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课外阅读材料素材 人教版

合集下载

湖北省监利一中高一语文 阅读材料(八)素材 新人教版

湖北省监利一中高一语文 阅读材料(八)素材 新人教版

湖北省监利一中高一语文阅读材料(八)素材新人教版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盛唐最杰出的诗人。

开元十二年(724),李白游峨眉山,秋,他从峨眉山沿平羌江(青衣江)东下至渝州。

第二年春,他东出夔门,东游洞庭,登庐山,至金陵、扬州,往游越中。

然后西游云梦,经襄阳,作客汝海,不久便在湖北安陆定居下来,与故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

从此开始以安陆为中心的干谒与漫游的生活。

历江夏、襄阳、洛阳,北上太原,南下隋州,又回到洛阳。

他上书安州裴长史、韩朝宗,希求荐用。

韩朝宗以善举贤才闻名当世,但他也没有举荐李白。

干谒失败后,于开元二十四年,西入长安求仕,结果大失所望,心中充满愤慨与不平。

《古风》中的好几首,作于此时。

《蜀道难》《行路难》都集中地体现了这个时期的愤激不平情绪。

他带着失败的心情离开长安,再次漫游,从梁、宋而洛阳、襄阳,然后举家迁居山东任城,与孔巢父等隐于徂徕山,号竹溪六逸。

【附】《行路难(其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稚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行路难,归去来!天宝元年,他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他的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

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游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后,他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不幸,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被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靠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

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

“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

在屈原之后,他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中吸取丰富营养,从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

他具有超乎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

高中语文优秀阅读材料励志篇(一)永不绝望素材

高中语文优秀阅读材料励志篇(一)永不绝望素材

永不绝望人,应该在希望中栖居。

但是,为什么我们总是习惯站到施恶者一边去想集中营能做些什么呢?我认为人应该思考的是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逆境要做什么。

或许,这才是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给予观众的最大收获。

“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着自由的光辉。

”一个热爱自由与幸福的人,一个把自己的一生当做远大前程的人,应该始终如一地有一种“关不住”的精神,为那自由的春色,在人生的逆境之中,勇敢地“红杏出墙”,关心自我实现,追逐自己的命运。

勇敢的人,应当对罪恶视而不见。

在索尔仁尼琴笔下,有一种出墙者是“坚定的逃跑者”。

“坚定不移的逃跑者!”索尔仁尼琴写道,“这是指那些坚信人不能住在笼子里的人,而且对这个信念一分钟也未曾动摇过的人。

这种人,不管让他去当个有吃有喝的监狱杂役,把他放在会计科或文教科,还是安排在面包房干活,他都始终想着逃跑。

这是那些从被关起来那天起就日夜思念逃跑、梦寐以求逃跑的人。

这是铁了心决不妥协的人,而且是使自己的一切行动都服从于逃跑计划的人。

这样的人在集中营里没有一天是随随便便度过的,不管哪一天,他要么是在准备逃跑,要么正在逃跑,或者就是被抓住了,被打得半死躺在劳改营监狱里。

”真正的逃跑者永远在路上,而且永不绝望。

论及永不绝望,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的一个实验。

在这个著名的实验中,塞里格曼先生把狗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

第一程序:实验者把实验组的狗放进一个笼子里,在这个笼子,狗将无处可逃。

笼子里面有电击装置,给狗施加电击,电击的强度能够引起狗的痛苦,但不会伤害狗的身体。

实验者发现,狗在一开始被电击时,拼命挣扎,想逃出笼子,但经过再三的努力,发觉无能为力,便基本上放弃挣扎了。

第二程序:实验员把这只狗放进另一个笼子,该笼子由两部分构成,中间用隔板隔开,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

隔板的一边有电击,另一边没有电击。

当把经过前面实验的狗放进这个笼子时,实验者发现,除了短暂的惊恐外,实验狗一直卧在地上,接受电击的痛苦,在这个原本容易逃脱的环境中,实验狗连试一下的意愿都没有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课文中的作文素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课文中的作文素材

语文教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课文中的作文素材语文教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课文中的作文素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课文中的作文素材必修一第1节(1)责任与胸怀——《沁园春·长沙》在那个旧时代,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时代推移,但难能可贵的是,追求自由和进步的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胸怀崇高理想、肩负主宰天地重任的豪情壮志是一成不变的。

是什么让无数仁人志士明知前路渺茫坎坷,却依然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回答掷地有声:责任。

因为责任,我们的脚步更加坚定从容;因为责任,我们握紧命运的手臂更加有力;因为责任,我们的胸怀才无限崇高和宽广!(2)真爱与感恩——《大堰河——我的保姆》看似平淡的场景,却饱含了与乳母之间真真切切的情感。

是的,生活因有真爱而美好,因为美好而感恩。

感恩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

我们应该感恩亲人、感恩朋友、感恩反对者、感恩陌生人,感恩集体、感恩国家、感恩人类、感恩自然,感恩挫折、感恩磨难、感恩逆境、感恩失败。

我们对许多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都应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忘恩原是天性,它像随地生长的杂草;感恩则犹如玫瑰,需要细心栽培及爱心的滋润,并将感恩之心付诸行动。

