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平台-江西古籍保护网
“全国古籍普查平台”使用说明
四、普查平台使用说明 ......................................................... 8
1、账号的创建及管理 ......................................................... 8 (1)注册账号.............................................................. 8 (2)激活账号及分配角色.................................................... 9 (3)找回密码............................................................. 12
II一、“全ຫໍສະໝຸດ 古籍普查平台”简介古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同时也因其 不可再生而弥足珍贵。
为更好地了解我国现存古籍的保护状况、加强对古籍的保护和管理,国家已于 2007 年 2 月启动“中 华古籍保护计划”。
全国古籍普查作为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基础性工作,是古籍抢救、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重要环 节,其目的是全面了解和掌握各级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及民间所藏古籍情况,对登记的古籍进行详细清 点和编目整理,建立中华古籍综合信息数据库,形成中华古籍联合目录,以便国家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 展古籍保护工作,加强对古籍的管理,促进对古籍资源的利用。
普通古籍普查工作流程介绍
普通古籍普查工作流程介绍董馥荣李慧古籍普查是古籍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是对现存古籍的品种、数量、级别等次、破损情况和保存环境所进行的调查、鉴定和记录。
在对登记古籍进行详细清点和编目整理的基础上,以期未来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古籍保护工作。
目前,普通古籍普查工作主要分为古籍核查、古籍普查平台登记两个步骤进行。
古籍核查1.1目的为了配合《中华古籍总目·国图卷》的编撰工作,古籍核查工作优先保证《中华古籍总目》各款目的著录要求,同时满足普查平台登记各要素的著录需要。
1.2背景普查工作初期,综合考虑了多方因素,特增加古籍核查这一环节。
按照古籍普查的工作计划,2011年要求快速启动项目,古籍馆积极响应。
当时普查软件平台正处于调试阶段,普查工作要求先进行线下纸本表格或电子表格登记,考虑到我馆编目数据量大,已有的编目数据比较完备,部分数据甚至可以借鉴趋于成熟的书目资料,于是先开始古籍核查工作。
不仅如此,古籍普查是一次整合图书馆古籍工作、培养人才的有利机会。
考虑到我馆大规模的编目工作已经结束,近几年新入馆员工编目经验缺乏的实际情况,希望借助这次古籍普查的机会,达成培养古籍编目新生力量的目标。
1.3前期准备(1)将《中华古籍总目》分类法与国图普通古籍采用的《中文普通线装书分类表》(即刘国钧的“十五大类分类法”)相对照,做了一个系统的梳理,建立对应关系,适应《中华古籍总目》的分类要求;(2)国图现有33万条普通古籍编目数据(MARK),由古籍保护中心提供技术支持,于2011年3月份,进行了多次编目数据导入平台的试验。
对馆藏编目数据(MARK)的各类字段进行切分,借助唯一标识符(MARK的001字段)和特定的附加条件,实现了MARK格式与平台的有效对接与转换,将馆藏编目数据(MARK)顺利批量导入普查平台中;(3)选择了相对成熟完善的地志门类数据进行核查。
可以借鉴《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国家图书馆普通古籍总目•地志门》等书目。
文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通知
文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文化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03.28•【文号】文社文发[2011]12号•【施行日期】2011.03.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文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通知(2011年3月28日文社文发〔2011〕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自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在全国古籍保护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全国古籍保护工作进展顺利,古籍普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申报评审、古籍修复、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古籍保护工作机制初步形成。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为使古籍保护工作在“十二五”期间更加深入、扎实地开展,现就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通知如下:一、推进古籍普查,建立适时申报、分批评审《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工作机制(一)推进古籍普查工作。
古籍普查工作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主要内容,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古籍普查工作,加强对古籍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资金投入和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古籍普查工作的开展。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为相关单位提供人员培训、普查登记咨询等支持,做好普查数据的审核,加快研制少数民族语言古籍普查软件平台、珍贵古籍保护修复监测系统,完善“全国古籍普查平台”系统。
