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件-扶手设计
客车座椅扶手原理

客车座椅扶手原理
客车座椅扶手是一种安装在座位两侧的装置,旨在提供乘客额外的支撑和舒适性。
它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结构设计:座椅扶手通常由扶手支架和扶手垫组成。
扶手支架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扶手垫则可以使用软质材料,如泡沫海绵或皮革,以提供舒适的触感。
2. 安装方式:座椅扶手通过固定在座位两侧的支撑架连接座椅结构。
支撑架通常采用螺栓或焊接等方式与座椅框架紧密连接,以确保扶手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3. 功能性设计:座椅扶手可以具备多种功能,如可调节高度、可折叠或可旋转等。
这些设计能够根据乘客的需求进行灵活调整,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4. 安全性考虑:座椅扶手的设计还需要考虑乘客的安全性。
例如,扶手应该有光滑的边缘,避免尖锐的边角,以防止乘客在碰撞事故中受伤。
此外,扶手应该经过合适的力学设计和测试,以确保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不会发生断裂或松动等安全问题。
总的来说,座椅扶手的设计原理是为了提供额外的支持和舒适性,基于结构设计、安装方式、功能性设计和安全性考虑等因素。
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制造,座椅扶手可以有效地改善乘客的乘坐体验。
地铁车辆内饰扶手规范化设计

[ A b s t r a c t ] I n me t r o v e h i c l e s , t h e a r mr e s t s a r e u s e d t o k e e p t h e ̄ a n d - u p p a s s e n g e r s b a l a n c e a n d r e l a x . B a s e d o n t h e s t a t u s o f a r mr e s t h o me a n d
St a n d a r d i z a t i 0 n d e s i g n o f i n t e r i o r d e c o r a t i o n a r mr e s t
O t f . m et ■ r 0 Ve 1 1● 1 1 1 C l e
pr o s e c p t o f nt i e r i o r d e c o r a t i o n a r mr e s t o f me t r o v e h i c l e.
[ K e y w o r d s ] me t r o v e h i c l e ; a mr r e s t ; s t a n d a r d i z a t i o n d e s i g n
CHU Na
( C SR Qi n g d a o S i f a n g Lo c o mo t i v e & Ro l l i n g S t o c k c 0 . , L t d. S h a n d o n g Q i n g d a o 2 6 6 1 1 1 ,C h i n a )
扶手 设计 时选用人 体数据 百分位 的第5 百分位数 和第9 5 百分位 数作为设 计 基础, 设 计产 品需要 具有普遍 适用 性。 在不影 响产 品安 全性 时 , 可 以考虑 选用 人 体数据 百分 位 的第 1 百分 位数 和第 9 9 百分 位数 作为 设计基 础 , 保证 几乎 所有 人
汽车内扣式窗下沿扶手模具设计

1模尺寸=产 品尺 寸X K± 02( 5 1 . K为成型
收 缩 率 :02为抛 光 量 ) .
