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牌坊的文化内涵及价值
余秋雨《牌坊》意象的文化意蕴
余秋雨《牌坊》意象的文化意蕴《牌坊》作为余秋雨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一个中国古代城镇的牌坊文化,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牌坊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象征,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牌坊》中,余秋雨通过对牌坊文化的审视,呈现出了一种传统美学和精神价值观。
首先,牌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
在中国古代,牌坊是用来纪念英烈或重要人物的建筑物,也是一种展示家族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牌坊的建筑风格和造型独特,通常由门楼,额枋和匾额组成,其装饰精美,寓意深远。
在《牌坊》中,余秋雨通过对牌坊的描绘,展现了牌坊的庄重和雄伟,表现了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和壮丽。
其次,牌坊文化蕴含着中国传统价值观和审美观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牌坊象征着家族承继和传统延续,是一种凝聚家族情感和尊重祖先的象征。
牌坊的建筑设计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寓意深沉,体现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珍视和传承。
在《牌坊》中,余秋雨通过对牌坊文化的赞美,传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珍视,呼吁人们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此外,牌坊还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审美追求。
作为一种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牌坊在建筑、雕刻和装饰等方面都展现了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和精湛工艺的表现。
在《牌坊》中,余秋雨通过对牌坊文化的描绘,表现了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蕴,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湛工艺和艺术价值。
牌坊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文化象征,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文化自豪感。
总的来说,《牌坊》通过对牌坊文化的展现,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尊重和珍视,传达了对古代中华文化的赞美和传承,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特征和文化内涵。
牌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在余秋雨笔下呈现出了深厚的历史内涵、审美意义和文化价值,成为了一种鲜明而富有感染力的文化符号。
通过《牌坊》,读者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魅力和历史积淀,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永恒价值。
古建牌坊牌楼设计理念
古建牌坊牌楼设计理念古建牌坊,又称门楼、牌楼,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其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古建牌坊牌楼的设计理念是追求庄重大气。
古建牌坊牌楼往往作为门户的象征,代表着家族的风范和家族荣誉,因此设计上注重突出门楼的庄重感。
通常它们都被设计成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外观,结构上宽阔高大,富有力量感。
整体风格以端庄、大方为主,使人一见之下便能感受到门楼主人的尊崇与威严。
其次,古建牌坊牌楼的设计理念是注重文化内涵的表达。
古建牌坊牌楼不仅是建筑物,更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承者。
因此,设计中要注重体现建筑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细节的雕刻或彩绘等方式,传达出文化的丰富和内涵的深厚。
例如,在牌楼的柱子上雕刻精美的花纹,可以代表着门楼主人的家族风格和文化背景,增加了建筑的艺术性和附加值。
古建牌坊牌楼设计理念的另一方面是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古建牌坊牌楼作为建筑,其存在并不是孤立的,它们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融入到整体景观中。
因此,设计上要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避免显得突兀和不自然。
例如,在设计上可以采用与周围景观相呼应的色彩和形状,使之与周围的建筑和景观相互映衬,增强了整体的美感和和谐度。
此外,古建牌坊牌楼的设计理念还包括注重功能的实现。
古建牌坊牌楼除了具有装饰和象征意义外,也要能够实现功能的需求。
例如,作为门户,牌楼要便于人们的进出,因此在设计上需要考虑交通的流线和人们的方便。
另外,牌楼还要具备一定的遮阴和保护作用,以保证里面的空间舒适和安全。
综上所述,古建牌坊牌楼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庄重大气、文化内涵表达、与环境协调和功能实现的方面。
通过这些设计理念的运用,古建牌坊牌楼可以成为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建筑形式,同时也能够传承和展示丰富的历史文化。
明朝 状元及第牌坊
明朝状元及第牌坊
一、明朝状元及第牌坊简介
状元及第牌坊,位于我国广东省潮州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古建筑。
这座牌坊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为表彰状元林大钦而建。
林大钦是明朝潮州府揭阳县人,他在嘉靖十年(1531年)考取状元,成为潮州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因而得到了这座牌坊的荣誉。
二、牌坊建造背景
明朝时期,科举制度盛行,状元及第成为读书人梦寐以求的荣誉。
林大钦在取得状元后,受到了皇帝的赐封,并得到了一座状元及第牌坊的表彰。
这座牌坊的建造,既彰显了林大钦个人的荣誉,也是当时朝廷对科举制度的推崇和重视。
三、牌坊的象征意义
状元及第牌坊为四柱三间楼阁式建筑,造型典雅、雕刻精美。
牌坊正中镌刻“状元及第”四个大字,两侧镌刻“进士”、“文魁”等字样。
牌坊不仅代表了林大钦个人的荣誉,还象征着科举制度的辉煌和潮汕地区的文化底蕴。
四、牌坊的历史价值
状元及第牌坊见证了明朝科举制度的发展,传承了潮汕地区的文脉。
