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中的生死观
读书心得——试论老子《道德经》中的生命观
读书心得——试论老子《道德经》中的生命观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一直在追寻生命的长度、生命的质量以及生命的意义。
每个人都想增加自己生命的长度,生活过得更美好一些,人生过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追寻生命的意义在于人们都知道任何生命只是时间长河里的一条线段,可以小心谨慎地延长,但不可能无限。
所以我们希望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实现更多的目标、追求更大的价值,希望这些目标和价值让我们的生命“永恒”。
老子《道德经》中阐述了对生命观的理解和认识。
一、生命观的内涵谈到生命,中国传统文化指出,所有存在于宇宙、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有机和无机的个体都叫作生命。
生命观是人生观的一部分,人生观是指一个人对人生的目的、意义所持的态度。
具体包括生命观、苦乐观、公私观、义利观、荣辱观和幸福观等内容。
它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表现。
它要回答个人为什么要活着,应当怎样度过人的一生等问题。
人生观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它既是个人意识,也是群体意识。
由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处的地位、生活境遇和文化素养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
千百年来,人们积极思考人生意义、人生价值和人生目的,无数专家学者都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给出人生的终极答案。
有的人自我认知清醒,深知生命短暂,要在有限的生命做更大的贡献;大部分的人会谨慎对待自己的人生及他人的生命;还有的人随意对待生命。
从《道德经》五千字里,我们可以归纳总结出人应该如何有效地度过自己的人生。
老子在《道德经》中阐述了重人民轻个体的民本思想,重平等忌极端的处世哲学,重精神轻物质的个人修养之法以及重和谐忌纷争的与人相处的长久之道。
老子认为个人如果不胡乱作为,是不会让自己陷入艰难的处境的,纵观历史和现实,老子的这句话有多少人用事实验证过。
那么怎样处事不是胡乱作为,怎样做事符合生命的规律,符合自然运行的法则,符合“尊道贵德”的思想呢?二、《道德经》中的生命观老子《道德经》用五千字道尽天地运行之法则,人世运转之规律,从其中我们可以看到立于天地之间的人应该遵循怎样的规律才能长久得立身于世,运用怎样的处世哲学才能解决自身困惑和问题,掌握怎样的道理才能不困顿于生活和世事。
浅谈《老子》的生死观
浅谈 《 老子》 的生死观
段 宏滨 , 李 慕 蓉
( 天 津 石 油职 业技 术 学院 , 天津 3 0 1 6 0 7 )
摘 要 : 王 羲 之《 兰 亭序 》 曾云 “ 死 生 亦大矣, 岂 不 痛 哉 !“ 此 语 表 明 生 死 问题 是 古 今 智 者 都 非 常 关切 的 重 大 问 题 。文 本 的 主 旨即在 于对 道 家 学 派创 始人 老 子 的 生 死 观进 行 简 要 评 介 , 以考 察 先 哲 对 于 王 羲 之 千 古 同 此 一 叹 的 智 慧
第 1 6卷 第 1期 2 0 1 4年 1月
天 津职 业院 校联 合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T i a n j i n V o c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 s
No . 1 V o1 .1 6
J a n . 2 0 1 4
启迪 。
关键词 : 老子 ; 道 家; 生 死 观
中图分类号 : B 2 2 3 .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3 —5 8 2 X( 2 0 1 4 ) 0 1 —0 0 5 9 —0 4
通行本五千言老子《 道德经》 中, “ 生” 字共 出 现 三 十六 次 之 多 , “ 死” 字也 出现了十八 次。可见 , 生 和死
?正言若反水的美德与婴儿有相似之处都是处众人之所恶为天下溪为天下谷不与人争无私而且水还具有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的无坚不摧的潜质反应了老子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人生价值也是对于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的进一步比照和诠释结论老子对于生死观的论述散见于枟老子枠八十一章的各个章次本文对此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和简要评但老子毕竟是古之博大真人其思想独到而深邃并且对很多重大问题仅点到即止把玩多年静心谋篇亦不敢谓得老子生死观之真髓故是篇之标题仅冠以浅谈之名汤一介
理解道教的生死观与轮回观语录
理解道教的生死观与轮回观语录道教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哲学思想和宗教信仰,其生死观与轮回观是道教重要的理论与信仰基础。
下面是一些道教经典中关于生死观与轮回观的语录:1. 无常观生死“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道德经》这句话表达了道教对于生死观的一种理解,认为世界万物的存在和延续是因为它们能够适应无常的环境,不固执于自己的存在形式。
生死只是一种变化,人们应该以宽容的心态对待生死。
2. 存在即为不朽“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这句话揭示了道教对于生命短暂和转瞬即逝的看法。
人生犹如马驹穿过狭小的隙缝,转瞬即逝。
道教认为,生命的流转本身是一种永恒存在,即使肉体逝去,灵魂也会继续存在。
3. 轮回观与因果报应“人死之后,灵魂会经历轮回,根据善恶受到相应的报应。
”——《道教经典》道教认为,人死后灵魂会经历轮回,即不断重生和转世的过程。
通过轮回,人们能够修行积德,善恶有报。
