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实验 报告册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线性电阻元件和非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测试方式。
(2)学习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及说明
(1)元件的伏安特性。
如果把电阻元件的电压取为横坐标,电流取为纵坐标,画出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曲线,这条曲线称为该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
(2)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在u-i平面上是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与元件电压和电流方向无关,是双向性的元件。
元件的电阻值可由下式确定:R=u/i=(m u/m i)tgα,期中m u和m i分别是电压和电流在u-i平面坐标上的比例。
三、实验原件
U s是接电源端口,R1=120Ω,R2=51Ω,二极管D3为IN5404,电位器Rw
四、实验内容
(1)线性电阻元件的正向特性测量。
(2)反向特性测量。
(3)计算阻值,将结果记入表中
(4)测试非线性电阻元件D3的伏安特性
(5)测试非线性电阻元件的反向特性。
表1-1 线性电阻元件正(反)向特性测量
表1-5 二极管IN4007正(反)向特性测量
五、实验心得
(1)每次测量或测量后都要将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跳回到零值(2)接线时一定要考虑正确使用导线。
实验报告模板电路原理(3篇)

第1篇一、实验名称二、实验目的1. 理解电路原理图的基本构成和符号;2. 掌握电路基本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等)的特性和应用;3. 学会电路分析方法,如基尔霍夫定律、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等;4. 提高电路仿真和实验操作能力。
三、实验原理1. 电路基本概念电路是由各种电子元件按照一定规律连接而成的整体。
电路的基本元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
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遵循一定的物理规律。
2. 电路分析方法(1)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包括节点电压定律和回路电流定律。
节点电压定律指出,在电路中任意节点处,流入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
回路电流定律指出,在电路中任意回路中,沿回路方向各元件电压之和等于回路电源电压之和。
(2)节点电压法节点电压法是一种电路分析方法,通过求解电路中各个节点的电压来分析电路。
节点电压法的基本步骤如下:① 设定电路中各个节点的电压;②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列出节点电压方程;③ 解方程求得各个节点的电压。
(3)回路电流法回路电流法是一种电路分析方法,通过求解电路中各个回路的电流来分析电路。
回路电流法的基本步骤如下:① 设定电路中各个回路的电流;②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列出回路电流方程;③ 解方程求得各个回路的电流。
3. 电路仿真软件电路仿真软件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分析电路。
常用的电路仿真软件有Multisim、Proteus等。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熟悉电路原理图的基本构成和符号;2. 分析电路的基本元件特性和应用;3. 根据电路原理图,运用基尔霍夫定律、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等方法分析电路;4. 利用电路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5.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 记录实验中测得的电路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等;2. 将实验数据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误差原因;3. 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实验报告册》沪科版物理——实验探究八: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第三节: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实验探究八: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
会动手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会画简单的串联、并联的电路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学会区分串并联电路。
通过动手实验,实际操作,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认识串并联电路的兴趣,体会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主动找出串并联的特点和区分办法,体会学习的成就感。
2.实验器材三只带灯泡的灯座、三只开关、装有两节电池的电池盒、导线若干3.提出问题1.如何区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2.在串、并联电路中,开关的控制作用有何不同?4.猜想与假设1.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工作,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工作(均选填“相互影响”或“互不影响”)。
2.在串联电路中,开关可以控制用电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用电器,支路开关控制用电器(均选填“所有”或“一个”)。
5.过程与方法1.设计电路图①一只开关同时控制两只灯泡。
②电路中有两只开关,每只开关只能控制一个灯泡的通断;③你能想到的其他的电路……2.连接电路连接电路前,首先认识仪器、仪表、阅读说明书、了解使用方法认真分析电路图,确认电路图无误后,在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按照从电源正极开始,最后到达电源负极的顺序(按其他顺序也可,但一定要先确定好顺序)。
3.电路连接完毕,检查无误,闭合开关,观察灯泡发光情况,断开开关观察灯泡的发光情况。
6.实验记录在你所设计的电路中1.用一个开关控制两个灯泡的电路中,开关闭合,灯泡,开关断开,灯泡。
两灯泡工作(选填“互相影响”或“互不影响”)。
2.有两只开关,一只开关控制一只灯泡的电路中,开关闭合,灯泡,开关断开,灯泡,两灯泡工作(选填“互相影响”或“互不影响”)。
