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红军长征(原创)

合集下载

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

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

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一、复习导入二、目标展示三、新课讲授(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师: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

从1930年底开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结果都被红军粉碎。

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

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没能打破敌人的“围剿”,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

敌人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企图一举消灭红军。

毛泽东果断建议红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

这一建议得到了中央多数同志的支持。

于是,红军强渡乌江,攻克贵州北部重镇遵义。

师:遵义会议的时间及内容?生: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师:遵义会议的意义是什么?生: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学生活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和结果?二、过雪山草地师: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佯攻贵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然后挥师北进,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红军继续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大雪山,走过茫茫草地,突破敌人重兵把守的天险腊子口,进入甘肃。

学生活动:说一说我们要学习红军长征的哪些精神?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师:红军胜利会师的标志是什么生: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初中历史中国红军长征教案

初中历史中国红军长征教案

初中历史中国红军长征教案
教学内容:中国红军长征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培
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理解红军长征的起因和过程,掌握长征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长征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教学准备:教材、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长征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长征的背景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15分钟)
1.向学生简要介绍长征的历史背景: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使国民党对共产党采取了残酷的
镇压,红军被迫开始了长征。

2.讲解长征的过程:从江西瑞金出发,穿越大江大山,历经艰难险阻,最终到达陕北延安。

3.讲解长征的意义:长征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点,标志着红军的胜利和中国革命的发展。

长征精神为后续的斗争奠定了基础。

三、讨论(15分钟)
1.与学生讨论长征对中国革命的影响,红军在长征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2.引导学生思考长征对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意义。

四、梳理(10分钟)
总结长征的起因、过程和意义,巩固学生的知识。

五、拓展(10分钟)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查阅资料等方式进一步了解长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历
史意识。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长征的读后感,或制作一份长征的海报。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长征的背景和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怀。

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深入地了解中国革命历史,提高历史素养。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12课红军长征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12课红军长征

第12课红军长征八年级历史教案第12课红军长征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分析遵义会议前后红军所面临的不同革命形势,把握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让学生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并结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重点和难点重点:遵义会议、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

难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收集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给出预习目标,指导学生预习。

(全体学生)✍二、学生准备全体学生据预习目标预习课文。

学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为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放《红军不怕远征难》歌曲导入。

学习新课:✍一、检查预习目标。

(找一排学生依次回答)1、红军长征的(原因、开始时间、重要会议、大致路线、胜利的标志、胜利的意义)。

2、遵义会议的(时间、主要内容、历史意义)。

✍二、小组合作讨论:1、讨论分析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2、长征精神包括哪些?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共产党诞生于____年,到遵义会议召开时XX年的时间里,主要领导换了几任,先后出现了“左”的或右的错误,经受了大革命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等重大挫折;从____年遵义会议到____年也是XX年,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理解遵义会议的深远意义。

关于长征精神可引导学生回想学过的有关语文课文。

如:《七根火柴》等。

✍三、老师据大纲强调重点(指导学生掌握):1、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红军长征初中历史教案

红军长征初中历史教案

红军长征初中历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和意义;
2. 理解红军长征的历程和艰辛;
3. 掌握红军长征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红军长征的背景和意义、历程和艰辛、重要事件和影响;
难点:理解红军长征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三、教学准备
1. 教材:包括相关的教科书、参考书籍和资料;
2.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引入与红军长征相关的图片、视频或音频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话题的思考。

2. 学习任务:分组讨论,让学生自主探讨红军长征的背景、意义、历程和影响,并记录下讨论结果。

3. 教师讲解: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导入教师讲解环节,向学生传授红军长征的重要知识点和历史背景。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红军长征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意义。

5. 活动设计:设计习题、练习、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再次强调红军长征的重要性和影响,并让学生思考如何将其中的精神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五、作业布置
让学生回家自主学习相关资料,写一篇关于红军长征的文章,表达自己对红军长征的理解和感受。

六、教学反馈
收集学生的作业,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以便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整和改进。

七、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红军长征的更多细节和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思辨能力。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教材主要内容有:长征的背景、长征的经过、长征的意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长征的历程,认识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有关中国革命的历史,对长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八年级的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更加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长征有更全面的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长征的背景、经过和意义,认识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长征的背景、经过、意义。