如:单边塑料段 口模长度= 5 0×1 4 + . . 60 0 2
— 5 .rm ( 2 25 a 图 )
口模 流 道 厚度 囚收 缩 大 故取 制 品厚 度 。 ( )计 算 口模 成 型 段 长度 3 口模 段长 度 般是 计 算法 和经 验 法两 者相 互 对照校 1 ,选 取 个合 适 的 尺 寸 。 计 算 L模 成 型长 度 有计 算 法 和 经验 法 : J ① 计 算法 本设 计 的异 犁材彤 状 可看 作 足 隙缝 的一 种 , 物 料 的流动 认 为是一 维 流动 , 由其 流 变原 理 公』 弋
维普资讯
Di n o l c n l g . 0 6 ea d M u dTe h o o y No 3 2 0
文章编号 :10 —9 42 0 )30 2 —3 0 4 3 (0 60 —0 00 1
汽 车 内扣式 窗下 沿扶 手模具 设计
Ab t a t Th o re g a d r s o s re n o o u o o iei i d o r fl f sr c : e l we d e h n e t fi e t d wi d w fa t m b l sa k n fp o e o n i h r n o tma e i 1 ti p o u e y e tu i n t c n l g ada ds f t ra .I s r d c d b x r o e h o o y. Th e i n o a h a n s e d s g fr m e d a d so k m o d a e e a o a e t c l r l b r t d. Th e r t a a c lto n r c i a x e i n e a ec mb n d e t o e i l l u a i n a d p a t l p re c r o h c c c e ie i eded sg n t i e i n. h Ke r s p o l ; e tu i n p o e sn y wo d : r f e i x r so r c s i g; mo l ud
汽车座椅扶手支架级进模具的设计

3结束语
罔 3 推 平模 结 构
l上 锁 板 2.上 垫 块 3.上 模 座 4.上 固 定 板 5.压 死 块 6.锲 块 7.脱 料板 8.推 块 9.挡块 1O.推 块 固定块 l1.下模板 12、 l3.下垫板 14.下模 座 15下 垫 块 16下 锁 板
本推平 模具结 构合理, 运行顺利 ,可 以作为推平 模 具结构设计标 准运用 到其它类似 结构成形模 具中 。四
(上 文 接 60页 ) 图 8 组 合 冲 子 及 切 刀 设 计
加 工完 后 ,试模 发现 问题 才 修 改零件 的传统 工 艺 ,节 省 了加 工 费用 ,缩 短 了模 具 的加 工 周期 。实践 证 明 , 我们 的模 具设 计达 到 了当初 为 了提 高劳 动 生产 率 , 降 低模 具加工 费,提 高材料利 用率 的 目的 。国
[4]成 虹 .冲 压 工 艺 与 模 具 设 计 [M].北 京 :高 等 教 育 出版 社 2000.4
[5]孟 治 国,胡建军.马 达外壳 多工位 级进模 具设 计,机械 设计 与制 造 [J] 2007(3):149—150
62 模具 1:程 WWWMOULD—CN NET 2011年 第6期 (总第 121期
参 考 文 献 : [1]姜立 忠, 张 建营 ,周耀 东, 毕大 森.汽车 结构 多工 位 精 密级进 模排样及模 具设计 [J]. 锻压 技术,2009 (6):23—
25
[2]杨 关全 .冷冲模 工艺 与设计 [M].北京 :北京 师范 大学 出 版 社 .2010.2
[3]王 信友 . 冲 压工 艺与模 具设 计 [M].北 京 :清 华 大学 出 版 社 2010.6
模技术 l回雹圆鏖髓墨 圈圆
汽车内开拉手设计浅析

汽车内开拉手设计浅析目录目录 (3)一、内开拉手结构分析 (4)二、内开拉手设计要求 (4)三、生产问题分析 (10)一、内开拉手结构分析1-拉手手柄、2-扭簧、3-内开拉手盒、4-堵盖、5-转轴、6-锁止钮、7-缓冲钮二、内开拉手设计要求2.1法规要求作为内饰件,在设计时都应该考虑以下法规要求:(1)GB8410-2006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标准中规定了汽车驾驶室和乘客舱用内饰材料水平燃烧特性的技术要求及实验方法,针对内饰零件,燃烧速率小于100mm/min内开拉手所用的材料应该满足该标准。
(2)GB11552-2009 汽车内部凸出物;按照要求内开拉手表面边缘半径曲率不小于3.2mm。
(3)汽车内部有毒有害物质检测要求;现在这项检测要求一般都被各主机厂作为标准检测项,有毒有害物质包括铅(Pb)汞(Hg)镉(Cd)六价铬(Cr)及多溴苯(PBB)和多溴二苯醚(PBDB)的含量有严格控制。
2.2工程可行性要求根据造型A面和客户产品需求,定义出模方向,然后根据表面皮纹要求,确定脱模角度,不同的皮纹对应不同的拔模角度,例如细皮纹通常采用3°粗皮纹采用7°(100%皮纹)。
