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道德经》第一章

合集下载

《道德经》第一章原文翻译及解读

《道德经》第一章原文翻译及解读

道德经第一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一章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第一章译文:
道可以说是有形的,但不是永久的实体;名称可以给所有事物贴上标签,但不可能完全描绘事物的本质。

天地最开始没有名称,万物的母亲有名称。

我们应该常常观察那些没有名称的东西,以发现它们的微妙之处;同时,也应该观察那些有名的事物,以发现它们所包含的道理。

这两者虽然是相互关联的,但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我们应该称之为玄妙。

玄妙的本质又是极其深奥的,是所有奥妙的门户。

道德经第一章解读:
第一章是道德经的开篇,通过对“道”和“名”的定义,展开了其它章节的讨论,强调道和名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道是人类对真理的追寻,是一种无形和难以描绘的存在。

名是人类用语言标识万物的过程,是对事物的概括和归类。

在此,作者告诫人们要更加注重观察没有名字的东西,从中发现其中的玄妙;同时也要更深层次地理解有名的事物所包含的道理,发现道在其中的存在。

通过这种文化的探究与追随,发现深层意义上的平衡与和谐,是道教以及道德经的核心内容。

《道德经》注解版

《道德经》注解版

《道德经》注解版【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翻译】:道可以说,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

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

可以说他是无,因为他在天地创始之前;也可以说他是有,因为他是万物的母亲。

所以,从虚无的角度,可以揣摩他的奥妙。

从实有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踪迹。

实有与虚无只是说法不同,两者实际上同出一源。

这种同一,就叫做玄秘。

玄秘而又玄秘啊!宇宙间万般奥妙的源头。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翻译】:1 天下的人都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

都知道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

2 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回音相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

3 所以,圣人从事的事业,是排除一切人为努力的事业;圣人施行的教化,是超乎一切言语之外的教化。

他兴起万物却不自以为大,生养而不据为己有,施予而不自恃其能,成了也不自居其功。

他不自居其功,其功却永恒不灭。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翻译】:不崇尚贤能之辈,方能使世人停止争斗。

不看重珍奇财宝,方能使世人不去偷窃。

不诱发邪情私欲,方能使世人平静安稳。

所以,圣人掌管万民,是使他们心里谦卑,腹里饱足,血气淡化,筋骨强壮。

人们常常处于不求知、无所欲的状态,那么,即使有卖弄智慧的人,也不能胡作非为了。

遵从无为之道,则没有不太平之理。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道德经第一章解析

道德经第一章解析

【原文】
道可道①,非常道②;名可名,非常名③。

无名天地之始④;有名万物之母⑤。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ao:四声)⑥。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⑦。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①道:构成宇宙的实体与动力。

②道:用语言表达出来。

③常:恒久不变。

④名:这里指道的名称,文化思想。

⑤名:用语言表达出来。

⑥徼(jiao:四声):通“窍”,踪迹的意思。

⑦玄:幽昧深远。

【译文】
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长久存在的“道”;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名,就不是真正意义的“名”。

天地从无开端,万物从有生发。

所以用克己守心得方式观察天地的奥妙;用好奇活跃得心态寻找万物的踪迹。

有和无是同一根源的不同名称,两者综合在一起组成了万事万物的原始状态。

通过有和无的不断转化变换,得到一切妙法的总纲。

【解析】
《道德经》的第一章主要讲解了道家思想体系中有和无的核心概念。

首先提出“道”这个不可言的概念。

道是一个极为抽象的概念,无法具象描述,用语言描述出来的具象的道是有偏差的道。

之后从有和无的方向上进一步阐释了道在自然界中的表现。

无欲是自然规则的体现,天地无情,一切自然状态都有固定的物理规律,不因生物的欲望而变化,这是道的表现。

有欲是生物活动的体现,万物生而有情,每个生命都有喜怒哀乐的欲望,这也是道的表现。

无欲和有欲都是自然界中道的表现,同属于道而表现不同。

在这个有欲无欲共存交互的状态中,就蕴含着道的真理。

只需两张漫画·看懂老子《道德经》第1章

只需两张漫画·看懂老子《道德经》第1章

只需两张漫画·看懂老子《道德经》第1章老子《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恒)道。

名可名,非常(恒)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本章参考马王堆帛书版《德道经》秦士白话解:道是什么:秦士认为“道”是宇宙与生命运行的终极法则,是万物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影响的一种“恒久关系”与“恒远之力”。

“道”太宏大了,宏大到包罗所有,“道”太久远了,久远到超越宇宙的生命年轮。

所以“道”不是不可言说,实在因其宏大、久远而无从下口,无从说起。

从称谓可看出中国女性已实现了家庭地位的原始回归所有能够说出来的“道”,都不是一个恒定的“道”,只是我们认识这个宇宙的暂定规律、法则;所有能够命名的事物,随着时空的变迁这个“名”都会发生改变。

天地生于“无”,这个“无”并不是绝对真空的“虚无”,而是一种不可见却可以感知的“精微振动能量”。

万物的一部分其实是与天地同生的,在有了意识,能够观照万物并给他们取个最初的名字起,人类的世界就诞生了。

看懂这张图:离真正的领悟《道德经》就不远了!所以,既然是有生于无,那么为了体悟“道”,就需要让自己进一种无我的状态——关闭各种感官,忘记有形有相身体的存在,来感知”道”的奥妙;在无我之时,感官若无还有,眼睛(内视)似闭非闭,来观照入“道”的通道、窍门。

