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乡土地理》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二轮安徽专用课件乡土地理

高考地理二轮安徽专用课件乡土地理

A.降幅超过升幅 C.升高约 2.1°C
() B.逐年上升 D.波动上升
第二十一页,共37页。
9.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

解析 第 8 题,读图可知,从 1962 年~2007 年,安徽省年

平均气温有的年份高,有的年份低,且高低交错分布,但总
本 专
市,并且与周边的大都市如上海、南京、武汉、杭州等实

现了对接,加强了省域间的联系。
栏 目
5.旅游:安徽省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开 关
黄山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1990 年 12 月被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是中国第一个同时
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景区。
九华山现为国家 5A 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
安徽乡土(xiāngtǔ)地理
一、安徽地理特征
本 专
(一)自然特征
题 1.位置和范围




第一页,共37页。
(1)位置:安徽位于中国东南部,居华东腹地,东连江苏,浙江、
南邻江西,西靠河南、湖北,北接山东,跨长江下游、淮河中
下游,是沿海与内陆腹地的过渡带。大约在北纬 29°41′~
34°23′,东经 114°54′~119°37′之间。从海陆位置来看,属
题 栏 目 开 关
第十八页,共37页。
6.蚌埠现代花卉科技产业园的主要区位优势有
()
A.蚌埠工矿业发达,现代花卉市场广阔
B.海陆交通枢纽,对外交通便捷
C.地处南北方气候过渡地带,适合南北方间物种驯化和推

高考地理乡土地理-安徽省地理概况

高考地理乡土地理-安徽省地理概况

高考地理乡土地理安徽省地理概况重点纲要一、历史由来安徽建省於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

1952年恢复安徽省,省会合肥。

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因境内有皖山、春秋时期有古皖国而简称“皖”。

1986年3月1日,省人大六届二十次常委会批准黄山松为省树,皖杜鹃为省花,灰喜鹊为省鸟。

二、区划人口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是中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距海大约200km),地处黄淮海大平原南部,承东启西,贯穿南北。

同时与6个省相连,北与山东,东与江苏浙江,南与江西,西与河南湖北。

安徽位于东经114°54′一119°37′与北纬29°41′— 34°38′之间,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

其中:淮河流域6.7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6.6万平方公里,新安江流域0.65万平方公里。

现辖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巢湖、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黄山17个省辖市,5个县级市,56个县。

2009年全省城镇化率42.1%,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三、地形地貌全省地形地貌呈现多样性,山地、丘陵、平原兼备,以平原为主。

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地貌南北迥异,复杂多样。

长江、淮河横贯省境,将全省划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

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

淮河以北,地势坦荡辽阔,土地平坦肥沃,为华北平原的一部分;江淮之间西部为大别山区,东部为丘陵地形;长江两岸地势低平,河湖交错,平畴沃野,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皖南山区层峦叠峰,峰奇岭峻,以山地丘陵为主,皖南的黄山(又名黟山)为长江、新安江两大水系的分水源地。

境内水系湖泊众多,其中巢湖面积800平方公里,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四、气候特征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以淮河为分界线,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安徽乡土地理导读

安徽乡土地理导读

安徽乡土地理导读安徽乡土地理部分解读自然特征:气候: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终年温和湿润,并有明显的南北过渡特征。

其中淮河以北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黄山山脉以北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黄山山脉以南为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有梅雨和伏旱等特殊天气,气象灾害主要为干旱、暴雨洪涝、龙卷风等地形:主要地形区为皖北平原、沿江平原和皖南丘陵(隶属江南丘陵)、皖西山地。

河流:主要有淮河和长江(皖江),注意境内江河段的流域特征。

植被、土壤:因气候的变化更替而自然更替。

淮河以北:落叶阔叶林-棕壤;淮河以南、黄山山脉以北: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黄棕壤;黄山山脉以南:常绿阔叶林-黄、红壤。

