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乐队》教学设计之1完整篇.doc
林中乐队教案(10篇)
林中乐队教案(10篇)林中乐队教案(1)一、教学目的(学问、力量、情感、其他)1.用多种方法熟读课文,体会倾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
2.鼓舞同学细心阅读,沟通感悟,是用哪些详细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体会这种写法。
3.鼓舞同学积累象声词。
4.学习的写作方法,请同学依据老师播放的录像进行仿写。
二、教学重点、难点鼓舞同学细心阅读,沟通感悟,是用哪些详细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体会这种写法。
三、授课时数二课时四、课前预备在保证平安的前提下,可组织一次森林之旅,让同学真实地感受林中乐队的魅力。
或搜集各种动物的声音,创设出森林的环境,让同学反复倾听,沟通感受,再进入课文的学习,使同学与之间的距离拉近,产生共鸣。
同学:朗读课文,自同学字。
可自带一种乐器。
五、教学过程老师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及形式)同学学习活动第一课时一、课前两分钟。
二、引入:前几天,咱们三班级全体师生一起到北京野生动物园去参观,看到了很多好玩的动物。
今日,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介绍这些小动物发出的各种好玩的声音的。
沟通资料(同学展示动物图片,播放自己录制的动物的声音。
)三、读课题。
四、初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五、学习生字。
1.检查预习,读准字音。
2.同学互查,记忆字型,认识字意。
课题质疑读准字音,记忆字形3.集体沟通。
①字音啭:应读“zhuàn”;咕嘟:应读“gū dū”鹑:chūn.;盹:dǔn.;喧嚣:xuān xiāo.②字形嘎:最终一笔是点。
钩:最终两笔是撇和点。
盹:是目字旁。
兜:第三笔是撇。
③解词: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
沟通汇报。
同学当小老师。
(续表)老师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及形式)同学学习活动呻吟:指人因苦痛而发出的声音。
动听:(歌声、鸟鸣声等)抑扬悦耳。
六、读课文。
标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七、梳理问题。
八、听写字词。
九、布置作业。
1.读课文。
2.写生字。
3.选做(找资料)。
读课文,质疑。
其次课时一、精彩两分钟。
二、导入:同学们,你们喜爱小动物吗?都喜爱哪些动物?为什么?是呀!动物是我们人类的伴计,我们都喜爱它们。
公开课《林中乐队》教案
公开课《林中乐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声音,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各种材料和方式,创作出富有创意的音乐作品。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林中乐队的概念,了解大自然中的声音。
2. 学习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尝试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进行小组合作创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林中乐队,学会欣赏大自然的声音,掌握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材料和方式进行音乐创作,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音频、视频材料,用于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声音。
2. 准备各种乐器和创作材料,供学生创作使用。
3. 划分学习小组,提前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创作准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大自然的声音,引导学生感受林中乐队的美妙。
2.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林中乐队的概念,介绍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创作,尝试用各种材料和方式表现大自然的声音。
4. 作品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交流。
5.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沟通协调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指导和关爱。
4. 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林中乐队,了解大自然中的声音。
2. 学生能够运用各种材料和方式,创作出富有创意的音乐作品。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音乐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音乐创作和表演技巧。
《林中乐队》语文教案范文
《林中乐队》语文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林中乐队》的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问答等方式,培养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描述自然景物,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增强环保意识。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林中乐队》的主题思想,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
2.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学生能够通过朗读和表演,体会课文中角色的情感和形象。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课文《林中乐队》文本。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2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设备等。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自然景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林中乐队》的作者和背景,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4.2 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教师指导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4.3 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问答等方式,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教师帮助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4.4 应用拓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表演,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体会课文中角色的情感和形象。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和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5.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能力。
5.3 课堂表现:综合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朗读、讨论、写作等方面的表现。
