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土地资源保护及开发的措施方案范文

合集下载

土地资源管理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及保护措施韦再飞

土地资源管理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及保护措施韦再飞

土地资源管理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及保护措施韦再飞发布时间:2021-08-10T09:52:03.332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5期作者:韦再飞[导读] 现如今,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矿企为我国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会对土地造成一定的破坏,做好土地资源保护工作十分重要忻城县自然资源局广西忻城 546200摘要:现如今,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矿企为我国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会对土地造成一定的破坏,做好土地资源保护工作十分重要。

为贯彻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方针,如何科学地进行矿产资源开发成为当下基层产业机构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核心发展方向。

基于此,文章主要阐述了现阶段我国的生态环境现状,并对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全面探析,以期为后期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措施引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矿产资源生产国和消费国,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加快,矿山开采活动也相应增加。

尽管矿产资源的开采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破坏和占用了大量土地,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例如空气污染、水系酸化、土壤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丧失、自然景观破坏等。

随着对环境治理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矿区的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

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是建设绿色矿山的基础,是实现矿区经济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研究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对于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现状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但就目前而言,大气污染环境治理、地质环境生态修复等工作效益与预期工作目标之间始终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大气环境污染。

虽然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在不断降低,但其排放量仍位于世界前茅,空气质量不达标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土地资源管理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及保护措施

土地资源管理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及保护措施

土地资源管理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及保护措施摘要:文章围绕土地资源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及保护两个主要内容的研究展开。

首先研究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并针对这些问题从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加强监管三点提出对策;接着,过度到研究矿产资源的开发及保护,先分析现状,再分析了矿产资源开发的危害性,又强调了科学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最后从制度监管和科学创新两个视觉点上提出了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及保护的对策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矿产资源;开发及保护;措施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资源组成。

土地资源是农业的“根基”,尤其是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土地资源提供粮食,是我国人民赖以生存的根本物质基础。

而矿业则是工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食粮”。

没有矿业,加工业和运输业就成为“无米之炊”。

经济发展的逐利性促使我国近年来对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肆意开发。

在贡献了GDP的同时,也埋下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隐患。

坚持科学发展观,合理、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对于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我国土地资源现状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对乡镇冲击加大,大量的耕地因为商业的扩张被过度开发甚至是非法占用。

很多地方用地超标,影响了耕地的农业发展。

总体来说,不利于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并影响新一轮的经济建设。

另外,工业化进程加快,耕地被工厂取而代之,农业变工业,农民大量转型为工人。

虽然工业取得了发展,拉动了我国GDP的增长,但也使农民数量锐减,大量耕地从而荒废或消失。

可以说,我国农业水平受到影响,农耕收益也随之降低。

另外,土地资源的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

尤其是主宰房地产业的开发商从对耕地征用那刻开始,结局就会有所预示。

一块耕地一旦被纳入囊中,这块耕地包括耕地周边郊区的山地、河流、湖水也会成为开发对象,在上面启动工程、修建建筑、规划楼盘,森林和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也随之发生,殃及池鱼的是,河流森林附近的动植物也会受到影响,生态平衡被打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土地整治土方工程方案范文

土地整治土方工程方案范文

土地整治土方工程方案范文一、项目背景土地整治工程是为了改善土地的生产力、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环境而进行的各种综合性的土地开发和治理工程。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土地整治工程通过综合治理和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承载力,改善土地的质量,使其更适于农业、工业用地及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利用。

我国土地整治土方工程在过去的发展中,总的来说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各地项目的开展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工程施工合理性不足、资源浪费严重、环境破坏较为突出等方面。

因此,需要通过设计一个合理的土地整治土方工程方案,明确整治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以期实现更有效的土地整治工程。

二、项目目标1. 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效率;2. 保护土地资源,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污染;3. 改善土地的生态环境;4. 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

三、工程范围本项目位于XX市XX区,总用地面积为xxx亩,其中包括林地、耕地、水域和荒地等多种类型的土地。

整治范围包括土地平整、排水、绿化、土壤改良等一系列工程。

四、工程内容1. 土地整理对不同类型的土地进行整理,包括土地平整、清理和填筑等工作,保障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和后续的土地利用需求。

