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贸易组织建立以来的活动及其面临的新议题

合集下载

全球贸易规则框架与数字贸易治理

全球贸易规则框架与数字贸易治理

文/张茉楠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发展重塑国家竞争格局。

近年来,全球旧的体系、规则、价值观和经济形态正在动摇和演化;新的体系、规则和经济形态在形成新动力的同时,也加大了主要大国间的规则竞争与博弈。

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驱动新型全球化发展面临传统经济与传统贸易增长缺乏动力,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的发展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探索增长的路径。

与传统经济相对应的“数字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新的经济系统,全球尚未有统一而明确的定义。

一般主要是指各类数字化投入带来的全部经济产出,包括数字技能、数字设备(软硬件和通信设备),用于生产环节的数字化中间品和服务,以及在整个数字价值链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

美国是数字信息技术发源地,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的企业、政府、科研机构紧密携手,主导着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进程,包括英特尔、IBM、高通、苹果、微软、谷歌等ICT巨头成为全球数字价值链的主干。

近年来,全球数字经济高速发展,且增速远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速。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美国数字经济增速高达6.8%,同期GDP增速为1.6%。

2016年,美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11万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59.2%,是全球数字经济的核心引擎。

中国数字经济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势头举世瞩目,并已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中国信通院最新发布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27.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超过20.3%,显著全球旧的体系、规则、价值观和经济形态正在动摇和演化,新的体系、规则和经济形态在形成新动力的同时,也加大了主要大国间的规则竞争与博弈高于当年GDP增速,占GDP比重达到32.9%,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

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对GDP的贡献为55%,接近甚至超越了某些发达国家水平,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融合贡献规模扩张。

数字经济融合部分规模为21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9%,融合部分占数字经济比重由2005年的49%提升至2017年的77.4%,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7%提升至2017年的25.4%,融合部分对数字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高达79.2%。

高中新教材政治人教版选修一课件:第三单元 综合探究 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完善全球治理 课件

高中新教材政治人教版选修一课件:第三单元 综合探究 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完善全球治理  课件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思维拓展 1.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 (1)正确态度: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 同时,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勇敢地迎接挑战。 (2)基本目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建立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3)基本原则: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对我国的出口造成长期的 也造成了严重伤害
负面影响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 要建立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
我国 的 对策
识;大力推行环境标准制度 和环境认证制度;调整贸易 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强国际 合作,积极应对,破除绿色壁
的预警机制,加快建立贸易技 术措施体系;积极利用WTO 有关规定保护本国利益;要积
极采取必要的措施突破国外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随堂训练
(2)①加快绿色产业发展,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提高我国 产品和相关技术的国际市场竞争力。②企业要通过采用先进的技 术,加强管理,实施名牌战略。③企业要注意规范自己的贸易行为, 加快与国际环境标准接轨的步伐,加强行业自律。④增强规则意识, 了解世贸组织的基本规则,按照WTO的非歧视原则,反击各类绿色 壁垒、技术壁垒。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2.坚持正确的义利观 (1)坚持正确义利观的背景 当前,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紧迫性越来越突出。国际经济力量对比 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而全球治理体系未能反映新格局,代表性和 包容性很不够;贸易和投资规则未能跟上新形势,机制封闭化、规 则碎片化问题十分突出。在新的治理体系下,国家不分大小、强弱、 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平等参与决策履行义务。新的治理 体系要赋予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更多代表性和发言权、要 坚持多边主义,维护多边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建立新的治理体 系,并非要求将原有治理体系推倒重来。现行国际秩序并不完美, 但只要它以规则为基础,以公平为导向,以共赢为目标,就不能随意 被舍弃。

2024年全球经济面临新挑战

2024年全球经济面临新挑战
2024年全球经济面临的 挑战
目录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全球经济形势 2024年全球经济新挑战 应对全球经济新挑战的策略 未来全球经济展望
当前经济状况
经济增长放缓,不确定性增加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贸易受到冲击 债务水平持续高企,财政政策面临挑战 技术变革加速,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
美国经济:面临高通胀、高利率、 高债务压力,经济增长放缓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
可持续发展:通过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应对全球经济挑战 绿色经济:发展低碳、环保、循环的经济模式,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经济挑战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趋势
全球经济重心向 新兴市场转移
气候变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负面影 响,影响全球粮食安全。
气候变化对能源产业产生影响, 影响全球能源供应稳定性。
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害频发, 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气候变化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 影响,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应对。
人口老龄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的定义: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结构中,老年人口占比持续上升,而年轻人口占 比持续下降。
数字贸易崛起
未来经济预测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不确定性增加 技术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全球经济格局面临重大调整,新兴市场国家崛起
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疫情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 疫情对全球供应链造成严重冲击,导致生产成本上升、供应链中断等问题。 疫情对全球贸易造成严重影响,导致贸易量大幅下降、贸易壁垒增多等问题。 疫情对全球劳动力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导致失业率上升、劳动力短缺等问题。

