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道德经》中的“道”字
《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什么意思?
老子的书籍是一门哲学,最浅层的意思是指导做人的方法,进而能顺应自然的发展,了解万物演化的道理。
借由老子的思想,如果后人能多想一些,再加以更细化,更系统的分类,说不定就会衍生出各门学科,从而渐渐产生科学。
那么除了缺纸少墨,还有什么导致老子没把他的思想具体化呢?我们不妨猜一下:可能是老子怕自己的思想同时代的人一时接受不了,懒得大费纸张吧,毕竟,一个老人同孩子讲三国,也是够辛苦的!依《淮南子·天文》所说:“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依《老子·河上公注》所说:“道始所生者一也,一生阴与阳也。
阴阳生和、清、浊三气,分为天地人也。
天地人共生万物也,天施地化,人长养之。
”依《老子·王弼注》所说:“万物万形,其归一也。
何由致一,由于无也。
由无乃一,一可谓无,已渭之一岂得无言乎,有言有一,非二如何,有一有二,遂生乎三。
从无之有,数尽乎斯,过此以往,非道之流。
故万物之生,吾知其主,虽有万形,冲气一焉!”高亨论之:“一、二、三者,举虚数以代实物也。
一者天地未分之元素……二者,天地也。
三者,阴气、阳气、和气也。
”以上诸说确有高低、当否之不同,事实上却都是不必要的。
很明显,“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说法并不是对宇宙万物产生的实际过程的现象的描述,而是对宇宙生发过程的一个模式化表述。
也就是说,这里的一、二、三都不必有确切的指代对象,一,是气还是道,二,是阴阳还是天地,都不影响这一模式所要演示的实质内容。
对一、二、三的任何具体的解释都可能是画蛇添足。
老子完全不解释什么是一、二、三,这是因为他根本不想解释,不需要解释,他所提出的是一个理论化的模式,而不是具体地在描述。
“在《道德经》中凡十五见,分别在第十、十一、十四、二十二、二十五、三十九、四十二、六十七章。
其中第二十二章的“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中的“、第三十九章的七个“得的“、第四十二章的“道生一,一生二的两个“是应该是一条普遍适用的法则,是应该遵循效法而不应该违背和对抗的一条最基本的法则,是万事万物展现的最基本的形态,是对应于万事万物的“道”的总体运行态势。
《道德经》心得体会
《道德经》心得体会《道德经》心得体会1学习了老子的《道德经》,自己受益匪浅。
该书不仅是道教的宝典,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经世之作。
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的认识。
揭示了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
真的是博大精深,义理渊明,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
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
”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
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
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
由此可见,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
从小了说,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具有指导意义;从大了说,对自然、对社会、对国家的整体建设,具有非常久远的指导性。
现在全球环境灾难的普遍,就是人们不注重自然规律的发展,人为地破坏环境所造成的。
“善者,吾善之。
不善者,吾亦善之,善德。
”不管别人是善是恶,都能一视同仁这是一种美好的品德。
而要做到“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需要何等的勇气!老子的眼光不仅在于教善人和圣人如何不与不善人同流合污,而是要教善人和圣人如何教化不善之人使人改恶从善,最后达到人人向善修道,天下太平。
以前,我与别人交往时,总是以自己的原则判断别人,然后决定是否与之交往。
现在学了《道德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作法,我开始以新的态度来交朋友。
现在,我周围有了更多新朋友。
朋友多了,交往多了,心情也好多了。
老子对人生的认识有个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对每个人都有反省的必要。
人,都是社会的产物,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和理解,必须经过一段漫长的人生经历。
所谓“慈”,就是要有一个博爱之心,爱自己这是第一,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无从谈及爱社会、爱他人,反过来讲,过分的爱自己,就是自私。
《道德经》全文及释译(全81章)
《道德经》全文及释译(全81章)老子1.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释】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
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
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
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
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
都可说是含义深远。
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释】天下都知道美的就是美的,就是因为有丑的了。
都知道善的就是善的,就是因为有恶的了。
所以,有和无互助产生,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包容,高和下互相包容,音和声互助谐和,前和后互助跟从。
因此,圣人以无为处理事务,实行无言的教导,万物自己发生变化而不为它开头儿。
生长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抚育了万物而不自恃己能,成功了而不居功。
正是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
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解释】不推崇有才能的人,免得人民竞争,不诊视难得的货物,不让看到人民去当盗贼。
不让看到可以引起贪欲的事物,使民心不被扰乱。
因此圣人治理天下,使天下人心里空空的,吃得饱饱的,没有争强逞能的志向,身体棒棒的,经常使人民没有心智和欲望使那些有心智的人也不敢妄为。
用无为的原则办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修改版:不标榜贤才异能,使民众不争功名;不珍贵难得的财货,使民众不起窃盗;不显耀可贪的事物,使民众不被惑乱。
所以有道的人治理政事,要使人心灵开阔,生活安饱,意志柔韧,体魄强健。
《道德经》诗学特色与翻译美学解析
ywjszxk@《道德经》以其闻名于世的深邃哲学思想成就了后来的“天书”与“哲学诗”美名。
虽然书中只有5000多字,但字字珠玑,充满了哲学性的思想,不仅涉及对世界万物根源的解释,同时还探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从文学特色以及翻译美学的角度分析《道德经》,它处处渗透着浓厚的文学特色与翻译美学。
笔者围绕《道德经》在字词、句法、修辞三个方面蕴含的文学特色与翻译美学展开详细的论述与解读,从而进一步为人们展现这部先秦典籍的魅力,并希望借助自己的微薄之力给后来者些许参考。
一、字词层面1.“道”字的多样性“道”字在《道德经》中出现的次数高达76次,有各种各样的含义,从诗学特色的角度看,关于“道”字的翻译充分展示出名著诗学特色中的多样性。
1944年尼特·宾纳出版了自己的《道德经》英译本,他将“道德经”译为“The way of life”,将“道可道,非常道”译为“Existence is beyond the power of words to define”,“道”字被翻译成了“Existence”(存在)。
而1955年,布莱克尼在其译作中将这句话译为“There are ways but the way is uncharted”。
在我国道教中,“道”是本源与本性的象征,控制着宇宙万物,预示着自然规律。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从诗学特色的角度还是翻译美学的角度出发,我们都可以发现《道德经》的多样性特点。
2.“德”字的多样性从翻译美学的角度看,“德”字在译文中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式,纵观目前各种译本,绝大多数将“德”字译为“virtue”,但是“virtue”仅表现出了它的表面意思,不能代表它的全部意义。
阿瑟·韦利在翻译它时使用了“power”一词,将“上德不德”译为“the man of highest power does not reveal himself as possessor of power”。
《道德经》里的道是什么,德是什么?