第六章:教学反思6.1 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评估教学效果。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林中乐队》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林中乐队成员,讨论其在课文中的作用和特点,以及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绘这个角色。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和提问,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探讨问题。
-家长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5.预习下一课:
-提前预习下一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生可以提前查阅资料,了解新课主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对课文深层含义的把握存在一定难度,教师应引导他们通过多读、多思考、多讨论,逐步提高理解能力。
3.学生在表达和写作方面,可能对修辞手法的运用感到困难,教师应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详细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并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4.针对学生对自然科普知识的兴趣,教师可适当拓展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造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写作练习:
-请学生以《林中乐队》为主题,运用课文中学习的修辞手法,创作一篇短文。要求:内容丰富,结构清晰,语言生动形象。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加入自己喜爱的林中角色,描述它们在乐队中的作用和特点。
2.阅读理解:
-完成一份关于《林中乐队》的阅读理解练习,包括填空、选择和简答题,旨在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设计互动环节,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情感教育与价值引导:
-通过课文中的描述,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之美,进行情感教育。
《林中乐队》语文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林中乐队》语文教案适用年级:二年级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大意,了解林中乐队成员的特点。
3. 学生能够认识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林中乐队成员的特点。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识和运用。
2. 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板书《林中乐队》2.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3. 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4. 学生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词5.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林中乐队成员的特点6.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2.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角色的情感3.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林中乐队表演的场景4. 学生讨论:如何保护自然环境,爱护动植物5. 学生展示讨论成果,分享自己的看法6.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三、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2. 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思考如何保护动植物3. 写一篇关于保护自然环境的小作文四、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2. 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识和运用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4. 学生对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行动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识和运用是否扎实?课文内容是否讲解清晰,学生能否理解?是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保护环境的意识?在课后,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如何?是否需要加强巩固?六、教学策略1. 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林中乐队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保护环境的小作文中,巩固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年级语文《林中乐队》教案
四年级语文《林中乐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描述的林中乐队的组成及其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学会通过课文的细节描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3)学会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
(3)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林中乐队的组成及其特点。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动物的关爱之情。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原文及翻译。
(2)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准备好笔记本,记录重点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对林中的认识,引发学生兴趣。
(2)展示林中乐队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乐队的特点。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辅导。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讨论其作用。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关爱自然环境和动物。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心中的林中乐队”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创作。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林中乐队的资料,进行课堂分享。
《林中乐队》教案设计
《林中乐队》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声音。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想象力。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林中动物的声音。