世界贸易组织协调重点的变化和我国政府的应对措施

世界贸易组织协调重点的变化和我国政府的应对措施
维普资讯
世 界 贸 易 组 织协 调 重 点 的 变 化 和 我 国政 府 的 应对 措 施
口 陈继勇 肖光恩
湖北 武汉 406 ) 302 (、 1湖北省社会科学 院, 湖北 武汉 407 ; 、 30 7 2 湖北大学 商学 院,
摘要 : 世界 贸 易组织 自19 年 创立 来 , 95 取得 了显著的成靖 , 对世 界经济 贸易的发展产生 了重 大影响 。
但 随眚世界 经济政治格 局的 变化 , 世界 贸易组织 为 丁适 应经济垒球化发展的 需要 , 其协调重点发生 丁一 系 列新 的变化 , 面对这种新的变化趋 势和 中国加入wT 我国政 府只有加强经济管理 体制的创新 , o, 切实调整和 转变政府管理职 能, 坚特 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 能在 我 国进一步深化改革 、 才 扩大开放 的过程 中璃保 经济运行
易 自由化 , 乌拉圭 回合谈判结束 时一些服务贸易部门的谈判 ,
税和约束非关税 壁垒 , 大地促进 了 界经济 贸易 自由化的 如金融服务 、 电信、 然人流动 、 极 世 基础 自 海运业等4 个部 门都未能 发展 ; 同时 , 由于其协调范围的不 断扩大 , 并将 自由化 的原则 达成协议。 在世界贸易组织的主持下 。 19 年和 19 年先后 在 96 97 和规则移植 、 扩展到服务贸易 、 资和知识产 权保 护等领域 , 就金融服务 和基础电信达成 了多边协议, 目前还将继续进行 投 推 进了贸易 、 服务 、 资本等生产要素的 自由流动 , 优化 了世界 的部门谈判主要有 自然人流动和海运业的谈判 。 资源的配置, 提高 了垒球的福利水平 。其 次 , 它为成员方提供 ( 即将纳人管辖 、 3) 约束和协调的新议题 在世 界贸易组 了一套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为成员之间贸易纠纷与经济摩擦 的解决提供了场所 ,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加强和完 善 , 应了世界经济 贸易发展的需要 , 适 促进 了世界经济交流的 便利性 , 了世界商品 与服务交 流的效率。 提高 但随着世界经济 政治格局 的变化 。世界贸易组织为 了适应经济垒球化发 展的 需要 , 在协调 的重点方 面发生 了许多新 的变化 , 主要体现在 :

全球贸易便利化发展状况及的应对措施

全球贸易便利化发展状况及的应对措施

全球贸易便利化发展状况及的应对措施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摘要减少和消除阻碍要素跨境流动的障碍、降低交易成本、建立高效的贸易便利体系已成为多边、区域、双边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

政府和企业均从中受益,且企业是最大的受益者。

因此,政府和企业都应该积极参与到贸易便利化进程中来。

贸易便利化是一个时间长且可持续的过程,国家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在改善贸易环境方面有利益共通性,故进一步推进全球贸易便利化的实施是大势所趋。

全球贸易便利化将朝向贸易流程更加安全高效、信息技术使用更加广泛、检验检疫标准更加严格复杂以及区域贸易便利化进程加快的方向发展。

全文共分为四部分,引言部分通过文献综述以及阐述贸易便利化的多种定义以及国际主要经济组织中贸易便利化进程,对贸易便利化有一个总体认知;第二部分分别从全球大背景、发达成员、发展中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角度分析、总结全球贸易便利化的新特征和发展趋势;第三部分从中国自身角度出发,研究中国在贸易便利化领域的实践探索,总结出我国在贸易便利化进程中存在优势和问题;第四部分主要是针对上述我国贸易便利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措施。

中国为顺应全球贸易便利化发展趋势,应在市场准入、边境管理透明度以及信息技术使用方面进一步改善,重点提高海关效率、深化口岸管理、提高基础设施质量、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提高工作人员服务水平、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以及政企之间的合作、与周边国家和经验丰富国家的合作,以建立一个高效协调的贸易便利化机制。

关键词:贸易便利化;新特征;对策措施AbstractTo reduce and eliminate barriers of cross-border flow block elements, lower transaction costs, set up an efficient trade facilitation system has become a important content of multilateral, regional, bilateral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Government and the enterprise benefit greatly as a result, and the enterprise is one of the biggest beneficiaries. Therefore, the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should be actively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trade facilitation. I think that trade facilitation is a long time and sustainable process. Countries and between countries,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it has interest in improve trade environment convergence. Therefore, to further adva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lobal trade facilitation is the trend of The Times. Global trade facilitation will toward to the direction of trade process more safe and effec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more widely used,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standards is more stringent and complicated, and the regional trade facilitation is speeding up its development process.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the first chapter for trade facilitation issues,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illustrates the various definitions of trade facilitation, trade facilitation in the maj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ganization process, have an overall cognition on trade facilitation; The second chapter, respectively from the global context, the developed members and developing members and least developed members Angle analysis, summarizes the new feature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global trade facilitation; The third chapt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a itself, the study of Chinese in practice to explore in the field of trade facilitation, sums upthe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trade facilitation in China; The fourth chapter is mainly aimed at putting forward the measures about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ur country trade facilitation. To keep up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global trade facilitation, China should be further improved in the market access, border management and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r shoul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ustoms, deepen the port managemen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nfrastructure, improve the relevan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improve the staff service level,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and between various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volved, and the cooperation with neighboring countries and experienced countries, to establish an efficient coordination mechanism of trade facilitation.Keywords:Trade facilitation, New features, countermeasures目录一、引言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一)研究的背景贸易便利化是推动贸易自由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使交易程序更为简便、使阻碍商品和要素跨国流动的一系列因素进一步减少、使交易成本进一步降低、从而建立一个现代化的贸易便利化体系成为日趋重要的话题。

