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S系统所需公式

合集下载

物化下册公式整理

物化下册公式整理

相律F = C—P + n ,C=S-R-R’相图:相态与T,p,x的关系图实验方法:气液系统,蒸气压法和沸点法;液固(凝聚),热分析法和溶解度法。

杠杆规则:m=m1+m2 范特霍夫方程:lnP2/P1=Δvap H/R*(1/T1-1/T2)=lnx法拉第定律:Q=n电F=Z ζ F=It F=96485.34C/mol电导G=1/R = κA/l S(西门子)电导池常数K cell= κ*R摩尔电导率:Λm= κ/c稀的强电解质:Λm=Λm∞-A√c无限稀释溶液:Λm∞= v+Λm∞,+ + v- Λm∞,-解离度α= Λm /Λm∞平衡常数K θ = [ α2/(1-α)]*(cθ/c)难溶电解质:Λm≈Λm∞平均活度及活度系数a=a v±=a v++a v--,b v±=b v++b v--,v = v+ + v-,a±=γ±b±/ bθt+=v+Λm∞+/Λm∞离子迁移数:n电解前=n电解后±n反应±n迁移(迁进为正,迁出为负) t=n迁移/n反应德拜-休克尔公式:lgγ±=-AZ+│Z—│√I ,其中A=0.509(mol-1·kg)1/2离子强度:I = (1/2) ∑ b B Z B2≈(1/2) ∑ C B Z B2∆G= -zFE 温度系数(∂ E/∂ T)p(V/K)∆S= -(∂G/∂T)p = zF (∂E/∂ T)p (J/mol·K)∆H =∆G + T∆ S = -zFE +zFT(∂E/∂T)pQ ir = T∆ S =zFT(∂E/∂T)p∆r G mθ = -zFEθ = -RT ln Kθ极化类型:电化学极化和浓差极化能斯特方程:E=Eθ—RT/ZF lnΠa B vB当T=298.15K时,E=Eθ-0.05916/Z lnΠa B vB V电极电势E(电极)=Eθ(电极)+RT/ZF ln{Πa B(电极)}vB(电极)=Eθ(电极)+RT/ZF ln{a B(还原态)/a B(氧化态)}电池的电动势:E = E+ - E-= E右- E左浓差电池无液接:E=-RT/ZF lna2/a1有液接:E有=E无+E液=2t+RT/ZFln(a±)1/(a±)2 E液=(2t+-1)RT/ZFln(a±)1/(a±)2第一类电极:金属、氢、氧、卤素电极等。

das 原理

das 原理

das 原理DAS原理:解析分析与存储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数据分析与存储(Data Analysis and Storage,DAS)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DAS原理是指通过解析分析数据,并将其存储起来,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应用提供支持。

本文将从数据解析、数据分析和数据存储三个方面,详细介绍DAS原理的相关内容。

一、数据解析数据解析是DAS原理的第一步。

它指的是将原始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处理,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存储。

数据解析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数据的结构和格式,使用相应的解析工具和算法来提取有用的信息。

例如,对于结构化数据,可以使用SQL语句进行解析;对于非结构化数据,可以使用文本挖掘算法进行解析。

通过数据解析,可以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可供后续处理的数据格式。

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DAS原理的核心环节。

它通过对解析后的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和模型建立,从中发现潜在的规律和关联性。

数据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统计分析、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和业务提供支持。

例如,通过对销售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产品的销售趋势和用户的购买偏好,从而优化市场营销策略。

三、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是DAS原理的最后一步。

它指的是将分析后的数据存储起来,以便后续的查询和应用。

数据存储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数据仓库等。

不同的存储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例如,关系型数据库适合处理结构化数据,非关系型数据库适合处理非结构化数据,数据仓库适合处理大数据。

通过合理选择存储方式,可以提高数据的存取效率和管理能力。

DAS原理通过数据解析、数据分析和数据存储,实现了对数据的全面利用和价值挖掘。

数据解析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可供分析的数据格式,数据分析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关联性,数据存储将分析后的数据保存起来以备后续使用。