3.在你设计的另一种电路中,开关闭合,灯泡,开关断开,灯泡,两灯泡工作(选填“互相影响”或“互不影响”)。
7.小结与思考分析上面的实验现象可得结论:1.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工作,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工作(均选填“相互影响”或“互不影响”)。
电路实验4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实验四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加深对电流源及其外特性的认识;2.掌握电流源和电压源进行等效变换的条件。
二、原理电压源是给外电路提供电压的电源,电压源分理想电压源和实际电压源。
理想电压源的输出电压为恒定值,不随外接负载变化。
理想电压源的电路模型及其伏安特性如图4-1所示。
图4-1实际电压源的输出电压随外接负载变化。
负载的阻值越大,电压源的输出电压越高,当负载的阻值达到无穷大时,实际电压源的输出电压达到最大值。
实际电压源可以用一个理想电压源与一个内阻的串联的电路模型表示。
其伏安特性曲线如果4-2所示。
图4-2电流源是除电压源以外的另一种形式的电源,它可以产生电流提供给外电路。
电流源可以分为理想电流源和实际电流源。
理想电流源可以向外电路提供一个恒值电流,不论外电路电阻的大小如何,其伏安特性曲线如图4-3所示。
图4-3实际电流源当其端电压增加时,通过外电路的电流并非恒定值而是减小。
端电压越高,电流下降得越多;相反,端电压越低通过外电路的电流越大,当端电压为零时,流过外电路的电流最大。
实际电流源的电路模型及伏安特性曲线如图4-4所示。
图4-4某些器件的伏安特性具有近似理想电流源的性质,如硅光电池,晶体三极管输出特性等。
本实验中的电流源是用晶体管来实现的。
图4-5给出了晶体三极管在共基极连接时,集电极电流和集电极与集极间的电压关系曲线。
图4-5一个实际的电源,就其外部特性而言,既可以看成是一个电压源,也可以看成是一个电流源。
其具体说明如下图所示。
图4-6三、实验仪器和器材1.直流可调电压0~30V板2.+15直流稳压电源和200mA恒流源3.电阻4.电位器5.三极管6.交直流电压电流表/电流表7.标准型导线8.标准型短接桥9.九孔实验方板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测绘理想电压源的伏安特性曲线按图4-7所示连接电路。
将图中的电压源调至US=15V,负载电阻R为电阻箱。
调整电阻箱阻值,测量负载电阻R两端的电压U、流过负载电阻R的电流I。
基本电路的测量实验报告

基本电路的测量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基本电路的测量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基本电路的测量方法,理解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及其测量原理。
实验器材:1. 模拟万用表2. 直流稳压电源3. 多用电源线4. 小电灯泡5. 小电阻器6. 电池7. 实验板8. 实验用导线实验原理:1. 电压的测量方法电压是电势差,是电力源左侧和右侧的电势差。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在实验中,可以使用模拟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
2. 电流的测量方法电流是电子在电路中通过导线的流动。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在实验中,可以使用模拟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3. 电阻的测量方法电阻是电路中电子流动受到阻碍的程度。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在实验中,可以使用模拟万用表或小电阻器测量电路中的电阻。
实验步骤:1. 连接直流稳压电源将直流稳压电源连接到实验板上,接线应注意极性。
2. 连接小电灯泡电路将小电灯泡接在实验板上,并用导线将电灯与电源连接起来。
3. 测量电压使用模拟万用表,将表头置于直流电压档位,将两个接线头连接到电路的两端,即可测量电路中的电压。
4. 测量电流使用模拟万用表,将表头置于直流电流档位,将表头与电路连接,即可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5. 测量电阻使用模拟万用表或小电阻器,将表头置于电阻档位,将两个接线头连接到待测电阻的两端,即可测量电路中的电阻。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成功测量出了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电阻,掌握了基本电路的测量方法,并进一步理解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及其测量原理。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学习,我们加深了对基本电路的认识和了解,掌握了电压、电流、电阻等基本概念及其测量方法,为以后的电子技术实践奠定了基础。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电路分析基础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对不同电路进行分析,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并掌握使用基本电路元件搭建电路的技能。
实验器材:电源、电阻、电容、电感、电工万用表、示波器、导线等。
实验原理:电路分析是指对电路中各个元件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学习使用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和串并联等电路定律进行电路分析。
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1.首先,我们搭建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
将两个电阻依次连接,连接到电源上。
使用电工万用表测量电源的电压和电阻的电流,并记录测量结果。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的阻值,并将结果与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测量得到电源电压为12V,电阻电流为0.5A。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得到电阻的阻值为R=V/I=12V/0.5A=24Ω。
测量结果与计算结果相符。
2.接下来,我们搭建一个并联电路。
将两个电阻分别连接到电源的两个正极,将另外两个端点连接到电源的两个负极上。
使用电工万用表测量电源的电压和电阻的电流,并记录测量结果。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的阻值,并将结果与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测量得到电源电压为12V,电阻电流为1A。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得到电阻的阻值为R=V/I=12V/1A=12Ω。
测量结果与计算结果相符。
