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为人生“留白”》阅读材料
高中语文为人生留白阅读材料(含答案)

高中语文为人生留白阅读材料(含答案)修复疲惫的身体净化蒙尘的心灵——王辉《为人生“留白”》赏读为人生“留白”王辉友人送我一张国画。
我不懂国画,看不出什么门道,只觉得一张纸都画满了,没有什么空白,忽然想到,这可能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缺少“留白”吧!据说在书画、音乐、文学等艺术形式中都讲究“留白”。
书画有“计白当墨”的表现手法,诗歌有“意境在诗外”的表达艺术,音乐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余韵回味。
艺术家在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有意识地留出“空白”。
“空白”并非没有东西,而在于求其空灵,虚中求实,从而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
“留白”艺术也反映在生活当中。
我去一位友人家里做客,房屋不错,房间也不小,只是家具摆设太多,墙上又挂满字画,给人以压抑的感觉,想来就是过分拥挤,在陈设布置上缺少“留”。
我去年冬天赴美国转了一圈,从东部到西部,跑了不少地方,和友人议论,印象最不好的地方是哪里?是纽约。
因为那里有太多的高楼大厦,抬头望去,天空太小,令人压抑。
这不也是在城市建筑格局上缺少“留白”吗?其实,“留白”不仅仅是艺术和生活的境界,更应该成为生命的境界。
生命不能安排得太满,生命不能没有空白。
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学龄前期、青少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学龄前期姑且不论,青少年期要读书,中年期要创业,“留白”自然不会太多,但到老年期则应该给自己多些“留白”,让自己真正感悟生命的价值,享受生活的美好。
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渡边茂曾提出学习三万天的理论,说人生从1岁到27岁这一万天,为成长修业时期,学习基础知识,适应社会。
从27岁到54岁这一万天,为不断整理和积累知识的时期。
从54岁到81岁这一万天,为充实自己的时期,踏入圆熟人生,进行思考总结。
这“思考总结”说的就是寻求人生的“留白”。
无独有偶,据说印度学者将人生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25年接受教育,第二个25年成家立业,第三个25年回报社会,第四个25年归隐山林。
这第四个25年就是彻头彻尾的“留白”时期。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留白”与“补白”导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在编辑报刊时,编辑会选择篇幅合适的短文来填补版面空白,以充分利用资源,称为补白。
而在书画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会有意留下相应空白,给观众以想象的空间,称为留白。
补白与留白,或是工作的需要,或是艺术的智慧,对我们的人生也有启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初读导语,单就第一段而言,在编辑报刊时,编辑会选择篇幅合适的短文来填补版面空白,以充分利用资源,称为补白。
而在书画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会有意留下相应空白,给观众以想象的空间,称为留白。
说了两种相对的概念“补白与留白”,导语中一个“而”字点明了二者的关系。
由此考虑,导语虽未有明显的偏重,但是,我们不难看出,还是更倾向于“留白”来立意。
再来看总结句部分的导语补白与留白,或是工作的需要,或是艺术的智慧,对我们的人生也有启示。
该句话对“留白与补白”二者作出了中肯的评价,同时也给出写作方向的引导。
所以,文章立意即可以单独从“补白”或者“留白”入手,也可从辩证角度论述。
参考立意:1.留白的人生更精彩。
2.留白让艺术更丰富,人生更精彩。
3.人生需要留白与补白。
论据素材:1.白居易:“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2.[明]洪应明:“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菜根谭》)3.[明]洪应明:“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菜根谭》)4.[清]陈廷焯:“诗外有诗,方是好诗;词外有词,方是好词。
”(《白雨斋词话》)5.[清]曾国藩《无题》:“花未全开月未圆,半山微醉尽余欢。
何须多虑盈亏事,终归小满胜万全。
”6.林语堂:“看到秋天的云彩,原来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
