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水、土十条
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
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2015年2月,中央有关部门批复同意环保部机构编制作部分调整,不再保留污染防治司、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设置水、大气、土壤三个环境管理司。
这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各项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举措。
下面跟着店铺来看看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16年11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讨论了脱贫攻坚、教育脱贫、生态环境保护三个规划。
作为本次常务会议研究的重点内容,环境保护是民生之重,很多时候也是民生之痛。
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全方位的环境保护大战略,本届中央政府成立以来先后出台了“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环境保护措施。
——“大气十条”2013年6月1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措施,同年9月10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文件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
一是减少污染物排放。
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
整治城市扬尘。
提升燃油品质,限期淘汰黄标车。
二是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提前一年完成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三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重点行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到2017年底下降30%以上。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四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煤制甲烷等清洁能源供应。
五是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对未通过能评、环评的项目,不得批准开工建设,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提供贷款支持,不得供电供水。
六是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
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信贷支持。
加强国际合作,大力培育环保、新能源产业。
七是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制定、修订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建议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
强制公开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
公布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
水十条
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正式出炉核心提示:4月16日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从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着力节约保护水资源、强化科技支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切实加强水环境管理、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明确和落实各方责任、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十个方面开展防治行动。
4月16日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下称计划),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从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着力节约保护水资源、强化科技支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切实加强水环境管理、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明确和落实各方责任、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十个方面开展防治行动。
全文如下: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当前,我国一些地区水环境质量差、水生态受损重、环境隐患多等问题十分突出,影响和损害群众健康,不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为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保障国家水安全,制定本行动计划。
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原则,贯彻“安全、清洁、健康”方针,强化源头控制,水陆统筹、河海兼顾,对江河湖海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治理,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
坚持政府市场协同,注重改革创新;坚持全面依法推进,实行最严格环保制度;坚持落实各方责任,严格考核问责;坚持全民参与,推动节水洁水人人有责,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多赢,为建设“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美丽中国而奋斗。
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上课讲义
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环境保护:“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的具体内容“大气十条”2013年6月1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措施,同年9月10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文件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
一是减少污染物排放。
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
整治城市扬尘。
提升燃油品质,限期淘汰黄标车。
二是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提前一年完成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三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重点行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到2017年底下降30%以上。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四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煤制甲烷等清洁能源供应。
五是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对未通过能评、环评的项目,不得批准开工建设,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提供贷款支持,不得供电供水。
六是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
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信贷支持。
加强国际合作,大力培育环保、新能源产业。
七是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制定、修订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建议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
强制公开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
公布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
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八是建立环渤海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人口密集地区和重点大城市PM2.5治理,构建对各省(区、市)的大气环境整治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九是将重污染天气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根据污染等级及时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机动车限行等措施。
十是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地方政府对当地空气质量负总责,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国务院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倡导节约、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