3.然后,我们搭建一个RC电路,将电阻和电容串联连接到电源上。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阻上的电压和电容上存储的电荷的变化情况,并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观察到电阻上的电压呈指数衰减的变化趋势,电容上的电荷在刚接通电源时迅速充电,然后逐渐达到稳定。
通过测量,我们可以得到RC时间常数,从而计算出电路的时间常数。
4.最后,我们搭建一个RL电路,将电阻和电感串联连接到电源上。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感上存储的磁场的变化情况,并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观察到电阻上的电压呈指数增长的变化趋势,电感上的磁场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强。
通过测量,我们可以得到RL时间常数,从而计算出电路的时间常数。
直流电路实验报告册体会

直流电路实验报告册体会本次实验是一次关于直流电路的实验,此次实验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直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电器元件的特点。
通过此次实验,我很好地掌握了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仪器使用方式,同时,也提高了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首先了解了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路要素、电路元件和电学参数等知识。
随后,我通过实验对电路中所使用的基本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源等进行了具体的测试和测定,以观察其电学特性和性能指标。
实验过程中,我掌握了如何使用万用表、恒流源等实验仪器,了解了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对我而言,最具挑战性的是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在实验时,需要对电路参数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记录,包括电压、电流等数值,而这些数值的精确程度需要得到保证。
在数据处理方面,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也需要十分仔细地进行,以保证最终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加强了自己的实验思维和实验技能,提高了实验中数据处理的技巧。
值得一提的是,实验报告的撰写也是一项必需的任务。
通过编写实验报告,我加深了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我的写作能力。
在报告撰写的过程中,我需要对实验的目的、过程、结果及其分析等方面进行详尽的记录和总结,以呈现出全面而完整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因此,这项任务对于我的提高写作能力和实验思维的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此次实验让我全面了解了直流电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提高了我的实验技能和综合能力。
这对我的未来学习和工作都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也对实验工作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热情,期待下一次精彩的实验经验。
电路实验箱实验报告册

电路实验箱实验报告册
《电路实验箱实验报告册》
实验一:串联电路的搭建与分析
实验目的:通过搭建串联电路,掌握串联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并进行相应的分析。
实验器材:电路实验箱、导线、电阻、电压表、电流表等。
实验步骤:
1. 将电路实验箱连接电源,并确保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2. 将两个不同阻值的电阻依次连接在电路实验箱上,形成串联电路。
3. 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量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数值。
4.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计算。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得到了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数值,进而计算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和总电压。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发现串联电路中的电压总和等于各个电阻上的电压之和,而电流则相同于各个电阻上的电流。
这些结果验证了串联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串联电路,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串联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同时,我们也掌握了串联电路的相关计算方法和分析技巧,为今后的电路实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验报告册编写人:XXX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一 元件特性的示波测量法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示波器测量正弦信号的相位差。
2、学习用示波器测量电压、电流、磁链、电荷等电路的基本变量3、掌握元件特性的示波测量法,加深对元件特性的理解。
二、实验任务1、 用直接测量法和李萨如图形法测量RC 移相器的相移ϕ∆即uC u sϕϕ-实验原理图如图5-6示。
2、 图5-3接线,测量下列电阻元件的电流、电压波形及相应的伏安特性曲线(电源频率在100Hz~1000Hz 内): (1)线性电阻元件(阻值自选)(2)给定非线性电阻元件(测量电压范围由指导教师给定)电路如图5-7 3、按图5-4接线,测量电容元件的库伏特性曲线。
4、测量线性电感线圈的韦安特性曲线,电路如图5-55、测量非线性电感线圈的韦安特性曲线,电源通过电源变压器供给,电路如图5-8所示。
图 5-7 图 5-8这里,电源变压器的副边没有保护接地,示波器的公共点可以选图示接地点,以减少误差。
三、思考题1、元件的特性曲线在示波器荧光屏上是如何形成的,试以线性电阻为例加以说明。
答:利用示波器的X-Y方式,此时锯齿波信号被切断,X轴输入电阻的电流信号,经放大后加至水平偏转板。
Y轴输入电阻两端的电压信号经放大后加至垂直偏转板,荧屏上呈现的是u x,u Y的合成的图形。
即电流电压的伏安特性曲线。
3、为什么用示波器测量电路中电流要加取样电阻r,说明对r的阻值有何要求?答:因为示波器不识别电流信号,只识别电压信号。