道的“奥妙”和“窍门”其实是一个东西,出自同一个本体,暂时合称之为“玄”。

说起来很玄,确实也很玄,因为这是所有万物的窍门,打开了这个关窍,就可一通百通,千艺万技出神入化,如有神助。

《道德经》是中华文化的活水源头很有必要精读(关注茶塾秦讲士头条号:漫画读经典轻松长智慧)。

道德经第一章感悟体会分享

道德经第一章感悟体会分享

道德经第一章感悟体会分享《道德经》开篇第一章就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让人在反复品味中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智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短短几句话,却仿佛是一把钥匙,开启了对宇宙、人生的深层思考。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这告诉我们,真正的“道”,那种至高无上、永恒不变的真理,是难以用言语完全准确地表达出来的。

我们平常所说的道理、规则,都只是“道”的一部分,而非其全部。

同样,事物的名称也只是一种称呼,不能完全涵盖其本质。

这让我想到,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给人或事物贴上各种标签,认为这就是他们的全部,但实际上,每个人、每件事都有其复杂多面的内涵,不能仅仅用一个简单的名称或定义来概括。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里的“无”和“有”,并非是绝对的虚无和实有,而是一种相对的概念。

天地初始,混沌未开,一切似乎都是“无”,但这种“无”中却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是万物产生的源头。

而“有”则是万物成形之后的表现。

这让我明白了,事物的发展往往是从无到有,从潜在的可能性到现实的存在。

就像一个创意,最初可能只是脑海中的一个模糊的想法,即“无”,但经过努力和实践,它逐渐变成了具体的成果,即“有”。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 经常从“无”的角度去观察,能领悟到“道”的奥妙;经常从“有”的角度去观察,能看到事物的边界和范围。

这意味着我们在思考问题时,要学会灵活切换视角。

当我们过于关注事物的“有”,即其表面的形态和具体的表现时,可能会忽略其内在的本质和潜在的变化。

而当我们从“无”的角度去思考,就能突破现有的局限,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和发展空间。

比如在解决一个难题时,如果只盯着现有的条件和方法,可能会陷入困境。

但如果能放空自己,从无的角度去思考,或许会有新的灵感和突破。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道德经第一章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一章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一章全文及译文第1篇:道德经第一章全文及译文《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

是*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

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内容,欢迎查看!第一章[原文]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

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

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

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

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译文]“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

“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

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

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

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注释]①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

第二个“道”是动词。

指解说、表述的意思,犹言“说得出”。

②恒:一般的,普通的。

③第一个“名”是名词,指“道”的形态。

第二个“名”是动词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全文及译文《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全文及译文,欢迎阅读。

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

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

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

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

12-道德经第1章原文及译文感悟

12-道德经第1章原文及译文感悟

道德经第1章原文及译文感悟《道德经第一章:神奇的感悟》
哎呀呀,先来说说《道德经》第一章的原文吧:“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读起来还挺有意思的呢。

再看看译文,大致就是说呀,能用言语表述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能够叫得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的名。

“无”是天地的开端,“有”是万物的根源。

所以经常保持没有欲望的状态,来观察“道”的微妙;经常保持有欲望的状态,来观察“道”的表现。

“无”和“有”这两种状态,来源相同而名称不同,都可以说是很深远很深远的,它们是一切微妙变化的总门。

嘿,说到这我想起一件事儿啊。

有一次我去爬山,那山可高啦,我爬呀爬呀,累得气喘吁吁。

在爬山的过程中呢,我一开始就特别想要赶紧爬到山顶,这就是有欲的状态呀,我心里只想着快点到顶,都顾不上欣赏沿途的风景了。

但后来我累得不行了,干脆就不想那么多了,就慢慢走,这时候反而感受到了爬山的乐趣,看到了好多之前没注意到的小花小草,还有奇奇怪怪的石头,哎呀,那感觉可奇妙啦!这不就像是“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无欲,以观其妙”嘛!其实生活中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呀,我们总是急于求成,反而忽略了很多美好,当我们放下那些强烈的欲望,反而能发现更多的精彩呢。

总之呢,《道德经》第一章真的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呀,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以后我可得好好琢磨琢磨,看看还能从中悟出啥来。

哈哈!
以上作文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如果你还有其他需求,欢迎随时告诉我。

《理解道德经》第一章

《理解道德经》第一章

《理解道德经》第一章天下①有始②,以为天下母。

吾③未知④其名⑤,强⑥字⑦之曰⑧道⑨,强为之名曰大⑩。

冀⑪知⑫其子⑬,附⑭知其母;既⑮得其母,以⑯知其子;既得其子,复⑰守其母,是谓玄德。

塞⑱其兑⑲,闭⑳其户○21,知常○22,终身不堇○23;开○24其兑,济其事,妄作○25,终身不救○26。

见小曰明○27,守柔曰强○28。

用其光○29,复归其明○30,毋遗○31身殃○32,是谓袭常○33。

译文自然界存在产生宇宙万物的始基,作为派生宇宙万物的本元(本源、本原)。

我未知其名,勉强为之取字“道”,勉强为之取名“大”。

冀求知物(实物或事物),依附于知道(大、大宗、大本、本元、始基、无、夷希微、场);已经知道(大、大宗、大本、本元、始基、无、夷希微、场),得以知物(实物或事物);已经知物(实物或事物),返本归元顺道复命,是为玄德(由道由理由法理物,惟道惟理惟法理物,是道是理是法理物,以道以理以法理物,因道缘法循理理物,依道依理依法理物,奉道奉理奉法理物,守道守理守法理物,遵道遵理遵法理物,循道循理循法理物,顺道顺理顺法理物,从道从理从法理物,适道适理适法理物,合道合理合法理物)。