《道德经》里的道是什么,德是什么?“道”与“德”是《道德经》这篇文章中提出的两个重要概念,《道德经》所以名之为“道德经”就源于这两个概念。
《道德经》中最主要的概念是“道”,在《道德经》中七十三见。
无论是从《道德经》本身的表述,还是今天我们对它的理解,应该这样来概括它:“道”的同义词是路,“道”本来是看得见的物体运行的路,也是供人行走的路,是客观事物运行因循的轨迹;同时又是看不见形、听不着声、品不出味、触不到体的抽象于物质的潜在轨迹,还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运行轨迹的大致的经验的认知,是应该取法依据的而不应该违背和对抗的动态的行事原则。
“道”是真实存在的。
《道德经》各章分别从不同侧面来揭示“道”的本质,并不矛盾。
试图对某一章的“道”孤立来解释,是行不通的。
在《道德经》中,“道”常与“德”伴随,又时而与“自然”融合,它的比喻义与本义常常交织在一起。
“大道”在《道德经》中凡三章四见:大道废,安有仁义?(第十八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第三十四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第五十三章)什么是大道?大道是治国安天下总体因循的思想观念、方针政策和运行态势——这种思想观念、方针政策不是表面文章,不是口头上的粉饰,不是文字上的冠冕堂皇,是治国安天下潜在的运行轨迹,是治国安天下者的主流道德标准,核心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在治国安天下上的体现,是由治国安天下者思想行为潜在导向而形成的社会主流官风、民风,即整个社会的主流风气。
“德”在《道德经》中四十三见。
《道德经》中的“德”指遵循道的原则行事的品质。
“德”从“道”而来,是循道之德,它建立在“修道”基础上,通过修道来立德。
《道德经》中的“德”本来是“纯天然”的,未经后天加工改造的品质,具有“朴”的特点。
“积”是“德”的修养过程。
“德”是一种思想境界,处世态度。
《道德经》中的“德”依附于“道”,是遵循道的原则行事的品质。
“道”是行事应遵循的原则,“德”就是按“道”行事。
《道德经》中的经典语录及释义
《道德经》(节选)简介《道德经》:从名称来看,“道”这个字是由“首”和“走之”组成。
首就是脑袋,代表思考、思想,即思维;“走之”代表行动。
因此,《道德经》是一本指导人们“知行合一”、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初级哲学。
《道德经》一书的起源不详,是世界上除《圣经》之外,被翻译最多的一部典籍。
著名句子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释义:能说的很明白的“道”就不是“大道”。
新义:老子所在的时代没有句读,因此,这句话也可以这样句读: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即:对于同一件事,有人说对,有人说不对,这是常理。
这种充满辩证法的句读,貌似也十分符合原著。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释义:当天下都知道什么是美的时候,也就都知道了什么是丑;都知道了什么是善的时候,也就都知道了什么是不善。
新义:当天下都知道什么是美的时候,美也就变成了丑。
充满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意味。
当达到一定程度的量变的时候,会发生质变。
因此,生活中我们强调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适度原则”。
3、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释义:无私为大私。
新义:任何制度、决策的建议,应该尊重人这一个体。
个体为集体、为社会所作的无私的事情,会获得更大的回报。
这种回报不一定是物质上的,有可能是精神上的。
但更具有价值。
4、上善若水。
释义:“水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忧。
”像水一样清廉、不争,没有烦恼、没有忧虑。
新义:“八项规定”和反腐败。
5、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释义:最好的君王是让百姓感觉不到他的存在的,稍差一点的君王是被人赞扬的君王,接下来是令人敬畏的君主,而最差的君主则是被百姓辱骂、唾弃的君王。
今义:这句话涉及的是领导的艺术。
领导分为四类:最好的领导是感觉不到领导的存在,排第二位的是被人赞扬的领导,排第三位的是令人敬畏的领导,最差的领导是被人天天拿嘴上骂的领导。
6、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道”的古文字释义及其定义
我们所使用的文字,造字之初与华夏民族的先民取之于自然物象和社会现象的思想一脉相承,文字在产生之初就具有丰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内涵,这是前文已有所交待的问题。
历史演化至东汉许慎作《说文解字》时,在叙中仍记载着:“古者庖(牛羲) 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法”是一个具有丰富的社会价值观意义的文字,在概念内涵上也具有完整的方法论内涵,详见《文明史演化的逻辑》第三章《释法》——作者注),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
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
’”这一造字源泉取之于自然物象和社会现象的路径设定与华夏文明世界观和方法论初始路径设定的同源,使得华夏文明的文字符号系统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资源,也成了我们还原华夏文明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工具。
在文字的演化、发展和沿革中,文字在秦汉间产生了隶变,被近现代命之为汉字。
汉字虽然承袭于小篆,小篆承袭六国文字,六国文字承袭上古文字,使文字的基本字形结构得以留传,许多字形结构里尚蕴含着古人造字时深邃的哲理;但战国、秦汉间的纷乱、焚书、坑儒及其文字本身的隶变,造成了文字结构和取意之间关系的缺失,使得文字尚可观其形,但文字精髓的蕴义已经缺失了。
这一文字蕴义的缺失,对文、史的典籍而言,就事而言尚可读。
但是对于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范畴的著作而言,因其表述是用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内涵的、抽象的文字(概念和逻辑)阐发的,文字内涵的概念和逻辑属性丧失,就使世界观和方法论范畴的著作哲理不能完整,其阐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精义也难以显现了。
