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共25张PPT)

一、造纸术的发明 1. 纸发明原因:竹简分量很重,帛虽然轻但价格昂贵,人们使用起 来却受到 限制。 2. 纸的发明:西汉时期懂得造纸基本方法——缺点:质量差、产量低。
甲骨
青铜器
丝帛
竹简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蔡侯纸”) ——为文化传 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1)造纸原料:树皮、破 布、麻头、旧鱼网。 (2)蔡侯纸的特点:原料 容易找到、便宜,质量也 提高了。
内容: 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史学价值: 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评价:
文学价值: 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鲁迅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四、道教和佛教
宗教
(一)、道教的兴起(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1、兴起的背景
东汉末年,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为道教的兴起提供 了土壤。
张仲景
东汉末年
著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 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
医学地位:
“神医”华佗
人物: 生活时期:
3、传入: 西汉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 传入中国
4、地位: 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5、影响: 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 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评价:这种教义要求人们放弃对现实压迫的斗争,是麻醉 人民的鸦片,也是统治阶级“愚民”的一种工具。
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为东汉明帝所建。寺名 源自“白马驮经”的故事。
甲骨
青铜器
丝帛
竹简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蔡侯纸”) ——为文化传 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1)造纸原料:树皮、破 布、麻头、旧鱼网。 (2)蔡侯纸的特点:原料 容易找到、便宜,质量也 提高了。
内容: 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史学价值: 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评价:
文学价值: 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鲁迅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四、道教和佛教
宗教
(一)、道教的兴起(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1、兴起的背景
东汉末年,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为道教的兴起提供 了土壤。
张仲景
东汉末年
著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 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
医学地位:
“神医”华佗
人物: 生活时期:
3、传入: 西汉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 传入中国
4、地位: 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5、影响: 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 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评价:这种教义要求人们放弃对现实压迫的斗争,是麻醉 人民的鸦片,也是统治阶级“愚民”的一种工具。
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为东汉明帝所建。寺名 源自“白马驮经”的故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共40张PPT)

纸张结构紧密,但质 地粗糙,表面有细纤维渣, 可见造纸技术比较原始。
自主学习:请阅读教材73页内容,完成以下 三个问题。
(1)谁改进了造纸术? (2)造纸的原料有哪些? (3)用此原料造成的纸有哪些优点?
论丛史出: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 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 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张角—太平道 张陵—五斗米道
青城山位于四川都 江堰市,相传是张
陵修道传教的地方
道教教主——(老子)太上老君
神化
老
太上老君
子
道
火 药
教
的
与
发
中
明
国
文
化
太
极
拳
武当山
道道 观观 太极图
道士
生活中的道教
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 返老还童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佛教的传入
发源地
印度
产生时间
公元前6世纪
传入中国 时间
假如你是百姓...... 假如你是帝王......
1、劳动人民的精神寄托。 宗教广泛传播的原因: 2、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看谁答得快!——道教篇 1、道教兴起于何时?它的创始人是谁?道教 名称的由来是什么? ①东汉动 道末脑教年筋为:②张什张陵么角(要(五尊太斗老平米子道道为))“、太上老君”?
③道教尊奉黄帝和老子,尊老子为教主, 称他为“太上老君”。
华佗(145-208)
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 为“外科鼻祖”。“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
合作探究
五禽戏
图中模仿的是哪种动物?
熊形
人物 生活时代
自主学习:请阅读教材73页内容,完成以下 三个问题。
(1)谁改进了造纸术? (2)造纸的原料有哪些? (3)用此原料造成的纸有哪些优点?
论丛史出: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 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 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张角—太平道 张陵—五斗米道
青城山位于四川都 江堰市,相传是张
陵修道传教的地方
道教教主——(老子)太上老君
神化
老
太上老君
子
道
火 药
教
的
与
发
中
明
国
文
化
太
极
拳
武当山
道道 观观 太极图
道士
生活中的道教
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 返老还童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佛教的传入
发源地
印度
产生时间
公元前6世纪
传入中国 时间
假如你是百姓...... 假如你是帝王......
1、劳动人民的精神寄托。 宗教广泛传播的原因: 2、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看谁答得快!——道教篇 1、道教兴起于何时?它的创始人是谁?道教 名称的由来是什么? ①东汉动 道末脑教年筋为:②张什张陵么角(要(五尊太斗老平米子道道为))“、太上老君”?
③道教尊奉黄帝和老子,尊老子为教主, 称他为“太上老君”。
华佗(145-208)
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 为“外科鼻祖”。“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
合作探究
五禽戏
图中模仿的是哪种动物?
熊形
人物 生活时代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共27张PPT)

敦 煌 壁 画
佛教素食文化
舞蹈千手观音
普陀山观音菩萨造像
宗教广泛传播的原因:
按佛教的说法:人死后能
而道教呢?主张修身养
够转生来世。今生如果能忍 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
受苦难,虔诚地信佛,那么, 成仙,这迎合了统治者追
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求长生不老的欲望,所以
也受到受到推崇。
这种说法迎 合了统治者害怕 人民反抗的心理, 因此受到了大力 扶植。
历史与现实:
今天人们大力提倡使用“再生纸” 有什么重要意义?