TTIP美国推行“新生代”自由贸易协定的新发展

TTIP美国推行“新生代”自由贸易协定的新发展

2、加强技术转让与分享:鼓励制药公司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转让给其 他企业,以促进药品制造业的技术进步。
3、完善药品审批与注册制度:通过简化药品审批和注册程序,加快新药上 市速度,从而满足公众对药品的需求。
4、加强国际合作:通过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共同解决全球公共健康问题, 推动药品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合作。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自由贸易协定在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作用日益 凸显。美国在全球自由贸易协定战略的布局上,旨在通过构建广泛的自由贸易区, 推动贸易自由化,促进经济增长。本次演示将详细解析美国全球自由贸易协定战 略的关键要素,并探讨其战略意义和影响。
自由贸易协定是两国或多国间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协议,其目的是通 过削减或取消关税、非关税壁垒等措施,促进商品、服务、资本等要素的自由流 动。自由贸易协定有助于减少贸易摩擦,提高贸易效率和收益,同时带动经济发 展和就业增长。
TTIP美国推行“新生代”自由 贸易协定的新发展
基本内容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自由贸易协定(FTA)成为了推动国际贸易和投资 的重要工具。而在众多自由贸易协定中,美国推行的新一代自由贸易协定——跨 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备受。 本次演示将围绕TTIP美国推行“新生代”自由贸易协定的新发展展开讨论。
综上所述,美国全球自由贸易协定战略对其国家经济发展、国际地位提升及 企业全球竞争力增强具有重要作用。尽管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挑战和阻力, 但通过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方法,美国仍可推动这一战略取得成功,为全球贸易自 由化与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参考内容二
基本内容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自由贸易协定(FTA)在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合作 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不断变化,自由贸易协 定面临着许多新的议题和挑战。本次演示将探讨自由贸易协定新议题的辨析,包 括数字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标准和劳工权益等。

新时代中俄深化经贸合作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新时代中俄深化经贸合作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新时代中俄深化经贸合作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俄两国一直保持着紧密的经贸关系,双方在多个领域开展了合作,并不断推动双边贸易的发展。

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俄经贸合作的深化对于双方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俄两国地处亚洲大陆东西两端,相互之间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这为双方开展经贸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双方在政治上保持高度互信,积极推动双边合作,达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经贸合作协议和项目。

双方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领域展开合作,共同推动了双边贸易的快速增长。

中俄两国在国际事务中保持密切协调,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系。

双方均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致力于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

中俄作为新兴经济体,合作潜力巨大,双方共同推动双边贸易合作,有助于促进区域和全球的经济繁荣与稳定。

1.2 意义分析中俄深化经贸合作在新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中俄两国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经贸合作是双方关系的重要支柱,有利于增进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

中俄经贸合作潜力巨大,双方在资源、技术、市场等方面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广阔。

通过深化经贸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双边经济发展。

中俄经贸合作对于维护国际贸易秩序和世界经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的挑战,中俄可以通过加强合作,维护自由贸易体系。

中俄深化经贸合作也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推动共同发展。

中俄深化经贸合作不仅符合双边利益,也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意义深远的意义。

2. 正文2.1 中俄经贸合作现状分析中俄两国是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经贸合作一直是双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中俄经贸合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双边贸易额不断增长,双方投资合作持续深化。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19年中俄贸易额达到1071.24亿美元,同比增长3.4%。

而根据俄罗斯联邦海关总署数据,2018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1081.87亿美元,同比增长27.1%。

全球化逆流:经济格局的新变局

全球化逆流:经济格局的新变局

全球化逆流:经济格局的新变局在21世纪的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发展的主要动力。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公平、自由和可持续的全球化正面临着各种挑战,这种趋势被称为全球化逆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全球化逆流的背景、原因及其对国际经济格局的影响,分析各国应对这一局面的策略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全球化逆流的背景全球化进程始于20世纪末,受到了科技革命、市场开放和国家间合作的推动。

在这一时期,各国通过降低贸易壁垒、放宽投资限制等方式,加速了商品、服务、资本和信息的流动。

与此同时,全球产业链的形成使得许多国家得以分享经济增长的果实。

然而,近几年国际形势的变化使得这一发展趋势面临多重挑战。

首先,保护主义抬头,各国越来越强调本国利益,转而采取限制进口、增强关税等政策来保护本国市场和企业,这与全球化相悖。

其次,一些国家在技术和经济上呈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对外资企业进行严格审查或直接限制外资投资。

这一变化不仅影响了跨国公司的经营模式,也使得国际贸易受到扭曲。

此外,社会与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也催生了全球化逆流。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各国之间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社会不满情绪随之上升。

在这种背景下,部分国家呼吁重新审视全球化所带来的后果,认为应该建立更加公正与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以解决诸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紧迫性问题。

全球化逆流的原因1. 保护主义政策的盛行保护主义政策在最近几年的盛行是导致全球化逆流的重要原因。

各国政府为了应对国内就业问题以及经济结构调整,无一例外地采取了一系列保护主义措施。

这体现于对进口产品加征关税,以及对外资企业加强监管和限制投资。

这些措施虽然在短期内能够保护当地就业,但长远来看却会损害国际分工与合作,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 地缘政治的紧张近几年地缘政治关系日益紧张,使得国家间的互动变得复杂。