因此道范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至战国末之韩非时已有异,至唐之韩愈、柳宗元时已难见道范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原本之形,自唐宋以降,几近于丧失殆尽。
探其缘由,道范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千多年来的误区可能源起于“道”字的文字结构和释意。
如何理解《老子》书中“道”的含义?》
《老子道德经》《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的代表作。
相传为老子所作,老子是楚国苦县人,姓李名耳,曾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后隐退,孔子曾向他问礼。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个人名义写出的理论著作,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部具有完整哲学体系和辩证思想的著作。
此书的成书年代,大概在春秋末期与战国初期之间,到战国中期的时候,已经流传开来。
全书分为上下卷,前 37 章为卷上,后 3844 章为卷下(有的版本卷上题名《道经》,卷下题名《德经》,故有《道德经》之名)。
老子的哲学不仅涵盖了宇宙观、人生观和社会政治观等深奥的哲理,而且蕴藏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等诸方面的基本素材。
从整体上看,《老子》具有抽象性和思辨性,它体现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各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指导都有普遍的意义.一、老子之道的含义《老子》五千言,旨在明道.道有着十分丰富的蕴涵,很难用一个定义来把它讲清楚.学术界已经公认道的多意性,并对道的不同等次上的含义作了概括。
老子的道不仅抽象程度高,而且将其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本。
他的道来自于天道,但比天道根本。
《老子》的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真正的道是不能用语言来描述的。
但是老子接着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有一个东西浑然而成,先于天地而存在,它无声且无形,自在而永恒.运行不止,循环往复,可以称为宇宙万物的根本。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把它叫做“道”。
老子又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道的变化永恒不息,这叫做“玄牝”,“玄牝”之门,就叫做天地万物之根。
老子还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系冥系,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道这个东西恍恍惚惚没有固定实体,恍惚而不明确,单是隐约间可以看到迹象……从今上溯到远古,它的名字永远不能除去,依据它才能认识万物的开端。
《道德经》读书笔记(15篇)
《道德经》读书笔记(15篇)《道德经》读书笔记1老子的《道德经》虽然篇幅不长,但论述精辟、意义深远、思想广博。
不同时代、不同学派、不同价值观的人可能都能读出不同的理解,和《红楼梦》一样,也是一本常读常新的书。
笔者今天想要写的读书笔记,是关于《道德经》中“水接近道”的理解。
老子对“水”的评价非常高,称之为“故几于道”,意思也就是水的境界已经接近于道。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的品德和修养非常高,水善于滋养万物却从来不与万物相争,又处于众人不愿意居住的地方,水的这种道德非常高尚,是一种不争不抢、无私奉献、接近于道的境界,当然这种不争不抢和当今现在流行的佛系不一样,佛系是用佛来保护自己用佛来安慰自己,而水的这种“不争”是胸怀和境界的不争。
「夫唯不争,故无尤」,因为水不和万物相争,所以不会引来他人的埋怨和责怪。
虽然水利万物不争,而且水是柔弱的,但是老子又说水的力量非常强大。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意思就是说天下最为柔弱的事物莫过于水了,但是不能小看水外在的柔弱,它内在很强大,冲击和战胜坚韧这一方面也没有什么事物能够胜过水,水是任何物质都无法取代的。
正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水滴石穿”、“水淹八军”,看似坚不可摧的事物,碰到水也战胜不了,这就是水“外柔内刚、刚柔并济”的品性体现。
老子说不能小看「水」,也不能小看「柔弱」——「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这几句话非常高深、充满了哲学的道理。
人出生的时候是非常柔软的,而死亡的时候却是非常坚硬的,正如新生的草木也是最为柔脆的,但却是最有生命力的时候,而枯萎的草木则干硬了。
这个道理说明强硬代表的可能是死亡,柔弱代表的可能是存活。
做人也一样,凡事争强好胜,永不低头反而容易受到伤害,做人有时候要能伸能屈,灵活一些反而更好;凡事谦和,看似柔弱低下,但反而活得更为长久。
自然”即“道”——老子《道德经》解读
⾃然”即“道”——⽼⼦《道德经》解读⾃然”即“道”“道法⾃然”真实内涵:“⾃然”即“道”“道法⾃然”的⼏种解释:“道法⾃然”是⽼⼦在《道德经》第⼆⼗五章中提出的,⽼⼦⽈:“⼈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然。
”对于此句的解释有许多谬误,通常有以下⼏种:道法⾃然第⼀,将其理解为⾃然界。
如肖福根先⽣说:“‘道法⾃然’中的‘道’如果指‘天法道’之中的道,那么‘⾃然’就是指⾃然之道,是⾃然天成之道,是道之原始、本源,它没有什么需要去效法的。
但此处的‘道’还可以理解为⼈从天、地之间所悟的规律和为⼈处事之道,这样⼀来,‘⾃然’就可以理解为⾃然界。
⼈对事物运动作⽤规律的认识以及所悟出的为⼈处世之道都是从效仿⾃然界⽽得。
”第⼆,将其解释为⾃然法则或⾃然规律。
如李远国先⽣说“道法⾃然之‘法’,在这⾥是指遵循、仿效之意。
⽼⼦之道是产⽣天地万物的根源,所以天地万物遵循道的变化⽽⽣息。
但作为宇宙最终本源的道,也不能随意的作为,它也有所遵循,这就是⾃然的法则。
……换句话说,宇宙之中的万物万事,都要服从⼀个统⼀的法则,遵循⼀个有序的规律。
那么,作为宇宙之中的四⼤之⼀的⼈类,所作所为当然也应该遵循这个宇宙统⼀的法则,不能脱离和违背。
对此,⽼⼦强调说:⼤德之⼈的⾏为,都是遵循⼤的⾃然规律。
”第三,将其解释为⾃然⽽然或本然。
如东⽅⼦说:“所以说,道伟⼤,天伟⼤,地伟⼤,⼈也伟⼤。
宇宙间有‘四⼤’,⽽且⼈就居于‘四⼤’之⼀。
⼈效法地,效法天,效法道⽽⾃然⽽然。
”⼜如任法融说:“⼈为万物之灵。
王为万⼈之⾸。
⼈因与物均有私情,故应取法地之⾄公的⾃然之德,地应取法天⽆不覆的⽆为之道,天应取法⼤道虚⽆清静的真⼀体性。
道本⾃然,‘⽆为⽽⽆不为’。
”当然,李远国先⽣也有类似解释的倾向。