环保专家提供的资料表明:一吨废纸可生 产品质良好的再生纸850千克,节省木材3 立方米(相当于26棵3~4年的树木),节 省化工原料300千克,节煤1.2吨,节电600 度;并可减少大量的废弃物。
1、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2、节约资源。
二、张仲景和华佗
“麻沸散”的名C医是
A.张仲景
B.炎帝
C.华佗
D.李时珍
4、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
例进行编写,史料翔实,文笔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这
部史书及作(编)者应是C A.《春秋》——孔子
B.《天工开物》——宋应星
C.《史记》——司马迁
D.《资治通鉴》——司马光
5、下列宗教起源于我国东汉的是 D
走在欧洲与世界前面,西方与华佗的麻沸散相比,晚了1600年左右。
医学体操“五禽戏”
华佗创编了一种锻炼方法,叫做“五禽戏”,一叫虎戏,二叫鹿戏,三 叫熊戏,四叫猿戏,五叫鹤戏,也可以用来防治疾病,同时可使腿脚轻 便利索,用来当作“气功”。五禽戏的动作是模仿虎的扑动前肢、鹿的 伸转头颈、熊的伏倒站起、猿的脚尖纵跳、鹤的展翅飞翔等。
佛教素食文化
舞蹈千手观音
普陀山观音菩萨造像
宗教广泛传播的原因:
按佛教的说法:人死后能
而道教呢?主张修身养
够转生来世。今生如果能忍 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
受苦难,虔诚地信佛,那么, 成仙,这迎合了统治者追
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求长生不老的欲望,所以
也受到受到推崇。
这种说法迎 合了统治者害怕 人民反抗的心理, 因此受到了大力 扶植。
历史与现实:
今天人们大力提倡使用“再生纸” 有什么重要意义?
环保专家提供的资料表明:一吨废纸可生 产品质良好的再生纸850千克,节省木材3 立方米(相当于26棵3~4年的树木),节 省化工原料300千克,节煤1.2吨,节电600 度;并可减少大量的废弃物。
1、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2、节约资源。
二、张仲景和华佗
“麻沸散”的名C医是
A.张仲景
B.炎帝
C.华佗
D.李时珍
4、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
例进行编写,史料翔实,文笔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这
部史书及作(编)者应是C A.《春秋》——孔子
B.《天工开物》——宋应星
C.《史记》——司马迁
D.《资治通鉴》——司马光
5、下列宗教起源于我国东汉的是 D
走在欧洲与世界前面,西方与华佗的麻沸散相比,晚了1600年左右。
医学体操“五禽戏”
华佗创编了一种锻炼方法,叫做“五禽戏”,一叫虎戏,二叫鹿戏,三 叫熊戏,四叫猿戏,五叫鹤戏,也可以用来防治疾病,同时可使腿脚轻 便利索,用来当作“气功”。五禽戏的动作是模仿虎的扑动前肢、鹿的 伸转头颈、熊的伏倒站起、猿的脚尖纵跳、鹤的展翅飞翔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30张PPT)

这种纸有什么优点? 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造纸术的制作流程
切麻
洗涤
浸灰 水
④蒸煮
⑥打浆
⑧
⑤舂(chōng)捣
晒
纸
⑦抄纸 ⑨揭纸
放眼世界:
在中国纸传入西方以前,他们在什么材料上书写?
莎草纸 古埃及人采用的书写载体,用纸 莎草的茎制成。类似于竹简的概 念,但比竹简的制作过程复杂。 莎草纸一直使用到8世纪左右。
击当代不最高畏统权治者贵的丑恶行
为,“不虚美,不隐恶”, 如揭露了汉武帝晚年搜刮人 民的情况,抨击他迷信、梦 想会仙人的荒唐事。
想一想: 司马迁身上有一股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思考:司马迁为什么能够写出 《史记》这样一部历史巨著?
1)汉武帝时国家的安定繁荣为司马 迁写作提供了社会条件。
2)就司马迁个人来讲:博览群书, 完成父愿, 寻访史迹,搜集资料,坚 忍不拔,奋笔疾书。
鲁迅先生评价《史记》一书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学价值
文学价值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
见贤思齐
汉武帝天汉二年(前 99年),李陵率五千步兵 与八万匈奴战于浚稽山, 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
两汉时期,政治上,统一王朝,气势恢宏;民
族众多,文化多元;中外交流频繁。经济上,封建 经济恢复和发展。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为科技 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而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突 出的成就。
第
四 子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
目 高信仰。发源于古代本土中国春秋战
造纸术的制作流程
切麻
洗涤
浸灰 水
④蒸煮
⑥打浆
⑧
⑤舂(chōng)捣
晒
纸
⑦抄纸 ⑨揭纸
放眼世界:
在中国纸传入西方以前,他们在什么材料上书写?