”7.齐白石:“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为欺世。
”8.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没有尊重的爱是控制。
给人生留点空白阅读答案张小平

给人生留点空白阅读答案张小平给人生留点空白①人与人在交往中应留点空白。
为他人留点空白,才能友好相处;给自己留点空白,才会快乐度日。
②为他人留点空白,遇事能让出三分,自己就多了一份爱心;为他人留下三分宽恕,人际关系就不会紧张;凡是能为他人留下设想的空白,世界就会多一份美好。
不要忘了,你留给他人的空白,也是留给自己的出路。
人生舞台,风云变幻,何处没有矛盾,何时没有纷争?世界上,有谦谦君子,也有戚戚小人,若是你没有坚忍的心志,没有宽容的胸怀,就无法与他人和睦相处;即便你一身清白,有德有才,也要允许他人的误解、刁难.甚至伤害但是,一切都将过去,唯有真理永存。
倘若你能包容理解,为他人留下三分余地,反省自身,解剖自己,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化误会为理解,化狭窄为广阔,最终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③人是感情动物,有喜也有悲,有爱也有恨。
给自己留点空白,会使心灵更畅快地呼吸。
当你得意时,留点空白给思考,莫让得意冲昏头脑;当你痛苦时;当你烦恼时,____________________,当你孤独时,____________________;留点空白给友谊,真诚的友谊是第二个自我。
人就是这样,痛苦可以忍受,泪水可以恣情但绝对不能灰心、低头、停滞不前;当生活把你逼进狭窄的小路时,留点空白,留点光亮给心境,就会变小路为宽广大道。
④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若是给他人和自己留点空白,就会无怨无忧,知足常乐。
其实,一个人只有工作往上比,才会看到自己的不足;生活往下看,才会得到满足,不会去攀比。
平淡的生活,足以滋养世人,粗茶淡饭具备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就不必眼馋他人常吃山珍海味;自己有自行车骑,又能锻炼身体,就不必眼馋他人有小汽车接送人世间的事物纷繁,有领导者就有被领导者,有名人就有凡人,何必要与他人比高低?靠自己的诚实劳动,会获得一份甜蜜的果实,且俭朴的生活,会更贴近生活的本质,享受生活的乐趣,不至于迷失在光怪陆离的表面。
2024届高考作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留白智慧(含解析)

作文主题训练------留白智慧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语言文字运用I中提到俞平伯认为凡书都不能续,此观点恰好体现了“留白”的特点。
留白本是中国书画艺术创作的一种常见手法,指的是为使整个作品章法、画面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象空间,呈现出朦胧而丰富的美感。
留白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
其实不仅书画如此,人生也不例外。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留白,是中国画的一种构图方式,用空白渲染出别样的意境。
有意留下的空白,却能给人无尽的想象。
留白是一种艺术手法,是一种处事智慧,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凡事不可太满,要学会适当留白。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要求: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书法老师让同学们一起欣赏颜真卿的《三表贴》(如图),同学甲说:这副作品妙在字体结构外紧内松;同学乙说:书法作品的整体效果,有赖于个体字的大小揖让,以达到整体的和谐统一;同学丙说:真正好的作品,还要注意适当留白,以求虚实相生的效果。
以上材料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请结合自己的理解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留白,是以“空白”为载体而渲染出美的意境的艺术。
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师,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
比如绘画,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一叶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如此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人生需留白作文提纲模板