好人会得到好报,恶人会受到恶报。
4. 追求长生不老“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经》这句话强调了追求长生不老的渴望。
道教倡导人们通过修炼道德和身体的方法,寻求超越人类本身的存在,追求与道相合,实现长生不老的境界。
总结:道教对于生死观与轮回观有着独特的理解与表达方式。
道教认为生死只是一个转变,灵魂会经历轮回,受到因果报应,追求长生不老是每个信徒的共同愿望。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语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道教的生死观与轮回观,以及对于人生和死亡的态度。
老子的生死观
老子的生死观
老子,即李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被尊奉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在老子的著作《道德经》中,他对生死观有所阐述。
1. 顺应自然:老子认为生死是自然规律,人类应当顺应自然,不要抗拒生死。
他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里的“刍狗”指的是万物,意味着天地和圣人对待万物都是公平的,生死轮回是自然规律,人类应当接受。
2. 重视生命:老子主张珍惜生命,他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句话意味着,人们不应该害怕死亡,而是要珍爱生命,努力生活得更好。
3. 生死轮回:老子认为生死是一个轮回的过程,如同日夜更替、春夏秋冬四季循环。
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这里的“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都是相对的概念,说明生死也是相对的,相互转化的。
4. 超脱生死:老子主张超越生死的境界,认为通过修身养性,可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
他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这里的“谷神”指的是人的精神,意味着人的精神可以超越生死,达到永恒的境地。
老子的生死观强调顺应自然、珍爱生命、生死轮回以及超脱生死。
他认为,人们应该正视生死,珍惜当下,努力生活得更好。
老子关于生死的感悟
老子关于生死的感悟《道德经》第五十章为: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老子说,对待生死,世界上分为三种人:顺生而生的人、向死而生的人、过渡求生的人。
在这里,老子关注的是人的处世方式和对自然生命的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而不是对生老病死现象的简单归类。
第一种所谓顺生而生的人,乃善摄生者。
养生不仅是养身体,更需要养精神,就是精神的修炼。
理想的养生能使人超越生死门,让生命获得灵性,焕发光辉。
养生之道的基本原则,就是清静无为、少私寡欲,过一种淳朴自然的生活。
这种人顺应自然,通晓天地之理,故能全生。
第二种人,向死而生的人,或者说背生而生的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或刚愎自用、或暴躁强横、或胆大妄为、或争强好胜、或毫无节制、或心放任性,皆有其取死之道,属于“自作孽,不可活”之类。
当然,这里的向死而生,和三岛由纪夫所谓向死而生的意思不完全一样,但是都属于不爱惜生命,不能全生之类。
至于第三种过度求生的人,他们极度贪生怕死,过于自爱,反而损耗或丧失了生命。
这又是为什么呢?大概是为了求生,或者求功名利禄、名闻利养,劳心苦力,殚精竭虑,过度损耗生命,不能惜身而殉。
河上公云:“人民轻犯死者,以其求生活之道太厚,贪利以自危。
以求生太厚之故,轻入死地也”。
对这三者的分类,司马光在《道德真经论》中注解:“大约柔弱以保其生者三,刚强以速其死者三,虽志在爱生而不免於趋死者亦三。
”对第二种人和第三种人的分析,老子在《道德经》还有三章相关的论述。
老子说,“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就变得僵硬。
草木活着的时候,形态是柔弱的,死了就转为枯槁。
所以,凡是坚强的都属于死亡的类型,凡是柔弱的,都属于生存的类型。
”我们看婴儿软绵绵的,乃“精之至”、“和之至”,“不犯众物”,是最接近自然的状态,有利于避免伤害、保全生命。
道家的“归根复命”生死观
道家的“归根复命”生死观——摘于《道临天下35》道家思想却对生死观念谈及比较深刻,虽然与其他文化共通,但是又稍微隐晦,这是历代学者难以觉察和认识的领域,现笔者在此作如下分析:一:引证《道德经》16章的解析: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大致译文如下:万物都在演化,我观察这些循环往复的过程,万物从无到有生长壮大,最终又各自发展回归到原来的地方,万物回归后的现象也叫做“静”,它也可称之为再次诞生。
这种再生现象也可说是自然规律,知道这种规律的存在是明白豁达的人。
在16章中老子阐述一种自然的循环规律----即大道的“归根复命”理念,展现了万物生死往复现象的普遍性。
人类即隶属于万物自然之中,如果把这个“归根复命”的道理应用到人类中,则体现出一种生命的连续性。
当然,更具体的诠释则回归到系列之前的大道解析中......1:引自 25章“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此处描述的大道形态让人很容易想象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平面圆形自主旋转。
2:引自25章中“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这句话描述的是大道能量的流向模式,又因为万物皆为大道能量的表现形式,所以可以理解为万物从本源出来远离,然后又返回本源。
这是一种大道自然的能量循环。
客观而普遍性。
综合以上25章中的两点分析:”轮回“一词,顾名思义,就是像车轮那样周而复始的旋转。
这在中国老子对大道的循环特质也得以相融共同,具有普遍性。
正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在此诠释生死轮回现象上又得以照应。
