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的“雨巷情结”与中国传统文化
戴望舒《雨巷》意象解析
戴望舒《雨巷》意象解析戴望舒《雨巷》意象解析引言:《雨巷》中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两篇《雨巷》意象浅析,欢迎大家阅读!《雨巷》意象解析一在中国现代诗坛上里,戴望舒是一位独树一帜的现代派诗人,其凭借《雨巷》而蜚声20年代现代诗坛。
也正是因为这首诗,他享有“雨巷诗人”的称号。
这首诗作为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现代新诗单元的第二课,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也是本单元的难点篇目。
由于诗人象征手法的运用造成诗歌意象的模糊性从而导致诗歌主题解读的多元。
作为一首经典的象征诗歌,那么诗歌的主题到底有几种解读呢?诗中主要有“雨巷”和“丁香花”两个意象,这两个意象很美。
从而营造了一种朦胧、神秘的意境。
一是雨巷,细雨迷蒙的江南小巷,经历雨水侵袭的青石地板路,颓圮的篱墙,青色的屋瓦,“我”撑着油纸伞,带着惆怅与彷徨追寻“我”渴盼的“丁香姑娘”。
雨巷是潮湿的,是狭窄的,是悠长的。
这一意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雨巷不失为可以虚化为一条“追求之路”,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苦苦求索追寻,让人不禁发问,我在苦苦追寻求索什么?二是丁香。
丁香是古典诗词里的常见意象。
因其形状像结,开在暮春时节,极容易凋谢,花色为淡紫色或纯白色,颜色高洁、冷艳,文人墨客往往把它作为哀怨惆怅的象征反复吟咏。
例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南唐李璟的“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愁”等诗句中的丁香意象都是愁闷的象征,丁香是愁品的化身,但是,丁香又是高洁、美丽的,在宋代诗人王十朋看来,连傲视严寒的梅花也休能与丁香相媲美,因为丁香独具幽香。
在《雨巷》中诗人将丁香所具有的品质赋予一位姑娘,“丁香一样的姑娘”,姑娘即是丁香,丁香即是姑娘。
这个姑娘具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丁香可以象征惆怅、高洁、美丽的事物,让人感到无限的怅惘。
_雨巷_意象的文化解读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二○○九年第二卷第三期︵总第五期︶《雨巷》意象的文化解读王秀红(阳泉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分院,山西阳泉045200)《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之一。
诗歌发表后曾产生过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赢得了雨巷诗人的美誉。
《雨巷》所营造的意境美,与诗人在诗中所创设的几个典型而又独特的意象是分不开的。
诗人大量采用了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的“原型意象”来构造和渲染自己诗歌的意境。
[1]《雨巷》并没有多少写实的环境描摹,也没有多少浪漫的感情直露,而是只呈现“油纸伞”、“雨声”、“小巷”、“我”、“丁香”、“姑娘”等几个意象。
这些意象分明有着江南的地域文化韵味、深厚的民族文化意蕴和现代气息。
在这里,我们重点解读“雨巷”、“油纸伞”、“丁香”、“姑娘”这几个意象。
“雨巷”意象,看似写实,其实隐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意蕴。
中国人对巷的亲近意识异常深厚。
北方人称胡同,南方人称巷。
汪曾琪先生在《胡同文化》里说,北京胡同“不仅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使人怅望低徊”,南方的里巷也能给人相似的感受。
对这些传统物象的眷念,代表了中国传统文人的一种心态。
雨巷的悠长、沧桑、冷清,恰是诗人寂寥心情的最佳寄寓。
有雨的南方小巷,人更少,更见缠绵,更易伤情。
江南雨季,细雨飘巷,烟雨朦胧,撩人情思。
雨与巷的组合,构成了一个特有的意象,这是戴望舒的首创,难怪叶圣陶会称其为“雨巷诗人”。
“雨巷”,较之单独的“雨”或“巷”,更有情致,更见凄切。
暗示诗人的孤独、寂寞与痛苦。
油纸伞,是江南雨季的常见之物。
但在这里,它不仅作为雨具,而且暗示了雨中人的习俗,代表着江南的文化风情。
在这梅雨季节,油纸伞为诗人遮了一方天地,也因了油纸伞,诗人又多了一份雨季的惆怅。
伞外的天空,是心雨的天空。
浅黄油纸伞在雨中浸润,让细润的心多了一份浅黄的伤痛———这是寻常之物,但又鲜见于传统诗词。
唯戴望舒,将其放置雨巷的诗人头顶,让油纸伞撑出浓浓的诗意。
“丁香”的地域性虽稍不及“油纸伞”、“雨巷”那么强,但“丁香”牵动读书人的愁情,牵动民族文化的血脉。
《雨巷》的象征意蕴
《雨巷》的象征意蕴“丁香空结雨中愁”,这是李商隐《浣溪沙》中的诗句。
在这首诗里,李商隐就是用雨中的丁香结作为人的愁心的象征,这也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中一个传统的表现手法。
戴望舒的诗歌创作,受中国古典诗歌艺术营养的深深陶冶,在《雨巷》中诗人塑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象征性的抒情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戴望舒在《雨巷》中不止塑造了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一单一形象主体,还有一个“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的“我”。
在这里,姑娘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忧愁,亦有我一样的冷漠,凄清,惆怅。
既然这样,丁香——姑娘——“我”就应该是物我合一,人我合一了。
而在“雨巷”的悠长、寂寥中,“我”独自彷徨不想寻找什么解忧之物,却渴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丁香有愁心,姑娘结愁怨,我亦有无尽的愁苦,愁上加愁,岂不更愁?何以解愁?却唯有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而最终这个姑娘又像梦一样的飘过,静静地远了,远了,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意境里,只剩下那个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那悠长悠长中的雨巷中的“我”。
说到这,我们就不得不探究一下蕴含在《雨巷》之中那点幽微而精妙的象征意义了。
《雨巷》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富有浓重的象征色彩的意境。
在这里,诗人把当时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示为那悠长而寂寞的雨巷。
这里没有声音,没有阳光,更没有欢乐可言。
诗人自己就是在这样一个雨巷中行走,在孤寂中他还有一个最美好的希望,那便是:一个有“丁香一样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的好姑娘,这也许是诗人最美好理想的化身;但他知道,这个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因为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丁香一样的忧愁,而这个姑娘会像梦一样地从身边飘过,又是倏然即逝、可望而不可及的。
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在黑暗的现实中孤寂、彷徨及希望的不可企及所带来的更大的失望和空虚。
我们不妨探询一下诗人生活的那个时代,那个特定的环境,那种特殊的情感世界。