水十条2015年2月,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水十条》,4月16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
农业环境学水十条,土十条,气十条
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减少多污染物排放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 严格节能环保准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环境经济政策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严格依法监督管理 建立区域协作机制,统筹区域环境治理 建立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 明确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责任,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人 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出发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政府调控与市 场调节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配合、区域协作与属地管理相协 调、总量减排与质量改善相同步,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 公众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新机制,实施分区域、分阶段治理,推动产业 结构优化、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实现环境效益、经 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多赢,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
在此之前,环保部制定已经发布了《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 则》《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污染场地术语》等5项污染 场地系列环保标准,旨在为各地开展场地环境状况调查、风险 评估、修复治理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为推进土壤和地下水污 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提供基础支撑。中国是全球土壤污染 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气十条基本内容
一、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二、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体系 三、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 四、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防范人居环境风险 五、强化未污染土壤保护,严控新增土壤污染
土十条主要内容
六、加强污染源监管,做好土壤污染预防工作 七、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改善区域土壤环境质量 八、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动环境保护产业发展 九、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土壤环境治理体系 十、加强目标考核,严格责任追究
《土壤污染防治法》政策制定难度大 水气土三法明年聚齐
《土壤污染防治法》政策制定难度大水气土三法明年聚
齐
、商业模式等难题,其立法和政策制定难度相对较大。
但是,正如袁驷所说,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继大气污染、水污染之后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急需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
袁驷介绍,环保部最近对外宣布撤销了两个司,专门设立了大气、水、土污染防治司。
另外,环保部已经出台了大气十条、水十条,即将出台实施土十条,这些都是围绕治污的三大战场、三大战役来排兵布阵的。
在土壤污染状况摸底方面,2014 年4 月,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
袁驷表示,土壤污染的防治事关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直接或间接地会影响到食品和饮用水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甚至关系到能否可持续发展。
土壤污染与大气、水污染相比,其成因更为复杂,大气的沉降、水污染、工业污染、建筑污染、交通运输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矿山开采污染、垃圾污染等,可以说任何污染都可能最终影响到土壤,因此土壤污染的治理难度也更大,对其有效防治也更为迫切。
袁驷说。
明年将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
昨天我特意上百度查了一下土壤污染的词条,这个词条是这么说的,可以说我国在土壤污染防治上的法律是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甚至可以说这。
“水十条”PPT
局部水资源开发过度
地下水超采区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
3 水生态受损严重
湿地、海岸带、湖滨、河滨等自然生态空间减少,水源涵养能力下降。
三江平原湿地面积由建国初期5万平方公里 0.91万平方公里
沿海湿地面积大大幅度减少,近岸海域生物多样性降低,渔业资源衰退严 重,自然岸线保有率不足35%。
全国地下水质量极差比例控制在15%左右
第一次对入海河道提出“总氮”控制要求
坚持改革创新
238项具体治理措施:
改进强化措施(136项):提高污水处理标准等 改革创新措施(90项):生态保护红线、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环保市场、 社会资本投入、环境信息公开、社会监督等方面
研究探索措施(12项):研究建立国家环境监察专员制度等
系统治理
节水(严控地下水超采、提高用水效率、节水技术) 治污(控源减排、重点流域治理、清除黑臭河流) 注重部门合作统筹推进
问题导向
影响水污染防治的重点问题:
控源减排
工业:取缔“十小”企业,整治十大行业 -经济结构转型 城镇:非新建产能,升级改造、管网建设和污泥处理 农业:畜禽养殖、农田建设,植业结构调整,综合整治 船舶港口:船舶升级改造,港口码头防污
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机制,定期公布饮水安全状况
深化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良好水体保护 重点整治长江口、珠江口等河口海湾污染,推进近岸海域环境保护 加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力度,公布黑臭水体名单,2020年底前完成黑臭水体治理目标
落实责任、全民参与
九、明确和落实各方责任
建立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协作机制 地方政府对当地水环境质量负总责,制定水污染防治专项工作方案 排污单位自觉治污、严格守法 分流域、区域、海域逐年考核计划实施情况,督促各方履责到位
关于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的几点建议
关于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的几点建议2016年5月底,《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亦称“土十条”)正式颁布。
“土十条”开宗明义提出: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美丽中国建设,保护好土壤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同时指出“部分地区污染较为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之一”。
其中xx及珠三角、韶关市等在“土十条”被多处提及,要求xx自2017年起,“严防矿产资源开发污染土壤”、珠三角等地对“污染耕地集中区域优先组织开展治理与修复”;韶关等市2016年底前“启动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重点在土壤污染源头预防、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等。
因此,国家对土壤污染防治高度重视,更凸显了xx在推进土壤污染防治行动的紧迫性。
一、当前土壤污染的突出问题土壤污染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土壤污染状况及其防治工作的方方面面。
当前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土壤污染总体状况堪忧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全国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随后2014年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当前土壤环境总体状况堪忧,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耕地污染点位超标率为19.4%。
其中包括我省珠江三角洲在内的国家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据xx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调查,省内多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主要特征污染物为镉、铜、汞和铅等,珠江三角洲地区、矿山周围、搬迁企业污染场地和城市周边地区土壤污染严重,呈现污染面广、污染因子多、污染风险高等特征。