他说:“这就是说,宇宙中的⼀切事物(包括宇宙⾃⾝),都处在⼀种有序的运动之中,⼀切都有内在的法则和秩序,都来⾃于道,都是⾃然⽽然的体现,毫⽆⼈为勉强的痕迹。
”从上述解释可以看出,第⼀种解释根本不是⽼⼦的本意;第⼆种解释只是表⾯上的,也不符合⽼⼦的意思;第三种解释与⽼⼦思想接近,但也没有道出⽼⼦的意图。
《道德经》第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德经》第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原文】道生一①,一生二②,二生三③,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④。
人之所恶⑤,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注释】①一:按老子学说,“一”即道。
②二:这里指对立统一的“阴”和“阳”。
③三:有两种说法:一是指阳阳交合产生的第三者“和气”;二是指阴阳相合所形成的一个均调和谐的状态。
④冲气:空虚的气。
⑤恶:厌恶。
【译文】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又赋有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天下万物都是在这种状态中产生的。
万物都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中生成新的和谐体。
人们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毂”,但是王公却用来称呼自己。
所以世上的事物,如果减损它有时反而会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有时反而会得到减损。
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去这样教导别人。
自逞强暴的人将不得好死,我将把它当作教人道理的宗旨。
【导读】本章主要告诫人们应坚守谦卑守辱之道。
老子指出有些事物,减损它反而使它增加,增益它反而使它减损,过于刚强只能导致早早凋亡。
【解析】这一章内容上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老子提出了“宇宙生成论”’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从道家的思想上讲,“一”为虚无之气,“二”为阴阳。
一、二合而为“三’‘而生出了“万物”。
后一部分讲的是道的起用之法,即用弱、用柔。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在这一章中,老子阐释了大道的衍生规律,即大道生出了一,一生出了二,二生出了三,三生出了万物。
本章所阐释的大道衍生规律,与第一章里所说的大道生出了妙一、妙一生出了二、二生出了三、三衍生出了宇宙万物的意思是相同的。
由此可以推断出一个结论:万物都在道中。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万物始终是处在天地之间的,天为阳而地为阴,老子在这里把阴阳理论和道德结合在一起。
《道德经》讲的两个“道”:“天之道”与“圣人之道”
《道德经》讲的两个“道”:“天之道”与“圣人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是专门为上古君主写的领导人法则或者是为了培养国君接班人写的教材。
老子在《道德经》讲述了两个“道”:“天之道”与“圣人之道”。
历代学者往往将两个“道”相混,所以“道”越发阐释不清。
依照“天之道”来制定“圣人之道”,是解开《道德经》奥秘的钥匙。
这个世界是一体的,我们与这个世界紧密联系,我们从心里或者以行为向外发出的信息会影响这个世界,同时这个世界会以各种方式、以各种倍数回馈给你。
我们可以发出“善”或者“恶”的信息,但是,只有当我们不计回报地发出“善”的信息,我们周围的世界才能向良好的方向发展,我们才能幸福度过此生。
天之道: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天之道”为天下万物:“作、生、为、成功”。
但是对自己却:“弗始、弗有、弗恃、弗居”。
圣人之道: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有道的圣人,以什么为心呢?“以百姓心为心”。
一切人的需要,一切人的心理思想,就是他的心理思想,这就是现代所谓民主自由的真正道德精神。
这也就是以大家的意志为意志,以大家的需要为需要,而替大家完成。
要真正做到这些,才是“以百姓心为心”,才够得上是真正的圣人。
“道”的奉行,即是“无我、利他”。
“无我”的境界:尽量放下一切私念。
“利他”的境界:为众生奉献,不计回报。
道的含义——大道天道人道
道的含义——大道天道人道我们首先来分享,道在《道德经》中的含义。
它的含义有四个方面:第一个含义,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初本源。
第二个含义,道是构成宇宙万物存在和运化的依据这两个含义我们可以合起来用一个词来概括,称为“大道”。
这个“大道”是什么样子,具有怎样的生命力量,我们下面慢慢和大家分解。
道的第三个含义,道是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简言之,两个字:“天道”。
道的第四个含义,道是作为人类社会遵循的社会准则,可以用两个字概括,我先用四个字概括:“圣人之道”,浓缩一下就是“人道”。
就是说这里我们说的“人道”一定是要指“圣人之道”,我们平常说话为了简洁说“人道”,但心目中一定要知道是“圣人之道”。
《道德经》四个含义,合起来讲实际上是三个含义,那就是道之大道、天道人道,一定要注意,《道德经》在道里面它合起来又只是一个含义。
我们用一个事物来形容它,道就像一棵树一样,它是一个整体。
树的根部把它称为大道,主干部分把它称为天道,枝叶称为人道。
大家不要说听了周道长一讲《道德经》,结果我们把道的理解分散了,其实它是一个整体,是为了解读的方便。
我在没有展开讲之前,把这个概念要牢牢地和大家分享一下。
他们的关系也知道了,没有树的根哪有主干,没有主干哪有枝叶,枝叶都依附在主干上面,枝叶、主干它的一切都是来源于它的根部。
“道”我们知道它是一个整体的,不要把它分散。
那么下面大家就知道了,哪个部分是最重要的?那显然是第一和第二合起来,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大道”、作为宇宙本源的道。
这是在读《道德经》里面要特别强调的。
这一部分你都不懂,整个《道德经》你就无法去解读它,因为你不知道来源作为宇宙本源的道,在《道德经》里面哪些篇章进行了重点的论述呢?我通过研读发现,第一章、第四章、第一十四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五章。
这些篇章是怎样来论述道的呢。
我们先从第一章讲起。
第一章讲“道可道,非常道。
明可明,非常明”,这里的“常道”就是指大道。
浅析《道德经》中“道”的哲学内涵及其修道观
