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要有文史知识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成才要有文史知识》课件

《成才要有文史知识》课件
文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基 础,能够帮助个人深入研 究历史事件和人物。
媒体传播
具备文史知识的个人能够 更好地从事媒体传播工作, 如新闻报道、广告策划等。
CHAPTER 02
文史知识的种类与获取途径
主要文史知识类型介绍
文学知识
涉及各种文学形式、流 派、经典作品等,有助 于理解人类文明和思想
的发展。
历史知识
文史知识在艺术领域的应用
1 2
艺术创作灵感
文史知识可以为艺术家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 感,有助于他们创作出具有历史深度和文化内涵 的艺术作品。
艺术鉴赏能力
了解文史知识有助于提高观众的艺术鉴赏能力, 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各种艺术形式。
3
艺术传承与发展
文史知识对于艺术传承和发展至关重要,有助于 保护和弘扬传统艺术,推动艺术创新。
和修养。
拓宽视野
文史知识的学习能够拓宽个人的 视野,了解不同地域、民族、时 期的文化和历史,增强对世界的
认知和理解。
提高综合素质
文史知识的学习能够提高个人的 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等, 有助于个人在各个领域的发展。
文史知识对创新思维的影响
激发创新灵感
文史知识的学习能够激发个人的创新灵感,通过对不同时 期、不同地域的文化和历史进行比较和研究,能够发现新 的思路和方法。
参与文史知识的学习活动
参加学术讲座
01
关注并参加相关领域的学术讲座,了解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
动态。
参与线上讨论
02
加入相关的线上学习社区或论坛,与其他学习者交流心得,共
同探讨问题。
参加历史社团
03
加入历史社团或组织,与其他对文史感兴趣的人一起学习和分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大全课件(共137张PPT)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大全课件(共137张PPT)
(3)掌管官吏任免、考绩、升降和调动的是 吏部 ;掌管土地、户 口、赋税、财政等的是 户部 ;掌管典礼、科举、学校等的是 礼部 ; 掌管全国军政的是 兵部 ;掌管刑法、狱讼的是 刑部 ;掌管工程、 营造、屯田、水利等的是 工部 。
(4)丞相 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总理 全国政务的人。封建时代对君主负责的人称为宰相,宰是 主持 的 意思,相是 辅佐 的意思。
(7)“孟襄阳”是用 籍贯 来称呼 孟浩然 的。张九龄是曲 江人,故而人称“ 张曲江 ”。
(8)“王右丞”是用 官职名 来称呼诗人 王维 的。韩愈,晚 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 “ 韩吏部 ”。
(9)韩愈虽是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但因昌黎 韩氏为唐代望族,故其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则 因此称他为“ 韩昌黎 ”。
⑤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⑥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⑦再迁为太史令 ⑧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⑨屈原既黜 ⑩上书乞骸骨
授予官职 调动官职 提升官职 降低官职 罢免官职 辞去官职
①②
④⑥

③⑤⑧


地理常识
1.地区名 (1)文言文中有很多表示地理方位的名词。《鸿门宴》“沛公居山 东时,贪于财货”和《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中的“ 山东”顾名思义,指山的东面,这里“山东”之“山”指 崤山 。
(12)古代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 布衣 、 庶民 、 黎庶、黎首、黎元、黔首、白丁 等。
(13)不同类型的朋友,称谓也有所不同。贫困而地 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称为 贫贱之交 ,同生死、共患 难的朋友称为 刎颈之交 ,以平民身份交往的朋友称 为 布衣之交 ,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称为 忘年之交 。
(5)古代为了取得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必须要通过 童试 ,又 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 童生 。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18张PPT)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18张PPT)
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
古代文化常识
考点探究
一、明确考查内容,了然备考方向
• 古代文化常识囊括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时代背景、文化习俗、政治变更、历史变迁 等。可以说,一篇文言文背后的整体文化背景,反映了先人的思想意识和历史形成的 惯例。即使是一个正常的官职升迁,一个平常的姓名字号,其背后盘根错节的信息也 是非常复杂的。
反复分析比较各选项的解说,用已知的文化常识对各选项进行筛选排除,缩小确定范围,推 断出解说错误的一项。
阅读《晋书·何攀传》 ,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 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 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 选拔官吏的制度。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 父老乡亲。
耿、厚、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 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等。 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庠、序、太学、博 士、太傅 堤、决、溃、溢、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 熟、刈、籴、粜、廪、禀、府、荒、、赡、足、给、佚 糗、馔、肴、膳、羞(馐)、蔬、果、饱、饥、饿、馁、馑、俸、 禄、秩、饷、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绦、缟、 缣、缯、蚕、桑、纨绔、布衣、履、绶、冠、冕、 (1)狱(2)脱(3)第(4)独(5)他 (1)下车(2)乞骸骨(3)用事(4)视事(5)听事(6)逆旅(7)部曲(8)祖道(9)家 人(10)起家(11)作色(12)从子
解析:“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的是谢混,不是谢弘微。