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很多,如工业污泥、垃圾农用、污水灌溉、大气中污染物沉降,大量使用含重金属的矿质化肥和农药等。
土壤污染类别主要分为农用地污染和建设用地污染。
据农业部蔬菜水果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广州)、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调查,重金属已对省内主要蔬菜产地土壤构成了威胁,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级属于警戒线和轻污染的蔬菜产地高达40.4%,主要污染地区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粤西和粤北地区也存在重金属超标情况,其中蔬菜产地土壤镉污染最为普遍和严重,其次是汞和砷污染。
我国环境保护法体系
我国环境保护法体系[环境保护法体系]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现象的加剧,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作为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我国也在积极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建立了完整的环境保护法体系。
本文将简要介绍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体系。
一、环境保护方针2002年,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了《中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白皮书,提出了“预防为主、污染控制、资源节约、综合治理”的环境保护方针。
这是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发展的总方向,也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思路。
二、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组成。
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最重要的两个法律文件,分别保障了公民的环境权益,确立了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治基础。
此外,还有数十部环保相关的法律文件,涵盖了空气、水、土地、噪声、危险废物等多个领域。
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保税法》等。
三、环境保护政策我国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包括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红线、水十条、土十条、气十条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保障我国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四、环境保护基金2016年,我国环保部门成立了环保专项基金管理中心,负责管理环保专项基金等相关事务。
环保专项基金主要用于重点防治区域、关键领域和突出环境问题的调查、监测、评估、修复、治理等环保工作。
五、环保监管制度我国现行的环保监管制度是由中央和地方两级环保主管部门共同实施的。
中央环保主管部门是国家环保部,主要职责是制定环保政策、法规和标准,组织环境监测和数据发布以及对地方环保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和考核等。
地方环保主管部门则主要负责地方环保管理和监督。
总体而言,我国环境保护法体系相较以往得到了有力的完善,不断加强环保法规的实施,在国内外树立了良好的环境保护形象。
但是,应该认识到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十分严峻,需要在各个方面加大力度,持续推进环保措施,最终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
气水土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重点行动锁定
8.4%,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分别降低2%、
2%、3%、3%。
为实现这一目标,陈吉宁提出今年要深化和落实生态环保领域改革、加
强环境法治建设。
在改革方面,陈吉宁说,实现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全覆盖。稳步推进省以
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完成《大气十条》、《水十
流域、海域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狠抓饮用水安全保障,加强饮用水水源规范
化建设,组织排查化工企业周边地下饮用水水源安全隐患,督促更换不安全水
源或强化供水深度处理,继续开展饮用水卫生监测。做好良好水体保护,推进
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深入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督促各地
完成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
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深入探索管理模式、健全管理制度、提升管理能力。指
导督促138个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制定综合治理方案。深入推进固体废物
进口审批管理制度改革。完成第一批优先控制化学品目录。
重点行业及产能过剩行业发放排污许可证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今年环境保护工作主要目标是:全国地
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9%,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下降
条》重点行业及产能过剩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建成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
平台。研究深化环境监测改革,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
理,坚决惩处数据造假行为。推动跨地区环保机构试点,开展按流域设置环境
监管和行政执法机构试点。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做好环境保护税开征准备
工作。
在法治建设方面,陈吉宁说,推进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环
环境保护:“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
11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讨论了脱贫攻坚、教育脱贫、生态环境保护三个规划。
作为本次常务会议研究的重点内容,环境保护是民生之重,很多时候也是民生之痛。
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全方位的环境保护大战略,本届中央政府成立以来先后出台了“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环境保护措施。
——“大气十条”2013年6月1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措施,同年9月10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文件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
一是减少污染物排放。
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
整治城市扬尘。
提升燃油品质,限期淘汰黄标车。
二是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提前一年完成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三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重点行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到2017年底下降30%以上。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四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煤制甲烷等清洁能源供应。
五是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对未通过能评、环评的项目,不得批准开工建设,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提供贷款支持,不得供电供水。
六是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
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信贷支持。
加强国际合作,大力培育环保、新能源产业。
七是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制定、修订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建议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
强制公开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
公布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