2.教学难点:长征过程中重要战役的胜利及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和资料,自主了解长征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长征过程中重要战役的胜利及意义,分享学习心得。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长征过程中的典型事件,深入理解长征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2.资料:有关长征的图片、视频、案例等。

3.课件:制作与本课相关的内容,包括图片、文字、动画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长征的背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长征的经过。

教师通过课件呈现长征的路线图,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长征的历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长征过程中重要战役的胜利及意义,分享学习心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检查学生对长征知识的掌握情况。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第十七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第十七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力分析 部分学生没有合作学习的习惯。对长征路线缺乏地理概
念。仍要借助历史地图加以认知。
教学策略选
营造学习情境,设计教学提纲,让学生自觉主动地
择与设计 去探究本课的历史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标记长征开始的时间、
出发地等基础知识)
教师:(展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
教师:请大家结合地图,讲述长征前期的军事行动。
个学习条件,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活跃气氛。合作讨论,
积极发言,增强合作和协作意识,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
的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在困难面前我们的红
军不怕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让学生逐渐形成不怕困难,
积极向上的心态。
在本课中,学生需要与前面的知识联系起来,了解
学生学习能 长征的背景,长征的过程。但在互助学习的过程中仍有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第十七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 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历史
教学课例名
《第十七课中国工农红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征》

本课学习的内容为:1.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
会议及其伟大意义。
2.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引导学生探究红军长
征及取得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
进的主张,得到多数人的支持。1935 年 1 月,红军强
渡乌江,占领遵义,把敌人远远地抛在了湘西。
教师: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伟大会议就在这里召开
了。(展示视频《遵义会议》)
学生:(根据视频,结合教材识记遵义会议召开的
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和意义)
教师:会议解决了党中央领导人的什么错误?毛泽
东的地位有何变化?

红军长征教案初中历史

红军长征教案初中历史

红军长征教案初中历史
年级:初中
学科:历史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和意义;
2. 掌握红军长征的经过和主要路线;
3. 能够分析红军长征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红军长征的背景、目的、经过和影响;
难点:理解红军长征的艰辛和牺牲,以及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教学准备:
1. 红军长征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2. 课件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1. 引入话题,通过几幅图片展示红军长征的场景,让学生猜测图片内容;
2. 讲解红军长征的背景和意义。

二、学习中心(30分钟)
1. 学生自主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红军长征的起因和目的;
2. 分组讨论,总结红军长征的主要路线和经过,并制作PPT展示;
3.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红军长征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三、拓展延伸(10分钟)
1. 课堂讨论:红军长征中的英雄事迹和感人故事;
2. 观看红色影片片段,加深学生对红军长征的了解。

四、总结(10分钟)
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对红军长征的记忆;
2. 帮助学生提炼出红军长征的核心精神和价值。

五、作业(5分钟)
1. 布置作业:撰写一份长征感受日记,表达对红军长征的敬意;
2. 预习下节课内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红军长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理解其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生动地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讨论和思考,以提高课堂效果。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第17课,主要介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事件。

教材通过叙述长征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让学生了解长征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事件,认识到长征精神的伟大。

教材内容包括长征的背景、长征的行程、长征的胜利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国民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对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斗争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长征的具体过程和意义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长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图片、地图等资料来帮助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长征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认识长征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长征精神的尊重和敬佩,激发学生为理想和信念奋斗的勇气。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长征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教学难点:长征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长征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长征的重要性。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长征的基本情况。

3.合作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长征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分享自己的看法。

4.图片、地图展示法:利用图片、地图等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长征的行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2.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料。

3.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长征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图片、地图等资料,呈现长征的行程,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长征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长征的基本情况。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长征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分享自己的看法。

高中历史《红军的长征》教案设计

高中历史《红军的长征》教案设计

高中历史《红军的长征》教案设计【教案主题】红军的长征【教学目标】1. 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和意义;2. 掌握红军长征中的重要事件和关键人物;3. 分析红军长征对中国革命和共产党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1. 红军长征的背景和历史意义;2. 红军长征中的重要事件和关键人物;3. 红军长征对中国革命和共产党的影响。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约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红军长征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Step 2:红军长征的背景和历史意义(约30分钟)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中国革命时期红军长征的背景和历史意义,包括国民党对共产党的追击、红军战略转移的原因和目的等。