各地要进一步加快古籍普查进度,及时申报普查数据。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各省级古籍保护中心要以普查数据为基础,分工协作,开展“中华古籍数字资源库”建设。
(二)建立适时申报、分批评审《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及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工作机制。
今后,《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及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评审将成为常态工作,全年开展,文化部不再就评审工作印发通知,各地可由省级古籍保护中心随时申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将根据申报情况适时组织专家评审。
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平台-江西古籍保护网
1
“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平台”古籍著录与导入
一.著录
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规定了六项古籍著录项目(索书号、题名卷 数、著者、版本、册数、存缺卷)。我们以汉文古籍为例详细说明古籍 著录方法。 登录“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平台”之后,点击“古籍登记编辑”中 “创建新录入”的“汉文古籍”,进入汉文古籍编辑页面,如图所示:
从ILAS中输出MARC数据 12
特别注意的是丛书的输出数据.丛书的输出数据必须进行调整之后才能 导入平台。丛书数据从ILAS中导出之后,打开文件,把丛书总目调整到这条 数据的最前面,后面紧跟各子目。并将丛书总目头标区中的字母c改为nam1, 将丛书子目头标区中的字母c改为nam2.如图所示:
调整后的丛书数据 13
导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书 17
推荐一款实用软件:EmEditor EmEditor(可在江西古籍保护网“古籍普查”—“表格下载”栏目下载, 此软件为绿色软件,下载之后即可使用)是一款在Windows平台上运行的文字 编辑程式。它支持多种配置,可进行文字的繁简转换,是替代记事本的最 佳编辑器。由于部分馆在ILASA著录的古籍数据是用简体中文著录的,而 普查登记平台著录古籍要求用繁体中文,运用此编辑器可轻松实现文字的 繁简转换。
按索取号、控制号等输出。下面我们以索取号为例讲解数据输出过程。 首先在“输出检索途径”中选择按索取号输出,然后在“输出起始
键值”、“输出终止键值”填入要输出数据的检索号。其次,点击输出
数据文件后面的“浏览”,会蹦出一个对话框,设置好文件名,并将文 件名后缀改为ISO,然后点击保存。最后,点击左上角“开始”,即可输 出数据。如下图所示:
附录书著者与书名正文著者相同的著录方法 8
附录书著者与书名正文的著者不同时,增加一个题名著者,在增加的题 名著者项著录附…书。附录书卷数计入这部古籍的总卷数统计中。如图所示:
古籍普查登记表填写规范说明
等字。
西周、春 秋、戰
国别,一般按现通行规范国家简 名著录;无合适
國、秦、漢、三國 的现通行规范国家简名时,可按原书所题国别名称著
魏、三國蜀、三國 录。
吳、晉、南朝宋、
朝代/国别,均不加括号。
齊、梁、陳、北魏、
朝代/國別 *
東魏、西 魏、北 齊、北周、隋、唐、
五代、宋、遼、西
夏、金、蒙古、元、
明、清
公佈時間 *
公佈者 *
題名附注 *
著者附注 *
版本附注 *
其他附注 *
其
書名 *
他
書 名 書名依據 *
表
序號 *
用阿拉伯数字著录登记人员赋予 的第一级具有完 整书名的子目顺序号。
內部編號 * 子
用阿拉伯数字照录丛书内部固有 的第一级具有完 整书名的子目编号。
目 第×級子
*
表
目名稱 *
分丛书、底层子目逐级著录。 此字段的下拉菜单、字段说明、 软件处理要求, 同于《基本情况表》“书名”字段。
表示,如“P2b-8a”。
復合類型 *
合刻、合印、合写、 合订、合函
丛书零种登记时著录其所属丛书 ,从总丛书到分
所屬叢書 *
丛书逐级填写,每级之间用一空格, 最后填写此丛书
零种所属丛书或分丛书中的编号。
* 清、明、元、蒙古、 以朝代名及年号纪年表示。跨年的,用“至”连
版本時代 *
南宋、金、北宋、 接起迄年份。具体刻印年代不明确的,可只写朝代或 辽、西夏、宋、五 朝代时段,如“明初”。
冊件數及 * 單位
冊、卷、幅、葉 、 件、張、其他
阿拉伯数字+计量单位。
冊件數説 明
*
函、葉、件、張 、 帙、包、其他
古籍普查用网址
http://61.175.198.140:8080/nlcab/ABAction!init.action普查平臺/F/HFBMDF4CJEN7EN3AE7K6JDR6HCUTPGY6NCM7AKYXQX9XLB 9GYM-02659?func=short-0-b&set_number=038274&request=WRD%20%3D%20%28%20%E5 %91%A8%E6%98%93%E6%9C%AC%E4%B9%89%20%E6%B8%85%20%29國圖數據庫http://digitalarchives.tw/台灣數據庫/opac/simpleSearch.do cails數據庫/南圖數據庫/guji/上海图书馆.tw/ttscgi/ttswebnew?@0:0:1:/opc/catalog/rarecat3openg: ,/ttsweb/newimg/ttsweb-0-4.gif:http|//.tw/rbookhtml/rbookhtml/nclrbook.htm@@0.1 731900706680738中文古籍数据库.tw/main.htm异体字字典/快典网1.清末民国年间的人,作者年代的怎么处理。
答:類似跨時代的著者,在填寫著者時代時,一般從後,即若此人生存活動在清末民國間,則作民國人著錄。
與此相關連的是版本項則完全客觀著錄刻印年代。
海宁周芸燕(351954036) 14:52:20好的,多谢陈老师!浙圖陳誼(1437944717) 14:56:012.版本年代初步确定为民国八年,序的时间为民国十年,那这个序的时间会影响版本吗答:版本年代與序跋年代或是內封/書名頁等署款時間不一致的情況,在版本鑒定中是很常見的問題。
如果能確切確定版本時間,而序跋、牌記/書名頁等時間也能確定是後來增添上去的,則屬於同版後印加上去的,這種情況的序跋時間除在序跋項正常著錄外,在版本附注中說明。
《全国古籍普查平台分类表》对古籍分类的意义
《全国古籍普查平台分类表》对古籍分类的意义作者:李琳曾惠琼来源:《兰台世界·上半月》2017年第12期摘要古籍分类是古籍整理工作中的首要且重要问题,我国古籍分类历史悠久方法众多。
《全国古籍普查平台分类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承并发扬了传统的四部法,成为更完善的六部法,具有重大意义,但同时分类法中也有一部分不足需要完善。
