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合集下载

中职校示范项目建设方案数控技术

中职校示范项目建设方案数控技术

专业二:数控技术应用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概述根据市装备制造业对数控技能人才的要求,本专业主要面向及其周边装备制造业的一线操作岗位,培养服务于机电产品制造、汽车制造、模具制造、装备制造等行业,能熟练操作数控机床,掌握数控编程与维修知识,适应生产、建设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合格技能人才。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一是完善校企深度融合“四结合四融合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将课本知识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实训与考证相结合,在教学内容中融入职业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建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外引内培、专兼结合,重点开展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培养和培训。

三是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建立符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激励考核制度以及项目评估和反馈体系。

1。

需求论证(1)行业背景分析国内制造企业广泛应用机械制造与加工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我国制造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这必然对掌握机械制造与加工技术的技术人才,特别是对一线数控技术工人形成了巨大需求。

近年来,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为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造就了第一机床厂、齐耀瓦锡兰菱重麟山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海信模具有限公司、优先出锐工具有限公司等数十家国内著名、有较大国际影响的装备制造企业,形成了地区先进装备制造企业集群的优势.这些企业的发展需要装备高精度数控加工中心、高速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等大量先进的数控设备,需要先进的高速度、高精度的加工技术,引领全省装备制造企业向更高技术发展.与此同时,以模具制造业为代表的众多中小装备制造企业为了提高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和企业竞争力,也在进行设备更新及技术升级改造,大量装备数控机床,数控技术得到普遍应用.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数控人才更是供不应求。

在我校的周边地区,加工业发展十分迅速,为了提高产品制造能力和竞争力,这些企业大量购进数控设备,因此需要大量的数控编程、数控机床操作人才.(2)区域经济发展分析据统计局《2011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装备制造业正强化优势产业集聚效应,总投资1338。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一、专业背景及目标(一)背景分析数控技术是一门涉及机械、电气、电子、计算机等多个学科的交叉专业,随着制造业的和发展,数控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目前,我国数控技术人才供应不足,各行各业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大,但人才质量和数量并不满足实际需求。

因此,有必要加大对数控技术专业的建设力度,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数控技术人才,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目标设定1.培养适应制造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数控技术人才。

2.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能够独立进行数控系统设计、调试和维护的专业人员。

3.加强与制造业企业的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和科研项目,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的数控技术人才。

二、专业设置及课程规划(一)专业设置根据数控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就业需求,设置数控技术专业及其相关专业方向。

数控技术专业设置数控工艺与装备、数控编程与应用、数控系统与维护等核心课程。

(二)课程规划1.基础课程:数学、物理、机械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等。

2.专业课程:数控工艺学、数控编程、数控系统原理、数控机床操作与维护等。

3.实践环节:开设实验课程,进行数控机床操作和编程实验;组织实习,到企业实地参观学习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团队建设(一)组建强大的教师队伍1.增加招聘数控技术专业的高水平教师,提高专业教师的素质。

2.组织教师参加业界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

3.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二)加强教师团队建设1.建立定期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建立教学评估机制,定期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四、实验室和设备建设(一)实验室建设1.设置数控机床实验室,配备不同类型的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以满足教学和实践需求。

2.配置先进的数控刀具和检测设备,提高实验室的技术水平。

数控实训室建设方案

数控实训室建设方案

数控实训室建设方案一、建设目标。

咱这数控实训室啊,那目标就是要打造一个超酷的学习和实践天地。

让学生们像超级英雄获取超能力一样,轻松掌握数控技术。

不仅要让他们学会操作那些数控设备,还得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像游戏里打通关卡一样,一关关闯过数控技术里的各种难题。