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两淮)、铜(铜陵)、铁矿(马鞍山)。

社会经济特征:人口:5700万,汉族为主,人口密度皖北及沿江平原的东部较大,皖南丘陵和皖西山区人口密度较小。

农业:安徽省是中国农业大省。

粮食作物的构成兼备中国南方和北方粮食作物的特点,既有旱地作物,又有水田作物。

水稻和小麦是最重要的两大粮食作物。

小麦主要分布在皖北平原,轮种的杂粮为薯类、大豆、玉米、高粱等。

水稻主要分布在沿江平原和巢湖流域,以双季稻为主(也有一季中稻),与稻谷换茬的主要为油菜和绿肥。

皖中丘陵则为水旱作物分布的过渡地区,北部以旱地作物为主,南部水田作物比重较大。

经济作物以棉花、麻类、茶叶、油菜、花生、芝麻、烟草等为主,皖北平原为全省棉田面积最广、年产量最多地区。

油菜种植遍及淮河以南各地,尤以巢湖周围和沿江、江南较集中。

茶园主要集中在皖南山区和皖西山区。

畅销国内外市场的“祁红”、“屯绿”、“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均为皖南山区名茶,而“舒绿”、“六安瓜片”等则为皖西山区名茶。

工业:现已成为中国煤炭、冶金、化工和建材等重要的省份之一。

交通:铁路陇海线和长江通道,分别横贯安徽北部和南部;铁路津浦、京九两条干线南北纵贯全省。

以省城合肥为中心的高速公路基本上连接了省内的较大城市,并且与周边的大都市如上海、南京、武汉、杭州等实现了对接,加强了省域间的联系。

安徽乡土地理()

安徽乡土地理()

历史背景
安徽省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在繁昌县人字洞发现距今约250万年前人类活 动遗址。在和县龙潭洞发掘的三、四十万年前 旧石器时代的“和县猿人”遗址,表明远古时 期已有人类生息繁衍在安徽这块土地上。亳州 在商代曾为成汤之都,古寿春(今寿县)在春 秋战国时曾为楚国首都。
安徽乡土地理概况
旱地为主,主 要农作物有小 麦和棉花。
水田为主, 主要农作物 有水稻、油 菜和棉花。
(三)、工业、交通
现已成为中国煤炭、冶金、化工和 建材等重要的省份之一。交通:铁路陇 海线和长江通道,分别横贯安徽北部和 南部;铁路津浦、京九两条干线南北纵 贯全省。以省城合肥为中心的高速公路 基本上连接了省内的较大城市,并且与 周边的大都市如上海、南京、武汉、杭 州等实现了对接,加强了省域间的联系。
淮北平原
江淮丘陵 皖西大别山区 沿江平原 皖南山区
(三)、气候
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季风气 候显著,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终年温和湿 润,并有明显的南北过渡特征。 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 黄山山脉以北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黄山山 脉以南为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省年平均气 温在14-17℃之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 平均无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量 800-1800 毫米。有梅雨和伏旱等特殊天气,气象灾害主要 为干旱、暴雨洪涝、龙卷风等。
(二)、地形地貌
安徽省地形地貌呈现多样性,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 横贯全境,全省大致可分为五个自然区域: (1)淮北平原(皖北平原)。 (2)江淮丘陵(皖南丘陵)。 (3)皖西大别山区。 (4)沿江平原。 (5)皖南山区。 主要山脉有 大别山、黄山、九华山、天目山,最高峰黄山莲花峰海拔 1860米。长江流经安徽南部,境内全长416公里,淮河流经 安徽北部,在境内全长430公里,新安江为钱塘江正源,境 内干流长240公里。

安徽乡土地

安徽乡土地

专题:安徽乡土地理演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乡土地理作为地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几年安徽高考的命题方向。

根据安徽最新高考的权威信息,安徽乡土地理主要从以下面考查。

1.安徽省自然地理总特征和主要自然灾害。

2.安徽省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及其基本对策。

一、〔2010·安徽文综〕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我国纺织服装工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80%的生产能力集中在沿海地区。

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

材料二:《安徽省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指出,2005年全省外出人员达1000万左右。