所以要把电流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而电阻上的电流、电压信号是同相的,只相差r倍。
r的阻值尽可能小,减少对电路的影响。
一般取1-9Ω。
四、实验结果1.电阻元件输入输出波形及伏安特性2.二极管元件输入输出波形及伏安特性实验二 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的验证 和线性有源一端口网络等效参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定理的内容和使用范围的理解。
2、学习线性有源一端口网络等效电路参数的测量方法3、学习自拟实验方案,合理设计电路和正确选用元件、设备、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1、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普遍适用的基本定律。
电路_电流实验报告册

实验目的:1. 熟悉串联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2.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分布规律。
实验原理: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通过各个电阻或元件的电流值相同。
实验器材:- 学生电源- 电流表- 小灯泡(两只规格不同)- 开关- 导线(若干)实验步骤:1. 按实验电路图连接电路(电流表暂不接入电路)。
2. 检查电路,确认正确后闭合开关,观察小灯泡是否正常发光。
3. 在电路中选择三个测量点A、B、C,分别将电流表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4. 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5.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串联电路中,无论小灯泡规格如何,A、B、C三处的电流值均相等。
实验结论: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
实验目的:1. 熟悉并联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2. 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布规律。
实验原理: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实验器材:- 学生电源- 电流表- 小灯泡(两只规格不同)- 开关- 导线(若干)实验步骤:1. 按实验电路图连接电路(电流表暂不接入电路)。
2. 检查电路,确认正确后闭合开关,观察小灯泡是否正常发光。
3. 在干路上接一个电流表,在各支路上分别加一个电流表。
4. 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5.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实验结论: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 实验三: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目的:1. 探究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
2. 学习使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路参数。
实验原理: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即电流I与电阻R之间的关系为I = U/R,其中U为电压。
实验器材:- 电源- 电流表- 电阻(若干)- 滑动变阻器- 开关- 导线(若干)实验步骤:1. 按实验电路图连接电路。
2. 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值。
3. 在不同电阻值下,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电路理论实验报告册(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加深对电路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 掌握电路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 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电路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实验报告册共分为以下八个实验部分:实验一:电路元件伏安特性测试实验二:基尔霍夫定律验证实验三:电路的叠加原理与齐次性验证实验四:受控源特性研究实验五:交流电路的研究实验六:三相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实验七: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实验八:RC移相电路实验三、实验原理1. 电路元件伏安特性测试:通过测量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电压和电流,绘制伏安特性曲线,分析元件的特性。
2. 基尔霍夫定律验证:利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验证电路节点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3. 电路的叠加原理与齐次性验证:验证电路的叠加原理和齐次性,即在电路中某一支路电流为零时,其他支路电流也为零。
4. 受控源特性研究:研究受控源(电压控制电流源、电流控制电流源、电压控制电压源、电流控制电压源)的特性,分析其控制作用。
5. 交流电路的研究:研究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相位关系,分析电路的阻抗、导纳、功率因数等参数。
6. 三相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测量三相电路中电压、电流的有效值和相位,分析三相电路的特点。
7. 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测量三相电路的功率,分析三相电路的功率分配。
8. RC移相电路实验:研究RC移相电路的特性,分析电路的相位移动和幅值变化。
四、实验步骤1. 实验一:电路元件伏安特性测试(1)搭建实验电路,连接电路元件。
(2)调节信号源,测量电路元件的电压和电流。
(3)记录数据,绘制伏安特性曲线。
2. 实验二:基尔霍夫定律验证(1)搭建实验电路,连接电路元件。
(2)测量电路节点处的电流和电压。
(3)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3. 实验三:电路的叠加原理与齐次性验证(1)搭建实验电路,连接电路元件。
(2)断开某一支路,测量其他支路电流。
(3)验证电路的叠加原理和齐次性。
4. 实验四:受控源特性研究(1)搭建实验电路,连接受控源。