作为潮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牌坊之一,它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同时,牌坊还反映了古代建筑技艺和雕刻艺术的高度成就,为后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五、现状及保护措施
历经几百年的风雨洗礼,状元及第牌坊仍然屹立不倒。
近年来,潮州市政府对牌坊进行了维修保护,恢复了原有的风貌。
如今的状元及第牌坊,成为潮州古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作为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见证,状元及第牌坊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牌坊的功能主治
牌坊的功能主治1. 引言牌坊作为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自古以来,牌坊不仅具备装饰建筑的功用,更有各种各样的功能主治。
本文将介绍牌坊的功能主治,包括其象征意义、城市标志性功能、纪念祭祀功能以及辟邪驱邪的功能。
2. 象征意义牌坊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
它代表着一种荣誉和尊贵的象征,往往用于表彰英雄人物、儒雅士人或重大历史事件。
牌坊的存在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和文化,感受传统价值观的力量。
3. 城市标志性功能牌坊常常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具有独特的地标作用。
它不仅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还可以吸引游客和观光者。
牌坊通常建立在市中心或重要的节点位置,使之成为城市的代表之一,成为人们浏览城市的必经之地。
4. 纪念祭祀功能牌坊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常常用于纪念和祭祀。
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伟大事件或先贤思想往往会被铭记在牌坊上。
牌坊作为一种纪念物,使得后人能够铭记并敬仰前人的成就和贡献。
5. 辟邪驱邪功能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牌坊也经常用于辟邪驱邪的功能。
根据风水学说,牌坊能够阻隔邪气,保护人们的平安和幸福。
因此,很多庙宇、园林或私人住宅都会建立牌坊,以期能够招财纳福、辟邪驱灾。
6. 结论牌坊作为我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重功能主治。
它不仅具备象征意义,也能够成为城市的标志,同时还承载了纪念和祭祀的重任,同时具备辟邪驱邪的功能。
牌坊的众多功能主治使得它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
晋中古建筑匾额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用-古建筑论文-历史论文
晋中古建筑匾额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用-古建筑论文-历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在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匾额是独特的民俗文化。
它集文学、书法、雕刻艺术于一体,不仅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还包含做人的道理,寄托着主人的志向情趣,记录着时代的文明和社会价值观,是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和建筑特色的一种装饰构件。
在山西晋中的古民居建筑中现存众多的匾额,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对研究地方民俗、艺术和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对现代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晋中古建筑匾额文化内涵晋中最着名的民居四个大院,即祁县的乔家大院、渠家大院,灵石的王家大院,太谷的曹家大院。
在各个大院的大门、院门、厅堂、楹柱等显眼位置处处张挂牌匾,内容或抒情、或状物、或言志、或警世,可谓是内容丰富,文采飞扬。
这些牌匾的内容不仅语言精,文辞好,而且书法艺术也很高,给建筑增添了几分灵气。
许多匾额往往有其特别的文化内涵,蕴含着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是古代伦理及思想文化传承与建筑的完美结合,集中反映着当时的历史和社会时尚。
1. 道德观念在晋中民居的众多匾额中,大多反映了传统的伦理观念和道德观念,宣扬积德行善传统美德,有不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后人有一定的教育和启迪作用。
在晋中着名国保单位乔家大院老院统楼上悬挂着的为善最乐砖雕匾额是乔家始祖于清乾隆年间建成大院后悬挂的,距今已有200 多年的历史,是乔家传承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的至理名言,是乔家奉行助人为乐、多做善事的处事原则。
慎俭德、毋不敬、敦品第,还有散落在祁县古城里的谦虚自学、忠厚传家、锄经种德、敬勤敏、锦世德、齐修志等匾额也是对传统的文化观念的传播,告诉人们做人要有良好的道德品格,敏而好学、积极进取,发扬谦虚谨慎、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尊老爱幼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 晋商理念匾额还广泛运用于商家字号,这些字号牌匾除了企盼商店、货庄财源茂盛、兴旺发达外,还传播了晋商的经营理念。
牌坊的文化内涵(5篇)
牌坊的文化内涵(5篇)第一篇:牌坊的文化内涵牌坊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种装饰符号和模式语言,也承载着无数个动人的故事,蕴涵着一种独特的文化精神。
”牌坊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滥觞于汉阙,成熟于唐、宋,至明、清登峰造极,并从实用衍化为一种纪念碑式的建筑,被极广泛地用于旌表功德标榜荣耀,置于郊坛、孔庙,以及宫殿、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前。
作为一种独特的纪念碑,它不仅建筑结构自成一格,别具风采,而且集雕刻、绘画、匾联文辞和书法等多种艺术于一身。
“每一座石牌坊都是一件石雕工艺品。
”四川境内保留的牌坊绝大多数都为石质,中国传统的石雕技法圆雕、透雕、高浮雕、浅浮雕、平浮雕、阴线刻等,在石牌坊的雕刻中都广为应用。
独具魅力的造型和精美的雕刻是最初吸引任大跃拍摄的原因。
但很快,他就沉迷于牌坊背后的故事和那独特的文化精神。
在古代中国,特别是宋代以后,牌坊不是一个简单的纪念碑,作为一个建筑符号,它甚至比屯兵堡垒、比官府衙门、比缴粮纳税,更加确切的体现了中央对地方基层的实际控制,因为它体现的是对中央主流意识形态的心理接受及文化认同,更加能体现地方对中央的臣服。
牌坊的建造意图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功德牌坊,为某人记功记德;二是贞洁道德牌坊,多表彰节妇烈女;三类是标志科举成就的,多为家族牌坊,为光宗耀祖之用;四类为标志坊,多立于村镇入口与街上,作为空间段落的分隔之用。
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原因,中国政治体系早熟并迅速进入大一统时代。