让学生尝试模仿动物的声音。
1.3 教学方法:观察法:带领学生到林中观察和聆听动物的声音。
模仿法: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声音,培养音乐感知能力。
第二章:认识林中的动物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林中常见的动物及其特点。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林中常见的动物,如鸟、猴子、鹿等。
让学生观察动物的特点,如外形、习性等。
2.3 教学方法:观察法:带领学生到林中观察动物,记录它们的特点。
讨论法:让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动物特点,培养描述能力。
第三章:探索动物的声音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声音特点及其意义。
培养学生对动物声音的辨识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动物声音的特点,如鸟的鸣叫、猴子的叫声等。
让学生尝试辨识不同动物的声音。
3.3 教学方法:观察法:让学生聆听动物的声音,记录其特点。
对比法:让学生对比不同动物的声音,提高辨识能力。
第四章:组建林中乐队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如节奏、旋律等。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4.2 教学内容:教授音乐基础知识,如节奏、旋律等。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的声音,创作一段音乐。
4.3 教学方法:讲解法:教授音乐基础知识,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到创作中。
实践法:让学生分组创作音乐,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第五章:展示林中乐队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提高自信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5.2 教学内容: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音乐。
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5.3 教学方法:展示法:让学生在班级中展示自己的创作音乐。
评价法: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培养欣赏和评价能力。
第六章:深入学习动物的声音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动物的声音特点。
《林中乐队》教案设计
《林中乐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各种林中鸟类的鸣叫声,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林中乐队的组成和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林中乐队的概念及其特点2. 各种林中鸟类的鸣叫声识别3. 林中乐队的组成和结构4. 林中乐队的演奏技巧5. 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林中乐队的概念、特点、组成和结构,以及演奏技巧。
2. 演示法:播放各种林中鸟类的鸣叫声,让学生欣赏和识别。
3. 实践法:分组进行林中乐队模拟演奏,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表演技巧。
4.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林中乐队的相关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
2. 教学器材:录音机、音响、投影仪等。
3. 学生分组:根据班级人数,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代表一种林中鸟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林中鸟类的鸣叫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讲解:介绍林中乐队的概念、特点、组成和结构,讲解演奏技巧。
3. 演示:播放各种林中鸟类的鸣叫声,让学生欣赏和识别。
4. 实践:分组进行林中乐队模拟演奏,教师指导并点评。
5.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深入了解一种林中鸟类,了解其生活习性和鸣叫特点。
2. 结合所学内容,创作一个关于林中乐队的短篇故事。
3. 思考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提出自己的建议。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等。
2. 演奏技巧:评估学生在林中乐队模拟演奏中的表现,包括演奏准确性、节奏感和协作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其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户外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林中乐队的美妙声音。
小学四年级语文《林中乐队》教案(精选12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林中乐队》教案(精选12篇)学校四班级语文《林中乐队》精品教案篇1一、教材简析四班级语文上册《林中乐队》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四班级上册第九单元的最终一篇精读课文,在前面两篇课文观赏了人类音乐的基础上,观赏人类音乐的起源——自然界自然的音乐。
课文围绕中心句“森林里全部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各唱各的曲子,各有各的乐器;各有各的唱法,各有各的奏法。
” 详细地介绍了森林里各种声音的演唱者以及演奏者和乐器。
教学中要让同学感受到酷爱森林,酷爱动物,酷爱大自然的情怀,并受到这种情怀的感染;同时,也要领悟用详细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1. 体会倾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
2. 能说出是用哪些详细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并体会这种写法。
三、教学难点在体会写法的过程中,感受酷爱大自然的情怀。
四、教学目标本课是前苏联作家的作品。
由于民族和地域的差异,读通课文有肯定的难度。
因此,第一课时花了大量的精力通读课文,熟悉生字、词语,感知课文描写的氛围,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其次课时的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喜爱大自然的情怀。
2. 说出是用哪些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体会这种写法。
3. 培育同学喜爱大自然,喜爱生活的情感。
五、教学策略1.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大森林中动物欢快唱歌、演奏的情境,以跨越时空突破难点。
2. 紧密联系同学阅历世界,阅读教学与同学生活相结合,体会作品的语言美及的情感美。
3. 采纳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增进师生间、生生间、师生与文本间的对话交往与互动,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六、教学资源储备1. 师生搜集维塔利· 比安基及其作品的有关资料。
2. 制作表现大森林动物唱歌、演奏的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流程(一)过渡导入,创设情境1. 师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导入,“让我们再次走进林中去倾听这奇妙的音乐吧!”2. 播放“林中乐队” 的演出课件。