可以说“轮回”是大道自主循环特质的描述,适用于万物演化,支持人类生命的可持续现象存在,用来形容人生循环往复的生死现象。
道德经关于生死的句子
道德经关于生死的句子在《道德经》这本古老的哲学经典中,生死是一个被广泛探讨的主题。
以下是一些关于生死的句子,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死的看法,并且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深刻的启示。
1. “生,生之谓道。
”这句话直接表明了道是生的本源。
生命是宇宙的基础,所有事物的起源都是由于生的存在。
道的本质即是生命本身,生命的力量是无穷的。
2.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不意味着我们拥有生命。
生命是一种赋予我们的礼物,我们不能够依赖它,而应该珍惜并善用它。
我们的成果和功绩并不属于我们个人,因此我们不应该过于执着于功成后的得失。
3.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这句话强调了不争的重要性。
生命中的许多争斗和纷争都是因为个人利益的妄图导致的。
只有不争,才能达到超越个人利益的境界。
在这个境界中,我们不再与他人争斗,与他人和平相处,才能真正实现和谐。
4. “舍其身而后能守其身。
”这句话告诫我们,要保护好自己,我们需要舍弃个人欲望和私利。
只有在舍弃个人的虚荣和欲望之后,我们才能够真正守护好自己的身心,远离各种烦恼和困扰。
5. “治大国若烹小鲜。
”这句话比喻治理国家就像烹饪小鲜一样,需要切割和烹调。
生命也是如此,我们需要经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才能够成长和进步。
生死也是一种经历,是我们生命旅程中的一部分。
6.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这句话表达了生命的变化和转化。
如果我们能够曲意适应,就能够得到完整;如果我们能够纠正错误,就能够变得正直;如果我们能够填补缺少的地方,就能够得到丰盈;如果我们能够拥抱变化,就能够保持新鲜;如果我们能够保持简单,就能够避免迷惑。
7.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这句话提醒我们,如果统治者过度征税,人民就会饥饿。
生命是宝贵的,如果我们过度追求物质的温饱,却忽视了生命的本质,我们将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
8.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 子道德经注释的生命观
老子道德经注释的生命观《老子道德经注释的生命观》《道德经》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作,蕴含着深邃的智慧,其中对于生命的观照更是独特而深刻。
老子以其超凡的洞察力,为我们揭示了生命的诸多奥秘和真谛。
老子认为,生命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存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老子看来,自然是最高的法则,生命也应顺应自然的规律而发展。
这并非是一种消极的听天由命,而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生命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比如,四季的更替、昼夜的交替,都是自然的节奏。
生命如同大自然中的万物一样,有着其自身的生长、发展和衰亡的过程。
我们不应强行违背这些规律,而是要在顺应中寻求生命的和谐与平衡。
生命的本质在于“道”。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和本质,生命也不例外。
道是一种无形无象、超越感官的存在,但它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生命。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体认和遵循道,与道合一。
当我们能够领悟道的真谛,按照道的原则去生活,就能实现生命的真正价值。
这种价值不是外在的功名利禄,而是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老子强调生命的柔弱与不争。
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水看似柔弱,但却具有无比强大的力量。
生命也是如此,柔弱并非软弱,而是一种柔韧和包容的力量。
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我们不必过于刚强,而是以柔弱的姿态去应对,往往能够化解冲突,实现生命的顺遂。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不争并非是不进取,而是不刻意去争夺名利,不与人发生无谓的争斗。
当我们放下争斗之心,专注于自身的成长和修养,反而能够在不知不觉中超越他人,获得真正的成功。
老子还重视生命的知足与简朴。
他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不知足是许多痛苦和烦恼的根源。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被无尽的欲望所驱使,不断追求更多的物质财富和外在的荣耀,却忽略了内心的需求。
而老子告诉我们,只有懂得知足,珍惜已经拥有的,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充实和满足。
归根复命, 死而不亡者寿, 道教的生死观!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道德经》第十六章一、生死自然而然就像一株大树,在自然的状态下,花叶凋零,果实落地,最后都是复归于泥土,滋养大树的根系。
《道德经》所言的“归根”,就是一种归宿。
根,是创造我们生命的本源。
世间万物,芸芸众生,最后都注定为一个归宿——归根。
所有的生命在完成了它的使命之后,都要复归其本源。
归根曰静——归根是一种绝然的静,又是一种超然的“无”。
静曰复命——陈腐在静中消亡,新生在静中萌动。
