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知识点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一说明文的分类
1.按说明对象:说明文可分为事物性说明文和事理性说明文。事物性说明文是解说实体事物的形态、结构、性质、特征等的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事理性说明文是阐释抽象的事理、本质、关系、规律等的说明文,如《看云识天气》。
2.按说明文语言特征:说明文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平实说明文,一般以平实的笔法,客观准确地介绍事物,具体科学、简明易懂;生动说明文则较多地采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文章生动、有趣,如《大雁归来》。
知识点二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1.说明对象,即文章要说明的事物或事理。明确说明对象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看文章说明什么事物或事理,二是看文章说明这一事物的哪个方面,我们既可以从标题入手,也可以从文章中归纳。如《中国石拱桥》题目就是它的说明对象,而《被压扁的沙子》就需要仔细阅读原文,通过具体分析归纳,方可得出其说明对象为“恐龙灭绝的原因”。
2.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里外)、形态(大小、长短等)、性质(硬、软、冷、热等)、变化(动、静、快、慢等)、成因(简单、复杂)、功用(用途)等方面。
知识点三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按事物发展过程的先后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说明事物的变化、发展、成长过程,说明物品的生产程序和使用程序等常采用时间顺序。具体有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等。
2.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物等静物一般按空间方位的顺序依次进行说明。首先要确定观察点,俯视、仰视、远眺或近观,然后按一定方位,从前后、左右、上下、南北、内外、中心等方面来说明事物。
3.逻辑顺序:按事物、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行说明的顺序。一般事理说明文多用这种顺序。常用的逻辑顺序包括以下六种: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由一般到个别)、从主要到次要。
知识点四说明方法及作用
1.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分类别:把事物的特征/事理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然后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事物的特征/事理。
4.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5.打比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事物的特征/事理说清楚,使说明更生动形象。
6.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7.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概括,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的特征/事理。
8.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资料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9.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法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10.引资料: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使说明更有说服力;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逸事趣闻等,使说明更有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知识点五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准确性、严密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在此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特别要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术语和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它们往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修辞手法的运用、描写、修饰性词语的点缀,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要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对知识表述要科学严谨,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明确无误。
2.要注意运用好表示修饰限制等作用的词语,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等词语。
知识点六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有三种形式:
1.总分式
(1)总—分:如《苏州园林》
(2)总—分—总:如《看云识天气》
(3)分—总:如《什么是生态系统》
2.递进式
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后面的在前面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如《大自然的语言》,从物候现象到物候规律的认知过程就是典型的从现象到本质的层层递进式结构。
3.连贯式
各层之间按照事物发展过程、时间、因果、条件等关系安排层次,前后互相承接。
注意:“总—分”式结构常用于从概括到具体或者从整体到部分的说明文;递进式结构多用于从现象到本质的事理说明文;连贯式结构多用于时间顺序的说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