而且,这个实训室得跟得上行业发展的潮流,就像时尚达人紧跟时尚潮流一样,让学生一毕业就能无缝对接企业需求。

二、场地规划。

1. 操作区。

这个操作区得宽敞明亮,像大舞台一样,让数控设备在这儿各显神通。

要按照设备的类型和功能分区摆放,就像给不同性格的小伙伴安排合适的座位一样。

比如说,把车床、铣床这些大家伙按照加工工艺的流程顺序摆放,这样学生操作起来就像走在平坦的大道上,顺顺当当的。

设备之间要留出足够的空间,方便学生和老师走动、检查设备。

这空间就像城市里的马路一样,不能太窄,不然就会堵车(人挤人、设备操作不方便)啦。

2. 编程区。

编程区得安静,像图书馆的自习室一样。

配置足够数量的电脑,这些电脑要性能良好,就像一群听话又能干的小助手。

电脑桌椅要舒适,毕竟学生们要长时间坐在这儿敲代码,要是椅子不舒服,就像坐在刺儿球上一样,哪还有心思编程呀。

这个区和操作区要离得近一点,就像厨房和餐厅一样,方便编程完成后直接到操作区进行验证,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就像坐直通车一样快。

3. 材料与工具存放区。

这个区就像一个宝藏仓库。

要分类存放各种数控加工的材料,像钢材、铝材等,就像把不同种类的宝贝放在不同的宝箱里。

工具也要摆放得井井有条,什么刀具、量具之类的,都要有自己的小窝。

这样找起东西来就像在自家衣柜里找衣服一样方便,一伸手就拿到。

4. 教学演示区。

教学演示区要像小剧场一样,有大屏幕或者投影仪,让老师能够清楚地展示教学内容,就像导演在大屏幕上播放精彩的电影片段一样。

要有足够的座位,让学生们能舒舒服服地坐着听讲,就像在电影院看大片一样享受学习的过程。

三、设备采购。

1. 数控车床。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及方案建设规划申请报告书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及方案建设规划申请报告书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及方案建设规划申请报告书满足实践考核要求。

1、建设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机械制造业已经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成为国家实体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柱,数控技术作为现代机械制造业的重要技术支撑和核心支柱,为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撑。

本校结合本校发展战略和学生就业形势,积极推进新机械技术专业的建设,为本校的发展奠定基础。

2、建设目标
本专业的建设目标是建设一个面向新机械制造业技术,重点培养能够胜任新机械制造业技术管理的高等技术人才,实现本校数控技术从传统的“分散性”向“一体化”的发展,搭建一个连接本校与其他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等的网络,共同推动数控技术专业的发展。

3、建设内容
(1)教学设备方面:教学方面,本专业的建设要求配备可以满足教学需要的最先进的数控技术设备。

(2)课程建设方面:本专业的课程建设配备三大模块:一是机械自动化技术,包括数控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二是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包括机械设计分析、机械结构设计、机械精度调试等;三是计算机数控技术,包。

数控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数控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数控专业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数控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了满足市场对数控专业人才的需求,我校决定开展数控专业建设工作,制定实施方案,以期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数控专业人才,为工业发展做出贡献。

二、目标。

1. 建设目标,建设一支高水平、应用型、复合型的数控专业人才队伍,满足现代制造业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

2. 建设内容,通过课程设置、实验室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努力,全面提升数控专业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建设方案。

1. 课程设置。

(1)基础课程,数控原理、数控编程、数控加工工艺等。

(2)专业课程,数控机床操作与维护、数控加工工艺与设备、数控系统与应用等。

(3)实践课程,数控加工实习、数控编程实训等。

2. 实验室建设。

(1)现有实验室改造,更新数控机床设备,完善数控编程软件,提升实验室硬件设施水平。

(2)新建实验室,新建数控仿真实验室,提供仿真实验环境,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3. 教学团队建设。

(1)引进专业人才,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数控专业教师,提升教学团队整体水平。

(2)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数控专业教师参加行业培训,更新教学理念和技术。

四、实施计划。

1. 第一阶段(1年),完善课程设置,推进实验室改造,引进数控专业教师。

2. 第二阶段(2年),加快实验室建设进度,开展数控专业实践课程,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3. 第三阶段(3年),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数控专业教学水平,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数控专业人才。

五、评估与调整。

1. 定期评估,每学年末对数控专业建设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方案。

2. 不断完善,根据评估结果,不断完善数控专业建设方案,适应市场需求和教学改革的要求。

六、总结。

数控专业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是我校为适应现代制造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数控专业人才的重要举措。

通过全面实施方案,将为数控专业的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保障,为我校数控专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方案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方案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方案数控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制造技术,在制造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数控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建设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将从专业设置、师资队伍、教学环境和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专业设置:1.专业名称:数控技术应用专业2.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数控机床操作、编程和维护等技能,能够独立进行数控加工、生产管理和技术创新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3.专业课程设置:数控加工技术、数控编程与调试、机床电器与自动控制、现代制造工程基础、制图与CAD/CAM技术、数控车、铣、镗、钻加工技术等。