一个地域跨度如此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在没有建立数目字管理的基础上长期维持它的统一,在一些西方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奇迹,在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解释里,处在中间维系庞大帝国中央和基层联系的单薄力量,就是道德教条和儒教意识形态理论。
遍布于各地的牌坊,即是普通民众向这种道德体系和意识形态理论皈依的标志。
节烈女子对爱情忠贞刚烈一片痴肠、伟男儿功业彪炳拓土开疆、慈爱母亲含辛茹苦照顾教育孩子长大成才、老师苦心教授学生桃李芬芳……细细读来,每一处牌坊都是一篇曲折回环的故事,都是一唱三叹余韵悠悠的乐章。
中华传统文化象征之牌坊
中华传统文化象征之牌坊这牌坊你可能在城市、乡村的角落随处可见。
有见于城市街道、古镇村口地名标注;有见矗立于家族祠堂昭示丰功伟绩;或建于宫观寺庙作为山门彰显其庄重肃穆;又或散落于古迹殿堂、园林、陵墓等人文景观中,默默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西安城隍庙牌楼它可至简古朴到两竖一横便是一道门,也可错综繁杂到多门多柱多楼,屋顶琉璃飞瓦、斗拱抱团云簇、楼体宏伟庄重,装饰雕梁画栋极尽奢华精美之能事。
曲阜孔庙棂星门它可以是木构,可以是砖石,亦或是琉璃,又可以是铜制,甚至还有现代版的钢筋砼结构,其结构形式多样纷繁。
数千年来地域文化的差异,造就了其千变万化、各地迥异的风格。
有北派之官式(宫殿式)、晋式,又有南派之苏式、徽式、粤式和滇式风格。
北京西单牌楼(官式)山西平遥城隍庙牌楼(晋式)徽州许村牌坊(徽式)苏州木渎古镇牌坊(苏式)它似乎既不能居家住人、遮避风雨,又不能供祭神佛、祈求福祉,仅为古典建筑物的“配角”,并无实用价值。
但它具有与众不同的外观形态、独具一格的审美价值,浓缩着古老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
因此,千百年来,不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各地,牌坊都被公认为是中华文化的一种象征,且被视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华夏文明的一个典型标识,成为代表古老中华文化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著名的美国华盛顿唐人街牌楼遍布海外的唐人街、中国城牌坊01 牌坊的历史由来牌坊的由来和古时祭祀活动密不可分,既然是祭祀肯定得有仪式感,所以得建造一种纪念性质的建筑物以彰显祭祀的礼仪。
所以,最初的牌坊应运而生,它叫“棂星门”,最早用于祭天、祀孔。
我们现在看到的曲阜孔庙中的棂星门便是源自最早的牌坊样式之一,并不是不想把它建得宏伟高大,因为起初它就是这个样子,更符合历史的原貌。
曲阜孔庙棂星门所以后期的牌坊都是由棂星门衍变而来的,所谓棂星原作灵星,灵星即天田星,为祈求丰年,汉高祖规定祭天先祭灵星。
宋代则用祭天的礼仪来尊重孔子,后来又改灵星为棂星;另外的说法普遍引用“衡门”这一概念,最早记载是《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意思是横木为门城东头,可以幽会一逗留。
论牌坊的文化意义以及内涵(下)
《论牌坊的文化意义以及内涵(下)》摘要:由于立牌坊能让人“美名远扬”、“流芳百世”因此,常被用来旌表褒奖功臣、良将、贤士、科甲俊才、节妇、孝子、善人、义士等,“学而优则仕”、“荣华富贵”、“青云直上”、“官运亨通”、“流芳百世”等等,这些在封建社会中人们所追求的人生理念,在牌坊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松、鹤、龟、麒麟、荷花、荷叶、牡丹、如意等具有象征意义的动物、花卉和器物也常被刻绘在牌坊上,表达长寿、幸福、健康、吉祥、如意等丰富内涵(上接)11期第130页三、牌坊的社会功能1、是旌表褒奖功能。
由于立牌坊能让人“美名远扬”、“流芳百世”因此,常被用来旌表褒奖功臣、良将、贤士、科甲俊才、节妇、孝子、善人、义士等。
2、是道德教化功能。
牌坊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即是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一个象征性建筑符号,是封建道德礼教的物化。
3、是空间分界功能。
牌坊的树立,限定并收缩了空间,赋予了空间某种意义。
通过树立牌坊,将一个区域的空间划分为两个或几个部分,既划定了空间,又营造了气氛,使人们每经过一座牌坊,不论从心理上还是物理上都会有另一番感觉,仿佛感到是进人了一个新的区域,新的空间,从而达到了空间分界的目的。
4、是情感承载功能。
古人立牌坊是一件极其隆重的事,不论哪一座牌坊,无一不蕴含和表达着人们的复杂情感,或缅怀,或表彰,或同情,或祝福,或敬仰,或崇拜,或颂扬,或仰慕,或哀悼,或引以为豪……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每一座牌坊都是人们某一种或几种特定情感的物化。
5、是纪念追思功能。
牌坊虽属“建筑”之列,但它又与碑有相通之处,可以用以记载已发生过的有关事情,可以刻载坊主的姓名、科第、官爵、立坊人的姓名、科第、官爵及立坊的时间等文字,还可以刻载坊主的业绩、功勋、所获荣誉恩宠及对坊主的旌表、颂扬、纪念等方面的文字,因此立牌坊犹如树碑一样,常被人们用来表示对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或对先贤或先人的纪念和追思。
6、是炫耀标榜功能。
牌坊多立于人们往来必经之处和热闹繁华的大庭广众之地,牌坊既能刻载文字,又形态优美,备受人们注目,是用以炫耀标榜的最好载体。
卢宅牌坊介绍
卢宅牌坊介绍
卢宅牌坊位于中国浙江省义乌市稠江街道卢宅村,是一座古色古香的青石牌坊,建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
这座牌坊高约8米,宽约4.5米,上面刻有精美的花纹和文字,是一座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古建筑。
卢宅牌坊的建筑风格典雅华贵,造型独特,是明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牌坊上刻有“圣旨”、“贞节”、“孝子”等字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同时,牌坊上还刻有一些历史事件和名人事迹,如“明正德年间,卢氏家族捐资筑城,保家卫国”,“卢氏家族有子名卢镗,官至四川巡抚,政绩卓著”,等等,展现了卢氏家族的辉煌历史和文化底蕴。
卢宅牌坊不仅是义乌市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之一。
它见证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历程,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同时,卢宅牌坊还是一处旅游胜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参观。
徽州牌坊——徽州古建五大特色之一
徽州牌坊——徽州古建五大特色之一作为中国古建筑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徽州古建筑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建筑风格、独特的建筑特色而备受世人瞩目。
其中,徽州牌坊作为徽州古建筑五大特色之一,以其高大雄伟、工艺精湛、艺术价值的特点成为人们流连忘返的景观之一。
下面,本文将从一名建筑学专家的角度,对徽州牌坊进行展开,从制作流程、设计特点、文化内涵等多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制作流程徽州牌坊的制作过程,可以分为选材、浇铸、雕刻、装饰四个阶段。