莎草纸 古埃及人采用的书写载体,用纸 莎草的茎制成。类似于竹简的概 念,但比竹简的制作过程复杂。 莎草纸一直使用到8世纪左右。
击当代不最高畏统权治者贵的丑恶行
为,“不虚美,不隐恶”, 如揭露了汉武帝晚年搜刮人 民的情况,抨击他迷信、梦 想会仙人的荒唐事。
想一想: 司马迁身上有一股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思考:司马迁为什么能够写出 《史记》这样一部历史巨著?
1)汉武帝时国家的安定繁荣为司马 迁写作提供了社会条件。
2)就司马迁个人来讲:博览群书, 完成父愿, 寻访史迹,搜集资料,坚 忍不拔,奋笔疾书。
鲁迅先生评价《史记》一书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学价值
文学价值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
见贤思齐
汉武帝天汉二年(前 99年),李陵率五千步兵 与八万匈奴战于浚稽山, 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
两汉时期,政治上,统一王朝,气势恢宏;民
族众多,文化多元;中外交流频繁。经济上,封建 经济恢复和发展。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为科技 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而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突 出的成就。
第
四 子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
目 高信仰。发源于古代本土中国春秋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共23张PPT)

蔡伦改进造纸术
公元105年,蔡 伦改进造纸术。纸逐 步取代竹木简和帛, 为纪念蔡伦的功绩, 人们把这种纸叫作 “蔡侯纸”。
蔡伦 (?--121年)东汉人
纸张的制作流程
浸渍沤制 洗涤原料
焚烧草木灰
④蒸煮
⑥制浆
⑧
⑤舂(chōng)捣
晾 晒
⑦捞取纸浆 ⑨码放
原料及优点
蔡伦用什么原料造 纸?
这种纸有什么 优点?
华佗
针灸、汤药, 外科手术、麻 沸散,五禽戏
华佗
“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
华佗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把麻醉 药试制成功。他给它起了个名字— 麻沸散(sàn)。他让患者和酒服 下麻沸散,使患者失去知觉,再剖 腹开腔、割疡洗腐,用桑皮线缝合, 涂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间康 复。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 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 祖”。
树皮、麻头、破布、 旧渔网
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 于推广。
造纸术的传播
没有纸的发明,就 不可能有现代文明。造 纸术改变世界面貌。
--美国 MH哈特
造纸术的发明,有什么伟大意义? 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是中国对世界
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造纸术的消极影响
造纸术的消极影响
你知道再生纸吗?今天人们大力提倡使用“再生纸”有什 么重要意义?
新课导入
西汉时有一个叫东方朔的大文 学家,此人学富五车、才高八 斗。据说有一次,他向汉武帝 上一奏本,说起来还真是吓人 一跳,这个奏本足足用了三千 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 汉武帝足足看了一个多月.
同学们,你们对此有何 看法?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学习目标
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及其影响 了解张仲景和华佗对中医学的贡献 了解《史记》的基本史实 了解道教和佛教的基础史实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课件(共28张PPT)

蔡伦改进造纸术
蔡伦作了哪些改进工作?
树皮 原料:
破布
麻头 旧鱼网
蔡伦 (?--121年) 如何将这些原料变成纸?
东汉人
造纸工序
切麻
洗涤
浸灰水
④蒸煮
⑤舂(chōng)捣
⑥打浆
⑧ 晒 纸
⑦抄纸 ⑨揭纸
有学者曾估算过《史记》的重量。如果每枚简可写38个字,《史记》共 130篇,52.65万字,就要用简13855枚,重量达43.7-48.1千克。如果用新 鲜的的竹简,会重达58.33千克,体积则是现在纸本的225倍。
纸的优点:
(1)原料易找,造价低廉,容易推广普及。 (2)纸面平整光滑,便于书写成文,质量提高。 (3)纸质轻薄,便于装订、携带和保存,有利 于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
结合材料,回答造纸术发明对中国和世界有什么意义?
材料一
纸的使用日益
对 中 国
普遍,成为人们广 泛使用的书写材料 ,也便利了典籍的 流传。
部编版
初中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造纸术发明前, 古人是怎么记 录文字的?