人生需留白作文提纲模板
一、引言。
1.1 引出话题,人生是一幅画,留白才能让画面更有味道。
1.2 阐述留白的重要性,留白是一种美,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二、留白的内涵。
2.1 定义留白,留白是一种空间、一种余地,是让人们有所想象、有所期待
的空间。
2.2 留白的形式,文字上的留白、生活中的留白、心灵上的留白。
2.3 留白的意义,留白能够让人们更加专注、更加自由、更加深刻地体验生活。
三、人生需留白的理由。
3.1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留白能够让人们有所期待,有所准备,迎接生活
的挑战。
3.2 人生需要思考,留白能够让人们有时间和空间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3.3 人生需要成长,留白能够让人们有机会去尝试、去探索、去成长。
四、留白的实践方法。
4.1 学会放下,放下过去的包袱,放下未来的焦虑,放下琐碎的烦恼。
4.2 学会安静,在喧嚣的世界中,学会安静下来,倾听内心的声音。
4.3 学会等待,等待是一种智慧,等待是一种修行,等待是一种品质。
五、留白的生活态度。
5.1 接受不完美,人生不可能完美无缺,接受留白,接受不完美,才能更好
地活在当下。
5.2 享受当下,珍惜眼前的美好,享受当下的快乐,才能更加充实、更加满足。
5.3 坦然面对,接受生活的起伏,接受命运的安排,坦然面对人生的起起伏伏。
六、结语。
6.1 总结留白的重要性,留白是一种美,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6.2 展望未来,希望人们能够在人生中留下足够的留白,去体验生活的美好、去感受生活的意义。
人生留白作文素材

人生留白作文素材人生是一张白纸,而留白则是其中的一部分,它代表着生命中的遗憾和缺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法避免遇到挫折、失败和失去,这些都构成了人生的留白。
然而,正是这些留白,给了我们思考、成长和改变的机会。
首先,人生中的留白是不可避免的。
无论是从个人经历还是社会环境来看,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失落。
比如,一个人可能在工作上遭遇失败,感情上遇到痛苦的分离,或者面临家庭的困扰。
这些都是人生中的留白,无法完全填补。
然而,这些留白也让我们意识到生活的无常,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和平静。
其次,留白也是我们成长的机会。
当我们经历挫折和失败时,我们会思考并从中吸取教训。
这些留白提醒我们自己要不断学习和成长,以应对未来可能的困难。
例如,一个在事业上失败的人可能会重新思考自己的能力和职业规划,并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
在情感上遭遇痛苦的人可能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寻求成长和改变。
留白给了我们反思和改变的机会,使我们不断适应和进步。
最后,留白也是人生中的美好。
留白代表着一种期待和可能性,正如一幅画作中的空白处给人以遐想和想象。
人们常说,花开的时候才是最美的,而在花未开之前的留白也同样令人期待。
正是因为有了留白,我们才会珍惜已有的幸福,追求新的目标。
留白给了我们希望和向前的动力。
总结起来,人生中的留白是无法避免的一部分,它们是我们成长、改变和思考的机会。
留白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美好的,代表着期待和可能性。
当生活中遇到留白时,我们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努力寻找其中的成长和机遇。
与其沉溺于遗憾和无奈,不如把握留白,让人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人生留白作文素材到此结束。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人生的“留白”导写及范文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人生的“留白”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艺术需要留白,人生更需留白。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材料中提到的“留白”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简析】本题设置模式高仿了2023年高考全国2卷的作文题,将阅读和写作融合考察,而从我观察的考场情况看,很多同学恰恰忽略了这一点,对于留白这个概念或者混乱或者偏颇,在写作过程中发力不集中,似乎有很多感慨但无从说起。
“艺术需要留白,人生更需要留白”。