我们的生命,从万籁俱寂的“静”中来,从了无生息的“无”中来。
从无中生有,从静中萌动。
归根之后,我们又由动转静,由有化无。
这就是生与死、动与静、有与无的对立统一。
这就是天地间的大道。
大道之中的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自然的过程。
自然的生命观,反映了生命的自然。
没有衰老与死亡,就没有新生与成长。
不推陈出新,事物就不能向前发展。
生命具有无限发展的未来,生命永远不会消亡,永远在“归根”中获得“复命”。
二、重视生亦笑对死《度人经》讲:“仙道贵生”。
长生久视的理想是道教一直以来的追求目标。
但道教并非一味的追求生而畏惧死。
道教对生命的态度讲究自然,就是说对待生我们要自然,对待死也要自然,这才是道教对生命的态度。
《齐物论》有云:“一受成其形,不亡以待尽。
”庄子从自然的观点看待“死”,他认为死和生一样都是一种生命的过程,是必然发生的,无一人可以幸免。
人生是一个“气”的循环变化,人的身体会消亡,人的思想可以不断传承下去,通过自我的循环变迁而达到逍遥的境界,“死”在这里只不过是“生”的另一种形式的传承,作为自然演化过程中的现象,生与死之间相通、相齐,正是所谓的“死生五变于己”。
庄子丧妻时,从开始的“我独何能无慨然”到后来的的“鼓盆而歌”,正是体现了道教重视生命、亦能坦然面对死亡的通达洒脱。
老 子道德经生命论析
老子道德经生命论析《老子道德经生命论析》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蕴含着深邃而丰富的生命智慧,对于我们理解生命的本质、价值以及如何实现有意义的人生具有重要的启示。
生命的起源与本质在老子的思想中有着独特的阐释。
他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和本质,生命也不例外。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里的“道”并非是某种具体的物质或实体,而是一种超越感官和理性认知的存在,是一种无形的、永恒的创造力。
生命正是从这神秘的“道”中孕育而生,具有了无限的可能性和神秘性。
从生命的特性来看,老子强调生命的自然性。
他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生命应当顺应自然的规律,不强求、不妄为。
这种自然并非是放任自流,而是在遵循自然之道的基础上,发挥生命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比如,四季的更替、昼夜的交替,都是自然的规律,生命也有着其自身的生长、发展、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我们不能违背这些规律,而应当顺应它们,以达到生命的和谐与平衡。
在生命的价值方面,老子提出了“贵柔守雌”的观点。
他认为柔弱胜刚强,生命中往往那些看似柔弱的力量,反而具有更持久、更强大的生命力。
比如,水是柔弱的,但却能滴水穿石,以柔克刚。
这种观点提醒我们在生命中不要过于逞强好胜,而是要保持谦逊、温和的态度,这样才能更好地保存和发展自己的生命力量。
同时,老子强调生命的知足常乐。
他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被无尽的欲望所驱使,不断地追求物质的丰富和外在的成就。
然而,老子告诉我们,过度的欲望只会带来烦恼和灾祸,只有懂得知足,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满足和幸福。
一个知足的人,能够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不为外物所迷惑,从而拥有内心的宁静和安宁。
老子对于生命的修养也有着深刻的见解。
他主张“致虚极,守静笃。
”在喧嚣纷扰的世界中,我们的内心容易被各种杂念和欲望所占据,从而失去了对生命本真的感知。
通过致虚守静,我们能够排除外界的干扰,回归到内心的平静,洞察生命的真谛。
道德经生死章的解释
道德经生死章的解释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的一本重要的著作,其篇幅虽不长,但却有着深刻的哲学意义。
在道德经中,有一章节被称为生死章,它解释了生与死的关系,以及如何面对生死。
一、生死的关系在道德经中,生和死被视作一体的存在,或者说是相对的两端。
生和死的存在并非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辅助的关系。
生是死的源头,而死则是生命息灭的终点。
这种辩证的关系告诉我们生命和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需要在生命中珍惜时刻,不断地追求道德、追求真理,才能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
二、生死的态度在道德经中,生死有一种平等、超然的态度。
生、死其实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它们并没有太多的积极、消极评价。
我们需要把人生看作是一个整体,接受生死,避免过度强调其中一方面。
同时,我们也需要尽可能地活在当下,不要过于担心死亡,去追求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去尽快地达成我们的目标。
三、死亡的意义在道德经中,死亡被视为“归根”,是回归本源、返璞还真的一种方式。
在死亡这一瞬间,我们的精神将会回到茫茫宇宙中,与万物融为一体,去寻求更加广阔的自由、更加高妙的真理。
死亡不是终点,而是开始,从这一点看,我们应该珍惜时光,更加刻苦地追求真理,把生命中最重要的任务完成,以便在死后走向更高的境界。
四、生命的意义在道德经中,生命被赋予了一种神秘、辽阔的意义。
生命的开始,是从无到有的创造,而这个创造之后,生命开始独立地存在、自由地运动。
在生命中,我们需要保持一种求索精神,不断地追求真理、充实自己的经验、提高自己的境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有意义。
五、生命的价值在道德经中,生命被赋予了一种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生命的本质是活着,而且是活得有意义。
我们需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钟,把握机会,勇敢地去面对我们生命中的挑战,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做一些能够影响他人、推动人类进步的事情,以此来回报社会,回报生命。