既要心存感激,也要能学会回报,将感恩之心付诸行动。

(3)自审与拷问——《小狗包弟》在那闹剧迭出的荒谬年代,小狗包弟的遭遇可以说是一件微乎其微的事情。

在人都不能成为人、人都不能保全自己命运的时候,一条小狗的逝去又能算得了什么呢?然而,读完这篇文章,读者却能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情感冲力。

这里面有对荒唐社会含泪的控诉,也有严酷的自审,更有对自我灵魂的拷问。

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勇气和力量让人敬佩。

本文可为以下话题提供素材:文学家的良心;我手写我心;灵魂深处;自审的勇气。

(4)学识与胸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任公先生以他的渊博的学识和宽广的胸怀折服了听众,也深深地震撼了我们后人。

学识会让一个人厚重深刻,谈吐不凡,出口成章。

高中语文 3.10《短文三篇》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3.10《短文三篇》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高一年级第一册三篇课文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史铁生《我与地坛》、川端康成《花未眠》,这三位作家的三篇作品的主题都显示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并且都体现了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也显示了要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主题。

但这几篇文章存在着一种令人深思、惋惜、感叹的现象:他们一方面在作品中歌颂赞扬生命、显示生命的价值;可一方面在生活中又逃避生活世俗所带来的烦恼,他们不堪生活的重压,其中有两位作家海子和川端康成都是在文学创作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而自残生命。

这是一种非常矛盾的现象,而新教材又将这样的作品集中放在高一第一册的教材中。

面对教材这样集中的安排,其实也好象是在考验我们语文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也在检验我们是否能从教材的安排中体味到更重要的东西,而不是单个的教某一篇课文。

作为运用新教材的语文教师,新教材给我们创造了很多发挥教学潜能的空间,因此我们不能回避这样看起来很敏感的问题。

面对这些我们怎样给学生解释这样的现象呢?高中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不能回避矛盾,要引导学生去认识这些作家作品的矛盾现象,并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中进一步明确生命的意义,进一步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首先,吃透教材,理解作品所阐释的生命内涵。

在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我们体味到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朴素无华、自然清新的的语言,表达了追求幸福世界的博爱之情。

字里行间透露出生机和活力,好象没有任何的消极情绪。

川端康成的《花未眠》从自然的“花未眠”中感受到一个微小的生命都要努力展现自己的美,作为人更要勇敢地活下去!作品还告诉读者人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在有意或无意间错过的过程。

我们可能错过了美的景色,美的音乐,错过了山上那丛没有看过一眼的野花,小草,错过了我们身边流淌过的小溪,但只要坚韧的活着,只要活下去,才能不断的发现美。

我们要用毕生的不懈追求使感受美的能力的有限接近自然的无限。

高中语文优秀阅读材料人物篇(一) 河南小伙冯三峰 拉面绝技闯天下素材

高中语文优秀阅读材料人物篇(一) 河南小伙冯三峰 拉面绝技闯天下素材

中式厨师有红案、白案之分,不管是在大酒店还是在小摊上,白案厨师只能做一些早餐面点。

可是,河南籍小厨师冯三峰却苦心钻研白案技术,练就了一身绝活,被世界上唯一的七星级酒店——迪拜的伯瓷酒店挖去,成了该酒店的“首席面点师”,月薪高达6000美金,在伯瓷酒店工作的短短3年时间内,他竟积累了百万财富。

36岁的冯三峰是河南省虞城县城关镇人。

1999年的一天,无一技之长的冯三峰从收音机里听到了合肥市一家厨师学校的招生广告,他便跑到合肥学厨艺。

厨艺分红案和白案两种,红案就是做菜,白案就是做面食。

由于当时报名学红案的人太多,要排很长的队,于是,冯三峰报名学了白案。

在学艺过程中,冯三峰非常认真。

一年多下来,他已经能把手中的那团面玩得炉火纯青:能把面条拉得细到可以在一根针眼里穿15甚至20根,可以左右开弓同时擀12张饺子皮,还学会了做全面宴等。

冯三峰学成后,就回到河南,辗转几个城市,做了几年的白案厨师。

2003年7月,冯三峰听说合肥市的一家建筑公司因在阿联酋承接了部分建筑工程,要招聘两名白案厨师去那儿工作,年薪不低于6万元人民币。

由于冯三峰的白案技术高超,他有幸被选中了。

2003年12月底,他们一行来到了阿联酋的第二大酋长国迪拜,那里有世界上最豪华的酒店。

冯三峰和另一位白案厨师主要负责工地上中国员工的早餐。

他总是变着法子做面食,尽量让中国员工吃好。

当时,有几位外国工程师也经常在工地上就餐,他们非常喜欢吃冯三峰做的面食。

有一天,一个叫阿姆阿罕的技术员对冯三峰说,他的哥哥在迪拜开着几家饭店,想请冯三峰过去“指导指导”。

冯三峰不善言谈,不会“指导”别人,他就每隔三五天到阿姆阿罕哥哥开的那家饭店去亲手做些面食。

每去一次,人家都会付给他35美元的报酬。

让冯三峰没有想到的是,虽然阿联酋也是以面食为主,但当地人只会用面烙像脸盆那样大的大饼,而不会做面条、饺子、花卷等。

他到饭店露了几手后,一下子在当地引起了轰动。

很多人没想到面食还能做出那么多花样、做得那么好吃。

高中语文 小说阅读资料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 小说阅读资料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5