2. 土方工程进行土地平整、土石方开挖、填方、边坡开挖等工程,为后续的土地整治工作提供基础条件。

3. 土壤改良对土壤进行改良,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抗旱能力,减少土壤的疾病和病害。

4. 排水工程进行排水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包括地下排水系统和地表排水系统,提高土地的排水能力,减少积水和洪涝等自然灾害。

5. 绿化工程进行绿化工程,包括树木种植、草坪铺设和花卉种植等工作,增加绿色植被覆盖率,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六、工程技术要求1. 土地整治工程必须符合当地地质环境和国家相关标准。

2. 土方工程必须进行土壤剖面和土地调查,确保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绿化工程必须选用当地适合的植物种类,确保绿化工程的成活率和保养便利性。

自然资源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自然资源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自然资源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2021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和市自然资源局的正确领导下,以尽职尽责保护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为主线,推动我区自然资源管理工作。

现将我局上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一、2021年主要工作成效(一)强化自然资源支撑作用,保障全区发展用地需求1.积极争取用地指标。

2021年用地报批54个项目,总用地面积567.5549公顷,新增建设用地498.9430公顷、农用地468.8706公顷、耕地245.4110公顷,其中有11个项目已经上报,用地面积65.7619公顷、新增建设用地64.8081公顷、农用地64.1240公顷、耕地18.7294公顷,已批复项目涉及7个,总用地35.1829公顷、新增建设用地34.2291公顷、农用地33.5450公顷,耕地18.5304公顷。

2.办理设施农用地。

累计办理设施农用地备案126宗,面积为410.2672公顷(折合6154.008亩),涉及养猪项目50个,用地面积为196.6037公顷(折合2949.056亩)。

3.加强土地供应。

2021年XX区推进征地项目共77个,面积合计8833.440亩(其中,市征收服务中心实施项目4个,面积合计86.201亩)。

我局实施项目中,已完成“两公告一登记”69个,面积合计8467.441亩,正在拟定“二公告”项目4个,面积279.798亩。

4.强化司法征收实施。

截至2021年10月,我区符合条件并列入司法征收推进项目152个,合计面积10945.518亩(由市征收服务中心负责实施项目95个,面积6702.874亩)。

其中:已完成“两公告一登记”协议征收项目136个,面积10627.109亩。

正在推进“两公告一登记”协议征收项目16个,面积318.409亩。

5.做好年度国土变更工作。

于2021年1月20日印发了《XX 区2021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方案》。

我国耕地现状及保护措施

我国耕地现状及保护措施
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坚持“以补定占”,将省域内稳定利用耕地净增加量作为下年度非农建设允许占用耕地规模上限。
3
加强补充耕地质量验收
健全补充耕地质量验收制度,完善后续管护和再评价机制,确保补充耕地质量。
4
退化耕地治理
加强退化耕地治理,加大黑土地保护工程推进力度,实施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
5
严厉打击非法占用
耕地保护任务
当前,全国耕地保有量目标为18.6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为15.46亿亩。这些任务已分解下达至各省(区、市)。
二、耕地保护措施
措施编号
保护措施
具体内容
1
健全保护制度体系
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落实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明确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
2
改革占补平衡制度
严厉打击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和耕地非法取土行为,持续整治“大棚房”等问题。
6
分类整改复耕
分类稳妥开展违规占用耕地整改复耕,细化明确耕地“非粮化”整改范围,合理安排恢复时序。
7
推进撂荒地利用
因地制宜推进撂荒地利用,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对确无人耕种的,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多途径种好用好。
8
考核经济奖惩机制
建立与耕地保护任务直接挂钩的考核经济奖惩机制,推动南方省份有序恢复
推动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通过建设用地总量管控、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等措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10
鼓励公众参与
鼓励公民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对在保护和开发土地资源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我国耕地现状及保护措施
一、我国耕地现状
项目
描述
耕地总量
2024年我国耕地总量达到19.14亿亩,仅占世界总量的9%,且质量总体不高。

