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物临床应用评价制度版

合集下载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价制度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价制度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取评介造度之阳早格格创做一、医院创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造处事小组,控造每月启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对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标举止统计,并对于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举止面评.
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的沉面:
1、沉面监测徐病:I类切心围脚术期抗菌药物的防止使用;
2、沉面监测药物:使用量前10种的抗菌药物;
3、沉面监测医师:抗菌药物使用量前10种中的前10名科室战医师;
三、监测的实质:
1、门诊患者便诊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
2、慢诊患者便诊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
3、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
4、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
5、住院患者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病本教查看百分率;
6、住院患者介进治疗防止用抗菌药物百分率;
7、住院患者浑净脚术防止用抗菌药物百分率;
四、用药合理性面评:
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宜性、用法用量、疗程(天数)、是可收检、病程记录是可记录,共同用药指征,配伍禁忌,围脚术期防止用时间、疗程等.将面评截止上报纪检劣服办,由其举止相映奖奖及搞预.
五、对于以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非常十分情况启展考察:
1、使用量非常十分删少的抗菌药物;
2、半年去使用量排名,末究处于医院前10 位的抗菌药物;
3、临床时常超符合症、超剂量使用的抗菌药物;
4、企业违规出卖的抗菌药物;
5、一再爆收宽沉没有良反应的抗菌药物;
六、启展抗菌药物博项处圆面评.
七、上报国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相闭数据.
八、定期对于本院所使用的抗菌药物举止评估,对于存留仄安隐患、疗效没有决定、耐药宽沉、性价比好战违规促销的抗菌药东西种给予浑退.。

医院药物点评制度模板范文

医院药物点评制度模板范文

医院药物点评制度模板范文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药物点评工作,提高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和《医疗机构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医院药物点评工作应当坚持科学、公正、客观、全面的原则,确保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第三条医院药物点评工作由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负责组织实施,药剂科、临床科室、医务科等相关科室共同参与。

二、组织架构第四条医院设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负责制定医院药物点评制度、工作规划和计划,监督药物点评工作的实施。

第五条药剂科负责药物点评的日常工作,包括收集、整理、分析药物使用数据,制定点评方案,组织点评会议等。

第六条临床科室应当设立药物点评小组,负责本科室药物使用的点评工作,向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报告工作。

第七条医务科负责药物点评结果的运用和整改工作的落实。

三、点评内容第八条药物点评内容包括药物处方、用药医嘱、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事件、药物经济学评价等。

第九条药物点评应当关注以下方面:(一)药物适应症、禁忌症、剂量、用法、剂型、给药途径等的合理性;(二)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不良反应等;(三)药物经济学评价,包括药物疗效、安全性、费用等方面的比较;(四)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哺乳期妇女等)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五)其他影响药物使用安全、有效和经济性的因素。

四、点评流程第十条药物点评工作按照以下流程进行:(一)收集药物使用数据,包括处方、用药医嘱、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等;(二)分析药物使用数据,识别不合理药物使用情况;(三)制定点评方案,包括点评指标、方法、时间等;(四)组织点评会议,对不合理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讨论、评估和分析;(五)形成点评报告,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六)公示点评结果,促进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七)跟踪整改措施的落实,评估整改效果。

第十一条药物点评工作应当定期进行,至少每半年一次。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评价、干预及整改管理制度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评价、干预及整改管理制度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评价、干预及整改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下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32号)《处方管理办法》及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12年版)》等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特制订本制度。

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药学部、感染控制管理科和检验科作为抗菌药物管理日常监测工作的职能部门,应指定专人,按要求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并做好相应记录。

1.药学部对抗菌药物用量实施动态监测,每月对医院各科室各类抗菌药物使用量进行统计分析并报告管理小组,管理小组每月公布一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每月对抗菌药物使用量前10名医师和前3名科室进行排名,并对其合理用药情况进行检查、考评和公示。

药学部每月监测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临床医师抗菌药物使用率、三联药物使用情况,并报告管理小组。

2.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科每月检查各科室细菌耐药监测情况,督促临床各级医师按病情需要及早送验细菌培养及药敏,检查结果计入科室绩效考核。

每半年公布一次医院耐药菌监测报告、医院感染监测报告。

每月统计I类切口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合理性,并报告管理小组。

3.检验科负责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

每年总结分析病原耐药性监测数据并在院网公示,根据全国和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1)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临床各科室。

(2)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考虑经验性用药。

(3)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临床用药评价制度

临床用药评价制度

*******医院临床用药合理性评价办法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和管理,维护患者权益,规范医疗行为,促进临床科室、医生科学合理用药,特制定此办法
一、由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医务科负责组织用药合理性评价工作,参加评价人员不少于3人,其中临床医师不少于2人,药师不少于1人。

