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 文言文阅读 历史事件类5
山东省泰安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质量检测(二模)试题(含解析)
D. “新基建"既指单纯的工程项目,也指新的产业增长支柱和建立新的投融资环境,培育新的服务与消费.
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基建”通过对各个领域和产业的渗透融合,产生经济拉动作用,从而培育新的经济生态。
但与拉动投资相比,“新基建”更多是通过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来带动社会发展。在线办公助力恢复生产运行,远程教育实现“停课不停学”,智能制造对冲了负面影响……疫情发生以来,经济社会没有因物理“隔离"而“停摆”,离不开“新基建”的支撑。高质量发展要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社会高效运行,更需要“新基建”的给力。
“新基建”之“新”, 也新在模式与空间。研究表明, 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增长0.5%至0。62%。“新基建"不单纯指向具体的工程项目,更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支柱,推动建立新的投融资环境,培育壮大新的服务与消费.
一定意义上,“新基建”是为疫情后中国经济恢复打下的一针强心剂,更是未雨绸缪为未来发展铺下的一条路。
(摘编自邹蕴涵《加快“新基建”对中国经济有长远意义》)
材料二:
要用好“新基建”,使其成为化解疫情影响,撬动经济的有力杠杆,关键还要把握好这个“新”字。
“新基建”之“新”,首先新在发展理念。不可否认,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会拉动相当可观的投资。有机构曾测算,到2025年我国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1。2万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应用投资超过3.5万亿元。
“新基建”着眼长远,但当前的疫情确实赋予其更多责任.要想尽快降低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推动经济恢复正常轨道,需要通过狠抓以“新基建”为代表的领域,给予总需求一个回弹力,进而通过需求端的率先复苏,带动生产端走出困局。随着疫情全球蔓延,今年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压力有可能进一步加大,外需增长有可能遇到更多困难。这样的背景下,更要依靠内需发力,推动经济平稳发展。
2020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有答案)(精品)
江西南昌市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卷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题时,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答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民间乡土艺术艺术是生活中人们对于美的体验,是一种高尚情操的宣泄。
民间乡土艺术则是艺苑中开遍各个角落的最普通而生命力最顽强的花朵,它是一定空间的民众将生活的艺术化表现,最终成为乡民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绵延宏大的主要元素。
民间乡土艺术是“俗”的艺术,但“雅”的艺术就是“俗”的艺术去粗取精的结果,犹如唐诗是“国风”发展的结晶,宋词就是民间“俚巷之曲”的“雅”化。
乡土艺术带着岁月的印痕、先民的记忆,伴随着一代代普通大众的生活,延伸着艺术的精髓,饱含最古老朴素、最纯真优秀的理念和精神并不断提升,最终沉积为最具地域性和民族性的“乡土意识”。
这种意识滋养着一辈辈民众的精神,引导着人们的信仰,成为后世的典范。
优秀的乡土意识最终结晶为一种文化,而它是一个区域乃至民族文化的渊源。
因为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而文化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特定的文化形态一旦形成,便渐渐积淀成为一种文化记忆。
而“乡土意识”最深处的记忆就是家乡传承了数十年上百年的乡土艺术。
乡土艺术也就是起源于民间、传承于民间、发展于民间的物化艺术和表现艺术。
中华艺术从“混生”到分门别类的发展,有着漫长的历史过程,但着眼于现实,其实许多艺术,特别是源于民间而在民间自由发展的乡土艺术是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
比如民间建筑,既是建筑艺术,又融合了木作、木雕、石雕、砖雕等艺术,甚至包含彩绘技艺。
建筑者从来没有思考过分类,甚至从来就没有建筑属于艺术的想法,只是按照生活的需要和世世代代流传的样形,加进去了自己的“想法”,完成体现实用之善与精神之悦的和谐统一体——房屋或居落。
物尽其善、形显俊美是乡土工艺之根,“混生”是民间乡土艺术的基本特征。
所以,对于乡土艺术的分类,只能是见仁见智。
浙江省2020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不分版本
浙江省2020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不分版本浙江省2020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本试卷总分值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0 分〕1.以下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追根溯.〔sù〕源,中国散文的祖父祖母,并非文学,而是历史和哲学,是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也就是说,中国散文的传承基因,浸有历史的骨血,含有哲学的精髓.〔suǐ〕。
B. 今年“诚信春运〞给“车闹〞“霸座〞等行为人戴上“紧箍.〔kū〕咒〞,各地加大春运期间信用惩.〔chéng〕诫力度,及时公示违规失信行为,让他们“一次失信,处处受限〞。
C. 寒冷的冬夜,羁旅异乡的人,用小刀缓缓削.〔xuē〕着一枚风干的荸.〔bí〕荠,渐渐露出瓷白的果肉,少时在水田里挖荸荠的回忆也渐渐走拢过来,与炉火一起驱散些许心中的乡愁。
D. 在字里行间,穿越纸背的是典雅与豪气,一切都沐着阳光,融着祈愿,向着美好,一切都清新明朗,深挚隽永,难寻一丝一毫的矫.〔jiāo〕揉造作,没有片言只语的自怨自艾.〔yì〕。