浅析《道德经》中“道”的哲学内涵及其修道观作者:姬生豪来源:《大观》2016年第09期摘要:本文通过对《道德经》中“道”的哲学内涵的探讨,揭示出了老子的世界观、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
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是出生世界,长养万物的母体。
而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沉溺于世俗的利欲,智巧诈伪,离道越来越远。
基于对人世的洞察,老子提出了他清静无为的修道观。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道;修道观一、“道”的内涵(一)“道”的别名在《道德经》中,“道”字总共出现了七十多次。
在原文中,“道”还以其他不同的名称出现。
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看作是老子对“道”的另一种形式的描述。
概言之,“玄”,“常”,“一”,“大”,“朴”,“玄同”,“谷神”,“大象”,“无极”等,皆是“道”之别名。
(二)“道”的内涵老子从本体论角度来讲“道”,藉以阐明他的宇宙观、人生观和修养方法。
他认为“道”无形无象,但却是宇宙的本源,万物的生化都是源于道的运动和变化。
老子的宇宙生成论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
道有两种表现形式,“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其中无形无相,无声无名的道本体,老子称其为“无”;由道本体衍生出的生化万物的功用,老子称其为“有”。
关于“道”的具体描述,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二十五章)。
道先天地而存在,它无声无形,不依靠任何条件而独立长存,周而复始地循环运动而不衰竭。
万物都是由道的往复运行而产生,但是我们对道却不能有一种完全的认识,而只能勉强地把它称作是“道”。
二、为道日损的修道观关于如何认识“道”,并最终提升人的精神境界,《道德经》以“为道日损”为中心建立了一个系统的学修体系。
其总的原则是“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四十八章)。
“为道”,顾名思义就是按照“道”的原则去做。
老子所说的“为道”是对“道”有了一定的体悟之后,按照一定的方法在实践中去执行,有行为准则的意思。
高中语文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知识讲解_《老子》五章
《老子》五章学习目标1.理解《老子》节选各章的思想内容,把握道家的主要思想;2.熟读《老子》节选各章,积累主要的文言知识和文言现象;3.本节课难点:读懂《老子》节选各章,掌握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尤其是其中的辩证法思想,“道”、“有”与“无”、“师法自然”、“无为而治”等的深刻内涵,要做深入研讨。
知识积累文学常识《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最早的经典。
关于《老子》的作者是谁以及它的成书年代的问题,一直是悬而未决的学术问题。
现在一般认为,《老子》基本上反映了老子本人的思想,成书于战国前期老子后学之手,比《论语》晚。
老子即老聃,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
生活年代大致和孔子同时而略早,孔子曾向他问礼。
老聃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后来隐居,不知所终。
《道德经》在国外拥有最多的译者和读者的书。
《道德经》是解释道家哲学的主要经文。
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字词汇总语音音声相和(hè)夫(fú)唯弗居受国之垢(gòu)虽有舟舆(yú)重点字词①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可道.(演说,说出),非常..(非:不是;常:永恒不变的,为两个词)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
②名.(名词、名称、称呼等)可名.(叫出),非常名.(名词、名称、称呼等)。
③此三者,以为..文不足【以为:应为“以(之)为”的省略,“把(它)作为”之意】④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即使,表假设关系)。
⑤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四个词都是使动用法)。
从《道德经》中出现的“道”字浅谈对道的理解
从《道德经》中出现的“道”字浅谈对道的理解作者:徐梗田建霞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09期摘要:《道德经》全文处处都体现着道,道,为中华哲学独有的哲学思想,对哲学理念、社会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影响甚巨。
道家的道,哲学含义丰富而复杂,在不同情况下所说的道含义往往不同。
道字的最初意义是道路,后来引申为做事的途径、方法、本源、本体、规律、原理、境界、终极真理和原则等等。
本文仅列举《道德经》中直接出现的“道”字,从这个最直接的文本依据,从道的性质、道是什么、人与道的关系三个方面浅析对道的理解。
关键词:道德经;道;理解一、简要说明《道德经》中出现“道”字释义和理解(一)道可道,非常道。
(一章)释义:道是可以阐述解说的,但是并非完全等同于浑然一体、永恒存在、运动不息的大道。
——本处指出了可以阐述解说的道,和浑然一体、永恒存在、运动不息的大道,这两个不同的范畴。
应该认为,可以阐述解说的道,是人能够部分了解把握的道,它并非完全等同于而是属于浑然一体、永恒存在、运动不息的大道的一部分。
因此,在此处对道的理解可以有两点:1、道可以部分地阐述解说。
2、道是浑然一体、永恒存在、运动不息的。
(二)上善若水。
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八章)释义:上善的人如同水一样。
水滋养万物而不与之争夺,汇聚在人们厌恶的低洼之地,因此,近于大道。
——本处通过与道相近的水,可以得出对道的理解为:滋养万物而不与之争夺。
(三)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十五章)释义:古代善于行道的人,精微玄妙,深邃而不可认识。
……保持这些大道的人,不求满盈。
正因为不满盈,所以蔽旧却能新成。
——本处通过行道的人来体现道的某些属性。
概括起来对道的理解有:1、道是精微玄妙,深邃而不可认识的。
2、道是不求满盈,敝旧却能成新的。
(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四十二章)释义:道整体唯一,一产生天地,天地含有阴阳二气,互相交冲而产生和谐之气,阴、阳、和三气产生了万物。
关于道的五种解释