以中美关系为例,由于贸易摩擦与科技竞争,两国之间的信任基础受到削弱,使得双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维护自身利益。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发展与中国的战略性贸易政策选择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发展与中国的战略性贸易政策选择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发展与中国的战略性贸易政策选择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国际分工深化与国际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产品与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范围扩大、流动速度提高且流动量增加,企业跨国经营与产业跨国转移越来越便利和频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弱势产业在剧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为了能够免于市场竞争、维护并增进企业利润及其相关政治经济利益,与弱势产业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利益集团(Benefit Group)会通过游说、选票、利益诱导等方式向政府或者相关组织施加各种压力,要求政府或者相关组织通过关税与非关税方式对这些产业进行保护(Bergstrand Jeffrey, 1985)。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要素贸易的发展,为了保持一定的就业水平和维护社会稳定,防止由于弱势企业与弱势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失败所导致的政府税收减少、财政支出与社会保障负担加重,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政权的合法性,政府及其相关组织也有对弱势企业与产业进行保护的内在激励(Debaere, Peter, 2003; Choi, Yong-Seok and Pravin Krishna, 2001)。

政府对弱势产业与幼稚工业所实施的关税与非关税保护措施已经成为国际自由贸易的主要障碍。

传统的关税保护政策容易导致其他国家的关税报复而损害本国利益,又受到双边和多边贸易协定的限制,实施的政策成本和风险相对较高(R. Feenstra, 1992)。

通过非关税贸易壁垒(Non-tariff Trade Barriers, NTBS)对本国企业、产业和市场进行保护的新贸易保护主义(New Protectionism)便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保护的主要方式。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

新贸易保护主义主要通过自动出口限制(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s, VERs)、进口配额(Import Quota)、反倾销(Anti-dumping)措施、制定苛刻的技术标准和行政法规限制等非关税措施限制外国商品进口,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Domincik Salvatore, 2004)。

第七章多哈回合谈判

第七章多哈回合谈判

瑞士日内瓦(乌拉 117 1.市场准入
圭回合)
2.贸易竞争规则
3.新贸易议题
4.第贸七章易多体哈回制合谈程判序
乌拉圭回合
1、谈判议题
n 市场准入:包括农产品在内的所有商品贸易的谈判 n 新议题: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与贸易有关的投资
措施 n 多边贸易竞争规则:反倾销、反补贴措施、
原产地规则、海关估价等 n 多边贸易谈判体制的程序和作用:争端解决机制、
•GATT的八轮谈判

谈判时间
谈判地点
国家
主要议题
1 1947年4月至10月 瑞士日内瓦
23 关税减让
2 1949年4月至10月 法国安纳西
33 关税减让
3 1950年10月至 1951年4月
英国托尔基
39 关税减让
4 1956年1月至5月
瑞士日内瓦
28 关税减让
5 1960年9月至 1962年7月
第七章多哈回合谈判
2020/12/5
第七章多哈回合谈判
一、关贸总协定和WTO
(一)关贸总协定(GATT) 1、GATT的产生 二战后,国际经济关系方面需要解决的三大问题 n 金融:重建货币制度 n 国际投资:创立处理长期国际投资的组织 n 贸易:重建国际贸易秩序,促进国际贸易自由
化 n 1947年,美国与另外22国签署关贸总协定
GATT的作用等 n 农产品:市场准入、削减补贴、农产品卫生检疫规
定。
第七章多哈回合谈判
乌拉圭回合
2、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成果
-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 -扩大了多边贸易体制管辖的范围:
将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等,首次列入多边贸易规则 管辖范围

国际贸易1-5章测试题

国际贸易1-5章测试题

一、单选题1、如果要从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来看该国各种商品的交换活动,则称为()A 国际贸易B 总贸易C 对外贸易D 出口贸易2、一国一定时期内某商品的进口量小于出口量称为()A 贸易逆差B 净出口C 净进口D 贸易逆差3、以关境作为统计界限的国际贸易统计方法是()A 收入法B 支出法C 专门贸易体系D 总贸易体系4、一定时期内,若一国一定量的商品出口所能换得的进口商品数量增加,则该国的贸易条件()A 恶化B 不利C 改善D 不变5、我国出口一批货物给中国香港某公司,该香港公司又将这批货物转卖给美国某公司,真个贸易现象对香港而言称为()A 净进口B 过境出口C 转口贸易D 总贸易6、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在它的出口商品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通常越大。

A 初级产品B 工业制成品C 工业原料D 都不是7、衡量一国一定时期商品进出口额之和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A 多外贸易依存度B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C 对外贸易条件D 对外贸易地理结构8、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的()A 外交关系B 贸易伙伴C 产业结构状况D 贸易规模9、国际贸易最早产生于()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10、重商主义贸易正常的目的是()A 培育自由竞争的能力B 追求国内贵金属货币的积累C 垄断国际市场D 追求适用价值的增加11、比较优势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亚当斯密B 大卫李嘉图C 赫克歇尔D 俄林12、如果两个人都能制作鞋和帽,其中一个人在两种职业上都比另一个人强些,不过制作帽子时只强1/5,而制作鞋子时则强1/3,那么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这个较强的人应该专门制作()A 制作帽子B 制作鞋子C 都做D 都不做13 如果美国资本总量与劳动总量之比大于中国,则美国是()的国家。

A 资本丰裕劳动丰裕B 资本稀缺劳动稀缺C 资本丰裕劳动稀缺D 资本稀缺劳动丰裕14、根据H-O定理,()是各经济体具有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