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八是建立环渤海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人口密集地区和重点大城市PM2.5治理,构建对各省(区、市)的大气环境整治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九是将重污染天气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根据污染等级及时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机动车限行等措施。
十是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地方政府对当地空气质量负总责,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国务院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倡导节约、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
贯彻落实“土十条”、“水十条”和“气十条”的实施方案
贯彻落实“土十条”、“水十条”和“气十条”的实施方案土壤、水和大气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美丽中国建设,保护好土壤、水和大气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
为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山东省政府关于“土十条”、“水十条”和“气十条”工作,推进我县农业转型升级和环境保护工作,根据我局职能,制定了《X县农业局关于贯彻落实“土十条”、“水十条”和“气十条”的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清洁空气行动,全力保障水生态安全,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多赢,为建设幸福美丽新X奠定良好环境基础。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把加强农业污染防治工作与农业健康快速发展相结合,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健康有序推进,凸显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始终把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与农业污染防治工作放在首位,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在兴产业、促增收的同时,自觉维护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三)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结合实际、突出重点。
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为重点,强化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切实保护土壤、大气和水质。
三、实施内容(一)化肥农药减量控污。
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
科学施用农药,推行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现代植保机械。
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模式。
严禁将城镇生活垃圾、污泥、工业废物直接用作肥料。
加强废弃农膜回收利用,严厉打击违法生产和销售不合格农膜的行为,建立健全废弃农膜回收贮运和综合利用网络,开展废弃农膜回收利用试点。
中国今年出台“土十条” 将实行最严环境保护制度
中国今年出台“土十条” 将实行最严环境保护制度中国规划的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大气十条”“水十条”都已出台。
记者11日从中国环保部召开的2019年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获悉,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将于今年出台。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会上介绍,“十三五”环境保护的总体思路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确保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xx”时期,全国堆存长达数十年的历史遗留铬渣处置完毕,并完成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环保部门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安排中央专项资金,支持重点区域实施重金属污染治理。
2019年,环保部加快编制“土十条”,启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项目,推进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
陈吉宁表示,2019年要出台“土十条”并全面实施,启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继续组织实施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项目,建立规范的污染场地联合监管机制。
环保部门在“十三五”时期将完成“土十条”编制并组织实施,加强土壤环境监测监管,实施农用地分级管理和建设用地分类管理,开展土壤污染污染治理与修复。
“十三五”环境保护的总体思路中提出,“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陈吉宁解释说:“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不是政策制定得越严厉越好,也不是标准制定得越高就越好,而是制定政策、标准在实际中能够确实执行,可以落实。
是‘落在实处的严格’,而不是政策、标准停留在纸面上。
”海洋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因此保护海洋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关于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的全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损害,...目前,环境污染严重,因此政府应该加强环境保护措施。
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关于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的解读,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2019年4月20日下午,上海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听取《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修...海洋环境保护条例是一部重要的条例,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关于江苏省的海洋环境保护条例,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损害,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第一条为了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确保气象探测信息的代表性、准确性、连续性和可比较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制定本条例。
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
环境保护:“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的具体内容“大气十条”2013年6月1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措施,同年9月10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文件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
一是减少污染物排放。
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
整治城市扬尘。
提升燃油品质,限期淘汰黄标车。
二是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提前一年完成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三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重点行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到2017年底下降30%以上。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四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煤制甲烷等清洁能源供应。
五是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对未通过能评、环评的项目,不得批准开工建设,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提供贷款支持,不得供电供水。
六是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
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信贷支持。
加强国际合作,大力培育环保、新能源产业。
七是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制定、修订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建议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
