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年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总结报告
慢性病年度总结范文

一、前言慢性病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挑战,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在我国,慢性病防控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为了全面总结本年度慢性病防控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下一年的工作提供参考,现将本年度慢性病防控工作总结如下。
二、工作回顾1. 组织领导本年度,我单位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慢性病防控目标,充分发挥部门协作优势,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2. 监测与评估(1)完善慢性病监测体系。
本年度,我们进一步优化了慢性病监测网络,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加强慢性病风险评估。
通过对居民健康状况的评估,有针对性地开展慢性病防控工作。
3. 干预与治疗(1)加强慢性病健康教育。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对慢性病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2)规范慢性病诊疗服务。
加强医疗机构慢性病诊疗能力建设,提高慢性病诊疗水平。
4. 社区防控(1)推进社区慢性病防控工作。
通过开展社区慢性病筛查、健康讲座等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素养。
(2)加强社区慢性病管理。
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分类管理,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5. 跨部门合作(1)加强部门间沟通与协作。
与相关部门共同推进慢性病防控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2)开展联合行动。
针对重点慢性病,开展联合干预行动,提高防控效果。
三、存在问题1. 慢性病防控意识不足。
部分居民对慢性病认知度低,防控意识淡薄。
2. 慢性病监测数据质量有待提高。
部分监测点数据存在偏差,影响防控效果。
3. 慢性病诊疗资源分布不均。
部分地区慢性病诊疗能力不足,患者就医困难。
4. 社区慢性病防控工作有待加强。
部分社区慢性病防控工作落实不到位,防控效果不明显。
四、改进措施1. 加强慢性病健康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开展慢性病防控知识宣传,提高居民防控意识。
2. 提高慢性病监测数据质量。
加强对监测点的培训和指导,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3. 优化慢性病诊疗资源配置。
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总结

慢性病防控知识普及情况
宣传渠道多样化
通过宣传栏、宣传册、健 康讲座等多种渠道,向目 标人群普及慢性病防控知 识。
知晓率提高
通过各种宣传活动,提高 了目标人群对慢性病防控 知识的知晓率,增强了自 我保健意识。
行为改变率
通过知识普及和行为干预 ,促进了目标人群的健康 行为改变,降低了慢性病 的发生风险。
体系,提高专业队伍素质。
慢性病综合防治工
04
作不足与反思
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 2
慢性病监测体系不完善
现有的慢性病监测系统存在漏报、误报等问题, 导致数据不准确,无法为防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
防治宣传不到位
针对慢性病的防治知识宣传不够广泛、深入,导 致公众对慢性病的认知不足,防治意识不强。
3
基层医疗水平有限
基层医疗机构在慢性病防治方面的专业能力和技 术水平有限,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
原因分析及反思
投入不足
政府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投入不足,导致监测体系、宣传教育和 基层医疗等方面存在短板。
重视程度不够
相关部门和公众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长期、 持续的关注和投入。
协同机制不健全
慢性病防治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但目前的协同机制不健全,导 致工作难以形成合力。
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 变,慢性病已成为威胁居民健康 的主要疾病之一,开展慢性病综 合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工作范围和内容
工作范围
本次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涵盖了宣传教育、健康促进、早期筛查、规范治疗等多个方面。
工作内容
通过开展健康讲座、义诊活动、健康生活方式倡导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慢性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通过早期筛查,及时发现慢性病高风险人群,进行干预和治疗;通过规范治疗,提高慢性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 生活质量。
2019年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总结三篇

