的精神”“在信息化、学问化时代条件下,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需求越来越高,这就须要我们大力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产品质量、性能上下硬功夫、苦功夫、实功夫……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人生境界”,可见在论述每种精神品质时,先阐述其内涵及意义,后联系时代背景论述弘扬该精神品质的重要性。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致说来,古代城市排水系统,一是依赖城内排水沟渠,二是依靠城中河道,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我国历朝都很重视排水沟渠的疏浚和整修。

例如,唐玄宗曾下诏修理两都街市、沟渠、道桥,而其旧沟渠,令当界乘闲整顿疏决。

德宗时修石炭、贺兰两堰,并造土堰,开淘渠。

民间也非常重视城中河道的日常疏通和维护。

如唐懿宗咸通年间,“金陵秦淮河中,有小民棹扁舟业以淘河者”。

可见,当时已经出现专门以养护河道为业的人,他们负责在河道上挖掘污泥、清除残秽,向管理部门领取报酬。

相对而言,宋代在城市排洪防灾方面所做的工作更多一些,当时人们对于城市水系的排洪防灾作用已有深刻认识。

成书于北宋元丰七年的《吴郡图经续记》就已明确指出,苏州城发达的河渠水系具有重要的排洪作用,能够“泄积潦,安居民”,“故虽名泽国,而城中未尝有垫溺荡析之患”。

宋朝对河渠的管理有一套严格而科学的制度,每年定期疏浚河渠,颇见成效。

有些制度则以皇帝诏书的形式加以确定。

如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六月诏:自令后汴水添涨及七尺五寸,即遣禁兵三千,沿河防护。

哲宗元祐四年十二月诏:京城内汴河两岸,各留堤面丈有五尺,禁公私侵牟。

北宋都城汴京, 在城市排水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汴京城水系十分发达。

英国加迪夫大学建筑系访问学者刘橄介绍说,当时的北宋汴京城包括3重城壕、4 条穿城河道、各街巷的沟渠以及城内外湖池。

3重城壕总蓄水容量达1765.6万立方米。

4 条穿城河道为汴、蔡、五丈和金水4 河。

根据文献记载估算, 4条河道蓄水总容量约为86.63 万立方米。

此外,城市大街小巷有明渠暗沟等排水设施, 还有凝祥、金明、琼林、玉津4 个池沼。

城市河道密度大、调蓄容量大是宋东京的特点, 整个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建造体现了很高的科技水平, 城市排水设施的管理措施也很完备, 是古代城市排水的典范。

山东高一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一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一高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畸(jī)形偈(xiē)子玷(diàn)污惴(zhuì)惴不安B.曲(qǔ)译累(lěi)及袅(niǎo)娜卷帙(shì)浩繁C.刊载(zài) 苍穹(qióng) 踱(duó)步蓊(wěng)蓊郁郁D.澹(dàn)澹倔强(jiàng) 蛮横(hèng) 妖童媛(yuàn)女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蜜蜂祟敬暴发户坚韧不拔B.枯燥斑驳坐右铭光彩夺目C.要诀莲蓬舶来品没精打采D.竟相歌颂挖墙脚皓首穷年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历史终究没有这样一位真正名将的绝代风华。

我们终于能看到历史文献片《粟裕大将》出现在央视一套,重新回顾名将风采。

②我们现在的科普工作比较浮躁,很多工作都没有涉及到科普的本质,这是需要注意的一个倾向。

③毋庸,法兰西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A.湮没肤浅置疑B.湮没浮浅质疑C.淹没浮浅质疑D.淹没肤浅置疑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就在不久前,中国广场舞大妈首当其冲地“攻占”了纽约公园、卢浮宫和莫斯科红场。

中国大叔和大妈带着兴之所致的娱乐精神登上“世界舞台”,引起一片嘘唏和争议。

B.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C.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

D.有的国家靠“采购”外籍运动员提高在国际赛事中的名次,使本土选手减少了在更高舞台上历练的机会,这真是买椟还珠。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过于重视教育功能,文学作品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思想大于形象,甚至全无艺术性,变成干巴巴的说教。