【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字音字形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此题“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然后依据字形和字义辨析。
此题中,B项箍.〔kū〕应为gū,惩.诫应为“戒;C项削.〔xuē〕着应为“xiāo〞;D项矫.〔jiāo〕揉造作应为jiǎo。
应选A项。
【点睛】字形题一般可以采取音辨法。
逐个审读容易出错的字,从中可以辨析出一些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
形辨法。
如果疑心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拟,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拟。
义辨法。
通过掌握的词语意义,或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义,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
结构辨析法。
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
2020年高考全国2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0年⾼考全国2卷语⽂试题及答案⼀、现代⽂阅读(36分)(⼀)论述类⽂本阅读(本题共3⼩题,9分)阅读下⾯的⽂字,完成1~3题。
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
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质疑。
这种反思和质疑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
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
⼀旦美术史家取消“实物”和“原物”之间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和重构⼆者间的历史关系。
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多以前不曾想到的问题,其核⼼就是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来是北宋宫殿⼀套建筑画中的⼀幅。
邓椿《画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个宅⼦,他⽗亲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个中官监修这所宅第。
⼀天,邓椿的⽗亲看到裱⼯⽤“旧绢⼭⽔”擦拭桌⼦,他拿过来⼀看,发现竟是郭熙的作品。
那位中官说:“昔神宗好熙笔,⼀殿专背(即‘裱’)熙作,上(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退⼊库中者不⽌此尔。
”邓⽗请求徽宗赏赐这些“退画”。
徽宗答应了,并派⼈把废弃的郭熙壁障整车拉到邓宅。
这个记载透露了宋神宗时期皇宫中“⼀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幅⼭⽔时的状态。
因此,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式的⽂章都必须⾸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
这也就是说,⽬前⼈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原物”。
也许有⼈会说:如果研究者的关注点是郭熙的笔墨技法的话,这种研究则似不需要。
但是笔墨离不开观看,⽽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
邓椿的记载还引导我们思考另外⼀个问题,即郭熙绘画的“历史物质性”甚⾄在徽宗时期就已经发⽣了重要变化:从形式上说,这些画作从建筑绘画转变为卷轴画;从空间上说,它们从皇宫内的殿堂进⼊了私⼈宅第。
从功能说,它们从宣扬皇权的政治性作品转化为私家收藏中的纯粹⼭⽔画;从观赏⽅式上说,它们从要求“远观”的宏⼤构图转变为⿎励“近视”的独幅作品。
高三二轮专题限时检测 文言文阅读 历史事件类4 试题
2021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历史事件类4本卷贰O贰贰年贰月捌日编写;出题人:令狐学复;欧阳化语;令狐理总。
限时训练时间是:40分钟文言文阅读〔12分〕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HY孰与秦王?〞曰:“不假设也。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HY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一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HY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对以下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 ) (2分)A.于是舍人相与..谏曰相与:一共同,一齐。
B.徒慕君之高义..也高义:高尚的品德。
C.其势不俱生..俱生:一共同生存。
D.臣等不肖..不肖:不像。
2.对“所以〞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2分)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②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游视听之娱③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④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③④∕②⑤ B.①③⑤∕②④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③⑤3.关于舍人们与蔺相如的谈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 ) (2分)A. 舍人们认为蔺相如胆小怯懦,蔺相如举廷叱秦王的事,证明自己并不缺乏勇气。
B.舍人们觉得蔺相如的避让有辱身份,蔺相如的答复表现了以国事为重的高风亮节。
【语文】【高三】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统一检测语文试题(扫描版)
肇庆市2020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统一检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36分)(一)1.C(A项“最重要的特征”理解有误。