2024年闲置土地方案范文

2024年闲置土地方案范文

2024年闲置土地方案范文____年闲置土地方案第一章:背景与问题一、背景介绍____年,我国面临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化进程加快,各地城市化建设需要大量土地资源。

然而,与此同时,我国也存在着大量闲置土地的问题,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也给城市发展带来了障碍。

因此,如何有效利用这些闲置土地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问题分析目前,我国的闲置土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用地: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一些老旧工业区域被迫关闭或搬迁,导致大量工业用地闲置。

2. 农村宅基地:随着农村人口减少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一些农民离开乡村到城市谋求生活,导致农村宅基地被闲置。

3. 城市空闲地块:由于规划调整、用地纠纷等原因,一些城市空闲地块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4. 人口密度低地区:一些城市郊区或边陲地区,人口密度较低,导致部分土地闲置。

以上问题的存在,不仅浪费了土地资源,也给城市带来了一系列问题:1. 增加了土地供需矛盾:城市化建设急需土地资源,而大量闲置土地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导致土地供需矛盾加剧。

2. 城市扩张受阻:城市扩张需要大量土地资源,如果闲置土地得不到有效利用,将限制城市的发展空间。

3. 城市形象受损:大量荒废土地给城市形象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一些重要的入口处或重要地段,影响城市形象的提升和城市形象的定位。

由于问题的存在以及可能产生的种种不利影响,可见解决闲置土地问题势在必行。

第二章:解决方案一、加强土地管理合理规划土地用途,科学配置土地资源,是做好闲置土地利用工作的基础。

为此,我建议:1. 加强土地出让和流转管理,鼓励流转与开发: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土地所有者出让或流转闲置土地,吸引开发商或投资者进行开发、建设。

2. 建立土地资源统筹管理机制:由地方政府牵头,形成统一的土地资源调度和管理机制,避免因市场和利益因素等原因导致土地闲置、浪费。

3. 完善土地管理法规和政策:借鉴国际经验,完善土地管理法规和政策,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防止土地闲置。

土地资源保护及开发的措施方案范文(二篇)

土地资源保护及开发的措施方案范文(二篇)

土地资源保护及开发的措施方案范文土地资源是我国珍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保护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制定一系列科学的措施方案势在必行。

一、完善土地资源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土地资源管理体制是有效保护土地资源的基础。

首先,加强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立法体系,强化土地使用管理的法治化。

其次,建立健全土地资源管理的机构体系,完善土地资源管理的职责分工和协调机制。

加强土地资源的监测和调查工作,建立土地资源监测与评估体系,实现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和变化趋势。

同时,加强对土地资源的执法监管力度,加强对违法用地行为的查处和惩处力度,维护土地资源的合法权益。

二、推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保护土地资源的关键。

首先,建立土地资源的分类和分区管理制度,科学评价土地资源的质量、流动性和社会价值,合理规划土地的使用方式和时空布局。

其次,加强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鼓励发展高效农业生产方式,推广先进的粮食播种、灌溉和管理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和耕地利用效益。

同时,加强城市土地的规划和管理,合理控制城市用地规模,优化城市用地结构,推进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

三、加强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土地生态环境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加强土地生态环境保护是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内容。

首先,加强对水土流失、土壤污染和农药残留等土地环境问题的治理,加强土地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制定土地环境质量标准,加强土地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

其次,加强对湿地、河流和湖泊等生态环境的保护,建立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政策和措施,提高湿地保护的水平。

用地效益提升措施方案范文

用地效益提升措施方案范文

用地效益提升措施方案范文背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

如何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成为城市规划和发展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用地效益提升的措施方案,旨在帮助城市规划者和开发商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

1. 科学规划土地用途科学规划土地用途是提高用地效益的基础。

在城市规划前期,需要进行详细的土地资源调查和评估工作,了解土地的适宜用途和潜力。

根据土地的特点,合理分配土地用途,确保不同区域用地的功能互补,最大程度地发挥土地潜力。

在规划中,还应该考虑到人口密度、交通便利程度、公共设施等因素,将不同用途的土地合理布局在城市中,提高城市的整体效益。

2. 引入多功能土地利用概念传统上,土地的利用往往是单一功能的,如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等。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演变,单一功能的土地利用已经无法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因此,引入多功能土地利用概念可以提高用地效益。