2019年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总结三篇【--个人工作总结】慢性病专门是指不构成传染、具有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的总称。
慢性病会导致巨大危害,一旦防治不及会造成经济、生命等方面危害。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2019年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总结1为了规范有序、快速高效推进全我市慢病综合防治工作,积极探索研究适合我市实际的慢病防治模式和成功经验,我市以公共卫生均等化项目为依托,以加强慢病基础信息收集、规范重点慢病综合、完善慢病检测和行为危险因素干预、丰富健康教育手段等一系列措施,慢病防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指导辖区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和慢病专病档案,全面做好慢病基础信息收集和利用工作。
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动出击,在人群密集场所设置体检站,结合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健康查体、职工查体、学生查体等查体工作的开展,建立和完善居民家庭档案和个人健康档案。
对辖区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建立专病档案,并根据实际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时更新档案,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慢病建档率逐年提高。
为政府制定慢病防治工作计划、措施,进行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规范重点慢病综合管理工作,在疾病管理上下工夫。
根据我市实际,中心调整充实了慢病防治队伍,专门成立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科,积极指导两区成立相应机构,各乡镇也充实了人员,年初及早召开了由各区分管主任、慢病科长、各乡镇卫生院分管院长、慢病科室负责人参加的全市慢病防治工作座谈会,明确了工作目标,建立了市、区、乡镇(社区)三级慢病防控网络。
通过加强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两个层面的培训力度来提高管理队伍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为规范慢性病人管理工作,制定下发了《莱芜市高血压防治工作方案》、《莱芜市糖尿病防治工作方案》,积极督导落实好35岁首诊测血压制度,利用各种体检工作机会和组织专业人员深入社区免费筛查等多种形式,及时发现血压和血糖异常的人员进行登记和复诊,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确诊慢病患者开展定期随访,进行规范管理,慢病规范管理率、慢病控制率均达到国家要求目标。
慢病防治工作总结范文

慢性病防治工作总结范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和生命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
慢性病防控工作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任务。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积极开展了慢性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目标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慢性病防治规划,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全面实施慢性病综合干预措施,提高慢性病防治服务水平,降低慢性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居民健康水平。
二、工作措施1. 加强慢性病防治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媒体和形式,广泛宣传慢性病防治知识,提高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2. 建立和完善慢性病防治网络。
加强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慢性病防治工作责任制,确保慢性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3. 加强慢性病监测和风险评估。
定期开展慢性病监测,掌握慢性病发病、死亡情况,评估慢性病风险,为制定慢性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4. 实施慢性病综合干预。
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实施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定期随访等综合干预措施,提高慢性病治疗效果。
5. 加强慢性病防治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慢性病防治人员的培训,提高慢性病防治工作能力和水平。
6. 促进慢性病防治服务与健康管理融合。
将慢性病防治服务与居民健康管理相结合,实现慢性病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
三、工作成效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效:1. 慢性病防治知识普及率不断提高,居民自我保健意识明显增强。
2. 慢性病防治网络逐步完善,慢性病监测和风险评估能力不断提高。
3. 慢性病综合干预措施有效实施,慢性病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4. 慢性病防治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能力显著提高。
5. 慢性病防治服务与健康管理融合程度加深,慢性病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的目标逐步实现。
四、存在问题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1. 慢性病防治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慢性病防治工作仍然薄弱。
2019年慢性病防控工作总结

2019年慢性病防控工作总结卫辉市第二完全小学为了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按照市卫生局、教育局的具体要求,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深入开展校园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机制。
1、学校成立了慢性病防控工作小组。
由侯校长担任组长,李校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部门主任、大队辅导员、保健医生、各班班主任担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卫生室,领导小组重点负责全校慢性病防控工作,制定并审议慢性病综合防治规划和年度工作任务,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进行慢性病的预防控制的宣传。
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晰,责任清楚,各司其职,保障了学校慢性病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
2、加强了相关制度建设。
学校将慢性病防控与卫生工作及健康教育工作结合,建立健全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如环境卫生制度、个人卫生制度、校医室管理制度、因病缺课病因追查与网络直报制度、师生体检制度等。
制度的完善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慢性病防控队伍的建设1、加强了校医培训。
学校建立专兼职卫生人员档案,并按照上级有关规定,让校医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提高校医的专业素质。
2、加强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
学校以市级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健康教育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授课技能的培训。
3、加强了班主任的培训。
作为慢性病防控重要成员的班主任培训必不可少。
学校在班主任工作例会上开设专门的培训版块,提高班主任教师慢性病防控的认识,了解基本的防控措施、学习面对突发状况的处理办法。
三、建立保障慢性病防控工作的评价措施学校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了学校内部的评价体系,将慢性病防控与部门评价、教师评价、班级评价相结合,有效促进了慢性病防控工作的深入,提高了实效性。
四、落实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健康教育实效性1、为了实现对慢性病患者的干预与管理,采取多种途径发现慢病患者。
通过每年一次的师生体检,及时统计,对确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然后建档管理。
慢病防控工作总结

