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停窑转窑要求及转窑时间及操作技巧(1)

合集下载

回转窑操作规程

回转窑操作规程

回转窑试运行注意事项1.试运转前要检查基础标高是否有变动,检查各处螺栓是否拧紧,检查各润滑点润滑油是否加足。

检查转动部分是否有异物卡住,检查各冷却水管路是否畅通,有无渗漏现象,各处检查、验证无误后才能进行试运转。

2 回转窑在砌前进行的试运转,运转时间如下:2.2主、辅电动机空载试运转:2小时;2.3 主电动机带动减速器试运转:2小时;2.4 辅助电动机带动减速器试运转:2小时;2.5辅助电动机带动回转窑试运转:2小时;2.6主电动机带动回转窑试运转:8小时;3 运转时的检查3.1 电动机、减速器轴承和传动轴承的温升不得超过25℃,各部分润滑情况良好。

3.2 挡轮装置运转正常3.3 轮带与托轮接触宽度应不小于工作宽度的75%。

3.4 窑体两端密封装置和各冷却风装置是否保持良好状态,不允许有过大的漏风。

3.5 运转时无振动、冲击等异常声响,大齿圈与小齿轮接触情况良好,大齿轮罩密封正常。

3.6 各处螺栓不得有松动现象。

4 砌砖后点火前一般不应快速转窑,以防耐火砖松动。

为防止窑体变形,可隔7~10天用辅助传动慢转窑90°~100°,点火前应重新检查耐火砖,并逐环楔紧。

5 砌砖后的试运转窑筒体砌砖后的试运转可与烘干窑衬同时进行,这时由于窑重量增加,要检查各油箱温升不得超过35℃,轴承温升不得超过40℃,电动机负荷不应超过额定功率的25%,特别要检查托轮调整得是否正确,托轮与轮带表面是否均匀接触等。

其它检查项目砌砖前运转。

金广镍铬材料有限公司2008-9-20回转窑的操作、维护及检修1. 点火与起动点火前应对回转窑及其附属设备作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确定完全正常后方可点火。

其步骤如下:1.1 首先起动液压挡轮油站及各润滑油站,待加油工作正常后,才能起动其它设备。

1.2 在窑内均匀铺上一层约400-500mm厚的碎木材,木材上再均匀铺上一层约200mm厚块煤(块的粒度60-150)撒上废机油,然后打开排风口从旁通管自然排风,使窑内微感有气流通过,此时即可用油棉纱点火,进行低温烘窑,低温烘窑时间为8小时。

回转窑安全操作规程

回转窑安全操作规程

回转窑安全操作规程煤气焙烧工必须熟悉设备,掌握操作规程,懂得煤气安全防护知识,经过公司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操作。

操作规程(1)一、正常开机前准备工作1、检查止逆水封和排水水封溢流是否正常。

2、检查煤气管道阀门应处于关闭状态,放空阀处于打开状态。

3、了解氮气供应是否正常,通知煤气值班室氮气置换送用户的煤气管道(约10分钟左右),再关闭氮气阀。

4、了解煤气质量情况,向煤气值班室申请使用煤气,并填写申请单。

二、开机程序1、启动回转窑转动电机,将电机转速至慢速。

2、通知煤气值班室送煤气,压力应控制1500Pa~2500Pa之间。

3、启动除尘风机或开启1米烟囱阀,窑内压力应控制在-30 Pa~-50 Pa之间。

4、打开煤气快切阀及煤气烧嘴阀,放掉管内部分存气后关闭烧嘴阀。

(注:此时窑内不准有明火,窑内应处于负压状态。

)5、20分钟后,拉出煤气烧嘴,点燃煤气点火棒,伸向烧嘴前,慢慢打开烧嘴使之燃烧,严禁先开煤气后再点火。

6、煤气烧嘴点燃后,不要马上开大烧嘴阀,将煤气烧嘴推入窑内,开启助燃风机,调节混风阀开度、待燃烧正常后,逐步关闭煤气放空阀,开大烧嘴阀,窑内压力应控制在-30 Pa~-50 Pa之间。

如火焰过短并有刺耳噪声须及时减少空气或增加煤气;如火焰长而火苗黄须及时增加空气减少煤气。

7、如果烧嘴点不着火时,应立即关闭烧嘴阀,将烧嘴推入窑内,打开烧嘴阀,放掉部分混合气体,再关闭烧嘴阀。

待引风15分钟后,拉出烧嘴阀再作第二次点火。

8、检查煤气压力查看“U”型表,压力应控制150~250mm/H2O之间。

如有异常通知煤气值班室,调控煤气压力至正常范围内。

9、点火工作结束后,通知煤气值班室,回转窑已正常运行。

三、停机操作1、通知煤气值班室,要求停用煤气。

2、先逐步打开煤气放空阀,关闭切断阀,同时关闭烧嘴阀,停助燃风机。

3、通知煤气值班室,关闭煤气总阀。

4、氮气置换煤气管道10分钟后,关闭氮气阀。

(如短时停用,则不须置换。

焙烧作业区回转窑停窑转窑操作作业指导书

焙烧作业区回转窑停窑转窑操作作业指导书

焙烧作业区回转窑停窑转窑操作作业指导书
①、临时停窑,因生产故障迫使回转窑临时停窑时,一般应先停止喂料,相应减少用风和燃料用量,直至停窑。

停窑后应关闭排风闸,打开冷风阀,保持窑温,为再次开窑创造条件。

停窑后为了防止筒体弯曲,应每隔一定时间转窑1/3圈。

15分钟内转一次窑,再过20分钟转一次,再过30分钟转一次,再过一小时转一次,四小时内不能恢复生产,则应按停窑来处理。

停窑过程中如遇大雨、中雨,则应连续翻窑。

②、因检修或长时间停窑,在停窑前1~3小时内将喂料量减到正常下料的50~70%,减料30分钟后,再逐步降低窑速,并拉长火焰。

为防止窑尾温度过高,应减小排风量,同时应减少进料量,直至停止喂料,待窑内物料转空时才停窑。

这一过程中应控制预热器出口温度不超过250℃。

否则会损坏电除尘设备。

停窑后,为防止筒体弯曲变形,辅助电机连续翻窑1小时,停后2小时内,每隔20分钟转窑1/3转,2小时后可将每次翻窑间隔逐渐扩大,停窑6小时后,每小时翻窑1/3转,12小时后,每2小时翻窑1/3转,直到窑体完全冷却为止。

③、回转窑停电时的操作:回转窑停电后,应迅速起动备用电源转窑,避免停窑时间长,而导致筒体弯曲变形。

转窑按临时停窑处理。

回转窑操作方案

回转窑操作方案

回转窑操作方案1. 简介回转窑是一种用于石化和冶金过程中的重要设备,其主要用途是高温处理物料。

本文档将介绍回转窑的操作方案,包括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步骤、维护注意事项等。