WTO当前面临的挑战及其解决之道

WTO当前面临的挑战及其解决之道

WTO当前面临的挑战及其解决之道叶波; 梁咏【期刊名称】《《WTO经济导刊》》【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3页(P83-85)【作者】叶波; 梁咏【作者单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教育学院; 复旦大学法学院【正文语种】中文W TO自1995年成立以来,将调整范围从传统的货物贸易扩展到了服务贸易、投资、知识产权等领域,并且建立了具有强制管辖权的争端解决机制,改正了关贸总协定时期争端解决机制软弱无力的缺陷。

毫无疑问,WTO在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方面作出了显著贡献,但当前WTO也面临了若干挑战或者说困难,主要体现在决策程序、争端解决机制、承诺方式等方面。

我国应当继续支持多边体制,并积极通过双边、区域途径倡导建立新的国际经贸规则,并通过包括WTO在内的争端解决机制明确现有规则,建立健全我国的贸易政策形成机制。

WTO采取了协商一致的决策机制,只要没有成员正式反对,就可以通过相应的决策。

从决策机制的历史发展角度而言,协商一致的决策机制第一次在决策过程中考虑到了所有成员的意见,并且试图统筹兼顾,但协商一致的决策机制本身并没有规定投票或者具体的决策规则。

协商一致可以是一致同意,也可以是特定多数或者简单多数,例如在美国和墨西哥的第二次金枪鱼案中,专家组、上诉机构就认为“协商一致”是指“有关利益方对实体问题没有持续的反对,也就是达成了基本的一致”。

就此而言,协商一致的决策规则对个别WTO成员的否决权予以了严格限制。

在目前的WTO决策规则下,协商一致的决策规则试图调和所有成员的利益,即便是在一个或者少数WTO成员反对的情况下,WTO机构的主席仍然可以认为满足了协商一致的条件,但这也导致了以下结果:只要没有成员正式反对就可以通过决策一方面使得决策变得更加容易,但由于为了使得协商一致,又必须在成员间进行复杂的协调工作,这也导致了决策机制变得更加困难。

严格地说,协商一致的决策规则更适合WTO内部的组织性事项,例如WTO开始和结束谈判、解释条约条款的含义、豁免义务和新成员的加入等等。

WTO(世界贸易组织)简介

WTO(世界贸易组织)简介
调指出,解决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等混乱问题的关键,是按照WTO
事麦克.穆尔。WTO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目前已经拥有144个成
员,成员的贸易量占世界贸易的95%以上。WTO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被并称为当今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GATT共主持了八轮多
边贸易谈判,最近、持续时间最长的一轮叫乌拉圭回合谈判,该回合从
1986年开始,前后长达7年半之久,其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创立了WTO。
下届部长会议议程以及发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准备工作等展开讨论。
本届部长会议通过的《部长宣言》,除总结多边贸易体制在过去半个世纪
中所发挥的作用之外,还就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有关事宜作出安排,欢
迎申请加入方尽早加入WTO。会议决定在1999年底在美国召开第三届部长
级会议,选举美国贸易代表巴舍夫斯基为下届会议主席。《部长宣言》强
1996年12月9日至13日,在新加坡召开WTO首届部长级会议。会议成
立3个工作组(贸易与投资,贸易与竞争政策,政府采购透明度),发表
了针对信息技术产品贸易自由化的”新加坡部长宣言”。
WTO于1998年5月18日-20日在日内瓦举行第二次部长级会议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边
贸易体制50周年大庆,会议主要围绕乌拉圭回合各项协议的执行情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WTO(世界贸易组织)简介
一、WTO概况
世界贸易组织(WorldTradeOrganization,英文缩写为WTO)成立于1995
年1月1日,其前身是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WTO现有成员144个,
另有约30个国家和地区正在申请加入。其总部在瑞士日内瓦,现任总干
二、WTO的基本职能

APEC新议题最新进展及中国的对策选择

APEC新议题最新进展及中国的对策选择

APEC新议题最新进展及中国的对策选择近年来,特别是上海APEC会议以后,安全议题、能源问题、气候变化和反腐败等新议题被引入APEC议程,其中很多议题是非经济议题。

新议题的衍生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 ,它不仅对该组织性质、发展方向以及内部运行机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严重地冲击着APEC既定的发展进程。

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中国对于APEC 新议题采取了积极合作的态度。

但我们认为,亚太经合组织的合作应该以经济合作为主题,APEC新议题尤其是安全议题的引入不应冲淡区域经济合作的主题,并指出在新议题的引入上不应盲目,而是首先将落实以往承诺放在首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保持APEC作为经济合作组织的特色。

一、APEC新议题简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从起源上讲是调整亚太区域内经济关系的合作机制,它成立之初便确定其基本特征是专业性,因而在其前10年的发展中恪守“不谈政治安全问题”的原则。

但是,随着新议题的不断增多以及个别经济体成员的政策推动,APEC开始关注区域内的政治、安全问题并希望能够迅速地做出反应。

APEC新议题,是指除了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三大原始议题之外的,那些伴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变化而不断衍生出来的合作议题,其中尤以安全议题为主。

主要包括金融安全合作、支持WTO多哈发展议程、反恐合作、卫生安全合作、能源安全合作、知识产权合作、备灾合作、反腐败合作、文化合作以及气候变化合作等(见表1)。

从本质上看,APEC新议题的产生与发展一方面确实反映了APEC全体成员对本地区安全利益的共同关注,另一方面也蕴含着各成员体自身的战略思考。

如作为APEC安全议题机制化的主要倡议者,美国对APEC承担安全机能的考虑由来已久,这是与它的亚太安全战略相辅相成的,体现着美国冷战后对亚太安全的一种战略安排,是其积极推动建立亚太“安全共同体”设想中一个重要的步骤。