慢病防控工作总结慢性疾病是指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癌症等。
在当今社会,慢性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健康问题之一,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我单位结合实际工作,深入开展了慢病防控工作。
下面就我单位慢病防控工作进行总结如下:一、加强政策引导,提高重视度慢病防控工作是综合性的、系统性的,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我单位充分利用各级政策,提出了以健康教育为主导的慢病防控政策,引导全员参与慢病防控工作,提高重视度。
二、开展健康教育,提升群众意识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健康水平的人群,我单位制定了多层次的健康教育活动,重点宣传慢性疾病的危害性和防范知识,引导大家关注自身健康,提升慢病防控意识。
三、构建慢病防控服务体系我单位建立健康档案,对重点人群进行定期体检,以及开展健康管理服务,为患者提供规范、便捷的门诊服务,确保慢性病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治疗和管理。
四、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我单位组织医务人员及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进行慢病防控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慢病诊治水平和服务意识,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管理和指导。
五、加强社区建设,提供更多服务我单位积极推动社区建设,构建全民参与的健康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全面的健康服务。
六、强化监测评估,完善管理措施我单位建立了慢性疾病监测和评估机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跟踪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理,确保患者的健康。
七、加强合作交流,促进信息共享我单位与其他相关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跨部门合作,共同推动慢病防控工作,促进信息共享,加强经验交流。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单位的慢病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慢病防控工作宣传力度不足,导致部分居民对慢病的预防意识不强。
二、社区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慢性病防控工作总结

慢性病防控工作总结
慢性病防控工作的总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
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慢性病知识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慢性病防控意识和健康行为,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行为。
2.健康管理服务:建立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定期对患者进行体检和指导,提供个体化的健康管理计划和落实措施,帮助患者控制疾病的进展和提高生活质量。
3.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通过开展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和教育,倡导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习惯,减少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
4.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对慢性病的诊疗和管理能力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5.加强多部门合作:建立跨部门的合作机制,加强慢性病防控的整体规划和协调,推动各部门共同参与慢性病防控工作,在政策、法规、环境等方面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6.加强科研和监测:加强慢性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工作,及时掌握慢性病的发展趋势和风险因素,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并推动慢性病相关科研工作的开展。
综上所述,慢性病防控工作需要同时进行宣传教育、健康管理、生活方式倡导、医疗服务提升、部门合作和科研监测等多方面的工作,通过综合治理和综合防控的方式,全面提高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水平。
慢病防控工作总结9篇

慢病防控工作总结9篇第1篇示例:慢性疾病是指发病过程漫长、进展缓慢、病情病程较长,一般缺乏自愈能力的疾病。
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肝病等。
由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根据卫生部统计数据,我国被慢性病折磨的患者已经超过2亿,占人口总数的15%。
近年来,我国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所以慢性病的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慢病防控的定义慢性病防控是指采取针对慢性病的发病原因和危险因素,通过干预和管理措施,最终达到减少慢性病的发病率、病死率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一系列综合性工作。
二、慢病防控的重点工作(一)健康教育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对于慢性病防控至关重要。
通过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普及慢性病的防控知识和技能,提高公众对于慢性病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对于不同年龄段、职业的人群采取差异化的健康教育措施,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二)早期筛查慢性病的早期筛查对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提高生活质量起着关键作用。
开展慢性病的筛查工作,对于高危人群进行定期体检,提前发现患者并进行干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慢性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三)控制危险因素慢性病的发病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如不良的生活方式、不良饮食习惯、抽烟、酗酒等。
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对于慢性病防控至关重要。
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力度,同时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宣传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习惯。
(四)规范化管理建立慢性病患者的档案管理系统,对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
建立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档案,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治疗方案等,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和干预措施。
建立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网络,进行患者的定期随访和跟踪调查,及时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
(五)多学科合作慢性病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多学科的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慢性病的防控工作。
卫生部门慢性病防治工作总结

卫生部门慢性病防治工作总结概述本文总结了卫生部门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重点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健康宣教、预防控制、诊断治疗、康复管理和政策推动。
健康宣教卫生部门通过广泛开展健康宣教活动,提高了公众对慢性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通过宣传慢性病的危害性和预防方法,让居民了解到积极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重要性。
此外,卫生部门还加强了媒体合作,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相关信息,提高了宣传效果。
预防控制卫生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通过开展健康体检和健康教育活动,及时发现慢性病的高危人群,提供个体化的预防指导。
此外,卫生部门还积极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以减少慢性病的发生率。
诊断治疗卫生部门加强了慢性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通过建立慢性病管理体系,提高了对慢性病患者的跟踪和管理能力。
卫生部门还加强了医务人员的培训,提升了其对慢性病的识别和治疗水平。
康复管理卫生部门注重慢性病患者的康复管理工作。
通过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提供专业化的康复服务,协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
此外,卫生部门还加强了康复机构与社区的合作,促进了康复工作的开展。
政策推动卫生部门积极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慢性病防治提供支持和保障。
通过参与政策研究和制定,卫生部门为慢性病的综合管理和终身管理提供了政策框架。
同时,卫生部门还积极争取经费支持,提高了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结论卫生部门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仍需进一步加强健康宣教、预防控制、诊断治疗、康复管理和政策推动等方面的工作。
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才能更好地防控慢性病,提高公众健康水平。
慢性病防控工作总结范文(精选6篇)