合理的出模角度定义避免后期产品的皮纹拉伤。
分模线原则上不准出现在A面上,但若造型需要无法避免,应要求供应商对分模线外观进行控制。
这样可以避免新结构造成设计与制造问题,同时设计时尽量考虑前后门内开拉手共用设计,这样有利用后期质量与成本控制。
2.3材质要求内开拉手作为外观件,零件的表面要求决定着手柄本体的材料选择,一般内开拉手表面处理采用喷漆、电镀工艺,很少采用皮纹处理,结合表面处理通常采用材料为PA6或者PC+ABS。
图二2.4 安全间隙要求为了保证内开拉手开启顺畅,拉手与周边配合留足够间隙,一般间隙设计为1.5~2mm,不仅要考虑静态间隙,还要考虑运动操作时与钣金运动间隙要求,在开启过程中与钣金最小间隙≥5mm,常见检查方法,如下图所示。
座椅扶手原理

座椅扶手原理座椅扶手是现代汽车座椅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提供了乘坐者的舒适性和支撑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座椅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那么,座椅扶手的设计原理是什么呢?首先,座椅扶手的设计需要考虑人体工程学。
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体与工作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它要求座椅扶手的设计要符合人体的生理特征和工作习惯,以提供最佳的支撑和舒适性。
因此,座椅扶手的高度、角度和形状都需要经过精确的设计和调整,以适应不同身材和乘坐姿势的乘坐者。
其次,座椅扶手的原理还涉及到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
座椅扶手通常由金属、塑料或者其他复合材料制成,这些材料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以承受乘坐者的重量和使用频率。
同时,座椅扶手的结构设计也需要考虑到各个零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和力学原理,以确保整个座椅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另外,座椅扶手的原理还包括了功能性和实用性的考量。
除了提供支撑和舒适性外,一些现代座椅扶手还具备了多种功能,比如集成了储物空间、杯架、USB接口等,以满足乘坐者在行车过程中的各种需求。
因此,在设计座椅扶手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功能的实现方式和使用便捷性。
此外,座椅扶手的原理还需要考虑到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车辆发生碰撞或者急刹车时,座椅扶手需要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和保护,以减轻乘坐者受伤的可能性。
因此,座椅扶手的设计需要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测试要求,以确保在各种极端情况下都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总的来说,座椅扶手的设计原理涉及到人体工程学、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功能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多个方面。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且进行精心的设计和调试,才能够设计出符合乘坐者需求并且具有良好性能的座椅扶手。
在未来的汽车座椅设计中,座椅扶手的原理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乘坐者带来更加舒适和安全的乘坐体验。
新逍客扶手箱改装方案

新逍客扶手箱改装方案近年来,汽车改装越来越受到车主们的关注和喜爱,而作为汽车内饰的一部分,扶手箱的改装也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一款专为新逍客打造的扶手箱改装方案,让您的座驾焕发出更加个性化的魅力。
一、外观设计首先,我们来谈谈扶手箱的外观设计。
在新逍客的外观设计中,精致、时尚是其最大的特点,因此在改装扶手箱时,我们要能够与整车外观相得益彰。
可以选择与车内主题相符的颜色或材质,如红色、黑色或碳纤维等,以创造出一种整体统一感。
同时,还可以在扶手箱的表面上加以装饰,如刻上个性化Logo、或用皮革绣花等方式,让扶手箱更加与众不同。
二、功能扩展扶手箱的改装不仅可以让座驾看起来更加独特,也可以扩展其功能。