电路实验实习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电路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实验技能;2. 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3. 加深对电路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电路分析能力;4.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实验原理电路实验是电子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电路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电路分析能力。
本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基本电路元件的识别与测试;2. 基本电路的搭建与测量;3. 电路参数的测量与计算;4. 电路故障分析。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实验台:提供电源、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实验设备;2. 基本电路元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3. 连接线:各种规格的导线。
四、实验步骤1. 基本电路元件的识别与测试(1)观察电路元件的外观,识别其类型(电阻、电容、电感等);(2)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元件的阻值、电容值、电感值等参数;(3)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电路元件的特性。
2. 基本电路的搭建与测量(1)根据实验要求,搭建相应的电路;(2)连接好电路,确保电路连接正确;(3)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的电压、电流等参数;(4)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电路的工作状态。
3. 电路参数的测量与计算(1)根据电路图,计算电路的参数;(2)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的实际参数;(3)对比计算值与实测值,分析误差原因。
4. 电路故障分析(1)观察电路工作状态,发现异常现象;(2)分析电路故障原因,查找故障点;(3)修复电路故障,恢复电路正常工作。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1. 基本电路元件的识别与测试(1)电阻:R1 = 100Ω,R2 = 220Ω;(2)电容:C1 = 100μF,C2 = 220μF;(3)电感:L1 = 10mH,L2 = 100mH。
2. 基本电路的搭建与测量(1)电路1:电压U1 = 5V,电流I1 = 10mA;(2)电路2:电压U2 = 12V,电流I2 = 20mA。
3. 电路参数的测量与计算(1)电路1:计算值R1 = 100Ω,实测值R1 = 100Ω,误差0.00%;(2)电路2:计算值R2 = 220Ω,实测值R2 = 220Ω,误差0.00%。
数字系统电路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数字系统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步骤。
3. 通过实验加深对数字电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数字系统电路是由数字逻辑电路构成的,它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产生相应的输出信号。
数字系统电路主要包括逻辑门电路、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基本单元电路。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数字电路实验箱2. 数字万用表3. 示波器4. 逻辑分析仪5. 编程器四、实验内容1. 逻辑门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熟悉TTL、CMOS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和测试方法。
(2)实验步骤:1)搭建TTL与非门电路,测试其逻辑功能;2)搭建CMOS与非门电路,测试其逻辑功能;3)测试TTL与门、或门、非门等基本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2. 触发器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工作原理和应用。
(2)实验步骤:1)搭建D触发器电路,测试其逻辑功能;2)搭建JK触发器电路,测试其逻辑功能;3)搭建计数器电路,实现计数功能。
3. 计数器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计数器的逻辑功能、工作原理和应用。
(2)实验步骤:1)搭建同步计数器电路,实现加法计数功能;2)搭建异步计数器电路,实现加法计数功能;3)搭建计数器电路,实现定时功能。
4. 寄存器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寄存器的逻辑功能、工作原理和应用。
(2)实验步骤:1)搭建4位并行加法器电路,实现加法运算功能;2)搭建4位并行乘法器电路,实现乘法运算功能;3)搭建移位寄存器电路,实现数据移位功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逻辑门电路实验通过搭建TTL与非门电路和CMOS与非门电路,测试了它们的逻辑功能,验证了实验原理的正确性。
2. 触发器实验通过搭建D触发器和JK触发器电路,测试了它们的逻辑功能,实现了计数器电路,验证了实验原理的正确性。
3. 计数器实验通过搭建同步计数器和异步计数器电路,实现了加法计数和定时功能,验证了实验原理的正确性。
大学生实训课电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电路基本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等)的特性和应用。
2. 学会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实验仪器进行电路测量。
3. 掌握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4. 提高电路设计与调试能力。
二、实验原理本次实验主要涉及以下电路原理:1. 电阻电路: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2. 电容电路:电容的充放电原理、电容的串联和并联。
3. 电感电路:电感的自感现象、电感的串联和并联。
4. 交流电路: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交流电的相位关系、交流电路的功率计算。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电阻电路实验(1) 实验目的:验证欧姆定律,学习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
(2) 实验步骤:1. 搭建电阻电路,包括电阻、电源、开关等元件。
2.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阻值。
3. 根据测量结果,验证欧姆定律。