把人口发展纳入城乡经济、社会规划统筹考虑,利用区域规划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

(1)分析图示服装加工基地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原因。

(15分)(2)据此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

(13分)二、〔2010·江苏地理〕下表为珠江、淮河流域有关数据对比表。

读表并回答问题。

(12分)(1)淮河流域面积约为珠江流域的3/5,而径流总量却不足珠江的1/5,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1)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3)珠江中下游地区夏秋季节多突发性暴雨洪水,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冬季河口处常受海水入侵的威胁,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4)淮河流域7、8月份多洪水,主要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5)珠江、淮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分别约为480万公顷和1200万公顷。

若两流域单位面积耕地的农业污染量相当,根据耕地面积和径流总量的对比关系,淮河受农业污染的程度约为珠江的_____倍(取整数)。

安徽乡土地理会考考点(1)

安徽乡土地理会考考点(1)

一行政规划安徽现有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黄山等16个地级市,9个县级市、50个县、45个市辖区。

二引江济淮工程引江济巢"改善巢湖水质"引江济巢"工程是一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

实施后每年可以向巢潮引入长江水约10亿立方米,这对巢湖水质改善将起到极大作用。

这么多长江水注入封闭的巢湖,据预测,两年左右时间就能让巢湖换一遍水;四至五年内,巢湖水质就能好转,从而有效遏制蓝藻生长。

如何换水呢?这个庞大的工程说来也简单,就是"开两闸、关一闸,左边入、右边出。

"巢湖往下游在出口处设有巢湖闸,与长江交汇处设有裕溪闸,依次打开两闸,巢湖水就沿着裕溪河流入长江。

裕溪河是巢湖连通长江的主干道,如果把心形的巢湖比作一颗心脏,西南半湖比作左心房,裕溪河则是一条大动脉。

西河上的黄湾闸需与不远处的凤凰颈排灌站"搭配干活":排灌站负责从长江提水,后进入西河;工程将通过对西河的截流控制,由凤凰颈排灌站引长江水进入巢湖。

在这个过程中,打开巢湖、裕溪两闸,右心房要做的事就是送出巢湖水;关闭黄湾闸,通过一定的压力作用,左心房便可请进长江水。

三,区域联系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区域都不可能离开其他区域而独立发展。

区域发展必须加强与其他区域的联系,以发挥各个区域的优势条件,求得共同发展。

安徽省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主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加强与相邻地区的联系,是安徽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振兴经济的必然选择。

"皖电东送""西气东输""引江济淮"等跨区域调配工程是加强安徽省区域联系的重要工程。

对外贸易对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增大,也成为安徽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联系的重要途径。

安徽省在对外贸易中进出口稳定增长,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贸易市场不断拓展,贸易伙伴日趋多元化。

安徽乡土地理PPT课件

安徽乡土地理PPT课件

2、经济作物以棉花、 麻类、茶叶、 油菜、花生、芝
麻、烟草等为主,皖北平原为全省棉田面积最广、年产量最
多地区。油菜种植遍及淮河以南各地,尤以巢湖周围和沿江
、江南较集中。茶园主要集中在皖南山区和皖西山区。畅销
国内外市场的“祁红”、“屯绿”、“黄山毛峰”、“太平
猴魁”等,均为皖南山区名茶,而“舒绿”、“六安瓜片”
12
(四)、旅游
安徽省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 黄山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1990年12月被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是中国第一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 录的。 • 九华山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 景旅游区示范点,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 • 皖南西递宏村是“世界文化遗产”等等。注意:旅游 资源是区域发展的条件,不是考查旅游业本身,了 解本省旅游资源丰富就可以了。
等则为皖西山区名茶。
11
(三)、工业、交通
现已成为中国煤炭、冶金、化工 和建材等重要的省份之一。交通:铁 路陇海线和长江通道,分别横贯安徽 北部和南部;铁路津浦、京九两条干 线南北纵贯全省。以省城合肥为中心 的高速公路基本上连接了省内的较大 城市,并且与周边的大都市如上海、 南京、武汉、杭州等实现了对接,加 强了省域间的联系。
二、社会经济特征:
(一)、人口
5700万,汉族为主,人口密 度皖北及沿江平原的东部较大,皖 南丘陵和皖西山区人口密度较小。
10
(二)、农业
安徽省是中国农业大省
1、粮食作物的构成兼备中国南方和北方粮食作物的特 点,既有旱地作物,又有水田作物。水稻和小麦是最重要的 两大粮食作物。小麦主要分布在皖北平原,轮种的杂粮为薯 类、大豆、玉米、高粱等。水稻主要分布在沿江平原和巢湖 流域,以双季稻为主(也有一季中稻),与稻谷换茬的主要为 油菜和绿肥。皖中丘陵则为水旱作物分布的过渡地区,北部 以旱地作物为主,南部水田作物比重较大。

