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鹿场项目

养鹿场项目
养鹿场项目

目录

第一章总论 (4)

项目概要 (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5)

综合评价 (6)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7)

项目建设背景 (7)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8)

第三章建设条件 (11)

项目区概况 (11)

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分析 (13)

第四章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6)

单位概况 (16)

第五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16)

市场分析 (16)

销售策略、方案和营销模式 (18)

市场风险分析 (18)

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 (20)

建设任务和规模 (20)

建设规划和布局 (20)

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 (21)

(2)母鹿怀孕期要供给营养充足的饲料,后期多给体积小、质优、适口性强的饲料,日喂量公斤公斤,其中精料1公斤公斤,多汁饲料1公斤,青粗饲料1公斤公斤。分娩后,哺乳期饲料要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日喂料公斤公斤,其中精料公斤公斤,多汁饲料公斤-2公斤,青粗饲料3公斤-4公斤,并有充足的石粉和食盐,精料日喂2次-3次,青粗饲料可让其自由采食。

鹿舍要清洁、安静,不要惊吓和强行驱赶怀孕母鹿,以防生病和流产。仔鹿产下后,应将其身上粘液擦干,使其尽快吃上初乳,然后编好耳号。仔鹿哺乳期可自然哺乳,也可人工哺乳。人工哺乳必须让仔鹿吃上初乳。日喂量公斤-4公斤,其中精料1公斤公斤,多汁饲料公斤,青粗饲料1公斤-2公斤,并有适量石粉和食盐。有条件的可组织放牧,公母分群管理,以防早配。 (23)

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 (23)

项目实施进度 (26)

第七章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 (27)

投资概算依据 (27)

投资概算 (28)

资金来源 (28)

资金使用和管理 (28)

第八章财务评价 (30)

财务评价依据 (30)

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 (30)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30)

财务效益分析 (31)

不确定性分析 (32)

财务评价结论 (34)

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 (36)

环境影响 (36)

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36)

评价与审批 (37)

第十章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 (38)

农业产业化经营 (38)

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评价 (39)

其它影响评价 (40)

第十一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4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41)

项目经营管理模式 (42)

经营管理措施 (42)

技术培训 (42)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43)

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 (45)

可行性研究结论 (45)

问题与建议 (46)

第一章总论

项目概要

1.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单位名称:内蒙古多伦县大北沟镇北石门村养鹿场

法人代表:霍保君

所有制形式:个体经营

财务状况介绍:鹿场截止2010年8月31日鹿场拥有总资产万元,负债万元,资产负债率%,鹿场有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今年来经营良好。

1.1.2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名称:内蒙古多伦县大北沟镇北石门2010年多伦县年培育1000只种鹿扩建项目

建设性质:扩建

建设地点:多伦县大北沟镇北石门村

建设规模:以多伦县大北沟镇为中心,建设种鹿繁育养殖基地,通过扩建,使公司达到年培育绿色优质种鹿1000只,商品鹿达到300只,使公司成为种鹿繁殖、培育的示范基地。

主要建设内容:拟新建鹿舍近1000平方米,锅炉房16平方米,水泵房10平方米,化粪池10立方米,场区道路360平方米。

1.1.3项目建设方案

技术来源及先进性:本项目技术依托单位是内蒙古多伦县农牧局。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连续均衡的生产饲养工艺,进行高密度、高效益的繁殖生产。

进度安排: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为项目建设期。

1.1.4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万元,建设期借款资金占用费万元,流动资金万元。

资金来源:总投资: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扶贫资金:万元;银行贷款万元,企业自筹万元。

1.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1 项目总投资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万元

建设期利息万元

流动资金万元达产年值

2 年销售收入万元各年平均

3 税后利润万元各年平均

4 财务内部收益率% 所得税后

5 投资回收期年. 所得税后

6 盈亏平衡点% 生产期平均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2.1关于转发《2009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

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的通知。

1.2.2内蒙古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蒙农发[2009]19号《2010年内蒙古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1.2.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国家计委2002年颁布。

1.2.4《内蒙古农牧业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1.2.5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有关基础资料。

综合评价

养鹿业是我国特种畜牧业经济中最大的行业,种鹿产业是鹿业产业化发展的龙头,种鹿场产业的顺利发展依赖于健全的种鹿市场。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内蒙古有关“畜禽水产良种工程;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加快发展种鹿产业”等特种农业政策,项目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示范,对带动多伦县养鹿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推动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项目结合多伦县实际情况,符合当地资源开发及畜牧业发展规划。项目通过种鹿场扩建和引进优良品种,将有效提高种鹿的数量和质量,并以“以场带户”的模式带动本地区周边农户从事养鹿生产,有效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在国家扶贫资金的支持下,本项目的建设实施,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对

项目的生产工艺、市场、财务等方面的可行性研究,认为项目可行。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项目建设背景