B项“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不是五四运动时期提倡的诗歌标准,所以判断有误。
D项“没有主体意识”说法有误。
原文说:“新时期文学也是从确立主体意识开始的,但那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的主体意识”)2.B(实际上,主体段落基本上都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思路展开。
)3.A (“根本原因”有误,应改为“重要原因”。
)(二)4.B(拔高了洛阳几经更名的意义,洛阳更名表现的是皇帝的喜好,更名是为了皇帝,体现皇权至上。
)5.D(仁、义、忠都属于儒家文化核心价值观范畴,景德镇的来历与皇帝喜好有关,故不能体现。
)6.(1)大力宣传。
可通过电视节目、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带动广大群众参与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分)(2)通过建立国家地名信息库、建名录、设立保护标志等措施进行保护;(2分)(3)相关部门制定法规、条例规范地名管理。
(2分)(答出要点即可得分)(三)7.B (随着对吴强的认知加深,刘斌对吴强的态度前后确实有变化,但并非前倨后恭。
那一声“师傅”之所以“有了含金量非常高的敬意”,是因为刘斌敬佩吴强身为英雄却为人低调,心甘情愿地从事乏味琐碎的基层警察工作。
因此并不说明刘斌原先并没有真正尊重吴强。
)8.①表层义:在夜晚,星星无论闪耀还是暗淡,不管人们看不看得到,一直都挂在天空上;(2分)②深层义:一、“星星”借代警察,人民警察日夜守护着国家和人民,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警察默默奉献精神的由衷赞美;(2分)二、“星星”比喻工作(人生)的价值,夜巡等平凡琐事是基层警察的主要工作,但平凡而伟大,每个警察都是英雄。
(2分)9.示例一:主人公是刘斌,理由是:①在人物上,刘斌是小说重点刻画的形象,着墨最多,形象立体而丰满。
②在情节上,刘斌主导着小说情节的发展,是故事的亲历者和主导者。
③在主题上,小说通过叙述刘斌这一基层警察的成长经历,彰显了人民警察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可贵精神,深化了主题。
西城区2020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西城区高三诊断性测试语文2020.5本试卷共10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历史建筑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历史变迁的物质载体,包含着城镇、村庄的文化发展脉络,封存着本地居民的集体记忆和特殊情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
作为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历史建筑保护已经成为全球性课题。
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庞贝古城,因维苏威火山喷发而被掩埋于地下,两千多年后才重见天日。
在持续两百多年的发掘中,意大利对遗址采取了“原真性”保护策略,即在原地保留古城出土时的残损形貌和原初场景,不移动废墟中的任何残件,店铺、钱庄以及神庙都保持着灾难发生时的倒塌状态。
这就不仅再现了当时的规划建设、文化艺术以及日常生活画面,还能透过建筑破损直观地展现出古罗马时期建筑的材料、构造及建造工艺。
经此保护的古城遗址,既是一件历史的“活化石”,也是一部关于建筑的“活的教科书”。
从17世纪起,北京琉璃厂便集中了许多出售书籍、笔墨纸砚、古玩字画的店铺,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综合整治,琉璃厂保持了清代建筑风貌,文化商业街的功能得以延续,居民生活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但是对这种“仿古一条街”的做法,至今仍然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原真性”的清代历史建筑已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是做工地道的清式“新建筑”,那么这里只能算作历史风貌区,而不能算作历史文化街区。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琉璃厂历史地段原来的砖木结构建筑年久失修,若局限于静态的“原真性”,完全保留屋舍凋敝的真实,对城市发展和街区居民也未必有什么意义。
而且,经过翻新改造的琉璃厂,既保持了传统建筑风格,又延续了历史建筑街区的传统功能和文化活力,是否也可以理解为保持了历史地段的“原真性”。
(取材于陈思等作者的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历史建筑能够反映本地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脉络。
2020届福建省泉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查语文参考答案
★★★本材料仅限我市内部交流,不得上传网络。
泉州市2020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查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3分)A2.(3分)C3.(3分)A(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4.(3分)B5.(3分)C6.(6分)①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增加贫困村固定宽带用户数。
②加强农村线上金融服务,提供更好的线上信贷资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便捷、更强大的资金支持。
③加强对农村电商的扶持和培训,提高农民收入和就业率,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答对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7.(3分)C8.(6分)①讲述故事:“我”是多尔衮生活的知情者、旁观者,通过“我”的所见所闻串连起有关多尔衮的故事,推进小说的情节发展。
②衬托人物:“我”是生活在城市的现代人,与主人公多尔衮在观念上有差异,“我”的存在突出了多尔衮的形象。
③提示主题:对“我”的描写,表达了“我”对生活追求、传统文化等的理解,能提示读者思考小说的主题。
答对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6分)①可以拉近“我”和主人公的距离,有助于真切描绘主人公的言行神态,揭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使小说的叙事写人更真实。