首先是选材阶段,因为徽州牌坊需要雕刻精美的图案,在这一阶段必须选择质地坚硬、质量上乘的花岗岩或大理石等石料。
选定材质后,就进入了浇铸阶段,采用铸造工艺将石料浇铸成坊体,然后再用铁环压制紧固。
接下来是雕刻阶段,徽州牌坊的雕刻分为文字和图案两大类。
前者主要包括祝福寿禧、纪念事迹、告往等文字内容;后者则主要由与生活、农耕、习俗等有关的图案构成。
雕刻完成后,再进行装饰阶段,采用彩画、贴花等形式进行色彩和纹饰的加工,使徽州牌坊的造型更加丰富多彩,增添了装饰之美。
二、设计特点徽州牌坊的设计特点是尊重传统文化,融入人文景观,突出其礼制宗教特点。
徽州牌坊多以石制或木制为主,外部造型以柱廊为主,内部有门洞和闸室,两侧立有石柱、石雕等装饰物,外部覆盖瓦屋顶,形态古朴。
整个建筑的色彩、图案、文字等细节基本符合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要求,尤其是在雕刻及装饰方面的精益求精,突显了浓郁的民族文化特点。
三、文化内涵徽州牌坊作为古代的建筑文化遗产,其蕴涵的文化内涵也是不容忽视的。
徽州牌坊展现了徽商文化的风采,徽州牌坊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又反映出徽州古代的高度文化创造和艺术表现。
其意义不仅仅仅在于建筑本身,更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内在含义。
徽州牌坊,是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体现。
徽州牌坊至今仍被用于文化礼仪场所,包括祭祖、悼念、追悼等,已经成为无形的精神纽带,代表了人们对历史文化、民族传统的珍视和尊重。
总之,徽州牌坊在古代文化、建筑艺术、民族风貌三方面都有着独特而珍贵的价值。
盘点石雕牌坊的种类和石雕牌坊图案的象征意义
盘点石雕牌坊的种类和石雕牌坊图案的象征意义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石雕牌坊占据了巨大的地位。
它作为中国建筑中的一种特殊、装饰性的建筑形式,给建筑物增添了无限的艺术气息,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之一。
石雕牌坊的种类繁多,每种种类都有不同的设计风格和象征意义,如何加强对石雕牌坊种类和其象征意义的理解,对于爱好石雕艺术和建筑学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一、盘点石雕牌坊的种类石雕牌坊的种类繁多,可以分作以下几种:1.天下第一坊天下第一坊,也就是中国古代的牌坊,一般是指在官道、街巷要冲和墓地等地设置的一种门式建筑,属于道德文化的象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国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2.纪念性石雕牌坊纪念性石雕牌坊一般是指以某个历史名胜或重大事件为纪念主题的牌坊,用来表示对这个历史事件或名胜的纪念,或者用于表彰某个历史名人等等。
3.宣传性石雕牌坊宣传性石雕牌坊一般指以某个党派、企业、团体或者个人为主题的牌坊,用来展示某个品牌形象或者扩大宣传影响力,通常用于各种公共场所、银行、证券公司和其他企业等场所。
4.吉祥寓意石雕牌坊吉祥寓意石雕牌坊一般指一些特定设计的牌坊,它们往往与风水文化和吉祥寓意相关,并以其独特的风格、细致的雕刻和其富有的内涵而备受人们青睐。
5.民居石雕牌坊民居石雕牌坊一般是指在住宅建筑上设置的门式建筑,也就是房子的门口。
为了让自己的家更显得高大、威严和有气势,很多人会在家门口设置石雕牌坊。
二、石雕牌坊图案的象征意义石雕牌坊图案的设计有很多种,每一种图案和构造都有着深刻的寓意和文化内涵。
下面,就介绍一下几种常见的石雕牌坊图案的象征意义。
1.龙凤牌坊龙凤牌坊,即以龙和凤为主要装饰图案的牌坊。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龙和凤都是神物,代表着皇权和荣耀。
因此,龙凤牌坊一般都是由两只双翼展开的龙凤相互交织的图案。
2.蟠龙牌坊蟠龙牌坊,设计时往往以龙为主体,与各种神仙、神兽、仙鹤等图案相互交织而成,寓意奋发向上、不断追求进步。
故宫的宫廷牌坊庄重与威严的象征
故宫的宫廷牌坊庄重与威严的象征故宫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皇家宫殿之一,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为明清两代皇帝的皇家禁地,故宫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与艺术内涵。
而故宫内的宫廷牌坊更是体现了宫廷建筑的庄重与威严,这些牌坊不仅充分展示了皇家权威和尊贵,更将人们带入了一个独特而尊敬的世界。
作为故宫的一大特色,宫廷牌坊的建造极为讲究,凸显了庄重与威严的象征。
宫廷牌坊通常由巨大的柱子、跨梁和额枋组成,结构庞大,造型独特。
以太和门、午门和武英殿为例,这些宫廷牌坊的造型高大而石柱坚实,给人一种庄重肃穆之感。
此外,牌坊上刻有的各类文字和图案也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体现了皇家建筑的独特魅力。
除了造型的庄重与威严外,宫廷牌坊在布局上也注重对整个故宫的统筹与和谐。
故宫内外的牌坊由一条直线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庄严的过程,从正南门过中轴线一直延伸到护城河,给人一种无穷的庄重感。
这种布局不仅烘托了故宫的壮丽气势,也向世人传达了皇家的庄严与权威。
在宫廷牌坊的修制过程中,选材和技艺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牌坊的材质通常选用上等的花岗岩或白玉石,因其质地坚硬耐用,适合用于长期展示皇家权威。
同时,在雕刻工艺上也极为讲究,宫廷牌坊上刻有的各类雕花和隐含的寓意都体现了皇家建筑的严谨与精致。
总体而言,故宫的宫廷牌坊凝聚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国古代皇家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庄重与威严的象征在传承中不断彰显着皇家的尊贵与权威。
这些宫廷牌坊的建设和保护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国宫廷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故宫的宫廷牌坊前,历史似乎变得具体而又真实。
仿佛穿越时空,我们可以想象当年御林军护卫着皇帝的华服缓缓走过,他们肃穆庄重的形象使人肃然起敬。
故宫的宫廷牌坊饱含了历史与文化的厚重,它们是对历史见证的宝贵遗物。
因此,保护故宫的宫廷牌坊,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使命。
故宫作为中国的国宝,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孔庙牌坊中国最著名的文化遗产之一
孔庙牌坊中国最著名的文化遗产之一孔庙牌坊是中国最著名的文化遗产之一,它位于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孔庙内,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孔庙牌坊的建造始于北宋时期,经过多次修缮和扩建,如今已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孔庙牌坊的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它由三个部分组成:牌坊、牌楼和牌坊墙。
牌坊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它高大而庄重,由石头或木材建造而成。