关于道的五种解释一《道德经》对道的三种解释1不可用言语表达《道德经》第一章一开始就写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王弼对此的解释是:“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
故不可不道,不可名也。
”一般来说,这里第一个、第三个“道”字解作“终极真理”;第二个“道”字解作“言语,说话”。
意思大概是:“可以用言语解释妥当的‘道’,就不可能是真正的‘道’;若果我们给予‘道’一个名字,这个名字也肯定不能把‘道’形容妥贴。
”由于人认识的局限性,我们所说的道都只是真正道的一部分,无法窥见道的全貌,故无法反映道的本质。
例如我们说这是一张桌子,可那是我们的说法,它是什么呢?是一堆木头,还是一堆原子,都只反映了它的一个侧面。
正因为“道”本身是不可言说,所以老子在《道德经》后来写道:“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也就是说:“这个‘道’字虽然不肖,但我(老子)还是先把这个终极真理叫作‘道’好了。
”2衍生万物《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意指“道”是宇宙运行,自然变化的法则,是事物的规律,因此,“道”是一切的本源。
此处,老子道出宇宙发源形成论。
3道在万物之中《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就是说,人的法则在地里头,地的法则在天里头,天的法则在道里头,而只有道的法则是自在的,本源的。
道也是道路的意思。
是事物发展路径。
路径是事物规律的外在体现。
因此,道理与道路就统一了。
二《庄子》对道的解释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旡所不在。
”东郭子曰:“期而后可。
”庄子曰:“在蝼蚁。
”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
”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
”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
”东郭子不应。
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
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
汝唯莫必,旡乎逃物。
至道若是,大言亦然。
周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
”“尝相与游乎旡何有之宫,同合而论,旡所终穷乎!尝相与旡为乎!澹而静乎!漠而清乎!调而闲乎!寥已吾志,旡往焉而不知其所至。
《道德经》第01章 天地之始
《道德经》第01章天地之始【原文】道可道①,非常道②;名可名,非常名③。
无,名天地之始④;有,名万物之母⑤。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⑥。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⑦。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①道:构成宇宙的实体与动力。
②道:用语言表达出来。
③常:恒久不变。
④名:这里指道的名称,文化思想。
⑤名:用语言表达出来。
⑥徼(jiào):通“窍”,踪迹的意思。
⑦玄:幽昧深远。
【译文】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
无,是天地的开端,有,是万物的根源。
所以,常从“无”中观察天地的奥妙;常从“有”中寻找万物的踪迹。
有和无,只不过是同一来源的不同名称罢了。
有和无都是幽昧深远的,它们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导读】作为《道德经》的开篇,只有正确理解了本章的玄妙这里才能认识和把握老子的思想体系。
在这里老子破天荒提出了“道”这个概念,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核心。
“道”的涵义博大精深,人们可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也可以从文学的方面去理解,还可以从美学原理去探求,更应从哲学体系的辩证法去思维....【解析】这是《道德经》的第一章。
本章开篇名义:“道可道,非常道。
”初步揭示了“道”的真正内涵。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
老子是第1个把道作为一种哲学范畴提出和加以阐释、论证的思想家。
道作为老子哲学的核心,贯穿其思想体系始终。
关于对老子道的认识和诠释,历来众说纷纭。
有的认为,道是精神性的本体,是脱离物质实体而独自存在的最高原理,主张老子的道论是客观唯心主义。
有的则认为,道是宇宙处在原始状态中的混沌未分的统一体,主张老子的道论是唯物主义。
一般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及万物运行的规律。
陈鼓应在其《老子译注及评介》一书中引用杨兴顺的观点,将道的基本特点归结为:一、道是物的自然法则,它排斥一切神和“天志”。
二、道永远存在,它是永存的物质世界的自然性。
解析《道德经》中的“道”字
解析《道德经》中的“道”字作者:杨君指导教师:吴媛媛摘要:老子的《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他提出了“道”这个概念,作为全文的思想体系核心,其涵义博大精深。
老子以“道”字,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阐述宇宙、人生、和社会的关系。
如何理解老子的“道”?“道”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这些问题反映了老子本身对“道”的理解及其所蕴涵的哲学深度。
本文将对“道”字从文字结构与老子对“道”的理解两方面阐述其意义。
关键词:道;老子;古文字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Dao(道)" in " Dao DeJing "Abstract: The "Dao De Jing" wirte by Lao Zi, it contains a wealth of philosophy of life. He put forward the "Dao" as the center of this article, it has both extensive knowledge and profound scholarship. He used the "Dao",whi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to explain the universe,life,and society.But how to understand the "Dao"?What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does it have?These problems reflect interpretation of "Dao" by Lao Zi himself,and the philosophical depth what it has.This article will explaining the "Dao" from the text structure and the interpretation by Lao Zi.Key words:Dao;Lao Zi's;Ancient writing引言“道”字在《说文解字》中注释为:“道,所行道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道德经》中的“道”字作者:杨君指导教师:吴媛媛摘要:老子的《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他提出了“道”这个概念,作为全文的思想体系核心,其涵义博大精深。