《成才要有文史知识》课件

《成才要有文史知识》课件

成才要有文史知识
单击添加副标题
周培源
作者简介
CONTENTS
01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3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2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4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硕(shuò) 珩(héng) 诣(yì)
校(jiào)勘(kān) 锲(qiè)而不舍
文科不能偏废(4) 6
品读鉴赏
第三部分(9~10)(结论):讨论本部分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归纳论证 鲁 迅 弃医从文,自学成才 文史知识是他 郭沫若 们成才的基础 许德珩 诗文书法的造诣高 文史知识推进了 理科专业的研究 竺可桢 文学功底深厚扎实
结论:获得一定的文史 知识是自学成才的基础
归纳论证法的运用
写作特点探究
语言平易流畅,文风朴实
拓展练习
联系实际,谈谈对“成才要有文史知识”的看法 查阅资料,收集一些自学成才的例子
2
整体感知
品读鉴赏
第一部分(1~3)(引论)
“自学”有何意义? 造就人才的重要途径
“成才”的标准是什么? 凡通过学习和实践成为行家里手,或总结出工作经验,使学习成果超过一般水平,或对社会作出了一定贡献的都算成才。
作者强调要自学哪些内容? 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1
第二部分(4~8)(本论)
2
第四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
丰硕:又多又大(多用于抽象事物)。
造诣:学问、技艺等所达到的程度。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雕刻。
字词过关
知识回顾 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证明什么) 论据(用什么证明)①事实论据 ②理论论据 论证(怎样证明)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②理论论证 对比论证 ④比喻论证 论证方式: 立论、驳论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18张PPT)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18张PPT)

解析:首先,通读选文,了解大 意。其次,理清画波浪线句子中 的人物关系。①谢弘微“童幼时, 精神审,时然后言”。②过继后 的叔父谢混有知人之明。③谢混 向谢思夸赞谢弘微“此儿深中夙 敏,方成佳器”。同时注意,表 示时间的词语“童幼时”,提示语 “曰”,虚词“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 解析: 对于文化常识类题目,考
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
古代文化常识
考点探究
一、明确考查内容,了然备考方向
• 古代文化常识囊括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时代背景、文化习俗、政治变更、历史变迁 等。可以说,一篇文言文背后的整体文化背景,反映了先人的思想意识和历史形成的 惯例。即使是一个正常的官职升迁,一个平常的姓名字号,其背后盘根错节的信息也 是非常复杂的。
耿、厚、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 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等。 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庠、序、太学、博 士、太傅 堤、决、溃、溢、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 熟、刈、籴、粜、廪、禀、府、荒、、赡、足、给、佚 糗、馔、肴、膳、羞(馐)、蔬、果、饱、饥、饿、馁、馑、俸、 禄、秩、饷、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绦、缟、 缣、缯、蚕、桑、纨绔、布衣、履、绶、冠、冕、 (1)狱(2)脱(3)第(4)独(5)他 (1)下车(2)乞骸骨(3)用事(4)视事(5)听事(6)逆旅(7)部曲(8)祖道(9)家 人(10)起家(11)作色(12)从子
2.生僻的文化常识。高考命题要依据选文来设题,因此,难免有生僻、 偏难的题目出现。但这类生僻的文化常识有的与教材(注意:不仅是语 文教材,还包括历史、地理等)中某些文化常识相同或相关,有的跟选 文内容密切相关(选文中有诸多信息显示了其内涵)。这类题目表面上生 僻,实则暗含了诸多“熟悉”因素。对这类文化常识要多依据选文内容 来判断。

《文史基础课件》44页PPT

《文史基础课件》44页PPT
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中学语文:《成才要有文史知识》教案

中学语文:《成才要有文史知识》教案

《成才要有文史知识》教案1成才要有文史知识教学要求一、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获得一定的文史知识是自学成才的基础。

二、结合有关段落,简要说明本文所运用的归纳论证法。

三、认知文中所采用的名人名言和典型事例两种论据,简要说明这些论据分别证明了什么论点。

课文分析指导一、内容解读这是一篇论述严谨、说理平易、文风朴实的论说文。

作者围绕“获得一定的文史知识是自学成才的基础”这一中心论点,逐层深人地论述了成才的途径,着重论述了学习语文和古代文化的重要性。

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3段,谈自学的意义,自学成才的标准,自学的内容,指出自学是成才的重要途径。