DAS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各个领域和行业。

例如,在金融领域,DAS原理可以用于风险评估和交易分析;在医疗领域,DAS原理可以用于病例分析和疾病预测。

dasd响应功率谱密度

dasd响应功率谱密度

dasd响应功率谱密度
响应功率谱密度是指一个系统对输入信号的频谱分量进行加权后的功率谱密度。

它可以用来描述系统对不同频率成分的响应程度。

在信号处理中,通常会将输入信号通过一个系统进行处理,得到输出信号。

系统的响应功率谱密度告诉我们系统对不同频率的信号的能量响应情况。

响应功率谱密度可以用频域的方法进行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S_y(f) = |H(f)|^2 * S_x(f)
其中,S_y(f)表示输出信号的功率谱密度,H(f)表示系统的频率响应(如传递函数),S_x(f)表示输入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值得注意的是,响应功率谱密度是一个统计量,表示系统对信号频谱的平均响应情况,而不是特定信号的响应情况。

因此,它对应的是输入信号功率谱密度和系统频率响应的乘积的平均值。

响应功率谱密度的计算可以用于估计信号在系统中的失真、噪声以及频率选择等性能。

DAS软件功能介绍

DAS软件功能介绍


医学统计学部分
抽样方案, 样本例数估算, 随机 ’ " ! 实验设计 (’) 分组表, 及分层分段随机分组 (有种子数, 可重现) 。 (&) 各种设计方法: 完全随机, 区组随机, 交叉设计, 析因设计, 拉丁方设计, 序贯设计及各种正交设计, (:; (&, , (&, , (4, , (&, , (4, 。 4) :! .) :$ ;) :’< ’%) :&. ’4) 计量资料描述: 正态性检验, 区 ’ " & 计量资料 (’) 间估计。 (&) 假设检验: 样本与总体, 两样本均数比 较, 多样本均数比较, 各样本与某一组比较。配对资 料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 多因素方差分析。 ( 4) 特 殊设计分析: 交叉设计, 析因设计, 重复测量设计, 拉 丁方设计, 分割 (裂区) 设计, 协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描述: 率的置信区间, ’ " ’ 计数资料 (’) 率的标准化, 二项分布的应用。 ( &) 假设检验: 样本 率与总体率比较, 两样本率比较, 多样本率比较, 样 本构成比的比较, 配对计数资料分析, 计数资料相关 分析, 四格表的合并, 泊松分 / 0 1 表线性趋势分析, 布检 验, 泊 松 分 布 的 应 用。 ( 4) 等 级 资 料: /)=)> 分 析, 多组等级资料分析, 多中心等级资料分析。 秩和检验: ’ "( 非参数检验 (’) ?)@A898B 秩和检 验, 随机区组秩和检验, 配对秩和 C-D*E6@F?6@@)* 法, 检验。 (&) 中位数分析, 游程检验, 升降趋势检验, 等 级相关分析, 非参数序贯检验。 ’ ") 回归与相关 拟合。 包括直线回归, 直线相关, 曲线

北仑电厂2号机组DAS系统主蒸汽流量计算模型的修改

北仑电厂2号机组DAS系统主蒸汽流量计算模型的修改

北仑电厂2号机组DAS系统主蒸汽流量计算模型的修改1 问题的提出北仑电厂2号机组设计中没有配备主蒸汽流量测量节流装置,机组数据采集系统(DAS)显示的主蒸汽流量是由调节级后压力测量参数经过模块化计算求得的。

在进行机组运行管理工作时,电厂为了对机组运行性能进行实时的计算和评价,将DAS系统指示的主蒸汽流量用作为汽轮发电机组运行热效率监测、计算的基准流量。

因此,有必要对该流量显示值的准确性进行判别,以保证最终机组热力性能计算结果的准确和可靠。

2号机自投产以来,曾进行过多次机组热力性能试验。

其中,以1995年机组性能考核试验和1998年循环效率试验所进行的试验负荷工况最多。

将试验期间DAS系统的主蒸汽流量显示值与由实测主凝结水流量计算得到的主蒸汽流量试验数值同列于表1中,进行比较后可以发现:机组较高负荷时,这两者的差别尚可接受,尤其是当机组负荷在560 MW时,这两者的差异较小;但随着机组负荷的降低,这两者之间的偏差逐步加大,在350 MW左右负荷时,两者的流量差约30~40t/h,相对偏差超过3%。

