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第3编现代文阅读专题十三说明文阅读说明文文体知识概览课件语文版
合集下载
语文中考复习《说明文阅读》课件张共30页文档
![语文中考复习《说明文阅读》课件张共30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a929f3a9b89680203d825ed.png)
画图表:通过用图、列表的方法来帮助人们认识事物。 下定义;采用言简意明、周密无懈的语言,提示事物的本 质特征的说明方法。 打比方:用比喻来说明事物的特征。这一方法可以使说明 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有助于对事物特征的理解。
➢说明方法的作用
• 作比较:使被说明的事物特点突出。 (答题要结合内容)突出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寻找 比较点) (地位、影响、成因、结构 等)。
说明文的类型
事物性说明文说明事物的是
事物说明文
说明文 事理性说明文解说事理的是
事理说明文。
中考要求
1、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概括; 2、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把握; 3、对说明结构及其顺序的理解与把握; 4、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辨析与分析; 5、对重要词、句的理解及对说明语言的品味; 6、根据选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或经验进行联想、想象; 7、对文章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的感悟与评价; 8、对文本与链接材料进行综合理解。
间因果条件等关系安排,前后相互承接.
• 3.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的结构,
一层一层的剖析事理.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 浅入深.
分析说明结构
辨析概念:
顺序和结构是两个概念。 说明顺序:具体是对说明内容的先后次序的 安排。 文章结构:是文章各部分的组合方式。
分析说明结构
总体结构:
①引出说明对象(引说部分)②阐释说明对象(主体部 分)③总结说明对象(收尾部分)
练一练
结合复习资料答题格式, 完成中考模拟题
说明文复习前测
1、秦岭造就了关中的雄胜(地理优势);秦岭形成了八百里秦川 的肥沃富饶;秦岭改善了关中的环境;秦岭使关中成为中国古代政 治中心的首选之地。(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
➢说明方法的作用
• 作比较:使被说明的事物特点突出。 (答题要结合内容)突出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寻找 比较点) (地位、影响、成因、结构 等)。
说明文的类型
事物性说明文说明事物的是
事物说明文
说明文 事理性说明文解说事理的是
事理说明文。
中考要求
1、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概括; 2、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把握; 3、对说明结构及其顺序的理解与把握; 4、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辨析与分析; 5、对重要词、句的理解及对说明语言的品味; 6、根据选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或经验进行联想、想象; 7、对文章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的感悟与评价; 8、对文本与链接材料进行综合理解。
间因果条件等关系安排,前后相互承接.
• 3.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的结构,
一层一层的剖析事理.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 浅入深.
分析说明结构
辨析概念:
顺序和结构是两个概念。 说明顺序:具体是对说明内容的先后次序的 安排。 文章结构:是文章各部分的组合方式。
分析说明结构
总体结构:
①引出说明对象(引说部分)②阐释说明对象(主体部 分)③总结说明对象(收尾部分)
练一练
结合复习资料答题格式, 完成中考模拟题
说明文复习前测
1、秦岭造就了关中的雄胜(地理优势);秦岭形成了八百里秦川 的肥沃富饶;秦岭改善了关中的环境;秦岭使关中成为中国古代政 治中心的首选之地。(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ppt课件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dba03559eef8c75fbfb3e7.png)
空间顺序
辨别说明方法
常见说明方法:
举例子 打比方 列图表 列数字 作比较 摹状貌 引用 分类别 下定义 作诠释
(二)说明方法及作用一览表
说明方法
① 正方形就是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下定义 ② 燃料工业可分为煤炭工业、石油工业、太阳能利用 工业、原子能工业以及天然气加工工业等。 分类别 ③ 纯数据文件不会被病毒感染,如:声音、图像、动 画、文本等文件。 举例子 ④大礼堂椭圆形,有两层挑台像两弯新月,围拱着主席 台。 打比方 ⑤有时,一个气孔在一秒钟内能吸进二万五千亿个二氧 化碳分子。列数字
列数字
下定义
作比较
体会说明文的语言:
说明文语言特点: 说明文语言 风格 生动、形象、准确
准确、严密
平实、质朴、准确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1、 “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 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小乔木。” “部分”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部分”一词是从范围上加以限制, 指的是局部,说明不是所有的沿海滩涂地区 都能生长红树林,删去不符合实际, “部 分” 一词表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分类别
列数字
下面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 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 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 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 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 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 这种桥又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 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 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什么是说明对象?