2. 安全操作规程回转窑是一个高温、高压设备,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以下是回转窑的安全操作规程:1.穿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火服、安全鞋、护目镜等。

2.在开启回转窑前,确认设备是否处于停止状态,并进行安全检查。

3.检查回转窑的传动装置是否正常运转,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机检修。

4.启动回转窑前,确保周围区域没有人员或其他物体。

5.在启动回转窑前,需要先进行预热。

预热完成后,逐渐增加回转速度,避免过快引起震动。

6.在操作过程中,不得随意停机或变更工艺参数,必须按照工艺要求运行。

7.在停机前,应将回转窑的温度和压力降至较低状态,然后再进行停机操作。

8.维修和保养回转窑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并避免操作人员进入回转窑内部。

3. 操作步骤3.1 准备工作在进行回转窑操作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检查回转窑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如有损坏或异常,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2.清理回转窑内的杂物和残留物,确保工作区域整洁。

3.确保回转窑的供电、冷却水等设施正常运行。

3.2 启动回转窑按以下步骤启动回转窑:1.接通电源,确认相关设备和仪表正常运行。

2.打开回转窑进料口,并将物料逐渐加入回转窑内。

3.启动回转窑的传动装置,逐渐增加回转速度,使物料均匀分布在回转窑内。

4.确保物料在回转过程中可以受到均匀的加热。

3.3 停止回转窑按以下步骤停止回转窑的运行:1.逐渐降低回转窑的回转速度,使其停止运转。

2.关闭回转窑的进料口,停止物料的供给。

3.关闭回转窑的传动装置,并切断电源。

4. 维护注意事项为确保回转窑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需要注意以下维护事项:1.定期对回转窑进行清洁,清除内部和外部的积尘和杂物。

2.检查回转窑的传动装置和电气设备,如有异常及时维修或更换。

回转窑操作方法回转窑中控操作规程

回转窑操作方法回转窑中控操作规程

回转窑操作方法回转窑中控操作规程回转窑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水泥生产、矿石烧结、冶金等领域。

为了确保回转窑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操作,制定一套完善的回转窑中控操作规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回转窑的操作方法和中控操作规程,以确保操作人员能够准确、安全地操作回转窑。

一、回转窑操作方法1. 准备工作在进行回转窑操作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检查设备是否正常、确认物料是否符合要求、检查燃料供应是否充足等。

2. 启动设备按照设备操作手册的要求,挨次启动回转窑及相关设备,如风机、燃烧器等。

在启动过程中,要注意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机检修。

3. 调整转速根据生产工艺要求,调整回转窑的转速。

通常情况下,转速的调整会影响物料在窑内的停留时间,进而影响产品的质量。

因此,操作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4. 控制燃烧回转窑的燃烧控制是关键环节之一。

操作人员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合理控制燃烧器的火焰形状、燃烧温度和燃料供应量等参数,以确保燃烧稳定和热量均匀分布。

5. 监测温度和压力操作人员应定期监测回转窑内的温度和压力。

温度过高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者物料烧结,而压力过高可能导致设备爆炸。

因此,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十分重要。

6. 处理异常情况在回转窑的操作过程中,可能会浮现各种异常情况,如设备故障、温度过高、压力异常等。

操作人员应及时处理这些异常情况,可以采取停机检修、调整参数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二、回转窑中控操作规程1. 操作人员要熟悉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各个部件的功能和操作方式。

2. 操作人员要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包括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各个部件是否损坏、燃料是否充足等。

3. 操作人员要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挨次启动回转窑及相关设备,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操作人员要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合理调整回转窑的转速,以控制物料在窑内的停留时间。

5. 操作人员要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合理控制燃烧器的火焰形状、燃烧温度和燃料供应量等参数,以确保燃烧稳定和热量均匀分布。

回转窑操作规程

回转窑操作规程

回转窑操作规程1)设备结构及原理回转窑由筒体、托轮、轮带、大齿圈、小齿轮、弹簧钢板、挡轮、密封装置、进出料装置、减速器、直流电机等构成。

筒体内镶砌耐火衬,且与水平线成规定的斜度,由轮带支承在托轮上,在传动部分的筒体上用切向弹簧板固定一个大齿圈,其下有一个小齿轮与其啮合。

正常运转时,由直流电机经主减速器向该开式齿轮装置传递动力,驱动回转窑。

物料从窑尾(筒体的高端)进入窑内煅烧。

由于筒体的倾斜和缓慢的回转作用,物料既沿圆周方向翻滚又沿轴向(从高端向低端)移动,完成煅烧工艺过程。

最后,生成熟料经窑头罩进入冷却机冷却。

燃料由窑头经煤粉燃烧器喷入窑内,燃烧产生的废气由窑尾烟道经余热锅炉冷却后进入袋除尘过滤,达标后的气体排放。

2)故障、危险源及措施3)操作规程(1)启动前的检查①检查各托轮、液压站、挡轮站润滑油情况,发现缺油及时补充。

②轮带与托轮的接触是否正常。

轮带内表面和垫板相对运动阻碍 轮带内表面和垫板之间间隙过大,使得筒体刚度降低 大齿圈和小齿轮接触面上出现台阶 驱动轴承摆动和振动 主减速机齿轮表面点蚀、裂纹和表皮脱落 主减速机机座表面温度过高 电动机振动 电动机壳体变热 电机电流增大 窑头、窑尾漏风严重③窑体两端的密封装置、各冷却风装置是否保持良好状态,不允许有过大的漏风。

④各处螺栓是否松动。

⑤启动前将调速电位器调到最小。

⑥检查各传动护罩、防护栏是否完整、齐全。

⑦查看人员是否撤离在危险区域以外。

⑧窑体:a) 确认窑头、窑尾处密封装置是否松动。

b) 确认窑门是否关好。

c) 窑内耐火衬料是否符合砌筑要求。

⑨轮带:a) 确认轮带与垫板之间的间隙无异物。

b) 确认轮带与垫板间是否加足高温轮带油。

c) 确认轮带与托轮接触面之间有无异物。

d) 确认轮带与托轮在旋转时是否碰到其它物体。

⑩托轮:a) 确认各部螺母有无松动。

b) 托轮测温装置是否完好、准确。

c) 确认润滑油位,及冷却水阀是否打开。

○11传动:a) 确认大齿圈与小齿轮的磨损与啮合情况。

回转窑单机操作规程范文

回转窑单机操作规程范文

回转窑单机操作规程范文一、安全操作1.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熟知回转窑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并经过相关培训。