《雨巷》写作于1927年夏天,那是一个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季节。
传统诗学视角下的戴望舒《雨巷》解读
传统诗学视角下的戴望舒《雨巷》解读作者:李颖异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21期摘要:戴望舒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他所生活的年代,距离古典诗歌繁荣的时代未远,所以其诗歌创作必然会受到中国传统诗学的影响。
以他的《雨巷》为例,不管是其象征性的意象、还是其朦胧的意境以及优美婉约的风格,都有着传统诗学的影子,符合传统诗学的审美标准。
关键词:传统诗学;戴望舒;《雨巷》作者简介:李颖异,女,蒙古族,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201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02戴望舒,生于1906年,卒于1950年,原名戴梦欧,浙江人,是中国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现代派”杰出的诗人,因其《雨巷》这首诗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称号。
当时的中国正笼罩在白色恐怖的阴霾之下,血腥残忍的“四·一二”大屠杀就此爆发,作者面对大革命的失败,其内心痛苦彷徨,面对现实社会的血腥残忍,理想的不断幻灭。
心中充满了痛苦、迷茫的情绪,在此同时又产生朦胧的希望,该诗就是作者内心的真实写照。
《雨巷》这首诗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
下面从三个方面解读戴望舒《雨巷》与传统诗学的关系:一、《雨巷》的象征性意象意象,最早的源头要追溯到《周易·系辞》:“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
[1](p291)”这是对“象”的一个简单描述。
具体说来:意象,其实就是作家的主观意识活动对于客观事物的一种描述,并带有作家独特的情感活动,从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我们说,这种意象是一种审美意象。
“意象”简单说就是作者主观的意识和客观事物的结合,并且加入作家的思想感情,具有特殊含义的形象。
古典诗歌中的意象一般有象征性意象和描述性意象两类。
象征性意象具有反复使用、意义固定的特点,如流水意象,一般与时间有关;夕阳意象,一般与结束、晚期等有关,浮云指漂浮不定,秋风代表萧瑟冷落,等等。
戴望舒《雨巷》中的“桃花”情结
戴望舒《雨巷》中的“桃花”情结
戴望舒的《雨巷》是一首描述城市生活的现代诗歌。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写雨巷中的景象和自己的情感,表达了一种对逝去
时光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感悟。
而其中所提及的“桃花”,则成为了整
首诗的一种重要象征和情结。
在诗中,“桃花”被用来描述作者对失去的美好时光的思念之情。
作者在诗中说道:“我家就住在这雨巷。
”这句话表明了作者与雨巷
之间的紧密联系,而后面所描述的“桃花林,烟村,这些似曾相识
的人和旧事”,则让人联想到过去的美好时光。
桃花是春天的象征,也是美好与希望的象征,在诗中可以理解为过去的美好时光。
这种
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构成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除了对美好时光的思念之情外,诗中的“桃花”也可以理解为对
生命的感悟。
作者将自己比作“一只孤雁,它的影子在雨中飞行”,
表达了自己在城市中行走的孤独和无助。
而后面所描述的“春雨如油”,则可以理解为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在这样的背景下,“桃花”成为了一种对生命短暂和美好的思考,让人意识到珍惜眼前
的时光和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戴望舒的《雨巷》中的“桃花”情结通过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感悟,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和对生命的珍惜。
这首诗以其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触动了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Word count: 218)。
谈戴望舒诗歌雨巷的艺术成就
谈戴望舒诗歌雨巷的艺术成就谈戴望舒诗歌雨巷的艺术成就《雨巷》是中国诗人戴望舒192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
诗中描写了抒情主人公“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谈戴望舒诗歌雨巷的艺术成就,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谈戴望舒诗歌雨巷的艺术成就《雨巷》写得既实又虚,朦胧恍惚。
“我”似乎有着满腹的心事,无限的烦忧,但又不愿明说,或者是说不出来。
“我”似乎在期待什么、追求什么,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标又显得那样遥远而渺茫。
“她”出现了,这或许是在幻觉中,或者是真的,但“她”的出现是那样地快,逝去也那样地快,一刹那间擦肩而过,消失在前方,“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谈戴望舒诗歌雨巷的艺术成就。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戴望舒诗歌雨巷的艺术成就归纳为三方面:第一、诗人采用了象征派重意象、重暗示的手法。
第二、诗人吸收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各种艺术技巧,又运用了新的手法,赋予新时代的气息,形成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
戴望舒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抒情诗人。
戴望舒的诗歌创作,始于二十年代初期,他是带着中国古典诗歌温庭筠、李商隐那一派诗风的影响进入诗坛的,三十年代则成为“现代派”的中心人物。
作为现代派的代表,他主要有三部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和《灾难的岁月》,其中一九二八年八月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诗作《雨巷》出自诗集《我的记忆》,《雨巷》称为“现代诗派诞生的先声”。
《雨巷》不仅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杰作,也是代表戴望舒前期诗风并名震诗坛的作品,作家由此获得“雨巷诗人”的桂冠。
打开诗篇《雨巷》,首先看到诗人描绘了一幅梅雨季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
作品展示出“梦一样的凄婉迷茫”的意境,描绘了一位“丁香一样地结着悉怨的姑娘”形象,通过细腻地描绘,抒发了诗人孤独、寂寞、哀怨惆怅的典型情绪,此诗深受读者的青睐。
《雨巷》作为戴望舒早期的代表作品风靡一时,必然有其独特地艺术魅力和极高的艺术价值,那么,在我看来,它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诗人采用了象征派重意象,重暗示的手法,抒发了浓重的失望、愁怨和彷徨的情绪。
雨巷的思想总结
雨巷的思想总结《雨巷》是一首诗,由中国当代作家戴望舒创作。
这首诗以描绘雨巷的景象为主线,融入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表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
首先,诗中的雨巷被描绘得如此真实,仿佛可以从诗中感受到雨水滋润的湿气,听到雨滴溅起地面的声音。