造纸术的发明
陶器
甲骨
居延汉简
青铜器
长沙马王堆布帛
造纸术的发明
放马滩纸
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 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 上面绘有地图。这种纸薄而 软,纸面平整光滑。
这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历史巨著《史记》
司马迁
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期)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 《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 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 纪传体通史。
请同学自由阅读教材,并说出《史记》的体例、范 围、内容、地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26张PPT)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8.1321.8.1310:32:4210:32:42August 13, 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13日星期五上午10时32分42秒10:32:4221.8.13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道教
佛教
材料分析 通过以下图片和材料,思考佛教传入的影响。
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 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 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敦煌莫高窟 《西游记》
寺庙
1.据《东观汉记》载:2世纪初,蔡伦曾得到当时 汉和帝的称赞,因为他( )
甘肃天水出土的纸, 是西汉早期用麻做 的纸,也是目前世 界上发现最早的纸。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 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 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范晔《后汉书》
1.从《后汉书》记载中,蔡伦用什么原料造纸? 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上午10时32分21.8.1310:32August 13, 2021
•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年8月13日星期五10时32分42秒10:32:4213 August 2021
•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 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科技和文化课件(共26张PPT)

相传汉明帝夜间梦见 一个金人,顶上有白 光,在殿廷间飞行。 第二天将此梦告诉朝 臣,问他们是吉是凶。 傅毅说,梦见的是佛。 于是汉明帝派遣蔡愔 (yīn)博士及弟子秦 景等十人远征西域求
四、道教和佛教
2、佛教的兴起
起源: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释
迦牟尼)创立佛教[古印度]
基本教义: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 各种欲望和烦恼,才能得到解脱。 传入: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 绸之路传入中国
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和观音造像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佛教四大名山——九华山
九华山地藏菩萨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
文殊菩萨
《伤寒杂病论》书影
张仲景 (150--219年) 东汉南阳人
二、张仲景和华佗
华佗
生活时期: 东汉末年 擅长技术: 外科手术。
制成“麻沸散” 成就及地位:编制“五禽戏”
麻醉药剂“麻沸散”
五禽戏
熊形
三、历史巨著《史记》
1.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遇到 疑难问题总要反复思考,直至明白。
2.20岁那年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也 曾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
含义《是报人任安终书究》免是不司了马一迁死写,给但其死友的 人价任值安不的同一,封为回了信人,民意正思义是的:事“业人而本 来死就就有比一泰死山,还但重有,的而人那死些得自比私泰自山利还 , 重损,人有利的已人的却人比之鸿死毛就还轻比。鸿”毛还轻。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三、历史巨著《史记》
作者:司马迁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 内容: 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
地位:中史国书第的一典部范纪,传文体学通的史杰。作。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四、道教和佛教
2、佛教的兴起
起源: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释
迦牟尼)创立佛教[古印度]
基本教义: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 各种欲望和烦恼,才能得到解脱。 传入: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 绸之路传入中国
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和观音造像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佛教四大名山——九华山
九华山地藏菩萨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
文殊菩萨
《伤寒杂病论》书影
张仲景 (150--219年) 东汉南阳人
二、张仲景和华佗
华佗
生活时期: 东汉末年 擅长技术: 外科手术。
制成“麻沸散” 成就及地位:编制“五禽戏”
麻醉药剂“麻沸散”
五禽戏
熊形
三、历史巨著《史记》
1.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遇到 疑难问题总要反复思考,直至明白。
2.20岁那年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也 曾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
含义《是报人任安终书究》免是不司了马一迁死写,给但其死友的 人价任值安不的同一,封为回了信人,民意正思义是的:事“业人而本 来死就就有比一泰死山,还但重有,的而人那死些得自比私泰自山利还 , 重损,人有利的已人的却人比之鸿死毛就还轻比。鸿”毛还轻。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三、历史巨著《史记》
作者:司马迁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 内容: 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
地位:中史国书第的一典部范纪,传文体学通的史杰。作。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32张PPT)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我国书写材料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比一比各种材料使用中的不便之处。
你手中的课本用什么材料做的?
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纸
西汉早期麻纸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
该纸面平整、光 滑,结构紧密,表面 有细纤维渣,可见造 纸技术比较原始。其 原料为黄麻,是西汉 早期麻纸。纸上用墨 线绘有山、川、崖, 路,是一幅纸绘地图。 这是目前已知的世界 上最早的纸。
2、道教的兴起【东汉】 ①来源:道家思想
鬼神崇拜 民间方术 ②创始人之一: 张陵(张天师) 种 派 种 道
宗;思家 教道想学 。教学派 是术是 一流一
③基本教义: 修身养性 炼丹求仙
太 极 拳
武 当 剑
道教与中华科技
火 药 的 发 明
自主学习4。填空,展示(2+2) 四、道教和佛教
发源 派 地 别
三、历史巨著《史记》 1、内容: 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 帝的历史
“史家之绝唱,无韵 之《离骚》” ——鲁迅
2、成就: ①中国第一部纪传 体 通史
②史书的典范,文学 的杰作
返回
司马迁在《报任 安书》中写道: “人固有一死,或 重于泰山,或轻于 鸿毛,用之所趋 ( 向 ) 异 也 …… 仆 窃 不 逊 …… 亦 欲 以 究天人之际,通古 今之变,成一家之 言。”
神医—华 佗
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他 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 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 的创举。 他还创制一套医疗体 操“五禽戏”,以强健身 体。 华佗(145--208年)
东汉末年
“麻沸散”是世界史最 早的麻醉剂
华佗经过多次试验, 终于把麻醉药试制成功。 他给它起了个名字—麻 沸散(sàn)。他让患者 和酒服下麻沸散,使患 者失去知觉,再剖腹开 腔、割疡洗腐,用桑皮 线缝合,涂上神膏,四 五日除痛,一月间康复。 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 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 尊之为“外科鼻祖”。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我国书写材料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比一比各种材料使用中的不便之处。
你手中的课本用什么材料做的?