小说鉴赏小说是文学作品中影响最大的体裁,也是近代以来最受重视的文学种类。

在20世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94位作家中,小说家占了40多位,可见小说在文学领域的中心地位。

早在1835年,别林斯基就说:“什么书最被人爱读和争购?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

〞阅读小说,不像欣赏诗歌那样需要比较复杂的阅读技巧,也不像欣赏戏剧那样在时间场所方面有严格的规定性,它给人以较大的自由。

但真正要鉴赏优秀的小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部优秀的小说,犹如一部辉煌的建筑,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宏大的结构、精巧的细节,没有内行的眼光,就不可能领略其中的美妙。

因此,要鉴赏小说,需要对小说的基本特征、艺术手段、创作方法有一定的了解,这也是本章的主要内容。

一、汇百姿百态于笔端,见人生世相于文中——小说的基本特征小说这一体裁的产生要比诗歌晚,但是,叙事的产生要早于小说。

人类最早的诗歌中有叙事诗,其中部族史诗是长篇叙事诗。

诗的这一叙事功能,后来让位给历史著作了。

在诗书以外,志事写人的文章也在民间存在。

所以,小说样式虽然产生较晚,但是渊源甚早。

我国先秦时人一般认为小说是琐屑之言,而不承认是一种文体。

《庄子·外物篇》中说:“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与大达亦远矣。

〞意为小说是琐屑或无关宏旨的言谈。

到了汉代,《汉书·艺文志》中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

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所造也。

〞在班固看来,小说是稗官野史,是史的附庸。

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这是小说发展的重要阶段,后又经唐传奇、宋话本,到明清,小说才蔚为大观,体裁样式已经成熟。

在西方,现代文体学意义的小说是近代的产物,主要有两个模式,“传奇〞和“小说〞。

所谓小说,就是真实的描绘;所谓传奇,就是虚构荒诞离奇的故事。

由于小说源远流长,却又成熟较晚,所以它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便利,得以吸取各种文学之长,熔铸各种艺术手段。

表达、描写、议论、抒情、对话、独白、象征、反讽,都可以在小说中大显身手。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红楼梦》之酒令文化观素材新人教版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红楼梦》之酒令文化观素材新人教版

《红楼梦》之酒令文化观酒在中国的历史中源远流长,中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

关于酒之源,历来有两种说法。

一是仪狄造酒说,一是杜康造酒说。

酒在流传过程中,围绕酒产生了一系列的文化,酒令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酒令是在饮酒时助兴娱乐的一种方式。

当初人们发明酒令的初衷是为了节制饮酒,但是后人行酒令的意图却和这种想法背道而驰。

古人饮酒设有酒官,行监督之责,不准饮酒过度,不准有失礼仪,违者将被施以重罚。

酒令虽然只是一种娱乐方式,但是所包括的内涵甚多,其中不乏博弈诗词之物。

关于酒令的专门记载,最早可以上溯到东汉。

硕儒贾逵撰有《酒令》一书,可惜至今已经失传。

酒令的形式多种多样,清俞敦培在《酒令丛钞》中将酒令分为四个类别,即古令、雅令、通令、筹令。

酒令起源于儒家“礼“,大约汉代开始酒令便在社会上盛行,此后经过唐、宋、元、明、清几朝得以长足发展。

《红楼梦》是一本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里面对各种酒令文化都有涉略,现分别举例说明。

酒令之射覆类下则宝钗和探春对了点子。

探春便覆了一个“人”字。

宝钗笑道:“这个‘人’字泛的很。

”探春笑道:“添一个字,两覆一射也不泛了。

”说着,便又说了一个“窗”字。

宝钗一想,因见席上有鸡,便射着他是用“鸡窗”“鸡人”二典了,因射了一个“埘”字。

探春知他射着,用了“鸡栖于埘”的典,二人一笑,各饮一口门杯。

——引自《红楼梦脂本汇校本》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引文的酒令为“两射一覆令”,两射一覆的行令方法,覆者举出两个字,两字里隐藏有物或者典故,让射者猜,射者规则是用一字来射中此物,如若不中则要罚酒。

宝钗射此覆不用鸡字,而用一“埘”字。

埘为鸡窝的意思,用埘不用鸡,此举甚妙。

射覆令由藏钩而来,藏钩,开始只是一种游戏,行于妇人之间。

该戏与汉代昭帝母钩弋夫人的传说有关。

当年汉武帝巡视河间,发现了一名绝色女子,便将她带回宫中,封为“婕妤”。

入宫之后,汉武帝发现婕妤什么都好,就是玉手总是握着拳状。

最新-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素材新人教版精品

最新-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素材新人教版精品

现代文阅读素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阳关古道苍凉美寅公一到敦煌,我就想了阳关。

阳关在哪里?它还是那么荒凉、那么令人感伤吗?于是,一缕思绪把我带到了古阳关遗址。

古阳关位于敦煌西75公里的古董滩上,三面沙丘,沙梁环抱。

它与玉门关遥相呼应,像两颗明珠镶嵌在一段汉长城的两端,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

阳关这样的边塞之地之所以闻名遐迩,并不起始于王维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为它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