第一段,首先提出一个判断:“自学,是我们当今造就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

”指出自学成才的意义。

第二段,诊释“成才”这一概念,提出了成才的标准。

首先用设问引出人们的习惯看法,对“成才”的内涵加以界定;而后又用三个“凡是”构成的排比句,阐述自己的观点,扩大了“成才”的外延,以纠正人们的习惯看法的局限性,为下文深人论述做准备。

第三段,对自学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加以阐释。

同样先用设问引人话题,简洁地概括出自学的内容,不外乎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接着分析论述这二者的辩证关系,强调“必须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学好专业知识”,告诫人们“为了学习并深人钻研专业知识,非学好基础知识不可”;最后,进一步界定了“基础知识”的范畴“大致相当于中学的文理两科的知识”,为下文正式导人论题做好了铺垫。

第二部分:4-8段,针对社会上“重理轻文”的风气,提出文理并重、相互为用的思想,论述了语文知识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学习方法。

第四段,在前文的基础上深人一步,论述文理两科的关系,联系社会实际,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搞国家建设,当然需要科学技术,但文科也不能偏废”的观点。

首先,针对社会上流行的“重理轻文”的不良风气,提出文理并重,“互相支持、相互为用”,二者不可偏废的思想;而后强调指出,中学阶段文理两科“都是基础,都应该学好”,缺一不可(自学成才的正确态度也应是文理“并重”“都应该学好,’);接着从广义上阐释文科知识的范畴,并用假设复句指出“重理轻文”的危害,强调掌握文科知识的重要性,并引用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的话,进一步阐明文科知识不能偏废,自然引出下文。

《成才要有文史知识》教案

《成才要有文史知识》教案

《成才要有文史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史知识对于个人成长和成才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文史知识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文史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文史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文史知识的定义和分类2. 文史知识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3. 学习文史知识的方法和技巧4. 培养学生的文史素养和实践能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史知识的定义、分类及其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学习文史知识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史素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史知识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人物的成功案例,展示文史知识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学习文史知识的方法和技巧。

4. 实践操作法:培养学生运用文史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文史知识的定义和分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文史知识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分析典型人物的成功案例。

3. 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文史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分享心得体会。

4. 实践: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文史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史知识在个人成长和成才中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文史知识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3.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评估学生对文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文史知识教材。

2. 参考书籍:提供相关的文史知识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阅读材料。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文史知识信息和实例。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介绍文史知识的定义和分类,讲解文史知识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2. 第二周:分析典型人物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探讨学习文史知识的方法和技巧。

【2016成才之路】(人教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2016成才之路】(人教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解析】 解答本题要理解题干材料的大意。 “大邦维屏,大宗维翰”“宗子维城”大意为 大国是屏障,大族是栋梁,宗子是城墙。“大 邦维屏”讲述了受封者的义务,即拱卫王室; “大宗”和“宗子”均指周代贵族中根据血缘 关系对族人拥有管辖权和处置权的人,这是宗 法制的内容。因此C项最全面、最符合题意。 【答案】 C

解析:材料强调了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 的是“以为周室的‘藩屏’”即维护周王室 的统治,A项正确。材料表明分封的对象分别 是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不是随意分 封,也不是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B、C 两项错误;分封制下诸侯国拥有很大的政 治、经济、军事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 力,D项错误。 答案:A
宗法制和分封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西周的宗法制是和
关 分封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两者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 系 治制度上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宗法制保证了 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2015·济南高一调研)《诗经》说: “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栋梁),怀德维宁,宗子 维城。”这则材料最能说明西周( ) A.实行分封制以巩固统治 B.实行宗法制以维护政治体系 C.分封制与宗法制并行 D.通过宗法制实现了权力集中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 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 血缘关系 3.含义:宗法制是用父系 _________的亲疏来 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4.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2.消极影响 (1)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 地划分远近尊卑。 (2)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 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明显违背。