禁止脱离了大道而违背自然法则的意识行为,禁绝门户之见、逾越感性认识、通过抽象而趋向惟(有;为,是;随从,听从,遵从,顺从)道,遵循法则居善地,终身消灾免祸避凶趋吉得福祉;启用脱离了大道的、违背了自然法则的意识行为,惹事生祸,妄作非为处凶境,终身得不到救正救助。

见微知著是知常明事理,遵纪守法循律依理是因附大道的襁褓(纽带)。

用其沾光得益,复命返本归元循道循理循法。

身心健康消灾免祸不招殃咎,是因为循道循理遵循法则。

注释①天下:(1) 自然界,宇宙,天地间。

(2) 人世间,社会上。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4) 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5) 古时多指中国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全国。

②始:元;宗;本;根本, 根源;始基,元炁,本元,本原,本源,本体。

老子《道德经》解读:第一章天地之始

老子《道德经》解读:第一章天地之始

老子《道德经》解读:第一章天地之始曾勇(文)第一章天地之始【原文】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①第一个“道”是名词,指宇宙的本原与实质,为万物发生、发展的原则、规律、真理;第二个“道”是动词,指描述、称说、表达。

②非:不是;常:恒常、永远。

③第一个“名”是名词,指对“道”的具体称呼,含有概念的意思;第二个“名”是动词,指称呼、称谓。

④无:指天地未形成之前的一种状态。

名是动词,指命名、称呼。

⑤有:指天地形成以后,万物竞相生成的状况。

母指根本、根源。

⑥妙:奥妙、微妙。

⑦微:界限、边际。

⑧玄:表示幽昧深远的意思。

⑨众妙之门:指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引申为宇宙间一切奥妙的根源。

【译文】可以用语言表述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言辞说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的“名”。

“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

因此,有人经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经常从“有”中去认识“道”的端倪。

“无”和“有”这两者,来源相同却具有不同的名称,这都是很幽深玄奥的。

它们玄妙至深,是宇宙间一切奥妙的根源。

【解析】在《道德经》的第一章中,作者老子首先提出了“道”这一概念。

这个“道”字也正是老子哲学的专有名词和核心概念,贯穿于《道德经》全书。

在本章中,“道”指的就是宇宙间万物存在的本原与实质,也就是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依靠“道”这一原始动力。

老子在全书的开始就指出,这种“道”是无法用语言完美、准确地表述出来的,如果能够表述出来,那也就不是真正的“道”了。

他的这种思想和表述,从今天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角度来考察,恰恰反映了语言、思维和客观存在之间的关系,老子认为世界本生于无,“道”从“无”中创造并主宰世界,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的理性光辉。

这也正是老子哲学的精妙之处。

开篇点出“道可道,非常道”,初步揭示了“道”的真正内涵,道是《道德经》所要讲述的核心问题之一,它在天地未生成以前就存在于浩瀚的宇宙中,当天地生成以后,道就在万事万物中发挥着自身的作用,贯穿于万物生成、生长、发展、消亡的始终,作为一种自然规律客观地存在着。

《道德经》赏析第1章

《道德经》赏析第1章

《道德经》赏析第1章
《道德经》第1章是一篇极为经典的哲学性短篇,以简洁的语言
表达了关于道德和宇宙的思考。

全章内容如下: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段文字表达了道的本质无法被言语所界定和命名,名字只是对
实体的一种符号化的称呼,而道却远超出了这种限制。

宇宙开始无名,而一切万物的母源却拥有名字。

对于道的理解,不能被欲望所干扰,
需要保持内心的宁静观照;同时,对于万物,我们常常会被欲望所驱使,从而失去了对其本质真实的观察。

这两种境界,虽然源自同一根基,却因为命名的不同而显得有别。

这种最为高深玄奥的境界被称为玄,而玄本身又是无尽的奥妙之门。

总之,《道德经》第1章通过对道和名的性质进行探讨,启发人
们反思世界的本质和个人的追求,呼吁人们超越欲望、保持纯净的内心,以更深入的方式体验和理解宇宙的奥秘。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欣赏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欣赏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之解读和欣赏(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的确是古代中国思想家,思想界的高人。

他是在2500多年前,落后的信息时代,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独立观察思考自然、宇宙,和人世间的战争、权利、物欲,试图总结其中的因果关系,所悟出的“道”,这样高深的精神哲学理论。

大致意思是,世间万物有着深奥的道理,而且不是平常你所看到听到的。

意思是你平常看到的理解的不一定就是真理。

第一句就告诉我们,世界万物存在着密切的因果轮回关系,普通人无法知晓。

平常可以看到的所谓事实,其实也不是你想象或的那样子。

意思是,人的思维不是天生形成的逻辑关系,而是认识高度不同,所看的理解的也完全不同。

只有人的大脑完全在虚无状态的时候,才是天地交融的开始。

意思是,你只有一张白纸,毫无杂念的时候,才是开悟的时候。

一旦悟出哲理,你就是人上人,凌驾于全世界。

说明学道悟道是最高智慧。

因此只有放弃一切欲望,有思想高度的时候,你才会冷静思考,细察其中的奥妙。

说明清心寡欲,是进入最高思考的基础。

如果被日常欲望杂念困扰,你只看到及其表面的现实,并不懂其背后的深刻道理。

世界大道理,和无欲望状态,其实是关联的,如出一辙。

也可以说就是玄学,玄妙而玄妙,,他是所有高人进修的必进之门。

全文完整释译如下:世间万物有着深奥的道理,而且不是平常你所看到听到的。

平常可以看到的所谓事实,其实也不是你想象或的那样子。

只有人的大脑完全在虚无状态的时候,才是天地交融的开始。

一旦悟出哲理,你就是人上人,凌驾于全世界。

因此只有放弃一切欲望,有思想高度的时候,你才会冷静思考,细察其中的奥妙。

如果被日常欲望杂念困扰,你只看到及其表面的现实,并不懂其背后的深刻道理。

世界大道理,和无欲望状态,尽管提法不同,其实是关联的,如出一辙。

也可以说就是玄学,玄妙而玄妙,他是所有高人进修的必进之门。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原文、翻译(译文)注释及延伸阅读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原文、翻译(译文)注释及延伸阅读