②可以拉近读者与作品人物的距离,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更好地融入作品,产生更自然真切的情感体验。
③可以在观察主人公生活的过程中融入“我”的抒情议论,有助于小说深层思想内涵的揭示,并增强小说的情感色彩。
答对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分析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10.(3分)D11.(3分)B12.(3分)B13.(10分)(1)(5分)回朝不久,受命代理大理寺事务,和桂萼重审李福达一案。
2020届全国Ⅱ、Ⅲ卷 高三8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
文言文阅读西南地区名师联盟2020届高三入学调研考试(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夏竦,字子乔,江州德安人。
竦资性明敏,好学,自经史、百家、阴阳、律历,外至佛老之书,无不通晓。
为文章,典雅藻丽。
仁宗初封庆国公王旦数言竦材命教书资善堂未几同修起居注为玉清昭应宫判官兼领.景灵宫会真观事迁尚书礼部员外郎。
史成,迁户部..。
景灵宫成,迁礼部郎中。
后二年,徙邓州,又徙襄州。
属岁饥,大发公廪,不足,竦又劝率州大姓,使出粟,得二万斛.,用全活者四十余万人。
仁宗即位,迁户部郎中,徙寿、安、洪三州。
洪俗尚鬼,多巫觋惑民,竦索部中得千余家,敕还农业,毁其淫祠以闻。
诏江、浙以南悉禁绝之。
竦材术过人,急于进取,喜交结,任数术,倾侧反覆,世以为奸邪。
当太后临朝,尝上疏乞与修《真宗实录》,不报。
既而丁母忧,潜至京师,依中人张怀德为内助,宰相王钦若雅善竦,因左右之,遂起复..知制诰,为景灵判官、判集贤院。
竦雅意在朝廷,及任以西事,颇依违顾避,又数请解兵柄。
改判河中府,徙蔡州。
庆历中,召为枢密使。
谏官、御史交章论:“竦在陕西畏懦不肯尽力,每论边事,但列众人之言,至遣敕使临督,始陈十策。
尝出巡边,置侍婢中军帐下,几致军变。
元昊尝募得竦首者与钱三千,为贼轻侮如此。
今复用之,边将体解矣。
且竦挟诈任数,奸邪倾险,与吕夷简不相能。
夷简畏其为人,不肯引为同列,既退,乃存之以释宿憾。
陛下孜孜政事,首用怀诈不忠之臣,何以求治?”竦以文学起家,有名一时,朝廷大典策累以属之。
多识古文,学奇字,至夜以指画肤。
文集一百卷。
其为郡有治绩,喜作条教,于闾里立保伍之法,至盗贼不敢发,然人苦烦扰。
治军尤严,敢诛杀,即疾病死丧,拊循甚至。
尝有龙骑卒戍边郡,剽,州郡莫能止,或密以告竦。
时竦在关中,俟其至,召诘之,诛斩殆尽,军中大震。
其威略多类此。
(选自《三国志》,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仁宗初封/庆国公王旦数言竦材/命教书资善堂/未几同修起居注/为玉清昭应宫判官兼领景灵宫会真观事/迁尚书礼部员外郎B.仁宗初/封庆国公/王旦数言竦材/命教书资善堂/未几/同修起居注为玉清昭应宫判官/兼领景灵宫会真观事/迁尚书礼部员外郎C.仁宗初封/庆国公王旦数言竦材/命教书资善堂/未几/同修起居注/为玉清昭应宫判官兼领景灵宫会真观事/迁尚书礼部员外郎D.仁宗初/封庆国公/王旦数言竦材/命教书资善堂/未几/同修起居注/为玉清昭应宫判官兼领景灵宫会真观事/迁尚书礼部员外郎【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试题(新高考新教材) 文言文阅读群文通练 含答案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试题(新高考新教材)文言文阅读群文通练高频主题1爱民如子,执政有方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贞观元年,太宗曰:“朕看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任法御人者,虽救弊于一时,败亡亦促。
既见前王成事,足是元龟①。
今欲专以仁义诚信为治,望革近代之浇薄也。
”黄门侍郎王珪对曰:“天下凋丧日久,陛下承其余弊,弘道移风,万代之福。
但非贤不理,唯在得人。
”太宗曰:“朕思贤之情,岂舍梦寐!”给事中杜正伦进曰:“世必有才,随时所用,岂待梦傅说②,逢吕尚..,然后为治乎?”太宗深纳其言。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谓乱离之后,风俗难移,比观百姓渐知廉耻,官人奉法,盗贼日稀,故知人无常俗,但政有治乱耳。
是以为国之道,必须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因人之心,去其苛刻,不作异端,自然安静。
公等宜共行斯事也!”贞观四年,房玄龄奏言:“今阅武库甲仗..,胜隋日远矣。
”太宗曰:“饬兵备寇虽是要事,然朕唯欲卿等存心理道,务尽忠贞,使百姓安乐,便是朕之甲仗。
隋炀帝岂为甲仗不足,以至灭亡?正由仁义不修,而群下怨叛故也。
宜识此心。
”贞观十三年,太宗谓侍臣曰:“林深则鸟栖,水广则鱼游,仁义积则物自归之。
人皆知畏避灾害不知行仁义则灾害不生夫仁义之道当思之在心,常令相继,若斯须懈怠,去之已远。
犹如饮食资身,恒令腹饱,乃可存其性命。
”王珪顿首..曰:“陛下能知此言,天下幸甚!”(选自《贞观政要·仁义》,有删改):比喻可供借鉴的往事。
②梦傅说:借指帝王礼遇贤臣。
傅说,殷高宗武丁的重臣贤相,原来他在傅岩筑墙,后被武丁选拔任用,使商朝国势强盛,殷商中兴。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标点符号,请指出相应位置的标号。
人皆知畏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祚,既可指国运,又可指皇位,文中指前者。
B.吕尚,即姜子牙,以其封地之名为姓。
他在商周时期辅佐姬昌建立霸业。
文中借傅说、吕尚代指治国贤才。
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二模)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试卷类型:A 潍坊市2020年高考模拟考试(二模)语文2020. 5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世界各国正在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强制人们保持社交距离,从而减缓新冠病毒的传播速度。
保持社交距离的目的是防止人员混集导致病毒传播。
自我隔离是保持社交距离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目的更加明确,是防止已感染人群或与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群将病毒传播给他人。
在目前的疫情状况下,保持社交距离也许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最新计算机建模研究警告说,除非有疫苗或特效药问世,或采取激进的隔离措施,否则保持社交距离的措施也许需要维持到2022年。
这是因为,假如病毒存在季节性变化,疫情仍有反复的可能。