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就是
说明对象。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ppt课件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a28f59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c.png)
生某种变化,降低唾液抵抗香烟中毒素的作用。几年前,以色列工学院曾进展过一项研究,把一些癌细
胞与唾液和烟雾的混合物放在一起,结果发现,污染后的唾液竟成了癌细胞滋长的温床。该研究负责人
拉菲•纳格勒指出,这项研究说明“香烟烟雾 能让唾液丧失保护作用, 还成为致癌的催化剂, 唾液在
受到污染后就会破坏口腔细胞〞。
第七页,共30页。
➢区分说明方法
常见说明方法:
举例子
打比方
列图表
列数字
作比较
摹状貌
引用
分类别
下定义
作诠释
第八页,共30页。
〔二〕说明方法及作用一览表
第九页,共30页。
第十页,共30页。
说明方法
① 正方形就是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下定义
② 燃料工业可分为煤炭工业、石油工业、太阳能利用工业、
表现得越焦虑。〞
第二十六页,共30页。
③唾液是消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帮手,它是食物消化的催化剂。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将食物中的少量
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类食物在口中咀嚼次数越多,我们就会觉得越香甜就是这个原因。
④唾液可以帮助身体抵抗各种细菌的进犯。唾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对保持口腔组织
的安康必不可少。但经常吸烟饮酒的人唾液中蛋白质的含量会降低。当烟雾与唾液接触后,唾液便会发
⑤随着研究的深化,唾液对人类疾病的检测、预防和治疗将会起到更大的作用。糖尿病和乳腺癌的
早期诊断也许完全可以依靠唾液分析来进展。美国加州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正在研制一种检测设备,其
体积仅相当于一部手机。让人关注的并不仅是从唾液中可以发现癌细胞〔这一点在常规分析中已经得到
证实〕,而是利用对唾液的快速检测,仅仅20分钟就可得知一个人是否患有糖尿病。这种检测设备一旦
通用版中考语文总复习第3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说明文阅读 通用版精品复习课件
![通用版中考语文总复习第3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说明文阅读 通用版精品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0643c30975f46527d3e1c6.png)
时间顺序
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从概括到具体、从特点到用途等。如:《中国石拱桥》,由一般到特殊,使
读者对中国石拱桥的了解由浅到深,逻辑条理十分清楚
文体知识清单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 准确性 说明语言 通俗易懂 性质、程序等,都要求表述准确无误。这体现了作 者严谨、周密、科学的态度 俏皮有趣,深入浅出,帮助读者轻松理解科学知识
25题(2分) 22题(2分)
中考考情速递
【考情总结】
(1)考查形式:近8年来,江西省2011年、2014年、2016年、2018 年考查了说明文, 考查形式有简答题、填空题、判断题三种形式,题量为3~5道,分值均为13~14分。 (2)选材内容:多从传统文化、科技前沿、环境保护、自然奥秘、生活热点等方面进 行选择,而且对传统文化选材情有独钟,选文在1000~1500字。
【考点二】 信息提取与概括
(4年4考)
(2)廊的运用有哪些原则?亭之美)作用:廊在园林中是游览线,又起着分割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亭在园林等风景 区中,起着“点景”与“引景”作用。桥将人与四周的风物人情联系在一起,使风景区更具诗 情画意。共同特点:形式多样,富于变化。
廊在园林中是游览线,又起着分割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廊引人随,水石其间,
移步换影,幅幅成图。像驰名中外的北京颐和园的长廊,漫步其间,得以饱览昆明湖的湖 光景色。而苏州拙政园的水廊,则轻盈婉约,人行其上,宛如凌波漫步。扬州西园前的香 影廊,未至其境,名已醉人。至于苏州沧浪亭的复廊,用花墙分隔,使园有界非界,似隔非 隔,令人遐思无限。扬州园林主体建筑用楼 ,其廊亦作楼式 ,即复道廊,形成了多层的游 览线,寄啸山庄是为佳例。 廊之运用得当与否,有关全局,高下得宜,曲折有度,尤其在可有可无之间,益见功力。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PPT教学课件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97bb49e2bd960590c677e5.png)
14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4、阅读《你的唾液贵如金》,结合具体 内容分析本文语言特点。
A、分析说明语言的平实、准确性
B、分析说明语言的生动、准确性
2020/12/11
15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方法归纳
1定性。本文语言平实、准确或生动、准确。
2列举修饰限制性词语、句子或具有比喻拟人 等修辞手法的句子
2020/12/11
17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5 通读全文,说说第⑥段中“我们已经得出的 这一结论”指的是 什么。(05。济南) 《2050,告别一百万个物种》
考察指示代词的指代内容。根据“词不离句、 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答案应在文 章中找。
据保守估计,这6个地区的物种到2050年将消 失15﹪~37﹪,即平均有26﹪的物种将因为气 温升高且无法寻找到适宜的栖息地而灭绝。
3分析词语、句子的表达作用,体现语言特点
2020/12/11
16