二、我院合理用药重点评价病种: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神经症。

三、开展合理用药点评工作:每月抽查每位医生1份归档病历和20张门急诊处方进行用药评价。

对存在用药问题的处方及病历在医院质量信息中公开点评和公示,并要求各临床科室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总结经验。

四、每月对调控药品销售金额前十位品种及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前十名进行统计排名。

并抽查“双十”病历及所有使用抗菌药物病历,进行医嘱点评。

对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分析、汇总并在医院质量信息中公示。

五、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参与合理用药:临床药师参加查房、会诊、病例讨论,协助医师选择治疗药物,对病人的药物治疗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书写药历,对病人进行用药教育,对特殊患者药物治疗全过程进行监护。

六、评价结果应公正、公开,必要时可组织专家进行复评。

七、对临床用药明显不合理,或不合理用药比例较高的科室、医生,要仔细查找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加以纠正。

八、对因用药不合理出现的不良后果,科室、医务人员本人应承担相应责任。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价制度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价制度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价制度一、目的为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经济地使用抗菌药物,根据《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成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由医务科、感染科、药剂科、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等部门组成,负责全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价工作。

2.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领导、临床科室主任、药师、感染性疾病专家等组成,负责制定和修订抗菌药物管理制度,监督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对重大抗菌药物使用问题进行决策。

三、监测与评价内容1.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监测:包括抗菌药物的品种、规格、用量、使用频率、用药时间、给药方式等,以及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等情况。

2.细菌耐药监测:定期收集和分析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提供的细菌耐药数据,对耐药率较高的抗菌药物进行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抗菌药物临床疗效评价:根据临床病例、病历资料等,评价抗菌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包括感染控制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等。

4.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收集和分析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对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或严重的抗菌药物进行评估,并根据需要采取措施。

四、监测与评价方法1.采用电子病历系统、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等信息化手段,收集和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实现抗菌药物使用的实时监控。

2.定期组织临床药师、感染性疾病专家等对细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发布细菌耐药预警信息。

3.定期组织临床医师、药师、微生物技术人员等对全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汇总、评估,并提出改进措施。

4.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管理经验,不断完善我院抗菌药物管理制度。

五、管理与监督1.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负责对全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价,定期向抗菌药物管理委员会报告工作情况。

2.抗菌药物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的报告进行审议,制定和修订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并对重大抗菌药物使用问题进行决策。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监测与评价制度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监测与评价制度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监测与评价制度一、目的和意义为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抗菌药物的范围本制度所称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不包括治疗结核病、寄生虫病和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

三、组织管理1. 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

2.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

四、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五、基本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六、分级管理原则抗菌药物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具体分级管理目录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并公布。

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1. 各科室应当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加强对抗菌药物调剂、临床应用和药物评价的管理。

2. 医疗机构应当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负责对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定期分析、评估监测数据并发布相关信息,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

3. 医疗机构应当对纳入抗菌药物采购供应目录的采购品种进行临床评价,由临床医师、药师填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估表,反馈意见。

八、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1.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系统,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对耐药率较高的抗菌药物,根据抗菌药物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进行效价评估,采取相应措施。

九、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1.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制度,对抗菌药物的疗效、安全性、经济性等进行评价,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2.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抗菌药物采购供应目录,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督管理及评价制度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督管理及评价制度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督管理及评价制度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督管理及评价制度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督管理制度 (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评价制度 (6)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一、医院应当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家处方集》等相关规定及技术规范,力口强对抗菌药物遴选、采购、处方、调剂、临床应用和药物评价的管理。

二、医院应当按照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制定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并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包括采购抗菌药物的品种、品规。

未经备案的抗菌药物品种、品规,医院不得采购。

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级管理。

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

具体划分标准如下:(-)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锄酶抗B≡物;(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曷旨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Ξ)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抗菌药物:1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2.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3板、安全防面的临床资料妙的抗菌药物;4.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由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报卫生部备案。

五、医院应当严格控制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的品种数量。

同一名称抗菌药物品种,注射齐理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2种。

具有相似或者相同药理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列入供应目录。

六、医院确因临床工作需要,抗菌药物品种和品规数量超过规定的,应当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详细说明原因和理由。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价制度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价制度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价制度
一、医务部负责对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二、全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控制在5%以下,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控制在5%以下,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控制在10%以下,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5DDDs以下。

三、药剂科每月对全院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情况进行评价,对抗菌药物处方和医嘱实施专项点评,并予以通报。