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思考,并进行互动讨论。

Step 3:红军长征中的重要事件和关键人物(约50分钟)教师以时间顺序介绍红军长征中的重要事件和关键人物,例如江西苏区的出发、红军撤离瑞金、川陕甘会师等。

教师通过图片、文献摘录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呈现相关的历史细节,并和学生一起分析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Step 4:红军长征对中国革命和共产党的影响(约4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红军长征对中国革命和共产党的影响,包括加深共产党内部的觉悟和纪律、加强了红军的战斗力、扩大了红军的影响力等。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红军长征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并进行知识的引申和拓展。

Step 5:总结和评价(约10分钟)教师对整节课进行总结和评价,提醒学生重点掌握与理解的内容,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历史研究和思考。

【教学手段】1.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2. 教科书和历史文献。

【教学评估】教师通过课堂讨论、问题解答和小组活动等形式进行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红军长征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教学延伸】对于历史爱好者和更加深入学习的学生,可以推荐相关的历史书籍或影视作品,鼓励他们进一步了解和研究红军的长征。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可以全面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历史意义、重要事件和关键人物,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初中历史红军长征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红军长征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红军长征教学设计导语: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项重要事件,也是初中历史课程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红军长征的学习和教学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革命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本文将以初中历史红军长征教学设计为主题,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红军长征的时间、地点、路线和背景等基本知识。

了解红军长征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历史分析和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他们对革命英雄的崇敬和敬意。

培养学生的追求真理、勇往直前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红军长征的背景和起因:介绍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讲解国共两党的矛盾和红军长征的起因。

2. 红军长征的时间、地点和路线:详细介绍红军长征的时间、地点和主要经过的路线,引导学生了解长征的艰难和危险。

3. 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分析长征对中国革命的意义和影响,引导学生领会长征的伟大意义。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具,播放与红军长征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辛和伟大。

2. 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讨论、整理和汇报红军长征相关内容,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观点,增强学生的思辩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评价:老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和讨论过程中的表现,记录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等,进行评价。

2. 作品展示评价:学生可以通过绘制红军长征的地图、写一篇关于红军长征的小作文等方式,展示他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3. 课堂测验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简单的选择题、判断题或填空题等形式,进行课堂测验,以检测学生对红军长征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初中历史红军长征教案设计及反思

初中历史红军长征教案设计及反思

初中历史红军长征教案设计及反思教案标题:初中历史红军长征教案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 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原因和意义;2. 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和重要事件;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思辨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红军长征的背景和原因;2. 红军长征的路线和重要事件。

教学难点:1. 红军长征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2. 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历史教科书《红军长征》相关章节;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3. 教学辅助工具:图片、地图、视频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红军长征的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2. 提问:你们对红军长征有什么了解?你们认为红军长征的意义是什么?二、知识讲授(15分钟)1. 通过教师讲解和多媒体展示,介绍红军长征的背景、原因和意义;2. 分析红军长征的路线和重要事件,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辛和牺牲。

三、小组合作学习(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红军长征的重要事件进行研究;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整理相关资料,并准备展示;3. 每个小组轮流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

四、概念梳理(10分钟)1. 教师总结红军长征的背景、原因、路线和重要事件;2.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梳理和巩固所学知识。

五、思考拓展(15分钟)1. 提问:红军长征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是什么?为什么红军能够在长征中取得胜利?2. 学生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给出理由和支撑材料。

六、反思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回答以下问题:你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哪些能力得到了提升?2. 学生分享自己的反思,并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知识讲授、小组合作学习、概念梳理、思考拓展和反思总结等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初中历史红军长征教案

初中历史红军长征教案

初中历史红军长征教案
课题:红军长征
教学目标:
1. 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2. 掌握红军长征的基本经过和作战策略;
3. 培养学生对红军长征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 红军长征的背景和原因;
2. 红军长征的路线及其重要节点。