在新逍客扶手箱的改装中,我们可以考虑增加储物空间或者内置一些实用的功能。
例如,在扶手箱内部增加一个带盖的储物盒,方便车主们存放一些常用物品,如钥匙、手机等。
同时,还可以在扶手箱内部安装充电口,方便乘客在车内充电,满足现代人对于便捷性的需求。
三、舒适性提升除了外观设计和功能扩展,改装扶手箱还可以进一步提升车内的舒适性。
例如,在扶手箱的顶部加装一层柔软的靠垫,使乘坐更加舒适。
另外,在扶手箱内部加入隔音材料,有效隔绝车内噪音,提供更加宁静的驾驶体验。
这些细节的改装都能够带来更好的乘驾感受,让您的座驾更具魅力。
四、安全考虑最后,我们要强调扶手箱的改装也需要注意安全性。
改装扶手箱时,要确保其安装稳固,不会影响驾驶安全。
另外,改装过程中要注意材质的选择,尽量选用符合安全标准的材料,避免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总结:综上所述,新逍客扶手箱的改装方案应注重外观设计、功能扩展、舒适性提升和安全考虑。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改装,不仅可以使扶手箱与整车外观相得益彰,还能为乘车者提供更好的舒适感受和实用性。
当然,在改装前请确保了解所选方案的合法合规性,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相信通过改装,您的新逍客扶手箱将焕发出独特的魅力,让您的驾驶体验更上一层楼。
汽车顶棚拉手设计

汽车顶棚拉手设计孙成武;陈林萍;刘婷婷;曹维福【摘要】介绍了汽车顶棚拉手的设计要求,如外观、法规、人机工程等,并介绍了拉手的性能要求和试验评价方法,指出安全是汽车设计的根本.【期刊名称】《汽车零部件》【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4页(P63-66)【关键词】顶棚拉手;设计要求;性能;安全【作者】孙成武;陈林萍;刘婷婷;曹维福【作者单位】江淮汽车技术中心,安徽合肥230601;江淮汽车技术中心,安徽合肥230601;江淮汽车技术中心,安徽合肥230601;江淮汽车技术中心,安徽合肥230601【正文语种】中文汽车顶棚辅助拉手是在汽车行驶时,为保证乘员身体平衡,而设置的抓扶装置;一般布置在顶盖侧梁位置上,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有时因为其他需求,通过紧固件将其固定在与车身连接的支架上。
作为车内乘客使用频繁的功能件,还可以增设挂钩或照明灯等小结构,实现功能多样化。
按照使用形式又可以将顶棚辅助拉手分为3种类型(类型示例见图1),分别是折叠式、固定式和伸缩式。
辅助拉手常用成型材料为聚乙烯或聚丙烯,成型方式有低压成型、挤出成型、注塑成型等[1]。
文中主要介绍顶棚辅助拉手设计要求及性能。
起泡、软化、裂痕、杂点及闪光弧等缺陷。
针对带堵盖的拉手,除了需要考虑堵盖安装结构的可行性外,还应该对堵盖与拉手本体的配合提出间隙面差的要求。
如图2所示,拉手本体与堵盖间隙要求为0.1mm,面差要求为0,这种尺寸的配合在实物上可以给人良好的视觉效果。
1.1 外观要求顶棚辅助拉手作为车内主要的功能件,其外观效果对整车内饰而言同样重要,外观不仅指拉手本身的外观,还有拉手与周边件的安装配合外观效果及拉手处周边件的型面外观效果等。
1.1.1 拉手外观产品总成表面应无毛刺、尖角、熔接痕,无变色、污染、1.1.2 拉手与顶棚配合外观拉手是通过螺钉固定在车身钣金或是钣金支架上的,而拉手安装底座是与顶棚过孔配合的,为了保证配合处的外观,设置拉手底座与顶棚配合合理的搭接量与间隙值,以保证拉手底座与顶棚配合不露间隙(如果露间隙,顶棚切边将外露,外观较差);同时设置合理的压缩量(一般大于0,小于等于面料层厚度),保证配合处顶棚不塌陷也不会因为压缩量过大导致顶棚被压变形而造成外观不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
3.2.1. 单转轴支架结构设计
• 异响、震动产生原因分析 • 震动产生原因 扶手旋转轴与限位轴为运动件, 为保证运动时不 产生刮擦, 需要与金属支撑支架有一定间隙. 同时考 虑到制造公差, 单边间距至少1mm. 所以在行驶过程 中势必产生震动。 间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解决方法
增加塑料衬套,对轴抱紧 : • 在扶手打开与收起的运动过程中: 衬套与轴单边 间距0.2~0.3mm • 在扶手打开位置与收起位置: 衬套与轴单边间距 为零,或者0.2mm之内干涉.
•
现生产车型尺寸
8mm
旋转轴和止 动轴距离 车型 (mm) S161 19.5 D162 30 L_car 25 MODEL_Y 30.81 Nissan_P32E 25 NMC1 25 Rover_R75 39.6 GWM\BMPV\V250_FS_V08 35.735 B23 22.265 B21 20.108
48
3.2.1. 单转轴支架结构设计
• 衬套两端为何设计卡口
扶手在打开与收起状态有锁紧力和操作力要求.