保持社交距离成为抵抗新冠病毒的重要策略,自有其原因。
有研究发现,新冠肺炎患者得病早期传染性极强,潜伏期病毒携带者也有传染性。
假如一个人感染了新冠病毒,但依然正常进行社交活动,在两个月之内,可能会使近6万人感染。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新冠病毒的无症状感染者也会将病毒传播给他人。
这些人也许不知道需要自我隔离,但如果能自觉保持社交距离,也能在无意间阻止病毒的传播。
已经有证据显示,与他人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可以减缓病毒的传播速度,避免出现病毒传播的多米诺效应。
对武汉疫情的研究显示,大规模管控措施的实行让武汉的基本传染数从2.35降到了接近于1。
而当基本传染数达到1时,病例数就不会再继续增加。
(摘编自叶子《疫情期间,保持社交距离究竟有多重要?》)材料二:中国素称礼仪之邦,数千年来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礼仪。
陕西省2020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2020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号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韩非子》),这种强调法度顺应时代变化而变化的思想作为文化自新的一种体现,在汉代法律思想嬗变及传统社会法律思想确立的过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汉初,统治者在法律思想上明确提出了“以道统法”之说,表明黄老学说也肯定法律在治国中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强调在制定和实施法律时,要遵循“道”的原则和精神。
汉初黄老思想家对法家理论采取了较为理性的态度,既批判严刑苛法对社会关系的破坏作用,又认识到立法制刑、悬赏设罚具有分别是非、明辨好恶、审察奸邪、消弭祸乱的积极意义。
而道的核心观念之一就是“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所以汉初又提出“法随时变”的观点,这也与法家“法与时转则治”的理论相契合。
受黄老思想影响,汉初往往“木诎于文辞”者被重用,“吏之言文深刻,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口辩”“文深”甚至成为晋职的障碍。
黄老政治对汉初经济的恢复居功至伟,但无为而治繁荣了经济的同时,也造成社会矛盾的不断酝酿、积聚。
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采取积极有为的态度应对各种社会问题,在政治、军事等方面都进行了顺应时代的变革和创新。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黄老之学显然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变化,儒家思想进而渐兴。
当然,儒家思想也需要有一个调整自身、适应社会变化的过程,因此只能暂且权以“缘饰吏事”,新秩序暂告缺失使得法家思想所受束缚骤然减少,在由道法转为儒法的过渡期内重被释放。
江苏省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模拟卷)(二)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写在密封线内。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人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说到一首好的诗歌,先要作诗的人是不是内心真正有一种感动,是不是有他自己真正的思想、感情、意念。
就是说,是不是“情动于中”,是判断一首诗歌好坏最重要的________。
那么什么才能使你“情动于中”呢?晋朝陆机有一篇《文赋》说过,“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在那强劲的、寒冷的秋风之中枯黄、凋零的落叶,人们看了会________。
在芬芳、美好的春天,我们看见草木柔条发芽长叶,我们觉得________,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一种感动。
所以,人心之动,是物使之然也,也就是说,“情动于中”的一个因素是外在的大自然的物象。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标志触目伤怀赏心悦目B. 标志触目伤怀清耳悦心C. 标准悲从中来赏心悦目D. 标准悲从中来清耳悦心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说到一首诗歌的好坏,先要看人作的诗是不是内心真正有一种感动,是不是有他自己真正的思想、感情、意念。
B. 说到一首诗歌的好坏,先要看作诗的人是不是内心真正有一种感动,是不是有他自己真正的思想、感情、意念。
C. 说到一首好的诗歌,先要看人作的诗是不是真正令人感动,是不是有他自己真正的思想、感情、意念。
D. 说到一首诗歌的好坏,先要看人作的诗是不是真正令人感动,是不是有他自己真正的思想、感情、意念。
【答案】1. C 2. B【解析】【1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这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
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2020年高考全国卷II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全国卷II语文试题1、读史王安石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①黮闇:蒙昧,糊涂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B. 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 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 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15. 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二、名句默写2、(1)《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暴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_________”。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称出游时的食物都可来自山间,肥美的鱼从溪水中捕捞出,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用泉水酿制的美酒,口味甘洌。