雨巷是一种特殊的空间,它不仅承载着阴郁的天气,也承载着人们生活的轨迹。
这个雨巷背后的特殊景象,折射出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状态,赋予了雨巷深远的意义。
其次,诗中暗示了雨巷的孤独与寂寞。
雨巷成了一个孤独的舞台,人们通过雨巷匆匆而过,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独自面对生活的辛酸与苦楚。
在这孤独的雨巷中,人们相互碰撞却又无法真正相认,生活的疏离感和困惑感在雨巷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然而,诗中作者并未将雨巷的孤独与苦楚描绘成悲观压抑的画面,而是通过诗中的一幕幕细节,展现了一种坚韧与希望。
在雨巷中,有人逆着大雨匆忙而来,他们或背负着行囊,或提着伞,他们表现出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他们向前行走,不屈不挠。
这种坚韧与希望,给了人们勇气,也给了人们继续前行的力量。
此外,诗中的雨巷还具有一种思辨性的意义。
生活在雨巷中的人们,通过感受雨巷,思考自己的处境,人生的意义以及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他们思考着:在雨巷中,无论是太阳的追逐还是雨水的洒落,都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
生活更多的是由人际关系、个体成长和对真理的探索构成。
以雨巷为背景,人们获得一种深刻的洞察力,也对现实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
总结起来,作者通过描绘雨巷的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人生意义的探索。
雨巷不仅是一个真实的场景,更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那份孤独和迷茫。
然而,诗中的人们并没有被困难和困境击倒,他们在雨巷中拥有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通过对雨巷的感受和思考,他们也获得了对现实生活的洞察力。
《雨巷》是一首意境深远的诗,通过雨巷的景象和人们的行为,传递了对生活的思考与仰望,带给了读者深深的思想反思。
戴望舒《雨巷》写作特点分析
戴望舒《雨巷》写作特点分析戴望舒《雨巷》写作特点分析1、法国象征主义手法和中国传统诗歌意象的完美结合:我们看到:这首诗表面上所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在雨巷中相逢而又无言地分离的事以及这件事在他们的思想感情上所引起的震动。
我们可以相信:诗中所写的事件是以诗人生活中的类似的现实事件为基础的;但即使这样,我们也不难看出:诗中所写的事物是另有象征之意的。
其中的“丁香姑娘”除了可以看作诗人的理想爱人的化身外,完全可以看成是诗人所追求的其他理想的象征。
而“雨巷”除了可以看作一条现实的江南城市梅雨季节的小巷外,同样完全可以看作是诗人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的象征(雨巷中的“颓的篱墙”则又是爱情失败或理想破灭的一个微观层次的象征)。
至于“雨巷”中两个青年男女不期而遇而又失之交臂的故事,除了可以看作一个真实的爱情事件的再现外,也完全可以看作是作者追求理想而不得这一精神历程的象征。
而诗人在诗中所抒发的感情,除了可以看作诗人对于爱情失败的咏叹外,也完全可以看作是诗人对于理想破灭的悲悼。
在理解了全诗的象征意义之后,我们会发现:这首诗的意义其实要比字面意义丰富地多。
这种字面意义之外另有一层与字面意义具有暗喻关系的意义,就是象征意义。
这首诗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是由诗人所采用的象征手法所造成的。
所谓象征(也即暗喻),即表面上只写喻体(被喻的本体不出现),暗中却又通过喻体指向本体。
由于在象征中本体不出现,因而,接受者对于喻体暗中所指的本体到底是什么是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或可以同时有多种理解的,这就造成了象征意义的不确定性。
与科学和理论活动(追求语义的精确性和单义性)不同,在诗歌创作和欣赏活动中,人们往往追求意义的丰富、多样乃至含糊、隐秘,象征手法的运用正是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的一种重要途径。
戴望舒深受法国象征诗派(尤其是魏尔伦)的影响(戴曾译过魏尔伦的诗),对象征主义的创作手法赞赏不已,这首诗就是他运用象征主义手法来创作汉语白话新诗的一个成功范例。
戴望舒诗歌《雨巷》赏析
戴望舒诗歌《雨巷》赏析《雨巷》是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作者通过对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描写,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诗人戴望舒诗歌歌《雨巷》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雨巷》一诗歌的音乐感很强,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它的舒缓、低沉而又优美的旋律和节奏,也很容易感受到它所抒发的情感──凄清、哀怨和惆怅。
诗歌一开篇,诗人就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梅雨季节江南小巷的图景:白墙黑瓦的建筑物之间,小巷曲折而悠长;正是梅雨季节,天空阴沉沉的,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
小巷里空荡荡的,只有诗人撑着油纸伞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诗人一人在雨巷中独行;而他彷徨不定的步态则分明透露着他内心的孤寂和苦闷之情。
小巷、细雨、撑着油纸伞的孤独诗人以及他的彷徨步态──这就是这首诗歌的开头几句所展示给我们的镜头。
在上述镜头过后,诗歌中出现了一段诗人的内心独白: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并非现实世界中的真实人物,而是诗人幻想出来的(他希望碰上的)一个虚拟人物。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姑娘呢?诗歌中接着写道: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丁香花开在仲春时节,花色或白或紫,给人柔弱、娇美而又纯洁、庄重的感觉。
丁香花娇美却易凋谢,中国古代的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引愁之物。
中国古代的诗歌歌中有不少吟咏丁香的名句,如:“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南唐李璨《浣溪纱》词);“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等等。
由于中国古代诗人们的反复吟咏和广泛传唱,在中国人(尤其是文人)心中,丁香逐渐成为美丽、高洁、柔弱、愁怨之类性质或具有这类性质的事物的象征。
《雨巷》中出现的“姑娘”就是全面具有中国古代诗人赋予丁香的上述性质的一个女性形象──她既具有丁香的美丽姿态和颜色,又具有丁香的高洁和芬芳,还具有(古代诗人赋予)丁香的忧愁与哀怨的特点。
戴望舒《雨巷》中的“丁香”情结
戴望舒《雨巷》中的“丁香”情结“丁香姑娘”是戴望舒《雨巷》中的核心意象,是诗人在雨巷中欲意相逢的姑娘的称号,在诗人心中,她是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一样的芬芳”“一样的忧愁”。
而正是这样一位“姑娘”的塑造,使得“丁香”这个意象充满了凄迷朦胧而带有深深忧郁忧愁的文学意韵。
丁香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意象,是美丽、高洁、忧郁的象征。
因其开在仲春时节,花色或白或紫,给人柔弱、娇美而又纯洁、庄重的感觉,因此,成为古代诗人笔下传统的意象。