强制公开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
公布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
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八是建立环渤海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人口密集地区和重点大城市PM2.5治理,构建对各省(区、市)的大气环境整治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九是将重污染天气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根据污染等级及时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机动车限行等措施。
十是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地方政府对当地空气质量负总责,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国务院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倡导节约、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
水十条2015年2月,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水十条》,4月16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
环境保护“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
环境保护:“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11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讨论了脱贫攻坚、教育脱贫、生态环境保护三个规划。
作为本次常务会议研究的重点内容,环境保护就是民生之重,很多时候也就是民生之痛。
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全方位的环境保护大战略,本届中央政府成立以来先后出台了“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环境保护措施。
——“大气十条”2013年6月1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措施,同年9月10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文件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
一就是减少污染物排放。
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
整治城市扬尘。
提升燃油品质,限期淘汰黄标车。
二就是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提前一年完成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三就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重点行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到2017年底下降30%以上。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四就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煤制甲烷等清洁能源供应。
五就是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对未通过能评、环评的项目,不得批准开工建设,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提供贷款支持,不得供电供水。
六就是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
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信贷支持。
加强国际合作,大力培育环保、新能源产业。
七就是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制定、修订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建议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
强制公开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
公布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
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八就是建立环渤海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人口密集地区与重点大城市PM2、5治理,构建对各省(区、市)的大气环境整治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九就是将重污染天气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根据污染等级及时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机动车限行等措施。
环境保护:“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
三者之间的联系
01
大气、水和土壤的污染防治工作相互关联,任何一项的单独防治都难以取得最 佳效果。
02
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作用,例如大气污染会引发 酸雨,酸雨又会对土壤造成破坏。
03
污染物在大气、水体和土壤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例如某些气体污染物在大气中 转化为气溶胶颗粒物,进入土壤后会对农产品造成污染。
监管部门
环保部门是“土十条”的牵头部 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及 考核评价等工作;其他有关部门 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相关监管工作 。
社会参与
鼓励公众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加强社会监督,建立举报制度 ,及时处理公众投诉和举报。同 时,加强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 提高公众对土壤污染防治的认识 和意识。
04
空气质量预报与控制
3
发展精准预报技术,实现空气质量的精准预报 和控制。
环境保护政策的方向和选择
强化环境法律制度建设
01
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推进排污权交易制度
02
通过市场手段,实现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污染控制的成本效
益最优。
发展绿色金融
03
将环保因素纳入金融体系,通过金融手段促进绿色发展和环保
03
“土十条”
定义与背景
定义
“土十条”是指中国政府针对土壤污染问题而制定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 划》,旨在保护土壤环境,防治和减少土壤污染,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态安全 。
背景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土壤环境状 况不容乐观,亟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和防控。
主要目标和任务
“水十条”以“全面控制污染,强化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为主题,提出了十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和措施,是继 “大气十条”之后又一项重要的环境治理行动计划。
“土十条”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土十条”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在社会各界的期待下,环境保护领域又一项重大的污染防治纲领性文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5月31日正式发布(以下简称“土十条”)。
近年来,从镉污染造成的“痛痛病”到接连出现的“毒地事件”,土壤污染持续引发舆论关注。
生活在污染土地上的人们,容易通过食物链作用,比如饮用受污染的水、食用污染土地上长大的农作物和动物,最后超量摄入这些污染物,从而带来各种健康隐患。
这份备受瞩目的“土十条”,赶在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之前出台,基本涵盖了土壤污染防治的各个工作环节,彰显了国家对土壤污染问题的深度关切和必治决心,也响应了人们对土壤保护与监管体系的呼唤。
一、“土十条”怎么说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后,《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揭开了神秘面纱。
综观10条35项措施,一些关键词颇为引人注目。
关键词之一: 强基固本与“大气十条”“水十条”注重谈措施不同,“土十条”更加注重谈建设,强化部署基础性工作的特点尤为突出。
开展调查、摸清底数,推进立法、完善标准、科技支撑、强化监管等,或单独成章,或重点论述。
这些很多都是基础性工作,强基固本的战略意图十分明显。
这不难理解,相较于大气、水污染防治,土壤利用地环境管理、防范建设用地新增污染、强化空间布局管控等都逐条提出了要求。
第六条专门论述“加强污染源监管,做好土壤污染预防工作”,对严控和减少工矿、农业和生活污染逐一做了部署。
关键词之七:安全利用“利用”一词,在文件中出现47次,成为最高频词汇之一。
其中,“安全利用”一词出现10次,传递的信号十分明显。
尤其是在文件开头的主要指标目标部分,提出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关键词之八:责任明确明确责任分工,是任何一项系统化工程顺利推进的基础和保障。
土十条