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纸
西汉早期麻纸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
该纸面平整、光 滑,结构紧密,表面 有细纤维渣,可见造 纸技术比较原始。其 原料为黄麻,是西汉 早期麻纸。纸上用墨 线绘有山、川、崖, 路,是一幅纸绘地图。 这是目前已知的世界 上最早的纸。
2、道教的兴起【东汉】 ①来源:道家思想
鬼神崇拜 民间方术 ②创始人之一: 张陵(张天师) 种 派 种 道
宗;思家 教道想学 。教学派 是术是 一流一
③基本教义: 修身养性 炼丹求仙
太 极 拳
武 当 剑
道教与中华科技
火 药 的 发 明
自主学习4。填空,展示(2+2) 四、道教和佛教
发源 派 地 别
三、历史巨著《史记》 1、内容: 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 帝的历史
“史家之绝唱,无韵 之《离骚》” ——鲁迅
2、成就: ①中国第一部纪传 体 通史
②史书的典范,文学 的杰作
返回
司马迁在《报任 安书》中写道: “人固有一死,或 重于泰山,或轻于 鸿毛,用之所趋 ( 向 ) 异 也 …… 仆 窃 不 逊 …… 亦 欲 以 究天人之际,通古 今之变,成一家之 言。”
神医—华 佗
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他 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 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 的创举。 他还创制一套医疗体 操“五禽戏”,以强健身 体。 华佗(145--208年)
东汉末年
“麻沸散”是世界史最 早的麻醉剂
华佗经过多次试验, 终于把麻醉药试制成功。 他给它起了个名字—麻 沸散(sàn)。他让患者 和酒服下麻沸散,使患 者失去知觉,再剖腹开 腔、割疡洗腐,用桑皮 线缝合,涂上神膏,四 五日除痛,一月间康复。 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 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 尊之为“外科鼻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 (共26张PPT)

找出其生活的年代?成就及地位?
东汉末年
《伤寒杂病论》、医圣
“坐堂医生”
张仲景曾在长沙做太守,当 时做官不能随便进入民宅。于是 他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不问政 事,他坐在衙门的大堂之上,给 群众看病。时间久了,形成惯例。 每逢初一、十五,他的衙门前就 聚集了许多来自各方的病人等候 看病。后来,人们为纪念张仲景, 就把坐在药铺里给病人看病的医 生,叫“坐堂医生”。
5.《史记》记述的内容起止的时间是 C A.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光武帝 B.从战国到东汉 C.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 D.从春秋到东汉 6.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C A.《汉书》 B.《春秋》 C.《史记》 D.《诗经》 7.佛教起源于 A A.古印度 B.朝鲜 C.日本 D.古罗马 8.产生于我国本土的宗教是( C) A.基督教 B.东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课前复习 1.为开通丝绸之路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谁?他两 次出使西域是在什么时期?意义是什么? 2.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什么?地位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3.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什么? 4.为对西域进行有效管辖,设立了什么机构?这一 机构设立与那一年?其设立的意义是什么?
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为科 技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人们在许 多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这一时期科 技文化有哪些突出的成就?这些成就 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什么作用呢 ?让我们一起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探讨 这些问题吧!
三、历史巨著《史记》
①作者: 司马迁
《史记》
Hale Waihona Puke 无 韵 之 《 离 骚 》
史 家 之 绝 唱 ;
②内容: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③地位: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④鲁迅对《史记》的评价: ⑤评价《史记》:a.史学成就: b .文学成就: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件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37张PPT)

华佗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施行剖腹手术的外 科医生。有一次,华佗看见一个面色焦黄、呼吸紧 促、病势很重的推车人,一问,才知他肚内绞痛。华 佗断定这人得的是肠痈(即阑尾炎)。于是华佗让病 人喝了“麻沸散”,病人很快就麻醉过去。接着,他用刀子切开病人的腹部, 割去其肠子溃烂部分,洗涤内部,然后缝合起来,又涂上消炎生肌的药膏。过 了几天,病人的伤口很快就愈合了。
汉明帝并不懂佛经,对佛教的道 理也不清楚,但是对送经前来的两位 沙门倒很尊敬。第二年,他命令在洛 阳城的西面按照天竺的式样,造一 座佛寺,把送经的白马也供养在那儿, 这座寺就叫白马寺。
河南洛阳白马寺
佛教起源于印度,西汉末年传人 我国。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不 论道教的兴起还是佛教的传人,这些宗 教兴盛的原因是相同的,即:下层劳动 人民想在宗教中寻找精神安慰;统治者 则利用宗教控制下层劳动人民。
司马迁具有远大的理想和严谨
修史的态度。他坚定志向绝不动摇、
坚持真理绝不妥协、坚持探究绝不
轻信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司马迁采访史迹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想一想:司马迁这句名言的含义是什么?