2.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护服及安全帽,避免发生人身伤害。

3. 在操作回转窑前,必须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消除设备上的杂物。

4.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逼近回转窑和进入回转窑内部,以免发生意外。

二、启动与停止1. 启动前需检查回转窑是否有异物或杂物,确认无误后方可启动。

2. 确保操作区域没有人员后,按下启动按钮,慢慢提速。

3. 当回转窑达到正常运转速度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

4. 停止回转窑前,必须将各工作部件归位并停止供电。

三、温度控制1. 在操作回转窑过程中,应根据生产需要,合理调节回转窑内的温度。

2. 温度调节时,应根据烧成物料的要求,逐渐提高或降低温度。

3. 禁止突然改变回转窑的温度,以免影响生产质量。

四、物料投料1. 投料前,应将待投料的物料进行清理,确保无杂物。

2. 在投料时,应根据生产要求,将物料均匀地分布到回转窑内。

3. 投料过程中,应控制投料的速度和数量,避免回转窑负荷过大。

五、监控与维护1. 在操作回转窑的过程中,应定期监控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温度、压力等参数。

2. 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机,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维修。

3. 定期对回转窑进行保养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六、责任与奖惩1.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遵守操作规程,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2. 对于违反操作规程或造成设备故障的行为,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 对于遵守操作规程、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人员,将给予相应的奖励或表扬。

七、其他注意事项1. 在操作回转窑过程中,应保持工作区域整齐干净,避免杂物堆积。

2. 不得将易燃和易爆物品带入操作区域。

3. 确保回转窑周围的通风良好,避免积聚有害气体。

以上为回转窑单机操作规程,请所有操作人员严格遵守,确保生产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备注:本操作规程仅为参考,实际操作中应结合具体的企业情况进行调整。

回转窑停窑转窑要求及转窑时间及操作技巧(1)

回转窑停窑转窑要求及转窑时间及操作技巧(1)

回转窑点火启动及停窑的操作技巧(一)回转窑起动前准备工作1、回转窑点火前应检查下列内容:a)检查窑内各段砖衬的砖缝要直,缝隙应符合砌筑要求,整体表面要平整,不允许有台阶,镶砌要牢固,砖衬无损坏、无残缺;b)若窑内挂有链条,应检查链条悬挂是否正确,花环式挂链中心角和空间高度是否符合要求,链条彼此间的自由活动程度及紧固件有无松动;c)检查下料斜坡位置是否正确,其上的衬砌尺寸是否正确,是否光滑;d)检查轮带与托轮的接触状况及表面有无裂纹、缺陷,并清扫托轮表面;e)检查轮带与挡轮的位置是否正确;f)检查传动装置中齿轮的轮齿有无损坏及大小齿轮啮合情况;g)检查密封装置密封是否良好;h)检查大齿圈的对口螺栓及各联接螺栓有无松动、断裂、脱落现象;i)检查窑筒体各焊接缝有无裂缝,各基础有无裂纹和沉陷;j)检查托轮轴承组中油量是否充足,有无漏油现象,润滑油是否清洁;k)冬季应检查润滑油是否已凝固,若油已凝固需将油加热,油温应超过油凝固点10℃;l)检查各冷却装置的水管、阀门、接头等有无损坏,水流是否畅通,有无漏水或堵塞现象,水量是否充足;m)检查监测仪表的线路是否接通,测量位置是否准确,测量点元件是否完好无损,回转窑制动装置及各开关是否正常;n)检查附属设备试运转是否正常;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经处理确认全部合格后,再检查窑内及附属设备内确实无人后,看火工方能发出联系信号进入点火程序。

1.2 点火点火程序详见调试人员编写的调试说明书及工艺操作说明,此处仅重点强调以下几点:a)点火过程是回转窑与窑尾系统和窑头系统密切配合操作的联运过程,应以窑尾温度作为控制点谨慎操作。

首先应注意安全,燃料喷入窑内尚未点燃时,不得向窑内探望,同时窑头前面不能有人。

燃料燃烧后,应注意窑尾排风系统的正确配合,不得将未完全燃烧的煤粉吸入窑尾系统以防爆炸。

其次,根据窑尾温度,严格按调试方案决定何时向窑内喂料和喂料量的多少,并与窑速相配合;b)新窑的烘窑及第一次点火应特别谨慎,需严格按调试方案的升温曲线操作,温升梯度不能大,且应有一稳定温度时间。

回转窑的操作

回转窑的操作

开窑点火与停窑
开窑 点火 停窑


对于新建或检修过的回转窑, 在开始运转之前,必须进行检查和 试运转(试车)工作。
开窑前的检查工作 试车 烘窑
开窑前的检查工作
开窑前的检查工作主要包括:窑内情 况检查(对耐火砖的镶砌情况和下料管、 喷煤管的位置检查)和窑外情况检查(对 窑的支承装置、传动装置、密封装置、热 交换装置、冷却装置的检查);最后检查 仪表、操作工具等是否齐全,安全设施是 否完备。
挂窑皮操作
操作时要注意使烧出来的熟料颗粒细小 而均齐,严禁烧大块料,以免砸坏窑皮 在头24小时内为正常下料量的50~70% 为宜,以后每1~2个班增加5~10% 煤喷嘴先适当缩回,再逐步伸到正常位 置。直到窑皮挂好后,即转入正常操作。
回转窑的正常操作
回转窑内情况的判断 回转窑操作控制原则
回转窑内情况的判断
影响“窑皮”形成的因素
生料的化学成分 火焰与窑皮的温度

生料的化学成分
相量多则易形成窑皮, 但又易脱落;反之亦然。一般 不改变生料的化学成分
火焰与窑皮的温度
火焰温度低,液相难以生成,不易挂窑皮; 过高,则会使之脱落。 窑皮温度则应在液相凝固温度附近保持平 衡,才有利于形成窑皮。但窑皮的温度直 接受火焰的温度、火焰的形状的影响,火 焰太短、太急、太粗会侵蚀窑皮,而长火 焰则对窑皮形成有利。故在有利于窑皮形 成条件下尽量缩短火焰
“窑皮”的形成
当物料进入烧成带时,将出现液相,而当液相被物料埋盖后
,不再接受气体的传热,而是将热量传递给窑衬,同时温度 降低,并与窑衬凝固在一起,形成一层窑皮 当这一部分又转到与火焰接触时,只要气体温度不太高,窑 皮就还会烧下来。随着窑皮的加厚,表面温度升高。当达到 液相凝固温度以上时,窑皮便不再形成,并脱落下来,这时 表面温度下降,窑皮继续形成 当新生的窑皮与脱落的窑皮达到平衡时,就保持住一定厚度 的窑皮。

回转窑操作原则及细节要求

回转窑操作原则及细节要求

回转窑操作原则及细节要求-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5000t/d回转窑中控(窑头)工操作手册回转窑中控操作和窑头工现场管理工作,主要围绕稳定系统的热工制度这一重点来开展,在确保质量稳定和窑长期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按回转窑操作原则和操作细节要求,加强系统工艺操作及调整管理,稳步提高产量。

一、回转窑操作原则1、系统的五稳保一稳:A、生料化学成分稳定;B、生料投料量稳定;C、煤粉化学成分稳定;D、煤粉喂料量稳定;E、机械设备运行稳定;确保烧成系统工况稳定。