但是,丁香花娇美却容易凋谢,古代诗人对着丁香常常生发出伤春之情,因此,丁香成为了诗人们笔下的引愁之物。
如杜甫的《丁香》“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李商隐的《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璟的《浣溪纱》“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其娇弱柔美与忧郁愁闷流于诗人笔下。
自唐代开始,以丁香为题材的作品逐渐增多,由于中国古代诗人们的反复吟咏和广泛传唱,在中国人(尤其是文人)心中,丁香逐渐成为美丽、高洁、柔弱、愁怨之类性质或具有这类性质的事物的象征。
如陆龟蒙“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贺铸的“深恩纵似丁香结,难展芭蕉一寸心”,宋代李清照《摊破浣溪沙》“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明代李珣的《河传》“愁肠岂异丁香结?因离别,故国音书绝”,……无不是将丁香的惆怅郁结在千千情结中,纠缠于密织的情网中,愁心永远守候的模样。
虽然古典诗词中对丁香的“愁怨”之情情有独钟,戴望舒《雨巷》中的“丁香”也似乎没有跳出了这一传统意象的“樊篱”。
“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这里的“愁怨”“忧愁”“哀怨”无不体现出一个像“丁香姑娘”一样“忧郁”“哀怨”的“我”。
但是,在此诗中,丁香的形象又有所发展,有所创新,不仅有愁怨,也有芬芳与颜色,成为美好事物的代名词。
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
从《雨巷》看古典文化尤其是中和思想对戴望舒的影响白金花内容摘要
从《雨巷》看古典文化尤其是“中和”思想对戴望舒的影响白金花内容摘要:戴望舒深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在他的名作《雨巷》中,这点体现得尤为明显。
无论是从诗歌意象的选择还是诗歌意境的营造上都体现了古典文化对其的浸染与熏陶。
而所有的这些,从根本上在很大程度上又归结为“中和”思想的影响,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之下,成就了《雨巷》游丝般哀婉、凄怨的美,成就了他“雨巷诗人”的美名。
关键词:戴望舒雨巷丁香中和1928年8月《小说月报》第十九卷第八号刊出了戴望舒的《雨巷》,它的那种凄清、哀婉、惆怅征服了很多人,人们被戴望舒创设的这个诗意的、美得飘渺如烟似雾的情境所痴迷、陶醉。
从此戴望舒有了新名称“雨巷诗人”。
戴望舒生于浙江杭州,早年曾就读于上海大学文学系。
古典文化对其影响很大。
下面从《雨巷》的诗歌意象的选择、营造的意境看古典文化中“中和”思想对他的影响。
一、诗歌意象的选择:诗中出现的主要意象有:丁香、油纸伞、丁香般的姑娘。
㈠丁香丁香,有着素雅清纯的美丽和沁人心脾的幽香,是爱情与幸福的象征,常被人们誉为“爱情之花”、“幸福之树”。
这在文人墨客的诗文中常有描写。
小说《镜花缘》列为“十二友”的花卉中,丁香花是其中之一。
丁香花开在仲春时节,花色或白或紫,给人柔弱、娇美而又纯洁、庄重的感觉。
但丁香花娇美却易凋谢,因而中国古代的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引愁之物唐代诗人李商隐在《代赠》一诗中用“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借丁香喻爱情,描述了年轻女子思念情郎的眷恋心情。
唐诗人陆龟蒙作有《丁香》诗:“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借丁香花抒怀,寄寓情思。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南唐李璟《浣溪纱》词);"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坠";等等。
由于中国古代诗人们的反复吟咏和广泛传唱,在中国人(尤其是文人)心中,丁香逐渐成为美丽、高洁、柔弱、愁怨之类性质或具有这类性质的事物的象征。
戴望舒《雨巷》中的“荷花”情结
戴望舒《雨巷》中的“荷花”情结
《雨巷》是中国现代诗人戴望舒的代表作之一。
本诗以优美的
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美的追求。
其中,“荷花”作
为一个重要的意象,在诗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
首先,诗中的“雨巷”为“荷花”情结的背景提供了一个特定的场景。
雨巷是一个狭窄的巷子,常年潮湿。
而荷花是一种生长在水中
的花朵,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长得旺盛。
诗人以雨巷为背景,将荷花
与潮湿、生命力和美丽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强调了荷花的重要性和
意义。
其次,诗中所描绘的“荷花”是一种富有生命力和美丽的花朵。
诗中使用了形容词如“红于丹青”的描写,形象地展现了荷花的鲜艳
和美丽。
同时,诗中还通过“新妆”和“粉黛”的形容,表达了荷花的
娇媚和妖娆。
这些描写使得诗中的荷花情结更加鲜明和深刻。
最后,诗人通过描绘荷花的美丽,表达了对于生活美好的向往
和追求。
诗中有“绿肥红瘦”,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美
的追求。
而荷花作为一个美丽的象征,成为诗人心灵中美好的寄托。
总之,戴望舒的《雨巷》中的“荷花”情结通过对于雨巷背景、荷花形象和对生活的追求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生活的热爱。
这一情结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和有趣,也为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
《雨巷》的江南文化元素解读
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 《雨巷》的江南文化元素解读黄家军(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湛江 524088)摘 要:作为戴望舒的重要代表作,《雨巷》不仅在韵律、意境等方面有出色表现,它里面蕴含的江南传统文化元素也是一个闪光点。
文章从诗歌具体的意象出发,探索蕴含其中的江南文化元素,并解读戴望舒将文化元素融入诗歌创作的深层原因,以期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首诗歌。
关键词:雨巷;意象;江南文化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仇怨的姑娘。
《雨巷》是戴望舒的代表作之一,长期以来,人们对这首诗歌的主题作了多样化的解读,也对诗歌的美进行了多角度的品鉴,还对诗歌的韵律进行了深层考究,戴望舒出生于浙江杭州,是典型的江南人,而且他是个进步的积极分子,对家乡有着强烈的认同感,这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也有所渗透。
因此,对《雨巷》一诗从江南文化背景的角度进行解读,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意象解读《雨巷》一诗中最重要的四个意象分别是:油纸伞、雨巷、丁香、姑娘。
要解读诗歌当中的江南文化背景,就必须抓住这些重要意象,从意象入手。
(一)油纸伞诗歌在第一句就写到了“我”撑着油纸伞在悠悠漫步,把读者一下子就带入了诗人接下来要营造的意境当中去。
油纸伞也是诗中出现的第一个意象,足见其在诗人心中的份量。
油纸伞是中国的传统工艺品之一,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产生,而江南油纸伞则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之一。
江南地区由于雨天多,尤其在梅雨时节,小雨连绵不绝,油纸伞成为当地人们的重要生活用品之一。
江南油纸伞上的图案有山水花鸟,梅兰竹菊等,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