牌楼是牌坊的延伸,通常位于牌坊的两侧,起到装饰和衔接的作用。
牌坊墙则是将整个建筑群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
孔庙牌坊的建造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孔庙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而建造的,他被尊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
孔庙牌坊的建造旨在表达对孔子的崇敬和敬意,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孔庙牌坊的建筑风格受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尤其是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
它的特点是庄重、典雅、精美,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技巧。
牌坊的屋顶采用了传统的檐角和斗拱结构,墙面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和文字,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孔庙牌坊的建造技艺非常精湛,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的高度发展。
牌坊的建造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选材、刻制、搭建等。
选材时需要选择质地坚硬、纹理美观的石头或木材,刻制时需要精心雕刻图案和文字,搭建时需要合理安排结构和布局。
这些工艺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和积累,才能达到如此高水平的技艺。
孔庙牌坊作为中国最著名的文化遗产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
它的存在和保护,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总之,孔庙牌坊是中国最著名的文化遗产之一,它的建造风格独特,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它的存在和保护,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好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继续为后人传承和欣赏。
中国传统古建筑——牌楼
中国传统古建筑——牌楼牌楼,汉族特色建筑文化之一。
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
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
又名牌坊,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
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
牌坊是由棂星门衍变而来的,开始用于祭天、祀孔。
棂星原作灵星,灵星即天田星,为祈求丰年,汉高祖规定祭天先祭灵星。
宋代则用祭天的礼仪来尊重孔子,后来又改灵星为棂星。
牌坊滥觞于汉阙,成熟于唐、宋,至明、清登峰造极。
并从实用衍化为一种纪念碑式的建筑,被极广泛地用于旌表功德标榜荣耀,不仅置于郊坛、孔庙,以及用于宫殿、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前和主要街道的起点、交叉口、桥梁等处,景观性也很强,起到点题、框景、借景等效果。
另外一种说法是,就结构而言,牌坊的原始雏形名为'衡门',是一种由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构成的最简单最原始的门。
关于'衡门',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最早记载是《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据此推断,'衡门'最迟在春秋中叶就已经出现。
这种'衡门'后来被运用到城市中各个居民区之间的'坊门'上。
从春秋战国至唐代,我国城市居民区都采用里坊制,'坊'与'坊'之间有墙相隔,坊墙中央设有门,称为坊门。
起先,这种坊门就像'衡门'那样,由两根立柱架一根横木构成的,只是柱侧安装了可开合的门扇。
现代城市建设中牌坊则多被用为有传统特色的标志物,建于风景区或街区等入口位置其中粗制滥造、比例失调者众多,但也不乏精美壮观的成功之作牌坊是古代官方的称呼,老百姓俗称它为牌楼。
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牌坊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解说石雕牌坊的历史意义
解说石雕牌坊的历史意义石雕牌坊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瑰宝,拥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从其形式、内容以及所代表的文化内涵等方面,都呈现出了浓郁的历史和文化烙印。
本文旨在从建筑学专家的角度出发,解说石雕牌坊的历史意义,并对其中的流程进行展开说明,从而深入探究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1. 石雕牌坊的历史渊源石雕牌坊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
随着历史的演进,石雕牌坊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展,成为表示尊荣、纪念碑、表彰功绩、祭祀神明等方面的重要标志。
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石雕牌坊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建筑艺术品,对于丰富我国建筑文化内涵、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促进民族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 石雕牌坊的流程在建造一座石雕牌坊的过程中,需要经历许多流程,涉及到石料开采、设计、雕刻等多个环节,下面我们逐一解释。
2.1 石块开采首先是石块的开采。
一般来说,石块是从山体或河床中开采而来,根据石雕牌坊的具体规模、要求和环境等因素,还需要确定石块的大小、形状、纹理等等。
2.2 设计在石块开采之后,需要对石雕牌坊的设计进行详细的规划。
这一阶段涉及到的内容包括整体形式、特定图案和雕刻细节等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设计时要遵循古代传统气息,注重典雅、大气、典型、有深度的艺术效果。
2.3 裁切在确定好雕刻设计方案之后,需要将石块做出最初的剪裁。
剪裁需要考虑到具体的尺寸、形状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匹配度。
2.4 雕刻经过裁切处理后,需要进行雕刻。
这一环节涉及到的技术非常复杂,雕刻者必须具备高超的手艺和经验。
通过一段时间的雕刻,石雕牌坊最终呈现出优美的形态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3. 石雕牌坊的文化内涵石雕牌坊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非常丰富。