(3)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___________”;月亮时圆时缺,“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3、1899年发现的殷墟甲骨文,是近代中国史料“四大发现”之一。
殷墟甲骨文内容丰富,甲骨刻辞大多是占卜的记录,但占卜的范围很广,涉及祭祀、征伐、农业,田猎、气象、疾病等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商代的社会生活。
从目前的发掘情况看,甲骨文不止出现在殷墟,在北京、山西、陕西、山东、湖北,______________宁夏都发现了刻有卜辞的甲骨。
殷墟甲骨文年代最早,数量最多。
但它不是当时唯一的文字。
《尚书·多士》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甲骨文有“典”“册”“聿(笔)”这样的文字,说明殷人祖先常规的书写材料是简册,书写工具是毛笔。
2020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5月二模语文试题(有答案)(加精)
青岛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媒介融合时代,由于新媒体的迅速成长,传统主流媒体的发展遭遇困境。
面对新的、复杂、多变的舆论特征,主流媒体需要肩负传媒、社会、国家发展的重任,因此提升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显得尤为重要。
从渠道来说,必须加强主流媒体的网络传播能力建设。
在舆论事件出现后,主流媒体最直接、最有效的舆论引领方式便是“网络发声”。
因此,必须着力加强主流媒体的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自办媒介融合产品的建设。
一方面,在平日里,上述网络传播渠道需要尽可能积累订阅、关注、下载的用户,这样舆情一旦出现,便有更多民众能关注到该媒体的发声;另一方面,在事件发生时,这些主流媒体的网络渠道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尽最大可能使得自己所发之声被最大量的民众分享、传播,形成微博、朋友圈、微信群等的“刷屏”之势,以实现网络舆论正向引导。
从功能来说,必须加强主流媒体的舆情矫正方式建设。
当前主流媒体除了利用网络传播渠道,还需要利用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等传统媒介矫正舆情,聚焦于如下三种方式:一是对舆论事件进行深度的全面、拓展报道,矫正网络信息的碎片化、零散化;二是对舆论事件进行深度评论,以诚心正意的正向观点,矫正网络舆论的负面导向;三是对舆论事件进行信息核实,务求客观、公正,矫正网络舆论散播的谣言和不公正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主流媒体将公正、客观、深刻的观点尽全力传播开来,同时又要避免制造主流媒体与网络舆论场的观点对立,避免出现可能供网络舆论批驳、消费的“槽点”。
2020届高考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一)(附解析)
2020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一)(附解析)第Ⅰ卷阅读题一、(2020年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四)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如果说历史主义来自科学理性,那么另一种潜在话语——功利主义,则源于消费的理念。
功利主义基于实用的立场,将历史作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在我们的时代就表现为消费历史。
对比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现实主义立场,这种功利主义的谬误在于历史的“大义”消失了,只剩下“小利”。
艰辛的血与火、激情昂扬的抗争与奋斗、美好的未来想象都被轻飘飘地耸身一摇,像狗抖落毛皮上的水滴一样,全部抛弃。
这从那些最为风行的网络文学主题中就可以看出来,曾经在现代革命被打倒的帝王将相又回来了,并且以与绝对权力相匹配的绝对道德的面目出现,就像那些痴女和迷妹受虐狂似的拜倒在霸道总裁的脚下一样,此类文本将做稳奴隶或者攫取权力奴役他人作为最终的目标。
这不啻是一种历史的逆流,新文化运动以来辛辛苦苦一百年,一觉回到了运动前。
它们的历史观——反进化论的思维,回到了退化论。
而修真玄幻类的小说则只有在历史架空的异质时空才会发生,它们躲避现实,从历史中逃逸。
在这个逃逸的过程中,就像盗墓贼一样,窃取历史的遗产并且将它们作为休闲装饰物和消费品以自肥。
历史在消费逻辑中不仅不是一笔丰厚的遗产,反而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是一项召唤我们去偿还的债务。
但是哪怕历史的幽灵始终徘徊不去,消费者也不想听从任何历史债务的召唤,他们只想逃债,用戏谑的方式扮演忘记一切的智力障碍者,或者摘取历史中可以提炼出使用价值的内容,并将之生产为衍生最大化的文化商品,投放于市场。
其必然结果是迎合低劣趣味,直奔本能的下流,而文学作为人类的精神产品就堕落为“自然存在物”的无节制娱乐,而不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类存在物”(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了“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
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统一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秘密★启用前肇庆市2020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统一检测语文试题2020.1★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时代诗歌来源于新时代的美好生活与伟大社会实践,应该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时代性,凡伟大的诗歌,必然具有鲜明的时代风貌。
比如新诗革命与五四运动。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五四运动先有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则包含了新文学革命和新诗革命。
新诗成为文学革命、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歌经常是时代之体现,古今中外皆然。