示例: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准确。例如“唾液 是消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帮手 ”、“研究 证明,唾液是你宝贵的信息库,是反应你 健康状况的一扇窗。 ”等语句中把“唾液” 比作“帮手 ”“信息库”“窗”,生动、 形象地说明了唾液可以帮助消化、传递珍 贵信息、反应健康状况的重要作用。语言 表达生动、形象。
强调了经济损失之大, 如果去掉这个词, 意思
变成“我国每年被污染的粮食合计经济损失刚好
是200亿元”,太绝对了,表达就不准确,不严密
了。
“很可能”一词表估计,它说明月球成为人
类远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不一定能够实现,表达
准确,严密。
2020/12/11
11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说明文阅读总复习》精品教学课件PPT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说明文阅读总复习》精品教学课件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d4a891f242336c1fb95eda.png)
(二)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刻在乌龟
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
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
上,这些木片或竹片叫做简或牍。春秋末年,还出现了写在绸子
上面的书。这种书叫做帛书。
(时间顺序)
(三)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 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 良的传统;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
《语文课程标准》在说明文阅读方面的要 求是: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 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科技作品,注意 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 法;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文章 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 意方面的作用。 中考说明文阅读考查的主要题型有填空 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概括题、图 表题等,其中简答题设题最多,比例最大。
松鼠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 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 句中“好像”一词有何表达效果?
“好像”一词表示猜测,并非肯定。松鼠白 天不出来的原因可能不止是害怕强烈的日光, 用在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特点。
技巧点击:解答此类题型时,可先解词或说 明词性作用,再分析词在句中的作用,最后再说 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的特点。
解答: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假山和池沼配合的自然美
技巧分析: 1、明确说明内容,需抓住说明对象和特征。 2、说明对象从三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抓中心句
三看首尾段。 3、说明对象的特征应抓每段中的关键词。语言要
简明扼要,切记以偏盖全。 4、模式:介绍了……的……(对象加特征) 。
2、弄清说明文的结构和顺序(2-3分)
九年级语文中考初中说明文文体知识课件(共53张PPT)
![九年级语文中考初中说明文文体知识课件(共5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9ac2bfa0b4e767f5bcfcec8.png)
1.看题目 2.看首位段和中心句
例如《绿色蝈蝈》是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蝈蝈。 《看云识天气》是事理说明文,第一自然段的最后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 什么样的天气”。由此句就可以总结出此文介绍了云和 天气的关系。
明确特征的方法
▪ 一般来说,说明文要说明的重点, 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
找出:中 心 句
中心句指的是一段话中表述中心意思的句子。 一般情况下一段只有一个中心句,且以短句居 多。
中心句的位置:大多在段首,有的也在段尾, 极少数在段中。
二 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
举例子 分类别 1、旅人桥(282年)→赵州桥(605年) →卢沟桥(1189年) →长虹大桥(1961年)
引5、用介有绍引三古人诗:词东句坡、(名中著)中→的鲁名直句(、左名)人名→言佛、印谚(语右、)俗语、神话传说等。
作诠释:能通俗地介绍或解说事物或事理的: 性质与特点。 (作用表达格式:通俗地介绍了××的……特征, 让人易于了解。)
下定义:增强文章的科学性 (作用表达格式:运用科学准确的语言 给××下定义,增强文章的科学性,使 说明更严密。)
实战演练:
作诠释
为什么?怎样区别?
▪ a、b两句都是判断句,a句使用了下定义的 方法说明统筹方法的概念,可以变为:一 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就是统筹方法。 b句用作诠释的方法从颜色上解说激光,如 变为“一种颜色单纯的光就是激光”,那 就是谬误了,因为并不是所有“颜色单纯 的光”都是激光。c句不是判断句,说明内 容没有解说“异养”的本质特征,只说明 部分范围,因而是作诠释。
又如《向沙漠进军》中第四段对“游击战”、“阵 地战”的诠释。
下
定
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