2、操作中的五稳保一稳:A、生料投料量稳定;B、头煤喂料量稳定;C、尾煤喂料量稳定; D、系统用风稳定;E、窑速稳定;确保热工制度稳定。

3、需处理好的五个关系:A、处理好窑与分解炉用风的关系(三次风阀的调节);B、处理好窑与煤磨的关系;C、处理好窑与生料磨的关系;D、处理好余热发电与窑用风的关系(篦冷机用风);E、处理好生料入库与回灰入库的关系;4、稳定窑温,前后兼顾,先动风煤,后动窑速。

5、风煤需合理配合,合理使用,控制火焰长度、力度、位置。

6、均匀喂料,稳定窑速,保持物料负荷稳定。

7、注意维护窑皮,实现长期安全运行。

8、先提窑速后提产量9、禁止漏风现象。

8、三个班操作统一,也就是三班保一窑。

二、中控操作注意重点1、分解炉出口温度。

2、窑电流。

3、生料喂料量及输料系统。

4、头、尾煤喂料量及输送系统。

5、窑前温度,熟料结粒。

6、C1出口压力、温度、O2、CO、NO x含量。

7、生料、熟料成分变化情况。

8、胴体温度及变化情况。

9、篦冷机冷却情况、料层厚度、篦板温度等。

10、窑头、窑尾收尘器入口温度、压力参数等。

11、各台套设备电机电流情况。

12、各处温度、压力情况。

三、窑头岗位工作重点1、看窑前火焰形状、力度、温度;2、看窑前熟料温度、带料高度、结粒情况,窑皮温度、平整度情况;3、看窑头罩内飞砂情况(篦冷机一段用风);4、看链斗机内熟料结粒、煅烧结晶、温度情况,窑皮掉落情况;5、看烟室缩口温度,结皮颜色。

冶金回转窑工艺操作规程

冶金回转窑工艺操作规程

冶金回转窑工艺操作规程一、回转窑停窑降温操作:1、停窑超过8小时的长期停窑,为保证窑内剩余球团的质量,适当调节煤气量和给风量。

链篦机排空料后停止煤气,在排料过程中,随着窑内物料减少,适当降低窑速。

2、临时停窑,时间≤5分钟,停止喷煤气,停窑5—10分钟,窑温降至1000 o C停窑,每10分钟转1/3圈。

停窑后采取保温操作,停窑超过5小时,自然降温。

二、回转窑保温操作:1、当回转窑发生故障不能运行时,窑内不能喷煤气保温,当窑内温度降至800 o C以下时,引风量逐步减小或停风,打开窑尾放散。

2、其他设备故障停机需回转窑连续运转时,引风量控制在平常1/4度,并喷煤气保温,在保温过程中,窑尾热电偶≤800 o C。

3、保温过程中,窑中最高温度800o C以下,窑速降至最低,进行自然保温。

4、故障处理完后,回转窑恢复正常生产时,如窑内温度>900o C,可直接喷煤气、煤粉达到生产条件,如窑内温度低,可采用明火点火,逐渐升温,恢复生产。

3、各种故障停窑及回转窑保温操作时,窑头、窑尾密封机构冷却风机不停机。

三、回转窑停火操作:1、根据生产需停窑或停止向回转窑内喷煤气、煤粉时,先关闭烧咀阀门,待熄火后,关闭窑前煤气、煤粉闸阀,同时关闭送风蝶阀和送风调节阀,停鼓风机。

2、煤气防护人员关闭煤气闸阀后眼镜阀。

3、开回转窑前煤气支管末端方散阀,从眼镜阀后通氮气处理支管内残余煤气,并在末端检测CO含量小于24PPM且防爆测定合格后停止氮气吹扫,关闭末端方散阀。

回转窑停火结速。

四、回转窑事故的原因与处理:1、结圈:造成结圈的主要原因(1)、精矿粉品位低,SiO2高,在有FeO存在的情况下,容易生成低硅点硅酸盐矿物。

(2)、生球强度低,在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粉末。

(3)、链篦机干球焙烧强度低,如窑后再次产生粉末。

(4)、操作不当,回转窑温度控制过高,造成局部高温。

(5)、高温状态下停窑。

2、防止结圈的措施(1)、严格控制原料成份,必须达到技术要求。

回转窑冬季停机翻窑制度

回转窑冬季停机翻窑制度

回转窑冬季停机翻窑制度1、回转窑冬季停机要求每隔4天翻窑120°,翻窑人员需认真做好翻窑记录。

翻窑前检查各托轮瓦是否正常,如托轮瓦有移位现象禁止翻窑。

翻窑人员不得少于2人,翻窑过程中,1人控制翻窑度数,其余人员检查各档托轮瓦座内铜瓦等设施有无异常,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停止翻窑。

2、翻窑前8小时将回转窑托轮瓦座内碘钨灯及电热毯供电,为回转窑托轮瓦座内润滑油及铜瓦加温。

保证碘钨灯持续工作,若加温不良,严禁翻窑。

(碘钨灯开启后必须每隔30分钟巡检一次,并且做好记录)3、翻窑前3小时将回转窑托轮瓦座内润滑油加热器启动,为托轮瓦座底部油箱内润滑油加温(油温不得超过90℃,如3小时内有超过90℃瓦座,必须停止加热)。

4、翻窑前要求翻窑人员认真检查各档托轮瓦座内润滑油是否具有流动性,润滑油应无过稠、过硬现象且与铜瓦间无黏着现象。

5、翻窑时,翻窑人员应确认托轮瓦座内碘钨灯均已关闭,各档托轮加热器均已关闭后,方可翻窑。

翻窑人员要加强对各托轮瓦座内铜瓦及润滑油的巡检工作,若托轮轴与铜瓦间出现缺油现象时,应及时为托轮轴端补油,保证托轮润滑良好,避免发生翻瓦等事故。

若出现翻瓦等情况,应及时停止翻窑,联系相关人员处理。

6、翻窑结束后,翻窑人员要保证各档托轮瓦座内铜瓦、洒油盘等设施正常,托轮瓦座内碘钨灯及加热器均已关闭,回转窑辅传电机断电后,方可撤离。

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以上事项必须做好记录)7、翻窑步骤:(1)、准备20升150#中负荷闭式齿轮油放到窑中稀油站房间加热。

(8小时前)(2)、开启碘钨灯和电热毯加热(8小时前);(3)、开启瓦座加热器(3小时前);(4)、关闭碘钨灯和加热器(10分钟前);(5)、用8小时前准备好的150#负荷闭式齿轮油把各个托轮瓦后淋油,淋油量1升/瓦(主要瓦口方向,由刘飞负责培训;5分钟前);(6)、检查各挡托轮全部正常后,开始转窑;(7)、检查各挡托轮瓦是否正常并且做好记录;(8)、电热毯断电;生产部中控室2011年12月21日。