二、师资队伍:1.教师队伍:该专业教师团队由2名教授、4名副教授、8名讲师组成,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比70%以上。

2.教师培训: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行业培训、学术研讨会和实践交流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三、教学环境:1.实验室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一流的数控机床实验室,配备先进的数控机床设备和软件,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需求。

2.教学设施:提供专业课程所需的教材和参考资料,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使教学更加生动、直观。

四、实践教学:1.实习基地:与知名企业合作,搭建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和应用数控技术。

2.毕业设计: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研究,提供企业实际需求的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五、就业前景:综上所述,建设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通过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环境建设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措施,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为制造业的发展和智能化进程贡献人才力量。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方案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方案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方案为使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在“十二五”期间主动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更好的服务于区域、行业经济建设,结合《山东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发展规划》,按照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制定本专业建设方案。

第一部分专业建设背景和基础一、专业建设背景(一)社会发展背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世界加工制造业专业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传统的机械制造行业在经历了设备改造、技术革新之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国外高新技术、新工艺迅速涌进、机械行业的加工手段越来越多,加工精度、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数控技术的应用时提高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数控机床是国防工业现代化的中药战略装备,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当今社会机械制造业竞争的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因此,大力培养数控技术人才,是加快发展我国制造业发展、实现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二)行业发展背景青州位于潍坊市最西端,与工业城市淄博市接壤,地理位置优越.在潍坊市经济委员会的《潍坊制造业战略升级的行动纲要》中指出:加快推动制造业的战略升级,坚定的走出新兴工业化道路,是实现“四个中心”的客观要求.青州制造业战略升级的重要包括: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和现代生物与现代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重点发展汽车、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工程设备制造、起重设备制造安装、新能源和新型环保设备制造业、液压件及石油机械加工制造;原材料制造业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制造业物流、技术服务等产业;大力发展就业广、清洁型的都市型工业,上述产业都与数控技术应用密切相关,而作为工业城市的青州市,各类机电产业生产的厂家众多,给数控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背景.山东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地处于青州市经济开发区,有山起重工、环盾锅炉、建富齿轮、卡特彼勒、江淮轻卡、中辰电力等众多的机械制造企业,因此,数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岗位需求量日益扩大。

《数控铣削编程与操作》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数控铣削编程与操作》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数控铣削编程与操作》精品课程建设方案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丁九峰一、课程建设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机械行业数控技术应用的发展为基本依据,以实践教学与企业产品加工相结合,通过加强实训教学和职业技能考证工作,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技能。

深化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本课程建设将按照课程改革以适应教学做合一的要求,将《数控铣削编程与操作》课程建设成为具有特色的精品课程,与企业数控专家、专业核心课程骨干教师合作完成课程的教学大纲、自测题库、课件、教案、考核标准上网,使本课程建设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达到优良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的研究1.课程的性质课程的性质:《数控铣削编程与操作》是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都很强的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数控技术应用人才所必需的工艺分析、数学处理、程序编制、数控铣床操作等知识与技能。

2. 课程的作用(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方面的知识 与技能,为下一步的顶岗实习做好准备。

(2)本课程具有培养学生掌握数控加工岗位职业技能的作用,是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中级数控铣工的奠基石,并为学生考取中级数控铣工职业资格证书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训基础。

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编制数控铣削加工工艺、编制数控铣削加工程序、操作数控铣床加工零件三方面的能力。

3.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包括: 初步操作数控铣床、 加工平面类零件、加工轮廓类零件、加工孔类零件、数控铣床编程技巧、加工曲面、 CAXA制造工程师应用七个教学项目。