3. 同学沟通感受。
四年级语文《林中乐队》教案
四年级语文《林中乐队》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林中乐队》。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了解林中乐队的成员及其特点。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尊重和关心。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阅读兴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林中乐队》简介:课文讲述了一群小动物在森林中的生活,它们相互合作,形成了一个美妙的乐队。
课文通过描述小动物们的动作、声音和特点,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动物们的快乐生活。
2.2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交流和表达。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引发学生对森林和动物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森林中的乐队吗?你们认为森林中的动物会唱歌吗?3.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3 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了解小动物们的动作、声音和特点。
第四章:课堂练习4.1 词语练习:学生通过课文,找出自己不认识的词语,并进行解释。
教师选取一些重点词语,进行讲解和练习。
4.2 句型练习:学生模仿课文的句型,进行小组内的交流和表达。
教师选取一些优秀的表达,进行展示和点评。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朗读课文: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5.2 写作练习: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短文,描述动物的外貌、特点和生活习性。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主动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的情况。
评价学生的朗读能力,语音语调准确,表达流畅。
《林中乐队》语文教案范文
《林中乐队》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林中乐队》。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所描述的林中乐队的情景,理解各种动物的声音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2)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动物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林中乐队》。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描述林中乐队的情景,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理解各种动物的声音和特点。
(2)运用课文中的短语和句子进行口语表达。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林中乐队》的文本和音频。
2. 生词和短语的卡片。
3. 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各种动物的形象和声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课文《林中乐队》的音频,引导学生听课文。
(2)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林中乐队的理解和感受。
2. 课文朗读与理解:(1)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让学生理解其含义。
(3)讨论课文所描述的林中乐队的情景,让学生描述各种动物的声音和特点。
3. 口语表达训练:(1)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短语和句子进行口语表达,如:“它在树上唱歌”、“它的歌声真好听”。
(2)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林中乐队的情景,进行口语表达和合作。
4. 写作训练:(1)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林中乐队的短文,可以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声音和特点。
(2)让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修改和评价。
五、教学评价1. 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评价: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 口语表达能力的评价: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和口语表达训练中的表现,评价其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写作能力的评价:评估学生的作文内容、语言表达和语法准确性。
《林中乐队》精彩教案
《林中乐队》精彩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林中乐队》这一主题产生兴趣。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自然界的音乐。
1.2 教学内容: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向学生展示大自然的音乐。
引导学生听辨不同鸟类的鸣叫声,感受自然的和谐。
1.3 教学活动:展示自然界中的音乐素材,如鸟鸣、虫鸣等。
引导学生听辨并模仿不同的自然界声音。
第二章:认识林中乐队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认识林中乐队中的各种动物。
了解动物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2 教学内容:介绍林中乐队中的各种动物,如鸟、虫、兽等。
探讨动物们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如捕食者、被捕食者等。
2.3 教学活动: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它们。
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动物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第三章:探索林中乐队的声音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林中乐队中各种动物的声音特点。
培养学生对自然声音的敏感度。
3.2 教学内容:分析林中乐队中各种动物的声音特点,如音调、音色等。
引导学生观察动物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声音变化。
3.3 教学活动:播放不同动物的声音,让学生分辨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组织学生前往户外,实地观察并记录林中乐队的声音。
第四章:创造林中乐队的音乐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让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对林中乐队的感觉。
4.2 教学内容:教授学生简单的音乐创作技巧,如旋律、节奏等。
引导学生利用自然界中的声音素材进行音乐创作。
4.3 教学活动:教授学生简单的音乐创作技巧,并进行实践。
组织学生分组,利用自然界中的声音素材创作音乐作品。
第五章:欣赏与评价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引导学生对林中乐队的音乐进行评价。