慢性病防控工作总结范文(精选6篇)慢性病防控工作总结范文(精选6篇)一段时间的工作在不经意间已经告一段落了,回首这段不平凡的时间,有欢笑,有泪水,有成长,有不足,好好地做个梳理并写一份工作总结吧。
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慢性病防控工作总结范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慢性病防控工作总结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既是一组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高、严重耗费社会资源,危害劳动力、人口健康的疾病,也是可预防、可控制的疾病。
根据省、市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xx—20xx年)及卫十一项目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我县慢性病防治工作制度及流程,建立慢性病防治绿色通道。
各领域、多方合作的综合防治模式,提高慢性病患者的发现率、规范管理率、服药率、控制率,从而降低我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分析慢性病管理中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探讨适应我县农村经济、简便、确切、适用的高血压防治管理模式。
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明确职责,完善县、乡、村三级慢性病防治网络1、卫生局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和协调全县慢性病管理和督导工作;积极开展多部门的合作,落实相关资源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的保障措施;将慢性病管理工作纳入乡镇卫生院、村所诊疗工作考核内容,评价和发布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和技术方案。
2、疾病控制中心成立慢性病防治科室,根据上级工作计划安排,制定本县工作计划;负责组织实施本县的慢性病管理工作,并进行质量控制、督导、考核、评估;对乡镇卫生院、村所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及提供适宜的防治方法和技术;探索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的方法,研究开发和制作健康教育的材料;组织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收集、整理、分析全县慢性病规范管理工作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调整防治方案,协调解决防治方案执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并根据工作结果提出改进策略。
3、乡镇卫生院、村所具体实施本社区居民慢性病病人发现、诊断、建档、微机录入、常规治疗、随访管理和转诊。
慢性病工作总结

慢性病工作总结慢性病是指病程较长、进展缓慢、治疗难度较大的一类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针对慢性病的防控和管理,我单位进行了一系列工作,现进行总结如下:一、工作背景和目标慢性病在我国已成为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为了提高慢性病防控和管理水平,我们制定了以下工作目标:1. 提高慢性病的早期筛查率和诊断率;2. 提高慢性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3. 减少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二、工作内容和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健康教育活动等形式,向群众普及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提高群众对慢性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2. 建立慢性病管理档案对已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建立档案,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病史、用药情况等,以方便随时掌握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治疗情况,并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3. 定期随访和复查针对慢性病患者,我们定期进行电话或上门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用药情况,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并鼓励患者定期复查,确保治疗效果。
4. 建立健康管理团队组建专业的健康管理团队,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等,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定期健康评估、个性化的健康指导等。
5. 加强医患沟通通过定期召开慢性病患者座谈会、开展医患互动活动等形式,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见,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提高患者对医疗工作的满意度。
三、工作成效和经验总结通过我们的努力,取得了以下成效:1. 慢性病的早期筛查率和诊断率明显提高,早期干预的效果显著;2. 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得到了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3. 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社会经济负担减轻。
在工作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以下经验:1. 加强宣传教育是提高群众对慢性病认识的重要手段,要利用多种渠道和形式进行宣传,提高宣传的覆盖面和针对性;2. 建立慢性病管理档案是提高患者管理效果的关键,要加强档案的建设和管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3. 定期随访和复查是确保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要做好随访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的随访服务;4. 建立健康管理团队是提供全方位健康管理服务的基础,要加强团队的建设和培训,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5. 加强医患沟通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关键,要注重医患之间的沟通技巧和方法,改善医患关系,增强患者的信任和依从性。
2019年慢病科年工作总结 -