由上述的比较结果可知,若将此DAS系统的主蒸汽流量显示值直接用于机组运行性能计算、分析和管理工作,则必将造成较大的偏差。

为此,需以机组性能考核试验、循环效率试验的主蒸汽流量数据为基准,对现有的DAS系统主蒸汽流量计算模型进行校正。

通过对北仑电厂提交的DAS主蒸汽流量计算模块进行分析后,结合机组现有条件,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

2 原计算模型所存在的问题北仑2号机DAS系统的主蒸汽流量计算模型是随控制系统从国外引进的,以调节级后压力测量平均值PT-51030.SEL以及主蒸汽温度平均值TE-041.SEL作为输入值,在第1个模块进行初步算术运算;在第2个模块完成线性换算;在第3个模块作乘1计算。

计算得出的主蒸汽流量结果以MNSTM-FLW输出。

图1中算术运算模块所包含的计算式解读如下:I1=TE041.SEL为主蒸汽温度测量平均值I2=PT-51030.SEL为调节级后压力测量平均值K1=273.15 0℃所对应的热力学温度值K2=810.15主蒸汽温度额定值537℃所对应的热力学温度值K3=1常数Y1=(I1+K1)/K2计算式,得出的Y1为主蒸汽温度运行值与设计值的比例系数Y2=(I2-K3)/SQRT(Y1)计算式,得出的Y2为经过温度系数修正后的调节级压力由上述内容可知,机组DAS系统显示的主蒸汽流量是由调节级后压力等测量参数推算求得的,推算的依据应是反映汽轮机通流部分工作特性的弗留格尔公式:G′1=G1×P′1P1×T1T′1=K×P1T′1但对照弗留格尔公式后,发现上述计算模型中存在着下列问题:(1)弗留格尔公式中输入的温度值应是调节级后的蒸汽温度,但2号机本体中缺少调节级后温度测点,在原计算模块中就以主蒸汽温度测量值来替代调节级后温度。

数据采集系统DAS

数据采集系统DAS

数据采集系统DAS数据采集系统D A S采用计算机系统对大容量单元机组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开环监视,是确保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有效措施。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就在国产300MW燃油机组上进行过计算机数据采集功能的开发探讨,并且用国产的DJS-131小型计算机实现了对国产300MW 机组的开环监视,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进的分散控制系统在国产300MW机组上试点成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大型火力发电机组的自动化进程。

300MW以上的火力发电机组上的数据采集功能作为热工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基本功能,经过长时间的应用实践,已经比较完善和成熟,为发电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发挥了积极作用。

9.1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功能目前,我国300MW及以上发电机组上运行的数据采集系统有国产的,也有进口的,有小型计算机构成的,也有分散控制系统组成的。

其基本功能主要有数据采集与处理、显示、记录、机组性能计算和操作指导等。

(1)数据采集。

输入信号的扫描。

计算机按预定的采样顺序,对反映生产过程信息的模拟量、开关量、脉冲量等输入信号进行巡回检测。

(2)数据处理。

对输入信号的数据处理,主要包括:①输入信号的线性化处理(如热电势、热电阻、流量等),输入信号的正确性判断(如极值、变化率、相关比较等),工程量变换、数字滤波等;②通过对一次参数的计算,得出二次参数值(如差值、均值、累计、端差、过热度、热耗、汽耗、热效率等)。