显然,“留白”已经抽象为一种哲学和者美学概念。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艺术当中的留白是什么,其实作文前面的语言运用题就是这道作文题的材料。
材料主要是通过谈中国画当中的留白手法来阐释““留白”这一概念的内涵,概括起来一是体现了“有无相生”的道家思想,二是契合了参禅顿悟的禅宗思想,三是“以布白凸显灵动,以空虚诠释丰盈”的“余玉”之境。
留白作为艺术手段,是为了创造更高妙的艺术境界,“人生更需要留白”,我们要思考的是怎样把艺术概念移植到人生上来,人生的“有”和“无”怎样定义?人生的顿悟开明如何才能达到?人生的虚空和丰盈应该怎样运作?……【立意分析】其实这个题目不是没得写,而是想到的太多,不知道怎么抓。
留白,浅解起来就是留有空白。
对人生来说,什么是空白呢?显然不是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做叫躺平。
留白是个动宾短语,“留”这个字有主动性,不是被动无奈,而是主动选择,是顿悟而后行,是一种人生智慧。
留白的本质是什么?从中国画的角度看,就是虚空,就是道家说的“无”,你只有认识到“无”的意义,才会懂得留白的价值,才会懂得“有”和“无”是相生的,大部人对“有”充满兴趣,对“无”或者兴趣不大或者无暇思考。
所以看透“有无”才可能有“留白”的可能,如何看待有无就是处理留白的本质。
人生的“留白”是什么?那太丰富了。
为人生适当留白

七、生活智慧 一个年轻人到河边钓鱼,看见一 个捕螃蟹的老人身背一个大螃篓,却没 有盖子,于是善意提醒。老人微微一笑 说:螃蟹篓子可以不盖,因为只要有螃 蟹出来,别的螃蟹就会把它钳住,结果 谁都跑不掉。
那一篓相互钳制的螃蟹是否也曾经
想到,钳住了别人也就钳住了自己 的出路(留白)。
建筑楼群,要留出一些余地给绿树、给 花草、给阳光、给空气。 铺筑路面,每到一定的距离,便要留下 一条名为缩水线的“空白”,以免路面 发生膨胀而破裂。 高速公路,每过一段里程,就要在路边 留出一块“空白”,供有毛病的车辆应 急停靠检修。 狡兔三窟,留有逃生的空白;得势不忘 失势,留有后退的空白。 强盛而不忘衰败,富有而不忘破落。甚 至人情世故,恩怨是非,都得留有空白。
武则天无字碑: 无字碑头镌满字,谁人能识古坤元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 正统的女皇帝,上承“贞观之 治”,下启“开元盛世”,历 史功绩,昭昭于世。诚如宋庆 龄所言,武则天是“封建时代 杰出的女政治家”。然而她死 后,却立了一块“无字碑”, 碑上没有一个字,所有的功过 得失留待后人评说,不得不说 是一种大智慧。
黛玉焚诗 《红楼梦》 黛玉焚诗稿,断痴情,临 死时说:“宝玉,你 好……”,然后香消玉殒。
五、处世哲学:
1、
绝缨得士
一次, 楚庄王宴请群臣,让他所幸 美人许姬给群臣敬酒,突然一阵风把蜡烛 都吹灭了,整个大厅顿时一片漆黑。这时, 席中有一人趁着黑暗对许姬非礼,许姬手 也很快,一下把他的帽缨给拽了下来,赶 忙跑到庄王跟前说明情况,庄王马上说: 先不要点灯,都把帽缨拿下来再饮酒,等 到点上灯,大家相互之间都没了帽缨,依 然继续欢饮,此事庄王也再未提及。
5、廉颇与蔺相如将相和的故事
留白阅读答案

留白阅读答案留白阅读答案1留白之美李娟①中国水墨画讲究留白。
留白处是天空、云朵、大海、皑皑的积雪,给人以无限的遐思,意蕴深长。
②欣赏齐白石老人的一幅画《几树寒梅带雪红》,这是老舍先生给老人出了一道难题,用诗人苏曼殊的一句诗来作画。
画中两截黝黑粗壮的枝干忽然间断了,和其他枝干没有连接,几乎显得很突兀。
几枝红梅在严寒中怒放,剪雪裁冰,一身傲骨,隐隐还有暗香袭来。
再一细想,这两截树干没有画下去,空白的地方不就是皑皑的积雪吗?千朵万朵压枝低,不画白雪,只画树干几枝,留白处就是白石老人笔下的雪,漫天大雪,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令人拍手称奇。
这就是中国画的神韵,也是古老东方的意境之美啊。
③爱情也要有留白。
沈从文先生写过:爱情是半开的'花朵。
说得多好。
半开的花朵,还没有完全盛开,含苞待放,欲说还羞。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那是女子的豆蔻华,像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等到花儿全开了,就没有了悬念,没有了猜测和遐想,更没有了悠长的回味。
④其实,婚姻里也要留白,再亲密无间的一对夫妻,一定要留出两人精神世界的空间来。
夫妻间容易做到不离不弃、相濡以沫,但是,能做到比翼双飞、举案齐眉的很难很难。
胡适先生谈到夫妻相处时,曾说过一句格言:久而敬之。
所谓敬,就是尊重对方独立的人格和尊严。
她是你的妻子,但是,她永远是一个独立人。
是的,一个有独立思想和人格的人,才是有魅力的人。
夫妻之间只有相互欣赏、相互体谅,精神世界里才能做到琴瑟相合、肝胆相照。
比如,作家钱锺书和杨绛先生,一代名士张伯驹和妻子潘素。
⑤读书也要有留白,留得闲逸和散淡。
一卷书在手,随读、随记、随忘,那是读书的另一个境界。
五柳先生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看来,不求甚解,乃是读书的真趣,也是读书时的留白。
初读书时囫囵吞枣,忘乎所以,过些日子,再翻开书来细读,一瞬间,柳暗花明又一村。