成才之路岳麓版历史必修3同步课件:2-7《汉字与书法》

成才之路岳麓版历史必修3同步课件:2-7《汉字与书法》
第二单元 第7课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岳麓版 ·历史 ·必修3
(3)代表:__________的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其行书《__________》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第二单元 第7课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岳麓版 ·历史 ·必修3
3.隋唐时期 (1)特征:书法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峰,书法理论也日趋成 熟。 (2)条件:隋唐一统。 (3) 代 表 : 既 有 __________ 、 __________( 人 名 )____________( 特 点 ) 的 草 书 , 也 出 现 了 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人名)等注重__________(特点)的楷书。
第二单元 第7课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岳麓版 ·历史 ·必修3
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 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第二单元 第7课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岳麓版 ·历史 ·必修3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汉字的发展演变。考查对 材料信息的归结提炼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根据题干 图片文字比较可知,甲骨文与现代的文字具有某些相似之处, 故 D 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甲骨文是可识读的文字,楷书 之前是隶书、小篆,故 A、C 两项表述有知识性错误,楷书 工整规范,故 B 项表述错误。
第二单元 第7课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岳麓版 ·历史 ·必修3
5.明代 (1)特征:更加强调__________的创造。 (2)条件:社会进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单元 第7课

《成才要有文史知识》教案

《成才要有文史知识》教案

《成才要有文史知识》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目的。

激发学生对文史知识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文史知识在个人成长和发展中的重要性。

探讨文史知识对于培养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作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情况。

第二章:文史知识的重要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史知识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文史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2.2 教学内容介绍文史知识对于个人思维能力、文化素养和人际交往的影响。

分析文史知识在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中的作用。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2.4 教学评估第三章:文史知识的来源与分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史知识的来源和分类。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史领域的兴趣。

3.2 教学内容介绍文史知识的来源,包括历史文献、文学作品、传统文化等。

分析文史知识的分类,包括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了解和探讨。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情况。

第四章:文史知识的获取与运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获取和运用文史知识的方法。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获取文史知识的方法,包括阅读、研究、交流等。

分析运用文史知识的方法,包括引用、应用、创新等。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实践和应用。

4.4 教学评估第五章:文史知识在个人成长中的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史知识在个人成长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运用文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分析文史知识在个人思维能力、文化素养和职业发展中的作用。

探讨如何运用文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提升个人素质。

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5.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情况。

第六章:中国历史知识概览6.1 教学目标让学生对中国历史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成才之路人教历史必修3同步课件:8-22《文学的繁荣》

成才之路人教历史必修3同步课件:8-22《文学的繁荣》
易错提示:浪漫主义文学是社会中很多人对启蒙运动宣 扬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并开始寻找新的精神寄托的社会情绪 在文学创作领域中的反映,它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 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
第八单元 第二十二课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历史 ·必修3
二、现实主义文学 1.背景 (1)时间:19世纪30年代以后。 (2)原因:伴随工业革命的进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
第八单元 第二十二课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历史 ·必修3
4.亚非拉文学
(1)特点:反映了反帝反殖和□17 爱国主义 精神。
(2)代表:①印度:泰戈尔。②中国:鲁迅。③哥伦比 亚:马尔克斯。④尼日利亚:索卡因。
第八单元 第二十二课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历史 ·必修3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历史 ·必修3
【例题】 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文学的主流着力于
表现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罪
恶。属于这一主流的名著是( )
A.《大卫·科波菲尔》 B.《老人与海》
C.《巴黎圣母院》
D.《等待戈多》
试解:________。(做后再看答案,效果更好。)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历史 ·必修3
名师点睛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历史 ·必修3
本单元与现实的联系 1.至今,我们仍能背诵出19世纪出现的部分文学作品 中的名言警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等。 2.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作品是人们争相临摹的典范。 3.摇滚乐等。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成才要有文史常识教案.doc

成才要有文史常识教案.doc

成才要有文史知识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进而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成才必须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文理兼修且相互为用。

2.结合课文有关段落,引导学生学习归纳论证法的运用。

3.学习速读和默读这两种文章阅读法。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所阐述的“ 获得一定的文史知识是自学成才的基础” 这个道理。

2.归纳论证法的理解运用。

教学难点:归纳论证法的理解和运用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情境创设、启发点拨。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ppt 制作)。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提问 1:步入社会,我们要学会与人交流,就要听懂别人说的话,看懂别人写的文章。

同时,我们也要让别人能够明白我们所要表达的观点。

所以,什么方面的知识是必须的?(语言 /语文)提问 2:工作后,我们想要将资金积少成多,所以我们要决定如何储蓄、如何投资。

所以,什么方面的知识是必须的?(经济)提问 3:中国历史悠久,其间有国家兴衰存亡、个人成败得失,若我们能借鉴学习,真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工作及人生上的疑难问题。

所以,什么方面的知识是必须的?(历史)提问 4:经过一段时间,你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你想要创业,你必须考虑水流、风向、资源、区位等各方面因素来选择地区建造工厂。

