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高原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服高原效应
故而,心理学家将面对恐惧、高压、突发情况下的心理称为“高原效应”。
学习的高原现象一词源于教育心理学中动作技能的学习曲线。
动作技能学习的练习曲线显示:练习者开始时进步快,曲线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或长或短的进步停顿期,后期进步慢。
中间的停顿期叫高原期,对应的现象称为高原现象。
相当多的考生在高考复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学习和复习效率不佳,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楜不清,其实就是学习中的高原效应作怪。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其能力和水平的发展并不是直线上升的,一般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1、开始阶段:学习者要了解新事物、熟悉新规律,学习比较费力,因此一开始速度提高的较慢。
2、迅速提高阶段:学习者初步掌握了该知识、技能的重要规律或找到了“窍门”后,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并因此受到鼓舞,提高兴趣,树立信心,因而进步更快。
3、学习高原阶段:这时由于已经掌握了一些知识,剩下的多是难点,加之精神、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习进步速度突然放慢,尽管每天的学习也很用心,但成绩提高不大,有时甚至成绩下降,总体上处于一种停滞状态。
4、克服高原阶段:当学习者初步坚持学习,不断改进探索方法,克服了学习途径上的困难,掌握新的规律或技巧后,学习又开始逐步上升。
在迅速提高阶段,学习者(学生)采取了特定的学习方法,付出了一定程度的努力,在成绩上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那么,在没有心理准备的学习高原阶段,学习者在采取了同样的学习方法,付出了同样程度的努力之后,也必然存在着实现同样程度提高的心理预期。
这就是定势,但,这不现实。
产生高原现象的一个客观原因就是学习任务难度的加大,要想取得同样程度的提高,就必须要加大努力的程度,改进学习的方法。
然而,在对学习高原阶段的到来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沿用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功的学习方法,对学习者来说,就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了。
还须指出的是,学习活动是一项复杂的智力活动,一般来说,科学的
学习方法,再加上恰当的努力程度,会带来成绩上一定的提高,但学习效果的呈现、努力付出的回报不一定就是即时的,有时需要一个酝酿期、潜伏期。
这个潜伏期与学习高原期同指一物,也不无可能。
学习者内部另一个不可忽略的非智力因素就是动机,我们知道,根据耶克斯—多得森定律,在难度较小的任务中,较高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让我们再从学习动机的角度来分析一下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学习者在迅速提高阶段中,迅速提高了学习成绩,也迅速提高了动机水平。
带着较高的动机水平进入任务难度明显加大的学习高原阶段,在努力程度一定、学习方法不变的前提下,效果不佳是在意料之中的。
就其本身而言,高原阶段是学习进程中一个必然的阶段,也是影响学生成绩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同时也应看到,学生作为发挥着主观能动性的积极个体,其内部的心理因素(这里指的多是非智力因素),在我们探讨高原现象如何影响成绩提高时,也是不可忽略的。
应该说,高原现象和学生的心理因素总是交互地对学生的成绩提高发生着作用,二者不能、也不可能截然分开。
况且事实上,高原现象究其本质而言,就是一种心理现象。
我们面对非常在意的事情,例如大考、求职;或者面对让我们觉得有难度,力不从心的事情,比如让没有经验的你组织一项活动,向心爱的男孩、女孩表白,我们很容易表现为烦躁、失去耐心,会出现到处走、饮水、走神等各种动作。
这恰好是“高原效应”的表现。
心理学研究表明:轻度的“高原效应”,对我们来说是有益的。
它可以增加个体的兴奋度和反应敏感度。
但是程度过于严重的“高原效应”则可能坏事。
我们常说的怯场,就是最为典型的严重的“高原效应”。
由于高原效应对人们的正常的学习具有较大的消极作用,众多心理学家和广大师生对这一现象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克服高原效应的方法也是见仁见智。
在查阅大量资料后,推荐一篇《克服高原现象需要阳光心态》,希望大家能去看看。
另外,也可以通过对食物的调节来抑制高原效应:
很多处于"高原期"的考生都会通过吃巧克力等的高热量的食物,或者西洋参、鸡汤等补品,来提升体力缓解疲劳,也有的喝咖啡、浓茶、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等方式,在备考复习
中来提神醒脑,获得较好的学习效率。
实际上,单纯对大脑和身体的刺激和营养补充不能治标治本。
考前的疲劳是一种身体的综合反应,重要的是要通过对新陈代谢的改善来构筑科学的抗疲劳体系,常见的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正是通过牛磺酸、赖氨酸、B族维生素等成分的协同作用,才具有快速补充能量、缓解身体疲劳的效果。
比如人体通过糖类代谢来补充足够的能量,但更需要维生素B族这种催化剂来促进能量的转化,为此,一些抗疲劳的功能饮料在考前大行其道正是这个原因。
同时,复习考试是一项极其复杂的脑力活动,大脑的活动越频繁,需要的能量就越多,更需要摄入充足合理的营养供给大脑。
在这一阶段为了提高机能,适当需要补充牛磺酸、赖氨酸等多种营养成份,来增强大脑能量补给,从而达到抗疲劳,克服"高原现象"的作用,在考前调整到最佳应试状态。
PS:牛磺酸和赖氨酸其实就是两种氨基酸,海鱼、贝类中含量丰富。
个人认为也可以通过饮用科学配方合成的维生素来增强对各种营养成分的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