四、临床科室每季度对科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考核、评价,制定改进措施。

五、医务部每年负责对全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培训并测评,并负责抗菌药物各项制度的实施,感染管理科负责日常监督。

六、医务部对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医生第一次警告,第二次限制其抗菌药物处方权并按照医院医疗质量考核规定进行处罚;第三次到医务部报到,视情节参加为期1至3个月的学习,学习期间暂停处方权。

七、药师连续3次以上未按照规定审核抗菌药物处方与医嘱,或者发现处方不适宜、超常处方未进行干预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调剂资格。

八、医师处方权和药师药物调剂资格取消后,在6个月内不
得恢复。

九、医师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医院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
1.抗菌药物培训考核不合格的;
2.未按照规定开具或使用抗菌药物处方造成严重后果的;
3.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牟取私利的。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监测与评价制度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监测与评价制度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监测与评价制度一、目的和原则1.1 目的:为了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提高抗菌药物治疗效果,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和细菌耐药性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制定本制度。

1.2 原则:本制度遵循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原则,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对抗菌药物的采购、供应、处方、调剂、临床应用、监测和评价等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

二、组织与管理2.1 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由医务部门、药学部门、感染性疾病科、临床微生物科、护理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科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组成。

日常工作由医务部门负责。

2.2 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的职责:(1)制定和修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2)监督和指导各临床科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3)定期分析、评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发布相关信息,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4)建立和维护细菌耐药监测数据库,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5)组织抗菌药物相关的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

三、抗菌药物的采购与供应3.1 抗菌药物采购应遵循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选择具有合格生产许可证和药品批准文号的生产企业。

3.2 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应根据临床需求、药物疗效、安全性、价格等因素进行制定,并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

3.3 抗菌药物的采购、供应应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四、抗菌药物的处方与调剂4.1 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原菌、药物敏感性等因素合理开具抗菌药物处方。

4.2 药师应认真审核抗菌药物处方,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并进行调剂。

4.3 药师应对患者进行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导和教育,提高患者的合理用药意识。

五、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与监测5.1 临床应用抗菌药物应遵循国家相关法规和指南,根据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进行选择。

5.2 临床医师应定期评估抗菌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5.3 医院应建立细菌耐药监测体系,定期收集、分析细菌耐药数据,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价制度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价制度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价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抗菌药物,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抗菌药物的采购、储存、配送、处方、使用、监测、评价等管理活动。

第三条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价工作,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安全、有效使用。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医院应当成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负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测与评价工作。

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由医务、药剂、感染、院感、质控、护理、检验、医保、信息、临床等多学科专家组成。

第五条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的职责:(一)制定和修订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价制度;(二)监督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对异常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处理;(三)定期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发布监测报告,提出改进措施;(四)建立和维护抗菌药物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抗菌药物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五)组织抗菌药物相关的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

第三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第六条医院应当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体系,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持续、系统的监测。

第七条监测内容包括:(一)抗菌药物的采购、储存、配送情况;(二)抗菌药物的处方、使用、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三)细菌耐药情况;(四)抗菌药物的费用及经济学评价。

第八条医院应当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抗菌药物使用中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第四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第九条医院应当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体系,对抗菌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进行评价。

第十条评价方法包括:(一)文献评价:收集国内外抗菌药物的研究文献,分析其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二)临床评价:通过问卷调查、临床观察等方法,了解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三)经济学评价: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对医疗费用的影响,评价其经济性。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评价、干预及整改管理制度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评价、干预及整改管理制度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评价、干预及整改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监测、评价、干预及整改管理工作。

第三条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应遵循科学、合理、安全、经济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相关规定,控制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防止细菌耐药的产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医院应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负责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测、评价、干预及整改工作。

第五条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应由医务科、感染科、药剂科、临床科室等相关人员组成,其中医务科负责人担任组长,药剂科负责人担任副组长。

第六条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应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评价、干预及整改管理制度,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确保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第三章监测与评价第七条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应定期收集、整理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数据,进行监测与评价。

第八条监测内容包括: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用药适应症、用药时间、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

第九条评价指标包括: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细菌耐药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

第十条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应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干预措施。

第四章干预与整改第十一条对监测评价中发现的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应采取以下干预措施:(一)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师进行提醒、教育,情节严重的,应暂停其抗菌药物处方权。

(二)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科室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应限制其抗菌药物使用品种和数量。

(三)对存在细菌耐药问题的抗菌药物,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限制使用、停用等。

第十二条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应根据监测评价结果,定期组织整改,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监测与评价制度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监测与评价制度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监测与评价制度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减少和遏制细菌耐药,安全、有效、经济地治疗患者,结合我院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体系(-)院长是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各临床科室主任是本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二)在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设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