安徽乡土地理

安徽乡土地理

安徽乡土地理刘瑜一、基本概况:安徽位于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

安徽清初(康熙6年:公元1667年)建省时,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得名。

境内有皖山、皖水,即现今的天柱山和皖河,春秋时称为皖国,故安徽简称皖。

安徽位于东经114°54′一119°37′与北纬29°41′—34°38′之间,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东界距海洋最近处不到200公里,西界距海最远处约600余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 3位,全国第22位。

全省共有17个地级市,44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56个县。

省会为合肥市。

二、人口:安徽省是全国人口较多,人口较密的省份之一。

2009年末,全省户籍人口6700多万人,常住人口6120多万人,流动人口较多,常年在外打工的人口有近800万人,城镇化率约40%。

受自然环境、社会历史和经济条件的影响,全省人口分布、密度差异较为显著。

淮北平原、沿江平原、江淮丘陵人口分布较为密集,皖南山区、大别山区人口较少。

沿江河、矿区、交通线人口密集,反之人口较少。

安徽省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人口平均受教育的文化水平较低,城市化水平较低。

安徽基本属于汉族聚集区,少数民族不到全省人口的1%,主要有回族、壮族、满族、畲族、蒙古族、苗族、彝族等,主要分布在阜阳市、亳州市、滁州市和六安市。

三、河流、气候:安徽省地跨淮河、长江、钱塘江三大流域,河湖众多。

全省共有河流2000多条,湖泊110多个,著名的有长江、淮河、新安江(钱塘江正源)和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

长江在南、淮河在北横贯省境,分别流经我省长达416公里和43O公里。

沿江、沿淮湖泊众多,为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由于受太阳辐射、季风环流、地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形成了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气候类型(在中国气候区划中,安徽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四季分明,春暖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季寒冷的气候特点。

2014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八章第四讲安徽乡土地理

2014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八章第四讲安徽乡土地理

[例1] 读“安徽省2011年5月降水距平百分率图(5 月降水量与5月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差除以5月多年平均降 水量)”,完成(1)~(2)题。
(1)数据表明,我省2011年5月降水( ) A.南方多,北方少 B.山地多,平原少 C.长江沿岸平原严重偏少 D.全省大部分地区偏多
(2)图示降水特点可能严重影响我省( ) A.长江沿岸平原水稻育秧 B.淮北平原小麦播种 C.山地丘陵地区的茶叶生长 D.平原地区油菜成熟
2.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 长三角地区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导致土地、淡水、 人力、能源等资源的供给紧张,房、地、电、煤、运、原材 料、消费品以及用工等价格普遍上扬。与安徽等中部地区相 比,长三角地区的生产成本大约高出30~40%。土地资源匮 乏,其中浙江的工业用地已接近用完。而按照“十一五”产 业发展规划,上海的工业用地缺口将达7.4万亩。近几年, 沿海地区许多劳动密集型和出口导向型企业,由于受到出口 需求大幅回落的影响,急需向内地市场进行拓展。这些是长 三角进行产业转移的内在需求。
(2)从产品生命周期及其生产环节来看,下列产业最可能 由长三角地区转移到皖江城市带的产业或环节是( ) A.处于研发初期产业 B.处于成熟期产业 C.处于产品设计环节 D.处于产品销售环节
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 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 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土地面积7.6万平方公里, 人口3 058万人。《规划》确立了以长江一线为“发展 轴”、合肥和芜湖为“双核”、滁州和宣城为“两翼” 的“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布局,其中长江一线发展轴包 括安庆产业组团、铜池枞产业组团、马芜巢产业组团三 大产业组团。重点承接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 产业,高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 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真正在承接中调 整产业结构,在转移中发挥示范作用。