后来,“阳关道”成为光明大道的代名词。

在去阳关古城的路上,只见沿途平沙千里、荒无人烟,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有芨芨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袤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

车轮飞转,发出沙沙的声响,远方地平线,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线锯齿形的屏障。

那屏障原是一条林带。

我们的汽车驶进林带,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这水渠交错、万木争春的景象,仿佛就是可爱的江南水乡。

汽车穿过禾田,钻出林带,向荒丘起伏的墩墩山上的一座烽火台驶去。

我们登上烽火台,但见南边有一块铁牌,上面写着四个工整的字“阳关古城”。

然而,向四面看,却只见红沙渺渺,不见古城的一砖一瓦。

阳关古需,以雪山为屏,原也有过美丽的环境,一千多年前,它曾是湖水碧清、林草丰美的地方,只是由于种种天灾人祸,才成了连天的荒漠。

如今,古阳关已被结地面。

山下南面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

沙梁之间,为砾石平地。

汉唐陶片,铁砖瓦块,俯拾皆是。

如果看到颜色乌黑、质地细腻、坚硬如石的阳关砖,千万莫要小瞧它,昔日有名的“阳尖砚”就是用这种砖磨制的。

用阳关砚磨的墨冬不结冰,夏不缩水,用来写毛笔字十分方便。

听着旅伴的介绍,我不由感慨起来,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阳关,昔日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关隘,原本不过是一道关,却被赋予了许多哲思和诗情。

哲学家站在这儿宣称,即使人生从同一起点出发,也有不同的道路。

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需要读的课外阅读

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需要读的课外阅读

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需要读的课外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红与黑》
《傲慢与偏见》
《简爱》
《巴黎圣母院》
《战争与和平》
《百万英镑》
《热爱生命》
《麦琪的礼物》
《羊脂球》
《中国历代散文》
《中国历代诗词》
《诸子百家》
《中华上下五千年》
《呐喊》
《彷徨》
《远离莫斯科的地方》
《日日夜夜》
《青年近卫军》
《红与黑》
《包法利夫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的精神家园》《我与地坛》
《负暄琐话》
《美学散步》
《经典常谈》
《谈美》
《谈文学》
《雅舍小品》
《边城》
《湘行散记》
《雷雨》
《黑骏马》
《北方的河》
《顾城的诗》
《舒婷的诗》
《食指的诗》
《马桥词典》
《贾平凹散文选》《雨天的书》
《生活的艺术》
《丑陋的中国人》
《傅雷家书》
《余光中散文》《林清玄散文》《草房子》
《山羊不吃天堂草》《郁达夫散文》《汪曾祺散文》《随想录》
《张爱玲散文全编》《围城》
《古船》
《九月寓言》
《王蒙散文选》《活着》
《苏童文集》
《茶馆》
《我们仨》
《尘埃落定》
《白鹿原》
《周涛散文选》。

高中语文优秀课外阅读材料(七)校园生活 那山,那水,那人素材

高中语文优秀课外阅读材料(七)校园生活 那山,那水,那人素材

那山,那水,那人轻轻的,如同一阵微风,柔柔的,如同一阵细雨,默默的,如同一双深情注视的眼眸……无数次的,我在梦里梦到了你,那种熟悉而安心的感觉又再次包围了我,我想对你倾诉我对你的思念,却不知该从何说起。

六年前与你分别的那一刻,我是欣喜的,我以为到了外面的世界会有更加广阔的天空,我会遇到更多新的面孔,会创造许许多新的回忆。

然而我错了,两千多个日日夜夜过去了,可每当听到你的名字,每当读到关于你的消息,我的心还是会不由得掀起涟漪。

我对你的思念,随着分别的时间的增加并没有减弱,反而愈加浓厚,我以为自己把这份思念存放起来,就可以假装它的不存在,可是有一天,当我偶然碰到那个名叫回忆的罐子,我才发现这么久的尘封并没有磨灭我对你的记忆。

回忆是酒,愈放愈浓。

这才明白,我的生命已经深深地打上了关于你的烙印,只因你是我的故乡,是我出生生长的地方——九朝古都,洛阳。

我和你的缘分,是从一家医院开始的。

一声清脆的啼哭,从此世界上多了一个小生命。

想来,我最初的记忆都是与你有关:第一次看到蔚蓝的天空,第一次闻到馨香的花朵,第一次听到这个世界丰富的声音……我好奇的凝视着这个对我来说完全陌生的世界,而你,就这样热忱的,真实的接纳了我,给与我最最温暖的怀抱。