关键词《全国古籍普查平台分类表》古籍分类四部法中图分类号 G255.1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17-07-02古籍是指过去历朝所留下的书籍,是中国古代的图书,又被称为典籍、文献。
古籍中记录着绵延数千年的华夏文明,是我们珍贵的财富。
对于古籍保护整理工作,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并且组织开展了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开放了全国古籍普查平台,来对各个收藏单位的古籍进行摸底记录,以期对全国古籍进行系统性的整理以及开发、利用。
一、古籍分类的沿革在古籍整理工作中,古籍分类是首要面临的工作,而且也是古籍整理工作的重点之一。
我国的古籍从数量到种类都十分的繁多,而且古籍分类的问题也是从古至今一直不断研讨的一个问题。
古籍分类法最初是由西汉的刘向刘歆父子所提出的“六分法”,这一分类法在《七略》中被完整地记录了下来,并且根据《七略》,刘向刘歆父子将当时的书籍进行了编目整理,整理出了目录《别录》。
《七略》和《别录》创造了中国目录学的先河。
虽然这两部书在唐以后均已亡佚,但是在《汉书·艺文志》中保留了《七略》的绝大部分,使我们今天可以看到我国目录学的这一基础。
魏晋南北时期,荀勖编纂的《晋中经簿》将书籍改分甲、乙、丙、丁四部,亦称经、子、史、集四大类。
“六分法”开始向“四分法”过渡。
李充编纂的《晋元帝四部书目》中更换乙、丙两部的次第,使甲部纪经书,乙部纪史书,丙部纪子书,丁部纪集书。
唐代魏徵将书籍分类分为四部四十类,冠以经、史、子、集之名,并将释道两家的书籍附录在后,编成《隋书·经籍志》,自此以后经史子集的四部分类法一直在中国目录编纂中占主导地位。
全国古籍普查平台使用中的若干问题
全国古籍普查平台使用中的若干问题作者:王俊红来源:《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年第06期关键词:古籍保护;普查平台摘要:笔者通过使用,论述了全国古籍普查平台的各项登记、分类、定级、上传书影、完成著录、提交数据等操作实践方法。
中图分类号:G255 文献标识码:G 文章编号:1003-1588(2011)06-0029-03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大力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
古籍普查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古籍保护的基础性工作。
古籍普查是对现存古籍的品种、数量、级别等次、破损情况和保护环境所进行的调查、鉴定和记录,是对登记的古籍进行详细的清点和编目整理,建立中华古籍联合目录和中华古籍综合信息数据库。
古籍属于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认识古籍遗产的全貌,理清古籍的品种、数量和价值,对于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非常重要。
为了保证全国古籍普查顺利进行,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研发了全国古籍普查平台,笔者根据一年来使用全国古籍普查平台中的体会,结合古籍著录实际情况,就全国古籍普查平台使用方法和各位同仁商讨。
1 古籍普查平台简介“全国古籍普查平台”(以下简称“普查平台”)是全国古籍普查的工作平台和发布平台。
普查平台分为业务处理系统和发布系统两大部分,业务处理系统是公共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科研单位图书馆、文博单位图书馆(藏书楼)、宗教单位图书馆(藏经阁)及个人或私人收藏机构著录古籍的编目系统;发布系统可以看成是古籍普查成果的展示方式之一,它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审核通过的普查数据在网上发布,具有检索和浏览功能。
通过该系统,可以了解已著录古籍的题名、著者、版本、分类、版式、装帧、装具、序跋、刻工、批校题跋、钤印、附件、文献来源、修复历史、丛书子目、定级、定损、相关书影等详细信息。
文化部关于印发《全国古籍普查工作方案》等文件的通知
文化部关于印发《全国古籍普查工作方案》等文件的通知(文社图发〔2007〕3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局,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文件精神,全面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经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审议通过,现将《全国古籍普查工作方案》等有关文件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1. 全国古籍普查工作方案2. 全国古籍保护试点工作方案3.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评审暂行方法4. “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申报评定暂行方法二○○七年八月一日附件1:全国古籍普查工作方案我国古代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为了解我国现存古籍保存保护的现状,加强对古籍的保护和管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的规定,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目的是全面了解和掌握各级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及民间所藏古籍情况,对登记的古籍进行详细清点和编目整理,建立中华古籍综合信息数据库,形成中华古籍联合目录,以便国家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古籍保护工作,加强对古籍的管理。
全国古籍普查是古籍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是古籍抢救、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重要环节。
这是建国以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第一次全面深入的调查,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给予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积极开展工作。