二是人民性,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伟大的诗歌来源于人民的历史创造,最终又要接受人民的检验。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的。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中国的诗歌是发源于延安时期的,受延安风气影响。
艾青感受到当时的革命氛围和时代精神,写出了一批著名的诗歌代表作,如《黎明的通知》《向太阳》《火把》《野火》《北方》《旷野》等等,他用了大量新的意象,火把、黎明、野火、太阳、吹号者,有一种新气象新面貌和新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一些诗人自觉走向对民歌民谣的学习吸取,典型的如贺敬之的《回延安》等诗歌,就采用了“信天游”的民间叙事方式,这也是一种向人民学习、来源于人民,又服务于人民的诗歌追求。
三是主体性,弘扬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展现中国气派中国风骨。
新时代诗歌要有包容性开放性,但不应该是追随依附西方现代主义的,而应该坚定文化自信,开辟中国自己的现代性诗歌道路,确立自己的诗歌标准与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历史事件类5限时训练时间:40分钟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小题。
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论语》)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相夫子相:辅佐B.无乃尔是过与过:过错C.陈力就列就:担任D.不患寡而患不均患:忧虑,担忧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何以伐为为:呢,助词 B.危而不持而:而且,连词C.既来之,则安之则:就,连词D.是谁之过与之:的,助词3.请写出本文中出现的两个成语。
(2分)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2分)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5.本文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政治主张?(2分)【答案】1.B2.B3.既来之,则安之分崩离析祸起萧墙大动干戈4.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
(3分)5.反对武力征伐,提倡以德服人的政治主张。
(3分)【解析】1.过:责备2.而:却,连词3.写出其中的两个即可得分4.本题考查翻译能力。
采分点为:疾、舍、为各一分。
5.从即来之,则安之中可见孔子提倡以德服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
九月,资政殿大学士、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库钱仓廪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
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
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
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
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
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
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
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
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
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
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
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越州赵公救灾记》节选)6.下列句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知.越州赵公知:主持B.灾所被.者几乡被:遭受C.僧道士食之羡.粟羡:羡慕D.计.官为不足用也计:考虑7.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前民之.未饥蚓无爪牙之.利B.为.之告富人如姬为.公子泣C.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忧其且.流亡也不出,火且.尽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百姓还未闹饥荒之前,赵公就写信给属下各县,调查了解,周密布置。
B.赵公担心受灾百姓领取粮食时相互拥挤,要求男女分日领取,每人一次领取两天的粮食。
C.赵公估计发粮的官吏不够使用,于是把没有实职而居住在境内的官吏召集起来,让他们参与发放救灾粮食。
D.面对旱灾,赵公采取了多种救灾措施,其中有免费发放救灾粮食、以工代赈、鼓励借贷和救养遗弃儿童等。
9..翻译下列句子:⑴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
(3分)⑵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4分)⑶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
(3分)【答案】6.C7.D8.A9.(1)翻译:按旧例,每年官仓能够拿出救济穷苦百姓的粮食只有三千石。
(2)翻译:总共设置了十八处卖米的地方,使买米的人就像领取米的人一样方便。
(3)翻译:老百姓要借用有利息的钱,官府就要求富户尽量借给他们。
【解析】6.羡:剩余的,多余的7.A、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B、替/向,对;C、表转折/表递进;D、副词,将要8.为书:发公文9.(1)重点考查“故事”“岁”“廪”的意思(2)重点考查“粜”“凡”“籴”的意思(3)重点考查“息”“纵”的意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22分)钜鹿之战司马迁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
当此时,赵歇为王,陈余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钜鹿城①。
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