《道德经》第一章原文、翻译(译文)注释及延伸阅读第一章[原文]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

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

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

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

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译文]“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

“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

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

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

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注释]①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

第二个“道”是动词。

指解说、表述的意思,犹言“说得出”。

②恒:一般的,普通的。

③第一个“名”是名词,指“道”的形态。

第二个“名”是动词,说明的意思。

④无名:指无形。

⑤有名:指有形。

⑥母:母体,根源。

⑦恒:经常。

⑧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⑨徼(jiao):边际、边界。

引申端倪的意思。

⑩谓:称谓。

此为“指称”。

⑾玄:深黑色,玄妙深远的含义。

⑿门:之门,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此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唯一原“道”的门径。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凡有皆始於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

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

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玄之又玄也。

道德经第1章读后感

道德经第1章读后感

道德经第1章读后感《道德经》第1章读后感《道德经》开篇第一章就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读到这里我感觉很是晦涩难懂,道如果能够言说,那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了,可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它让我一下子觉得自己仿佛陷入一片迷雾之中。

这时候,我联想到我们日常的生活体验。

比如说爱,我们可以笼统地说我爱这个人,我对他好,这是一种爱的表达。

可是真正的爱,是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述清楚的。

每一个瞬间的感动、每一次默默的付出、每一回不可言说的心有灵犀,它并非是我们简单定义出来的“爱”这个字所能涵盖的。

我想这就有点像老子说的道,那种高深的、蕴含于万事万物之中的真理,一旦我们试图用简单的语言去描述它,就会失去它原本完整而深邃的内涵。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特别触动我的是,一个人如果能够排除自己的欲望干扰,去看待世界的时候,就能发现那些微妙之处。

我就想到自己曾经在旅行途中的一次经历。

本是为了打卡热门景点才去了一座山,一路上只是想着要尽快到达某个地方,周围的景色几乎都被我忽略了。

但是后来,在一次偶然返回途中,没有了急切到达的欲望,我看到了路边盛开的野花,那些在微风中摇曳的小草,还有石头上斑驳的青苔。

那一刻我才理解老子这句话的一点皮毛,没有欲求时才能真正去欣赏事物的美妙。

老子似乎也在告诉人们,若是带着欲望又能察觉到这些事物的边界和端倪。

这里的欲望并非只是贪婪,也可能是我们正常的一种需求导向,但二者所观的角度是不同的。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让我意识到事物都是相辅相成的,无名有名、有欲无欲,它们其实从本质上来说是相通却又有着不同的名相。

就如同黑暗与光明,看似对立,但都存在于这个世界的规律之中,是我们去探索大道这个“众妙之门”的重要线索。

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是大道就在这些看似矛盾却又相互关联的事物之中,当我们懂得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它们的时候,也许就离了解大道更近了一步。

道德经第一章浅析

道德经第一章浅析

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有”和“无”的辩证在众多的道德经第一章有不同版本的断句,我个人认同的就是这一版。

其释意大致就是“可以说明的道,不是恒常不变的道。

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不变的名称。

没有名称之时是天地的起始;有名称之时是万物的发端。

所以。

常从‘无’的角度思考,就能看到事物的妙处;常从‘有’的角度思考,就能看出事物的形状。

‘无’‘有’两者,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角度,都是玄妙深远的,是天地万物奥妙的门户。

”《道德经》洋洋五千言,其主旨就是道。

何谓“道”,我窃以为道者为天地万物运行的终极之理。

得道就能岔万物生长之理,明盛衰之变。

立身不遭其害,谋事不失其时,天地之理应乎一身,天下无不可为之事。

但道的玄妙非言语所能名状,人之言辞为天地间之一小技,焉能以一小技之巧妙,而穷天下之大道,万物的名称也是如此。

正如我们可以简述降雨形成的机制,因为水气升腾,集聚成云,降而为雨。

但看似正确的逻辑也并非根本的终极道理,其还可以衍生出更多的问题,如水为什么会气化升腾,水蒸气为什么会集聚、云为什么能飘在天上,为什么云又能形成降雨,这样的问题再衍生还能有无数问题。

所以,我们阐述的所有道理都是建立在对其他原因的忽视之上,只是用习以为常的表象,作为分析的基础,而得出的结论。

“名可名”的理解亦然。

正如我们今日所称中国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放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维度上“中国”二字所代表的内涵又有不同。

所以,你不可能用一个称呼对事物进行全面准确的描述。

因此,道德经开篇就告诉我们“道”不可言,“名”不名。

而要穷究天地之道,唯有“悟”道一途。

要悟道,就必须要正确认识事物,就要正确认识“有”和“无”的关系。

就人类来说天地的起始就是虚无寂灭的状态,人类出现并认识世界后才有了万物的意义。

并非说人类出现之前世界上没有物质,而是人类出现之后才让物质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意义。