增加衬套后, 扶手的锁紧力和操作力由衬套提供.
衬套在两端增加卡 口提供扶手的锁紧 力和操作力
• 卡口设计注意点
限位轴
限位卡口
可具体根据OEM操作力要求 调节间距及强度
49
3.2.1. 单转轴支架结构设计
40
3.1. 旋转点布置
• 旋转整个扶手,使扶手打开状态的上表面和水平面呈定角。 • 这次,扶手上表面基本达到要求。 • 旋转点的位置也基本地确定完成。
41
3.2.1. 单转轴支架结构设计
42
3.2.1. 单转轴支架结构设计
• 单转轴扶手图示
收起状态 打开行程
打开状态
旋转轴
限位轴
支撑支架
43
3.2.1. 单转轴支架结构设计
E
A
B C
D
55
CAE算得的操作力曲线图
四连杆改进前扶手操 作力变化曲线,此时, α=26 °,β=36.2 °.
四连杆改进后扶手操 作力变化曲线,比改 进前平顺许多.此时, α=19 °, β=26.5 °.
另一种改进方案,因安 装孔的限制而放弃, 此时, α=17.5 °, β=25.7 °.
3.2.支架设计 3.3.骨架设计
4.零部件设计
4.1.杯托设计
4.2.储物盒设计
9
1. 位置和舒适性
95%的坐姿假人
1. 位置和舒适性
1 2 3
关节的最大活动范围及舒适调节范围
1. 位置和舒适性
肩部活动角度
1. 位置和舒适性
1. 位置和舒适性
扶手使用位置的高度
影响手臂的支撑状态
1. 位置和舒适性
Iz Iy
BH 3 bh 3 12 HB 3 hb 3 12
BH 3 bh 3 12 HB 3 hb 3 Iy 12 Iz
BH 3 bh 3 12 HB 3 hb 3 Iy 12 Iz
参数输入表
施载力 F (N) 445 骨架自由端到转轴的水平距离L 1 (mm) 50 7675.75 最小截面积截面高H (mm) 强度 σ(Mpa) 450 25 173.92
测试过程中, 测试从20Hz加速到16KHz, 声音等级在测试台中心200mm范围内,不能超过60分贝.
2. 测试方法 A: 座椅置于合适的路况条件下测试;
B: 依照JCI 动态震动&异响标准, 评估座椅异声30秒以上. C: 如果存在的噪音,异响或卡嗒声呈垂向正弦曲线, 施加0.75G点对点垂向正弦曲线,以0.10Hz/每秒的速 率从5Hz加速到30Hz. D: E: 如果不存在噪音,异响或卡嗒声, 进入以下E步骤. 如D成立, 重复A步骤; 1). 乘客座空载和负载情况下都必须测试; 2). 驾驶座必须在负载下测试.
扶手内侧到两侧H Point的Y向距离
影响手臂展开角度
1. 位置和舒适性
扶手内侧到两侧H Point的Y向距离
影响手臂展开角度
Minimum
1. 位置和舒适性
扶手内侧到两侧H Point的Y向距离
影响手臂展开角度
Maximum
1. 位置和舒适性
扶手的最小宽度值
影响手臂支撑面积
95%假人肘部截面
37
3.1. 旋转点布置
•
退回到初始状态,重新选择 旋转点,选择40mm来寻找旋 转点。并把此旋转点固定。
38
3.1. 旋转点布置
•
再次旋转整个扶手,使扶手打开状态的上表面和水平面呈一定的夹角。 从上图可以看出,上表面高出约束的区间。 故说明40mm选择偏大。
39
3.1. 旋转点布置
• 说明正确的旋转点应该 在30mm和40mm之间寻 找。 取值35mm来寻找旋转点, 并把其固定住。
扶手设计基础
基本功能 •支撑乘客手臂 ─ 基本功能要求 •保持手臂处于舒适的放松状态 ─ 行驶过程中的舒适性 • 提供多种小物件储存功能
─ 常用小物品:饮料杯、CD、眼镜、钢笔等
• 提供座椅电动功能的控制单元 ─ 电动腰托、电动头枕、自动按摩、座椅滑移功能、电动腿托、加热/通风、前排乘客 座座椅位置调节功能等
1. 位置和舒适性
扶手的最小宽度值
影响手臂支撑面积
Min. Width
1. 位置和舒适性
扶手的最小宽度值
影响手臂支撑面积
Min.