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
”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
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②。
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
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
”宋义曰:“不然。
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③;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故不如先斗秦、赵。
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
天寒大雨,士卒冻饥。
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
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
且扫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
”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
”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④。
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当是时,楚兵冠诸侯。
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注释] ①钜鹿城,古县名,治所在现在河北平乡西南。
②卿子冠军,卿子是当时对人的尊称。
宋义是上将军,在诸将之上,所以称为卿子冠军。
③承其敝,承,趁;敝,疲惫。
④枝梧,抵抗。
10.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战胜则兵罢.罢,通“疲”B.故不如先斗.秦、赵斗,使……相斗C.立羽为假.上将军假,假扮D.救钜鹿下者十余壁.壁,营垒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B.以.示士卒必死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C.乃.遣其子宋襄相齐项羽乃.悉引兵渡河D.因.置以为上将军因.下令军中12.下几句话,编成为四组,都能表明项羽有勇有谋的一组是()(3分)①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②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③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④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⑤项羽为鲁公,为次将⑥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A.①②③B.②④⑥C.②③④D.④⑤⑥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3分)A.“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充分地表现项羽及其军队的勇猛和超强的战斗力,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B.项羽认为,虽然若论坐于军帐,运筹决策,他比不上宋义;但是披坚甲执锐兵,勇战前线,宋义比不上他。
于是作为次将的项羽心里不服宋义为上将军。
C.由于宋义不戮力救赵攻秦,拒谏饰非,饮酒高会,“久留不行”,所以项羽杀了他。
D.项羽军破釜沉舟,抱着必死决心,于是士气大增,无不一以当十,势如破竹地战胜了秦军和诸侯的军队,最后诸侯军“无不膝行而前”的臣服。
14.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短句。
(4分)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①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
(3分)②当是时,楚兵冠诸侯。
(3分)【答案】10.C11.C12.B13.C14.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15.①现在(宋义)不体恤士兵却徇私情,这不是国家的大臣。
②在这个时候,楚兵在诸侯中是最强大的。
【解析】10.假,这里是暂时代理的意思。
11.连词,“于是”;A.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却”B.连词,表目的,“来”/介词,“用”;D.连词,“因此”/连词,“于是”12.③⑤不是13.A.项是宋义骂项羽鲁莽的话,B.是宋义话,“项羽心里不服宋义为上将军”也是无中生有。
D.“诸候的军队”是楚军的盟军,“臣服”也不对。
14.此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结合句意进行断句。
15.①省略成分/判断句/大意各1分②“是”“冠”大意各1分参考译文:章邯击败了项梁军队以后,就以为楚国的兵力不足以忧虑,于是引兵渡过黄河攻打赵国,大败赵兵。
这时,赵歇作赵王,陈余为大将,张耳任相国,都逃进了巨鹿城。
当初,宋义所遇到的齐国使者高陵君显正在楚军中,见了楚王说:“宋义断定武信君兵必败,过了几天,果然失败了。
军队还没有出战,就看到了兵败的征兆,这真可以说是懂得用兵。
”楚王召见宋义,与他议事,非常喜欢他。
因此任命他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出兵救赵。
其他将领都为宋义部属,号为卿子冠军。
行军到安阳,停留四十六天,不再前进。
项羽对宋义说:“我听说秦军在巨鹿围住赵王,我们应该尽快带兵渡过黄河,楚军攻打他们的外围,赵军在里面响应,必定可以击破秦军。
”宋义说:“不对。
现在秦国进攻赵国,打胜了,军队一定疲惫,我们可以趁他们的疲惫之机;打不胜,我们就率领大军,擂鼓长驱西向,必定推翻秦朝,所以不如先让秦赵相斗。
披甲胃,执兵器,宋义我不如你,但坐下来运用策略,你不如我宋义。
”于是给军中下达命令说:“势如猛虎,违逆如羊,性贪如狼,倔强不听指挥的,一律斩首。
”于是派遣他的儿子宋襄去辅助齐王,亲自送到无盐,大宴宾客。
当时天寒大雨,士兵冻饿交加。
项羽说:“正当合力攻秦,我们却久留而不前进。
今年收成不好,百姓穷困,士卒只能吃芋头、豆子,军中无存粮,把全国兵力集中起来交给上将军。
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现在上将军不体恤士卒,却去钻营私利,不是安定社稷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