我的童年时光是在龙鳞路的平房中度过的,面积不大,但是却很温馨。

因为是平房,所以邻里之间都很熟悉,年龄相仿的孩子经常在一起嬉笑打闹:跳皮筋,踢毽子,躲猫猫,过家家……虽然都是简单的游戏,却无论玩几遍都乐此不疲。

每到天黑,各家的父母都招呼自己的孩子回家,而我们则依依不舍的互相告别,期待着明天的再见。

每家前面有一块不大的空地,爸爸在便种了丝瓜,薄荷,葫芦,向日葵……每到夏日,碧绿的丝瓜藤将小小的空间装扮的生机盎然,人们坐在丝瓜藤下面乘凉,聊天,笑语不断。

我也养过很多小动物,小狗小猫小兔小鸟小鸡小鸭……还记得小狗黄黄丢失的那天,妈妈让我带它出去散步,我和小朋友一起玩得很开心,没有发觉不知何时它已经被人抱走了。

高中语文优秀课外阅读材料(七)校园生活 你们是来找麻烦的吧素材

高中语文优秀课外阅读材料(七)校园生活 你们是来找麻烦的吧素材

1每个女孩都会有忧郁期,或长或短。

忧郁期的林卡皱着眉头,不喜欢理睬别人,眼泪、不安和坏脾气莫名其妙地充裕。

她生活在一个炎热的南方小城。

这里有百日雨水和十里榕树,一到七月份,阳光在空气中扭着腰肢,热辣不已;暑气在水泥地面弄着眉眼,妖娆无边——这一年市一中的入学军训安排在七月份,她这一年入学。

林卡从小就身体不好,动辄吃药片枕冰块,至于睡医院挂吊瓶,更是常有的事。

篮球场上,大家的军姿还没站够十分钟,她头晕眼花摇摇晃晃,啪嗒一声晕倒在水泥地上。

对这帮孩子紧张兮兮的教官只好把她背进医务室。

医生不在,她在病床上睡下,满世界都是消毒水的气味。

“你也装病来了?”教官出门后,一个鬼精灵的声音响了起来。

林卡病恹恹地看过去,只见一个女孩在旁边的病床上,裹着巨大的白色床单,那双从床单里露出来的眼睛骨碌碌转着,黑漆漆的,伶俐得很。

“没。

”林卡的脸有点发白,眉毛又扭成一团——她简直要吐血了——这算什么和什么啊,我被太阳晒得要死了才进来,你丫在这装病?“没事——别装啦——”女孩豪迈地一抖被单,露出一堆杂七杂八的零嘴和圆滚滚的小肚子,大笑道:“谁见过这么折腾人的!来!我这有好多好吃的东西!啊哈哈哈!”林卡本来有点生气,转念想想,自己不也是被折腾进来的——于是皱着眉头抓起一根牛肉条,在引导下走向了反动。

两个人坐在病床上大吃大嚼,谈笑风生。

忽然,“叮”的一声,医务室的门开了,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句带点恼火的:“你们是来找麻烦的吧?”林卡和刘扬扬分别叼着一条老长的牛肉条和一块拳头大的水蜜桃无辜地看向来者——医生和教官在门口皮笑肉不笑地站着,而她们的班主任站在医生和教官身后,手里提着一个绿莹莹的大西瓜,脸上一阵青一阵红。

2林卡很快就知道,那个装病在床上吃零食的女孩叫刘扬扬,狮子座,A型血,有一双漂亮的大眼睛和一对同样漂亮的大板牙,写出来的字胖胖的——有的杂志上说这样的人很可爱。

刘扬扬爱笑,爱闹,爱吃,像以金三顺为代表的韩剧女主人公,不那么漂亮,但是有很多人喜欢,她也喜欢。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素材:单元主题悦读(四)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素材:单元主题悦读(四)含答案

话题四探索发现藏羚羊跪拜这是听来的一个西藏故事。

发生的年代距今有好些年了。

那时候,枪杀、乱捕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

当时,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见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蹬长筒靴的老猎人。

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饿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一碗冰雪水。

猎获的那些皮自然会卖来一笔钱,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地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

每次老猎人在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愿:愿上苍保佑你们平安无事。

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

促使他放下手中的杈子枪是在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以后——应该说那天是他很有福气的日子。

大清早,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喝一碗酥油茶时,突然瞅见两步之遥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

他眼睛一亮,这真是送上门来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来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杈子枪。

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企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与此同时,两行长泪从它眼里流了出来。

老猎人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

藏区流行着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语:“天山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

”此时,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了。

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的怜悯打动是情理之中的事。

于是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

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那天,老猎人没有像往日那样当即将猎获的藏羚羊开宰、扒皮。

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给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

他感觉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唯一见到的一次情景。

夜里躺在地铺上的他也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

腹腔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藏羚羊的子宫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型,自然是死了。

高中语文优秀课外阅读材料(四) 正名

高中语文优秀课外阅读材料(四) 正名

正名
在过去的67年中,记者爱德华?肯尼迪一直替真相背着一个“犯错”的名声。

当年他和16名记者同时获得二战德军投降的消息后,只有他一个人违背军方要求,对全世界发布了消息。

他坚持:“真相可以等,但绝不是为了政治。

”可是,他的坚持害得他丢了记者的饭碗,被美联社扫地出门。

如今,美联社公开向肯尼迪道歉,承认他才是对的——“当战争结束,消息就不应被控制,世界需要知道真相。


肯尼迪终于得到了美联社的一句“对不起”。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欠他一句“谢谢”,谢谢他在被扼住喉咙的时候,勇敢地第一个发出声音。

