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地域分异规律要点

合集下载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知识清单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知识清单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知识清单一、什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指的是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在地表沿一定方向分异或分布的规律性现象。

简单来说,就是地球表面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不是随机的,而是遵循一定的规律。

二、地域分异规律的主要类型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也称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导致气候、生物、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也大致沿纬线方向延伸,随纬度变化而发生更替。

比如,在低纬度地区,气候炎热潮湿,植被以热带雨林为主;而在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干燥,植被多为苔原和冰原。

2、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又称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在同一纬度带内,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从而引起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植被、土壤等要素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沿海地区气候湿润,植被茂盛;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疏。

3、垂直地带分异规律随着山地高度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降水在一定高度内增多而后减少,导致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发生垂直更替。

例如,在喜马拉雅山,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可以看到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和高山荒漠等景观。

4、地方性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是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它是在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的规律。

比如,在河谷地区,由于谷底和谷坡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不同,植被和土壤也会有所差异。

三、影响地域分异规律的因素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是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的能量基础。

不同纬度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量不同,导致热量差异,从而形成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2、海陆位置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很大。

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气候湿润;内陆地区受海洋影响小,气候干旱。

这是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形成的主要原因。

【技巧】高考地理地域分异规律总结!

【技巧】高考地理地域分异规律总结!

【技巧】高考地理地域分异规律总结!一、地域差异形成的原因与表现1.形成原因:地球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2.表现:不同的气候,又产生了与之相应的、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从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又叫纬度地带性,形成的原因是各地区热量条件不同,主要受到太阳辐射大小的影响,在低纬和高纬地区及中纬度一定范围内比较典型。

从赤道向两极的植被依次为雨林、常绿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土壤从赤道向两极依次为酸性、中性、偏碱性。

01表现1:植被变化02土壤土壤性质热带、亚热带地区以红壤,砖红壤为主;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以黄土为主;寒带、亚寒带以黑色土壤为主。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带性又叫经度地带性,形成原因是由于水分的变化,受到海陆分布差异的影响,在中纬度地区比较典型。

从沿海向内陆的植被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土壤从沿海向内陆依次为森林土、草原土、荒漠土。

01表现1:植被变化年降水量400mm:森林200-400mm:草原200mm:多为荒漠02表现2:气温的日较差与年较差海洋与陆地比热容的差异: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气温日较差、年较差都较大;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气温日较差、年较差都较小。

越靠近海洋的地方受海洋影响越大,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小;靠近内陆受陆地性质影响越大,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表形态特征:以ХХ地形为主(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主要地形区分布位置(多种地形条件下)。

2.地势高低:哪边高哪边低(如地势西高东低等);地势起伏状况。

3.特殊区域特征描述: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青藏高原,冰川广布;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

4.沿海地区考虑海岸线:非洲海岸线平直;欧洲西部地区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地形地貌成因分析:内力作用——地壳运动(板块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流水、风、海浪、冰川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等1. 河口三角洲: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由于地形平缓,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变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水平分异规律和地方性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水平分异规律和地方性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课件



阳坡
南半球


阳坡
北半球
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垂直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垂直自然带分布 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 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 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垂直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如图 所示:
3.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2)降水: 负相关 降水多,雪线低,降水少,雪线高 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 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
背风坡
迎风坡
冰川
雪线低 降雪多
山体迎风坡与背风坡雪线示意图
3.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3)地形坡度: 坡度越陡,积雪易下滑,雪线越高; 坡度越缓,雪线越低
喜马拉雅山脉冈仁波齐锋冰川
(2)在分析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3.地方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常见的地方性分异规律及成因 自然带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河流等地方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地方 性分布。地方性分异规律及成因分析分类总结如下:
因素 分布地区 理想自然带 现实自然带
成因
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对流运动弱,降 地形 东非高原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东 亚热带常绿阔
部,澳大利亚东北部, 叶林带
巴西东南部等地区
受暖流影响,且地处来自海洋 热带雨
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量 林带
大,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地 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与当地水平自 高山植 海拔高,温度低,降水发生垂
形 青藏高原地区
然地带一致 物区 直及水平方向的递变

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主要规律有哪些?

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主要规律有哪些?

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主要规律有哪些?
自然环境地域分异具有以下主要规律:
1.纬度规律:随着纬度的变化,自然环境发生明显的变化。

赤道附近通常具有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等热带气候和植被,而高纬度地区则倾向于温带和寒带气候和植被。

2.海洋影响规律:邻近大海和海洋环流对自然环境具有明显
影响。

沿海地区一般气候温和、降水相对较多,而内陆地
区则具有更大的温度幅度和较少的降水。

3.海拔变化规律: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气象要
素(如气压、湿度、降水量等)发生变化,植被类型和生
物多样性也会有所改变。