教学难点:
1. 红军在长征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2. 红军长征对中国革命和战争的影响。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课件及相关教学资料;
3. 红军长征相关图书、影视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话题,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基本背景和重要意义。

二、学习红军长征的背景和原因(15分钟)
1. 讲解红军长征发生的背景和原因;
2. 分析国民党追剿红军的原因以及红军为什么选择进行长征。

三、了解红军长征的路线及其重要节点(20分钟)
1. 介绍红军长征的主要路线和重要节点;
2. 分析红军在不同阶段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四、探讨红军长征对中国革命和战争的影响(15分钟)
1. 分组讨论红军长征对中国革命和战争的深远影响;
2. 学生展示并讨论不同观点。

五、总结(5分钟)
总结红军长征的重要意义和影响,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答一些红军长征相关的问题或撰写一篇小结。

教学反思:
1. 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读事件;
2. 教学过程中要多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精品初中历史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

精品初中历史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感受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了解红军长征的重大事件、掌握遵义会议及伟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引导学生探究红军长征及取得胜利的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说出长征中发生的大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体会红军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遵义会议,长征精神【教学难点】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朗诵毛泽东的诗《七律长征》,略加解释。

指出毛泽东在诗中提到的五岭、乌蒙、金沙、大渡桥、岷山等地,只是红军长征经过的万水千山的一部分,设问“红军长征经过了哪些地方?经历了怎样的艰难险阻?为什么能取得长征的胜利?”讲授新课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1.战略转移的原因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以后,共产党人在各地纷纷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其中最大的一块是中央革命根据地,位于江西省,党中央在江西瑞金建立了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

为了消灭红军,蒋介石调集兵力对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围剿”,前面四次“围剿”由于毛泽东等人采取了正确的作战方针,红军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

1933年10月,蒋介石卷土重来,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

这一次由于中共临时中央领导人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奋战一年,没能粉碎敌人的“围剿”,最后只能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2.战略转移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共八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他们准备前往湘西和二、六军团会合。

在去湘西的路上,红军遭受了严重的挫折。

一路上红军受到了优势敌人的围追堵截,虽然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但损失惨重,渡过湘江时,人员已损失过半,只剩三万多人。

八年级历史 《红军长征》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 《红军长征》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红军长征》教学设计周五毛一、教学设计思路体现课标精神,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教师要起到良好的主导作用,注重过程教学,让学生在广泛参与中理解内容,升华情感,落实“三维目标”。

二、教学目标设计㈠知识与能力了解红军五次“反围剿”的情况,识记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并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图,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

认识红军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同时在体会长征艰苦的历程中感受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并能够在新时代中体会运用“新长征”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更多的贡献,同时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人格魅力。

㈡、过程与方法过程: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供多个学习条件,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分组讨论,积极发言增强合作和协调意识,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提高。

方法:(1)、针对学生的情况及本课的特点,本课拟依据完全从学生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出发的设计理念,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法,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影片资料的展示,讲解、设疑、激趣、真正起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

(2)、学法采用分组导学、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充分利用观看、探究、合作、动手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等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式。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读图、识图、画图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促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历史的愿望。

㈢、情感态度价值观新课程强调,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过程,也是健康人格的形成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