只可惜,肯尼迪永远听不到这些告白了,他死于1963年的一场车祸。

高中语文 课外阅读材料素材 人教版

高中语文 课外阅读材料素材 人教版

匆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紫藤萝瀑布》宗璞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高中语文 第11课 包身工课文相关资料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第11课 包身工课文相关资料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第11课包身工课文相关资料素材新人教版必修1课文相关资料1.《包身工》的写作缘起1927年,我(夏衍)的组织关系在上海闸北区的第三街道支部。

那时,我做过一个很短时期的工会工作,认识了一些在纱厂工作的朋友。

后来工作调动,就离开了。

1929年底,我住在沪东唐山路业广里,因为这是工人区,所以有几位做工人运动的同志还常常到我家里来“落脚”——把一套蓝布工人服放在我家里,他们穿了长衫或者西装到我这里来换回原来的衣服。

从这些同志的谈话中,我知道了“包身工”制度和这些女孩子们的非人的生活。

一年多以后,上海艺术剧社解散,我们组织了流动演剧队到工厂去演出,为了找关系,我又和一个过去认识的、在基督教青年会办的工人夜校里担任教员的同志接上了关系(她就是我后来在《包身工余话》里写的那位冯先生)。

她告诉了我许多关于包身工的事情。

“一·二八”战争后,沈西苓同志要写一个以上海女工为题材的电影剧本,我就把包身工的材料告诉了他。

这就是后来由明星公司拍成的《女性的呐喊》。

这是第一部写包身工的文艺作品。

但是一方面由于我们对这方面的体会不深,生活不够熟悉,同时由于当时的环境限制,拍成之后又受到了电影审查官的一再删剪,这部影片的成绩并不很好。

但是,由于要写这部电影,我们又重新搜集了一些包身工的材料,了解得多了一些,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更使我们这批知识分子感到“灵魂的震动”。

我也看过不少描写女工生活的文艺作品,在日本的时候,我也看到过在资本主义世界里一致认为生活水平最低、劳动条件最坏的日本纺织女工的生活,可是,拿日本女工来和包身工一比,那就是天堂和地狱了。

这时候我才知道,在20世纪的帝国主义经营的工厂里,原来还公然保存着奴隶制度。

我感到愤怒,我觉得非把这个人间地狱揭发出来不可,于是我决心写一篇小说,开始进一步地了解包身工的生活,但是后来因为工作忙,就搁下了。

直到1935年,上海党组织又一次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我们文化方面的几个主要负责人都被捕了,组织上要我暂时隐蔽起来,我就利用这个机会,开始了有关包身工材料的搜集。

山西大学附中高中语文 课堂阅读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1

山西大学附中高中语文 课堂阅读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1

山西大学附中高中语文课堂阅读素材新人教版必修1一.请翻译以下几则语录1.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评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被人们传说。

这就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

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

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

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义与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

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评析】本章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

这是修养方法之一,即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

实际上这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旧辙,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态度,在今天仍不失其精辟之见。

3.子曰:“事父母几(1)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2)而不怨。

”【注释】 (1)几:音jī,轻微、婉转的意思。

(2)劳:忧愁、烦劳的意思。

【译文】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

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评析】这一段还是讲关于孝敬父母的问题。

事奉父母,这是应该的,但如果一味要求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百依百顺,甚至父母不听劝说时,子女仍要对他们毕恭毕敬,毫无怨言。

这就成了封建专制主义,是维护封建宗法家族制度的重要纲常名教。

4.子曰:“父母在,不远游(1),游必有方(2)。

”【注释】 (1)游:指游学、游官、经商等外出活动。

(2)方:一定的地方。

【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评析】“父母在,不远游”是先秦儒家关于“孝”字道德的具体内容之一。