安徽乡土地理知识要点(试卷)

安徽乡土地理知识要点(试卷)

安徽乡土地理知识要点典型例题1.安徽水利系统的受访者表示,往年当地会有持续一两个月的梅雨期,但今年的梅雨期降雨量很少,业内俗称“空梅”,此时安徽出现的灾害是()。

A.干旱B.洪涝C.梅雨D.沙尘暴2.安徽省内最大的淡水湖是()A.青海湖B.洞庭湖C.鄱阳湖D.巢湖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宣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总面积12340平方千米,总人口275万人。

材料二:进入四月,正是踏春看油菜花的好季节。

这时的宣城市农村几乎到处可以看到油菜花,田野里、河堤上、池塘边、房屋后……3.我们可爱的家乡——安徽宣城属于我国()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4.我们家乡的农作物熟制及粮食作物是()A.两年三熟小麦B.一年一熟水稻C.一年两熟或三熟小麦D.一年两熟水稻5.不.属于我们家乡所在地区的民居的特点是()A.屋顶坡度较小B.屋顶坡度较大C.墙体较薄D.墙体较高6.造成我国东部油菜开花日期由南向北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因素B.地形地势C.海陆位置D.人为因素7.读“中部六省和安徽省略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安徽省出台了《《促进中部地区帳起规划》安徽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将按照“一年开好局,五年大发展,十年新跨越”的战略步骤,分三个阶段实施。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中部地区示意图及安安徽省轮廊图。

(1)安徽省简称____,省会合肥位于____湖之滨。

(2)安徽省以长江、淮河为界,可划分①①①三个区域,其中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____(填数字序号)区域。

(3)近年来,安徽省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之一。

产业转移对促进安徽区域经济发展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安徽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努力发展工业,其中位于长江沿岸的城市C____(填城市名),因拥有丰富的____资源而成为安徽省的“钢城”。

8.读安徽省简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安徽省的地形特征____。

高考安徽乡土地理知识

高考安徽乡土地理知识

2010高考安徽乡土地理知识复习(一)自然地理部分一、地理位置安徽省简称“皖”,地处中国东部、华东腹地,位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紧靠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临江近海的内陆省份。

 全省南北长约570公里,东西宽约45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45%。

二、地形地貌安徽省地形地貌呈现多样性,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全省大致可分为五个自然区域:(1)淮北平原;(2)江淮丘陵;(3)皖西大别山区;(4)沿江平原;(5)皖南山区。

主要山脉有大别山、黄山、九华山、天目山,最高峰黄山莲花峰海拔1873米。

三、水文长江流经安徽南部,境内全长416公里,淮河流经安徽北部,在境内全长430公里,新安江为钱塘江正源,境内干流长240公里。

长江水系湖泊众多,较大的有巢湖。

巢湖面积820平方公里,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四、气候 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季风气候显著,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终年温和湿润,并有明显的南北过渡特征。

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黄山山脉以北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黄山山脉以南为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4-17℃之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平均无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量800-1800毫米。

有梅雨和伏旱等特殊天气,气象灾害主要为干旱、暴雨洪涝、龙卷风等。

五、植被因气候的变化更替而自然更替:淮河以北:落叶阔叶林淮河以南、黄山山脉以北: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黄山山脉以南:常绿阔叶林六、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两淮)、铜(铜陵)、铁矿(马鞍山)。