因此,在APEC逐渐走向机制化的进程中,区域安全与自身安全的相互融合、共同利益与个体利益的相互掺杂,是APEC安全议题衍生与发展的深层的政治背景。

WTO规则题库练习题(判断)

WTO规则题库练习题(判断)

WTO 知识讲座题库练习题(判断)第一章1.世界贸易组织要求加人方必须无选择地以“一揽子”方式签署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所有协议。

答案:(对)2.世贸组织的协定、协议与其国内法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答案:(错)3.关贸总协定争端解决机制中,只要有一个缔约方提出反对通过争端解决机构的裁决报告,则关贸总协定不能作出裁决。

答案:(对)4.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都具有法人资格。

答案:(错)5.世界贸易组织支配各成员政府的政策。

答案:(错)6.世界贸易组织目前是唯一的世界性的贸易组织。

答案:(错)7.世贸组织是一个政府间的国际组织,私人部门只能通过政府对WTO施加影响。

答案:(对)8.如何在体制上增强多边贸易体制的监督职能,确保有效地监督各成员的贸易政策及其对多边贸易体制规则和法律的遵守,一直是GA TT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答案:(对)9.世界贸易组织互惠原则的例外主要体现在对发展中国家的成员方给予差别优惠待遇,而不应希望得到对等待遇。

答案:(对)10.WTO透明度原则要求成员的贸易政策法规都必须公布。

答案:(错)11.WTO允许发展中成员方在相关的贸易领域在非对等的基础上承担义务。

答案:(对)12.世贸组织鼓励各成员在遇到争端时,应该尽量采用多边机制进行解决。

答案:(对)13.与协商程序一样,斡旋、调解与调停是经争端各当事方同意而自愿选择的程序。

答案:(错)14.WTO的最惠国待遇原则是有条件的。

答案:(错)15. 普惠制是发达国家单方面作出的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关税减让,这种特别优惠是对等的。

答案:(错)16、中国是l947年10月《关贸总协定临时适用议定书》的签约国。

答案:(对)17.《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草案》是由英国提出来的。

答案:(错)18、世界贸易组织(WTO)法律框架原则的基础是,《1947年关贸总协定》答案:(错)20.在关贸总协定“狄龙”回合谈判中各国最终达成《反倾销协议》。

答案:(错)21.自“肯尼迪回合”开始,“一揽子方式”为参加关税减让谈判的缔约方所接受。

国际贸易新格局的构建

国际贸易新格局的构建

国际贸易新格局的构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科技的发展,国际贸易的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贸易方式、市场结构、产业链布局等方面都在经历着重新洗牌。

从区域贸易协定的频繁签署到数字经济的崛起,国际贸易的新格局将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当前国际贸易的新趋势,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国际贸易新趋势的表现在当今世界,国际贸易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的趋势:1. 区域贸易一体化加速近年来,各地区国家之间为了提升经济竞争力,加速了区域贸易一体化的进程。

例如,亚太地区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欧洲的《欧盟》就体现了这一特色。

这些区域性协定不仅降低了关税,还推动了各成员国之间的投资与服务贸易,为区域内企业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2. 数字经济与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子商务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跨国交易,从而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成本。

同时,数字支付手段和物流体系的发展,也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

这种转变不仅吸引了大量中小企业参与全球市场,同时也使得消费者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国际商品。

3. 全球产业链重构以往高度集中的全球产业链正在向更加多元和灵活的方向转变。

今年全球疫情暴露出过度依赖单一国家或地区生产链的脆弱性,因此,各国正寻求建立更为安全和稳定的供应链。

企业纷纷开展“去风险”策略,将生产基地分散至多个国家,以增强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

4. 保护主义抬头近年来,针对不断扩大化的全球化潮流,某些国家逐步采取保护主义措施,以维护本国利益。

这种现象在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增加,使得国际贸易环境更加复杂。

因此,各国需探索在保护自身利益和促进国际合作之间取得平衡。

二、国际贸易新格局形成原因分析1. 全球化进入新阶段全球化并非一次性事件,而是一个持续演化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科技进步、市场需求变化以及政策推动等因素共同塑造了当前国际贸易的新格局。

WTO知识讲座题库练习题(单选)

WTO知识讲座题库练习题(单选)

WTO知识讲座题库练习题(单选)单项选择(每题1分,每卷15分,共150题)难度:0.3第一章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的时间与地点是()。

A.1946年1月,伦敦B.1947年4月,纽约C.1947年10月,日内瓦D.1948年1月,日内瓦答案:C2.关贸总协定1948年创始缔约方有()。

A.22个B.23个C.24个D.25个答案:B3.中国加入WTO的时间是()A.l948年4月21日B.l948年5月21日C.1986年7月10日D.2001年12月11日答案:D4GATT的基本目标和WTO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是()。

A.贸易适度保护B.关税稳定C.贸易自由化D.贸易公平答案:C5.关贸总协定各项基本法律原则以()为实际载体。

A.互惠原则B.国民待遇原则C.非歧视待遇原则D.关税减让原则答案:D 6.关贸总协定中最为重要的原则是()。

A.非歧视原则B.关税保护和关税减让原则C.一般取消数量限制原则D.磋商调解原则D.“安全例外”答案:A7.在关贸总协定()中正式将给予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纳入其具体条款中。