高中语文 3《囚绿记》阅读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素材

高中语文 3《囚绿记》阅读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素材

3囚绿记陆蠡在最早的散文诗《黑夜》中,曾表示要“怀着无限的希望,从心灵一点的光辉中开始进取〞。

在我活着的四十几年中间,我认识了不少的人,好的和坏的,强的和弱的,能干的和低能的,真诚的和虚伪的,我可以举出许多许多。

然而像圣泉这样有情有义、无私心、为了朋友甚至可以交出自己的生命、珍视他人的幸福甚于自己的人,我却见得不多了。

〔巴金《怀陆圣泉》〕●囚绿记·序我羡慕两种人。

一种赋有丰盛的想象,充沛的热情,敏锐的感觉,率真的天性。

他们往往是理想者,预言者,白昼梦者。

他们游息于美丽的幻境中,他们生活在理想之国里。

他们有无穷尽的明日和春天。

他们是幸福的。

另一种具有冷静的思维,不移的理智,明察的分析,坚强的意志。

他们往往是实行者,工作者,实事求是的人。

他们垦辟自己的园地,他们的生活从不离开现实。

他们有无止境的乐趣和成就,他们是幸福的。

前者是诗人的性格,后者是科学家的典型。

前者是感情的师傅,后者是理智的主人。

我羡慕这两种性格。

反观我自己?两者都不接近。

我是感情的奴役,也是理智的仆隶。

我没有达到感情和理智的谐和,却身受二者的冲突,我没有得到感情和理智的匡扶,而受着它们的轧轹;我没有求得感情和理智的平衡,而得到这两者的轩轾。

我如同一个楔子,嵌在感情和理智的中间,受双方的挤压。

我欢喜幻想,我爱做梦,而我未失去动物的本能,我不能扮演糊涂,假作惺忪。

我爱松弛灵魂的约束,让它遨游空际,而我肉身生根在地上,足底觉触到地土的坚实。

我构设许多崇高的理想,却不能游说自己,使之信服,我描拟许多美丽的计划,仍不能劝诱自己,安排自己。

我和我自己为难。

我不愿自己任情,又不能使之冷静;我想学习聪明,结果是弄巧反拙。

我弃去我所喜悦的我所宝贵的,而保留住我所应当忘去的应当屏除的;我有时接受理智的劝告,有时又听从感情的怂恿;理智不能逼感情让步,感情不能使理智低头。

这矛盾和轇轕,把我苦了。

啊!我是一个不幸的卖艺者。

当命运的意志命我双手擎住一端是理智一端是感情的沙袋担子,强我缘走窄小的生命的绳索,我是多么战兢啊!为了不使自己倾跌,我竭力保持两端的平衡。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素材:单元主题悦读(二)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素材:单元主题悦读(二)含答案

话题二诗自肺腑流浪的李白时间在流淌,一个灵魂却在红尘掩埋的岁月里执着地流浪;一个王朝的背景已经模糊,一位诗人却在亘古的时空中自由地吟唱。

他是李白,那个二十五岁起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的“诗仙”李白。

古往今来,无数王侯将相在繁华落尽的嗟叹里消散于滚滚红尘,而当年“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李太白却用他的诗篇独步千年沧桑,在每一个了解他的人的心灵深处驻足。

于是,我们知道,什么才是永恒。

那是天赋异禀的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唯有“蜀江水碧蜀山青”的天地造化才会滋养出如此旷世绝尘的才俊;那是英气逼人、豪气冲天的李白:“十五好剑术”,自命“游侠”,仗剑行吟,千金散尽,长歌出关,唯有英雄辈出的年代才会造就如此的侠肝义胆;那是超然物外、潜心求道的李白:隐居山林,酣饮纵酒,玩物驯鸟,采药炼丹,“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唯有巴蜀的日月灵气才会孕育出如此凌绝红尘的道骨仙风……于是,面对“天子亲迎”的至高礼遇,怀揣报国福民的企望,一个天才的诗人用“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兴奋,开启了他一生坎坷与抗争相伴、荣耀与屈辱并存的命运之门。

“醉草吓蛮书”,一纸雄文安天下,我们看到了那个大国重臣、傲视天下、志得意满的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我们看到了那个醉眼看花、不愿摧眉折腰的李白;“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我们也看到了怀才不遇、心灵落寞、报国无门的李白;“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我们更看到了仕途艰难、历尽磨难、心灰意冷的李白……终于,一腔愤懑化成一声呐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巍峨的朝堂门外,如血的残阳里,这一声沉闷的呐喊,是无奈,是失望,是觉醒,是灵魂流浪的宣言。

于是,大唐的青山绿水间,酒旗飘扬处,我们又看到了那个放浪形骸,沽酒买醉,乘醉行吟,斗酒诗百篇的狂客李白:“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高一语文第二章教材阅读素材新人教版

高一语文第二章教材阅读素材新人教版
-让每一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
四川省大英县育才中学高一语文《第二章》教材阅读素材新人教版
1
-让每一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
2
-让每一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
3
-让每一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
4
-让每一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
5
-让每一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
6
-让每一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
7
-让每一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
8
-让每一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
9
-让每一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
10
-让每一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
11
-让每一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
12
-让每一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
13
-让每一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
14
-让每一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
15
-让每一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
16
-让每一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
17
-让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
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匆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紫藤萝瀑布》宗璞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

我没有摘花的习惯。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的花串也没有了。

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

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1982年10月小弟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秋颂(罗兰)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

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神像秋。

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

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

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

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

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

最耐寻味的秋日天宇的闲云。

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

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

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

无需参预,不必留连。

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

“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份明澈。

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著。

“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野鹤的美,澹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份飘潇,当得起一个“逸”字。

“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

也有某些人,具有这份秋之美。

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

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

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澈与洒脱。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是澹泊的季节。

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

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走进屈原》看!那不是屈子么?傲然挺立于楚城上……走近屈原,我仿佛听到了他跳动的脉搏在嘶哑地呐喊,看到了那刻满沧桑的脸庞蠕动着悲人的哀叹。

双眸深陷,流淌着失去温度的鲜血,无可奈何地遥望着楚国,黯然失色的眼神,闪烁着绝望的希冀。

白发蓬乱,残如雪。

异国狂风肆虐,发根丝毫未曾松懈!青铜长剑,光芒四射,直上云霄。

屈原心中有面不倒的旗帜:“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走近屈原,我感到他的心脏在哭泣,堵塞的耳朵在挣扎中喘息。