4.职业能力目标:(1)专业能力目标:A.根据各种典型零件数控加工图纸,能够正确分析零件加工的技术要求,具备零件图样分析的能力;B.能够正确合理地制定各种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并编制符合技术规范的相关工艺文件,具备工艺设计与工艺文件编制的能力;C.能够在保证加工精度和质量要求的前提下,进行数控加工准备工作的合理安排,优化刀具路径,节约成本,具有一定的工艺改进创新的能力;D.能够应用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的知识,编写各种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并熟练操作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具备程序编制与验证优化的能力;E.遵守操作规范,正确使用数控加工设备及相关工艺装备,通过对加工过程的有效控制完成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具备加工过程控制能力;F.具有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检验产品的能力。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青蓝工程实施方案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我校特制定本方案,以推动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二、背景意义1、时代需求当前,全球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我国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在这一背景下,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适应时代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数控技术应用人才,我校需加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校内资源利用我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素质较高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师队伍,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尚不充分,资源利用不够高效。

通过实施青蓝工程,可以有效整合校内资源,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实现教师队伍的协同发展。

3、团队建议意义青蓝工程旨在搭建一个教师专业成长平台,通过师徒结对、交流互动等形式,促进教师间的经验分享和技能提升。

这将有助于构建和谐共进的教师团队,提高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为学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工作目标1、加速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针对青年教师,通过青蓝工程提供系统的专业培训和实践指导,帮助他们快速掌握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能力和技术水平。

具体措施包括:- 设立专项培养计划,针对青年教师的专业需求进行定制化培训。

- 安排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作为导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助青年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 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研讨会和技能大赛,拓宽视野,提升自身能力。

2、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利用骨干教师的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影响力,发挥他们在团队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具体措施包括:- 组织骨干教师开展公开课、示范课,分享教学心得和成功案例。

- 鼓励骨干教师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项目,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更新。

数控专业小组实施方案

数控专业小组实施方案

数控专业小组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数控技术是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它通过计算机控制机床和其他生产设备的运行,实现对工件加工过程的精密控制。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对数控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我们小组制定了数控专业小组实施方案,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二、目标定位。

我们小组的目标是通过实施数控专业小组实施方案,提高学生的数控技术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其成为适应制造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三、实施方案。

1. 课程设置优化。

针对数控专业的学生,我们将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环节,加强对数控技术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同时,引入最新的数控技术理论和应用案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紧跟行业发展趋势。

2. 实训基地建设。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将加大对实训基地的建设投入,更新数控设备,搭建仿真实验平台,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熟练掌握数控技术。

3. 导师指导。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我们将建立导师制度,邀请业内专家和资深教师担任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和实践项目,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

4. 实践项目开展。

我们将开展一系列与实际生产相关的实践项目,如数控加工实训、数控编程竞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技能,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5. 行业合作。

为了更好地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我们将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接触真实的生产环境,了解行业需求,提前融入职场。

四、实施效果预期。

通过数控专业小组实施方案的实施,我们预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控技术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其成为适应制造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对数控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机会。

五、总结。

数控专业小组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制造业发展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我们将全力以赴,落实实施方案,为数控专业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数控建设方案

数控建设方案

专业二:数控加工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1、需求论证⑴专业建设的必要性随着中国经济全面与国际接轨,并正在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我国制造业进入了一个空前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近几年来,国内机械加工业大量采用数控机床取代传统的普通机床进行机械加工,普通机械逐渐被数控机械所代替。

数控机床综合了微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电机与拖动,电子和电力、精密测量、气液压及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是数控机床的心脏。

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决定了今后发展数控机床是我国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的必由之路,是工厂自动化的基础。

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如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装备的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的大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机械制造业中,普通机械正逐渐被高效率、高精度、高自动化的数控机械所代替。

随着我国机制行业新技术的应用,我国世界制造业加工中心地位形成,数控机床的使用、维修、维护人员在全国各工业城市都非常紧缺,再加上数控加工人员从业面非常广,可在现代制造业的模具、钟表业、五金行业、中小制造业从事相应公司企业的电脑绘图、数控编程设计、加工中心操作、模具设计与制造、电火花及线切割工作,所以目前现有的数控技术人才无法满足制造业的需求,而且人才市场上的这类人才储备并不大,企业要在人才市场上寻觅合适的人才显得比较困难,以至于导致模具设计、CAD/CAM工程师、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等已成为我国各人才市场招聘频率最高的职位之一。

