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染色体与DNA

一染色体(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1 DNA作为遗传物质的优点:储存遗传信息量大;碱基互补,双螺旋结构使遗传稳定;核糖2′-OH脱氢使在水中稳定性大于RNA;可以突变以进化,方便修复以稳定遗传

2 真核细胞染色体特点:①分子结构相对稳定;②能够自我复制,使亲子代之间保持连续性;③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整个生命过程;④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3 染色体蛋白主要分为组蛋白和非组蛋白两类。真核细胞的染色体中,DNA与组蛋白的质量比约为1:1

4 组蛋白是染色体的结构蛋白,分为H1、H2A、H2B、H3及H4五种,与DNA共同组成核小体。组蛋白含有大量的赖氨酸和精氨酸,其中H3、H4富含精氨酸,H1富含赖氨酸。H2A、H2B介于两者之间。

5 组蛋白具有如下特性:①进化上的极端保守性(不同种生物组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十分相似)②无组织特异性(只有鸟类、鱼类及两栖类红细胞染色体不含H1而带有H5)③肽链上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碱性氨基酸集中分布在N端的半条链上,而大部分疏水基团都分布在C端。碱性的半条链易与DNA的负电荷区结合,而另外半条链与其他组蛋白、非组蛋白结合)④存在较普遍的修饰作用(如甲基化、乙基化、磷酸化及ADP核糖基化等。修饰作用只发生在细胞周期的特定时间和组蛋白的特定位点上)

二 DNA

1 真核细胞基因组的最大特点是它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

2 C值反常现象:①所谓C值,通常是指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②同类生物不同种属之间DNA总量变化很大。从编码每类生物所需的DNA量的最低值看,生物细胞中的C值具有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逐渐增加的趋势。

3 真核细胞DNA序列可被分为3类:①不重复序列(它占DNA总量的10%~80%。不重复序列长约750~2 000bp,相当于一个结构基因的长度)②中度重复序列(各种rRNA、tRNA以及某些结构基因如组蛋白基因等都属于这一类)③高度重复序列—卫星DNA(只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占基因组的10%~60%,由6~100个碱基组成)

三染色体与核小体

1 染色质DNA的Tm值比自由DNA高,说明在染色质中DNA极可能与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

2 在染色质状态下,由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催化的DNA复制和转录活性大大低于在自由DNA中的反应

3 DNA片段均为200bp基本单位的倍数,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由~200 bpDNA和组蛋白八聚体(由H2A、H2B、H3、H4各两个分子生成)组成四级压缩:第一级(DNA+组蛋白→核小体)第二级(核小体→螺线管)第三级(螺线体→超螺旋)第四级(超螺线体→染色体)

4 原核生物基因组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很小,大多只有一条染色体,且DNA含量少主要是单拷贝基因整个染色体DNA几乎全部由功能基因与调控序列所组成;几乎每个基因序列都与它所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呈线性对应状态。

5 原核细胞DNA特点:①结构精炼②存在转录单元(原核生物DNA序列中功能相关的RNA和蛋白质基因,往往丛集在基因组的一个或几个特定部位,形成转录单元并转录产生含多个mRNA的分子,称为多顺反子mRNA)③有重叠基因(一些细菌和动物病毒存在重叠基因,同一段DNA能携带两种不同蛋白质的信息)

四 DNA的结构

1 DNA链的基本特点是:1、DNA是由两条互相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而成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相结合,形成碱基对。

2 DNA的二级结构是指两条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绕所生成的双螺旋结构。通常情况下,DNA的二级结构分两大类:一类是右手螺旋,如A-DNA和B-DNA(最常见);另一类是左手螺旋,即Z-DNA

五 DNA的变性和复性

1 变性(denaturation 或融解 melting):DNA双螺旋区的氢键断裂,使双螺旋的两条链完全分开变成单链,这一双链分离的过程叫做变性;1、条件:加热, 极端pH,有机溶剂(尿素、酰胺 ),低盐浓度等2、变性过程的表现:是一个爆发式的协同过程,变性作用发生在一个很窄的温度范围导致一些理化性质发生剧烈变化

2 增色效应指在DNA变性的过程中,他在260nm的吸收值先是缓慢上升,达到某一温度时及骤然上升

3 复性: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两条彼此分开的链又可以重新地合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退火)影响因素:阳离子浓度复性反应温度 S.S,DNA初始浓度,分子长度DNA分子中碱基排列情况

六 DNA复制

1 复制子:又称复制单位或复制元DNA中含有一定复制起点和复制终点的复制单位

2 复制体:复制叉处的许多酶和蛋白组成的复合体,协同合成DNA

3 原核生物:整个染色体只有一个复制起点即单复制起点真核生物为多复制起点

4 复制叉:染色体中参与复制的活性区域,即复制正在发生的位点

5 复制眼: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正在复制的DNA,复制的区域形如一只眼睛

6 真核生物含有多个复制叉与复制眼

7 细菌、病毒和线粒体的DNA分子都是作为单个复制子完成复制的;真核生物基因组可以同时在多个复制起点上进行双向复制,也就是说它们的基因组包含有多个复制子。单双向复制取决于起点处有一个还是两个复制叉

8 无论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DNA的复制主要是从固定的起始点以双向等速复制方式进行的。复制叉以DNA分子上某一特定顺序为起点,向两个方向等速生长前进。

9 θ复制 D环复制(常见于线粒体与叶绿体)δ复制(滚环式复制共价延伸方式常见于病毒细菌因子)图见附表

10 DNA聚合反应 DNA聚合酶I和DNA聚合酶Ⅲ主要特征与功能:

1、DNA聚合酶活性:两者都有条件--模板、引物DNApolⅠ--主要用于DNA的修复和RNA 引物的替换 DNApol Ⅲ--DNA链的延长聚合方向:5’-3’

2 3’-5’ 外切核酸酶活性(两酶都具有)校对功能

35’-3’外切核酸酶活性DNApolⅠ的5’-3’外切活性有以下三个特点:必须有5’-磷酸末端被除去的核苷酸必须是已经配对的被除去的可以是脱氧核糖核苷酸,也可以是核糖核苷酸(切刻平移)

4 子链DNA延伸方向只能是5’-3’:已知的DNA聚合酶只能使链按5’-3’方向生长

11 DNA连接酶所需条件:a、切刻的 3’-OH 和 5’-P 相邻 b、切刻各自碱基处于配对状态 c、需要能量原核(ATP、NAD)真核(ATP)用途:复制过程中,5’ 端RNA引物被置换后切刻的连接、修复、重组

12 DNA半不连续性先导链:DNA复制时,与复制叉向前移动的方向一致,以3’→5’链为模板按5’→3’方向连续合成的一条链冈崎片段: DNA复制不连续合成链中形成的短DNA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