为做此次古籍普查工作,特制订如下方案:一、普查范围和内容这次全国古籍普查范围包括我国境内的国家图书馆、各公共图书馆、文博单位图书馆〔藏书楼〕、高等院校图书馆、科研单位图书馆、宗教单位图书馆〔藏经阁〕等;个人或私人收藏机构,也可以纳入普查范围。
古籍普查对象为我国汉文和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其他特种文献,如甲骨、简牍、帛书、金石拓片、舆图等,暂不列入这次普查范围。
古籍保护岗位职责
古籍保护岗位职责
古籍保护岗位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古籍普查:负责对古籍进行调查、登记、分类、编目,了解古籍的基本情况,为古籍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2.古籍修复:负责对破损、褪色、虫蛀等古籍进行修复,确保古籍的完整性和可读性。
3.古籍保护:采取措施防止古籍遭受自然灾害、人为损坏等,确保古籍的安全存放和妥善保管。
4.古籍研究:对古籍的内容、版本、作者、历史背景等进行研究,挖掘古籍的价值,为学术研究和公众教育提供支持。
5.古籍数字化:负责将古籍转化为数字化格式,便于传播和利用,提高古籍的利用率。
6.古籍出版:参与古籍的整理、校对、出版等工作,推动古籍的传播和普及。
7.文化交流:参与举办古籍相关的展览、讲座、活动等,促进文化交流,提高公众对古籍保护的意识。
8.业务培训:负责对古籍保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整个团队的业务水平。
9.项目申报和管理:负责申报和实施古籍保护项目,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10.与其他部门协作:与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部门等密切合作,
共同推进古籍保护工作。
以上是古籍保护岗位职责的概述,具体工作内容可能因单位、地区和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开展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总结
开展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总结
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是对国家宝贵的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登记,是
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国在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首先,古籍普查登记工作为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通过对古籍文献的全面调查和登记,我们能够了解到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学术思想、社会风貌等方面的丰富信息,为后人研究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依据。
其次,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有助于加强文物保护工作。
古籍文献作为我国宝贵的
文化遗产,其保护工作一直备受关注。
通过对古籍文献的普查登记,我们能够及时了解到古籍文献的分布情况、数量、保存状态等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文物保护工作,有效防止文物的流失和损坏。
古籍普查登记工作还有助于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对古籍文献
的调查和登记,我们能够发现和挖掘一些珍贵的古代文化遗产,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支持。
同时,古籍普查登记工作也有助于促进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总的来说,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工作,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当进一步加大对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成果 以“中华古籍资源库”建设为中心的古籍数字化工作
为中心的古籍数字化工作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引领古籍数字 化新篇章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引领古籍数字化新篇章
中华古籍,这一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因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一 直备受。然而,由于年代久远、保存难度大,以及利用不便等原因,这些宝贵的 文献资料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瑰宝,我国政府积极推进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其中最为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中华古籍资源库”的建 设。
(2)技术难题:虽然已开展了一些数字化工作,但在技术上仍存在一些难题, 如如何更好地保留古籍的原貌和信息,如何提高数字化效率和准确性等问题。
参考内容二
内容摘要
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华古籍的数字化已成为一种趋势。而在这个过 程中,国际合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演示将探讨中华古籍数字化的国际 合作的重要性和相关问题。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引领古籍数字化新篇章
“中华古籍资源库”是一个以数字化方式保护和利用古籍的综合性平台,其 建设的核心是古籍数字化工作。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已经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 成果。通过对全国各大图书馆、博物馆等机构的古籍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和数字化 加工,我们成功地抢救和保护了大量珍贵的古籍。同时,我们也注重提高数字化 工作的标准和规范化,以确保数字化信息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引领古籍数字化新篇章