中国经济新闻网2016-06-14 14:27:50《土十条》的颁布实施,为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提供了有力武器,是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吴平我国土壤污染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局部地区污染严重。
近年来,如湖南“镉大米”,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毒土地”等一系列社会事件暴露出我国土壤污染的严峻形势,拷问我国土壤污染的治理成效。
2016年5月31日,国务院公开发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土十条》)。
这份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由环保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十余个部门编制而成的《土十条》,可谓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土十条》的编制工作肇始于2013年5月,历时3年,前后3次征求各省(区、市)和地方的意见,5次征求中央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意见,反复修改达50多稿,彰显了国家对土壤污染问题的深度关切和必治决心。
《土十条》共有10条35款231项具体措施。
从摸清情况到依法治“土”,从分类管理到风险管控,从推进修复到分配责任……对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作出了系统而全面的规划及行动部署,将成为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之后,我国应对重点环境问题的又一行动纲领。
摸清底数,强化监测土壤污染的“家底”是所有防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但我国缺乏全面详细的土壤污染数据,甚至部分地区缺乏监测点位和人员配置。
因此,《土十条》开篇即要求全面掌握土壤污染状况及变化趋势,为治土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第一,要求对农业地及重点行业企业用地的污染情况作重点、详细调查及监督,首次提出建立每10年1次的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定期调查制度。
第二,通过优化监测点位的规划、整合及设置,构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要求各省(区、市)开展土壤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培训,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主动性和灵活性。
第三,发挥大数据在治土中的重要作用,借助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智慧技术,拓宽数据获取渠道,实现数据动态更新,吸纳各部门土壤相关数据,构建全国土壤大数据管理平台,加强数据共享,提升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水平。
治理环境污染的政策和法律措施
治理环境污染的政策和法律措施第一章:背景和制定目的随着我国工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引起重视。
环境污染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态安全,也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形象。
为了治理环境污染,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措施,以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环境污染治理政策2.1 “大气十条”2013年,国务院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被称为“大气十条”。
该计划通过实施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提高大气环境质量,包括限制汽车尾气排放、减少燃煤发电、推广清洁能源等手段。
2.2 “水十条”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称为“水十条”。
该计划强调了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规范农业、工业和城市排污、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科技创新等途径,提升水环境质量。
2.3 “土十条”2016年,国务院发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称为“土十条”。
该计划着重治理土壤污染,加强监测、修复、防治和管理,以确保土壤环境安全。
第三章:环境污染治理法律措施3.1《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是我国主要的环境污染治理法律,于1989年颁布实施,2014年经过修订后仍然有效。
该法规定了生态环境保护、污染及其危害的控制、环境监测和信息公开等方面的内容。
3.2《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是我国专门用于管理固体废物的法律。
该法规定了固体废物的分类、处理、运输和处置等方面的内容,以保护环境不受固体废物的污染。
3.3《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于2015年颁布实施,成为我国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法律。
该法规定了大气污染源的排放标准、监测和控制措施以及处罚等内容,以保护大气环境质量。
第四章:治理环境污染取得的成效随着我国积极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显著近年来,我国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如煤改气、煤改电等,导致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显著。
新环保法及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宣贯培训课件
目录
新环保法条款解读 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
一、新环保法条款解读
1、新《环保法》出台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1989年,正式实施
•2011年,《环境保护法》正式列入十一届全国人大修法计划 •2012年8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一审 • 8月31日~9月30日,草案第一次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2013年6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二审 • 7月19日~8月18日,草案第二次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2013年10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三审 •2014年4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四审 •2014年4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经十二届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
3、新《环保法》新在哪
设立了中国环境日
第十二条 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 2016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
改善环境质量 推动绿色发展 2015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
践行绿色生活
10
3、新《环保法》新在哪
• 五大亮点:建立公共检测预警机制,划定生态保护红 线,环境公益诉讼主体扩大,按日计罚无上限,明确 政府管理责任
12
4、最有力度的《环保法》体现在哪
• 第一个突破是推动建立基于环境承载能力的绿色发展模式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实行环保目标责 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制定经济政策应充分考虑对环境的 影响,对未完成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实行环评限批,分阶 段、有步骤地改善环境质量等)。
• 第二个突破则是推动多元共治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各级 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企业承担主体责任,公民进行违法 举报,社会组织依法参与,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是将重污染天气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根据污染等级及时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机动车限行等措施。
十是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地方政府对当地空气质量负总责,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国务院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倡导节约、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
四是强化科技支撑。推广示范适用技术。加快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攻关研发前瞻技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规范环保产业市场,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