停窑操作规定

停窑操作规定

回转窑停窑操作规程分为计划或较长检修时间的停窑和临时停窑,具体操作如下:回转窑计划或较长检修时间的停窑(1)接具体停窑时间通知后,提前一天以具体停窑时间反推方式,估计所需两煤粉仓的煤粉量,根据煤粉仓煤粉量确定煤磨停磨时间;(2)当分解炉煤粉仓料位在15%左右,窑喂料量减至250~300t/h开始做停窑准备;(3)当分解炉煤粉仓料位在3%左右,操作员做好随时断煤操作,并且通知现场敲打仓锥及煤粉输送管道;(4)当分解炉秤一旦断煤,将分解炉喂煤量设定为0t/h,关闭三次风挡板,调整系统用风,将窑喂料量减至110~130t/h;(5)停止分解炉喂煤系统,缓慢降低窑速,整个停炉过程需要平缓操作,严禁快速大风操作,防止结皮、积料垮落堵塞预热器;(6)在停窑之前,停炉之后,要根据窑头煤粉仓的煤粉量,合理控制标准仓的生料量,窑断料时要根据窑喂料量减少,相应减少冷却机风室风量,同时减少窑头排风机风量;(7)当窑煤粉仓仅剩少量煤粉时,停出库卸料组,排空标准仓时,将喂料量设定为0t/h,并停止增湿塔喷水;(8)当入窑生料输送组设备内物料输送空时,停止增湿塔内排并转至外排,然后停止生料入窑输送组设备;启动预热器顶事故风机,防止热风进入斜槽、胶带斗提,逐渐减少窑头喂煤量,减少系统用风,降低窑速;(9)当窑头煤粉仓排空后,通知维运工敲打仓锥部送煤管道后停止供煤系统,确认窑内倒空,停窑;(10)停止窑尾电收尘荷电;(11)窑头断煤后4小时停燃烧器一次风机(1527);(12)停止高温风机主马达,启动辅传;(13)停止窑主传,通知现场切换至辅传,为了防止窑筒体的变形,在冷却期间,应当间歇转窑;(14)停窑轮带冷却风机及窑头冷却风机;(15)当篦冷机篦床上无“红料”,停冷却风机,篦板上熟料送完后,停篦冷机传动系统;(16 )停止1538之后停1537EP电场,再停电场振打;(17)停止1537输送输送设备;(18)当高温风机进口温度低于100℃时停辅传,停止窑尾电收尘出口(1618)EP排风机;(19)停止盘窑后,停窑中稀油站及液压挡轮等,并通知机械用垫板顶住液压挡轮,防止窑下滑;(20)待增湿塔灰斗内的物料输送完毕后,停止增湿塔粉尘外排。

回转窑操作规程及职责

回转窑操作规程及职责

回转窑岗位工艺技术操作规程一、设备性能1.回转窑规格:Φ6.1×40m生产能力:315t/h窑内填充率:8.2%调速范围:0.3~1.5r/min 斜度:4.25%慢动转数:0.06 r/min物料在回转窑内停留时间:25—35min 传动形式:四点驱动窑头窑尾密封形式:弹性裙片式2.回转窑驱动①液压马达型号:CB840/640-C-N 数量:4台输出转速:0~14.3 r/min②主动力站型号:PEC0603-403/403-160/160-400V/50Hz数量:2套工作压力:34.5MPa输出流量:592L/min×4 主电机功率:160KW主电机转速:1485 r/min 电机数量:4台泵型:轴向柱塞变量泵P24S泵数量:4台③辅助动力站型号:PECxxx1-98-75-400V/50Hz 数量:1套电机功率:75KW工作压力:35MPa输出流量:144L/min 电机数量:1台泵型:轴向柱塞变量泵辅助电机转速: 1475 r/min P6S泵数量:1台④动力站附件油箱:600升 2台油加热器:1000W 2台管式水冷却器:2台⑤液压挡轮装置:型式:液压单挡轮挡轮直径:1.5m最大推力:825KN移动速度:20mm/h挡轮工作行程:±40mm工作压力:21MPa输出流量:0~1.45L/h液压挡轮油泵电机:0.37kW⑥集中干油润滑站及其它润滑点数:13电动加脂泵:N=2×1.5kw电动补脂泵:N=1.1KW 3.窑头、窑尾结构冷却风机1)窑头结构冷却风机型号:G4-73NO.9D风量:Q=50000m3/h P=2440Pa 电机:Y250M-4,N=55 KW 数量:2台2)窑尾结构冷却风机型号:G4-73NO.9D风量:Q=35052m3/h P=2440Pa 电机:Y225S-4,N=37 KW 数量:2台4.窑尾给料溜槽冷却风机型号:G6-41-8.5A 风量:Q=18137m3/h P=2535Pa电机:Y180M-4,N=18.5 KW数量:2台5.主烧嘴助燃风机型号:L82WD罗茨风机风量:≥164m3/min 风压:≥19.6KPa 数量:2台电机:YP315S-6 N=75KW 变频调速5.煤气管道阀门电动盲板阀: DN700 PN0.25MPa手动蝶阀:TD341Hq DN700 PN0.25MPa 6.烧嘴系统烧嘴型号:SRQ-200M/T 烧嘴前煤气压力:6000Pa 小车传动 N=5.5KW 小车行程 2500mm 烧嘴高度调节范围30mm二、回转窑开停机操作:1、开停机作业(1)联锁运转:1)开启窑头、窑尾冷却风机。

回转窑开停窑点火操作流程

回转窑开停窑点火操作流程

回转窑开停窑点火操作流程
回转窑开停窑点火操作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开窑前的准备工作:检查窑体和设备是否完好,确保安全。

清理窑体内部的残留物,如石灰和熄灰。

检查点火设备是否正常。

2. 打开窑体进料口并开始供料:打开窑体进料口,将原料逐渐投进窑体内。

控制进料速度和均匀度,确保窑内原料分布均匀。

3. 关闭窑体进料口并封窑:当原料供应满足要求时,关闭进料口,同时密封窑体口。

可以使用砖块、石灰浆等材料进行封堵。

4. 点火准备:确保点火设备准备就绪,包括打火器、点火棉或点火煤等。

点火前要确认窑体内没有明火或烟雾,以免发生火灾。

5. 点火操作:将点火器点燃,将点火棉或点火煤投入窑体内部,使其开始燃烧。

点火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烟雾和火焰对人体和设备的伤害。

6. 点火后的监控:点火后,需要监控窑体内温度的变化和火焰的状况。

根据需要,可以适当调整点火设备或供料速度,以保持窑体内的温度和燃烧状态。

7. 停窑操作:当需要停止窑体时,先停止供料,并逐渐降低点火设备的燃料供应。

同时,需要注意窑体内温度的变化和火焰
的状况,确保窑体内燃烧完全熄灭。

8. 清理工作:在窑体完全冷却后,进行窑体内部的清理工作。

清除残留的物料和灰渣,检查窑体内部设备的状况。

请注意,以上流程仅为一般性描述,实际操作流程可能会因窑体类型、燃烧设备和工艺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进行回转窑开停窑和点火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指导,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完整性。