总之,“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成果斐然,其中以“中华古籍资源库”建设为 中心的古籍数字化工作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全面数字化保护和高效利用 古籍资源,我们不仅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全球文化的 交流与互鉴做出了积极贡献。面向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推动“中华古籍资源 库”向更高水平发展,为实现全球范围内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4.11•【文号】•【施行日期】2022.04.11•【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2022年4月11日)做好古籍工作,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古籍事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古籍抢救保护、整理研究和出版利用,促进古籍事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
2.工作原则。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党委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体制机制,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古籍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
坚持正确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和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坚持统筹布局,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部署,确保古籍工作协调衔接、一体推进。
坚持社会效益优先,提高古籍工作质量,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坚持守正创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服务当代、面向未来,进一步激发古籍事业发展活力。
3.主要目标。
古籍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健全,工作水平有效提升,古籍保护传承、开发利用成效显著,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古籍工作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更为凸显、作用更加突出,古籍事业繁荣发展。
全国古籍普查平台使用中的若干问题
中 图分 类 号 : 2 5 G 5
文献 标识 码 : C
文章 编号 :0 3 5 8 2 1 )6 0 2 — 3 1 0 —18 (0 1 0 — 0 9 0
20 0 7年 . 国务 院办 公 厅发 布 《 于进 一 步加 强 古 关 籍 保 护 工 作 的 意 见 》国 办 发 [0 76号) 提 出 在 “ ( 2 0] , 十 五 ” 间大 力 实施 “ 期 中华 古 籍保 护 计 划 ” 古 籍 普 查 是 中华 古籍 保 护计 划 的重要 内容 ,也 是 开展 古 籍 保
业务 处理 系统 和发布 系统 两大部 分 . 务 处理 系统 是 业
般 来 说 是 先分 类 后 单位 财 产 登 记号 . 中间 用 “” / 区
分 ,分 类 号一 级类 目应统 一 用 阿拉 伯 数 字或 英 文字 母 , 用 《 国古籍 善本 书 目》 使 中 四部 分类 法 进行 分 类 ,
第3 1卷 第 6期
河 南 图书馆 学刊
21 年 1 01 2月
全国古籍普查平 台使 用 中 的若 干 问题
王 俊 红
( 县 图 书馆 , 南 浚 县 浚 河 4 65 ) 5 2 0
关 键词 : 古籍保 护: 查平 台 普 摘 要 : 者 通过使 用 . 笔 论述 了全 国古籍普 查 平 台的 各项登 记 、 类 、 分 定级 、 上传 书影 、 完成著 录 、 交数 据 等操 提
具 有 检 索 和浏 览 功能 过 该 系统 . 以 了解 已著 录 通 可 古 籍 的题 名 、 者 、 著 版本 、 类 、 分 版式 、 帧 、 具 、 装 装 序 跋 、 工 、 校题跋 、 印 、 刻 批 钤 附件 、 献 来 源 、 复 历 文 修
古籍普查工作情况汇报
古籍普查工作情况汇报
近期,我们对古籍普查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统计,现将工作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们对各地古籍文献进行了广泛的搜集和整理,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机构的古籍文献资源,以及个人收藏的古籍文献。
经过反复比对和核实,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份较为完整的古籍文献目录,涵盖了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古籍文献资源。
其次,我们对古籍文献进行了分类和整理,包括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的古籍文献。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对古籍文献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建立了电子文献数据库,方便学者和研究人员进行检索和利用。
同时,我们还对古籍文献进行了修复和保护工作,针对一些古籍文献的破损和老化问题,我们进行了修复和保护工作,确保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有效的保存和传承。
此外,我们还积极开展了古籍文献的数字化展示和推广工作,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向社会公众展示和推广我们所搜集整理
的古籍文献资源,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中国传统文化。