据报载,我国高级技工正面临着“青黄不接”的严重局面,原有技工年龄已大,中年技工为数不多,青年技工尚未成熟。

在制造业,能够熟练操作现代化机床的人才已成稀缺。

数控技术加工车间建设方案

数控技术加工车间建设方案

数控技术加工车间建设方案一、数控技术加工车间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为适应社会发展、培养新世纪合格的数控技术人才,学校现有的数控技术加工车间条件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根据国家教育计划大纲,职业教育的特点,数控技术加工车间要采用多层教学方式,多用途特点的数控机床。

而学校现有的数控技术加工车间实训条件落后,需要整合扩建。

2、数控专业社会服务的全面开展,急切需要一个适合专业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场所。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目前企业缺少能够对机床电器设备进行安装和检修的操作的人员,该实训室的建设能够实现了与这一职业岗位的对接。

2、数控专业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具备丰富的实训室建设、专业教育教学经验,为数控技术加工车间及实训教学资源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3、学校成立了实训建设领导小组,能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4、设立了实训室建设专项经费,能确保建设所需的费用按时足额到位。

二、建设目标建成1个软硬件设施完善、能容纳60人、理实一体教学的数控技术加工车间,实现如下功能:1、满足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生进行基本的数控操作;2、开展数控技术等方面师资培训;3、开展数控技能培训与鉴定;4、为企业提供数控机床进行安装和检修等社会服务。

三、建设内容及标准(一)实训室面积及分区实训室总面积不小于1000平米,室内分教学区、操作区、资料查阅区,教学区配备教学用多媒体设备和学生自主学习使用的计算机;资料区内提供维修电工操作指南、电工安全操作等方面的书籍。

各分区间用隔档或线条标识进行明显区别,设置功能区的标志和必要的警示(二)实训室仪器设备配置(三)实训室内涵建设1.教材建设落实《数控车零件加工》课程改革建设,配套完成数控实训教材的开发。

2.管理制度建设制订《数控技术加工车间管理制度》、《数控技术加工车间安全操作规程》、《实训室“6S”管理制度》、《实训室财产损失赔偿制度》。

数控机床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室建设方案

数控机床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室建设方案

数控机床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室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数控机床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装备之一、而数控机床理实一体化专业教育是培养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为了提高培养质量和效率,我们计划在学校内建设一个数控机床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室。

本项目的目标是提供一个现代化、专业化和实践化的教学环境,通过教室内设备的建设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和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室设施和设备的选用1.教室面积:根据实际需要,本教室的面积应达到200平方米以上,以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

2.空调和通风系统:考虑到教室内将进行大量的机床操作和实验,需在教室内安装空调系统,以保持室内温度的适宜并确保学生的舒适感。

同时,也要配备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防止机床操作产生的粉尘及废气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

3.教学设备:教室内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数控机床,包括铣床、车床、钻床等,以满足学生的实践操作需求。

同时,还需配备相关的数控编程软件和模拟器,方便学生进行编程和模拟实验。

4.辅助设备: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室还需要配备一些辅助设备,如卡尺、游标卡尺、螺纹测量仪等,以帮助学生进行精确测量和实际操作。

三、教学模式和教师培训1.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设置足够的实践训练时间,让学生亲手操作数控机床,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另外,还应鼓励学生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制造来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2.教师培训: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学校应组织相关的教师培训,包括数控机床操作和编程技能的培训、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技巧的培训等。

同时,还应鼓励教师参与相关的科研项目和实践项目,提高教学的实践性和前瞻性。

四、项目实施和运营管理1.项目实施:项目建设应按照学校相关的规划和程序进行,包括教室装修、设备采购和安装等。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建设规划-申报书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建设规划-申报书

安顺职业技术学院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院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申报单位:安顺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安顺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一日目录一、社会需求与专业基础 (3)(一)行业背景和人才需求 (3)(二)专业建设成效 (4)二、问题与思考 (5)三、建设目标与亮点 (6)(一)建设总目标 (6)(二)建设亮点 (7)四、建设内容 (8)(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8)(二)项目任务型课程体系建设 (15)(三)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21)(四)多功能实训基地建设 (25)(五)社会服务及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建设 (29)五、预期效果 (31)六、绩效考核指标 (32)七、经费预算 (33)安顺职业技术学院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院数控技术专业建设项目专业编号:580103项目负责人:胡国荣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任继生(贵州天马虹山轴承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机制专家)副主任:林涛(贵航集团新安机械厂董事长、高级工程师、机制专家)胡国荣(工程系主任、副教授)成员:黄占石(数控专业主任、副教授)李滨来(贵航集团新安机械厂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机制专家)张会荣(贵航集团新安机械厂技改办主任、高级工程师、机制专家)王虹(贵州天马虹山轴承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机制专家)裴华明(综合科科长、副教授)白金石(模具专业主任、副教授)一、社会需求与专业基础(一)行业背景和人才需求1、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为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数控技术和数控装备是制造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其应用水平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战略地位,世界各发达国家均大力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及其产业,使数控技术的应用迅速普及。