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很有价值,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 得毫无意义,比鸿毛还轻。司马迁的这句名言反映了司马迁比较进步的 生死观,即为了某种信念而视死如归,把死看得比鸿毛还轻。表现出了他 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
课堂小结
时 期 代表人物 领域
主要成就
西 汉 劳动人民 造纸术 懂得造纸的基本方法
东 汉 蔡伦
造纸术 改进造纸工艺,提高质量
东 汉 张仲景 医学 《伤寒杂病论》,“医圣”
东 汉 华佗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31张)PPT课件

流道
民间方术
派家 ;学
②创始人之一:
道派
教是
张陵(张天师)
是一
一种
③基本教义:
种思 宗想
修身养性
教学
。术
炼丹求仙
26
佛教、道教与 中华文学
《西游记》
《东游记》
27
道教与中华科技 火 药 的 发 明
28
小结
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科技得以发
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蔡伦制成植物纤维纸,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两汉时期的文化
1
两汉时期科技方面取得了 突出的成就,其原因是什 么呢?
2
没有纸张以前 用什么东西写字?
1.龟甲和兽骨(甲骨文) 2.青铜器(钟鼎文) 3.竹简木简
3
4
5
6
我国哪个朝代 就有了纸张?
7
西汉麻纸
丝帛
8
你们知道什么是蔡侯纸吗?
蔡伦改进造纸术
蔡伦 (?—121)东汉人
公元105年,蔡 伦改进造纸术,制 成植物纤维纸。为 纪念蔡伦的功绩, 人们把这种纸叫作 “蔡侯纸”。
9
造纸流程图[1]
10
造纸流程图[2]
11
造纸流程图[3]
12
造纸流程图[4]
13
造纸流程图[5]
14
造纸流程图[6]
15
造纸术是怎样传 播开来的呢?它的发明 对世界有何影响?
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 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这 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 大贡献。
16
西方古代的书写材料:
17
除了造纸术以外,两汉时期 还有哪些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
18
张仲景和华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 历史 上册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27张PPT)

竹木简太笨重,携带不方便;帛的价钱昂贵,不能大量使用.
后人用“册”、“编”、“卷”来称书籍的篇幅,就是从简的变连方式和保存特点得 来的。
因为当时还没有纸,人们只好把文字写在狭长的竹片或木片上。竹片称“简”,木片 称“扎”或“牍”。这种竹片或木片,通称为“简”。一块简只能写几十个字,记载 一件事,因而往往需要很多块“简”。为了查找方便,人们就用熟牛皮条把这些简按 次序串编起来,称之为“册”。“册”字是几片竹简用绳子串在一起。后来,书写的 材料逐渐用纸代替,印出的文章装订成书仍沿用了“册”这个名称。
史学价值 《汉书》“司马迁传”评论《史记》的文笔是“其文直,
评价:
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即秉笔直书,实事求是。
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文学价值
柳宗元:朴素凝炼、简洁利落,无枝蔓之疾;浑然天成、 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遣词造句,煞费苦心,减一字不 能。
四、道教和佛教
1、道教的产生:东了汉土末壤年。,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为道教的兴起提供
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
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的《后汉书》
从记载中,蔡伦用什么原料造纸?
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论丛史出:
洗涤
浸灰水
“蔡伦,切字麻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
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
在始《皇史的记残敢》暴于中行直揭径露;言夏颂、桀扬、了商陈纣胜、、秦吴 广起义的不作畏用权;还贵大胆抨击当代最
高统治者的丑恶行为,“不虚美, 不隐恶”,如揭露了汉武帝晚年搜 刮人民的情况,抨击他迷信、梦想 会仙人的荒唐事。
《史记》被称为“实录、信史”。司马迁在《史 记》中揭露夏桀、商纣、秦始皇的残暴行径;颂扬 了陈胜、吴广起义的作用 ;揭露了汉武帝晚年搜刮 人民的情况,抨击他迷信、梦想会仙人的荒唐事。
后人用“册”、“编”、“卷”来称书籍的篇幅,就是从简的变连方式和保存特点得 来的。
因为当时还没有纸,人们只好把文字写在狭长的竹片或木片上。竹片称“简”,木片 称“扎”或“牍”。这种竹片或木片,通称为“简”。一块简只能写几十个字,记载 一件事,因而往往需要很多块“简”。为了查找方便,人们就用熟牛皮条把这些简按 次序串编起来,称之为“册”。“册”字是几片竹简用绳子串在一起。后来,书写的 材料逐渐用纸代替,印出的文章装订成书仍沿用了“册”这个名称。
史学价值 《汉书》“司马迁传”评论《史记》的文笔是“其文直,
评价:
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即秉笔直书,实事求是。
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文学价值
柳宗元:朴素凝炼、简洁利落,无枝蔓之疾;浑然天成、 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遣词造句,煞费苦心,减一字不 能。
四、道教和佛教
1、道教的产生:东了汉土末壤年。,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为道教的兴起提供
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
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的《后汉书》
从记载中,蔡伦用什么原料造纸?