停窑操作规定

停窑操作规定

回转窑停窑操作规程分为计划或较长检修时间的停窑和临时停窑,具体操作如下:回转窑计划或较长检修时间的停窑(1)接具体停窑时间通知后,提前一天以具体停窑时间反推方式,估计所需两煤粉仓的煤粉量,根据煤粉仓煤粉量确定煤磨停磨时间;(2)当分解炉煤粉仓料位在15%左右,窑喂料量减至250~300t/h开始做停窑准备;(3)当分解炉煤粉仓料位在3%左右,操作员做好随时断煤操作,并且通知现场敲打仓锥及煤粉输送管道;(4)当分解炉秤一旦断煤,将分解炉喂煤量设定为0t/h,关闭三次风挡板,调整系统用风,将窑喂料量减至110~130t/h;(5)停止分解炉喂煤系统,缓慢降低窑速,整个停炉过程需要平缓操作,严禁快速大风操作,防止结皮、积料垮落堵塞预热器;(6)在停窑之前,停炉之后,要根据窑头煤粉仓的煤粉量,合理控制标准仓的生料量,窑断料时要根据窑喂料量减少,相应减少冷却机风室风量,同时减少窑头排风机风量;(7)当窑煤粉仓仅剩少量煤粉时,停出库卸料组,排空标准仓时,将喂料量设定为0t/h,并停止增湿塔喷水;(8)当入窑生料输送组设备内物料输送空时,停止增湿塔内排并转至外排,然后停止生料入窑输送组设备;启动预热器顶事故风机,防止热风进入斜槽、胶带斗提,逐渐减少窑头喂煤量,减少系统用风,降低窑速;(9)当窑头煤粉仓排空后,通知维运工敲打仓锥部送煤管道后停止供煤系统,确认窑内倒空,停窑;(10)停止窑尾电收尘荷电;(11)窑头断煤后4小时停燃烧器一次风机(1527);(12)停止高温风机主马达,启动辅传;(13)停止窑主传,通知现场切换至辅传,为了防止窑筒体的变形,在冷却期间,应当间歇转窑;(14)停窑轮带冷却风机及窑头冷却风机;(15)当篦冷机篦床上无“红料”,停冷却风机,篦板上熟料送完后,停篦冷机传动系统;(16 )停止1538之后停1537EP电场,再停电场振打;(17)停止1537输送输送设备;(18)当高温风机进口温度低于100℃时停辅传,停止窑尾电收尘出口(1618)EP排风机;(19)停止盘窑后,停窑中稀油站及液压挡轮等,并通知机械用垫板顶住液压挡轮,防止窑下滑;(20)待增湿塔灰斗内的物料输送完毕后,停止增湿塔粉尘外排。

回转窑操作规程

回转窑操作规程

回转窑试运营注意事项1.试运转前要检查基础标高是否有变动, 检查各处螺栓是否拧紧, 检查各润滑点润滑油是否加足。

检查转动部分是否有异物卡住, 检查各冷却水管路是否畅通, 有无渗漏现象, 各处检查、验证无误后才干进行试运转。

2 回转窑在砌前进行的试运转, 运转时间如下:2.2主、辅电动机空载试运转: 2小时;2.3 主电动机带动减速器试运转: 2小时;2.4 辅助电动机带动减速器试运转: 2小时;2.5辅助电动机带动回转窑试运转: 2小时;2.6主电动机带动回转窑试运转: 8小时;3 运转时的检查3.1 电动机、减速器轴承和传动轴承的温升不得超过25℃, 各部分润滑情况良好。

3.2 挡轮装置运转正常3.3 轮带与托轮接触宽度应不小于工作宽度的75%。

3.4 窑体两端密封装置和各冷却风装置是否保持良好状态, 不允许有过大的漏风。

3.5 运转时无振动、冲击等异常声响, 大齿圈与小齿轮接触情况良好, 大齿轮罩密封正常。

3.6 各处螺栓不得有松动现象。

4 砌砖后点火前一般不应快速转窑, 以防耐火砖松动。

为防止窑体变形, 可隔7~10天用辅助传动慢转窑90°~100°, 点火前应重新检查耐火砖, 并逐环楔紧。

5 砌砖后的试运转窑筒体砌砖后的试运转可与烘干窑衬同时进行, 这时由于窑重量增长, 要检查各油箱温升不得超过35℃,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40℃, 电动机负荷不应超过额定功率的25%, 特别要检查托轮调整得是否对的, 托轮与轮带表面是否均匀接触等。

其它检查项目砌砖前运转。

金广镍铬材料有限公司2023-9-20回转窑的操作、维护及检修1.点火与起动点火前应对回转窑及其附属设备作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 拟定完全正常后方可点火。

其环节如下:1.1 一方面起动液压挡轮油站及各润滑油站, 待加油工作正常后, 才干起动其它设备。

1.2 在窑内均匀铺上一层约400-500mm厚的碎木材, 木材上再均匀铺上一层约200mm厚块煤(块的粒度60-150)撒上废机油, 然后打开排风口从旁通管自然排风, 使窑内微感有气流通过, 此时即可用油棉纱点火, 进行低温烘窑, 低温烘窑时间为8小时。

回转窑操作方法 回转窑中控操作规程讲解

回转窑操作方法 回转窑中控操作规程讲解

回转窑操作方法回转窑中控操作规程:1目的统一操作思想,实现回转窑均衡稳定生产,进一步降低熟料烧成热耗,充分利用低品位燃料,确保回转窑运行周期八个月以上。

2使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4.8×74m RF5/NC 新型干法回转窑中控操作。

3 指导思想3.1保证最佳热工制度,不断优化工艺参数,确保回转窑长期优质、稳定、高产、低耗运行;3.2树立全局观念,与原料系统、煤磨系统互相协调,密切配合;3.3三班统一操作,风、煤、料、窑速合理皮配,确保热工系统平衡;3.4充分利用预热器气体分析仪、窑尾气体分析仪,合理搭配炉、窑用煤比例,确保燃料完全燃烧。