随着世界各国的加工制造业转移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迫切需要大量掌握数控设备操作、数控加工编程、数控设备维修、数控系统研发与改造的人才。

据国家人才网统计资料显示,数控技术已成为国家紧缺人才的四大专业之一。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上饶职业技术学院二〇一一年十月目录前言 (2)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3)(一)建设背景 (3)(二)建设基础 (4)二、建设目标 (6)(一)专业建设目标 (6)(二)人才培养目标 (7)(三)专业发展规模目标 (7)(四)教学质量目标 (7)(五)指导思想 (8)(六)教学质量监测指标 (8)三、建设内容 (10)(一)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0)(二)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11)(三)建设一支“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11)(四)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12)(五)创新评价考核模式 (13)四、改革措施 (13)(一)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13)(二)改革举措 (13)五、专业建设预期绩效及考核指标 (16)六、资金预算及进度 (17)(一)项目建设进度 (17)(二)具体项目资金预算 (17)七、保障措施 (18)(一)政策保障 (18)(二)组织保障 (19)(三)经费保障 (20)(四)机制保障 (21)附件一: (24)附件二: (26)附件三: (27)附件四: (28)附件五: (29)前言上饶职业技术学院自创建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职业教育路线、方针和政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走出了一条订单培养、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适应就业的办学路子,形成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兼有的发展格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要求,按照《上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实际,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整体提高学院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特制定本方案。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建设规划申报书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建设规划申报书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建设规划申报书具体见文档
一、建设背景
按照国家“双一流”战略的要求,朝阳职业技术学院拟建设数控技术
专业,以更好的满足企业和社会需求,提升学院的教学质量与师资队伍建设,同时拓宽毕业生就业空间,也将有助于学校办学声誉和发展实力的提升。

二、专业建设任务
1、教育计划:制定专业教育计划,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模等,并结合社会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发展方向和课程设置;
2、教材建设:根据专业教育计划和培养目标,制定完整的课程教材,编写教材,保证教材内容的系统性,贴近实际;
3、实验教学设备:建设完善的实验室,配备足够的实验设备,满足
教学和实验需要;
4、师资队伍建设:结合专业特点,吸纳具有国内一流专家和专业技
术人才,筛选优秀毕业生充实师资队伍;
5、学生能力强化:抓好实践教学,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现代技
术的精湛技能及职业技能;
三、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控技术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思路
数控技术专业作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有着较快的发展速度和很大的发展潜力。

为了打造全新的具有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特色的龙头专业,学院为数控技术专业确立了明确的发展目标。

概括为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创新“职业发展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校企合作教育思想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设计“工学交替、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江西省制造业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参照数控操作技师与程序员、数控设备安装与调试工等国家职业标准,针对岗位群及职业发展需要,确定数控技术专业能力,重构课程体系;建设一支双师结构合理、具有国际职教视野、在数控工艺设计、复杂零件编程与加工等技术领域有影响的专业教学团队;建成数控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优质基地,成为区域大中小企业数控技术服务中心、企业职工培训及职教师资培训中心。

具体如下:
1、构建基于工艺实施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对接生产现场、对接关键技术、对接典型工艺”,设计工学结合型工艺装备技术教学方案和内容。

与江西省机械工业联合会、江西省模具协会、南昌凯马集团公司等行业、企业共同开发工艺实施专业教学标准;与江西省机械工艺加工研究会、合作企业共同开发江西省准工艺师职业资格任职标准。

建设4门优质核心课程,编写4门课程的特色教材。

2、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
通过到国外进修学习先进的职教理论、专业建设理念和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下企业挂职锻炼,开展技术服务等多种途径,3年内培养和引进专业带头人2人,培养骨干教师6人,培养“双师”素质教师5人,增聘25位来自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专兼职教师人数达到56人,“双师”素质教师达80%以上,专任教师中约35%的教师有国外培训经历,兼专职教师人数比例大于1:1。