成员由医务、感染、药学、临床微生物、医院感染管理、信息、质量控制、护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

多部门、多学科共同合作,各部门职责、分工明确。

药剂科牵头负责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和咨询,为医务人员和下级医疗机构提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专业培训。

(三)制定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和处方集药剂科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要求,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供应目录的品种、品规数量。

品种遵选应以“优化结构、确保临床需要”为目标,保证抗菌药物类别多元化,在同类品种中择优选择抗菌药物活性强、药动学特性好、不良反应少、性价比优、循证医学证据多和权威指南推荐的品种。

对抗菌药物目录定期评估和调整。

及时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和频发违规使用的品种或品规。

临时采购抗菌药物供应目录之外品种应有充分理由,按相关制度和程序备案。

(四)制订感染性疾病诊治指南药剂科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结合本院病原微生物构成及细菌耐药监测数据,制定适合本院的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并每2年进行更新。

(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药剂科每月对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开展调查。

项目包括:(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2)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和品种选择,给药时机合理率;(3)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4)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情况;(5)感染患者微生物标本送检率;(6)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使用金额,抗菌药物占药品总费用的比例;(7)分级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8)其他反映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指标;(9)临床医师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

临床用药评估制度

临床用药评估制度

临床用药评估制度为加强药事管理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有效性,避免各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依据《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评估处方书写应当符合下列规则:(一)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二)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三)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四)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五)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

(六)西药和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

(七)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

(八)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一般应当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布包、先煎、后下等;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九)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十)除特殊情况外,应当注明临床诊断。

(十一)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十二)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签章应当与院内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动,否则应当重新登记留样备案.二、药品剂量与数量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剂量应当使用法定剂量单位:重量以克(g)、毫克(mg)、微克(μg)、纳克(ng)为单位;容量以升(L)、毫升(ml)为单位;国际单位(IU)、单位(U);中药饮片以克(g)为单位.三、医师应当根据医疗、预防、保健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适应证、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价制度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价制度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价制度
一、医院成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小组,负责每月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标进行统计,并对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进行点评;
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的重点:
1、重点监测疾病:I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
2、重点监测药物:使用量前10种的抗菌药物;
3、重点监测医师:抗菌药物使用量前10种中的前10名科室和医师;
三、监测的内容:
1、门诊患者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
2、急诊患者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
3、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
4、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
5、住院患者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检查百分率;
6、住院患者介入治疗预防用抗菌药物百分率;
7、住院患者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百分率;
四、用药合理性点评:
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宜性、用法用量、疗程天数、是否送检、病程记录是否记录,联合用
药指征,配伍禁忌,围手术期预防用时间、疗程等;将点评结果上报纪检优服办,由其进行相应奖惩及干预;
五、对以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异常情况开展调查:
1、使用量异常增长的抗菌药物;
2、半年来使用量排名,始终处于医院前10 位的抗菌药物;
3、临床经常超适应症、超剂量使用的抗菌药物;
4、企业违规销售的抗菌药物;
5、频繁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
六、开展抗菌药物专项处方点评;
七、上报国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相关数据;
八、定期对本院所使用的抗菌药物进行评估,对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和违规促销的抗菌药物品种予以清退;。

临床合理用药评价制度

临床合理用药评价制度

临床合理用药评价制度
为更好的规范临床药物应用,保障患者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
药,特制订临床合理用药评价制度。

一、合理用药评价在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统一安
排下,由处方点评管理小组组织实施,每季/半年进行各项评价工作。

二、临床合理用药评价专家由处方点评、专项点评小组成员组成。

评价应召集与评价内容想福安的医、药、技等专家参加,形成多学科的综合意见、
三、每次分析评价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并将评价结果反馈想
相关人员或科室。

四、合理用药评价综合情况定期向全院通报。

五、原始资料的抽取、分析表格的设计、基础数据的录入等由药
剂科处方点评小组负责。

六、合理用药评价以药品说明书、临床用药须知、各项临床用药
指导原则、治疗指南、参考合理用药咨询软件等为依据。

七、合理用药评价应考虑患者个体差异,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全
面分析综合评定。

(一)每季/月抽查临床出院病历或现运行病历,结合临床诊断
和医治结果,分析药物选用品种、疗程、剂量等,作出评判。

医院药物临床应用评价制度版精编WORD版

医院药物临床应用评价制度版精编WORD版

医院药物临床应用评价制度版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药物临床应用评价制度1 目的为加强处方质量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医师处方行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2 范围适用于全院。