总的来说,我们的古籍普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保护和推广工作,努力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下去,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事能够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共同推动古籍普查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
谢谢!。
江西省珍贵古籍数字化项目案例分析
江西省珍贵古籍数字化项目案例分析张小燕【摘要】江西省图书馆2015年实施了江西省珍贵古籍数字化项目,建设成果是\"江西珍贵古籍数字资源库\".文章将\"江西珍贵古籍数字资源库\"的建设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提出江西省古籍文献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期能为未来我国公共图书馆古籍文献数字化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期刊名称】《图书馆》【年(卷),期】2018(000)012【总页数】6页(P98-103)【关键词】古籍文献;数字化;案例分析【作者】张小燕【作者单位】江西省图书馆南昌 33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52古代典籍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最为重要的物质载体。
从前,古籍收藏单位注重古籍整理和保护,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古籍收藏单位开始对古籍进行数字化加工、整理以便专家学者研究利用。
那么,什么是古籍数字化?简单来说,古籍数字化就是利用扫描仪、照相机等设备将实体古籍转换成电子数据,接着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电子数据进行整理与发布,形成一个庞大精深的连续性、开放式的古籍数据库,供大众进行海量信息查询、字词频分析,使古籍的阅读、翻检大为便利,提高专家学者研究古籍的工作效率[1]。
古籍数字化的意义有:一是解决了古籍善本藏和用的矛盾;二是有利于地方古籍文献的保护;三是有利于地域文化的建设;四是能为科研工作提供有效服务。
江西古称文献大邦,存世典籍浩如烟海。
作为全省规模最大、藏书最多的综合性公共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以古籍珍善本特色藏书著称,是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古籍数字化是江西省图书馆古籍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从2003年开始建设书目数据库到现在建设全文数据库,江西省图书馆一直致力于保护和利用好赣鄱大地上的珍贵古籍,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提升江西文化软实力。
2015开始,江西省图书馆开始实施江西省珍贵古籍数字化项目——“江西珍贵古籍数字资源库”的建设。
1 江西省珍贵古籍数字化项目建设背景20世纪80年代,台湾“中央图书馆”率先开始建立古籍书目数据库。
古籍平台使用手册
全国古籍普查平台用户手册V1.0目录全国古籍普查平台用户手册V1.0 (1)1. 前言 (4)1.1. 登录 (4)1.2. 忘记密码 (4)1.3. 注册 (5)2. 系统模块及功能 (5)2.1. 首页 (6)2.2. 个人空间 (6)2.2.1. 待处理数据 (7)2.2.2. 已完成数据 (13)2.2.3. 个人统计 (16)2.2.4. 短消息 (16)2.2.5. 修改密码 (17)2.2.6. 修改个人信息 (17)2.2.7. 使用帮助 (18)2.2.8. 退出系统 (18)2.3. 数据转换 (18)2.3.1. 批量导入 (19)2.3.2. 批量导出 (23)2.4. 古籍登记编辑 (25)2.4.1. 加工导入后的数据 (25)2.4.2. 继续上次录入 (26)2.4.3. 定制模板 (27)2.4.4. 套录数据 (27)2.4.5. 创建新录入 (28)2.4.6. 修改数据 (43)2.5. 收藏单位登记 (43)2.5.1. 加工导入后的数据 (43)2.5.2. 继续上次录入 (44)2.5.3. 创建新录入 (44)2.6. 数据检索 (46)2.6.1. 古籍信息检索 (46)2.6.2. 收藏单位信息检索 (46)2.6.3. 名录信息检索 (47)2.7. 在线申报 (48)2.7.1. 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48)2.7.2. 申报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49)2.7.3. 申报管理 (49)2.8. 古籍审核 (50)2.8.1. 本单位审核 (51)2.8.2. 省中心审核未通过数据 (51)2.8.3. 省中心审核 (51)2.8.4. 国家中心审核未通过数据 (52)2.8.5. 国家中心审核 (52)2.8.6. 专家审核 (53)2.8.7. 查看专家审核意见 (53)2.9. 编纂古籍数目 (54)2.10. 参考工具 (54)2.10.1. 生僻字档案下载 (54)2.10.2. 年代查询 (54)2.10.3. 四部分类表 (57)2.10.4. 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 (58)2.11. 统计分析 (59)2.11.1. 工作量统计 (59)2.11.2. 古籍统计 (62)2.11.3. 名录统计 (65)2.11.4. 收藏单位统计 (66)2.12. 工作管理 (67)2.12.1. 用户管理 (67)2.12.2. 录入分配 (67)2.12.3. 审核分配 (68)2.12.4. 进度监控 (70)2.12.5. 查看单位信息 (70)2.13. 国家中心管理 (70)2.13.1. 下拉菜单管理 (70)2.13.2. 生僻字管理 (70)2.13.3. 书影管理 (71)2.14. 数据发布 (72)2.15. 数据维护 (72)2.16. 数据同步 (72)2.16.1. 单位管理 (72)2.16.2. 本单位审核通过→省中心 (74)2.16.3. 省中心审核通过→国家中心 (74)2.16.4. 省中心审核未通过→基层单位 (75)2.16.5. 国家中心审核未通过→省中心 (75)2.16.6. 国家中心审核通过→市县单位 (75)2.16.7. 配置同步参数 (76)2.16.8. 保存名录后同步地市级 (76)1.前言本手册主要介绍全国古籍普查平台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及基本的使用方法,使用户通过本手册能够了解并熟悉本软件系统的用途,并且能够确定在什么情况下,如何使用它。