3、加大校内“真设备、真项目、真要求”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
在原有实训室基础上,扩建数控加工实训室、数控系统综合实训室、模具制作室、CAD/CAM实训室、反求与精密测量实训室,新建FMS实训室与虚拟设计实训室,成为省内中小机械制造类企业和建材企业的人才培养与技术服务中心。

编写实训教材、开发仿真软件等,完善实训管理制度和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探索新型的产学合作教育运行管理机制。

校外实习基地增至45家,合作企业由原来的20家增至40家,建立南昌地区工学结合工作站。

4、双证融通,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加强学生工艺实施能力培养,使毕业生在掌握数控加工的基本技能,具有数控车、数控铣和加工中心操作工等中级、高级证书,初步具备工艺现场实施能力的基础上,达到能从事和胜任一线数控机械加工设备操作,具备车间级的工艺实施能力,75%毕业生具有数控车、数控铣和加工中心操作工高级证书或多证书,具有较强的现场测绘与查找资料解决问题能力,能将数控加工知识用于实践,能根据零部件技术要求进行生产。

并突出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使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吃苦耐劳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建设方案
1、人才培养模式
1)就业岗位群与能力
面向江西省中小制造企业和中国建材行业,从事数控技术加工、数控技能操作、数控设备管理和维护、数控生产组织与管理、建材机械等江西省中小制造企业和中国建材行业的实际操作和管理的技能型和实用型专业人才,根据数控人才和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确定数控技术专业能力体系和专业核心能力,重构课程体系,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围绕核心能力培养,实施核心课程建设,建设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和校内外实训基地。

2)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熟悉现代制造技术,掌握数控制造基本方法,具有数控机械加工设备操作、维护技能,工艺实施等现场技术应用及管理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诚信、敬业、有责任心,适应社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3)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目标,充分利用学院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相对发达的南昌地区装备制造业企业群为产学合作主基地,通过学院和企业的双向互动和长期合作,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有机结合起来,实践职业发展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4)人才培养方案
工学结合,实施“工学交替、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方案,把生产性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教学过程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特点,实践
教学学时数比例占50%以上,保证学生3年内顶岗实习时间累计8个月以上;创建工学结合企业实践全程管理体系,保证校外企业实践的可控性和有效性。

2、生产性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1)学生的第一年及第二年的前半段主要以校内基地实训为主,完成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的训练。

2)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形成开放、多边、灵活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三年内,设立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第二学年5~8月)、与就业岗位相结合(第6学期)的两个“校外工作学期”,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按岗位要求不同,选择相应技术课题,要求学生完成不同的任务(项目),企业和学院双方教师共同指导。

3、“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校外工作学期安排
1)目的
在第二学年将暑假时间充分利用,增加学生实际生产实践时间,保证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时间8个月。

校外企业实践教育使学生能置身于现代企业之中,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学习工程现场应用的知识和技术,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提高职业素养和履行职业岗位职责的能力,加强学生对数控技术专业以及职业岗位的真切认识,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为学生回校继续学习和提升综合技能打好基础。

2)管理
创建“校企携手,全程管理”的工学结合校外企业实践管理模式,保证企业实践的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同时保证实习的质量与效果。

采用“区域集中与企业分散”相结合的企业实践方式,考虑到江西省经济发展的特征,将学生校外实习基地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加工技术发展较快、数控技术应用程度高的南昌、景德镇等地区,建设产学合作工作站;同时根据江西省制造业以大中小企业为主、一个企业难以同时容纳太多实习学生的现状,采用将学生分散在多个企业顶岗实习的方式。

这样既有利于管理,又有利于学生直接参加企业生产。

3)衔接
“与专业教育相关的工作学期”、“与就业岗位相关的工作学期”实行有机衔接。

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市场调查,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

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与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密切合作,使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都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
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以上,完善教学质量保证措施,建立就业信息反馈机制,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教学计划实行动态调整,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改革传统的考试内容和方法,实施考证结合,以证代考,突出技能的考核。

实行“双证制”、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

三、方案实施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