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解释,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道德经中的生死章,掌握一些与生命、死亡有关的基本思想理念,为我们的人生增添一些哲学的智慧、一些宝贵的参考。
老子在《道德经》中对生命的观点
老子在《道德经》中对生命的观点作者:张议方来源:《大观》2015年第02期摘要:立足一般价值论的视角,从《道德经》出发,对老子的生命价值观进行整理、归纳和剖析。
老子在《道德经》中体现出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尊重和遵循生命的客观规律,尊重生命,尊重万物;二是要看清楚“生”和“死”的关系,弄明白有生必有死,生死相依的道理;三是事物强壮也就难免衰老,生命必定会经过弱小、青春、强盛、衰败、凋零的过程;四是生命是很脆弱的,不应该伤害别人的生命,同时要保护好自己,处处小心,不能进入危险的范围,才能保全性命。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生命;价值观立足一般价值论的视角,从《道德经》出发,对老子的生命价值观进行整理、归纳和剖析。
一在《道德经》中第五章原典中这样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在这一章中“刍狗”是指用草扎成的狗,在古代,多用于祭祀,用的时候是备受关注的,但是用完了之后就胡乱丢弃了。
当时,在祭祀之前和祭祀时,刍狗都是受人尊敬的,但是等到祭祀过后,刍狗就会被人胡乱丢弃,行人都可以随意踩踏,甚至捡柴的人还可以把它拿去当柴火烧了。
天地大爱,赋予生命,养育万物。
但是大爱无亲,生命、万物均是顺道则昌,逆道则亡。
人要学天地大道,不远不近,不悲不喜,奉献不知,自然而然。
告诉我们要尊重规律,尊重事情的道理,顺其自然才能做好,不能妄为强求。
透过这段话看老子对待生命的看法,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子认为生命需要遵守自然规律,不能妄为强求,要顺其自然才能做到最好。
二《道德经》中第十一章原典这样写道“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这一段话举了三个例子,分别是车轱辘、器具和房子,为了说明“有”和“无”的关系。
三十根辐条共同凑合到毂上。
在“毂”和“轴”中间必须是空的,否则就无法转动了。
老子:关于生命的九大认知
老子:关于生命的九大认知有三件事人类都要经历:出生、生活和死亡。
他们出生时无知无觉,死到临头,痛不欲生,活着的时候却又怠慢了人生。
——题记疫情之下,人们对于生命的感知,似乎又多了几分兴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第一精神财富。
生命现象,是人类永远难以破解之谜。
找寻答案,还是得立足传统。
老子是生命的大师。
在《道德经》中,他有着许多关于生命认知的精典妙语,令人遐思。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阴阳二气,气聚则生,气散则失。
故人活一口气,众生皆平等。
2,“出生入死”。
每个人都是一个由生到死的过程,无法规避,何必焦虑。
3,“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天地无法规避风雨,但风雨不可能长久。
所以,面对风雨,坦然接受,从容应对,不必恐惧。
4,“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稿。
故柔弱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徒”。
柔与强是生命的两种状态,表面柔弱,实则坚强。
自古柔弱胜刚强,这是生命的辨证法。
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人们往往因为追求外在物欲,忽略生命的真正本质,这叫本末倒置。
6,“清静为天下正”。
静才能长,虚才能养。
老子的人生境界是“致虚极,守静笃”。
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舒展旷达,淡泊无争;物不扰心,物我两忘。
这也是一种养生之道。
7,“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世上能长寿的约十分之三;夭折的约十分之三;有些人,本来活得更长,因保养过度而死的也占十分之三。
其因是自奉太厚。
生命可贵,养生重要,精神更重要。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有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死而不亡,是老子对生命的终极思考。
9,“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为吾有身”,强调的是人总是太执于小我,故总有烦恼缠身。
道德经对生命的看法
道德经对生命的看法《道德经》里说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嘿,这可真是妙不可言!想想看,这生命就像那无尽的河流,从源头开始,一路奔腾不息,那势头可猛着呢!生命呀,它充满了各种奇妙的变化和可能。
就好像那四季更替,春天万物复苏,夏天热烈奔放,秋天果实累累,冬天宁静安详。
咱的生命不也是这样嘛,有起有落,有欢笑也有泪水。
你说为啥《道德经》这么看重生命呢?这就好比是一棵大树,它的根扎得越深,才能长得越高大繁茂呀。
咱的生命也是如此,只有真正理解和尊重它,才能活出精彩来呀!咱想想,生命中那些小细节,不就像星星点点的小花点缀着整个世界嘛。
有时候遇到点困难挫折,哎呀,那算啥呀!就像走路遇到个小石子,抬脚踢开不就完事儿啦。
可别因为这点小事就垂头丧气的,那多不值得呀。
再看看周围的人,大家都在努力生活着,各有各的精彩。
这不就是生命的多样性嘛,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道路和风景。
就像那句话说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咱每个人的生命也是独一无二的呀!你说生命是不是很神奇?它能让我们感受到爱与被爱,能让我们体验到快乐和悲伤,能让我们在这世上留下属于自己的足迹。