而二十四根伞骨则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
[1]由于油纸伞在江南地区的使用频率非常高,且当中的传统文化元素非常多,久而久之,油纸伞成为了江南文化的象征之一。
中国古代文人对故乡普遍有着深厚的感情,这种故土情怀对诗歌创作也有重要影响。
李益写道“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柳永则写道“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戴望舒作品——精选推荐
戴望舒作品《雨巷》简析戴望舒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
曾留学法国、西班牙。
其诗歌深受法国象征派影响,成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人物。
早期诗歌追求朦胧的审美情趣,以哀怨感伤的格调见长,《雨巷》就是他的成名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戴望舒投入了抗日活动,1941年在香港为日军逮捕入狱,表现出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这段经历,使他后期诗歌的风格变化很大,充满激情,爱憎分明,如《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都表现出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雨巷》大约写于1927年夏天。
最初发表在1928年8月出版的《小说月报》第十九卷第八号上。
.是运用象征手法写成的一首抒情诗。
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首爱情诗。
抒情主人公“我”孤独地撑着雨伞徘徊在悠长而无人走过的雨巷,是在等待梦中情人的出现。
诗的被隐蔽在“想象”里面的“真实”,可能是诗人曾经有过的一段感情际遇。
从诗中反映的情绪来看,可将其置放于当时政治斗争的大背景中来加以阐释。
1927年大革命失败,身为共青团员的戴望舒未免陷入彷徨、寂寥、愁怨、忧愁、哀怨、冷漠、凄清、惆怅、太息、凄婉、迷茫等等,渲染了一种孤独愁苦的情感主调,但内心里生长的也不无思索、希望与探求的积极因素。
《雨巷》的多重情绪内涵1: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
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
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彷徨的孤独者。
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希望。
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
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
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出现的。
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帐,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
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和那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
戴望舒《雨巷》意象赏析
戴望舒《雨巷》意象赏析导语:《雨巷》是现代派诗人戴望舒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成名作。
《雨巷》之所以成为现代诗歌中的典范之作,独具魅力,主要在于其将现代意识与中国古典诗词中原型意象进行了创造性的结合,既蕴含着中华文化的深沉意蕴,又饱含着现代人的情感情绪,兼具现代性与古典美于一体,但是雨巷的美不是一目了然的美,它美得含蓄,是惆怅永无尽头,愁肠百结。
下面就和小编一起赏析《雨巷》的意象之美。
《雨巷》意象赏析一关键词:意象;理想;现实;凄美人的一生,要走过极其漫长的道路,路过许许多多迥然不同的风景,或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或凄风苦雨,月落乌啼。
戴望舒的人生,经历了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终于于苦咸的海水中,诞生了最美丽的珍珠,这颗珍珠,就是《雨巷》。
没有尘世的喧嚣,没有苦难的呼号,现实、梦想,都深藏进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如夜之浑融。
他也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众所周知,《雨巷》是美的。
但是,这美从何而来,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一首诗就是一种心情,一个故事,雨巷讲述了在一条狭窄阴沉的雨巷中徘徊着一位独行者,他遇到一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诗中表达感情色彩的词语很多,比如寂寥、哀怨、彷徨、冷漠凄清、凄婉迷茫、惆怅。
这些表达负面情绪的词怎么会让一首诗歌具有动人心魄的美感?所以说,雨巷的美不是一目了然的美,它美得含蓄,美得忧伤,甚至饱含着矛盾。
本文尝试从意象的角度,来分析雨巷含蓄的,在矛盾的碰撞中绽放的充满中国古典意味的美感。
一、何为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即事物)。
比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
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不仅有色还有声,营造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情景,即意境。
黄鹂、白鹭、柳林、青天这些承载着诗人情感的事物,就是意象。
戴望舒《雨巷》写作背景及内容鉴赏
戴望舒《雨巷》写作背景及内容鉴赏《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作者通过对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描写,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诗。
创作背景《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血腥的“四·一二”大屠杀之后。
诗人时年22岁。
曾因投身革命而被捕的诗人,面对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
他隐居在江苏松江朋友家,孤独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夜坐听风,昼眠听雨”,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
可生活贫乏,整天“窗头明月枕边书”,诗人只能在“旧时的脚印”、“青春的彩衣”和星光下的盘桓中寻求慰藉。
个性的轻柔、忧郁和时代的重压,使《雨巷》成为现实黑暗和理想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内容鉴赏戴望舒的诗深蕴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清丽诗风的韵致,但又受到法国象征诗歌派的影响,因而他的早期诗作总体上表现出一种孤独、抑郁和消沉的特点。
这首诗写得既实又虚,朦胧恍惚。
“我”似乎有着满腹的心事,无限的烦忧,但又不愿明说,或者是说不出来。
“我”似乎在期待什么、追求什么,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标又显得那样遥远而渺茫。