(二)社会经济特征:一、人口6700多万,汉族为主,人口密度皖北及沿江平原的东部较大,皖南丘陵和皖西山区人口密度较小。

二、农业安徽省是中国农业大省。

1、粮食作物的构成兼备中国南方和北方粮食作物的特点,既有旱地作物,又有水田作物。

安徽乡土地理

安徽乡土地理
安徽乡土地理
夯实基础· 整合体系
一、自然地理特征 1.位置和范围
(1) 位置:安徽位于祖国 ______ 东南 部,居华东腹地,东连 ______ 江苏 ,南邻浙江、江西,西靠河南、湖北,北接山东, 地处长江下游、 淮河中下游, 是沿海与内陆腹地的过渡带。 大约在北纬 29° 41′~34° 38′,东经 114° 54′~119° 37′ 之间。从海陆位置来看,属于一个内陆省,但距海不远。
南依次为落叶阔叶林、 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 常绿阔叶林。 大别山地和皖南山地植被呈垂直分布。 淮河以北:落叶阔叶林—棕壤;淮河以南、黄山山脉以北:落叶 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黄棕壤;黄山山脉以南:常绿阔叶林— 黄、红壤。
夯实基础· 整合体系
6.资源:安徽省资源条件优越,土地资源、______ 生物 资源、____ 水 资源和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丰富。
夯实基础· 整合体系
(3)人口密度:2010 年,429 人/km2。 (4)人口分布:人口分布不均衡,______ 长江沿岸 平原 淮北 平原和____________ 人口密集,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人口相对稀疏。
汉 族为主,占全省总人口的 (5)民族:全省共有 53 个民族,以____
99.31%,少数民族占 0.69%,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数较少的省份 之一。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回族、壮族、满族等。 (6)城市: 2010 年安徽省城市化水平为 43.01%。 主要城市有合肥、 芜湖、蚌埠、安庆、淮南、马鞍山、铜陵、淮北等。
夯实基础· 整合体系
2.经济——迅速发展的经济 (1)农业: 安徽省农垦历史悠久,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是我国重要的______ 农业 大省。粮食、棉花、油料、茶叶、猪肉、 禽蛋、水产等农产品,除满足本省需要外,还可输往外省或供 出口。 粮食作物以______ 水稻 和______ 小麦 为主。水稻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广 大地区。巢湖周围和长江干支流沿岸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 沃,水热条件优越,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耕地以水田为 主,水稻可一年两熟。小麦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地区,淮北平 原地势平坦广阔,耕地以旱地为主,利于机械化耕作,是安徽 省最重要的麦产区。长江、淮河流域不少耕地实行稻麦连作。

专题十安徽乡土地理

专题十安徽乡土地理

02
淮河
流经安徽省北部,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也是安徽省 的主要水源之一。
03
巢湖
位于安徽省中部,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为周边地区 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渔业资源。
多样的生物群落
01
02
03
森林生态系统
安徽省的森林覆盖率较高 ,主要分布在皖南山区和 江淮丘陵地区,生物多样 性丰富。
湿地生态系统
安徽省拥有众多湖泊、河 流和沼泽等湿地生态系统 ,为众多水生生物提供了 栖息地。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
垃圾治理
建立健全乡村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体系,推广垃圾分类和资源化 利用,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污水治理
加强乡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改善乡村水环境质 量。
村容村貌提升
推进乡村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公共服 务水平,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05 安徽乡土地理文化传承与创新
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
古村落旅游
安徽拥有众多保存完好的古村落,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让游客领 略古村落的风貌和历史文化。
农耕文化体验
结合安徽的农耕文化,开发农耕文化体验项目,让游客亲身感受农 耕生活的乐趣。
非遗文化展示
将安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和展示,通过旅游的方式让更多 人了解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安徽乡土地理未来发展趋势与
06
展望
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
1 2 3
城乡规划统筹
加强城乡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实现城乡规划全 覆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 置。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互联互通,构 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基础设施和 公共服务体系。

中考地理二轮复习 乡土教材《安徽地理》(28张PPT)

中考地理二轮复习 乡土教材《安徽地理》(28张PPT)