就好比那天空中的飞鸟,虽然飞过无痕,但它曾经自由翱翔过呀。
《道德经》还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乍一听好像有点冷酷呢,但仔细想想,这其实是告诉我们要以平常心对待生命中的一切呀。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也别太不把自己当回事儿。
该努力的时候就拼命努力,该享受的时候就尽情享受。
咱的生命就像一场旅行,沿途有美丽的风景,也会有坎坷的道路。
但只要我们保持一颗乐观的心,那啥都不是事儿呀。
遇到困难就想办法解决,遇到开心的事儿就开怀大笑,这才是对生命的尊重呢!咱可不能白白浪费了这宝贵的生命呀。
得像那闪闪发光的宝石一样,把自己的光芒释放出来。
哪怕只是一点点微弱的光,那也能照亮自己,照亮身边的人呀。
总之呢,生命是美好的,是值得我们去珍惜和爱护的。
就像《道德经》里说的那些道理一样,虽然看似深奥,但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出生入死道德经解析
出生入死道德经解析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的一部重要哲学著作,被视为中国道家思想的经典之作。
其中包含许多关于人生、道德和修身养性的观点,其中之一就是关于出生和死亡的理解。
下面将对《道德经》中关于出生和死亡的观点进行解析。
在《道德经》中,老子强调了生与死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关联。
他认为生与死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没有生就没有死,没有死就没有生。
生命的终极命运是死亡,而死亡又为新的生命创造了空间,形成了一个永恒的循环。
因此,老子认为生与死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的存在。
老子还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而生活,遵循天道。
他认为,人生的出生和死亡都是自然界的必然过程,不需要人为的干预。
人们应该接受生命的起伏和死亡的不可避免,并以平静和宽容的心态面对这一过程。
此外,老子还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虚无。
他认为,人生的存在是短暂的,没有永恒的意义。
生与死只是宇宙中无数变化的一部分,没有特别的意义。
他主张人们应该超越物质和个人欲望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才能真正获得生命的意义和满足感。
综上所述,在《道德经》中,老子通过对出生和死亡的解析,提出了一种超越生死的哲学观点。
他认为生与死是一个循环的过程,相互依存且相互补充。
他主张人们应该接受生死的自然规律,顺应天道,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静。
这种观点为人们在面对生死时提供了一种宽容和平静的心态,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面对生命的起伏和死亡的不可避免。
道德经关于生死的句子
道德经关于生死的句子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的一部重要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
其中,关于生死的句子,不仅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本质和意义,也给予了人们对生死的思考和启示。
道德经中有一句经典的句子:“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而后生。
”这句话表达了生与死的关系,以及生命的无常。
生命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每个人都将经历生与死的交替。
生命的存在是有限的,而死亡则是不可避免的终点。
只有经历了死亡的威胁,人们才能真正珍惜生命,懂得生命的宝贵。
另一句道德经中的句子是:“人生自是有死,人之为生,其生也软弱,其死也坚强。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生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表现出软弱无力的一面,但当面临死亡时,我们会变得坚强勇敢。
生命的脆弱使我们更加珍惜每一刻,而面对死亡的威胁,我们会挺身而出,展现出坚强的一面。
这句话提醒我们,无论生命的旅程如何,我们都应该勇敢面对,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道德经中还有一句名言:“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这句话强调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生命的存在并不仅仅是为了拥有物质财富或权力地位,而是要有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
我们应该以谦逊和无私的态度对待生命,不依赖外在的物质,而是通过内心的修炼和追求来实现真正的价值。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真正的玄德,即超越世俗的境界。
道德经中关于生死的句子,不仅仅是对生命的思考和启示,更是对人生的指引和引导。
它们告诉我们,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刻;生命是脆弱的,我们应该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生命是有意义的,我们应该追求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
这些句子不仅适用于古代,也适用于现代社会。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生死始终是人们思考的重要问题,而道德经中的智慧和启示,将继续指引着我们对生死的思考和探索。