红军的长征能够给学生一种心灵的震撼,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宜,同时也能够感受在困难面前我们红军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让学生也逐渐形成不怕困难、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体会“新长征”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㈠、教学重点: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路线㈡、教学难点:长征精神的理解与拓展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件的设计体现了三维目标的要求,同时丰富的课件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影片的链接适合初二学生的天性,也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课堂教学中单靠讲述法很难达到目的,借用多媒体 课例研究综
技术能生动的再现当年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体现伟大 述
的长征精神。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围绕教学需要,符合学
生认知水平,思路清晰,有效增大了教学容量。长征过 程复杂,地点众多,但发生在身边的历史事件,借助 flash 地图效果良好,直观形象,且整个教学过程中都 要围绕这一地图而展开,理解其重大意义自然水到渠 成。
本课三块内容为: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过雪山草
地,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教材分析
重点:遵义会议。 重难点:长征经过和长征精神。
着力点: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是学生的
三大核心能力,素养导向的教学要求教师:首先要具有
积极的生命情态,是心地善良、有情有爱、充满生命活
力的人,对社会肩担道义,对工作爱岗敬业,对生活乐
择与设计
2、历史地图、历史资料、历史问题相结合
3、自主合作学习逐层推进
一、红军长征经过和路线(瞻仰革命丰碑,感受长
征精神)
1、出示《地球上的红飘带》引入
2、依次出示图片:江西瑞金第一渡纪念碑——广
西兴安湘江战役纪念碑——贵州遵义红军烈士纪念碑 教学过程
——贵州铜仁四渡赤水纪念碑——云南皎平渡红军纪
念碑——红军国武定、禄劝、元谋物品图片、flash 地
(2)巧渡金沙江:待敌人援兵增援昆明时,红军 却以异常的速度到达金沙江,把长征开始以来一直尾追 红军的蒋的军队甩掉了。从此,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3)通过彝族区:红军沿川康边境到了大凉山地 区,红军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
(4)强渡大渡河:红军先头部队袭击了大渡河边 的安顺场守敌,占领了渡口。大渡河水深流急,两岸是 崇山峻岭,18 勇士乘着找到的惟一的一条小船,在惊 涛骇浪中冲到了对岸,占领了敌人阵地,渡过了~支部 队。

高一历史教案:《红军长征》

高一历史教案:《红军长征》

高一历史教案:《红军长征》学会学习的人,是十分幸福的人。

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

下面是WTT为您推荐高一历史教案:《红军长征》。

教学目标:(一)掌握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的内容及历史意义;长征胜利完成的伟大意义。

(二)过程、方法与能力(1)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长征的原因?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分析^p 问题的能力。

(2)结合阅读长征意图,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并能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大历史事件。

(3)通过学生讲长征经过和红军故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展示自我的能力。

(4)利用课本图片资料,创设计情境,培养奖课外知识和课内知识有机结合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讨论长征精神,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教学重点: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和遵义会议教学难点:遵义会议的意义;长征的历史意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比较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1.欣赏mtv歌曲《十送红军》。

2.导言:刚才我们欣赏了歌曲《十送红军》,这首歌描写的是什么历史故事?关于红军长征你想知道什么?这节课,我们学习12课红军长征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十送红军》这首歌曲,学生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感受长征的过程,初步感受长征的艰难险阻,感受长征的伟大,让学生置身于长征的历史中,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探究新课长征的原因前面我们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建立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之后,在全国各地建立十几个革命根据地,红军队伍不断迅速壮大,这使国民党惊恐不安,于是蒋介石调集军队,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发动了五次“围剿”,党中央、红军也相继进行了五次反“围剿” 。

下面我们来了解红军的反“围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 西
1934.10 瑞金

巧渡金沙江
图说历史

吴起镇
吴起镇会师

三军会师会宁、 静宁1936.10
1935.10.

肃 西
过草地
西
腊子口
草地 毛尔盖 雪山 四

翻雪山 大
飞 夺 泸 定 桥



四渡赤水

泸定桥 安顺场 彝 族 区

遵义会议



渡乌江
占遵义

通过大凉山
金 沙
1935.1 遵义 贵
由此可见:战争的胜负,关键不在于力量的对比, 而是取决于正确的战略战术.
归纳原因
一、长征的原因
由于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上 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导致第五 次反“围剿”的严重失利,红军被迫 进行战略转移,踏上了漫漫的长征之 路。
梳理过程
二、长征的经过
1、长征初期——受挫