老子以“道”字,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阐述宇宙、人生、和社会的关系。
如何理解老子的“道”?“道”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这些问题反映了老子本身对“道”的理解及其所蕴涵的哲学深度。
本文将对“道”字从文字结构与老子对“道”的理解两方面阐述其意义。
关键词:道;老子;古文字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Dao(道)" in " Dao DeJing "Abstract: The "Dao De Jing" wirte by Lao Zi, it contains a wealth of philosophy of life. He put forward the "Dao" as the center of this article, it has both extensive knowledge and profound scholarship. He used the "Dao",whi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to explain the universe,life,and society.But how to understand the "Dao"?What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does it have?These problems reflect interpretation of "Dao" by Lao Zi himself,and the philosophical depth what it has.This article will explaining the "Dao" from the text structure and the interpretation by Lao Zi.Key words:Dao;Lao Zi's;Ancient writing引言“道”字在《说文解字》中注释为:“道,所行道也。
从辵,从首,一达谓之道。
”[1]也就是说,“道”是指人们所走的的路,而路又分为四通八达的路和沿一个方向延伸的路。
只有沿一个方向延伸的路才称之为“道”。
因此,现在我们对“道”字的解释多取自“行道”之“道”,比如:道路一词。
这些都是取“道”字的本源意义。
但是我们忽略了“道”字的引申意义。
“道”字在后期更多的是代表世间万物所不确定的规律,这种规律是人们无法把握和预知的。
从“道”字的文字结构来阐述其意义。
“道”字的文字结构可分为“首”和“辶”两部分。
这两部分在《说文解字》中都有明确的解释。
“首”字在《说文解字》中注释为:“首,同百,头也,象形。
”如何理解这句话。
举个例子,在研究一个对象的过程中,所把握的主体就是对象的主要部分,也就是这个对象的“头”,这是研究的中心和通过这个中心向外延伸研究的关键。
因此,“头”具有这个对象的抽象的象征和代表意义。
“道“字的文字结构中的另一个部首是“辶”,“辶”在《说文解字》中注释为:“辵,乍行乍止也。
从彳,从止。
”“辵”字的基本字义是走走停停、跑,是个动词,有表示运动的含义。
既然是表示动作,那么它就有时间和空间两个范畴的意义。
在空间上,所研究的对象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在时间上,研究对象具有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表现方面。
因此,研究对象应该从对象过去的轨迹,现实的客观状态和未来的发展态势入手。
那么,一个表示动作,具有过去、现在和将来时间意义的“辶”字和能够有抽象的象征和代表意义的“头”字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道”字,就可以理解为:“道”是用从对象的运动发展过程中过去的轨迹、现在的状态和将来的发展趋势来研究所考察对象的方法。
因此,“道”在本源意义上代表的是“路”,在延伸意义中,“道”是运动的,规律的。
一《道德经》之“道”“道”这一范畴得到深刻的阐释,是从老子开始的。
老子将“道”做为自己思想体系的核心范畴。
《道德经》全文共五千余字,而“道”字共出现过七十三次。
这七十三个“道”字,代表了天、地、人中三十六种不同的“道”。
对此,以下将对各章出现的“道”字进行具体的分析:1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第一个和第三个“道”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
第二个“道”是指解说、表达的意思。
第一章综合所指为宇宙之道。
2 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道”,指原理、原则。
这章是指事物遵循的原则。
3八章:水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道”,指原理、原则。
这章是指“无私”的原则。
4九章:功成名就遂身退,天之道“道”,指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自然规律的道理。
这章是指效法天道。
5十四章:执古之道,以御今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这两个“道”,指“道”的规律。
6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保此道者不欲盈……这两个“道”指得“道”之人。
这章是指修道的人。
7十六章:…知常客,客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这两个“道”指自然之道。
8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大有为“道”,指社会制度和秩序。
这章是指政治之道。
9二十一章: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惚“道”,指世间规律。
这章是指道所具有的形体。
10二十三章:……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同于道者,道亦乐之这三个“道”字都是指人道。