(3)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验证了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2. 电容电路实验(1) 实验目的:学习电容的充放电原理,掌握电容的串联和并联。
(2) 实验步骤:1. 搭建电容电路,包括电容、电源、开关等元件。
2.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容的充放电过程。
3. 比较电容串联和并联时的充放电特性。
(3)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掌握了电容的充放电原理和串联、并联特性。
3. 电感电路实验(1) 实验目的:学习电感的自感现象,掌握电感的串联和并联。
(2) 实验步骤:1. 搭建电感电路,包括电感、电源、开关等元件。
2.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感的自感现象。
3. 比较电感串联和并联时的自感现象。
(3)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掌握了电感的自感现象和串联、并联特性。
4. 交流电路实验(1) 实验目的:学习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掌握交流电路的功率计算。
(2) 实验步骤:1. 搭建交流电路,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电源等元件。
2. 使用示波器观察交流电的波形和相位关系。
3. 计算交流电路的功率。
(3)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掌握了交流电的基本概念和功率计算。
数字电路实验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熟悉数字电路实验设备和仪器的基本操作。
3. 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对数字电路设计和调试的实践能力。
二、实验器材1. 数字电路实验箱一台2. 74LS00若干3. 74LS74若干4. 74LS138若干5. 74LS20若干6. 74LS32若干7. 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元器件若干8. 万用表、示波器等实验仪器三、实验内容1. 基本门电路实验(1)验证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等基本逻辑门的功能。
(2)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如全加器、译码器等。
2. 触发器实验(1)验证D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等基本触发器的功能。
(2)设计简单的时序逻辑电路,如计数器、分频器等。
3. 组合逻辑电路实验(1)设计一个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如4位二进制加法器。
(2)分析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验证电路的正确性。
4. 时序逻辑电路实验(1)设计一个简单的时序逻辑电路,如3位二进制计数器。
(2)分析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验证电路的正确性。
5. 数字电路仿真实验(1)利用Multisim等仿真软件,设计并仿真上述实验电路。
(2)对比实际实验结果和仿真结果,分析误差原因。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1)熟悉实验内容和要求。
(2)了解实验器材的性能和操作方法。
(3)准备好实验报告所需的表格和图纸。
2. 基本门电路实验(1)搭建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等基本逻辑电路。
(2)使用万用表测试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验证电路的功能。
(3)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3. 触发器实验(1)搭建D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等基本触发电路。
(2)使用示波器观察触发器的输出波形,验证电路的功能。
(3)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4. 组合逻辑电路实验(1)设计4位二进制加法器电路。
(2)搭建电路,使用万用表测试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验证电路的正确性。
(3)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电路实验报告册

电工实验报告课程:班级:姓名:学号:同组人: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叠加原理的验证预习报告1、简述叠加原理基本理论。
2、根据实验电路计算理论计算值填入实验原始数据表格。
(写明计算过程)实验原始数据正式实验报告一. 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
2、进一步加深理解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
二、实验设备三、实验原理四、实验内容及步骤(画出实验电路图)五、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1.根据实验数据表格,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实验结论。
2.通过实验步骤5及分析数据表格1-2,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3.实验心得体会及其他。
六、思考题1.在验证叠加原理时,如果电源内阻不能忽略,实验该如何进行?2.叠加原理的使用条件是什么?戴维南定理预习报告1.在求戴维南等效电路时,作短路试验,测Isc的条件是什么?在本实验中可否直接作负载短路实验?请实验前对线路2-1(a)预先作好计算,以便调整实验线路及测量时可准确地选取电表的量程。
2.说明测有源二端网络开路电压及等效内阻的几种方法,并比较其优缺点。
实验原始数据正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验证戴维南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
2.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二. 实验设备三. 实验原理四. 实验内容及步骤五.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1.根据表2-1和表2-2的数据分别绘出特性曲线,比较表2-1和表2-2的实验数据,验证戴维南定理的正确性,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2.根据各种方法测得的Uoc和Ro与预习时电路计算的结果作比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归纳、总结实验结果。
4.实验心得体会及其他。
RC串联电路的过渡过程及其应用预习报告简述RC微分电路、RC积分电路和时间常数τ的概念。
实验原始数据正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RC电路的过渡过程。