五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理顺价格税费,加快水价改革,完善收费政策,健全税收政策。促进多元融资,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增加政府资金投入。建立激励机制。健全节水环保“领跑者”制度。实施跨界水环境补偿。
——水十条
2015年2月,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水十条》,4月16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最早叫“水计划”,因为与已经出台的“大气十条”相对应,改为“水十条”。
一是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狠抓工业污染防治。取缔“十小”企业,全面排查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工业企业,专项整治十大重点行业,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水污染。强化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加强船舶港口污染控制。
九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土壤环境治理体系。完善管理体制。按照“国家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原则,完善土壤环境管理体制,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属地责任。
十是加强目标考核,严格责任追究。2016年底前,国务院与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签订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目标任务。
八是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强化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防治地下水污染。深化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加强良好水体保护加强近岸海域环境保护,推进生态健康养殖。严格控制环境激素类化学品污染。整治城市黑臭水体。保护水和湿地生态系统。
九是明确和落实各方责任。强化地方政府水环境保护责任,加强部门协调联动,落实排污单位主体责任。严格目标任务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水污染防治相关资金分配的参考依据。
二是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提前一年完成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三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重点行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到2017年底下降30%以上。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四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煤制甲烷等清洁能源供应。
五是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对未通过能评、环评的项目,不得批准开工建设,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提供贷款支持,不得供电供水。
六是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完善法规标准。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标准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提升监管水平,完善流域协作机制及水环境监测网络,提高环境监管能力。
七是切实加强水环境管理。强化环境质量目标管理。明确各类水体水质保护目标,逐一排查达标状况。深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完善污染物统计监测体系,将工业、城镇生活、农业、移动源等各类污染源纳入调查范围。严格环境风险控制,稳妥处置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全面推行排污许可,加强许可证管理。
四是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防范人居环境风险。明确管理要求,2016年底前发布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规定;分用途明确管理措施,逐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落实监管责任;严格用地准入。
五是强化未污染土壤保护,严控新增土壤污染。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化解过剩产能等,有序搬迁或依法关闭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的现有企业。
二是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体系。2020年,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系统构建标准体系;全面强化监管执法,重点监测土壤中镉、汞、砷、铅、铬等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石油烃等有机污染物,重点监管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开采等行业。
三是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全。按污染程度将农用地土壤环境划为三个类别;切实加大保护力度;着力推进安全利用;全面落实严格管控;加强林地草地园地土壤环境管理。
——“大气十条”
2013年6月1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措施,同年9月10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文件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
一是减少污染物排放。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整治城市扬尘。提升燃油品质,限期淘汰黄标车。
六是加强污染源监管,做好土壤污染预防工作。严控工矿污染,控制农业污染,减少生活污染。
七是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改善区域土壤环境质量。明确治理与修复主体,制定治理与修复规划,有序开展治理与修复,监督目标任务落实,2017年底前,出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成效评估办法。
八是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动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研究,加大适用技术推广力度,推动治理与修复产业发展。
十是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依法公开环境信息,各地要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内水环境质量状况。加强社会监督,构建全民行动格局,树立“节水洁水,人人有责”的行为准则。
——土十条
2016年5月28日,国务院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战略部署。
一是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深入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并建立每10年开展一次的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定期调查制度;建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2020年底前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所有县、市、区全覆盖;提升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水平。
六是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信贷支持。加强国际合作,大力培育环保、新能源产业。
七是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制定、修订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建议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强制公开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公布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二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依法淘汰落后产能,严格环境准入。优化空间布局。合理确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推动污染企业退出,积极保护生态空间。严格城市规划蓝线管理,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应保留一定比例的水域面积。推进循环发展。加强工业水循环利用。
三是着力节约保护水资源。控制用水总量。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健全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严控地下水超采。提高用水效率,抓好工业节水、城镇节水与农业节水。科学保护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