这章是指“无为”之道。
就是说人们应遵循或引导事物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11二十四章:……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不处这两个“道”字都指道理。
这章是指人应该具有怎样的“道”。
12 二十五章:……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四个“道”指包含天、地、人的大道。
这章是指“道”与万事万物的关系。
13三十章:以道左人者不以兵强天下……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亡这三个“道”字指“人道”。
这章是指应该怎样运用“道”。
14三十一章:夫兵者,不详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道”指“人道”。
这章同样是指应该怎样运用“道”。
15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这两个“道”字指“道”的本源。
这章是指用现实事物比喻“道”。
16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道”,指道理,这里指世间万物的“道”。
这章是指的是宇宙之道17三十五章:道之出口,谈乎其无味。
“道”,道理。
这章是指无法用语言来具体的表达“道”。
18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指道的本源,这里说“道”是顺任自然而无所作为的,却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无为之道。
19三十八章: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故失道而后德……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这两个“道”指道理,德行。
20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这两个“道”指万物的“道”。
这章所指的是用之道。
21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为道……明道若昧,进道若退,类道若数……道隐无名。
夫为道,善贷且成。
这九个“道”字指道的理论。
这章指的是行道与修道。
22 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指天下万物之道。
这章指的是道的自然过程。
23 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道”,这里指治理天下的人道。
这章是指人之道。
24四十七章:不窥牖,见天道“道”,指自然规律。
这章是指感应之道。
25 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道”,指自然之道。
这章是指如何修道。
26 五十一章:道生之,德富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处之,长之育之,亭之蜀之,美之覆之。
“道”,指万事万物的道。
这章指的是道与德的关系。
27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最,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是谓盗夸,非道也哉!“道”,指道路,这里引申为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
这章指的是道与世人的关系。
28五十五章:心使气日强,壮者亡,谓之不道,不道早亡“道”,指自然之道。
这章指的是精神思维之道。
29 五十九章长生久视之道。
“道”,指自然之道。
这章指的是长生之道。
30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位天下……“道”,指施行的人道。
这里指取政治之道。
31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道者何……“道”,指万物的本源。
这章指道为万物的根本。
32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
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道”,指人道。
这章指的是政治之道。
33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道大。
似不肖。
“道”,指“我”懂得的道理和所具有的德行。
这章是指修为之道。
34七十三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道”,指自然规律。
这章是指天之道。
35七十七章:天之道……天之道……人之道……唯有道者前两个“道”指自然规律,后一个“道”指人类社会的一般法则、规律。
这章指永恒事物具有的“道”。
36七十九章:天道无亲“道”,指自然规律。
这章同样指永恒事物具有的“道”。
37八十一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第一个“道”指自然规律。
后一个“道”指圣人的行为准则。
这章是指天人合一之道。
在七十三个“道”只中有七十二“道”是名词,一个是动词。
但是每章所蕴涵的却是不同的“道”。
老子通过这七十三个“道”阐述出了三十五种“道法”,这三十五种“道法”归根结底所表述的是宇宙、人生和社会的区别与联系,即道家所说的“天、地、人”二《道德经》之“道”的内涵老子以“道”阐说宇宙人生和社会。
老子认为,“道”是虚无的,不可以被感觉到的。
客观上说,“道”是老子在思考过程中所产生的思想物体,具有他所研究对象的抽象代表意义。
虽然“道”是虚无的,但它却是世间万物的本源。
《道德经》第一章中说:“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2]。
第二十五章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3]。
这里是说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出现之前就有了,我们感觉不到它,但是它却是循环发展的,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
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
由此可以看出,老子认为,我们在任何时间所看到的世界状态都是道在不断演化后的产物,由虚无的东西演变成我们所能感受到的现实事物。
“道”是虚无的,是没有名字可以表述它的,但是老子为了阐述它,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道”,或者叫它为“大”。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