Width
1. 位置和舒适性
扶手长度
影响手臂舒适性区域
H point Plane
Torso line
Thigh line H-Point
21
1. 位置和舒适性
说明:垂向强度/刚度只对悬空的扶手 进行要求。
60
3.3. 骨架结构
61
3.3. 骨架结构
设计约束
侧向强度/刚度(Lateral Strength/Rigidity):
从扶手的自由端向后(或从转轴向 前),客户指定距离的位置处,水平 向左/向右施加负载F’,测量扶手在 受力时,加载点的最大偏移量Δ A’; 撤掉负载F后,测量加载点的最大永久 变形量Δ B’。
34
3.1. 旋转点布置
• 根据整椅排布位置,取扶手的竖直 方向的截面,初步建立扶手的断面轮 廓。 – 其中扶手上表面边界选用整椅的 STO面 – 下表面边界选择则需要考虑座椅 后背安装结构,需留出相应部件 间隙(靠背发泡层,靠背面套层,扶 手面套层,遮挡布厚度)。 – 上端边界需配合头枕设计,必须 避开头枕骨架及导套,注意检查 头枕移动的上下档位,确保在头 枕行程内都不会和扶手发生干涉。
•提供丰富的车内娱乐系统控制单元
─ DVD控制、车内空调控制、音响/视频接口等 • 提供其他便利 ─ 交/直流电源输出接口、点烟器、DVD遥控器、车载电话等
4
5
面套
发泡
骨架
6
线束
镀铬条
杯托 储物盒
盖板总成 本体总成 控制总成
7
How to do it!
8
目
录
1.与舒适有关的要素 2.发泡的设计 3.结构部分 3.1.转轴点
56
3.3.骨架结构
57
F
58
非悬空式扶手 由于有座垫承载,所以不需要考核垂向强度/刚度
59
3.3. 骨架结构
设计约束
垂向强度/刚度(Vertical Strength/Rigidity):
从扶手的自由端向后(或从转轴向 前),客户指定距离的位置处,垂直 向下施加负载F,测量扶手在受力时, 加载点的最大偏移量Δ A;撤掉负载F 后,测量加载点的最大永久变形量Δ B。
扶手长度
影响手臂舒适性区域
1. 位置和舒适性
扶手角度
影响手臂支撑效果
8°
扶手翻平角度固定,则扶手设计角度范围为0°~+8°
扶手翻平角度可调,则扶手角度调节范围为-10°~+10°
1. 位置和舒适性
扶手表面压陷量 (最小10mm)
影响手臂接触时的舒适程度
Trim Layer Plus Pad ( Lamination ) Layer Foam Pad Layer Hard Material Layer
• 为什么采用单转轴结构?
扶手完全打开后,扶手前 后舒适性区域满足要求
H点
• •
即定旋转轴能够满足舒适性要求 优势 •采用单转轴结构成本较低,结构简单直观. •装配方便,快捷
44
3.2.1. 单转轴支架结构设计
• 限位槽的位置
目前车型的参数
车型 S161 D162 L_car MODEL_Y Nissan_P32E NMC1 Rover_R75 B23 B21 后靠背角度 110 108 115 115 115 111 117 111 118
扶手打开角度 100 107 111 110 110 110 110 103 113
扶手打开后与水平夹角 10 1 4 5 5 1 7 8 5
45
3.2.1. 单转轴支架结构设计
• 各项目轴直径信息:
车型 S161 D162 L_car MODEL_Y Nissan_P32E NMC1 Rover_R75 B23 B21 扶手宽度 扶手长度 旋转轴直径 (mm) 限位轴直径(mm) 10 237 407 10 10 236 368 10 bolt,M 5带肩 197 358 8 12 244 339 12 10 263 411 8 10 226 365 8 bolt,M 6带肩 225 443 9 bolt,M 5带肩 141 340 8 bolt,M 6带肩 131 267 8
• 单转轴容易产生异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