5.2 教学内容:欣赏林中乐队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授学生评价音乐作品的方法,如旋律、节奏等。
5.3 教学活动:欣赏林中乐队的音乐作品,并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作品的评价,讨论其旋律、节奏等方面。
《林中乐队》教案
《林中乐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学习歌曲《林中乐队》,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林中乐队》的歌词及旋律。
2. 歌曲中的动物角色及其特点。
3. 歌曲的表现手法及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林中乐队》,理解歌曲的意义。
2. 教学难点:歌曲中动物角色的扮演及情感的表达。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林中乐队》的乐谱。
2. 准备动物头饰、道具等。
3. 准备教学视频或图片,展示歌曲中的动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森林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森林的认识和感受,引出课题《林中乐队》。
2. 教学歌曲:教唱歌曲《林中乐队》,讲解歌曲中的动物角色及其特点,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
3.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动物角色,练习歌曲中的相应部分。
4. 角色扮演:让学生戴上动物头饰,进行角色扮演,表现歌曲中的动物特点和情感。
5. 总结: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6.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歌曲《林中乐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教案框架,您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六、教学策略:1. 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如图片展示、视频播放、游戏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利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
七、教学步骤:1. 步骤一:导入新课,展示森林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森林的认识和感受。
2. 步骤二:介绍歌曲《林中乐队》,讲解歌曲中的动物角色及其特点。
3. 步骤三:教唱歌曲,让学生熟悉旋律和歌词。
4. 步骤四:分组练习,每组选择一个动物角色,练习歌曲中的相应部分。
《林中乐队》教案设计
《林中乐队》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大自然的音乐,培养对自然音乐的热爱。
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林中的声音,激发对音乐的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观看林中乐队自然现象的短片,引导学生关注林中的声音。
分享自然音乐的故事和实例,引发学生对自然音乐的兴趣。
1.3 教学活动观看短片:播放一段关于林中乐队的短片,让学生听辨林中的声音。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他们听到的林中声音,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分享故事:教师分享一个关于自然音乐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自然音乐的兴趣。
第二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解释林中声音的产生原因。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索声音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包括振动和声波的概念。
解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声波的传播。
2.3 教学活动实验一:让学生敲击不同的物体,观察和感受声音的产生。
实验二: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如室内和室外)敲击物体,观察声音的传播效果。
第三章:林中的声音分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林中声音的分类,包括动物的声音、植物的声音和其他自然声音。
培养学生对不同声音的辨识和欣赏能力。
3.2 教学内容讲解林中声音的分类,包括动物的声音、植物的声音和其他自然声音。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声音的特点和辨识方法。
3.3 教学活动声音辨识游戏:学生听辨不同类别的声音,如动物叫声、树叶摩擦声等,并正确分类。
第四章:林中乐队的创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创作林中乐队音乐作品,培养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林中乐队音乐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4.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创作林中乐队音乐作品,包括选择乐器、编排和演奏。
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林中乐队音乐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4.3 教学活动创作活动:学生分组创作林中乐队音乐作品,包括选择乐器、编排和演奏。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他们的创作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欣赏。
5.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北师大版第七册林中乐队WORD版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林中乐队》教学设计务本学校——邢艳彬一、教学设想与目标针对学生和教材的特点,在课前我指导学生充分预习课文,利用多种方法自学生字新词。
扫除阅读障碍。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熟读课文,理解课文,感受作者聆听林中乐队的愉悦心情。
基础性目标:1、认识14个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那可亲和动物的心是多么的自然而善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发展性目标:1、继续提高学生独立识字能力。
2、鼓励学生细心阅读,交流感悟,作者是用哪些具体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体会这种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想象,引领学生向往美好的事物。
二、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
2、能说出作者是用哪些具体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并体会这种写法。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四、课时划分: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播放林中小动物的叫声,谁来说说这些声音来自哪里?引出课题2、师:当同学们看到课题时,产生了什么疑问?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森林中,去感受林中乐队带给我们的妙趣吧!一起把课题读一读。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