开展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总结
开展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总结
古籍是一座民族的文化宝库,记录着国家的历史、风土人情和文化传承。
为了
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古籍,各级文化部门积极开展古籍普查登记工作。
在这项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做好古籍的登记工作,更要深入挖掘古籍的价值,为古籍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首先,古籍普查登记工作需要全面深入的调研。
我们要对全国范围内的古籍进
行全面的普查,包括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文化机构等收藏的古籍资料,以及民间私人收藏的古籍文献。
通过对古籍的普查登记,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古籍的分布情况、数量、内容和保存状况,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其次,古籍普查登记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我们要建立统一的古籍登
记档案,对古籍的基本信息、保存情况、流转情况等进行详细记录和归档。
同时,建立古籍保护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古籍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确保古籍的保存和传承。
古籍普查登记工作还需要加强宣传和推广。
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古籍的重
要性,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和参与古籍保护工作。
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古籍数字化,推动古籍资源的开放共享,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利用古籍资源。
在古籍普查登记工作中,我们还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古籍保护的
先进经验,促进古籍资源的国际化传播和交流。
总之,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工作,对于保护和传承古籍具有重
要的意义。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为古籍的保护和传承作出更大的贡献。
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
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古籍是一座国家文化的瑰宝,记录着民族的智慧和历史的沉淀。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我国开展了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
下面将介绍古籍普查登记的基本数据。
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于2018年启动,旨在全面了解我国古籍的分布、数量、保存状况以及文化价值等方面的情况,为古籍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截至目前,全国已完成了大部分地区的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数据。
首先是古籍分布情况。
经过普查,发现我国古籍遍布全国各地,不仅集中分布在大城市和历史名城,还广泛散布于农村和边远地区。
这些古籍包括经典文献、史书、文集、子集、子史、子集、子史等,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科学等多个领域。
其次是古籍数量情况。
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古籍数量庞大,估计总量超过1000万种。
其中,明清时期的古籍最为丰富,占总量的70%以上。
此外,还有大量的古代文献、碑刻、拓片等。
这些古籍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内容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古籍保存状况是古籍普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古籍的保存状况良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古籍受到自然灾害、人为破坏、文物交易等因素的影响,保存状况较差。
此外,古籍的保管和管理也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力度。
古籍的文化价值是古籍普查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普查,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古籍对于了解历史、研究文化、传承知识的重要性。
古籍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是研究中国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
因此,保护和传承古籍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在古籍普查登记工作中,各级政府、文化机构和学术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通过建立古籍普查登记系统,统一收集、整理、保护和利用古籍。
同时,还加强了对古籍保护和利用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了公众对古籍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古籍保护与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但是,古籍保护与利用工作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入MARC数据 14