多功能土地利用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同时实现不同功能的利用,比如将住宅楼下的底层商业用地用于商业办公,改造停车场为市民运动健身场所等。

通过合理划分土地功能和区域特色,能够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土地的效益。

3. 推行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资源的消耗,提高建筑物的能耗效率,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

推行绿色建筑可以降低土地资源的浪费程度,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开发商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设计和技术,推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例如利用太阳能发电、雨水收集系统、绿化屋顶等,减少对传统能源和水资源的依赖,提高土地的资源利用效率。

4. 引入先进技术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于提高用地效益起到重要的作用。

例如,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精确的调查和评估,帮助规划者更好地了解土地的特点和潜力。

另外,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也可以提高用地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资源保护及开发的措施方案范文土地资源保护及开发的措施方案范文
全县现有耕地面积32.2万亩(其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3.1万亩),园地5.7万亩,林地202.1万亩,草地0.5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7.8万亩,交通运输用地2.1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7.8万亩,其他土地2.6万亩。

(一)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更趋突出。

正处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

年初,市局下达我县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仅150亩,而目前我县已签约项目11个,需新增建设用地指标3376亩,用地供需矛盾突出。

随着国家从严从紧土地宏观调控政策的`长期推行,农用地转用指标实行指令性计划严格控制,土地资源供需压力还会进一步增大。

(二)土地资源保护压力日益加大。

国土资源上级主管部门卫片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并逐步推行“一张图管地”,卫片执法范围延伸至矿山用地,这对于贯彻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规范土地管理秩序是一个严峻考验。

同时,农民违法占地、非法转让集体土地现象依然存在,执法力量不足,执法
手段偏软,执法难问题仍未有效解决,县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保护形势将更加严峻。

(三)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期间,建设用地的大量供给支撑了县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但由于经济结构和产业层次的相对落后,县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仍相对较低,用地粗放浪费现象依然存在,圈而不用、圈而不建、批少占多等现象依然存在,资源节约集约方面还存在很大潜力,通过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国土资源部门承担着县“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地资源保护和保障发展的重要职责。

全县国土资源工作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保障与保护并重,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的原则,切实加强保护耕地,推行节约和集约用地,增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

为切实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推行节约集约用地,不断增强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能力,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充分挖掘土地潜力,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转变城市建设用地理念,由外延扩展转为内部挖潜,在搞好旧城改造的同时,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在保障
经济社会发展正常用地需求的前提下,严格执行用地标准,提高准入门槛,完善土地批后监管制度,打造建设用地“批、供、用、补、查”综合监管平台,充分挖掘现有建设用地潜力,合理控制建设用地增长规模,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二)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耕地资源流失。

一是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

依法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执行最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到2020年全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3.1万亩。

二是稳步提高基本农田质量。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和高产农田建设,力争到2020年高产农田10.5万亩,不断提高土地产出效益。

三是适当调整基本农田布局。

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合理调整基本农田保护区域和片(块),将生产条件较好、集中连片的现有一般农田划为基本农田,为我县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留足发展空间。

(三)加大补充耕地力度,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一是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补充与占用耕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的耕地。

二是适度开发土地后备资源。

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依据土地适性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对荒草地、滩涂等耕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是大力实施土地。

抢抓低丘岗地改造项目机遇,将低效残次林地、低丘岗地、低
丘缓坡改造为优质耕地。

按照全县新的土地利用规划,到2020年,通过土地改造补充耕地6.2万亩。

同时,大力推进农用地,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和有效耕地面积。

(四)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切实增加存量土地。

我县城市发展架构逐步形成,以老城区为中心,强化拓展城北片区、城东新区、城南扩展区、凤山片区等外围四大片区的城市框架初见雏形,新一轮的城市规划已基本完成。

全县土地收储的重点将放在城北片区、城东新区和南门扩展区,围绕城市规划部门的详细规划,切实加强土地储备力度,突出重点,分步推进。

【土地资源保护及开发的措施方案范文】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