1、这篇课文是前苏联作家维塔利.比安基写的,课文中有许多生疏的词,看看谁通过预习已经能正确地读这些词语了,出示词语。
打个盹、吠声、嗥声、咳嗽声、呻吟声、鸫鸟、蚱蜢、白山鹑、鼓槌、锯齿、喧嚣、沙雉、云霄、兜风、不折不扣、啭啼、咕嘟、吱吱嘎嘎、咕噜咕噜、扑噜扑噜、嘎吱嘎吱。
( 检查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示范读。
)2、自由朗读课文把生词送回课文,看看我们是否真的记住了它,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朗读课文朱熹说凡读书须要字字响亮,请同学们读书时注意声音洪亮。
要求:字字响亮.又快又准。
3、出示课文插图观察:师: 课文中提到的这些小动物你熟悉吗?你能模仿它的声音? 你认为谁模拟的最形象?(学生用文中的语句说说理由)4、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找出中心句,齐读,.板书这句话)三、细心读文,学习写法1、划分层次,分别找出唱歌奏乐的段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中乐队》教学设计之一-本课是为四年级学生所设计。
森林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但音乐又是同学们所喜欢的。
因此,要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情怀,教师需要通过模拟音乐以及引导学生充分认真地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景的方式使学生领悟到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基础性目标★认识14个生字词。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那可亲和动物的心是多么的自然而善良。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发展性目标★继续提高学生独立识字能力。
★△能抓住重点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写具体的,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想象,引领学生向往美好的事物。
教具使用自制教具、生词卡片学习策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与学的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目标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第一课时1、播放一段有各种小动物的音乐?2、有什么感受?3、板书课题:林中乐队学生观察后回答。
学生齐读课题。
由美妙的音乐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其余同学仔细倾听,听一听他们读的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2、学生读后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自学情况。
重点:带口字旁的字。
(读后评价)指学生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注意读音。
指学生读生词。
用形象法理解词语。
对于学生在预习时读得不太顺的句子可以利用其他同学的朗读进一步熟练一遍。
巩固课文生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为后面的学习进一步奠定基础。
三、细读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放乐曲,用直线画下中心句。
反馈:1)用课文中的一句话可以概括?(电脑出示)2)过渡:走,让我们走进林中,听一听这些美妙的音乐吧。
2、再指名读课文。
林中的音乐都有哪些?你喜欢哪些音乐?反馈:1)第一自然段:夜莺的特点。
2)第二自然段:各种动物的声音。
A有感情朗读B想象还有什么声音?C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及时给予评价。
3)第三、四自然段:小洞乐器和演奏方法。
1)跟随着作者的脚步,你都了解到什么?用曲线画出来。
2)林中还有哪些动物的演奏?3)有感情地朗读。
3、小结:以前我们曾经了解过海底世界有奇妙的声音,今天的学习,又让我们领略到了大森林中的音乐,谈谈你的感受。
难怪作者感叹道:森林里的乐队就是这样组成的。
1、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再来感受一下林中乐队的奇妙吧。
2、布置作业。
学生默读课文,画出中心句。
学生根据自己刚才的阅读回答。
学生学习课文。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汇报。
根据要求体会课文内容。
学生想象后回答。
指学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回答。
齐读和指名读下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汇报时,可能从不同的段落说,根据学生所汇报的内容,及时改变教学思路。
发散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对大森林的无限向往之情。
再次感受森林世界的奇妙之处。
以此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关心自然的美好品质。
四、总结全文作业设计基础练习:1、写字组词。
2、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探究性作业:(任选一)想象作文:假如世界上没有了音乐。
板书设计林中乐队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各唱各的曲子各用各的乐器各有各的唱法各有各的奏法课后反思《林中乐队》教学设计之二-2.鼓励学生细心阅读,交流感悟,作者是用哪些具体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体会这种写法。
3.鼓励学生积累象声词。
4.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请学生根据老师播放的录像进行仿写。
二、教学重点、难点鼓励学生细心阅读,交流感悟,作者是用哪些具体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体会这种写法。
三、授课时数二课时四、课前准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组织一次森林之旅,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林中乐队的魅力。
或搜集各种动物的声音,创设出森林的环境,让学生反复聆听,交流感受,再进入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拉近,产生共鸣。
学生:朗读课文,自学生字。
可自带一种乐器。
五、教学过程教师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及形式)学生学习活动第一课时一、课前两分钟。
二、引入:前几天,咱们三年级全体师生一起到北京野生动物园去参观,看到了许多有趣的动物。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介绍这些小动物发出的各种有趣的声音的。
交流资料(学生出示动物图片,播放自己录制的动物的声音。
)三、读课题。
四、初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五、学习生字。
1.检查预习,读准字音。
2.学生互查,记忆字型,了解字意。
课题质疑读准字音,记忆字形3.集体交流。
①字音啭:应读zhu n 咕嘟:应读gū dū鹑:chūn.;盹:dǔn.;喧嚣:xuān xiāo.②字形嘎:最后一笔是点。
钩:最后两笔是撇和点。
盹:是目字旁。
兜:第三笔是撇。
③解词: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
交流汇报。
学生当小老师。
(续表)教师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及形式)学生学习活动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的声音。
婉转:(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
六、读课文。