道德经第一章全文及译文解释

道德经第一章全文及译文解释

道德经第一章全文及译文解释《道德经》第一章原文: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解释:1.“道,可道,非常道。

”:这句话的意思是,能用言语表达的道(原则、真理等)并不是永恒不变的道。

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第二个“道”是动词,表示解说、表述的意思。

2.“名,可名,非常名。

”:这句话的意思是,能用言语表达的名(称谓、概念等)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名。

第一个“名”是名词,指的是道的形态;第二个“名”是动词,表示命名、定义的意思。

3.“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在开始时并无名称,这是万物生长的源头。

有了名称,万物开始分化、形成,这是万物生长的基础。

4.“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句话的意思是,因此我们要保持宁静无欲的心态,去观察宇宙万物的微妙之处;同时要有欲望,去观察宇宙万物的端倪。

无欲和有欲是两种不同的观察方法,但它们都源于同一个地方。

5.“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这句话的意思是,无欲和有欲这两种观察方法虽然名称不同,但它们都源于同一个地方,都可以称之为“玄”。

6.“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种玄妙的道是打开宇宙万物奥妙之门的钥匙。

我们要通过这种玄妙的道,去了解和把握宇宙万物的本质。

总结:《道德经》第一章主要讲述了道的概念、名的概念以及观察宇宙万物的方法。

道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名是对道的形态的命名和定义。

我们要通过无欲和有欲这两种不同的观察方法,去了解和把握宇宙万物的本质。

这种道是打开宇宙万物奥妙之门的钥匙。

《道德经》解读第一章

《道德经》解读第一章

《道德经》新解第一章第一章,是《道德经》的总纲,是老子对宇宙的理解和认识。

只有深刻领会了这一章,才能真正把握老子的思想精髓。

并将此作为众妙之门,用老子的宇宙观,来诠释《道德经》的精神实质。

原文:道可道①,非常道。

名可名②,非常名③。

无④,名天地之始也⑤;有⑥,名万物之母也⑦。

故恒⑧无欲也⑨,以观其眇⑩;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⑾。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⑿。

玄之又玄⒀,众妙⒁之门⒂。

译文:宇宙是客观存在的,但不是永恒不变的;世间事物各有名称命名,这个名称也不是永恒不变的。

无,被称为天和地形成的起始;有,被称为世间万物产生的本源。

所以,要通过微观认知恒定的无,通过宏观认知恒定的有。

无与有同时出现,名称不同,意义相同。

两者同根同源,相同相通,相互作用转换变化,这是认知世间事物精妙变化的门径。

名词解释:①:道: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

(指庞大的宇宙体系,及其演化发展的规律和法则。

)②:名:人或事物的称谓。

(泛指宇宙中一切可以称谓的事物。

包括无形、有形。

如:过去、现在和将来,以及世间有形物质的生灭变化。

名可名,非常名,翻译:一切称之有名的事物,也是会发生变化的)。

③:常:长久,经久不变。

(非常道:宇宙无常,分分秒秒都在变化。

非常名:名称不是永恒不变的。

比如:种子。

发芽了,称为苗;长大了,称为树;树多了,称为林。

再比如:今天。

今天是2月8日,过了今天,8日就成了昨天。

)④:无:没有,与“有”相对。

无形、无名、虚无。

(引申义:空无。

)⑤:始:起头,最初,与“终”相对。

(起始)⑥:有:具有,与“无”相对。

存在。

(引申义:有形物质。

)⑦:母:事物据以产生出来的。

本源。

⑧:恒:持久、恒久、恒定。

(恒定不变)⑨:欲: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

想要,希望。

(引申义:掌握,认知。

)⑩:眇:细小,微小,眇小。

⑾:徼:边界,徼外。

(引申义:宽广无边。

“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这两句话使用的是倒装句。

)⑿:谓:称呼,叫作:称谓。

道德经一章原文与解析

道德经一章原文与解析

道德经一章原文与解析《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著作中的一部重要篇章,被认为是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对《道德经》中的第一章进行原文解析,以及阐述其内涵和哲学思想。

第一章原文: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析:这段原文通过对“道”和“名”的讨论来引出道德经的核心思想。

首先,它表述了“道”无法被言说,超越了言语和概念的能力;同样,“名”也无法完全描述实体的本质。

接着,它指出“道”是无名的,而万物的起源则有名。

这里的“无名天地之始”指的是宇宙的初始状态,而“有名万物之母”则指的是万物的源头。

作者通过这种对“道”和“名”的对比,强调了其间的联系和区别。

接下来,原文提出了“无欲”和“常有欲”的两种态度。

处于“无欲”之中,可以观察到“道”的奥妙;而处于“常有欲”之中,可以观察到“道”的显现。

这里的“欲”指的是对物质世界的追求和渴望。

作者认为,“无欲”和“有欲”两者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相反的,但实质上都指向了“道”的存在。

这种对立统一的观念在道家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最后,原文总结道的本质为“玄”。

它强调了“玄”的难以理解和揣摩,将其比喻为“众妙之门”。

这表明“道”的奥义是无穷尽的,需要通过深入的思考和领悟才能理解。

道德经第一章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是对“道”的探讨,也融入了哲学思考和修行的观念。

通过剖析“道”的本质和与“名”、“欲”的关系,作者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理解宇宙本质的视角,并呼吁人们在追求物质欲望的同时,也要对内心进行修炼,以观察和感悟“道”的奥妙。