它所表达的不仅仅是古代的礼仪文化,还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石雕牌坊具有以下几点鲜明的文化内涵:3.1 礼仪文化作为传统建筑文化中的代表,石雕牌坊所凸显的礼仪文化是其最根本的文化内涵之一。
古建筑牌坊的文化内涵及价值
古建筑牌坊的文化内涵及价值牌坊,又称“绰楔”“牌楼”,是一种集历史、文化、艺术为一体的特有建筑形式。
牌坊的起源可追溯到汉代“里坊”制度的坊门,其形制与古代的衡门、乌头门或棂星门有关。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253,汉代以后,旌表之风日盛,“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
自南宋至元、明、清,牌坊的“法式”在不断完善,“凡有孝行节义,为乡里所推重者,据各地方申报,风宪官核实,奏闻即与旌表”,牌坊的内涵已完全被“旌表建坊”所取代,并被历朝赋予褒奖教育、追思纪念、美化装饰等诸多功能,形成一套完整的形制。
一、南阳古建筑牌坊概述南阳是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文化积淀厚重,地上地下文物丰富,留下了众多设计精美的古建筑,其中的古建筑牌坊尤为珍贵。
社旗山陕会馆石坊建于清代,分左、中、右三座,呈“品”字状坐落于社旗山陕会馆大殿前月台上。
社旗山陕会馆石坊以雕刻精美闻名,三座牌坊以透雕为主,满饰满雕历史故事、神仙人物、珍禽瑞兽、花鸟植物、吉祥图案等,宣扬诚信、忠义,展示崇商、尊儒、崇文的理念,形成了利义兼重、崇德崇商的会馆文化;社旗火神庙木牌楼亦建于清代,是社旗火神庙的核心建筑,以形制独特、木雕技艺高超受到推崇,整座牌楼通过雕刻传统的吉祥图案敬奉火神,祈求火神保佑平安无灾;千古人龙石坊、汉昭烈皇帝三顾处石坊和三代遗才石坊均位于南阳卧龙岗,初建于明代或清初,以颂扬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为主题;内乡县衙的宣化坊和戒石坊为明代初建,重建于清代,雕刻简洁,主要表达宣讲教化和警示官吏的目的;邓州文庙石坊体现的是尊贤敬能、尊儒崇文;南召兴峰寺石坊和淅川香严寺石坊均为明代唐王府奉旨创建,朴素典雅,庄重大方,突出的是皇权。
二、南阳古建筑牌坊的文化内涵从“故君子礼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可以看出,立“牌坊”并非只是用来遮风避雨,更重要的是通过牌坊的图案和简要的文字给人们树立道德楷模,旌表、褒奖先贤,警示、教化人们要忠君、孝悌、贞节、仁义,要讲气节,要行善积德等,在发挥道德教化的功能,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牌坊知识点
牌坊知识点牌坊,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的许多古镇、古城、园林和历史名胜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的牌坊。
牌坊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本文将从历史、结构、寓意和保护等方面介绍牌坊的知识点。
一、历史牌坊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特殊形式,起源可以追溯到商代和周代。
最早的牌坊主要用于祭祀神灵和纪念英雄,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常见的建筑形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牌坊的功能也逐渐扩大,不仅用于宣扬政治思想,还用于标志地域文化和纪念重要人物。
在明清时期,牌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成为城市和乡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许多知名的牌坊都建于这个时期,如北京的天坛牌坊和保定的正定牌坊等。
牌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二、结构牌坊的结构一般由台基、柱、额和檐组成。
其中,台基是支撑整个牌坊的基座,柱是连接台基和额的立柱,额是牌坊上方横梁上的装饰部分,檐是额下方的悬挑部分。
牌坊的结构设计精巧,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牌坊的柱分为两种形式:方柱和圆柱。
方柱代表男性,圆柱代表女性。
额则是牌坊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有匾额和额匾。
匾额是牌坊上刻有文字的部分,它可以用来表达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美好祝愿。
额匾是匾额上方的装饰物,可以是各种图案和雕刻。
三、寓意牌坊作为一种建筑形式,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和文化情感。
牌坊的寓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纪念英雄、表彰功绩、祈福祝福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牌坊还有一种重要的象征意义,即“门”的象征。
门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代表着进出的界限和过程的转折。
因此,牌坊也被视为门的延伸,象征着进步、发展和希望。
四、保护如今,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现代化建筑的需求,许多传统的牌坊正面临着严峻的保护压力。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许多措施已经采取。
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牌坊的保护力度,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法规,并投入资金进行维护和修复工作。
解读中国古代牌坊的文化内涵、牌坊种类和牌坊的功能作用
解读中国古代牌坊的文化内涵、牌坊种类和牌坊的功能作用牌坊的演变过程牌坊又称牌楼,古名绰楔。
千百年来牌坊繁衍发展,不仅遍及华夏城乡,而且还远涉重洋,屹立于异国他乡的许多地方。
被视为中华文化的一个典型标识。
这种由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构成的,最简单最原始的门名为“衡门”。
“衡门,横一木于门上,贫者之居也。
”就其结构来讲,“衡门”无疑已具备构成牌坊的基本要素。
堪称牌坊的原始雏形,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古代典籍中有关“衡门”的最早记载是《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由此可以推段:“衡门”至迟在春秋中叶即已出现。
这是牌坊发展的第一阶段,是牌坊孕育产生的胚胎期。
从春秋战国至唐代,我国城市都采用里坊制,城内被纵横交错的棋盘式道路,划分成若干块方形居民区。
这些居民区在隋代称为“里”,唐代称之为“坊”,里坊是居民居住区的基本单位。
“坊”与“坊”之间有墙相隔,坊墙中央设有门,以便通行,称之为坊门。
这种坊门起先只是像“衡门”那样由两根立柱架一根横木,柱侧安装可开合的门扇而构成的。
后来随着城市建设的毛繁荣人们对坊的建造也讲究起来,将产生于上古时代,这时已演化得形制赫然华贵的华表柱移植到坊门上来,出现了由两根高过门顶的高大华表柱中间连一至两根横梁,及门扇组合成一种新式样的门,称为“乌头门”。
宋以后,乌头门这名称日渐少用,而被被“棂星门”这一称呼取代。
因其华表柱远远高出额枋,呈冲天状。
后来便逐浙发展成冲天牌坊,成为牌坊最主要的形制。