3.5严禁入窑溜子及窑尾烟室高温,防止预热器各旋风筒、分解炉、窑尾烟室等部位结皮、堵塞。

3.6保持回转窑内合理的热力强度分布,保护好窑皮和窑衬,延长窑系统运行周期;3.5合理调整篦冷机篦床速度和各室风量,提高热回收效率。

4 窑系统工艺流程4.1生料入窑部分:生料由生料库底手动闸阀、电控气动阀、电控流量阀分七区进入生料标准仓;经充气均化后的生料经手动闸阀、电控气动阀、电控流量阀、斜槽、入胶带斗提,喂入预热器;4.2 RF5/5000预热器内,生料和热气流进行热交换,在到达C4A、C4B旋风筒后进入分解炉内进行煅烧,然后进入五级旋风筒进行料气分离后,物料入窑煅烧;4.3 NST-1分解炉由炉体及出气管道构成,三次风管单侧倾斜入炉,物料从两个下料口入炉,分解后的物料经五级旋风筒收集后入窑煅烧;4.4 回转窑规格为φ4.8×74m;斜度:4%;主传动转速:max4.0 r/min;生产能力:5000t/d;4.5篦冷机采用三段篦式冷却机(NC39325),冲程采用液压方式;篦床实际面积为121.2m2。

窑头收尘下的粉尘与出篦冷机的熟料汇合经裙板输送机送入三个熟料库。

冷却机高温段热风经窑头罩一部分入窑作为窑的二次风,一部分入分解炉作为三次风,冷却机中温段热风入煤磨烘干原煤;剩余的气体经电收尘除尘后排入大气中;4.6废气处理:预热器的高温气体经过高温风机抽吸,再经增湿塔降温后作为原料系统的烘干热源或经窑尾电收尘除尘后排入大气。

回转窑操作规程

回转窑操作规程

回转窑操作规程1.设备技术性能筒体内径: 4.3m筒体长度:70m斜度: 3.5%支承数:3档生产能力:100t/d转速:用主传动:0.40-1.3r/min用辅助传动:7.9r/h减速器:2.结构及工作原理概述回转窑的筒体由钢板卷制而成,筒体内镶砌耐火衬,且与水平线成规定的斜度,由3个轮带支承在各挡支承装置上,在入料端轮带附近的跨内筒体上用切向弹簧板固定一个大齿圈,其下有一个小齿轮与其啮合。

正常运转时,由主传动电动机经主减速器向该开式齿轮装置传递动力,驱动回转窑。

物料从窑尾(筒体的高端)进入窑内煅烧。

由于筒体的倾斜和缓慢的回转作用,物料既沿圆周方向翻滚又沿轴向(从高端向低端)移动,继续完成其工艺过程,最后,生成熟料经窑头罩进入冷却机冷却。

燃料由窑头喷入窑内,燃烧产生的废气与物料进行交换后,由窑尾导出。

本设计不含燃料的燃烧器。

该窑在结构方面有下列主要特点:1简体采用保证五项机械性能(σa、σb、σ%、αk和冷弯试验)的20g及Q235-B钢板卷制,通常采用自动焊焊接。

筒体壁厚:一般为25mm,烧成带为32mm,轮带下为65mm,由轮带下到跨间有38mm厚的过渡段节,从而使筒体的设计更为合理,既保证横截面的刚性又改善了支承装置的受力状态。

在筒体出料端有耐高温、耐磨损的窑口护板,筒体窑尾端由一米长1Cr18Ni9Ti钢板制作。

其中窑头护板与冷风套组成分格的套筒空间,从喇叭口向筒内吹冷风冷却窑头护板的非工作面,以有利该部分的长期安全工作,在筒体上套有三个矩形实心轮带。

轮带与筒体垫板间的间隙由热膨胀量决定,当窑正常运转时,轮带能适度套在筒体上,以减少筒体径向变形。

3传动系统用单传动,由变频电动机驱动硬齿面三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再带动窑的开式齿轮副,该传动装置采用胶块联轴器,以增加传动的平稳性,设有连接保安电源的辅助传动装置,可保证主电源中断时仍能盘窑操作,防止筒体弯曲并便利检修。

4窑头密封采用罩壳气封、迷宫加弹簧刚片双层柔性密封装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转窑点火启动及停窑的操作技巧
(一)回转窑起动前准备工作
1、回转窑点火前应检查下列内容:
a)检查窑内各段砖衬的砖缝要直,缝隙应符合砌筑要求,整体表面要平整,不允许有台阶,镶砌要牢固,砖衬无损坏、无残缺;
b)若窑内挂有链条,应检查链条悬挂是否正确,花环式挂链中心角和空间高度是否符合要求,链条彼此间的自由活动程度及紧固件有无松动;
c)检查下料斜坡位置是否正确,其上的衬砌尺寸是否正确,是否光滑;
d)检查轮带与托轮的接触状况及表面有无裂纹、缺陷,并清扫托轮表面;
e)检查轮带与挡轮的位置是否正确;
f)检查传动装置中齿轮的轮齿有无损坏及大小齿轮啮合情况;
g)检查密封装置密封是否良好;
h)检查大齿圈的对口螺栓及各联接螺栓有无松动、断裂、脱落现象;
i)检查窑筒体各焊接缝有无裂缝,各基础有无裂纹和沉陷;
j)检查托轮轴承组中油量是否充足,有无漏油现象,润滑油是否清洁;
k)冬季应检查润滑油是否已凝固,若油已凝固需将油加热,油温应超过油凝固点10℃;
l)检查各冷却装置的水管、阀门、接头等有无损坏,水流是否畅通,有无漏水或堵塞现象,水量是否充足;
m)检查监测仪表的线路是否接通,测量位置是否准确,测量点元件是否完好无损,回转窑制动装置及各开关是否正常;
n)检查附属设备试运转是否正常;
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经处理确认全部合格后,再检查窑内及附属设备内确实无人后,看火工方能发出联系信号进入点火程序。

1.2 点火
点火程序详见调试人员编写的调试说明书及工艺操作说明,此处仅重点强调以下几点:
a)点火过程是回转窑与窑尾系统和窑头系统密切配合操作的联运过程,应以窑尾温度作为控制点谨慎操作。

首先应注意安全,燃料喷入窑内尚未点燃时,不得向窑内探望,同时窑头前面不能有人。

燃料燃烧后,应注意窑尾排风系统的正确配合,不得将未完全燃烧的煤粉吸入窑尾系统以防爆炸。

其次,根据窑尾温度,严格按调试方案决定何时向窑内喂料和喂料量的多少,并与窑速相配合;
b)新窑的烘窑及第一次点火应特别谨慎,需严格按调试方案的升温曲线操作,温升梯度不能大,且应有一稳定温度时间。

它除砖衬的需要外,对设备而言也是必须的,升温时窑筒体的温升远快于轮带,控制不好将会使其间的间隙消失,而易造成“缩颈”现象,影响
窑的正常运转,这时必须时刻注意其间隙的变化情况,调整温升使其在任何时间都能有2mm左右间隙,同时应根据实际温度曲线而决定翻窑间隔时间和角度;
c)已经运转的窑,停窑后再点火时与b所述一样也要严格按规定操作,只是没有烘窑阶段和转窑间隙时间,转窑角度有些不同而已;
d)对于湿法窑等其窑尾温度控制及其相应操作,应按其调试方案进行。

(二)起动和停窑的操作
2.1 起动
o)由主传动改为辅助传动时的起动:
首先停止主电动机,然后合上辅助减速器出轴上的斜齿离合器,同时斜齿离合器上限位块拨动了限位开关,使主电动机无起动的可能。