吴起镇
图说历史

第12课 红军长征
探究原因
一、长征的原因
中央红军五次反“围剿”情况表
项目 次数
国民党军队
中央 红军
人数 比例
反围剿 胜败原因 结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10万 20万 30万 30万 50万
4万 3万 3万 7万 8万
约2.5:1 胜利 毛、周、 约7:1 胜利 朱采取正 确的作战 约10:1 胜利 方针 约4:1 胜利 约6:1 失败 执行左倾 冒险主义 方针政策
自 主 阅 读
(分组讨论)
问题解答
遵 义 会 议
背景:战略转移初期,由于实行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中国共产党、红军极度削弱,频临绝境 时间:1935年1月 地点:贵州遵义 1、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 内容 2、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 3、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意义: 会议结束了 “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 了 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 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二、为什么很多人要重走长征路?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 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 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 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 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 力。 ——胡锦涛
四、课堂达标
1、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在革命战争年代“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在长征途中,最能表现 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的军事行动是( ) A、突破四道封锁线 B、强渡湘江 C、四渡赤水 D、领导秋收起义 (2)红军长征经历了千辛万苦,最终取得胜利。长征胜利的时间是( ) A、1934年10月 B、1935年1月 C、1935年10月 D、1936年10月 (3)歌曲中“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指的是( ) A、陆、海、空军 B、红一、二、四方面军 C、红一、二、三方面军 D、红一方面军 2、填空题: 根据歌曲中提到的长征线路填空: 1934.10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长征开始)——突破四道封锁线(生死关头)——遵义会议 (转折点)—— —— —— 1935.10会师陕北——1936.10三大主力会师 3、简答题: 长征过程中,党召开的重要会议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内容?有何影响?
长征意义:
锻炼和考验了中共和红军,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 干,留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
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 利。
课代表领读《长征七律》
三 军 过 后 尽 开 颜 。
更 喜 岷 山 千 里 雪 ,
大 渡 桥 横 铁 索 寒 。
金 沙 水 拍 云 崖 暖 ,
乌 蒙 磅 礴 走 泥 丸 。
五、课后作业
1、完成指导丛书上本课的练习。(全班同学都 必须完成) 2、写一篇历史小作文《我的长征感言》(成绩 较好及有兴趣完成的同学自主完成) 3、欣赏与长征相关的文学作品,并交流心得体 会。推荐毛泽东在长征时期写的诗词、魏巍的《地 球的红飘带》、斯诺的《西行漫记》等,。(有兴 趣的同学课后自己完成)
腊子口


西
西

草地 毛尔盖 雪山 四




遵义会议
长 江
泸定桥 安顺场 彝 族 区
渡乌江


占遵义
江 突破四道封锁线
1935.1.
遵义 贵
湖 南
金 沙
中央革命根据地
瑞金 建 1934.10.

西

贵阳

广 西
2、历史的转折——遵义会议
①背景:会议前红军 所面临怎样的局面? ②内容:会议召开的 时间、地点、解决了 哪些问题? ③影响:会议带来了 怎样的结果? ④为什么说遵义会议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五 岭 逶 迤 腾 细 浪 ,
万 水 千 山 只 等 闲 。
红 军 不 怕 远 征 难 ,
《 七 律 长 征 》
• • • • • • • •
·
总结历史
三、长征的意义
一、对历史的感悟
长征精神的内涵:对崇高理想的坚持、敢于牺牲的革命 英雄主义精神、面对挫折不屈不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官 兵一致同心同德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
贵阳
.
湖 南
突破四道封锁线 西
中央革命根据地 福

广 西
1934.10
瑞金

巧渡金沙江
导入
→ 新课教学 → 本课小结
长征背景:“左”倾错误指导,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长征历程:
1934年10月 长征开始
四破封锁线 巧渡金沙 1935年10月 吴起镇会师
1935年1月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过雪山草地 飞夺泸定桥 1936年10月甘肃会宁、 将台堡会师 ,长征胜利
过程梳理
3、长征继续——胜利
图说历史

吴起镇


肃 西
腊子口
西

草地 毛尔盖 雪山 四

飞康 夺 泸 定 桥

川四渡赤水
泸定桥 安顺场 彝 族 区




遵义会议 渡乌江

占遵义

通过大凉山
金 沙
1935.1 遵义 贵
贵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湖 南
突破四道封锁线 西 中央革命根据地 福

广 西
1934.10 瑞金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的战斗
雪山草地上永远的故事
图说历史


吴起镇


过草地
西
腊子口
西
草地 毛尔盖 雪山 四

翻雪山 大
飞 夺 泸 定 桥


川四渡赤水
泸定桥 安顺场



遵义会议

彝 族 通过大凉山区

渡乌江
占遵义

金 沙
1935.1 遵义 贵
贵阳
.
湖 南
突破四道封锁线 西
中央革命根据地 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