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论丛史出:
洗涤
浸灰水
“蔡伦,切字麻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
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
在始《皇史的记残敢》暴于中行直揭径露;言夏颂、桀扬、了商陈纣胜、、秦吴 广起义的不作畏用权;还贵大胆抨击当代最
高统治者的丑恶行为,“不虚美, 不隐恶”,如揭露了汉武帝晚年搜 刮人民的情况,抨击他迷信、梦想 会仙人的荒唐事。
《史记》被称为“实录、信史”。司马迁在《史 记》中揭露夏桀、商纣、秦始皇的残暴行径;颂扬 了陈胜、吴广起义的作用 ;揭露了汉武帝晚年搜刮 人民的情况,抨击他迷信、梦想会仙人的荒唐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共37张PPT)

3宫.司刑实马惩迁罚事因,求为而李史是陵记事中公件对牵汉正连武记,帝受的事到记汉载武、帝评的
价却很公正,这反映了司马迁创作《史记
》的秉什笔么原直则书? 评价客观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5课 两汉 的科技 和文化 【课件 】(共 37张PPT)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5课 两汉 的科技 和文化 【课件 】(共 37张PPT)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5课 两汉 的科技 和文化 【课件 】(共 37张PPT)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5课 两汉 的科技 和文化 【课件 】(共 37张PPT)
家庭熏陶 勤奋好学 饱读诗书 志向远大 1游.司历马山迁川为实什地么考能察写成态鸿度篇严巨谨制《史记》? 2.《史记》主要记述了什么内容?
《东游记》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5课 两汉 的科技 和文化 【课件 】(共 37张PPT)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 作之一,系统地总结了与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 阐述了各种情况下的治疗原则和比较系统的辨证 施治原则,是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医疗专著, 收方剂两百多副,其中许多至今还在中医临床上 应用。如治疗乙型脑炎的白虎汤,治疗心律不齐 的炙甘草汤等。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5课 两汉 的科技 和文化 【课件 】(共 37张PPT)
胸闷息川粗芎1气2g喘
寒 感
防风10g
舌苔薄白
冒
柴胡10g
脉象浮紧
桔梗12g
杏仁10g
甘草3g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5课 两汉 的科技 和文化 【课件 】(共 37张PPT)
加减葳蕤汤为主:
价却很公正,这反映了司马迁创作《史记
》的秉什笔么原直则书? 评价客观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5课 两汉 的科技 和文化 【课件 】(共 37张PPT)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5课 两汉 的科技 和文化 【课件 】(共 37张PPT)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5课 两汉 的科技 和文化 【课件 】(共 37张PPT)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5课 两汉 的科技 和文化 【课件 】(共 37张PPT)
家庭熏陶 勤奋好学 饱读诗书 志向远大 1游.司历马山迁川为实什地么考能察写成态鸿度篇严巨谨制《史记》? 2.《史记》主要记述了什么内容?
《东游记》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5课 两汉 的科技 和文化 【课件 】(共 37张PPT)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 作之一,系统地总结了与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 阐述了各种情况下的治疗原则和比较系统的辨证 施治原则,是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医疗专著, 收方剂两百多副,其中许多至今还在中医临床上 应用。如治疗乙型脑炎的白虎汤,治疗心律不齐 的炙甘草汤等。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5课 两汉 的科技 和文化 【课件 】(共 37张PPT)
胸闷息川粗芎1气2g喘
寒 感
防风10g
舌苔薄白
冒
柴胡10g
脉象浮紧
桔梗12g
杏仁10g
甘草3g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5课 两汉 的科技 和文化 【课件 】(共 37张PPT)
加减葳蕤汤为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共25张PPT)

(a)原料的切、踩 和浸洗
(b)蒸煮、舂捣和 纤维与水的混合
(c)抄纸、晾晒和 纸张的整理。
3、造纸术发明的伟大意义
造纸术的发明,促进了各地的文化 交流和传播,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 的巨大贡献。
二、张仲景和华佗
请同学讲述与华佗、 张仲景有关的故事
1、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 名的医学家。著有《伤寒 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 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 了我国中医治疗的基础。 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82021/9/82021/9/82021/9/89/8/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8日星期三2021/9/82021/9/82021/9/8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82021/9/82021/9/89/8/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82021/9/8September 8,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82021/9/82021/9/82021/9/8
千 手 观 音
课堂小结
造纸术的发明 蔡伦改进造纸术
两 汉
医学
张仲景、华佗
的
科 史学: 《史记》是司马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纪
技
传体通史。
和
文 化
宗教
道教、佛教
达标测评
1.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 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与文化(共28张PPT)

造纸工序
洗切
蒸煮
捣碎
整理
晒干
制浆
4世纪以后,纸取代简帛, 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
3、河南省的名胜古迹如登封少林寺、洛阳白马寺、龙门石窟的形成,与下列哪一历史现象有密切关系[ ]
A.佛教