舍命忠君,系心怀王,一代君王岂能在奸佞的蒙蔽中清醒?贪恋女色,谗言堵耳;不分忠奸好坏,不明是非曲直;内惑于南后,外欺于张仪;迷信尚于诡辩 , 沉醉令尹于蛊惑。

屈原无语,惟有刺满“忠君”的心在呜咽。

一眼清泉又怎能在尽是污浊的河水中生存?奸臣当道,勾心斗角;攀求权贵,沉醉功名;私欲横生,国益抛弃。

屈子双耳,被诽谤堵死了最后一道残喘的空隙。

他用泪水吟唱:“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楚国亡了。

他没有做亡国之奴,他不忍目睹山河之狼藉。

他选择了清澈的汨罗江,只为证明什么!苦生之时,哀叹、激愤化成了脍炙人口的《离骚》,那一跳的永恒演绎着什么是生命最真的价值。

《怀念屈原》当你纵身跃入汨罗江的那一刹那,我想你的心境一定是宁静如水的。

静静流淌的汨罗江就这样默默地收留了你,你感到了江水的温暖,你有一种被融化了的感觉。

在被放逐的最初日子里,你像一个被遗弃的孤儿,衣衫褴褛,在荒凉的泽畔慢无目的地流浪,山是狰狞的山,水是险恶的水,你感到整个天空向你压来,你胸中的愤怒一触即发。

你失去了所有的尊荣和显赫,你在空旷的荒野中咆哮着,远山近水回荡着你困兽一样的声音。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涿谓余以善淫”。

对于正直而清白的心灵,还有比这更恶毒的吗?国家之忧,民族之虑肩于一身,该是怎样的沉重。

何苦世人皆睡,唯你独醒啊,三闾大夫!如今落得个放逐蛮荒,流离失所,浪迹天涯……然而,思想是可以放逐的吗?心灵是可以放逐的吗?那一刻,你走向汨罗江。

死亡,没有比这更绝望的拒绝,没有比这更彻底的捍卫了。

我猜想,那个你准备告别尘世的时刻,你一定冷笑了。

两千多年前的那一刻,世界突然变得出奇的静,没有鸟啼,没有虫鸣,甚至没有一丝风声,你踏着初夏泽畔野花的芬芳和野草的清香,走向一个庄严的时刻,一个永恒的瞬间。

在忧伤绝望的时候,你一定常常回想起儿时一些琐碎的往事吧,想起在母亲身边的日子,或者,更多地想起你所爱过的女人?那种世俗的温情和陶醉总是让人刻骨铭心。

然而无论如何你没有想到你会享受那么高的身后哀荣。

中华民族真是一个奇妙的民族,能把两千多年前一个诗人的自杀和一种吃食联系起来的民族无疑是聪明绝顶的民族。

据说那吃食还花样繁多,美不胜收。

然而,每当端阳,在一缕缕粽子的香味中,当你的名字连同爱国诗人的桂冠被你的同胞炫耀时,我分明看到了你眼中的泪。

那种酸楚的滋味实在无法诉说……那时,你沉默着,腰佩长剑,徘徊在兰蕙丛生的湘江之滨。

沉默永远是最彻底的鄙视,你的沉默穿越时空,在这个宁静的夜晚,年逼四十我终于理解了你的沉默,我分明又看见了你擦干泪水冷笑如初了。

在那些孤独寂寞的日子里,你一定常常躺在草丛中,凝视着古老的蓝天和白云,和鸟们聊天,和虫们嬉戏,和大自然的一切生命娓娓而谈。

那是怎样美妙的境界呀,心灵的透明让万物有了呼应,有了灵气,有了神韵。

这就是诗──最具本源意义的艺术。

你有了被江水融化了的感觉,你成了江水的一部分。

就这样,屈原──你的名字昭示着一种决裂和捍卫的开始,自此,这一脉心灵的清流汩汩流淌,从汨罗江到太平湖,流过漫长的岁月,流到今天。

就这样,你如炬的目光逼视千年,多少苟且者的肮脏灵魂在你的逼视下瑟瑟发抖,渐渐渺小成史册上的一个污点,令后人不屑一顾。

宗国早已烟消云散,人世间的浮名终将随风飘逝。

而心灵的怀念和祭奠却永远也不会泯灭。

你思想的碎片早已洒遍每一颗多情而高贵的心。

《一杯清水,一沟泥淖》2020年高考全国卷一作文话题“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皎洁的月光下,波潮汹涌。

飘飞的花瓣后,杀机四伏。

浮沉乱世中,汨罗江畔的您,身穿白袍,微风中扬起襟袖。

腰间的长剑,冰冷如铁。

您轻轻地握住剑把,纵身一跃,竟然地跳了下去,激起无边的浪花。

岸边,香草上还留着您的颀长的身影和幽幽的泪光,还有您的“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长叹,还有您“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哀愁!才华超人又曾经身受器重的您离开了那个没有阳光的国度,但是您却是以这样一种方式离开,确实出人意料。

从您离开的那一刻到千古之后的今天,多少人的脸上滑过冰凉的泪滴!但是,您的离开又确实在情理之中。

您是一杯清水,清得似山涧小溪,洁白如玉。

但是,您所面对的整个朝廷,包括那个您景仰并爱戴的怀王,却是一沟污浊的泥淖。

一杯清水,一沟泥淖,相遇是什么结果?只有一个结果,就是清水被泥淖吞噬!那个王朝,封建昏庸的王朝,充斥着一群小人,一群善于拍马逢迎的小人,他们对上阿谀谄媚献笑脸,对下横眉立目使绊子,残酷无情,更容忍不了您这个眼中钉肉中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