4.高原规律:高原地区通常具有特殊的气候和生态环境。


原的气温较低,气压较低,降水较少。

高山上空通常云雾
缭绕,经常出现降雨或降雪。

5.河流和湖泊规律:河流和湖泊的位置和形态对自然环境地
域分异有影响。

河流常常形成河谷,带来大量的水资源和
植被生长。

湖泊和水库的形成会改变降水、蒸发和植被分
布等,影响周边的自然环境。

6.大洋洋流规律:大洋洋流对自然环境地域分异有重要影响。

洋流通过运输热量和养分,影响气候、生物多样性和生态
系统。

例如,赤道附近的洋流可以带来大气能量,影响热
带地区的气候。

这些规律是基于大尺度的地理和气候要素,但值得注意的是,地球上的自然环境是复杂而多样的,同时受到地质、气候、水文、生物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在较小的尺度上会存在更多的地域差异和变化。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地域分异规律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的主要表现
01 02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 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加上水分条件的影 响。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的有规律 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加上热量的影响。
明确复习目标,制定复习计划
确定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和一轮复习情 况,明确二轮复整复习策略
根据复习进度和效果,及时调整复习 策略和方法,保持高效复习状态。
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
针对个人情况,制定每周、每月的复 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按计划 推进。
在局部地区,由于地貌形态和水文条 件的差异,也会导致自然景观的变化 。例如,河流的冲积平原和山地的峡 谷地区,由于地貌和水文条件的差异 ,会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这种分异 规律以地貌形态和水文条件为基础, 局部气候差异为辅助因素。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利用也 会导致自然景观的变化。例如,农业 开垦、城市建设等活动会改变原有的 自然景观格局。这种分异规律以人类 活动为基础,自然环境条件为辅助因 素。
人文地理环境的多样性
01
02
03
人口分布不均
人口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经 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 影响,呈现出地域性的差 异。
城市化水平不同
不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受 历史、经济、社会等多种 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明显 的地域差异。
文化多样性
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风 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人文 因素各具特色,形成了丰 富多彩的地域文化。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 件专题地域分异规律
汇报人:XX

高三一轮 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

高三一轮  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

成因分析:
4.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分布广 夏季海洋升温慢,形成高压,使副高控制范围扩大 冬季海洋降温慢,形成低压,吸引西风深入 ,使西风影响 范围扩大到黑海附近;冬季北部高山阻挡冷空气南下,使地中海 冬季气温较高 夏季南部阿特拉斯山脉阻挡沙漠向北扩展。 5.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西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降水少 6.湿润地区的沙丘, 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枯水期河流、湖泊水位下降; 冬春季降水少,多大风; 风力减弱形成沙丘。
成因:不同地区纬度、海陆不同,造成水热
的组合不同,从而不同的植被、土壤,在地球 上呈带状分布,为自然带,以植被来命名
分异规律:1.纬度地带性(赤道到两极)
2.经度地带性(沿海到内陆) 3.山地垂直地带性 4.非地带性
1.基带(山麓的第一个自然带):与当 地水平自然带一致
2.垂直变化:
成因分析:
1.热带雨林的成因
几内亚湾北部:西南季风;距海近;暖流;地形抬升
成因分析:
2.热带草原的成因 (1) 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 湿季赤道低压控制,干季信风控制,降水少 如:1月尼罗河的水量来源 (2)澳大利亚北部的热带草原 1月(夏季):西北季风带来湿季,草木茂盛 7月(冬季):吹东南风,为离岸风,降水少,草木枯黄 (3)澳大利亚南部的热带草原 (4)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内部的形成热带草原景观 东西两侧有高山阻挡;夏季西南季风带来的水汽受地形抬升, 形成大量降水,使内部降水水汽含量少;内部为背风坡,气流下 沉增温,不易凝结;内部地形平坦,对水汽阻挡作用不明显,降 水少;地处热带,蒸发旺盛。 (5)回归线附近,如南回归线附近非洲东部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形成旱季;受来自海洋信风控制 冬侧为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形成雨季。旱雨季交替出现, 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六).3高中地理地域分异规律差异性(一轮复习)

(六).3高中地理地域分异规律差异性(一轮复习)

(2010· 天津高考)读图甲和图乙,回答4~5题。
D
4.据各自然带在图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 是( ) A.O→a距离海洋越来越近B.O→a海拔高度越来 越低 C.O→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D.O→b所处纬度越来 越高
5.据图乙判断,在非洲土地退化的区域中, 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C.全年炎热干燥 B D.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考点四:根据自然带判断半球(阳坡与阴坡)
混交林和针叶林
N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热带雨林
S
结论:同一种自然带哪坡分布海拔高,哪坡 为向阳坡。
半球判定
北坡为阳坡 南半球
南坡为阳坡 北半球
N
S
N
S
南半球
北半球
高频考点巧突破
例题:读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
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
)
考点三:山地Biblioteka 垂直地域分异典型地区: 中低纬地区 基础:海拔
小思考
为什么珠穆朗玛峰自然带南坡多?
山地的垂直自然带
山地垂直分异规律的总结:
1.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分异类似于纬度地带分异; 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异是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和热 量状况的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温的垂直 递减率,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分异类似于纬度地带分异, 但并不完全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 明显。一般的,从山麓到山顶的降水量呈“少— 多—少”变化。因此,在有些基带是草原或荒漠 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 如天山北坡。
考点二: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典型地区: 中纬度地区 基础:水分