漾濞县疾控中心2019年慢病科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2019年,慢病科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在县卫健局、中心领导的支持和各基层单位的积极配合下,积极完成省、州级慢性病和地方病防治工作要求的各项任务。
现将2019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高血压、糖尿病、65岁老年人健康管理情况:截止2019年11月30日,全县高血压、糖尿病、65岁以上老年人建档管理情况如下:1、高血压建档管理6598人,其中建档立卡患者1119人,第三季度血压达标人数5587人,血压控制率为84%,随访19157人次,人均随访3次,按《2017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2017年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要求第三季度规范管理6042人,规范管理率91%,其中建档立卡患者规范管理1109人,规范管理率99%。
2、糖尿病建档管理1495人,其中建档立卡患者204人,第三季度血糖值达标人数1220人,血糖达标率为81%,2019年体检1054人,体检完成率71%,随访4178人次,人均随访3次,按《2017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第三规范管理1054人,规范管理率71%,其中建档立卡患者规范管理203人,规范管理率99%。
3、65岁及以上老年人建档管理人数8733人,健康管理人数为6430人,健康管理率率73%。
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情况1、制定了相关的实施方案、计划、制度为了有计划的开展工作,制定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实施方案、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排查工作制度,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工作制度、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和流程以及确定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信息系统数据质控员和业务管理员。
2、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截止2019年11月30日全县共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550人,其中建档立卡患者176人,第三季度随访时分类为病情稳定的患者数为464人,病情稳定率为84%,2019年度体检438人,体检完成率79%,随访1605人次,人均随访3次。
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总结报告

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总结报告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总结报告一、工作目标和任务我院作为一所综合性医院,一直致力于慢性病的防控工作。
在2019年初,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慢性病全面防控的相关工作要求,我院确定了慢性病综合防控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即: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规范诊疗,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和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加强科研,提高我院在慢性病防控方面的科研水平。
二、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1、加强宣传教育我院在慢性病综合防控中,将宣传教育作为重点环节,通过发布海报、发放宣传资料、开展专题讲座等方式,提高患者和社会公众对慢性病的认知和防控意识。
同时,我院还建立了慢性病宣传教育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慢性病防控知识,得到了广大患者和社会公众的积极反响。
2、规范诊疗为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和患者的治疗效果,我院重视规范诊疗工作,落实了临床路径管理、制定了标准化诊疗方案等措施,并开展了规范诊疗专项培训,把规范诊疗工作落实到了每个医务人员的日常临床工作中。
3、加强科研慢性病综合防控的工作需要有科研支撑,我院加强了慢性病防控的科研工作,开展了大量的科研项目,涵盖了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在提高慢性病治疗水平的同时,也促进了我院的学术进步。
三、工作难点及问题在慢性病综合防控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难点和问题。
首先,宣传教育工作需要达到广泛的覆盖率,但人力和资源都有限,我们需要找到更多的宣传教育渠道;其次,规范诊疗工作需要严格要求,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医务人员操作不规范的情况,需要加强培训和监管;最后,科研工作需要特定的研究领域知识储备,但我们团队在这方面的知识储备还有待提高。
四、工作质量和压力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质量不仅体现在防控效果上,更体现在工作人员的质量上,需要我们全方位提高自身素质。
在工作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承受工作压力,尤其是在繁忙的工作时段,需要我们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和高效的工作效率。
某年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总结报告

某年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总结报告某年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总结报告一、工作目标和任务:本年度,我所负责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主要目标是加强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提高慢性病的管理水平,努力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具体任务如下:1. 制定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2. 提高社区医生的慢性病防治意识,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供科学、准确的健康指导。
3. 加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对患者的管理和治疗,提高治疗水平。
4. 推广使用电子病历,加强对患者信息的管理,在确保患者隐私的前提下,提高管理效率。
5. 积极推广抗高血压、抗糖尿病、抗高血脂药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二、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本年度,我所负责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进展如下:1. 制定了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并且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指导。
2. 开展了一系列的健康教育活动,让社区医生和居民更加关注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
3. 加强了对患者的管理和治疗,出台了一系列治疗方案和管理制度,提高了治疗效果。
4. 成功地推广了使用电子病历,提高了管理效率,解决了患者信息管理混乱的问题。
5. 推广了抗高血压、抗糖尿病、抗高血脂药物,有效降低了患者的病情和死亡率。
三、工作难点及问题:1. 慢性病复发率高,部分患者不重视治疗,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2. 社区医疗机构对慢性病防治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具体的防治方案和指导。
3. 慢性病防治的资金投入不够,防治设备和药物配备不足。
四、工作质量和压力:本年度,我们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我们的工作质量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社区居民的赞誉。
但是,我们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一方面来自于工作任务的完成,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领导和社会的期望。
我们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力争在更高的水平上发挥我们的职业优势。
五、工作经验和教训:1. 加强宣传和教育。
社区医生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提高社区居民对慢性病的认识和关注,促进大家积极参与健康公益活动。
2. 强化管理和监督。
慢病防控工作总结_2019年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总结报告