2024学年烟台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学年烟台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学年烟台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翻开李政道的人生履历,在战乱中求学的岁月始终是他难以磨灭的印迹。

1941年,日军入侵上海。

李政道不愿在日寇统治下读书,便毅然离开上海,开始了孤身流浪求学的日子。

疾病缠身、敌机轰炸,也没有磨掉他极强的求知欲望。

李政道在回忆江西赣州孤独无助的岁月时曾说:“环境再危险再艰苦,还是想办法鼓励自己生存下去……我跟蚂蚁不一样,我可以了解这个宇宙是怎么演变的,世界万物遵循什么规律,而蚂蚁不能。

”1943年,为了追求当时西迁至贵州省遵义、湄潭办学的浙江大学,年仅17岁的李政道在战火中一路跋涉几百公里,克服重重艰难险阻来到了贵阳。

功夫不负苦心人,他参加了当年贵州考区的高中会考升学联合考试,以高分考进浙江大学,师从“中国雷达之父”束星北和“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

按照系里的安排,束星北教授每周要和物理系的同学讨论。

在《西迁浙大》一文中,有这么一段描述:一般学生只能问一些表面问题,听束先生讲解清楚后便离开了。

只有一个学生能够与他讨论,就是李政道。

这样,束星北教授的讨论课,开始总是被一群学生围着,到后来就成了一个大教授和一个刚进大学的一年级的新生面对面的交流。

有这样的老师一对一教学,李政道很快就建立了对整体物理的认识、了解和自信,点亮了他耕耘物理科学的心灯。

然而,战争动乱,浙江大学不得已暂停办学,李政道转学到西南联大。

在“冬冻夏暖”、拥挤破败、漏雨漏风的校园里,臭虫、空袭、饥饿,都没能把联大人打倒,李政道也在这样的环境中迅速成长。

据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书籍《西南联大》记载,在这抗战的大后方,李政道对前方战士能在疆场上浴血奋战,感到无限仰慕,国家受日寇铁蹄蹂躏的耻辱时时刻刻在他心中激起波澜。

当时联大的校训为“刚毅坚卓”,同学们以此为铭,鞭策自己。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è)B. 蹉跎(cuō)C. 踌躇(chóu)D. 箴言(zhēn)答案:D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下列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孜孜不倦地工作。

B.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孜孜不倦地学习。

答案:B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天气原因,航班延误了。

B. 由于天气原因,航班取消了。

C. 航班因为天气原因延误了。

D. 航班因为天气原因取消了。

答案:D4-10. (类似题目,每题3分)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________”是《诗经》中的名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答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2. 鲁迅的《呐喊》中,有一篇小说的主人公是阿Q,这篇小说的标题是《________》。

答案:阿Q正传3. 李白的《将进酒》中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名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________。

答案:唐代4-10. (类似题目,每空2分)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文章略)1. 文章中提到的“他”是谁?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其性格特点。

(5分)答案:(根据文本内容分析)2.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5分)答案:(根据文本内容概括)3. 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表现主题?请列举至少两个例子。

(10分)答案:(根据文本内容列举并分析)四、文言文阅读(共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文言文略)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5分)答案:(根据文言文内容解释)2. 翻译下列句子。

(5分)答案:(将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文章反映了作者的什么思想?请简要分析。

(5分)答案:(根据文言文内容分析)五、作文(共15分)根据题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题目:《我眼中的高中生活》要求:1. 真实反映自己的高中生活体验和感受;2. 可以结合个人经历,展开合理想象;3. 语言流畅,结构清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第Ⅰ卷(选择习题共36分)一.(18分,每小习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敕(ch)造厢庑(wǔ) 朱拓(t) 便(bin)宜行事B.被褥(r) 诧(zh)异歆(xīn)享瘦削(xuē)不堪C.攘(rǎng)外吮(yǔn)血朔(shu)漠水流湍(tuān)急D.惘(wǎng)然宵柝(tu) 饿莩(f) 呕哑嘲哳(zhāozhā)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广袤膏腴气势磅礴五彩斑澜B.嬉闹鞭笞阿谀奉承闻名遐迩C.烟蔼磨砺涎皮惫懒晕炫战栗D.宫绦诽谤缪种流传走头无路3.下列各句中,成语或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趋于滞销的高价手机,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B.顺应新课程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的趋势,很多学校的高效课堂教学也沸反盈天地开展起来。