高考地理地形地质、地域分异规律总结

高考地理地形地质、地域分异规律总结

高考地理地形地质、地域分异规律总结地形地质☆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表形态特征:以ХХ地形为主(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主要地形区分布位置(多种地形条件下)。

2.地势高低:哪边高哪边低(如地势西高东低等);地势起伏状况。

3.特殊区域特征描述: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青藏高原,冰川广布;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

4.沿海地区考虑海岸线:非洲海岸线平直;欧洲西部地区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地形地貌成因分析:内力作用——地壳运动(板块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流水、风、海浪、冰川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等1. 河口三角洲: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由于地形平缓,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变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

2. 冲积扇:河流上游地区坡度大,水流搬运能力强,河流将上游泥沙带到出山口,在出山口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减弱,泥沙堆积,形成扇形堆积体。

3. 流石滩(高山冰川雪线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过渡地带):在剧烈的昼夜气温变化和冻融作用下(风化作用);岩石表面裂隙发育,不断崩解破碎;岩屑和碎石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山坡缓慢向下滑动,在较平坦处堆积形成流石滩。

4. 乌尤尼盐沼(是指含有大量盐分的湿地,因海水干涸而成):早期,该地为海洋,受板块挤压作用,安第斯山脉隆起,形成以海水为主的湖泊;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气温高,降水少,蒸发旺盛,海水蒸发后形成盐沼。

5. 刚果河入海口处未形成三角洲的原因:刚果河入海口处落差大,流速快,侵蚀作用强;刚果河流域终年高温多雨,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如果河流流经湖泊或湿地,泥沙大量沉积,河流含沙量小);刚果河入海口附近洋流携带泥沙能力强。

6. 乐业天坑群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的答题模板:①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②石灰岩经地壳抬升成陆地,③流水侵蚀、溶蚀形成巨大地下溶洞;④重力坍塌成天坑。

7. 从内、外力作用角度,简述宝石(变质岩)富集于冲积层的过程:含有宝石的变质岩,随着地壳运动隆起上升并出露于地表;后经外力风化和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而富集于冲积层(沉积岩)中。

高考地理专题二 第四讲:地壳运动规律和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2

高考地理专题二 第四讲:地壳运动规律和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2

生态用水关系;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资源开发规模,
调整产业结构,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考向三
示例3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2009· 北京文综)下图显示中国不同地区
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读下图,回答 (1)~(2)题。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3)主要的非地带性分异现象及成因
实际分布的 自然现象 形成原因 理想状态下的 地带性分布 自北向南是热 带雨林带 (北)、热带 稀树草原带 (中)、热带 荒漠带(南) 温带草原带 (中)、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东)
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和东南 南美大陆西岸 信风控制;安第斯山脉直逼 3°S~30°S之 西部沿海,使热带荒漠带不 间狭长的热带荒 能向东扩展;秘鲁寒流降温 漠带 减湿作用使热带荒漠带向北 延伸 南美大陆南段东 岸形成温带荒漠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深 带(巴塔哥尼亚 入内陆 沙漠) 赤道附近的东非 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 高原呈现热带稀 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树草原景观
(1)图中山地年降水量


A.随海拔升高而递增
B.与山地气温垂直变化一致 C.最大值所在海拔高度不同 D.垂直变化最大的是山地① (2)山麓景观分别为温带荒漠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的是 A.①和② B.①和③ ( )
C.②和④
D.③和④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解析 认真的读图,明确图中纵坐标和横坐标的含义 是解答本组题的关键。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 山地降水在山腰地带最多,这与气温随高度增加而 递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山麓地带气温下降幅度小, 水汽不能大量凝结,因而降水相对较少,而到山顶 地带水气含量已较少,降水量也减少。垂直变化最 大的山地是③。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山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1 地域分异规律默写要点
1.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整体性、差异性
2.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
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种要素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其他要素的系列变化,进而导致地理环境整体发生变化。

4.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纬度地带性、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垂直地带性、非地带性
6.三大地带性规律对比
7.同一自然带海拔高度
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

②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

8.雪线:多年积雪区的下界。

是年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即降雪量与融雪量正好相等的地带。

9.影响雪线高低的影响因素:
降水:迎风坡(降水多,冰雪量大,融化慢)雪线低,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雪线高;
温度:温度高,雪线高度高,反之亦然。

①同一座山地的雪线冬季下降,夏季上升。

②阳坡气温高,雪线高,阴坡气温低,雪线低。

地形:缓坡易积雪,雪线低;陡坡不易积雪,雪线高。

10.非地带性的形成原因:地壳物质组成、海陆分布、地形、局部环流和洋流、地壳运动、局部水分变化
11.非地带性的表现:约束、改变、缺失、块状
12.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划分为三大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13.三大自然分区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