尽管棂星门的形制,比普通坊门庄重美观,但仍不够华丽气派,于是人们又将春秋时即已经产生建造在宫殿、祠庙和陵墓前的阙的形制吸纳到坊门的形制中来,将具有优美造型、壮观气势的阙的楼顶移植到坊门上来。
在坊门的立柱上面也加盖了楼顶,从而使无顶的坊门久而之演变成了有瑰丽楼顶的屋宇式牌楼。
继而人们又将华表柱和阙的优点吸纳进对坊门的改造中,即将坊门的柱子替换成高高冲天的华表柱,又在坊门的额坊上盖起了楼顶。
古建牌坊牌楼设计理念
古建牌坊牌楼设计理念古建牌坊,也叫牌楼,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重要的建筑形式。
它起源于宋代,是一种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建筑,在中国古代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的各个场所。
古建牌坊的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承载了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尊重。
古建牌坊设计的第一要素是独特性。
古人认为,牌坊的设计应当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形象,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留下深刻的印象。
牌坊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雄伟壮观,有的简洁明快,但它们都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创意。
例如,黄鹤楼的牌坊就以其高大雄伟、金碧辉煌的特点而著名,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古建牌坊的设计必须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能够自然融入其中,与周围的建筑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古建牌坊的设计还需要注重历史文化的表达。
古人认为,建筑是一种载体,能够传达一种文化和历史信息。
古建牌坊的设计要注重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通过建筑的形式和装饰,表达出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敬意。
例如,在设计中可以选用古代建筑的经典元素,如雕刻、彩画、壁画等,以展示古代文化的美韵。
同时,在设计上可以融入一些历史传说和故事,通过牌坊的造型和装饰,讲述一个饱含民间智慧和哲理的故事,让人们在参观牌坊时领略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和精神。
古建牌坊的设计还需要关注人文环境的塑造。
古建牌坊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符号。
在设计中,应该注重考虑人们的活动需求和社会功能,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空间和环境。
例如,在设计中可以设置一些休闲座椅和花坛,为人们提供一个休息和聚会的场所;可以设置一些展示雕塑和文物的区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可以设置一些文化展示厅和博物馆,让人们更好地学习和认识历史文化。
综上所述,古建牌坊的设计理念是独特性、历史文化表达和人文环境塑造的有机结合。
通过这种设计理念,我们可以将古建牌坊打造成为一个容纳历史、传承文化、展示智慧的重要场所,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欣赏美和思考人生的平台。
古建牌坊不仅仅是一种古代建筑形式,更是一种艺术和文化的象征,在今天的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代建筑小品之牌楼/牌坊
中国古代建筑小品之牌楼/牌坊第一篇:中国古代建筑小品之牌楼/牌坊牌楼/牌坊牌楼,有时也称为牌坊,一般安置在一组建筑群的最前面,或者立在一座城市的市中心,通衢大道的雨头等十分显著的位置上。
牌楼起源于建筑的院门,古代把城市划分为方形或矩形的里坊,里面整齐的排列住宅。
里坊之门称为“闾”,另外有“表闾”的制度,将功臣的姓名和事迹刻于木牌上,置于闾门上以表彰其功德。
于是闾门上既有坊名又有木牌,牌坊之名由此产生。
从形式上讲,一般柱子上有屋顶的称为牌楼,没有的称为牌坊,以示区别。
牌坊的种类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
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
又名牌楼,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
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
大概氛围4类:功德牌坊,贞洁道德牌坊,家族牌坊(为光宗耀祖之用),标志牌坊(多立于村镇入口与街上,作为空间段落的分隔之用)大概就是这!贞节牌坊“贞洁牌坊”是这一类的建筑统称,具体叫什么名,应由表彰的具体对象来确定,是官府根据受到表彰的妇女,在哪一方面符合封建礼教,可以作为典范,就根据这方面来命名。
在汉源县九襄镇,有一座雕刻有48部戏曲故事的石牌坊,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九襄“双节孝”石牌坊。
石牌坊位于紧靠九襄老街的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官马大道上,古时有成都出南门第一坊美称。
牌坊高约11米,宽约10米,面南背北,呈3间门洞形,中门宽大,前后两面有8尊威武的雄狮,每尊雄狮的身上还各跨着1尊慈善肃穆的菩萨或古佛,可惜现在除1尊完整外,其余均已残破不全了。
石牌坊有4层,称为“4层多脊檐”。
据当地老人们讲,清朝道光29年,偶然发迹、捐贡出身的黄体诚,为感念寡母、恩嫂的养育之恩,打点清溪县令(汉源县古为清溪县)上报清廷,经道光皇帝批准并颁发圣旨,修建的双节孝石牌坊。
石牌坊最引人入胜的是集中雕刻于下边2层上的川剧经典名剧的精彩坊景浮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建筑牌坊的文化内涵及价值牌坊,又称“绰楔”“牌楼”,是一种集历史、文化、艺术为一体的特有建筑形式。
牌坊的起源可追溯到汉代“里坊”制度的坊门,其形制与古代的衡门、乌头门或棂星门有关。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253,汉代以后,旌表之风日盛,“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
自南宋至元、明、清,牌坊的“法式”在不断完善,“凡有孝行节义,为乡里所推重者,据各地方申报,风宪官核实,奏闻即与旌表”,牌坊的内涵已完全被“旌表建坊”所取代,并被历朝赋予褒奖教育、追思纪念、美化装饰等诸多功能,形成一套完整的形制。
一、南阳古建筑牌坊概述
南阳是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文化积淀厚重,地上地下文物丰富,留下了众多设计精美的古建筑,其中的古建筑牌坊尤为珍贵。
社旗山陕会馆石坊建于清代,分左、中、右三座,呈“品”字状坐落于社旗山陕会馆大殿前月台上。
社旗山陕会馆石坊以雕刻精美闻名,三座牌坊以透雕为主,满饰满雕历史故事、神仙人物、珍禽瑞兽、花鸟植物、吉祥图案等,宣扬诚信、忠义,展示崇商、尊儒、崇文的理念,形成了利义兼重、崇德崇商的会馆文化;社旗火神庙木牌楼亦建于清代,是社旗火神庙的核心建筑,以形制独特、木雕技艺高超受到推崇,整座牌楼通过雕刻传统的吉祥图案敬奉火神,祈求火神保佑平安无灾;千古人龙石坊、汉昭烈皇帝三顾处石坊和三代遗才石坊均位于南阳卧龙岗,初建于明代或清初,以颂扬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为主题;内乡县衙的宣化坊和戒石坊为明代初建,重建于清代,雕刻简洁,主要表达宣讲教化和警示官吏的目的;邓州文庙石坊体现的是尊贤敬能、尊儒崇文;南召兴