此时,即可起动辅助传动装置;
p)由辅助传动改为主传动时的起动:
停止辅助传动电动机,使离合器脱开,同时驱动机构上限位块松开限位开关,使主电动机有起动的可能。

此后,便可起动主传动装置;
q)使用辅助传动时需注意的事项:
当主电源中断,主电动机不能开动时,为了避免窑筒体弯曲需盘窑时,或为了检修,想把窑筒体转到一定方位上停止时,均可使用辅助传动。

应当指出,使用辅助传动时,由于窑速很慢,托轮轴承是间隙润滑,因此最好不要长期使用(不超过半小时),否则可能产生油
发热或功率上升现象。

甚至当衬瓦出现干摩擦时,托轮轴会沿着衬瓦作类似于窑筒体内物料的翻流运动,从而产生撞击声甚至烧瓦。

如果必须较长时间使用,应密切注意各托轮轴承的润滑情况,定时用人工向轴颈上浇油,同时也应经常检查主、辅减速器的润滑和温升情况。

2.2 停窑
生产中根据需要,有时要短期停窑进行检查、修理工作;有时则长期停窑,进行检修工作。

停窑的机会虽应尽量减少,但却是不可避免的。

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停窑,在停窑前都应与各有关生产岗位取得联系。

2.2.1 长期停窑
2.2.1.1 如果预期停窑时间超过4小时则应按长期停窑操作,此时应注意:停窑前应减少喂料,控制窑尾温度低于正常指标。

待窑尾温度继续下降,再进一步减少喂料直至停止向窑内喂料,对湿法窑还应在窑尾适当加水,防止温度升高烧坏链条。

2.2.1.2 停窑熄火时,将燃烧器拉出,根据检修任务情况将窑内部分或全部物料卸出。

湿法窑修理和更换链条时,如窑内物料未烧空,可根据链条长短及间断喂料的时间,适当减少排风量并加水冲洗,保证链条带内无料。

2.2.1.3 停窑后,不要立即中断靠近窑头两挡托轮轴承组的冷却水,待窑筒体冷却后方可关闭。

2.2.1.4 刚停窑后,窑正处于热状态,如不经常定时转动窑筒体,一方面窑中心线最易发生弯曲;另一方面,在热态窑筒体冷却收缩过
程中,各档轮带与托轮之间的静摩擦阻力在窑筒体中会产生拉伸应力,而且该力不断增加直到克服了轮带与托轮之间的摩擦力,使轮带与托轮之间产生相对滑移,从而使窑筒体内应力释放。

但是,在窑筒体的拉伸内应力克服轮带与托轮这间的摩擦力之前,各档轮带处的窑筒体中的拉伸内应力就会传给带挡轮档的轮带,作用在挡轮和基础上,此种情况下,作用在挡轮的轴向力是相当大的,是除带挡轮支承装置档外,其它各档的轮带与托轮之间静摩擦力的总和。

如不经常定时将热态窑筒体转动至冷态,在挡轮处产生的轴向力约为斜放的窑筒体转动时自重产生下滑力的4~8倍(支座数不同而不同)。

如此大的轴向力对挡轮装置和土建基础都可能带来危害。

现实中,有的厂的挡轮装置基础被掀翻或土建基础出现水平裂纹,均由于热态停窑操作不当引起的原故。

因此,为保证窑中心线不发生弯曲及设备和土建基础不出事故,在长期停窑时,务必将热态窑筒体按下列规范转动至冷态,这是至关重要和慎重的工作。

窑冷却后,如果须长时间停窑时,窑筒体应每7于转动90°或180°,以防窑中心线发生弯曲变形。

2.2.2 短期停窑
2.2.2.1 若停窑时间不超过30分钟,此时需:
a)停止喂料;
b)停止喷煤,但风机应继续转动一会,以冷却喷嘴;
c)可稍关小排气系统中的闸门;
d)停窑后10min转窑一次,转动1/2圈。

2.2.2.2 若停窑超过30分钟,应附加下列各点:
a)为使窑温降低不致过快,应关闭窑尾风机,停止排风;
b)停窑后,按长期停窑规定办法,进行转窑和检查;
c)湿法窑停窑前15~30分钟停止喂料,加水冲刷,以防结泥巴圈。

2.2.3 停窑后应检查以下各项:
a)各部分冷却水是否已完全排除干净;
b)各个磨损面的情况,轴和衬瓦的间隙,大小齿轮的间隙等
情况;
c)所有联接螺栓是否有松动、损坏现象,特别是大齿圈的联
接螺栓,窑筒体及弹筑板等的焊缝有无裂缝等;
d)各润滑点的润滑油是否需要更换、清洗或补充。

如需要更
换应将存油放掉,清除干净,再重注新油;
e)挡轮、窑头密封、窑尾密封等是否需要调整或更换磨损件。

(三)液压挡轮操作、维护要求
窑设置液压挡轮,托轮与轮带轴线是平行安装的。

窑筒体在自重作用下下滑。

下滑到一定位置后,经限位开关启动液压油泵,靠泵断电、换向阀换向,窑筒体重新靠自重下滑。

具体操作要求见挡轮油泵站说明书,这里仅强调指出:
a)要严格控制窑的上窜及下滑的速度,一般应稳定在0.2mm/min 以下。

否则,窑移动速度过快有拉伤传动齿轮和托轮及轮带的危险:a)要经常注意油泵站压力表的读数,控制在设定的范围内;
b)停窑或用辅助电动机转窑时,不得开动油泵。

长期停窑时,
挡轮所处的位置应符合回转窑总图上的要求;
c)油泵站要加强维护保养,应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以确
保设备的安全运转。

回转窑停窑转窑要求及转窑时间
停窑初期,窑处于炽热状态,窑体温度很高,刚度较低,如不经常转窑,一方面窑体中心线发生弯曲造,成各运动部位摩擦加大磨损
加剧、振动增大、掉砖、启动困难、运转电流和能耗增大等不易消除的严重故障;另一方面,在热态窑筒体冷却收缩过程中,各档轮带与托轮之间的静摩擦阻力在窑筒体中会产生拉伸应力,而且该力不断增加直至超过轮带与托轮之间的摩擦力使轮带与托轮之间产生相对滑移加速各部位磨损。

因此,防止窑中心线发生弯曲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停窑时应使用辅助传动按以下时间要求定期转窑:
在停窑后第一个小时内,每5~10分钟转窑1/4圈;
在停窑后第二个小时内,每15~20分钟转窑1/4圈;
在停窑后第三个小时内,每30分钟转窑1/4圈;
在停窑三小时以后,每小时转窑一次,每次转1/4圈,直至窑体冷却至常温;
长时间停窑时(停窑时间大于4小时),每7天转动90°或180°,以防窑中心线发生弯曲变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