留白,就是留下思考和回味的时间。
⑥风动荷花香的季节,我在苏州园林里流连。
为人生留白议论文500字

为人生留白议论文500字为人生留白议论文500字1留白,是一种“以无胜有”的境界,能予人以思考和想象。
纵观古今,艺术瑰宝从不吝啬留白。
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一扁舟、一江边垂钓渔翁而已,没有一丝水,却让人感到江上烟波浩渺,满幅皆水。
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书法艺术上,枯笔的美感和价值不容小觑。
宋黄伯思《东观余论》记载:“取其若丝发处谓之白,其势飞举为之飞。
”枯笔产生的“飞白”,加强了书法的韵律感和节奏感,遒劲奔放,墨彩淋漓。
书法家的功力也在枯笔中充分显现出来。
同样,留白在文学界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眼看着诗人即将大功告成,末句的“可怜白发生”,陡地一转,化雄壮为悲壮,充满了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慨和无奈。
莫泊桑这位“世界短篇小说巨匠”,更是把留白的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试想一下,小说《项链》的结尾假若变成玛蒂尔德和佛来思节夫人因丢项链而发生正面冲突,则小说主题将势必囿于是非善恶的人性道德层面。
但他不落窠臼,高妙地放眼社会,含蓄却深刻地暴露了社会问题。
结尾处的绝妙留白,不仅耐人寻味,陡增故事的悲剧性,而且表现出的社会的不合理性引人深思。
文学艺术上尚且需要留白的技巧,人生不更是吗?胃装太满会胀痛,心填太实会呆滞。
所以不论物质上、精神上,人生都需要留白。
对此,童话大王郑渊洁颇有感受。
他在文章《我小时候什么都不会》中写道:“专家告诉我,新车初驶时要中速行驶,这样才能保证它在中青年时可以高速行进。
如果在汽车的儿时就提速,它到中年就跑不动了。
人生的童年相当汽车的初驶。
”可是毕竟不可能人人都有郑大师的觉悟。
现实是,至今仍有很多人未体会到人生需要留白的真谛。
其实,人生的留白,就是给自己留下潜力,给他人一个空间;留白的人生,更是一种智慧人生。
“导弹之父”钱学森,在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后写信给周总理,主动要求辞去院长职位,给年轻人一次成长历练的机会。
同样是与人接近的鸟类:麻雀和燕子,麻雀却不怎么讨人喜欢,而燕子则不同。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作文:留白,让人生更美好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作文:留白,让人生更美好紧绷着神经,注意力高度集中,不容片刻的放松与懈怠,就像一台机器一般麻木地运转着,这样的人生,太满!太累!对于人生,我们不能把它塞得太满,而需要留白。
人生留白不是懈怠,不是偷懒,更不会影响我们人生的质量,相反,它是一种自我丰富,自我完善。
我们的人生就如一张画纸,聊聊数笔丹青于白宣纸上,是中国画,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就在于水墨留白,因此,我们人生的最高境界便是人生留白。
zuowenzx。
com留白是一种人生享受,它让我们舒缓身心,收获一份安适。
龙应台说:“人生的跑道上,有人在五千米赛跑,有人在百米冲刺,而你却在清晨散步,你会害怕自己被淘汰了吗?”不,不会。
欲速则不达,只要懂得布局人生,一样能成功。
给人生留白,停下忙碌的脚步,散会儿步,赏赏风景,我们的心境会变得平和安适,紧绷着的肌肉也将得到舒缓,这份豁达安适,是一味塞满人生、庸庸碌碌的人无法体会的。
留白让我们安适却不会使我们落后,反而能让我们的生活学习更有效率。
身处高三,面对着屈指可数的高考,每个人把时间的海绵挤了又挤,每天的时间都被学习塞得满满的,脑海中被大段大段的课文填满。
我们需要充实学习生活是毋庸置疑的,但过度甚至完全将读书塞入人生,却容易适得其反。
不妨给自己的时间留些空白,放下手中的笔,看看窗外的景致,呼吸几口室外新鲜的空气,去外面走一走或是绕着操场跑上几圈,再去学习,劳逸结合,你会发现思绪更加明晰,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
高考满分作文网留白不仅让我们有高质量的工作与学习,更能让我们有一个幸福的生活,产生幸福感。
在2011年,广州市成为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激情而又惬意的生活方式。
匆忙高节奏的生活过后,每个人都懂得放松自己,K歌,购物,喝下午茶……在这片“留白”里,把工作的繁杂和生活的。
2020年高考材料作文预测及范文:关于“留白”

2020年高考材料作文预测及范文:关于“留白”【材料】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即使是不懂画的人,也能一眼看出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之处:西洋画,满;中国画,空。