(3)显示。

计算机利用数字显示装置和CRT,对各类运行参数和开关状态进行显示,这些被显示的量可以是单个或成组参数、相关参数、报警参数、开关变量等。

显示方式可采用数值、曲线、各种模拟图、棒形图等形式。

(4)记录。

对运行参数、开关变量状态及数据处理的结果进行打印记录,包括定时及人工召唤制表、C R T画面硬拷贝、事故追忆记录、掉闸顺序记录等。

(5)机组性能计算和操作指导。

性能计算包括锅炉效率、汽轮机效率、发电汽耗率、发电标准煤耗率、厂用电率等。

物理化学-表面性质

物理化学-表面性质

现象二:用细管吹一肥皂泡后, 若松开管口,肥皂泡很快缩小 成一液滴?
(1)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p
• 液面分为
水平液面
弯曲液面 凸液面(气相中的液滴) 凹液面(液体中的气泡)
29
1.附加压力概念 曲面和平面比较,表面受力情况不一样
平面 p外
任意区域 表面张力合力= 0
p内 凸面 p外 表面张力合力p曲 指向液体内部 p内= p外
如水 球形液滴 直径 比表面积 1 cm 610-4 m2· g-1 将其分散→ 10 nm(1018个) 600 m2· g-1 活性炭 实验测得 ~500 m2· g-1,高达2000 m2· g-1
• 物质的分散度很高时,其界面性质很突出,有特殊性。
• 应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对界面的特殊性质及现象进行讨论和分析。
2 Δp ——Laplace方程 r • 意义:表明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σ,与曲率半径 r 成反比。
• 应用 小液滴或液体中的小气泡的附加压力p 的计算。
图7.2.3 p与曲率半径
空气中的气泡(内外有两个气-液界面) p= 4σ /r
34
2 Δp r
根据杨-拉普拉斯公式可以得知: (1)附加压力和曲率半径的大小成反比,液滴越小,液 体受到的附加压力越大。 (2)凹液面的曲率半径为负值,因此附加压力也是负值, 凹液面下的液体受到的压力比平液面下的液体受到的压力 小。 (3)附加压力的大小和表面张力有关,液体的表面张力 大,产生的附加压力也较大。 (4)无论是凸液面还是凹液面,附加压力总是指向曲率 半径的方向。
甲苯 乙酸丁酯 液 体 -水 界 面
293 293 293 293
正丁醇 乙酸乙酯
苯 四氯化碳
• 界面张力与物质的本性有关 通常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其σ 。 极性液体>非极性的; 固态的>液态的。 • 与接触相的性质有关 一种液体不同的液-液界面σ不同。 23

DAS使用说明

DAS使用说明

DAS使用说明生物等效性分析单次给药实测值计算生物等效性先在[试验设计]中选定双交叉、完全三交叉等,再点击菜单栏[实例] 按纽,调出实例数据;点击菜单栏[运行]按纽以熟悉操作和输入要求。

设置窗口[A:R剂量比] 指试验药(A)和参比药(R)的剂量比,如A药10 mg,R药5 mg,则[A:R剂量比] 填2。

系统默认R表示参比药,A、B表示试验药。

不能用其他字母,如试验药不能用T。

等效标准系统默认AUC (对数值)为80% - 125%;Cmax (对数值)为70% -143%;Tmax 用实测值分析。

受试者编码可用字母、数字或汉字(A,B,C,A1,A2,A3,1,2,3等)。

注意,同一受试者不同周期的录入,其姓名代码应完全一致。

周期号用1,2,3...表示。

录入窗口可直接在录入窗口录入数据。

也可先录入EXCEL中,再拷贝致录入窗口中。

缺失数据的相应单元格置空。

低于检测线下限(LLOQ)的浓度不宜直接输入,置空但不可用0替代。

交叉设计缺1周期等于缺1例,缺1例等同于二交叉缺2例和三交叉缺3例。

第一个时间与浓度(c-t)数据对是否全部用0和0来代替,请事先在方案中说明。

如全部用0和0作为第一个数据对,则设置窗口中数据点应增加这一点。

这样做理由是:(1)时间为0时血浓度理应为0; 真正的第一个数据缺失时,例如周期1测出而周期后测不出、标本出问题等,对整个AUC计算不会有大的影响。

(2)首点不同的同药试验,彼此的AUC相差不大,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但是全部为以实测的第一个c-t数据对作为首点(如0.25h及其浓度),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有时两种计算在结果上不完全相同,因此需要方案中事先规定。