《道德经》杂谈:生死之间
《道德经》杂谈:生死之间《道德经》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道德经》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由道所出,生也;随道而去,死也。
人之生死不过是完成一个循环而已。
但人活一世,生存质量的好坏却大有讲究。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活过正常寿命的一类人,有十分之三;短命夭折的一类人,有十分之三;照顾生命过份(养生过度的),提早死亡的一类,也有十分之三。
为什么重视养生,反而活不到正常寿命?因为“生生之厚”也。
过于爱护这个身体,却导致了相反的后果。
比如古人养生,有一个法子,就是炼丹服用。
炼丹的材料,难免有毒,结果求生长,后果却是早亡。
庄子讲了一个养生的寓言,说一个叫单豹的,隐居深山,喝泉水,吃野菜,七十多岁了,皮肤仍象婴儿一样,结果被一只饥饿的老虎吃了。
另一个叫张毅的,追求外在的荣耀,凡是社会上有点头脸的,一定上门结交,结果四十多岁,就发内热而死。
庄子说,养生就象牧羊,要鞭打落在后面的,而不是一味的在某一方面超逸绝伦,各个方面的和谐状态才最符合养生之道。
但是,一般人的养生,容易走向一偏,着重于外在形体的保养,忽视了心灵的修炼;而高超的人,陷入绝对的精神世界而不知人世的所处之道,所以,“人之生生”,不免“动之于死地”也。
另外有十分之一的人,他们的养生之道就符合了老子以道养身的要求,可以获得长寿的效果。
老子认为这些善于养生的人,“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用其角,虎无所投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这里的兕虎、甲兵是比喻,用来形容人世间的贪婪、贪欲,以及由此引发的争斗。
有道的人清心寡欲,与世无争,不会介入是非、利害的漩涡,当然避免了由此带来的祸害。
用老子的话说,就是“无死地”。
孔子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老子道德经中的生死观
四、结 语
众所周知,生死问题是与人的一生中始终相始相终的问 题。 老子生死哲学中透露出对生命存在的理性态度和对死亡 困境的达观态度,对我们后世的启迪应 该是深刻的。老 子并没有将我们引向宿命论的岐途,而是让生命从狭窄、 困扰、惶恐和死亡的自我冲突中解脱出来,让心灵与自 然凝聚成永恒的存在,使人的心灵走 向绝对自由的精神 家园。
谢谢
老子《道德经》中的生
死观
15 级环境设计 金令 3015206136
中国古代 哲学中关于生死之论,不乏智者与睿者, 其中道家生死哲学,以其丰富的理论内容,深刻的思 想内涵,脱俗的不凡见解和独特的美学境界,格外醒 目的凸显出来,乃 是中国生死哲学理论中不可或缺的 一笔。
老子之“道”,其内容涵盖了他对生死本质之认 识,生死价值实践观和生死之超越的思想。老子 对生死问题的重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PPT 试从这三个方面,通过浅析老子的生死观,来把 握其对待生死问题态度。
㈡辩证的生死观
从老子对生死的认识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其中所包含的辩 证法的思想。正是因为“道”的运动过程是永恒的,所以在生 命之道的支配下,生命运动过程就是生与死各 向对方转换的 过程,生是向死而动,死是向生而归。
对立性
生死之间相互渗透与转化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老子的思想中,生与死应该具有相互 连接性和相互依赖性,两者原本处于一种自然的平衡状态。
1.生死的认识 自然生死观 辩证的生死观 2.生死的实践 3.超越生死的认识
一、生死之认识
㈠自然的生死观
要理解老子的生死观,首先要了解老子之“道”。对于生,老 子立足于宇宙的广阔视野来观察的 老子体悟到,要个体的人要排斥死亡是无济于事的。但他也 认为有一种超越于生死的存在,这就是“道”。 因此,须将死的变化纳入到生死大化之中,纳入“万物将自化” 的规律之中,才能够解决人对死亡的恐惧感
《道德经》:生死看淡,有道一生平安
《道德经》:生死看淡,有道一生平安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表述“终身不会有灾祸”的见解。
如“道乃久,没身不殆。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在老子看来,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合乎于“道”,那么此人终身都不会有灾祸。
为什么我们会有灾祸呢?因为我们不能始终如一的顺应“道”,今天做事有道,明天做事无道,后天做事又有道,如此这般,灾祸便乘虚而入。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讲:“道生之,德畜(xù)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 世上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道、德、物、势”是一个人成就大业的必要条件,犹如一辆轿车的四个轮子,一个都不能少。
01、道生之。
做人尊“道”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个人顺应“道”的自然规律,遵纪守法,才能为社会做贡献,为自己和家人谋幸福。
02、德畜之。
唯有厚德,才能载物。
一个人的德行要和自己的地位相匹配,厚德才能承载住尊道而行所创造的名和物。
否则,德不配位,必受灾殃。
03、物形之。
一个好汉三个帮,方能平步青云。
个人的力量往往具有局限性。
马云有了十八罗汉、蔡崇信、张勇等人的支撑,才成就了璀璨的阿里巴巴。
刘邦有了韩信、萧何、张良、樊哙等人的支持,才建立了西汉政权。
04、势成之。
要学会顺势而为,没有风口创造风口,没有趋势创造趋势。
阿里巴巴是造势的行家,将原本平淡无奇的双十一,打造成了购物狂欢节。
站在趋势的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当风口过后,最先摔死的也是猪。
因此,学会“顺势而为”的同时,也要学会老子“物极必反”的道理。
生老病死是道的自然规律,不要执着于生死,而忘记了“道”的存在。
人生在世,如果能把握住“道、德、物、势”这四点,事业终将顺风顺水,一生平平安安。