一张画纸,画得满满当当不留一点空白,是西洋油彩画;一张画纸,寥寥数笔丹青于白宣纸之上,是中国画。
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在于水墨留白;中国话的最高境界,在于话音留三分。
真正有分量的人,只讲有分量的话。
一个敢于少讲话的人,必定是对自己话中传达的威力有信心的人。
衣若素雅,能凸显你的脸庞;妆若素淡,能映衬出你的气质。
着墨少一点,否则它会抢了要害之处的风头。
人生需要留白。
那些人生的留白,让你看起来更为丰富。
一个会布局的人,永远不会把人生塞得太满。
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不得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这是新材料作文的命题模式,这种模式的审题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
从材料内容看,“水墨留白”,留的不是毫无意义的“空白”,而是为了以“无”衬“有”,以突出那寥寥数笔丹青的神韵;留的也不是一无所有的“空白”,而是为了给读者驰骋想象的空间,以品味以无胜有的“丰富”。
另外,“敢于少讲话”“衣若素雅”“妆若素淡”,也都是这样的情况。
由此不难推知,人生的“留白”也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不是留下人生的“空白”,而是要凸显你“要害之处的风头”,“让你看起来更为丰富”,其姿态是积极进取的。
“宝玉,宝玉,你好……”黛玉用尽生命最后的气力,深情的呢喃。
不知为何,每每读到这句半路夭折的遗言,就会感受到异乎寻常的感动。
究竟是怎样的话语凝噎在颦儿的丹唇之间?我不由陷入深思。
是“你好好活着”么?不,这太过单薄。
是“你好傻”么?不,这太过矫情。
是“你好自为之”么?不这也太过无情。
突然,这些杂乱无章的思绪被拦腰斩断,霎时眼前豁然开朗——一串省略号滚落纸面,牵引出大片的空白。
给人生“留白”

记得曾看过一篇对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专访。
季老在总结自己的一生时说:“每个人都在争取一个完整的人生。
然而,自古至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
”林语堂也曾说:“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
”世事茫茫,少不了有些缺憾与未完待续,若处处执着地追求美满,人生未免显得拥挤不堪,给自己留一点空白,不计成败、得失及荣辱,享受一份悠然闲适的超脱,方能尽得人生百味。
在与人沟通或交际互动中,难免会有摩擦争执,如果时时事事与人争锋,人与人的关系难免紧张,若能留三分余地给他人,适时给人台阶下,话不说绝,事不做尽,肯舍能让,人际关系多了些弹性,自然会宽松适意。
学会给别人留一点空白,给交际留出包容的空间、回旋的余地,让人生在相互关让中尽显从容与坦然。
古人有一种“半半哲学”,叫作“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
”这说的也是人生需要留白,说白了就是不要顽固痴守,该放弃时懂得放弃,才能达到最佳意境。
晋人王徽之雪夜坐船去拜访好友戴逵,船行一整晚才到,谁料到了戴逵的门前,王徽之却转身就回去了。
书童不理解,问他原因。
王徽之解释说,本来就是兴起就赶来,兴尽就回去,何必一定要见到戴逵呢!王徽之将留白艺术运用得出神入化,在兴尽时放弃与友人会面,潇洒地回舟离去,也书写了一段快意人生的千古佳话,其潇洒通脱令人心驰神往。
留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生活的诸般美好潜藏其中。
人生留白,意味着停顿与空闲。
给人生多一点留白,将生活安排得有张有弛,不用苦苦寻觅所谓的完美,自然风雨不惊,在曲折人生路上活得洒脱自如、恬淡自在。
·卷首语·□陈甲取给人生﹃留白﹄正好,花开就是不要顽境。
晋人王到,谁料到不理解,问尽就回去,用得出神入去,也书写驰神往。
潜藏其中。
留白,将生,自然风雨陈甲取1祝您健康2015.11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人生留白”主题作文讲解与范文

2024高考作文模拟写作:“人生留白”主题作文讲解与范文【作文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留白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间。
正是这种留白,使中国画有了无尽的张力,赐予我们无穷的想象,呈现出朦胧而丰厚的美感,达到了绘画的最高境界。
留白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
其实不仅绘画如此,人生亦如此。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材料有四句话:第一句:“留白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间。