总结:第一章的原文通过对“道”的定义、与“名”的对比、不同态度下的观察以及关于“玄”的评述,展示了《道德经》独特的思想体系和哲学观点。

它强调了“道”的无法言说和超越性,同时也指出了“道”的实质和显现。

这种对“道”的探求和思考不仅是道德经的核心内容,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反思人生和探索宇宙的思维方式。

道德经第一章的学习和理解

道德经第一章的学习和理解

道德经第一章的学习和理解上了几周道德经的课,可能是因为初读的原因,觉得大多数的章节还是比较难懂,所以对于大多数章节的印象都太深刻;唯独第一章,可能是因为小时候听得比较多,而且因为它是《道德经》这本书的总纲,老师讲解得比较多,印象较为深刻。

所以来稍微谈一谈对于第一章的学习和理解。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是《道德经》的开篇,也是《道德经》的总纲,在全书中也具有提纲挈领,统驭全局的作用。

本章可以理解为:“道”是不可以用言语来说明的,否则,它就一定是失去了“道”的真实涵义了;“名”是不可以用文字来表述的,凡是可以用文字来命名的,就一定不是真正的“名”。

“无”,是天地万物的开始,是天地创始的根源;天地产生以后就是“有”,就由天地产生万物并滋养万物。

所以经常从无目的、无拘束、无局限的状态,来观察“道”无名无形的微妙;经常从有目的、有拘束、有局限的状态,来观察“道”有名有形之处的真实。

无名无形、有名有形都来源于“道”,是“道”的两种不同的形态和境界的同一真理,这两种变化都可以叫做“玄”。

玄妙深处还隐藏着更深层的玄妙,是产生现象世界森罗万象的物、事、象的产育之门。

这一章既是整本书的精髓所在,又是老子思想最难理解之处。

历朝历代的学者,对这段话的理解是各不相同。

但其中多数人认为老子提倡的“道”不应局限于《道德经》中的“道”因为它是十分玄妙的。

用文字和语言描述出来的“道”非真正的“道”。

用老子的话说是“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道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因为“一”是“道”所生的所以人们又把“道”称为“太一”。

“一”是宇宙没有分裂时混沌的统一体由这个统一体分裂出“有”和“无”的两个对立面,再由两个对立面产生新的第三者,最后又生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既然天地的万事万物都来源于“道”那么“道”可说是天地的开端万物的本源。

道德经第一章感悟体会分享

道德经第一章感悟体会分享

道德经第一章感悟体会分享《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的智慧和哲理在千百年间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

第一章是《道德经》的开篇之作,其中包含了深刻的感悟和体会。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享我对《道德经》第一章的理解。

首先,在《道德经》第一章中,道被描述为无形的,无妄的,无名的。

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当今社会,名利之争、虚荣心等问题无处不在,很多人追求的是权力和地位。

然而,《道德经》告诉我们,真正的道是无名无形的,不张扬,不强求。

感悟到这一点后,我深深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追求,开始注重内心的修养,追求心灵的宁静。

其次,《道德经》第一章中还提到了道的永恒存在。

道是没有起始和终结的,它是永恒的。

这给我带来了一种宽慰和安抚。

在繁忙的生活中,人们往往为了一时的利益而奔忙,忽略了生命中更重要的东西。

而《道德经》的启示让我看到了生命的无穷延续,让我明白了追求真理和智慧的重要性。

意识到道的永恒存在,我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刻,努力追求心灵的升华。

最后,《道德经》第一章中还讲到了道的无限可能性。

道是无妄的,无形的,它可以容纳万物。

这给我带来了对世界的宽容和理解。

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缺点和问题,但《道德经》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包容和接纳他人。

感悟到这一点后,我开始注重与他人的交流和理解,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和选择。

通过对《道德经》第一章的感悟和体会,我不仅学到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也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

我将继续深入研读《道德经》,在实际生活中贯彻其中的智慧和思想。

相信通过这个过程,我会变得更加成熟和理性,更加明智和宽容,实现人生的卓越与拓展。

《道德经》第一章到底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能够理解的语言告诉你

《道德经》第一章到底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能够理解的语言告诉你

《道德经》第一章到底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能够理解的语言告诉你虽然从十几年前第一次读到《道德经》便爱不释手,但可以说一直以来连第一句到底是什么意思都始终不能明白。

今天我却突然茅塞顿开,也许真正的大道理并不需要多高深玄妙,用最简单、最直白的语言便能明白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想要解读《道德经》的第一句,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在于读懂一个字——“玄”。

下面是玄字的甲骨文。

非常像是一个直立的无穷大,或者是一个DNA的双螺旋结构。

我曾看到有学者就以此将玄和DNA双螺旋联系起来,说中国古代就已经发现了DNA双螺旋,我认为这是用现代人的发现去和古人强制联系,非常的牵强。

准确说“玄”字应该是体现了我国哲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元素“太极”,表达了我国古代哲学认为万物分阴阳,对立而又统一存在的辩证世界观。

我们的古人在日常观察中发现,男女结合而产生人类,日月轮换而产生岁月,寒热交替而产生四季,上下前后相对而产生方位等等现象视乎存在某种联系。

在“见微知著”、“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下,最终推导出了“太极”这个概念。

而现在科学发现的DNA双螺旋结构,可能是一种巧合,也可能正好证明古人这种哲学思想是正确的,说出了世界存在的“本质”。

《道德经》第一句有两个版本,传世版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帛书版: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传说是为了避讳汉文帝刘恒,将常字改成了恒字。

现在的观点说“恒”和“常”字意思不一样,“常”是经常、平常的意思,“恒”是不变的意思。

所以这个这两版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这是不对的,错误在于我们用“常”字现在的意思去解释古代的意思了。