数据保存点击菜单栏[保存] 按纽,可以用.das文件或.txt文件保存。

按录入窗口上方的绿X图标导出至EXCEL,再以EXCEL文件保存,但是这样不能保存设置窗口的内容。

结果输出结果输出至EXCEL中,以图表形式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AS 系统所需公式
折算值计算公式 c 'c ='
αα⨯ 公式1 其中:c 表示折算成过量空气系数为α时的折算浓度; 'c 表示标准状况下实测数值;
'α表示在测点实测的空气过量系数;
α有关排放标准中规定的过量空气过量系数; =α2
%21%21O X - 公式2 其中:2O X 实测烟气中氧的体积比,单位为“%”,
烟气流速计算公式:
1K V =2K ⨯0V ⨯ K1=1
其中:V 工况下烟气计算流速,单位m/s
1K 烟气相对空气密度修正系数
2K 温压补偿系数
0V 空气常温状态(20℃,760mmHg )实测流速,单位m/s 0V =C ⨯16)
4(20⨯-⨯ρ输出I P MAX MAX P =1000pa c=0.88
其中:MAX P 皮托管仪表最大差压值
C 皮托管仪表系数
0ρ 常温(20℃,760mmHg )状态下空气密度,单位:Kg/m 3,
0ρ=1.205 Kg/m 3
输出I 皮托管压力比例电流输出值,单位:mA
1K =1
0ρρ 其中:1ρ 标准状况下(0℃,760mmHg )烟气密度,单位:Kg/m 3,
2K =325
.273325.10115.273⨯+⨯+)()(s a P P t 其中:t 实测烟气温度,单位:℃
a P 安装地大气压力,单位:KPa
Ps 实测烟气静压,单位:KPa
烟气流量计算公式
Q=3600ξ⨯⨯⨯A V
其中:Q 工况下烟气的瞬时流量,m 3/h
A 过流断面面积,m 2
ξ 过流断面速度分布系数
污染物排放量计算公式
PF=Q ×ConvC ×10-6 Kg/h
PF :气体小时排放量;
Q :工况下烟气的瞬时流量,m 3/h
ConvC :气体折算浓度 mg/m 3
软件中CEMS计算公式说明
1.空气过量系数
Formula.AlphaP(Oxy)
Oxy:氧含量%
2.气体浓度折算mg/m3
Formula.ConvC(Gas,Oxy,Alpha)
Gas:相对应要折算的气体浓度mg/m3
Oxy:氧含量%
Alpha:空气过量系数
3.温度补偿系数
Formula.K2(T,Ps,Pa)
T:实测烟气温度o C
Ps:实测烟气压力Pa
Pa:大气压力(101.325)KPa
4. 空气常温状态(20℃,760mmHg)实测流速m/s Formula.V0(Iout,C,Pmax,Ru0,Ru1)
Iout:皮托管压力比例电流输出值mA
C:皮托管仪表系数
P皮托管仪表最大差压值
MAX
Ru0:常温(20℃,760mmHg)状态下空气密度(1.205),Kg/m3,Ru1:标准状况下(0℃,760mmHg)烟气密度,Kg/m3
5. 工况下烟气计算流速m/s
Formula.V(T,Ps,Iout,Pa,C,Pmax,Ru0,Ru1)
T:实测烟气温度o C
Ps:实测烟气压力Pa
Pa:大气压力(101.325)KPa
Iout:皮托管压力比例电流输出值mA
C:皮托管仪表系数
P皮托管仪表最大差压值
MAX
Ru0:常温(20℃,760mmHg)状态下空气密度(1.205),Kg/m3,Ru1:标准状况下(0℃,760mmHg)烟气密度,Kg/m3
6.烟气小时流量
Formula.QHour(T,Ps,Iout,A,Eita,Pa,C,Pmax,Ru0,Ru1)
7. 烟气天流量
Formula.QDay(T,Ps,Iout,A,Eita,Pa,C,Pmax,Ru0,Ru1)
8.烟气月流量
Formula.QMon(T,Ps,Iout,A,Eita,Pa,C,Pmax,Ru0,Ru1)
T:实测烟气温度o C
Ps:实测烟气压力Pa
Pa:大气压力(101.325)KPa
Iout:皮托管压力比例电流输出值mA
C:皮托管仪表系数
P皮托管仪表最大差压值
MAX
Ru0:常温(20℃,760mmHg)状态下空气密度(1.205),Kg/m3,Ru1:标准状况下(0℃,760mmHg)烟气密度,Kg/m3
Eita:过流断面速度分布系数
A:烟道截面积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