”解释了“留白”这一概念,核心意思是“有意留下的空白”。
第二句:“正是这种留白,使中国画有了无尽的张力,赐予我们无穷的想象,呈现出朦胧而丰厚的美感,达到了绘画的最高境界。
”讲了留白的作用。
对于画而言,有无尽的张力;对于欣赏者而言,能产生无穷的想象。
总之,留白能提升画的美感与境界。
第三句:“留白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
”这是对留白手法的评价。
对人而言是“智慧”,对画而言是“境界”。
第四句:“其实不仅绘画如此,人生亦如此。
”提示我们,在立意时要明白画的“留白”只是引子,真正的立意是要讲人生的“留白”。
那么人生的“留白”是什么呢?要抓住“有意留下的空白”这个联想的起点。
如忙碌之余的空闲,复杂之余的简单,重复之余的停顿都是人生的留白。
古语讲的“话不可说尽,事不可做尽,福不可享尽,势不可使尽,利不可占尽”也是人生的留白。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仍是人生的留白。
业余的小爱好,以退为进的策略,厮守之余的短别离,也是人生的留白。
【构思方案】这种由物及人或由事及人的类作文,其构思的方向基本上有两个:一种是横向式构思,基本方法是围绕“留白”的引申义,从表现(或作用或意义)的角度,排开三个分论点。
为人生留白_人生故事

为人生留白主持人董卿在一次采访中被间到给自己的未来写一段什么样的卷首语时说:“我留白吧,因为未来永远不可预知。
而且你足够勇敢的话,可能比你写成的卷首语更精彩,如果你退缩了的话,写再多的卷首语也没有用。
”廖廖数语道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给我们以启迪。
留白,是中国画的一种布局与智慧。
画面中留出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空白,显示别样的意境。
那白看似虚无,但其艺术张力往往妙不可言,你可以想象成广阔的天空、飘逸的云朵、朦胧的烟雾、皑皑的冰雪,抑或是广袤无垠的原野山峦,留自给人以无限的遐思,回味深长。
“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大家。
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茫茫天地间,仅一叶扁舟,一钓鱼翁,却让人感觉满幅皆水,烟波浩渺;郑板桥画竹稀稀落落几笔,不论枯竹新篁,丛竹单枝,还是风中之竹,雨中之竹,都风骨顿出;齐白石画虾,画面上寥寥几只透明活泼的小虾游动,剩余皆为空白,却给人水汽淋漓之感。
如此以无胜有的留白,虽无笔墨,却意味深长,妙趣横生。
言有尽而意无穷,文学作品中的留白是含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以及所感所想进行想象。
王维的诗在中国历史上独树一帜,风格鮮明,可说是留白的典范。
他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未用一字描写山林的美景和寂静,然而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让人仿佛走进了一幅唯美幽静的山林画卷。
古代小说《红楼梦》更是留白到了极致。
“那日,黛玉斜卧在榻,焚了诗稿,断了痴情,只吐了半句:&lsquo:宝玉,你好……,便香消玉殒。
”这没有说完的话究竟是什么呢?作者故意给我们留下了一段空白,令我们读之猜之思之。
如若直接喊出“你好狠”或“你好自为之”之类的话,我想《红楼梦》一定就不是《红楼梦》了。
正是这留下的空白让人们揣想深悟,才不致流于俗套。
古人云:“善画者留白,善乐者希声,善言者忘语,善书者缺笔,大贤者若痴,大智者若愚。
”绘画、文学、书法、音乐,都有留白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复疲惫的身体净化蒙尘的心灵
——王辉《为人生“留白”》赏读
为人生“留白”
王辉
友人送我一张国画。
我不懂国画,看不出什么门道,只觉得一张纸都画满了,没有什么空白,忽然想到,这可能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缺少“留白”吧!据说在书画、音乐、文学等艺术形式中都讲究“留白”。
书画有“计白当墨”的表现手法,诗歌有“意境在诗外”的表达艺术,音乐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余韵回味。
艺术家在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有意识地留出“空白”。
“空白”并非没有东西,而在于求其空灵,虚中求实,从而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
“留白”艺术也反映在生活当中。
我去一位友人家里做客,房屋不错,房间也不小,只是家具摆设太多,墙上又挂满字画,给人以压抑的感觉,想来就是过分拥挤,在陈设布置上缺少“留”。
我去年冬天赴美国转了一圈,从东部到西部,跑了不少地方,和友人议论,印象最不好的地方是哪里?是纽约。
因为那里有太多的高楼大厦,抬头望去,天空太小,令人压抑。
这不也是在城市建筑格局上缺少“留白”吗?