慢病防控工作总结_2019年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总结报告_12019年我县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在县卫计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疾控中心的精心指导下,依据国家省市有关工作规范要求,依托县镇村三级疾病防控体系,以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为抓手,完善慢性病管理长效机制,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科学有效地开展了慢性病监测工作,广泛宣传慢性病防控知识,积极实施高危人群发现和行为干预,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规范实施了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患者管理工作,落实了疾病预防控制“八大行动”慢性病防治工作。
现将全年我县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总结如下:一、政府牵头,多部门合作,高质量通过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复审工作。
一是县政府把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作为惠及民生的系统工程来抓,县慢性病综合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人员变动,及时更新了以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主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宣传部、发改局、卫计局、财政局、教体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慢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政府办印发了《2019年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复审方案》等一系列文件。
二是县考核办分解下达了2019年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复审工作目标任务,县政府、各镇、各部门签订了2019年度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目标责任书。
各部门坚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方针,依托本单位实际制定了控烟、减盐、降低有害饮酒、控油、控制体重和全民健身等相关政策制度。
三是县卫计局根据全县各医疗卫生机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划片包抓各镇卫生院慢性病业务培训。
县疾控中心作为全县慢性病综合防控业务指导单位,在自身专业技术人员紧张的情况下,调配3名业务骨干专职从事慢性病防控工作。
四是示范县巩固提升不断加强,全县迎检慢性病示范县复审工作,经过不懈努力,我县被重新确认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在巩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建设成果、完善体系机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等方面成效显著,工作成绩突出。
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总结

建立健全监督与评估机制,定期对慢性病防治工作进行评估,发现 问题并及时整改。
06
工作展望与计划
持续推进慢性病防治工作
完善慢性病防治体系
01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慢性病防治能力。
开展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
02
针对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等危险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干预
措施。
加强慢性病患者管理
政府、医疗机构、社区和居民共同参 与的慢性病防治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形成了合力。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慢性病防治中发 挥了重要作用,为居民提供了便捷、 有效的服务。
04
存在问题与挑战
医疗资源不足
01
02
03
医疗设施分布不均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医 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 部分地区居民难以获得及 时有效的医者自
我管理能力。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1 2
参与国际慢性病防治项目
与国际组织合作,共同推进慢性病防治工作。
引进国际先进防治经验
学习借鉴国际上成功的慢性病防治经验和方法。
3
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举办慢性病防治学术会议,促进国际间的学术交 流与合作。
探索新的防治策略与方法
慢性病发病率下降
经过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慢 性病发病率得到了有效控制, 部分地区发病率下降明显。
通过早期筛查和干预,提高了 慢性病患者的早期发现率,减 少了慢性病的恶化。
针对高危人群的干预措施得到 了有效实施,降低了慢性病的 高危人群发病率。
社区参与度增强
社区居民参与慢性病防治工作的积极 性提高,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参与氛围 。
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总结
汇报人: 2023-12-26
慢病防控工作总结

慢病防控工作总结慢性病是指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病程长、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
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社会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给社会和个体带来了巨大的健康和经济负担。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都开展了大量的慢性病防控工作。
本文对慢性病防控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自全国慢性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绩。
在政策层面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慢性病防控相关政策,明确了慢性病防控的目标、重点和措施。
各级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相应的实施细则和办法,确保了慢性病防控工作的有序推进。
在监测与评估方面,建立了全国慢性病监测与评估网络系统,实现了对慢性病发病率、死亡率和危险因素的动态监测。
开展了全国慢性病健康教育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为慢性病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
在健康促进、干预和管理方面,各级卫生部门积极开展了慢性病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高了公众对慢性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通过建立慢性病健康管理机制,开展了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疾病的管理和干预,有效控制了慢性病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
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加强了慢性病的研究与创新,提高了慢性病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加强了慢性病预防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为慢性病防控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尽管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是慢病防控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慢性病防控政策的实施存在不到位和不均衡的情况。
有些地区对慢性病防控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政策的执行效果不明显,导致慢性病的发病和死亡率依然居高不下。
在慢性病监测与评估方面存在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
由于监测与评估工作需要各类专业人才的支持,但目前相关专业人才的数量仍然不足,导致慢性病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存在困难。
在健康促进、干预和管理方面,重点疾病的健康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
一些地方虽然开展了相关的健康管理工作,但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效果不佳,控制慢性病的难度增加。
慢病防控工作总结