安徽各市常住人口统计图
二.自然环境
(一)地形
1.特点:平原、山地、丘陵相间的地形 2.主要地形区
北部为 淮北平原; 中部为大别山区和
江淮丘陵; 南部为长江沿岸平原和皖南山区。 全省最高峰: 黄山主峰莲花峰。
(二)温和湿润的季风气候 安徽省地处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 气候的主要特征为: 。 淮河以北:温带季风气候 淮河以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等优势产业带
四大名茶:黄山毛峰,祁门红茶 六安瓜片,太平猴魁
四大名茶
黄山毛峰
太平猴魁 祁门红茶 六安瓜片
2.矿产开发 煤炭:储量居华东地区首位,
集中分布在淮南、淮北地区 铁矿:马鞍山 铜矿:铜陵
3.工业 (1)以淮南和淮北煤矿为中心的两淮能 源基地历来是长江三角洲的能源供应基 地。 (2)冶金工业
五、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联系 皖电东送
漂浮式光伏发电项目建造在采煤沉陷区水面上,昔日的采煤沉陷区上层水 面用于发电,下层用于水产养殖,不仅极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经济产出, 沉陷区的水体也得到了净化和治理。
五、区域协调发展
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确认安 徽全域为长三角重要组成部分,安徽省成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 体化发展和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部署覆盖的省份。
东西向:陇海线
陇海线
京 九 线
京 沪 线
合福高铁--中国最美高铁
黄山
婺源
武夷山 古田
武夷山
商合杭高铁
意义:
合新欧--中欧班列
合新欧--中欧班列
2019年6月25日首列“蚌西 欧”国际货运班列当日从蚌 埠市北站驶出。整列51车集 装箱货物到达西安港后,集 结中转,再搭乘中欧班列 “长安号”,分别向俄罗斯、 白俄罗斯和中亚五国的主要 站点城市进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经济特征:
(一)、人口 5700万,汉族为主,人口密度皖
北及沿江平原的东部较大,皖南丘陵和皖西山区 人口密度较小。
1)安徽省目前人口加速增长阶段
C. 负增长阶段
D.低速增长阶段
2)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安徽省的人口问 题不包括
A.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增长过快
探究要素:地形特征、水系特征、植被状况、水 文状况、历史原因、人类活动等。
(2)上游退耕还林,修建水库;中游河堤后退,加 高加固大堤,利用沿岸湖泊洼地修建行蓄洪工程, 提高洪水的容纳能力,以利洪水下泄;下游开挖 新的入江入海运河,提高洪水的下泄能力。
植被、土壤
因气候的变化更替而南北自然更替。 淮河以北:落叶阔叶林-棕壤; 淮河以南、黄山山脉以北:落叶阔叶、常绿
【新华社北京2007年7月11日电】近期,我国部分地区特 别是淮河流域连续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地区出现大暴雨, 淮河干流全线超过警戒水位,部分河段超过保证水位,发 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全流域性大洪水,防 汛抗洪形势异常严峻。
淮河流域历史上洪、涝、旱、风暴潮灾害频繁,举世闻名。 流域内大洪、大涝、大旱经常出现。一年之内经常出现旱 涝交替或南涝北旱现象。
在淮河中下游和淮北地区经常出现因洪致涝、洪涝并发现 象。
(1)从位置和降水因素,分析淮河流域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 除上述两个因素外,你认为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探究淮河流 域洪灾频发的原因?(10分)
(2)你认为如何治理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答案:(1)原因: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 带,具有北方降水集中、降水变率大和南方暴雨 持续时间长、强度大的特点。
安徽乡土地理
一、自然特征
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 跨长江、淮 河中下游,以长江、淮河为界,形成 了淮北、江淮、江南三大地域。东连 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 江西,北靠山东。
(一)、 地理位置安徽省简称“皖”,地 处中国东部,紧靠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 角洲经济区,是临江近海的内陆省份。