标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七、梳理问题。
八、听写字词。
九、布置作业。
1.读课文。
2.写生字。
3.选做(找资料)。
读课文,质疑。
第二课时一、精彩两分钟。
二、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都喜欢哪些动物?为什么?是呀!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都喜欢它们。
今天我们来一起参加动物们举行的一个音乐会。
(齐读课题)由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动物。
三、新授:1.请同学们打开书,出声读一读全文,想一想,动物乐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神奇学生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2.出示自学要求:(幻灯)2.学习思考:①默读课文,林中乐队是一支什么样的乐队?补充画批。
学生回答问题。
②提出不懂的问题。
③组织好语言准备小组交流。
3.学生自学。
4.小组交流。
学生自学。
小组交流。
5.集体交流:请大家汇报的时候按照课文顺序,出示重点句子:*第一自然段:三月,莺唱起歌来,白天黑夜,老是尖声叫着,啭啼着。
*第二自然段:1.围绕中心句,课文详细地介绍林中的各种乐声,又抓住各种动物的声音特点细腻地描写。
2.在描写动物声音时,作者写了象声词,请你画出来,并体会。
出示幻灯:作者见了心疼,借用孩子之口它什么时候睡觉哪? 所以,课文一开篇就使我们感受到作者那颗亲和动物的心是多么的自然和善良。
学生反复读课文,读通顺。
森林之景再现,利用课件或音乐配音,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熟读课文,感受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时的愉悦心情。
(续表)教师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及形式)学生学习活动吱吱嗡嗡呱呱嘟嘟咩咩咕噜咕噜嘎吱嘎吱扑噜扑噜3.请你说出这些动物还会发出什么声音?(说出象声词)4.通过学生分析,知道这是一支神奇、和谐、自然的乐队。
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围绕中心句补充交流,或模仿演奏,使课堂有张有弛,内容更有拓展。
自由交流第三、四自然段:1.有一些乐手采取了不同的演奏方式,请你默读三、四自然段,你喜欢哪位乐手,就介绍它的演奏方式。
2.出示幻灯(有关沙雉的描写)可启发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大胆想像。
3.思考:作者按照怎样的顺序写沙雉的?板书:名称动作象声词想像学生看录像,仿照作者写沙雉的方法进行仿写练习。
4.仿写:出示录像:(三种会奏乐的动物)*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四、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
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朗读全文。
五、课后延伸:(出示幻灯)1.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2.完成《伴你成长》上的练习。
3.在音乐单元中任选一课设计板书。
六、教学反思老师布置课后作业时请同学设计板书,这是本学期我的一个尝试性研究。
教师深入挖掘教学资源自身的内在价值,创设学习空间,请学生自主设计板书。
开展这项活动的初衷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做小老师。
老师给学生们一个创作空间,学生再次深入理解课文,对课文进行创造性的发展,为拓展课外阅读打基础,同时,为学生终身学习做铺垫。
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可以结合自己的创意,设计新颖的板书。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倾听、概括、提炼、发散思维等能力得到加强,同时也促进了其多元智能的发展。
学生的设计有些稚嫩,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生能力的培养有个渐进的过程。
学生有差异性,教师要尊重差异。
这些孩子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在教学中体现教学三段即课前参与,课中研讨,课后延伸。
另一个研究重点是指导学生课前画批。
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
学生在课前自行预习,包括读课文,表注生字,画批感受,提问,查找相关资料。
《林中乐队》教学设计之三-学生预习课文,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自学生字新词,引导学生查找文中相关动物的文字、图片资料,教师准备磁带。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自己读,或同伴读、小组读、多人分自然段读)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注意纠正错误读音。
如鹑应读ch n,不读c n; 吠应读f i,咳嗽的嗽应读s u,不读s 等。
如学生对字音产生争议,可引导学生解决。
3.汇报交流自学生字新词情况,重点结合课文理解啭啼、喧嚣、不折不扣、异想天开等词语的意思。
4.交流课前查找的文中动物的资料,丰富课文内容。
(三)细心读文,交流感悟1.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预设1:生很快找到中心句在清晨和黄昏,不光是鸟,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各唱各的曲子,各用各的乐器,各有各的唱法,各有各的奏法。
然后指导学生把这句话画下来,并齐读。
预设2:学生感觉有困难,可以这样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你们觉得这是一支什么样的乐队?文中哪句话能够概括这支乐队的特点?学生根据教师提示,能够找出中心句。
师:课文是怎样具体描绘这支林中乐队的呢?请同学们先默读课文,画出这支林中乐队的演奏者和演奏形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共同完成表格。
并把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看能解决多少。
演奏者演奏方法燕雀莺鸫鸟(学生先自学,再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相机指导)2.(1)结合表格、课文和插图,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林中动物是怎样演奏的。
如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蚱蜢拉小提琴的;水鸟、沙雉又是怎样演奏美妙的音乐的。
教学中建议学生先选择描写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然后倡导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话把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演奏情形通过自己的想像描述出来,并可相机进行表演,师生共同评议。
(2)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象声词。
预设一:学生可能会自然的对文中的表示声音的词感到十分好奇,或提出一些疑问,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注意这些象声词,然后引导学生猜想这些声音是由什么动物发出的,并可以让学生再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一些表示声音的词以及是什么发出的。
预设二:如果学生没有注意这些象声词,教师可以从三年级的《声音》那一主题单元的象声词的练习形式说起,给出课文中的象声词,让学生来猜一猜是什么动物发出来的,在拓展开来,让学生现场寻找声音,创造声音,有些用合适的象声词形容出来。
(3)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比喻句:啄木鸟寻找能够发出响亮声音的枯树枝,这就是它们的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