C.中国人讲究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道出了处世的精妙:一碗清水,才看得出真心。

D.其实,漫漫人生旅途中,并非所有的烦恼和忧愁只需微微一笑便会涣然冰释,笑,只不过是改变情绪的一种方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现今很多青少年学生发生脊椎病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坐姿不端正等诱发的。

B.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变化,瑜珈已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在他们保持身体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C.《亮剑》中,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年轻有为,指挥才能超群,富有献身军旅生涯,敢于除陈革弊。

D.大宝看着同事天赐那乐不可支的样子,无限感慨地说道:还是生一个女儿好啊!5.将以下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①她穿着很旧的棉袄,破布鞋,显得很寒伧。

②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学生来度日。

③回到家乡之后,又受着轻视、排斥、欺侮,很窘迫,几乎无地自容。

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乘了公交车进城了。

⑤说起自己的经历来,她说她后来没有经费,不能再读书,便回来了。

A.③⑤①②④B.①②⑤④③C.⑤②①④③D.①⑤③②④6.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有一回的回目中有这样一句话撕扇子作千金一笑,说的是宝玉房里有一个叫晴雯的姑娘,曾跟宝玉说她是最喜欢撕扇子的。

结果宝玉真把扇子递给她,好好一把扇子被她嗤嗤几声给撕毁了。

(《红楼梦》)B.高老头是《高老头》中住在伏盖公寓是的一个面条商,他有两个无情无义的女儿。

她们榨干了高老头的钱财之后,对自已的父亲不闻不问。

可怜的高老头死后竟然由穷学生拉斯蒂涅来埋葬。

(《高老头》)C.王熙凤的性格中有着很狠毒的一面,笑里藏刀,脸上笑着,脚底下使绊子。

她曾经使用借刀杀人之计,借秋桐之人除了贾琏深爱着的而且还为他怀了子嗣的尤二姐。

(《红楼梦》)D.雷斯多伯爵夫人曾经碰上一件很丢面子,让她觉得有损自己贵族身份的事情。

那就是她自己的情人阿瞿达侯爵为了20万法郎的陪嫁竟然准备抛弃她,和一个暴发户的女儿结婚。

(《高老头》)二.(共9分,每小习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习题。

从波动方程到无线电我们生活在一个波的世界里,我们的耳朵将空气中的压缩波识别为声音,我们的眼睛探测光波。

发生地震时,破坏是由穿透地球的地震波造成的。

语文家和科学家们几乎必定会想到波,但他们受到的启发来自艺术:小提琴的琴弦是怎么发出声音的?这个问习题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发现如果两根同样类型、同样拉力的弦的长度为简单比,如2:1或者3:2,它们就会产生共同弹奏时听起来极为和谐的音符。

弄明白这种现象的是瑞士语文家约翰伯努利。

他得出,弦振动最简单的形态就是一根正弦曲线。

还有其他的振动方式一条以上的波合入这条弦的正弦曲线,也就是音乐家所说的和声。

近20年之后,让勒朗达朗贝尔进行了一个相似的过程,但他关注的是简化运动方程式而非方程式的解。

结果他得到了一个描述弦的形态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优美的方程式,这就是波动方程,它表明弦的任何一小段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这是简单数字比率产生和谐音符的原因之一。