2.了解RC电路的实际应用。
3.进一步熟悉示波器的使用。
二.实验设备三.实验原理四.实验内容及步骤五.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1.说明RC电路的过渡过程。
电路实验报告册上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电路实验报告册电路上学生姓名专业班级201 ——201 学年第学期电路实验报告实验一名称:基本电参数的测量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实验台号:_______ 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包括文字说明和原理图,要求用尺子按实验教材绘图)三、实验设备四、实验内容(包括实验步骤、实验线路图及注意事项,要求用尺子绘图,不必绘制表格)五、预习思考题(完成实验指导书本实验的第六部分)六、数据记录和实验现象记录表1.1 电阻的测量七、数据处理和分析(完成实验指导书本实验的第七部分。
如要求绘曲线,则要求用坐标纸绘制,并粘贴至此页)电路实验报告实验二名称:电路元件的端口测量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实验台号:_______ 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包括文字说明和原理图,要求用尺子按实验教材绘图)三、实验设备四、实验内容(包括实验步骤、实验线路图及注意事项,要求用尺子绘图,不必绘制表格)五、预习思考题(完成实验指导书本实验的第六部分)六、数据记录和实验现象记录表2.6 电流源端口特性测量数据七、数据处理和分析(完成实验指导书本实验的第七部分,如要求绘曲线,需用坐标纸绘制,并粘贴至此页)电路实验报告实验三名称:直流电路定理实验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实验台号:_______ 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包括文字说明和原理图,要求用尺子按实验教材绘图)三、实验设备四、实验内容(包括实验步骤、实验线路图及注意事项,要求用尺子绘图,不必绘制表格)五、预习思考题(完成实验指导书本实验的第六部分)六、数据记录和实验现象记录表3.1 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实验数据七、数据处理和分析(完成实验指导书上本实验的第七部分,如要求绘曲线,需用坐标纸绘制,并粘贴至此页)电路实验报告实验四名称:信号的观察与测量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实验台号:_______ 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包括文字说明和原理图,要求用尺子按实验教材绘图)三、实验设备四、实验内容(包括实验步骤、实验线路图及注意事项,要求用尺子绘图,不必绘制表格)五、预习思考题(完成实验指导书本实验的第六部分)六、数据记录和实验现象记录(绘制的波形粘贴至此部分)表4.1 交流毫伏表测量电压结果七、数据处理和分析(完成实验指导书本实验的第七部分,如要求绘曲线,需用坐标纸绘制,并粘贴至此页)电路实验报告实验五名称: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实验台号:_______ 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包括文字说明和原理图,要求用尺子按实验教材绘图)三、实验设备四、实验内容(包括实验步骤、实验线路图及注意事项,要求用尺子绘图,不必绘制表格)五、预习思考题(完成实验指导书本实验的第六部分)六、数据记录和实验现象记录(绘制的波形粘贴至此部分)七:数据处理和分析(完成实验指导书本实验第七部分。
四年级下册科学2、4做一个电路检测器并检测电路故障-实验报告单

更换电池
导线断了
检测导线
更换导线
开关接触不良
检测开关
更换开关
1、小灯泡坏了。
2、小灯泡与灯座接触不良。
3、电池没有电了。
4、导线断了。
5、开关接触不良。
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厚川
班级
四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2、6导体和绝缘体
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
明确电路上连接不同的检测材料,小灯泡可能会有不同的发光情况。
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厚川
班级
四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2、4做一个电路检测器并检测电路故障
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
明确造成电路出现故障的原因会很多。
实验器材
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导线。
实验过程
1、做一个电路检测器:把简易电路中的开关拆除后,就形成了一个电路检测器。做一个电路检测器的步骤:提示:每次检测前,先将两个检测头互相接触一下,看看小灯泡能否亮起来。
实验器材
电路检测器,多种检测材料(铅笔,橡皮、勺子、钥匙、瓶盖、铁钉、气球)。
实验过程
1、用两个检测头接触要检测物体的两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2、重复检测两次,并将检测时小灯泡"亮”或“不亮”的情况记录下来。(重复检测两次,是为了提高准确性,减少失误)
观察到的现象:当线路上连接勺子、钥匙、铁钉时,小灯泡亮了,说明这些物体是导体,当线路上连接橡皮、铅笔、塑料瓶盖、气球时,小灯泡不亮,说明这些物体是绝缘体。
强调: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电器的电路。
2、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故障。
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
观察到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实验报告
课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同组人: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叠加原理的验证
预习报告
1、简述叠加原理基本理论。
2、根据实验电路计算理论计算值填入实验原始数据表格。
(写明计算过程)
实验原始数据
精选文档
正式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
2、进一步加深理解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
二、实验设备
三、实验原理
精选文档四、实验内容及步骤(画出实验电路图)
精选文档五、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1.根据实验数据表格,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实验结论。
精选文档2.通过实验步骤5及分析数据表格1-2,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3.实验心得体会及其他。
精选文档
六、思考题
1.在验证叠加原理时,如果电源内阻不能忽略,实验该如何进行?