“她”出现了,这或许是在幻觉中,或者是真的,但“她”的出现是那样地快,逝去也那样地快,一刹那间擦肩而过,消失在前方,“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我”只有自怨自艾,自悲自叹。
诗中的“姑娘”,我们可以认为是实指,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姑娘。
但我们也可以把这位“姑娘”当做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
诗的开头一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
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独行,“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着愁怨的姑娘”。
《雨巷》:从凝视到超脱
《雨巷》:从凝视到超脱《雨巷》:从凝视到超脱在《雨巷》的创作时期,诗人只能在“旧时的脚印”、“青春的彩衣”和星光下的盘桓中寻求慰藉。
个性的轻柔、忧郁和时代的重压,使《雨巷》成为现实黑暗和理想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雨巷》:从凝视到超脱。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雨巷》:从凝视到超脱[摘要] 本文试图对戴望舒的《雨巷》一诗进行较为细致的文本审美分析,并论述《雨巷》作为现代诗,对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继承。
同时与《诗经·秦风·蒹葭》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 雨巷;蒹葭;意象;抒情主体施蛰存曾这样评论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兴起的现代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的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行。
”戴望舒虽被看作是现代派的主将,但是他的成名作《雨巷》却并不是纯粹的“现代的诗行”。
《雨巷》对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诗歌有明显的继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在《雨巷》中出现多达7次的“丁香”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就已经存在,多用来表现愁怨之情。
如李商隐的《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还有南唐李璟《浣溪纱》“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第二,《雨巷》中的“丁香姑娘”意象是超感官的,例如“丁香一样的忧愁”是抽象的心理活动与视觉的融通,“太息般的目光”是听觉与视觉的融通,这种突破语言局限的通感修辞手法,多被认为是戴望舒接受19世纪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影响的结果。
其实,“通感”手法早在《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的“季札闻乐”就有所体现:“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1]。
第三,《雨巷》运用了大量的近义形容词和具有复沓效果的词语、句子。
近义词的使用例如:“惆怅、哀怨、愁怨”、“默默、冷漠、静默;词语的反复:如“惆怅”使用2次,“彷徨” 使用3次,“悠长”使用4次;句子的反复,例如:“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雨巷”内外
“雨巷”内外“雨巷”内外《雨巷》深蕴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清丽诗风的韵致,但又受到法国象征诗歌派的影响,因而他的早期诗作总体上表现出一种孤独、抑郁和消沉的特点。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雨巷”内外。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雨巷”内外【摘要】上世纪三十年代,戴望舒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一方面,他汲取了中国传统诗歌中的养分,具有明显的古典诗歌色彩;另一方面,他又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
他的诗歌能够很恰当地将中西诗艺融为一炉,从而使他的诗歌在帮派林立的诗坛独树一帜。
【关键词】戴望舒;雨巷;意象;传统;象征一戴望舒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现代诗派的领军人物,他因《雨巷》一诗而获得了“雨巷诗人”这一美誉,《雨巷》也成为其成名之作和最重要的代表作。
回顾20世纪那段短暂而又漫长的诗歌之旅,浩如烟海的诗歌犹如漫天星星,有多少诗歌如流星般转瞬即逝、了无痕迹,或如日月般被定格为永恒的风景。
在这样一段浮浮沉沉的历史当中,《雨巷》则如那颗璀璨至极的北极星,在昼与夜的轮回交替中永远是那么光彩夺目、熠熠生辉,为历代诗歌爱好者爱不释手、捧之再捧。
二从整首诗来看,全诗共有八小节,每一节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为这条“雨巷”里的风景是随着诗人的思绪和脚步,一节一节、一步一步地展开。
走进“雨巷”,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撑着油纸伞而独自彷徨”的诗人“我”和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正如诗歌第一节所描述:“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从“希望”二字可以看出,“丁香一样”的姑娘只是诗人意念中的存在,她也许近在咫尺,也许远在天涯,诗人没有明确告诉我们。
这里的诗人“我”、“丁香”和“姑娘”也是整首诗的主题意象。
尤其是“丁香”意象,可以说,它是作为诗歌的核心意象而贯穿始终,几乎每一节中都有这一意象的影子。
实际上,这一意象的出现也奠定了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忧郁,或者借用诗中的词语叫做“愁怨”。
意象是我国古代美学的一大重要范畴。
—之雨巷评述
—之雨巷评述
—之雨巷评述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
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汇总,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汇总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
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
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
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
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
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戴望舒这种对新诗音乐性对追求,到《雨巷》是高峰,也是结束。
此后,他开始了“对诗歌底他所谓‘音乐的成分’勇敢的反叛”,(杜衡语)走向对诗的内在情绪韵律的追求。
他的'另一首著名诗篇《我的记忆》,就是这种追求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戴望舒的这种变化,反映了他新的美学见解和艺术追求,但这决不能否认《雨巷》对新诗音乐美尝试的意义。
偏爱是艺术欣赏的伴侣。
这首《雨巷》,是新诗中一颗发光的明珠,值得我们珍读!