慢病防控工作总结慢性病是指持续或进展缓慢、持久的,以至于对病人长期生活质量产生影响的疾病。
它们往往需要长期的管理和治疗,因此慢性病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慢性病的防控工作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来减少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本文将对慢性病防控工作进行总结,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慢性病防控工作需要政府部门的全力支持和领导。
政府需要根据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预防控制需求,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战略。
政府要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及时了解慢性病的发病情况和变化趋势,以便及时调整预防控制策略。
政府还应加强对慢性病预防和管理的投入,提供足够的资金和保障,保障慢性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政府还应加强对慢性病防控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慢性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社会各界也需要积极参与慢性病防控工作。
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强对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提高对慢性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服务,促进患者的康复。
学校、企业和社区等各级组织应加强对慢性病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慢性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引导大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减少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
个人也应该积极参与慢性病的防控工作。
每个人都应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度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减少吸烟和酗酒等不良习惯,提高免疫力,减少慢性病的发生。
对于已经患有慢性病的患者,也应该积极参与治疗,按时按量服药,定期复诊,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乐观的心态,树立信心,尽早康复。
慢性病的防控工作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建设健康中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总结报告
2019年我县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在县卫计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疾控中心的精心指导下,依据国家省市有关工作规范要求,依托县镇村三级疾病防控体系,以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为抓手,完善慢性病管理长效机制,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科学有效地开展了慢性病监测工作,广泛宣传慢性病防控知识,积极实施高危人群发现和行为干预,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规范实施了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患者管理工作,落实了疾病预防控制“八大行动”慢性病防治工作。
现将全年我县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府牵头,多部门合作,高质量通过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复审工作。
一是县政府把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作为惠及民生的系统工程来抓,县慢性病综合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人员变动,及时更新了以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主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宣传部、发改局、卫计局、财政局、教体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慢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政府办印发了《2019年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复审方案》等一系列文件。
二是县考核办分解下达了2019年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复审工作目标任务,县政府、各镇、各部门签订了2019年度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目标责任书。
各部门坚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方针,依托本单位实际制定了控烟、减盐、降低有害饮酒、控油、控制体重和全民健身等相关政策制度。
三是县卫计局根据全县各医疗卫生机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划片包抓各镇卫生院慢性病业务培训。
县疾控中心作为全县慢性病综合防控业务指导单位,在自身专业技术人员紧张的情况下,调配3名业务骨干专职从事慢性病防控工作。
四是示范县巩固提升不断加强,全县迎检慢性病示范县复审工作,经过不懈努力,我县被重新确认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在巩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建设成果、完善体系机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等方面成效显著,工作成绩突出。
我县被国家卫健委命名为十
佳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并作为中西部唯一县区在上海举办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推进会上做经验交流发言。
二、镇府倡导,全民参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深入人心。
一是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筹建职工健身活动场所,购置活动器材。
认真落实工间操健身制度,使干部职工每天运动时间均超过20分钟。
先后组织举办了职业男篮对抗赛、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环湖健步行,及全县庆五一职工工间操大赛等赛事共11次,全民健身浓厚氛围。
二是全面实施以“合理膳食、平衡营养”宣传活动以来,有关部门组织联合行动,开展专项检查,积极推广营养标签,大力宣传平衡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减油限盐等健康生活方式行动10余场次。
三是全县控烟活动氛围浓厚。
坚持控烟工作周巡查、常宣传制度,全县共建成无烟单位43个,全县无烟单位覆盖率为100%。
四是我县今年成功创建为省级全民健身示范县,特别在政府履职、活动开展、设施建设、赛事活动、健康指导等方面起到了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今年健康创建活动扎实开展,新创建健康学校2所,健康村5个。
三、加强培训,细化考核,慢性病防控工作规范化运行。
一是强化目标责任制管理。