B.道教
③道教尊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
这些原料易得价廉,提高了纸的质量和产量。
7、《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因为它:
华 佗 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史记》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
A.佛教
B.道教
著《伤寒杂病论》,被称为“医圣”。
《唐本草》 D《伤寒杂病论》
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
著《伤寒杂病论》,被称为“医圣”。
著《伤寒杂病论》,被称为“医圣”。
门石窟的形成,与下列哪一历史现象有密切关系[ ]
A.道教的形成与发展
B.佛教的传播
C.基督教的传播
D.伊斯兰教的扩展
2.生活在东汉时期、著有
《伤寒杂病论》一书、被后人
③道教尊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
尊称为“医圣”的是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参考古代“医圣”的医学著作是
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造纸 C、借助佛法维护其统治
名人信息卡 C、歌颂了农民领袖
术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保存和 A.道教的形成与发展
C、歌颂了农民领袖 B、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
B.佛教的传播
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传播,这是中国对世界文明
的巨大贡献。
二、张仲景和华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19张PPT)
道教教主——太上老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19张PPT)
神化
老子
太上老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19张PPT)
四、宗教——佛教
东汉 明帝
张骞通西域以后,佛教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19张PPT)
三、历史巨著《史记》 鲁迅称之为: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价值(地位): ①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②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中国史学 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史学价值) ③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 有崇高地位。(文学价值)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19张PPT)
二、医学——张仲景
医圣—张仲景 东汉 《伤寒杂病论 ①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病方法》
②在诊断上要辩证的分析病情 ③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19张PPT)
四、宗教——道教
时 间:东汉 原 型:
张角—太平道 张陵—五斗米道
道教圣地——青城山
影 响:受到下层民众 的信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19张PPT)
二、医学——华佗景
➢①擅长针灸、汤药 ➢②外科手术 ➢③“麻沸散” ➢④“五禽戏” 华佗 东汉末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19张PPT)
虎戏
《五禽戏》 猜一猜
鹿戏
猿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19张PPT)
熊戏
鸟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19张PPT)
1.家庭的熏陶,出身史官家庭。
2.国家统一强盛,能到很多地方 去游历等。
3.个人继承父志,意志坚定,身 残志坚。 司马迁
(约前145—前90)
字子长,左冯翊 夏阳(今陕西韩
4.统一国家需要一部记录从远古
城人)
到汉代的史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19张PPT)
派别 发源 地
佛教 印度
时间
西汉 末年
信仰 宗教 对象 场所
教义
转世投胎,忍
佛 寺院 受苦难虔诚
信佛,来世幸福
道教 中国
东汉 时期
神仙
道观
修身养性,炼制 丹药长生不老,
得道成仙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19张PPT)
• 道具组精心准备了道具:把旧报纸、 杂志装订成册,在封面上工工整整的 用楷体字写着《论语》《道德经》 《孟子》……并给负责的官员准备了葡 萄、石榴等水果。
• 假如你是历史顾问,你会提出什么建 议?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学习目标
1.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华佗 对中医学的贡献,《史记》,道教、 佛教等基本史实,思考这些历史现象 反映的时代特征。
14课提问预览
1.什么是西域?汉初西域受谁的控制和奴 役? 2.张骞出西域拜别的是哪位皇帝?第一次 出西域的目的?两次出西域的影响? 3.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交流的物品?意 义? 4.海上丝绸之路谁在位时开始开辟?最远 到哪? 5.西汉哪一年、设什么机构对西域管理? 东汉派谁出使、经营西域?
• 秦始皇“焚书坑儒”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19张PPT)
四、佛教
白马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19张PPT)
起源地:印度 传 入:西汉末年 发 展:东汉明帝(佛寺) 教 义:主张众生平等迎 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 平安的愿望 影 响:丰富了中国文化, 在社会、思想、文学、 建筑、雕刻及绘画方面 产生了深远影响
甘肃天水出土的西汉早期纸质地图
一、造纸术的发明 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
蔡伦的造纸术优点:
①原料易找,价格便宜 ②质量提高,容易推广
蔡伦
中国造纸术பைடு நூலகம்世界的影响
讲一讲
三大步骤: 步骤(1):将原料进行 切割、浸泡和清洗
步骤(2):将原料进行 蒸煮、舂捣,从而去 除杂质
步骤(3):捞取纸浆、 晾晒和纸张的整理
2.识读课本图片,了解图片的历史信 息,提高解读、获取信息的能力。
3.学习张仲景、司马迁等人为了理想, 面对挫折,努力拼搏的精神。
一、造纸术的发明
据史书记载:一次,
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向
汉武帝上了一个奏本,
竟然用了三千片竹简,
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
东方朔上奏图
龟甲、 兽骨
青铜器
简帛
纸
一、造纸术的发明 西汉早期已有麻做的纸,它是世界 上最早的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