波动方程经过修正后能够处理更加复杂和混乱的现象,如地震。

成熟的波动方程让地震学家能够探测到我们脚下数百英里处的情况,这个领域最大的成就将是预测地震和火山喷发的可靠方法,而目前正在研究的诸多方法都是基于波动方程的。

但波动方程影响最深远的产物来自对麦克斯韦电磁方程的研究。

1820年,大多数人还在用蜡烛和灯笼照明,如果要发送信息,你就得写信。

100年之后,家中和街道都有了电灯,电报则意味着可以发送跨越大洲的信息,人们甚至开始通过电话与人交谈了。

这场社会和技术革命是由两位科学家的发现所引起的。

1830年左右,迈克尔法拉第建立了电磁学基础物理理论。

当时,绝大多数致力于电和磁方面研究的物理学家都在寻找与万有引力类似的东西,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在间隔一定距离的物体之间发生作用的力。

法拉第则不这么认为:他假设电和磁这两种现象都是遍布在空间中的场,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并能够通过它们所产生的力而被探测到。

麦克斯韦通过模拟流体运动语文重建了这些公式。

到1864年,麦克斯韦已经写出了4个方程式,描述电场和磁场间基本的相互作用。

他通过对方程式进行一些简单的处理,成功得到了波动方程并推导出光肯定是一种电磁波。

这本身就是一个大新闻,因为从未有人想到过,光、电和磁之间存在这样的重要联系。

不仅如此,麦克斯韦的方程式催生了一个激动人心的预言所有波长的电磁波都应当存在。

一些波长超过我们所能看到的电磁波将改变这个世界:它们就是无线电波。

1887年,海因里希赫兹从实验上证明了无线电波的存在,但他没有意识到它们最具革命性的用途。

如果在这样的波上加入信号,那么你就可以和世界对话。

尼古拉特斯拉、伽利尔摩马可尼和其他一些人将这一梦想变成了现实,而现代通讯的全套装备从无线电和电视到雷达以及手机使用的微波通讯都自然而然地随之而来了,而这些都是源自4个方程式和一些简单的计算。

麦克斯韦的方程式不光改变了世界,它们还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节选自伊恩斯图尔特《主宰你生活的七个方程式》,有删改)7.下面关于波动方程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波动方程是一种简化方程式,它表明弦的任何一小段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这是简单数字比率产生和谐音符的主要原因。

B.波动方程让很多科学家得到启示,但它影响最深远的还是对麦克斯韦电磁方程的研究,以至随后产生的无线电和电视到雷达以及手机使用的微波通讯都与它有间接的关系。

C.波动方程能够帮助地震学家探测到我们脚下数百英里处的情况,并处理更加复杂和混乱的现象,如地震。

D.波动方程的发现最早来自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发现如果两根同类型、同拉力的弦的长度为简单比,共同弹奏时就会产生极为和谐的音符。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麦克斯韦的4个方程式,描述了电场和磁场间基本的相互作用,还催生了一个激动人心的预言所有波长的电磁波都应当存在。

无线电波将改变这个世界。

B.1864年,麦克斯韦已经写出了4个方程式,并由此推导出光肯定是一种电磁波,首次证明了光、电和磁之间的重要联系。

C.绝大多数致力于电和磁方面研究的物理学家认为间隔一定距离的物体之间存在一种发生作用的力。

法拉第却认为,电和磁这两种现象都是遍布在空间中的场,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并能够通过它们所产生的力而被探测到。

D.海因里希赫兹证明了无线电波的存在,却没有意识到它们的对话用途,是尼古拉特斯拉、伽利尔摩马可尼和其他一些人将它变成了现实。

9.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3分)A.我们生活在波的世界里,波无处不在。

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语文家和科学家们都会想到波。

B.如果弦的任何一小段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就会产生和谐音符,这意味着频率不成简单比的波会产生噪音。

C.波动方程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但引起了社会和技术革命,改变了世界,还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D.在地震学领域,波动方程将是预测地震和火山喷发的可靠方法,目前正在研究的诸多方法都是在它的基础上产生的。

三.(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习题。

贤主所贵莫如士。

所以贵士,为其直言也。

言直则枉者见矣。

人主之患,欲闻枉而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水奚自至?是贱其所欲而贵其所恶也,所欲奚自来?能意见齐宣王。