资源开采条件评价:两淮基地煤碳资源丰富,煤 质优良,开采条件较好;
地表水资源丰富,居中靠东、承东启西,紧邻华东 市场,地理位置适中(优越),市场广阔;
水陆交通便利,适宜建设大型、特大型在矿井和特 大型坑口电站。
意义:该基地的意建义 成投产还对促进皖北地区经济发 展,缓解“长三角”地区高速增长的能源需求, 保障华东地区能源安全,加快安徽在“泛长三角” 分工协作及经济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4-17℃之间,平均日照1800 -2500小时,平均无霜期200-250天,平均降 水量 800-1800毫米。
有梅雨和伏旱等特殊天气,气象灾害主要为干旱、 暴雨洪涝、龙卷风等。
河流和湖泊
长江流经安徽南部,境内全长416公里,淮 河流经安徽北部,在境内全长430公里,新 安江为钱塘江正源,境内干流长240公里。 长江水系湖泊众多,较大的有巢湖、 龙感湖、南漪湖。其中巢湖面积800平方公 里,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4)矿产资源。安徽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产种类较全,储 量丰富。全省已发现 有用矿种130余种,已探明储量的有 67种。其中煤、铁、铜、硫、明矾石为五大优势矿产 。主 要有煤炭(两淮)、铜(铜陵)、铁矿(马鞍山)。
两淮大型煤碳基地包括淮南、淮北两个矿区,是 国家规划建设的13个大型煤碳基地之一。
阔叶混交林-黄棕壤; 黄山山脉以南:常绿阔叶林-黄、红壤。
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全省耕地面积433万公顷,土地肥沃,适宜 各种农作物生长。
(2)水资源。全省水资源总量约680亿立方米。全省重要的 水利工程为淠史杭灌溉 工程,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
(3)动植物资源。全省林业用地4.1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 总面积的30%,草地1.6 6万平方公里,占12%,全省植物种 类丰富,共有木本植物1300余种,草本植物约2100余种, 动 物约5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4种,以扬子鳄、白鳍 豚最为珍贵。
C.就业压力增大
D.社会保障压力增大
农业
2安、徽经省济是作中物国以农棉业花大、省麻类、茶叶、 油菜、花生、芝麻、烟 草等为主,皖北平原为全省棉田面积最广、年产量最多地区 。油菜种植遍及淮河以南各地,尤以巢湖周围和沿江、江南
较1集、中粮。茶食园作主物要的集构中成在皖兼南备山中区国和南皖方西山和区北。方畅粮销食国作内物外 的麦市皖。特是场南的山点最“区, 重祁名既 要红茶”有 的、,旱 两“而屯地大“绿舒作粮”绿、物食”“、,作黄“山六又物毛安有。峰瓜水小”片、麦田”“等主作太则要物平为猴分。皖魁布水西”在稻等山,区皖和均名北小为茶 平原,轮种的杂粮为薯类、大豆、玉米、高粱等。 水稻主要分布在沿江平原和巢湖流域,以双季稻为主 (茶件也园:有主①一要温集暖季中湿中在润稻皖多)南雨,山多与区云稻和雾谷皖的换西气茬山候区;的,②主茶排要叶水为生良油产好菜的的有和坡利绿地条;肥 。③皖酸中性丘的土陵壤则;为④水悠旱久作的茶物叶分栽布培的历过史;渡⑤地充区足,的北劳部动力以 旱资地源作;物⑥茶为叶主种,类南多部,水在全田国作知物名比度重高。较大。
(二).地形: (1)全省地势西南高、东
北低,地形地貌南北迥
异,复杂多样。长江、
淮河横贯省境
(2)淮河以北,地势坦荡
辽阔,为华北平原的一
部分;
(2)江淮之间西部为大别
山区,东部为丘陵地形;
(3)长江两岸地势低平,
河湖交错,平畴沃野,
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4)皖南山区层峦叠峰,
以山地丘陵为主。
气候
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以淮河为 分界线,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 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季风明显,四季分 明。
自然灾害
安徽省地处南北过渡带,年际间气候变化大,加 上长江、淮河流域地势低洼、生态恶化,造成自 然灾害发生频度高、地域广、危害大。 “三年一 旱, 四年一涝,旱多于涝,涝重于旱”,是安徽 省大部分地区旱涝灾害的真实写照。安徽省自然 灾害的种类主要有洪涝、干旱、干 热风、高温热 害、低温冷(冻)害、冰雹、龙卷风、动植物暴发 性病虫害等。灾害严重时,连续几年或同一年内 几种自然灾害同时或交替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 破坏性极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