在《易象下传》中有:“未变常也。

”三国虞翻注解:“恒也。

”所以古代“常”和“恒”有着一个意思。

解决了这个分歧,我们先来解释“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是什么意思。

“道”这个意思在中文中的解释一直很模糊,如《说文解字》中是:“道,所行道也。

”《尔雅》中是:“一达谓之道。

”这类解释我们现代人是很难理解的,我认为如果一定要用现在的语言来翻译这个“道”,姑且可以用我们生活的“客观”世界来形容比较好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道德经》第一章天下①有始②,以为天下母。

吾③未知④其名⑤,强⑥字⑦之曰⑧道⑨,强为之名曰大⑩。

冀⑪知⑫其子⑬,附⑭知其母;既⑮得其母,以⑯知其子;既得其子,复⑰守其母,是谓玄德。

塞⑱其兑⑲,闭⑳其户○21,知常○22,终身不堇○23;开○24其兑,济其事,妄作○25,终身不救○26。

见小曰明○27,守柔曰强○28。

用其光○29,复归其明○30,毋遗○31身殃○32,是谓袭常○33。

译文自然界存在产生宇宙万物的始基,作为派生宇宙万物的本元(本源、本原)。

我未知其名,勉强为之取字“道”,勉强为之取名“大”。

冀求知物(实物或事物),依附于知道(大、大宗、大本、本元、始基、无、夷希微、场);已经知道(大、大宗、大本、本元、始基、无、夷希微、场),得以知物(实物或事物);已经知物(实物或事物),返本归元顺道复命,是为玄德(由道由理由法理物,惟道惟理惟法理物,是道是理是法理物,以道以理以法理物,因道缘法循理理物,依道依理依法理物,奉道奉理奉法理物,守道守理守法理物,遵道遵理遵法理物,循道循理循法理物,顺道顺理顺法理物,从道从理从法理物,适道适理适法理物,合道合理合法理物)。

禁止脱离了大道而违背自然法则的意识行为,禁绝门户之见、逾越感性认识、通过抽象而趋向惟(有;为,是;随从,听从,遵从,顺从)道,遵循法则居善地,终身消灾免祸避凶趋吉得福祉;启用脱离了大道的、违背了自然法则的意识行为,惹事生祸,妄作非为处凶境,终身得不到救正救助。

见微知著是知常明事理,遵纪守法循律依理是因附大道的襁褓(纽带)。

用其沾光得益,复命返本归元循道循理循法。

身心健康消灾免祸不招殃咎,是因为循道循理遵循法则。

注释①天下:(1) 自然界,宇宙,天地间。

(2) 人世间,社会上。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4) 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5) 古时多指中国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全国。

②始:元;宗;本;根本, 根源;始基,元炁,本元,本原,本源,本体。

元:古代道家学派用以指万物之本——道;头、首、大;始,开端;炁,元炁;根本,根源;善;为首的;天;君;民众,百姓。

元,始也。

——《说文》。

元,君也。

——《广雅》元,古代道家学派用以指万物之本——道。

《子华子•大道》:“元,无所不在也。

”《春秋繁露•重政》:“元者,为万物之本。

”根本,指基础或本质;比喻事物的本源、根基。

本源,源头,借指事物的根源,起源;也指根本,指事物的最重要方面。

本源,“本原”、“本元”:指宇宙万物的依归;世界的来源和存在的根据;一切存在物都由本源构成,一切存在物最初都从其中产生,最后又复归为它。

始基:指万物的根源或基本,万物从它产生又可复归于它,元炁,本元,本体。

本体相对于现象而言,是事物之所以为此事物的内在根据。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与现象对立的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是本体。

马哲否认现象和本体之间有不可逾越的界限,认为只有尚未认识的东西,没有不可认识的东西。

实体是客观的物质世界,指有形、有象之物。

主体相对于客体而言,客体指“我”之外的一切事物,是认识与实践的对象;主体则是认识与实践者,即“我”。

本体就是本源,事物的来源或根源。

同“本体”、“道”、“有名”、“无名”这些中国哲学名词含义相同的希腊词语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onta(音译:安特)”,第二个是“logos(音译:逻各斯、逻辑)”第三个是“nuos(音译:奴斯)”。

希腊语词“onta(意译:本体、道、存在、有、是)”、“logos(意译:言说、思想活动、道、本体)”、“nuos(意译:心智、思维、认识、本体、道)”相当于英语的“being(音译:被)”一词。

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用logos(逻各斯、逻辑)这个词表述和界定能够形成或产生现象的根本实体。

赫拉克利特指出:logos(言说、道、思想活动)是onta(万物生灭的尺度和根据、本体、存在),一切存在者均在onta(存在、万物生灭的尺度或根据、本体)之中”。

巴门尼德提出了“onta(存在)之外并无非存在”、“onta(存在、本体、思想)是一”、“onta(存在、本体、道、有、是)与思维同一”的思想观点。

从柏拉图开始,希腊哲学对“onta(本体、道、存在)”的思考降格为对“存在者(万物)”的思考,对“存在者(万物)”的讨论代替了对“存在(本体、道)”本身的追问。

哲学是从理性存在物本身出发,去寻找理性的本质(本源)以及自存与世界其他存在物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虚无缥缈的理论,发现并去证实其存在。

其中,形而上学和认识论是哲学发展历史上的两大主题。

形而上,以观其妙;形而下,以观其徼。

形而上是精神方面的宏观范畴,用抽象(理性)思维,形而上者道理,起于学,行于理,止于道,故有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是物质方面的宏观范畴,用具象(感性)思维,形而下者器物,起于教,行于法,止于术,故有形而下者谓之器。