A.第三轮多边贸易谈判B.第四轮多边贸易谈判C.“肯尼迪回合”谈判D.“狄龙”回合谈判答案:C8.在关贸总协定()中第一次涉及非关税措施的谈判。

A.第三轮多边贸易谈判B.第四轮多边贸易谈判C.“肯尼迪回合”谈判D.“狄龙”回合谈判答案:C9.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有史以来议题最多、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多边贸易谈判是(A.“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B.第四轮多边贸易谈判C.“肯尼迪回合”谈判D.“狄龙”回合谈判答案:A10.“乌拉圭回合”是关贸总协定的()。

A.第五轮谈判B.第六轮谈判C.第七轮谈判D.第八轮谈判答案:D11.决定成立世贸组织的时间与地点是()。

A.l994年4月15日,摩洛哥的马拉喀什B.1947年10月30日,日内瓦。

)C.l994年4月15日,乌拉圭D.200l年11月9日,多哈答案:A12.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一)“乌拉圭回合”启动的背景、目标和主要议题 主要议题 “乌拉圭回合”的谈判内容包括传统议题和 新议题。传统议题涉及关税、非关税措施、热带 产品、自然资源产品、纺织品服装、农产品、保 障条款、补贴和反补贴措施、争端解决等。新议 题涉及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与贸 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等。
(二)“乌拉圭回合”主要成果 在货物贸易方面 (1) 关税减让。发达成员承诺总体关税削减 幅度在37%左右,对工业品的关税削减幅度达40 %,加权平均税率从6.3%降至3.8%。发展中成员 承诺总体关税削减幅度在24%左右。工业品的关 税削减水平低于发达成员,加权平均税率由20.5 %降至14.4%;约束关税税号比例由21%上升为 73%,涉及的贸易额由13%提高到61%。“乌拉 圭回合”后,大部分发展中成员扩大了约束关税的 范围,如印度、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 国等约束关税的比例在90%左右。
(六)第六轮多边贸易谈判(“肯尼迪回合”) 1964年5月至1967年6月,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 六轮多边贸易谈判在日内瓦举行,共有54个缔约方参 加。这轮谈判又称“肯尼迪回合”。美国提出缔约方 各自减让关税50%的建议,而欧洲共同体则提出“削 平”方案,即高关税缔约方多减,低关税缔约方少减, 以缩小关税水平差距。这轮谈判使关税水平平均降低 35%。从1968年起的五年内,美国工业品关税水平 平均降低了37%,欧洲共同体关税水平平均降低了35 %。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第四轮 第五轮 第六轮 第七轮
1947年4月至10月 1949年4月至10月 1950年9月至1951年4月 1956年1月至5月 1960年9月至1962年7月 1964年5月至1967年6月 1973年9月至1979年4月
瑞士日内瓦 法国安纳西 英国托奎 瑞士日内瓦 瑞士日内瓦 瑞士日内瓦 瑞士日内瓦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中美知识产权争端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中美知识产权争端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中美知识产权争端一、本文概述本文将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美知识产权争端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影响。

通过回顾历史,揭示中美两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方面的差异和分歧,并探讨这些争端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

本文概述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美两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方面经历了多次争端。

这些争端涉及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各个领域,对两国的经贸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这些争端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读者提供有益参考。

二、中美知识产权争端的背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美两国在知识产权领域一直存在分歧和争议。

这主要是因为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相对完善,而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则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中。

长期以来,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技术优势,对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施加压力。

美国认为中国在某些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导致美国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遭受损失。

因此,美国试图通过贸易战等手段来推动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中美两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法律体系也存在很大差异。

美国的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已经相当成熟和完备,而中国的相关法律还在不断修订和完善中。

由于缺乏经验和实践,中国在某些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美国市场准入方面,美国政府对中国企业实施了一些限制措施,如要求中国企业在申请专利前必须先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等。