导入MARC文件馆藏数据,只能导入两种类型ISO和TXT格式,同时可以添 加和移除上传多个MARC文件格式。
上传后,即可看到上传的结果、状态和文件名数据。点击加工进入未完
汉文古籍著录界面中各字段的著录规则,请参考《全国古籍普查登
记手册》(可在江西古籍保护网“古籍普查”的“表格下载”栏目下载)
附录(一)汉文古籍著录规则,此处不再赘述。下面分别介绍合刻、合印、 合写、合函、合订、合装古籍和带有附录书古籍著录方法。 1.合刻、合印、合函、合订、合装古籍的著录方法 普查登记平台将合刻书分为相同版本、不同版本两类,两类的处理方 法不同:相同版本的合刻、合印、合写古籍,在普查登记平台中应做成一 条数据,利用“增加题名著者”著录除第一种古籍外的其他古籍;不同版 本的合函、合订、合装古籍各自著录成一条数据,利用相同的索书号揭示 这些古籍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6
合刻、合印、合函、合订、合装古籍的著录 7
2.带有附录书古籍的著录方法 普查登记平台将带有附录书的古籍分为附录书著者与书名正文著者 相同和附录书与书名正文著者不同两类,两类的著录方法不同:附录书 著者与书名正文著者相同时,直接在书名正文的题名卷数后+附+附录书 名卷数,附录书卷数计入这部古籍的总卷数统计中。如图所示:
附录书著者与书名正文著者相同的著录方法 8
附录书著者与书名正文的著者不同时,增加一个题名著者,在增加的题 名著者项著录附…书。附录书卷数计入这部古籍的总卷数统计中。如图所示:
附录书著者与书名正文著者不同的著录方法 9
三.导入
为了更好地继承以往的古籍编目成果,普查登记平台支持导入多种格 式的数据。古籍登记人员可将馆藏编目数据(MARC、ACCESS)、古籍档案 (EXCEL,俗称十六表)、古籍目录(EXCEL)、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书 (WORD)等多种格式的数据导入到普查登记平台中。在左侧点击“数据转 换”→“批量导入”,可选择导入数据的类型,界面如下:
从ILAS中输出MARCபைடு நூலகம்据 12
特别注意的是丛书的输出数据.丛书的输出数据必须进行调整之后才能 导入平台。丛书数据从ILAS中导出之后,打开文件,把丛书总目调整到这条 数据的最前面,后面紧跟各子目。并将丛书总目头标区中的字母c改为nam1, 将丛书子目头标区中的字母c改为nam2.如图所示:
调整后的丛书数据 13
数据转换
10
下面具体介绍不同数据类型的导入方法: 1.将ILAS中MARC数据导入平台 第一步:将MARC数据从ILAS中导出。进入ILAS界面后,单击“采访 管理”→“数据接口”→“输出MARC数据“,单击“输出MARC数据”进 入数据输出界面:
数据输出 11
进入数据输出界面以后,在“输出检索途径”先选定检索途径,如
成数据列表可以对数据进行删除、继续录入和导出的操作。如图所示:
数据转换结果
2.导入ACCESS数据 个别单位选用ACCESS数据库存储古籍数据,可在此选择文件予以导入。
15
3.导入普查档案 普查档案即古籍普查工作初期使用的EXCEL文件,俗称十六表。每个文 件即为一条古籍信息,用户可在此逐条选择EXCEL文件进行批量导入。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普查档案导入是基于标准的EXCEL普查档案表格配 置的对应关系,若用户修改原表格的格式(例如:随意增、删、合并单元 格),都可能导致数据转换不成功。若遇此情况,请将原表格调整为标准 表格再行导入。
1
“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平台”古籍著录与导入
一.著录
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规定了六项古籍著录项目(索书号、题名卷 数、著者、版本、册数、存缺卷)。我们以汉文古籍为例详细说明古籍 著录方法。 登录“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平台”之后,点击“古籍登记编辑”中 “创建新录入”的“汉文古籍”,进入汉文古籍编辑页面,如图所示:
第二步,将从ILAS导出的数据导入到普查登记平台。由于各馆MARC字
段设置各有不同,故导入MARC数据时,应首先选择相应的配置关系类型,
以便准确导入相关数据。具体方法为单机普查登记平台左侧“工作管理”, 弹出子菜单配置MARC与平台对应关系,进入界面。
在设置好MARC与平台对应关系后,单击普查登记平台左侧“数据转
按索取号、控制号等输出。下面我们以索取号为例讲解数据输出过程。 首先在“输出检索途径”中选择按索取号输出,然后在“输出起始
键值”、“输出终止键值”填入要输出数据的检索号。其次,点击输出
数据文件后面的“浏览”,会蹦出一个对话框,设置好文件名,并将文 件名后缀改为ISO,然后点击保存。最后,点击左上角“开始”,即可输 出数据。如下图所示:
“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平台”古籍著录与导入
为有效利用“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平台”,加快推进我省古籍普查登记 工作,我省古籍保护中心在参考《全国古籍普查登记手册》的基础上,结 合具体工作实践,制作了“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平台”古籍著录与导入PPT. “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平台”古籍著录与导入PPT主要介绍了合刻、合印、
2
汉文古籍编辑页面
3
进入著录页面,用户可以根据每个字段的提示填写相应的内容(注: 用鼠标左键点击字段名,就会显示该字段的解释说明),如下图所示:
字段解释说明 4
对于一些模块可能有多条数据,而需要增加模块时,用户可以点 击“+”“-”或者“增加……”“删除……”来增加和删除模块,如下 图所示:
增加和删除模块 5
合函、合订、合装古籍及带有附录书古籍等几种特殊古籍的著录方法和馆
藏编目数据(MARC、ACCESS)、古籍档案(EXCEL,俗称十六表)、古籍目 录(EXCEL)、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书(WORD)等多种格式数据的导入方法。
最后介绍了一款实用的编辑软件EmEditor,可弥补在记事本中无法进行繁
简转换的不足。
导入普查档案
4.导入古籍目录 古籍目录亦为EXCEL文件,即一个文件中包含多条古籍信息,而普查 档案是一个文件包含一条古籍信息。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用户应在导入 古籍目录前,将其调整为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设定的标准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