按道家学说,形而上者是超越了一切世间存在,包括精神思想意识这些存在的。

道是一切的本源所在,而人的思想意识精神是由道而生的、不永恒的存在,故不可认为形而上就是精神方面的抽象思维。

人建模创造的包括时间、空间在内的一切概念,只是接近真理而并非真理。

哲学是有逻辑系统的宇宙观。

哲学是定性、逻辑地认识宇宙整体变化规律的学问。

而科学则是在哲学对宇宙的定性、逻辑的基础上分科认识宇宙中的各部分即万事万物的定量变化规律的学问。

广义的哲学是对普遍而基本的问题的具体定性研究,这些问题多与实在、存在、知识、价值、理性、心灵、语言等有关。

西方哲学对“本体(本体事物)”事物的研究始于古希腊时期,从古希腊的米利都学派开始,哲学家们就努力寻找万物的始基,后来发展为对onta(本体、道)和logos(逻各斯、言说、道)的探讨。

巴门尼德通过对onta(本体、道)的探讨,明确了找到onta(本体、道)的正确方向和道路。

他指出:对于被万物所分有的本体(被“是者”所分有的“是”、被“存在者”所分有的“存在”)只有通过人类的思想认识活动向超验领域中寻找,不能通过感觉从经验领域中获得。

本体(本体事物)的哲学定义:本体(本体事物)是人类通过哲学思想认识活动从混沌自然中发现、界定、彰显和产生出来的,以人类思想理性或人类生存发展意识作为统帅,以判断和推理作为形式、以语言作为媒介的人类思想认识活动,是具有名称、时间、空间、价值等特殊规定,具有发现、界定、彰显、区分、抽象和产生各种事物的能力,具有事情或形而上者的容貌,有别于天地万物的具体事物。

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语言学、文学之类的各种学是本体(本源)事物或人类思想认识活动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各种学是各种具体哲学从混沌中发现、界定、彰显和产生出来的。

哲学的直接对象是人类的思想认识活动。

本原,哲学上指万物的最初根源。

哲学意义上的“本源”、“本原”、“本元”:指世界的来源和存在的根据。

希腊文原义是开始,又译为始基。

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本原指世界的来源和存在的根据,万物是由本原所派生。

(派生:江河的源头发展成众多支流,比喻从主要事物的演变、延伸中分化、产生出来。

)希腊文为姇ρx嬭,原义是开始,又译为始基。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存在物都由本原构成,一切存在物最初都从其中产生,最后又复归为它。

母:母亲、母体。

母、大是道的别称。

道:母、本原、场。

美国学者卡普拉惊奇地发现了道家哲理与高能物理现象的吻合,他在《物理学之道》中说:“中国的哲学思想,提供了能够适应现代物理学新理论的一个哲学框架,中国哲学思想的‘道’暗示着‘场’的概念,‘气’的概念与量子‘场’的概念也有惊人的类似。

”场是一种特殊物质,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实存在。

比如引力场、磁场等等。

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中否定以太的存在,但广义相对论的建立体现了爱因斯坦思想的明显改变。

他指出:广义相对论“是一种场论”,“如果用常数代替那些描述广义相对论以太的函数,同时不考虑任何决定以太的原因,那么广义相对论以太就可以在想象中变为洛仑兹以太。

”爱因斯坦甚至试图把各种场统一起来,形成一种完美无瑕的理论。

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

这种形式的主要特征在于场是弥散于全空间的。

场的物理性质可以用一些定义在全空间的量描述〔例如电磁场的性质可以用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或用一个三维矢量势A(X,t)和一个标量势嗘(X,t)描述〕。

这些场量是空间坐标和时间的函数,它们随时间的变化描述场的运动。

空间不同点的场量可以看作是互相独立的动力学变量,因此场是具有连续无穷维自由度的系统。

场论是关于场的性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理论。

量子场论则是在量子物理学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场论,即把量子力学原理应用于场,把场看作无穷维自由度的力学系统实现其量子化而建立的理论。

量子场论是粒子物理学的基础理论并被广泛地应用于统计物理、核理论和凝聚态理论等近代物理学的许多分支。

以前有的古代先哲也开始朦胧地意识到,在实物物质之外也还存在着与一切空间普遍同在的东西。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炁”(气)就是指的这种东西。

“元炁”,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

元,通“原”,“始也”(《说文》),指天地万物之本原。

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元气学说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世界观,其产生可追溯至老子之"道”,基本形成于战国时期宋钘、尹文的“心气说”(即“气一元论”),东汉时期的王充有“元气自然论”,北宋时期的张载倡导“元气本体论”。

元气学说以元气作为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以元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消亡等现象。

《论衡》:“元炁未分,浑沌为一”,“万物之生,皆禀元气”。

道教的气的异体字“炁”下边四点是“火”的意思,火是古代对能的表达,这就说明在中国古代哲学看来“炁”(气)是包含能量的普遍物质。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性的"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普遍存在。

天地万物都是"气"的表现形态,除"气"之外,别无他物,也没有空隙。

在他看来,"气"聚在一起,显现出来,产生人和物;"气"分散了,隐微不可见,变为"虚空";但"虚空"也是"气"的一种形态,并不是纯粹的虚无。

"气"只有"聚散变化",而不会消灭。

王夫之还说,"气"这个统一体内部存在着阴阳两个对立面,由于对立面的"摩荡",即矛盾斗争,便产生了无穷的变化。

他认为"气"本身固有运动的特性,说"气则动者也";天地万物经常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说"天之生物,其化不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