中心结合工作实际,按照注重细节、业务量化、便于管理的原则,签订了慢性病综合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公卫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由县局与各医疗卫生单位签订。
把慢性病作为疾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很大比重。
二是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中心全年共开展慢性病防控工作专题培训8次,培训人员480人次。
特别是以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培训为主题,举办了全县基层专干及乡医知识培训会,全年共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新指标、国家公共卫生项目规范(第三版)及四大监测工作为内容的慢性病专题培训会4场次,培训工作人员120人次,促进了我县县镇村三级疾控人员业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三是督促县级医疗机构(县医院、中医院、妇保院)对镇慢性病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分片技术培训两次,促进了全县慢性病防控知识的交流,全面提高了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对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指导能力。
四是考核采取季度考核与重点督导相结合的
考核模式,共开展重点督导6次,按季度对各单位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严格按照工作量兑现公卫经费,对督导和考核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时限,限期督促整改。
五是组织人员修订了《千阳县基本公共卫生精细化管理方案》和《千阳县疾控工作指南》,提高和规范了全县慢病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
四、立足实际、形式多样,健康教育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我县采取电视、广播、手机短信、宣传栏、知识讲座和慢性病主题健康宣传日设点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广覆盖的慢性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依托农村庙会、集市等机会,结合法定节假日城区主要公共休闲场所人流量大的特点,组织人员采用设置展板、发放宣传资料、播放音像资料、免费检测健康指标、接受群众咨询等形式,进行设点宣传,形成常态化健康教育机制。
二是慢性病防治技术人员深入学校,对全县所有中小学、托幼机构的保健老师进行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对学校的健康教育覆盖率、幼儿园健康讲座覆盖率、小学儿童龋齿填充率、符合适应症儿童窝沟封闭率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三是慢性病防控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制作了居民健康素养66条等内容的健康知识手册2000本,发放到每个贫困户手中,努力遏制因慢性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制作慢性病防治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国家公共卫生项目宣传版面20余个,对深度贫困村(段家湾村、上店村、坪上村、白村寺村)主要进行慢性病防控知识宣传。
四是据统计,2019年全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知识大型户外广告牌共设置6块、设置宣传栏134个、更换内容430期、悬挂条幅200余条、印制宣传单80000余张、张贴宣传画6000余张、发放知识手册5000本、播放音像资料6000余小时、设点宣传100余场次。
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利用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宣传活动,提高了全县人民群众的慢性病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五、扎实筛查,早期干预,高危人群干预初见成效。
一是各医疗单位严格落实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各单位在门诊大厅全部建立了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开展高危人群筛查,对筛查出的高危人群和患者分类登记,根据不同人群建立健
康档案,及早发现慢性病高危人群和患者,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管理。
二是积极落实干预措施,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工作原则,全面落实干预措施。
今年全县288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共4655人进行了全面健康体检。
对查出的慢性病高危人群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干预活动,患者全部落实了责任医护人员,给予规范化管理。
六、积极探索,认真工作,慢性病监测数据质量不断提升。
一是截止12月底,全县共报告死亡个案881例,估算年粗死亡率7‰,报告及时率97%,审核率100%,多死因链填写完整率100%。
报告肿瘤发病367例,肿瘤发病率292/10万,定期开展死亡及肿瘤漏报病例的补报工作。
二是按照省市统一安排,于今年1月份将2017年全县发病死亡肿瘤数据上报省疾控中心,并在4月份对2015年发病和死亡的肿瘤数据进行在整理后上报国家肿瘤数据库。
按照要求开展了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工作,全年共上报心脑血管事件4058例。
三是监测点工作规范开展。
县人民医院、南寨中心卫生院、柿沟卫生院坚持每月上报慢性病报告卡、月报表、死亡报告卡,中心汇总后上报到市中心。
经统计全年共登记管理高血压1035例、糖尿病262例、脑卒中249例、冠心病541例、恶性肿瘤367例。
七、明确要求,细化服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不断加强。
一是扎实开展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慢性病服务项目服务管理工作,加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
完善了慢性病患者发现、筛查、登记、管理工作制度,坚持每月更新辖区高血压、糖尿病发病、患病、死亡数据。
每季度开展一次面对面随访,每年体检1次。
并将所有在管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录入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平台,进行纸质档案和系统平台双管理,实现了慢性病患者管理信息化。
二是大力推进患者自我管理,全县建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101个,均达到了由专业人员提供慢性病专业指导,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治疗、康复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是结合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充分发挥县、镇、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优势,推出了以“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重点人群跟踪
服务、提供健康评估和开展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镇村医生签约式服务”活动,把慢性病服务管理作为主要内容。
通过健康建档,对全县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进行详细记载,上门服务,定期随访,指导用药,使慢性病患者管理更加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