解读老子《道德经》中的“出生入死”(上篇)
解读老子《道德经》中的“出生入死”(上篇)在春秋战国时期,人均寿命不足30岁,老子感慨道:人这一辈子,由生到死。
没病没灾能好好活着的人占了三成;生而早夭折、长大生病,死了与洪水猛兽等自然因素下的人占了三成;明明可以活着,确因为自己犬马声、色胡作非为,而作死的人占了三成。
这是纠结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都不懂的善待自己的生命啊。
那些真正懂得“摄生”的人,是不会吧自己置于死地的。
(见50章)在《道德经》一书中,介绍了如下五种实力作死秀:一、强梁者不得其死(见42章)强梁一般值的是孔武有力,强横凶暴之人。
人生来是柔弱的,死了之后变得僵硬。
草木生来是脆弱的,死后才会变得坚硬。
强梁者不懂得柔弱可以战胜刚强的道理,树木坚硬容易被折断,只有柔弱才能存活下来。
国家军事强大就不会长久,以“道”作为准则来辅佐君主的人,绝对不会以兵强马壮来莅临天下。
军队本身是不详之器,不到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没有人愿意打仗。
大军过后,土地遭殃,百姓逃亡,紧接着就是来年的饥荒。
所以大的国家,更要懂得处下的智慧,楚国最初不过是个子爵,是周代分封最小的爵位,却能在中原各国争老大期间,逐步统一长江流域,称为最大的战国。
小国处下可以吞并大国,越王勾践给吴王养马赶车,最终三千越甲吞并了吴国。
大国兼并小国,不过是想要兼并土地百姓而已。
小国侍奉大国,不过是想要争取更多的发展资源而已。
想要达到各自的目的,只有善于处下的一方能做到。
秦国和齐国分别称东西帝之后,就是不懂得处下,遭到天下公愤,除了虚名之外引来的就是合纵连横的不断攻伐,仅两年后纷纷昭告天下放弃帝号。
嬴政以强兵灭六国之后,不知道高必以下为本,贵必以贱为基,不懂得孤、寡、不谷当以贱为本,而以“功高三皇、德迈五帝”自居,导致六国不臣,二世而亡。
二、用于敢则杀(见75章)勇在古代写作“恿”,心之所至,气乃至焉。
本质上是个中性词,老子也提倡“勇”,但是是在基于“慈”之下的“勇”;孙子也提倡“勇”,但是在基于“谋”之下的“勇”;孔子也提倡“勇”,但是在基于“仁”之下的“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
老子作为道家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中所涵盖 的生 死观点在其道家学说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包括对后来者庄子的生死观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老子对待生死的看法无遗是中国传统思想中一份 宝贵的精神财富 后期庄子也正是以老子的思想为出发点,从对死 亡意义的领悟中消除了对死亡的恐惧,进而走向 逍遥的人生
三、生死之超越 ——死而不亡
首先,老子认为人之生死和宇宙天地万物相同, 都是自然而然的现象,因此这一点反映了老子生 死观 的唯物主义立场。
其次,虽然老子的超越生死观 并不是要求人刻意去追 求长生不死,而是鼓励人们追求有限的长生久视,主 张爱惜生命,爱惜精神,以尽人之天年
最后,老子的超越生死观 将死亡看成是人的生命的一个重要 因素,从否定的意义上来理解生,揭示了生死之辩证法。老 子立足于生死之自然性和相对性,从而主张消灭生死之差异, 以超越的 观点来缓解死亡给人所带来的危机感,其足以证明 老子的智慧。
老子的生死观建立在其思想体系的最高原则“道法自然”基础 之上,是一种超脱的生死观。老子的“长生久视”旨在主张爱 惜生命而得尽其天年,其“死而不亡”则 是回归自然之道,而 得与“道”永存 在老子的思想中,“死”与“亡”的意思并不相同,“死”指的是 生命活力和机能的消失,生命运动的终止,它着重指人的形 体而言;而“亡”指消亡,不存在,归 于无
㈡辩证的生死观
从老子对生死的认识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其中所包含的辩 证法的思想。正是因为“道”的运动过程是永恒的,所以在生 命之道的支配下,生命运动过程就是生与死各 向对方转换的 过程,生是向死而动,死是向生而归。
对立性
生死之间相互渗透与转化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老子的思想中,生与死应该具有相互 连接性和相互依赖性,两者原本处于一种自然的平衡状态。
老子《道德经》中的生
死观
15 级环境设计 金令 3015206136
中国古代 哲学中关于生死之论,不乏智者与睿者, 其中道家生死哲学,以其丰富的理论内容,深刻的思 想内涵,脱俗的不凡见解和独特的美学境界,格外醒 目的凸显出来,乃 是中国生死哲学理论中不可或缺的 一笔。
老子之“道”,其内容涵盖了他对生死本质之认 识,生死价值实践观和生死之超越的思想。老子 对生死问题的重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PPT 试从这三个方面,通过浅析老子的生死观,来把 握其对待生死问题态度。
谢谢
1.生死的认识 自然生死观 辩证的生死观 2.生死的实践 3.超越生死的认识
一、生死之认识
㈠自然的生死观
要理解老子的生死观,首先要了解老子之“道”。对于生,老 子立足于宇宙的广阔视野来观察的 老子体悟到,要个体的人要排斥死亡是无济于事的。但他也 认为有一种超越于生死的存在,这就是“道”。 因此,须将死的变化纳入到生死大化之中,纳入“万物将自化” 的规律之中,才能够解决人对死亡的恐惧感
二、生死之实践
返朴归真,生长久视 在生死皆由“道”来决定的情况下,老子哲学中的超世情绪和顺世精 神都体现了一种强烈的获得解脱的欲望。 两方面阐释老子的日常生活的实践对待生死
1.返璞归真的养生之道
如果说“清心”和“虚心”可视为老子对生命肉体的保养之“道”, 强调顺应自然的行动原则 2.长生久视的精神境界 老子的“长生久视”可谓是一种对生命最真切的把握,把握了 生命的真谛就意味着人的精神层面的“生存”之永恒性得到了 实现,这里,老子要求个体生命自觉放弃对名利的追逐,淡 泊肉体生命的相对有限性
四、结 语
众所周知,生死问题是与人的一生中始终相始相终的问 题。 老子生死哲学中透露出对生命存在的理性态度和对死亡 困境的达观态度,对我们后世的启迪应 该是深刻的。老 子并没有将我们引向宿命论的岐途,而是让生命从狭窄、 困扰、惶恐和死亡的自我冲突中解脱出来,让心灵与自 然凝聚成永恒的存在,使人的心灵走 向绝对自由的精神 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