狐援说齐湣王曰:殷之鼎陈于周之廷,其社盖于周之屏,其干戚之音①,在人之游。

亡国之音不得至于庙亡国之社不得见于天亡国之器陈于廷所以为戒。

王必勉之。

其无使齐王之大吕陈之廷,无使太公之社盖之屏,无使齐音②,充人之游。

齐王不受。

狐援出而哭国三日,其辞曰:先出也,衣;后出也,满囹圄。

吾今见民之洋洋然③东走而不知所处。

齐王问吏曰:哭国之法若何?吏曰:斮。

王曰:行法。

吏陈斧质于东闾,不欲杀之,而欲去之。

狐援闻而蹶往过之。

吏曰:哭国之法新。

先生之老欤昏欤?狐援曰:曷为昏哉?于是乃言曰:有人自南方来,鲋入而鲵居④,使人之朝为草而国为墟。

殷有比干,吴有子胥,齐有狐援。

已不用若言,又斮之东闾。

每斮者以吾参乎二子者乎!狐援非乐斮也,国已乱矣,上已悖矣,哀社稷与民人,故出若言。

出若言非平论也,将以救败也,固嫌于危。

此触子⑤之所以去之也,达子之所以死之也。

赵简子攻卫附郭,自将兵。

及战,且远立,又居于犀蔽屏橹之下,鼓之而士不起,简子投桴而叹曰:呜呼!士之速弊一若此乎?行人烛过免胄横戈而进曰:亦有君不能耳,士何弊之有?简子艴然作色曰:寡人之无使,而身自将是众也,子亲谓寡人之无能,有说则可,无说则死。

对曰:昔吾先君献公即位五年,兼国十九,用此士也。

惠公即位二年,淫色暴慢,身好玉女,秦人袭我,逊去绛七十,用此士也。

文公即位二年,底之以勇,故三年而士尽果敢;城濮之战,五败荆人;围卫取曹,拔石社;定天子之位,成尊名于天下,用此士也。

亦有君不能耳,士何弊之有?简子乃去犀蔽屏橹而立于矢石之所及,一鼓而士毕乘之。

简子曰:与吾得革车千乘也,不如闻行人烛过之一言。

行人烛过可谓能谏其君矣,战斗之上,桴鼓方用,赏不加厚,罚不加重,一言而士皆乐为其上死。

【注释】①干戚之音:代指殷朝的宫廷音乐。

②齐音:指齐国的宫廷音乐。

⑥③洋洋然:犹茫茫然。

④鲋(f):小鱼。

鲵,大鱼。

这句话是隐语又是预言。

⑤触子:与下句的达子都是齐湣王之臣。

犀蔽屏橹:当作犀蔽犀橹。

犀蔽,即用犀牛皮做的屏障。

犀橹:即用犀牛皮蒙的大盾。

艴(f)然作色:因盛怒而面变色。

底:通砥,磨砺。

乘:登,指登上敌城。

战斗之上:犹战斗之间或战斗之时。

10.下面加点得字解释错误的是( )A.言直则枉者见矣枉,邪曲B.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障,屏障C.哭国之法若何哭,哀悼D.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说,道理11.下面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所以贵士,为其直言也一言而士皆乐为其上死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一鼓而士毕乘之C.使人之朝为草而国为墟亦有君不能耳,士何弊之有D.每斮者以吾参乎二子者乎生乎吾前,其闻道也亦先乎吾12.文中画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亡国之音不得/至于庙/亡国之社不得/见于天/亡国之器陈于廷/所以为戒B.亡国之音不得/至于庙/亡国之社不得/见于天/亡国之器/陈于廷所以为戒C.亡国之音/不得至于庙/亡国之社/不得见于天/亡国之器陈于廷/所以为戒D.亡国之音/不得至于庙/亡国之社/不得见于天/亡国之器/陈于廷所以为戒第Ⅱ卷(共114分)四.(28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