这时,你需要什么方面的知识?(地理)提问 5:创业中,你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经济纠纷、国家政策、协议合作等等,你既不能损害到他人的利益,又要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这时,你需要什么方面的知识?(政治 /法律)可见,语文、经济、历史、地理、政治等知识与我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我们将这些知识统称为“文史知识”,它对我们的成长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篇课文《成长要有文史知识》。

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自由发言。

教师边阐述,边展示一些有关社会发展的图片。

(教法:直观教学)根据不同的问题,教师展示相关的图片,同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一定的提示和引导。

视时间,可让学生对“学习这些文史知识对我们的生活及工作还有什么帮助”进行自由发言。

成才要有文史知识 教案

成才要有文史知识 教案

成才要有文史知识教案教案标题:成才要有文史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文史知识对学生成才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对文史知识的兴趣和热爱;3. 提高学生的文史知识水平,培养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1. 文史知识的定义和范围;2. 文史知识对个人成才的影响;3. 如何培养学生对文史知识的兴趣。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话题,引起学生对文史知识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文史知识的了解程度。

2. 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文史知识的定义和范围,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领域;- 分析文史知识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如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人文素养、价值观等。

3. 案例分析(15分钟):- 提供一些成功人士的案例,讲述他们是如何通过对文史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而取得成才的;- 分析案例中文史知识的作用,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文史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

4. 学习方法指导(10分钟):- 分享一些学习文史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如阅读经典著作、参观博物馆、参与文化活动等;- 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5. 课堂活动(15分钟):- 分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文史知识的理解和学习经验;-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团队中合作学习文史知识。

6. 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收获;-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文史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的表现;2. 学生对文史知识重要性的认识程度;3. 学生对学习文史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2. 设计文史知识竞赛或展示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3. 邀请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深入探讨文史知识的重要性。

备注: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和时间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10
4
二、议论文的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 解决问题(结论)
是什么 为什么 怎样
2020/12/10
5
整体感知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3)(引论):阐述自学成才 的意义、成才的标准及自学的内容。 第二部分(4~8)(本论):提出文理两科 并重、相互为用的思想,并论述了学习语文 知识的重要性及正确的学习方法。 第三部分(9~10)(结论):得出“获得一 定的文史知识是自学成才的基础”这一结论。
归纳论证
文史知识是他 们成才的基础
许德珩
(科学家)
竺可桢
(科学家)
诗文书法的造诣高 文学功底深厚扎实
2020/12/10
文史知识推进了 理科专业的研究
结论:获得一定的文史 知识是自学成才的基11础
写作特点探究
一、归纳论证法的运用 二、语言平易流畅,文风朴实
2020/12/10
12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2020/12/10
1
作者简介
周培源(1902-1993),理论 物理学家、流体力学家。历任 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北京大 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0/12/10
2
字词过关
• 硕(shuò )
珩(hé ng)
诣(yì)
• 校(jià o)勘(kān)
锲(qiè )而不舍
• 丰硕:又多又大(多用于抽象事物)。
Thank You For Watching
13
• 造诣:学问、技艺等所达到的程度。
•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雕刻。
2020/12/10
3
知识回顾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证明什么)
论据(用什么证明)①事实论据 ②理论论据
论证(怎样证明)论证方法:
①举例论证 ②理论论证 ③对比论证 ④比喻论证 论证方式: 立论、驳论
7
品读鉴赏
第二部分(4~8)(本论)
1.第四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 作者针砭时弊,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搞国
家建设,当然需要科学技术,但文科也不能偏 废”的观点。
2020/12/10
8
2.本段所讲的时弊是什么?作者提倡的是什么? 应采取什么样的方法? 时弊——重理轻文 提倡——文理并重、相互为用 方法——中学阶段文理两科的学习应该并举,
缺一不可
2020/12/10
9
3.第二部分的论证思路
文学习历史
6
学习古 代汉语
6
积累文史 知识修养
6
正确的学习方法 :重在理 解、领悟与灵活运用(7~8)
2020/12/10
10
品读鉴赏
第三部分(9~10)(结论):讨论本部分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鲁迅
弃医从文,自学成才 郭沫若
2020/12/10
6
品读鉴赏
第一部分(1~3)(引论) 1.“自学”有何意义?
造就人才的重要途径 2.“成才”的标准是什么?
凡通过学习和实践成为行家里手,或总结出 工作经验,使学习成果超过一般水平,或对社会作 出了一定贡献的都算成才。 3.作者强调要自学哪些内容?
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2020/12/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