峰寺石坊和淅川香严寺石坊均为明代唐王府奉旨创建,朴素典雅,庄重大方,突出的是皇权。
二、南阳古建筑牌坊的文化内涵
从“故君子礼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可以看出,立“牌坊”并非只是用来遮风避雨,更重要的是通过牌坊的图案和简要的文字给人们树立道德楷模,旌表、褒奖先贤,警示、教化人们要忠君、孝悌、贞节、仁义,要讲气节,要行善积德等,在发挥道德教化的功能,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体现吉祥观念,憧憬美好生活
南阳古建筑牌坊上的吉祥图案很多,从不同的方面体现出吉祥观念。
社旗山陕会馆牌坊的“大鹏展翅”是商贾们希望经过诚信经营而生意兴隆、财源茂盛。
两只喜鹊立于梅花枝头,欢叫不停,寓意“喜上眉梢”“喜报春先”。
两只喜鹊即双喜之意,寓意“双喜临门”,喜事不断。
浅浮雕蝙蝠,圆雕石榴,又与蝙蝠组合,寓意“多子多福,金枝繁盛”。
社旗火神庙木牌坊雕塑通过传统的吉祥图案表达祈求火神保佑平安无灾这一主题。
“鹿鹤同春”又名“六合同春”,寓意天下皆春,举世安乐,欣欣向荣,吉祥如意。
“二龙戏珠”图寓意太平盛世,天地人间同安乐。
卧龙岗汉昭烈皇帝三顾处牌坊的“八仙庆寿”以示吉庆吉祥、福乐长寿,表明了中国人崇尚通达顺畅、圆润自如的文化特征。
“双凤朝阳”是太平盛世的征兆,体现人们健康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对美好幸福的追求。
“世世封侯”是借用谐音组成的中国传统吉祥纹案,寓意世世代代都能得高官厚禄,表达了封建社会人们对功名利禄的追求。
邓州文庙石坊的“鲫鱼跳龙门”既反映了科举制度下竞争的激烈,又是对莘莘学子的激励和祝愿。
“大鹏展翅”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由佛手、桃子、石榴组成“福寿三多”,寓意多
福(佛)多寿(桃)多男子(石榴,石榴子多),“三多”组合在一起,便成了人生幸福美好的象征。
南召兴峰寺石坊的“狮子斗宝”寓意子嗣兴旺,昭示子孙繁衍、家族昌盛。
(二)突出警示教化,弘扬传统美德
南阳古代建筑牌坊多建于祠庙和会馆之中,通过雕塑艺术将儒家思想、民俗传统、地域文化、乡土信仰传达给民众,伦理宣扬和道德教化意味十分浓郁,孝子、访贤、守信之类的教化题材十分突出,其警示和教育功能突出。
社旗山陕会馆牌坊最高处的“福、禄、寿”三星昭告世人要诚信无欺。
因为古代秤为十六两秤,其上每个秤戥代表一颗星座:北斗七星,南斗六星,最后三颗星是“福、禄、寿”三星。
倘若商人缺斤短两,则会损福、伤禄、折寿。
将三星置于牌坊的最高处,就是告诉人们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人在做,神在看。
“赵匡胤输华山”“祀桥进履”等直接颂扬了诚信的品质,强化诚信的主题。
内乡县衙牌坊突出的是对官吏理政、恤民的警示。
内乡县衙的宣化坊是知县宣讲圣谕、教化百姓的地方。
宣化就是宣讲教化的意思,主要内容是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乡里、守法缴税。
知县不但要教化百姓以忠义之士、孝子节妇为榜样,而且本县有了典型,还要上报朝廷建坊立传予以表彰。
戒石坊面南刻“公生明”,面北刻“御制戒石铭: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铭文。
“公生明”作为官场箴规,意为公正方能明察事之本末,即所谓“公生明,偏生暗”,官员坐堂办案抬头可见铭文16字,以警戒其秉公办事,若徇私枉法,则天理不容。
(三)褒扬先贤高士,激励教育后世
社旗山陕会馆牌坊的“周文王访贤”“王羲之爱鹅”表现出对贤者的尊敬和对文人的颂扬。
额题“秉忠”“仗义”,明晰地释解了关武圣
公义气云天、尽职尽责、忠心报国的浩然正气。
抱鼓石鼓面雕刻的“俞伯牙爱琴”“陶渊明爱菊”“王羲之爱鹅”等《八爱图》和梅、兰、竹、菊、山石等,寓意深远,教育人们不仅要爱那些花木鸟兽、山石流水,更要爱俞伯牙、陶渊明、王羲之、孟浩然等文人雅士,爱他们的文才,也爱他们的勤奋与痴情。
火神庙牌楼的“梅、兰、竹、菊”“四君子”图,表现文人高士清高脱俗的情怀气质,或作为鉴戒,成为自我心灵情致的表现。
卧龙岗石坊以弘扬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为主题。
千古人龙石坊通过匾额和人物故事表达对诸葛亮的敬仰。
石坊正面的“千古人龙”,意指诸葛亮乃人中之龙,隐喻此地为藏龙卧虎之地。
石坊背面的“忠延汉鼎”,意为诸葛亮忠心耿耿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延续了汉王朝的社稷。
三代遗才牌坊的“伊尹耕莘”和汉昭烈皇帝三顾处牌坊的“渭水访贤”通过讲述商汤聘请伊尹助汤灭夏、立下不朽功勋和周文王请姜子牙辅佐建立周朝的故事表现了尊贤敬能的主题,突出刘备三顾茅庐之诚及诸葛亮受三顾出山后对刘备之忠。
邓州文庙石坊则集中表现尊孔尊儒、激励学子的理念,其上的“德配天地”和“道冠古今”额赞颂孔子之德与天地相齐,孔子之道为古今之冠。
三、南阳古建筑牌坊的价值
(一)南阳古建筑牌坊的文物价值
南阳古代牌坊融合了南北建筑风格,既有北派的厚重,又有南派的玲珑,同时又融入了南阳的地方文化和风土民俗,特征明显,且保存比较完好。
南阳现存古代牌坊多为明清时期,从牌坊本身刻铭和碑文记载,能够准确判断具体的创建年代,可以作为同一时代牌坊断代的标准物,有利于文物的保护和研究,普及群众文物知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还可以起到补充正史的作用。
香严寺牌坊阳刻
“欶赐显通禅寺”,阴刻“大明唐府重建”“嘉靖己亥年孟春立”。
刻铭标明了牌坊的等级、重建年代及重建人,留下了翔实的历史信息。
其形制为三门四柱式,额坊上方浮雕卷云纹,柱头为宝珠式雕饰,下部刻卷云纹抱鼓石鼎助。
整个牌坊雕刻简单,显得朴素典雅,庄重大方,极具明代中期的建筑风格和雕塑技法。
建于明神宗万历十年(1852)的邓州市文庙石牌坊亦为三门四柱式,三个门的顶部都饰以祥云隆起的三角形图案,镂雕的“鲤鱼跳龙门”“二龙戏珠”和“大鹏展翅”等图案,雕刻与明前期显著差别,反映出明代晚期建筑雕刻艺术的大量运用。
卧龙岗“千古人龙”牌坊和“汉昭烈皇帝三顾处”牌坊的刻铭准确记载了二者的初建和重修年代,并均为指道牌坊。
“千古人龙”牌坊的“千古人龙”和“忠延汉鼎”匾额说明这里就是被誉为“千古人龙”、辅佐蜀汉的诸葛亮的躬耕地。
“汉昭烈皇帝三顾处”牌坊则明确告诉人们东汉建安年间刘备在卧龙岗求见诸葛亮。
两座牌坊初建和重修年代准确,时代特征明显,保存较为完好,是这一时期难得的文物标本,也为诸葛亮躬耕地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社旗山陕会馆石坊坐落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社旗山陕会馆大殿前月台上。
社旗山陕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为清代XX、XX在赊店的商贾集资兴建的同乡会馆,是清代中原地区最大的一座商业会馆,也是全国会馆中唯一得到慈禧御笔之宝的民间商会建筑,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吕济民、副院长单士元曾赞叹其“艺术辉煌,绝无仅有”“辉煌壮丽,天下第一”,是国内现存少有的一座兼收南北建筑文化、风格独具的古牌坊典范。
社旗火神庙牌坊建筑风格独特,古朴典雅,玲珑精巧,雕饰华美,是少见的牌楼建筑杰作,被专家誉为“中原一绝”。
火神庙牌坊建筑历史上遍布全国各地,但保存至今的甚少,XX 仅存商丘与社旗两处,而且社旗火神庙牌坊保存更为完整,文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