总结:戴望舒的诗深得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诗风的遗韵,又受到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因而他的早期诗作总体上表现出孤独、抑郁和消沉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始终保持着对传统古典美的深情依恋,这是戴望舒特有的气质和追求。”例如《夕阳下》、《寒风中闻雀声》、《静夜》等诗作。无论在思想情感还是在艺术技法上,都十分清晰地体现了戴望舒深厚的传统诗歌根底以及诗人对古典诗美的追求。
《夕阳下》唱道:
晚云在暮天上散锦,
溪水在残月里流金;
但戴望舒诗歌的忧郁美,更多的是受到中国古代忧郁诗人的感染。艾青说过:“望舒初期的作品,留着一些不健康的旧诗词的很深的影响,常常流露一种哀叹的情调。”(5)有学者也指出戴望舒“是带着中国晚唐温、李那一路诗的影响进入诗坛的”。(6)这种影响,主要通过他诗歌中整体意境的构思、具体意象和语境的构造以及典故的运用鲜明地体现出来。如《寒风中闻雀声》和《残花的泪》两诗,重复使用“薤露歌”这一典故。“薤露歌”是汉乐府《相和曲》中的挽歌,为出殡时挽柩人所唱,意指人的生命的短促,就像薤叶上的露珠一样,瞬息即消殒。吟唱此歌是用以引起人们对死者的惋惜和对人生短促的悲哀。戴望舒反复运用这一典故,便使自己诗作中凄婉忧郁的情感,带上了典雅古朴的民族诗歌色彩。
剖视戴望舒的“雨巷情结”,从这个“正直的、有很高的文化教养的知识分子”(2)的文化认同里,从这个引领中国新诗现代化进程的现代派诗人的艺术追求里,不容忽略的是:“雨巷情结”中的忧郁意识正是古老中国的士大夫人文传统;寄情梦幻的文化心理连接着传统的儒道精神;古典化的审美倾向意味着向传统诗文化的回归。
戴望舒在《对于天的怀乡病》中写道:“我啊,我是一个怀乡病者/对于天的,对于那如此青的天的/那里,我是可以安憩地睡眠/没有半边头风,没有不眠之夜/没有心的一切的烦恼”。这里,充满漂泊者的疲倦与向往,渴望着回到深情眷恋着的土地和大自然中,得到永久的休息,求得内心的宁静;在《寻梦者》中,戴望舒又刻画了一个“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旱海”,而在鬓发斑斑时“你的梦开出花来了”的寻梦者形象,同样隐现着游子漂泊寻觅的复杂况味。
“我苦涩的诗节,只为灾难树里程碑”
戴望舒生活在一个“灾难的岁月”,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忧虑,对个人人生遭际的感伤,加之饱受中国古代忧郁诗人的感染和外国象征派诗人忧郁情绪的影响,自然地形成了一种典型的忧郁性格。因此,在戴望舒的诗作中,深深地积淀着一种浓重的忧郁意识,并成为其创作潜在的心理动力。
“悟得月如何缺,天如何老”
戴望舒的“雨巷情结”里所包蕴着的忧郁意识,亦是典型的“现代人情绪”。它有一个最为显在体现方式,这便是“都市怀乡病”。戴望舒等一批现代派诗人,从农村(或小城镇)来到大都市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但他们很快发现了自己与这大都市的不和谐,现代文明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困惑,他们成为都市生活中的流浪汉;作为生存于都市与乡土、传统与现代夹缝中的边缘人,他们既体验到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历史阵痛,又体验到了现代都市对心灵的挤压;所以他们转而向自己出生的田园投去怀想的一瞥,转向了微茫的“乡愁”。
但“戴望舒的逃避不是对现实隐遁,抑或生命孤寂的寄托,而是渴求一种治愈灵魂创伤而使之再获得生活勇气的心理药方”(7)。戴望舒的这种文化心理抑或是人格操守,秉承的是传统士大夫“儒道互补”的精神。“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态度,造成了中国文人独特的“穷”、“达”观。传统的士大夫很少有纯粹的儒家或是道家,他们往往是“儒道互补”,兼有进取与退隐的双重矛盾心理。深受传统文化浸染的戴望舒作为那个时代最感孤寂的知识分子,一边领略价值观念泯灭的滋味,于哀愁中体味自己生命的微茫状态,一边又不甘心被时代所湮没,在心灵无所依傍之时,便将这种感受植入“儒道互补”的精神架构之中。《雨巷》、《寻梦者》等诗作就形象地寄寓现代知识分子面对现实的无望,但又不完全甘心绝望的典型心态。
戴望舒对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借鉴更是在诗思运作中信手拈来:羁旅游子、执著女性、夕阳残月、凤鸟锦瑟、丁香、篱门、铃声、渔船、木叶、浮云,等等,都与传统诗歌一脉相承,体现了戴望舒诗歌与传统文学之间深厚的渊源关系。《寂寞》中的“园中野草渐离离”,一方面自己“寄魂于离离的野草”,另一方面由“离离”二字唤起古代名诗中“一岁一枯荣”的苍凉意境,委婉而精切地表现出了“寂寞”凄婉的情怀。《我思想》中的意象,固然不排除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西方传统哲学的影像,但刺激起戴望舒情绪感应的主要因素还是《庄子》中飘忽无定,彼此模糊的蝴蝶意象:“我思想,故我是蝴蝶……/万年后小花的轻呼/透过无梦无醒的云雾/来振撼我斑斓的彩翼。”较之庄子的蝴蝶意象,诗中的蝴蝶所具有的哲学思辨色彩减轻了,而多了层勃郁的诗意和诗性想象的成分:幻想到万年后的小花的呼唤,体验着在“无梦无醒的云雾”中逍遥游荡的轻妙。如果不借助蝴蝶的古典意象,抒述这样的情绪当似隔靴搔痒;古典意象的加入则使诗人在传达自己的情绪时直有举重若轻、得心应手之感。
戴望舒的“雨巷情结”与中国传统文化