这些做法不仅增加了中国企业的成本和时间,也影响了中美两国的经贸关系。

尽管中美两国在知识产权领域存在分歧和争议,但双方也在努力寻求合作和共赢的解决方案。

例如,中美两国曾在WTO框架下举行过多次磋商和谈判,以解决彼此之间的知识产权纠纷。

中美两国还共同参与了多个国际知识产权组织的活动和项目,以促进全球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中美知识产权争端的发生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所致。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和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不断完善,相信中美两国能够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建立起更加公正、合理和互利共赢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
《多哈部长级会议宣言》明确规定了与贸易 有关的知识产权的谈判内容,主要集中在公共 健康议题,即在不违反TRIPs协议的前提下,缺 乏制药能力的贫穷发展中成员如何有效使用强 制授权获得药品的问题。这一谈判结果将使一 些艾滋病、疟疾等疾病蔓延的最贫穷发展中成 员极大地受益。但出口强制授权药品涉及到制 订防止贸易转移和对专利持有人的补偿问题。
第十章
1998年5月18日至20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了 世贸组织第二次部长级会议,同时作为建立多 边贸易体制50周年庆祝大会。会议主要围绕乌 拉圭回合各项协议的执行情况、第三次部长级 会议的议程以及发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准 备工作等内容展开讨论。会议还提出了一项新 议题-电子商务,并就此达成了临时协议:在 未来18个月内所有世贸组织成员对电子商务实 行零关税。
第十章
(一)农产品
作为乌拉圭回合的既定议题,农产品新一轮 谈判在世贸组织整体多边贸易谈判开始前于2000 年初启动。美国于2000年6月提出“全面长期农产 品改革议案”,多哈部长级会议决定将农产品议 题纳入多哈回合谈判,目标是通过根本性的改革, 建立起公平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产品贸易体制。 谈判主要涉及农产品市场准入(关税与关税配 额)、出口补贴、国内支持以及针对发展中国家 的特殊和差别待遇等议题。
第十章
(二)服务贸易
新一轮谈判在2000年2月25日服务贸易理事会 第一次特别会议上正式启动。服务贸易理事会于 2000年5月26日召开特别会议,通过了开展谈判的 “路线图”,2001年3月28日通过了《服务贸易谈 判的指导原则和程序》,就谈判的目标、原则、 范围以及谈判形式、程序和时间等作了规定。目 标是推动《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则的完善,进一 步减少和消除各种对服务贸易产生不利影响的措 施,提供有效的市场准入,逐步实现更高水平的 自由化。
第十章
2001年11月9日至14日,世贸组织第四次部 长级会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142个成员、 37个观察员和50多个国际组织参与了此次会议。 会议通过了《多哈部长级会议宣言》,一致同 意开始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从而启动了被称 为“多哈发展议程”的多哈回合谈判。会议的 另一个重要成果是批准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会议还通过了《关于乌拉圭回合协议执行问题 的决定》和《关于知识产权与公共健康问题的 宣言》。
第十章
美国和欧盟提出了“协调模式”,即关税 越高削减幅度越大。发展中成员则认为,由于 发达成员现有的制成品关税已经处于很低的水 平,这种模式下的关税削减谈判将主要针对发 展中成员,提议采纳适合于所有成员的单一削 减系数,或者在对发展中成员的特殊和差别待 遇基础上采用另一个不同的削减系数,允许它 们逐步削减关税,还强调关税谈判应针对削减 发达成员的关税高峰和关税升级。
第十章
2003年9月10日至14日,世贸组织在墨西哥海 滨城市坎昆召开了第五次部长级会议。会议的目 标是对多哈回合谈判进行中期评估,内容涉及乌 拉圭回合各项协议的执行、农产品出口补贴、服 务贸易、非农产品市场准入、与贸易有关的知识 产权、世贸组织规则、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贸易 与环境以及贸易与投资等多方面内容。由于各成 员在一些关键领域不愿妥协,尤其是发达成员与 发展中成员在农业问题以及“新加坡议题”上存 在巨大分歧,最终导致会议无果而终。
第十章
首先,鉴于现有反倾销协议存在的不足影响 了反倾销规则的作用,各成员对审议与修改协议 已基本达成共识; 其次,各成员对协议的修改态度审慎,美国 与欧盟则明确反对将其纳入谈判,另外,对渔业 补贴是否需要制定单独的规则以加强对其约束存 在较大分歧; 最后,对于区域贸易协议,欧盟与美国强调 其对多边贸易体制的促进作用,以澳大利亚为首 的一些国家则认为区域贸易协议削弱了多边贸易 体制,发展中成员尚未对这一问题形成明确看法。
世界贸易组织建立以来的活动及 其面临的新议题
一、世界贸易组织建立以来的五次部长级会议
首次部长级会议于96年12月9日至13日在新加坡举行。 会议主要审议了世贸组织成立以来的工作及上一轮多边贸 易谈判即乌拉圭回合各项协议的执行情况,并决定成立 “贸易与投资”、“贸易与竞争政策”和“政府采购透明 度”等三个工作组,同时将贸易便利化纳入了货物贸易理 事会的职责范围。会议最后通过了《新加坡部长级会议宣 言》、总理事会报告和《信息技术产品贸易的部长宣言》。
第十章
(三)非农产品市场准入
主要涉及工业产品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分为两个阶段,首先确定谈判模式和产品范围, 然后展开谈判达成有关协议。主要涉及高关税、 关税高峰、关税升级以及非关税壁垒削减等问 题。《多哈部长级会议宣言》指出,应特别关 注与发展中成员利益攸关的产品,充分考虑发 展中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的利益。
第十章
(五)贸易规则议题
旨在强化多边贸易体制。《多哈部长级会 议宣言》主要提出了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在保留基本概念、原则和有效性以及制度和 目标的前提下,对《反倾销协议》和《补贴与 反补贴协议》进行修改与完善; 二,专门研究渔业补贴,制定有关规则; 三,对世贸组织现有关于区域贸易协议的规则和 程序进行谈判,以进一步促进贸易自由化。
第十章
二、多哈回合谈判的主要议题、内容与 最新进展
谈判议题包括“立即谈判事项”、“未来谈 判事项”以及“其他事项”三大类。 第一类议题中除贸易与环境和区域贸易安排 之外其余均为乌拉圭回合留给新一轮谈判的既定 议题。 第二类议题即所谓“新加坡议题”。 第三类议题包括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议题 多哈部长级会议设立了“贸易谈判委员会”, 负责推动上述谈判的进行。
第十章
1999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世贸组织在 美国西雅图召开了第三次部长级会议。会议的 主要任务是确定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也是世贸 组织成立以来第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框架、议 题和时间表。各成员主要围绕农业、乌拉圭回 合各项协议的执行、市场准入以及新议题等四 个主题展开磋商。会议决定2000年在日内瓦继 续进行新一轮谈判议题的磋商。
第十章
农产品是多哈回合谈判的关键议题,各成 员存在严重分歧,最终形成折衷,用削减代替 取消,美欧同意逐步降低关税,加大对发展中 国家农产品进口的市场准入,同时分阶段分品 种逐步取消农业补贴。以印度、巴西与中国为 首的21个发展中国家强烈要求发达国家在市场 准入与农业补贴上有更大的力度,并制定具体 的实施时间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