2.叠加原理的使用条件是什么?
戴维南定理
预习报告
1.在求戴维南等效电路时,作短路试验,测Isc的条件是什么?在本实验中可否直接作负载短路实验?请实验前对线路2-1(a)预先作好计算,以便调整实验线路及测量时可准确地选取电表的量程。
2.说明测有源二端网络开路电压及等效内阻的几种方法,并比较其优缺点。
实验原始数据
精选文档
正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验证戴维南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
2.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二. 实验设备
三. 实验原理
精选文档四. 实验内容及步骤
五.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1.根据表2-1和表2-2的数据分别绘出特性曲线,比较表2-1和表2-2的实验数据,验证戴维南定理的正确性,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2.根据各种方法测得的Uoc和Ro与预习时电路计算的结果作比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归纳、总结实验结果。
4.实验心得体会及其他。
精选文档RC串联电路的过渡过程及其应用
预习报告
简述RC微分电路、RC积分电路和时间常数τ的概念。
实验原始数据
精选文档
正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RC电路的过渡过程。
2.了解RC电路的实际应用。
3.进一步熟悉示波器的使用。
二.实验设备
三.实验原理
精选文档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精选文档五.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1.说明RC电路的过渡过程。
用电路参数求出电路的时间参数τ,并与示波器所测得的τ值进行比较。
2.在RC电路参数不变时,若改变脉冲波形的频率,输出波形是否会改变,为什么?
3.实验心得体会及其他。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的研究预习报告
1.简述日光灯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交流电压、电流的向量关系。
精选文档3.交流电路中电感、电容的VA特性。
4.了解并联电容器提高感性交流电路功率因数的原理及电路现象。
精选文档实验原始数据
精选文档
正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的整体认识。
2.加深理解日光灯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学习电路接线。
3.学习使用仪表测量日光灯电路的电流及各部份电压。
4.能够对正弦稳态交流电路进行功率分析和电压、电流的向量分析。
5.学会用并联电容器的方法来改善感性交流电路的功率因数。
6.能够通过实验数据,对电路的性质进行分析。
二.实验设备
三.实验原理
精选文档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精选文档五.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1.通过实验数据对电路进行功率分析。
画出功率三角形。
2.通过实验数据,能够对电路进行电压、电流的向量分析。
精选文档3.解释并联电容器后,功率因数先升高,后降低的电路现象。
4.通过实验数据,能够对电路性质进行分析。
5.对实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及实验心得体会。
精选文档
六.思考题
1.日光灯电路接通电源后,如果启动器的触点闭合后不能跳开,电路将发生什么现象?是否会损坏灯管?
2.日光灯电路并联电容器后,总电流减小,但电容量超过一定数值后,总电流又上升了。
这是什么原因?电路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实验中U = U
R + U
rL
吗?为什么?
4.在坐标纸上按比例画出日光灯电路的总电压U,镇流器的电压U
及灯管电压
rL
的相量图,并说明为什么不是直角三角形?
U
R
5.在日光灯管没有点燃时,启动器会动作。
而日光灯管点燃后,启动器则不动作了。
这是为什么?
三相交流电路
预习报告
1.按实验要求做好预习,完成负载三角形接法的实际接线图。
2.熟悉图4-1和图4-2的接线要求,弄清两个电路的区别。
考虑两种不同接法时,如何测量电压(包括相电压和线电压)?如何测量电流(包括相电流、线电流和中线电流)?
精选文档实验原始数据
精选文档
正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三相负载的星形接法和三角形接法。
2.研究负载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时,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间的关系。
3.充分理解三相四线供电系统中,中线的重要作用。
二.实验设备
三.实验原理
精选文档四.实验内容及步骤(画出实验电路图)
精选文档
八、实验报告要求;
(1)从实验数据中总结出,在星形接法和三角形接法时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的相互关系。
(2)试说明在星形接法中中线的作用。
(3)试分析当一相电源断开时(负载作三角形连接),灯泡亮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1.从实验数据中总结出,在星形接法和三角形接法时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的相互关系。
2.说明在星形接法中中线的作用。
3.分析当一相电源断开时(负载作三角形连接),灯泡亮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4.实验心得体会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