1927年,戴望舒以一首《雨巷》给中国新诗留下了一声幽婉的吟唱:“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吟唱,“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1)。如梦似幻、如歌似泣的情调中,展示了一个现代寻梦者“失望——梦想——失望”的心路历程。而那江南的“雨巷”,出自诗人故乡,既是他苦闷压抑的人生处境的象征,也暗示他迷惘的心灵渴望找到皈依,更是他赢得“雨巷诗人”美誉的艺术标志。戴望舒与“雨巷”是分不开的,因为忧郁的诗意心灵,因为寻梦的文化情怀,因为纯美的诗艺创造,凝成了他浓重的“雨巷情结”。
在传统的诗艺中“找到新的诗情”
作为现代诗派的中坚,戴望舒在诗艺的追求上显示出了相当的胸襟与眼界、相当的宽度与深度。他接受过国外多种思潮的熏陶与浸润,对西方意象主义、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现代主义艺术方法都有广泛的移植和借鉴,但他始终注意将西方现代诗歌艺术与民族现实生活结合,将西方现代诗歌艺术与民族传统诗歌艺术融合,以卓然的艺术才力超越了同辈诗人简单的化“古”纳“洋”、蜕旧变新,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戴望舒为“都市怀乡病”找到的缓解方式是逃向渺远的故乡田园,在宁谧悠美的牧歌中能找到自己灵魂的最终归宿。在《村姑》、《野宴》、《过旧居》、《示长女》等诗作中,戴望舒就描画了心目中的牧歌境界。《村居》描写宁静黄昏中的农家晚饭情景:“村里的姑娘静静地走着/提着她的蚀着青苔的水桶/溅出来的冷水滴在她的跣足上/而她的心是在泉边的柳树下”,简直就是一曲优美的牧歌,一幅动人的风俗画;《野宴》体现出戴望舒人生境界向自然回归的倾向,他开始追求老庄式的人与自然合一的理想状态;而《过旧居》、《示长女》也表现了类似的人间情怀和真诚,流露出对农家田园乐的幻想,充满了传统知识分子的牧歌情怀。
戴望舒的“雨巷情结”里有太多的内涵。它包蕴了诗人对现实人生的苦恼和失望,流露出强烈的忧郁意识,亦即典型的“现代人情绪”;它象征着诗人企望在自造的幻觉中为破碎的心灵寻求一个支点,表明寄情梦幻、寻求超脱的人生心态;作品中“雨巷”、“丁香”等所代表的意象选择标准以及全诗的艺术营构又明显体现出古典化的倾向。
显然,戴望舒的这种愿想,恰与老庄式的超然物外、任其自然、清静无为、随遇而安一脉相传,老庄哲学的思想在这里得到现代的诗性阐释。
戴望舒这种与老庄思想契合的文化心态的形成是一种必然。作为一个弱质的自由文人,在现实的巨力挤压下,深感到无力无助,于是,寻找精神的皈依和灵魂的庇护便成为焦渴。当外在的环境给予的只是冷酷的压抑和窒息时,在自己用想象开拓着的精神领地里,建构一座新的梦幻自由世界,以慰藉在寻求中不断受伤的灵魂就成了唯一途径。这最终将诗人导向了超越现实的诗意理想,也可看做是对现世的一种逃避。
同时,还应该看到,戴望舒的这种忧郁意识与儒家文化的诗教传统是直接沟通的。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人大都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他们关心社会政治和民生疾苦,都有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然而,中国知识分子往往在社会现实面前十分脆弱,由于现实强大的阻力,他们的济世愿望往往会被无情的现实撞得粉碎,总是处于抑郁不得志的境地,于是借诗文以泄愤抒怀、忧国忧民、悲天悯人,从而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忧郁意识。戴望舒是一个受传统文化浸染十分深重的诗人。面对人生的忧郁与寂寥,他常常表现出一种不愿或不敢正视现实的痛苦,通常以一种忧郁的情调来代替个体自由意志与外在现实的矛盾冲突。于是,在创作中呈现出一种顾影自怜、凄怨哀绝的传统文人心态。
戴望舒说:“我苦涩的诗节,只为灾难树里程碑。”(《赠内》)忧郁,便成了他诗歌的审美对象。欲藉读书来解愁苦,但“翻开的书页:寂寞;合上的书页:寂寞”。
戴望舒对现实人生充满了苦恼和失望,他的诗作大多抒发的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愁苦伤感。《流浪人的夜歌》就这样写道诗运动以来的中国新诗,总是在对于传统的不断超越中谋求新诗的现代品质,而戴望舒为什么却越来越趋向了传统呢?戴望舒在《诗论零札》中曾这样表明他的立场:“不必一定拿新的事物来做题材(我不反对拿新的事物来做题材),旧的事物中也能找到新的诗情”;“旧的古典的应用是无可反对的,在它给予我们一个新情绪的时候”。可见戴望舒注重的是“诗情”的表达,以“情绪”为中心,并不一味地反对传统诗艺的运用,只要是能表达新诗情的艺术形式他都愿意采用。例如《雨巷》的艺术构思,就鲜明地体现出中国传统诗歌的深层影响。全诗的意境自然地融进了李商隐“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代赠》)和李璟“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摊破浣溪沙》)等诗句的意蕴。卞之琳也曾认为《雨巷》“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或者‘稀释’”。
我瘦长的影子飘在地上,
像山间古树底寂寞的幽灵。
远山啼哭得紫了,
哀悼着白日底长终;
落叶却飞舞欢迎
幽夜底衣角,那一片清风。
戴望舒的文化选择是静观的,甚至是逆方向的。他频频回顾,企图寻找到宁静古朴的田园境界,这种田园境界是封闭的、相对静态的,有着牧歌式的恬静和温柔,有着“清幽的意境”。在忧郁的田园诗情调中,能够心地淳朴、顺乎自然、清静无为,达到情景交融、物我浑一的境界。诗人也许觉得回到田园和乡野后,“躲在那里很是美丽”。在《寂寞》一诗中,戴望舒这样写道: 戴望舒的“雨巷情结”与中国传统文化
恐怖在统治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