3 定义和分类药物使用评价(Drug use evaluation,DUE),是依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规范性与药物临床使用适宜性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与用药有关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干预和采取适宜的改进措施。

4 内容4.1 确定职责任务4.1.1 医院药事会下设处方点评专家小组,负责领导医院处方和医嘱点评工作。

处方点评专家组负责制定并完善更新处方点评工作制度与实施细则。

4.1.2 处方点评的具体工作由医务处、药剂科、院感科、检验科等部门工作人员组织实施。

4.2 确定评价的范围与目标4.2.1 每月点评门急诊处方100张4.2.2 每月点评住院医嘱30份(药物包含国家基本药物、血液制品、中药注射剂、肠外营养制剂、抗肿瘤药物、辅助治疗药物、激素等临床使用)4.2.3 抗菌药物专项点评(每月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所开具的处方进行点评,重点关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围手术期(尤其是Ⅰ类切口)的预防用药以及重症医学科、血液科、外科、呼吸科等科室抗菌药物应用)4.3 建立药物使用评价标准处方点评专家组依据各专科诊疗指南、专家共识及相关文献建立药物临床应用评价标准,抗菌药物要建立特殊级抗菌临床应用评价标准。

对某一案例用药是否适宜有争议时,应由点评专家组裁定。

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

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4.4 实施动态监测、收集数据点评工作组将处方和医嘱点评数据每月做一次汇总,并与同期数据比较,形成点评报告。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价制度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价制度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价制度为了保证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38号文件)和《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等法律、法规文件制定本制度。

一、医院按规定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价工作,分析本机构及临床各专业科室抗南药物使用情况,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二、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按规定对以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开展监测,并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处理:1.使用量异常增长的抗菌药物。

2,半年内使用量始终居于前列的抗菌药物。

3.经常超适宜症、超剂量使用的抗菌药物。

4.企业违规销售的抗菌药物。

5.频繁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

三、医院应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采取相应措施,对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得低于30%,接受限制类和特殊类抗菌药物治疗,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分别不低于50%和80%。

1.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当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2.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当慎重经验用药。

3.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4.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当暂停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

四、对外科系统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常规监控和有效管理(重点是I类切口),并有月报告制度。

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分析评价,实行周通报、月点评、季分析制度。

六、评价内容应包括如下几方面1、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2、住院部: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病原学送检率、特殊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

3、外科手术及介入: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术前用药时间符合率、预防用药疗程的符合率、预防用药品种选择的合理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临床应用评价制度
1 目的
为加强处方质量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医师处方行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2 范围
适用于全院。

3 定义和分类
药物使用评价(Drug use evaluation,DUE),是依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规范性与药物临床使用适宜性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与用药有关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干预和采取适宜的改进措施。

4 内容
确定职责任务
医院药事会下设处方点评专家小组,负责领导医院处方和医嘱点评工作。

处方点评专家组负责制定并完善更新处方点评工作制度与实施细则。

处方点评的具体工作由医务处、药剂科、院感科、检验科等部门工作人员组织实施。

确定评价的范围与目标
每月点评门急诊处方100张
每月点评住院医嘱30份(药物包含国家基本药物、血液制品、中药注射剂、肠外营养制剂、抗肿瘤药物、辅助治疗药物、激素等临床使用)
抗菌药物专项点评(每月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所开具的处方进行点评,重点关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围手术期(尤其是Ⅰ类切口)的预防用药以及重
症医学科、血液科、外科、呼吸科等科室抗菌药物应用)
建立药物使用评价标准
处方点评专家组依据各专科诊疗指南、专家共识及相关文献建立药物临床应用评价标准,抗菌药物要建立特殊级抗菌临床应用评价标准。

对某一案例用药是否适宜有争议时,应由点评专家组裁定。

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

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实施动态监测、收集数据
点评工作组将处方和医嘱点评数据每月做一次汇总,并与同期数据比较,形成点评报告。

同时将该报告交给医务处、门诊部和专家组审阅,必要时交给分管院长审阅。

数据分析,公布点评结果与超常预警
点评专家组根据适时公布点评报告,针对有特殊异常情况进行超常预警
信息反馈、干预、改进
针对点评报告中指出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临床科室可以提交书面报告申诉一次。

若经过专家组最终裁决不合理用药属实的,临床科室立即整改。

对于不合理用药现象较严重的科室或个人,与绩效挂钩,扣除一定数额的奖金。

检查评估干预结果与后续追踪
点评工作组针对不合理用药的科室和个人,三个月后进行回头看,查看有无整改。

每年进行一次点评工作小结,汇总全年工作量,指出存在问题,明确来年工作计划与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