其实,“留白”不仅仅是艺术和生活的境界,更应该成为生命的境界。
生命不能安排得太满,生命不能没有空白。
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学龄前期、青少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学龄前期姑且不论,青少年期要读书,中年期要创业,“留白”自然不会太多,但到老年期则应该给自己多些“留白”,让自己真正感悟生命的价值,享受生活的美好。
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渡边茂曾提出学习三万天的理论,说人生从1岁到27岁这一万天,为成长修业时期,学习基础知识,适应社会。
从27岁到54岁这一万天,为不断整理和积累知识的时期。
从54岁到81岁这一万天,为充实自己的时期,踏入圆熟人生,进行思考总结。
这“思考总结”说的就是寻求人生的“留白”。
无独有偶,据说印度学者将人生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25年接受教育,第二个25年成家立业,第三个25年回报社会,第四个25年归隐山林。
这第四个25年就是彻头彻尾的“留白”时期。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得到一张托尔斯泰晚年独自出行的照片。
凝视着这张照片,令人怦然心动。
从过去到现在,不知有多少人读过这位大师的作品,然而有谁能触摸到他的内心世界呢?正像这张照片所暗示的,他背负行囊,手持木杖,走在弯曲的小径上,目光是孤独的,身影也是孤独的。
感受到世人无法感受的世界时,他才成为一名大师;同时,他也开始了自己的精神流放,寻求生命最后的空白。
我的这些感受,来自于他人,更源于自身。
我离开工作岗位近十年来,离而未休,难觅“留白”。
我的一位同龄老友,抠了多半辈子文史资料,前年匆匆弃世而去,终其一生没有享受生命的“留白”。
我怀念他,也为他的老年人生感到悲哀。
至于有些领导同志,退下来仍忙着参加这样那样的社会活动,“自以心为形役”,直到生命的终了,更是一种悲剧。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对终生奋斗不息的人们的写照与赞美。
可我们毕竟是活生生的人,是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是能哭能笑能让生活绚丽多彩的人,总不能奔波一生不为自己留一点生命的空白呀!我们的大半生营营役役,为养儿育女,为职称房子,为许许多多不可回避的事务奔走劳碌,生命早已被瓜分得支离破碎了。
步入老年,我们要为自己保留一份空白时间,让在俗世中蒙尘的心灵得以净化,让疲惫的身体得以休憩和修复。
给人生“留白”,是为了解开名缰利锁,让生命不再有所羁绊;给人生“留白”,是为了让生命在自我关照中享受从容的滋养;给人生“留白”,是为了拉长生命之弦时不至于让它绷断。
这样看来,为人生“留白”是一种无为而治的悠然,是人生的一种智慧和哲学。
我要下决心为自己唯一的生命“留白”!
(选自《新一代•上半月》2011年第12期)
[阅读思考]
1.文章开头从“友人送我一张国画”写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第3自然段的画线句:“生命不能安排得太满,生命不能没有空白”,作者这样说的依据主要包含哪两个方面?请结合文章概括说明。
[参考答案]
1.①表明“留白”与书画的渊源关系,进而指出“留白”在艺术上、生活中的普遍性;②引出下文关于生命中要留白的思考和论述。
2.①理论方面: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渡边茂学习三万天的理论;印度学者人生四个分期的理论;②人的方面:晚年托尔斯泰精神流放,寻求生命最后空白的举动;作者自身和他人难觅“留白”、“心为形役”的经历。
[写作借鉴]
这篇文章的亮点主要有:一是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文章以叙述、议论这两种表达方式为主,同时也穿插描写、抒情和说明等表达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描写,如托尔斯泰晚年的照片,“背负行囊,手持木杖……”,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托翁的矍铄、执着和孤独。
抒情,如文中多处运用排比修辞,既强化了说理又加浓了抒情味。
说明,如“学习三万天的理论、人生四个分期”等等,简明扼要,眉目清晰。
可见写作时如能服从文体的需要充分调动多种表达方式,并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相互配合的综合力量,可以使文章避免感情苍白、枯燥无味、表达贫乏等弊病。
二是巧妙地运用了过渡句、段,结构紧凑,衔接自然。
如,“‘留白’艺术也反映在生活当中”、“‘留白’不仅仅是艺术和生活的境界,更应该成为生命的境界”、“我的这些感受,来自于他人,更源于自身”,这些句子如同一根根链条把文章各个部分有机地联系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启迪我们写作时如能经营好过渡句、段,可以使文章远离结构松散、思路混乱、气脉不通等现象。
另外,作为议论性散文,文章选材丰富,信手拈来但又始终指向“为人生留白”这个主旨,形散神不散,同样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