我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梅花鹿养殖基地,是一个山区农牧业县.长期以来,为解决温饱,主抓粮食生产,但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落后的生产条件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不仅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而且随着市场的变化和粮食价格的下滑,我县单一靠抓粮食生产来解决温饱问题的路走进了死胡同.在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进行农业产业结构大凋整的战略部署后,县委、县政府也充分认识到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意义,及时提出了"养牛大县,发展特色养殖"的农业调产方针.为贯彻、执行好这一方针,我们在总结经验教训,搞好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情况,于2009年引回30只梅花鹿,在大北沟建起我县第一个梅花鹿场.经过几年的发展,由原来的一个村发展到几个村,饲养规模也扩大到300只,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鹿全身是宝,特别是鹿茸以其显著的医疗保健作用和昂贵的价格闻名于世.鹿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价高俏销.鹿的其他副产品也被人们视为珍品加以妙用.我县对梅花鹿的引进,开辟了我县特种

养殖的先河.几年的养鹿实践证明:发展养鹿业是一项具有发展前途、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的饲养业.饲养一头中等鹿,年收两茬茸,每茬重约公斤,按目前市场价格4000元左右,扣除饲养成本后,每头鹿可赚5000多元.一头育成鹿每年可产1仔,可净赚4000余元.目前,养鹿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梅花鹿养殖基地,也成为我县农民口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有条件的村正在积极发展.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必将成为我县的一项优势产业.对推动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对增加我县农民收入,尽快完成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任务必将发挥重大作用.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项目建设的区域代表性

农业部等八部委早在2000年联合发布的“印发《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的通知”中强调,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担负着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基地建设生产和农户经营的重任,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力量。它的兴衰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因此,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已经被我国政府所充分认识,扶持和培养龙头企业,以点带面的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

近年来,多伦县业已成为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县。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梅花鹿饲养量和商品率迅速提高。种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仔鹿数量和质量成为养鹿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项目的建设可充分利用本项目的龙头带动作用,不但能带动多伦县畜牧业以及相关行业经济的发展,对整个锡林郭勒盟的经济建设也将起到一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2.2.2项目建设对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

研究优质、安全畜产品的生产技术是当今的重大热门课题,此项目对于更好的迎接国际市场竞争,改善国民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为项目区乃至全区农牧区发展畜牧业提供借鉴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2.2.3项目建设对农业自然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的促进作用

优良品种是畜牧业发展的首要关键,养鹿也不例外。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传统养鹿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的转变,人们对品种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越来越重视品种的改良。据专家测算,品种对养鹿业发展的贡献率在40%以上。

由于项目区养殖业的发展,产生大量有机肥,对农业生产有积极的影响。增加有机肥的施入量,减少化肥的施入量,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生产安全的粮食和经济作物,有利于建立一个农牧区农牧良性循环的最佳发

展模式,为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找到最佳途径。

本项目将以优质、高效、安全的生产为核心,建立和完善饲料安全保障、粪便无害化处理、疫病防检等相关技术体系。解决当地发展畜牧业,粮食就地转化增值的问题,实现种粮与养鹿双丰收。形成农牧业互相结合、互相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格局。提高鹿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创优质、安全鹿产品及其系列产品品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以优质、高效、安全促进养鹿产业的升级。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各种经营项目的有关政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是内蒙古特种养殖的需要;是牧业产业化经营和食品卫生安全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身体健康的需要。

第三章建设条件

项目区概况

3.1.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项目地多伦县位于锡林郭勒盟东南部,地处阴山山地北坡,内蒙古波状高原南缘,地理坐标为北纬41o46′—42o39′,东经115o55′—116o54′。海拔高1150—1800米,属低山丘陵区。

多伦县区位较好,位于内蒙古中部,与内地河北省相邻,北靠大草原,面向京津唐,是锡林浩特市也是内蒙古距北京最近的一个县,直线距离180公里。经河北丰宁、怀柔到北京的公路,总里程380公里;县城距河北省承德、张家口市和赤峰,锡林浩特等中等城市均在280公里左右。

多伦县有畅通的公路网;铁路距京通(北京——通辽)线四合永站130公里。距集通铁路线白旗站和桑根达贲站均为120公里,交通便利。

电力供应充足,110千伏的华北电网输变电线路覆盖全县各乡镇,村村通电。正蓝旗上都电厂投产发电后和本县水能资源的不断开发,供电将会日益加大。

河流属海河流域滦河水系,水系较发育,有17条河,62个水淖、滦河主要支流有上都河、黑风河、吐力更河、小河子河等经流量13430万立方米/年,潜层地下水原总量亿立方米。

通迅便捷,全县各乡镇全部实现市话交换程控化、光缆传送数字化,ETS无线接入网全部建成,村村通话,无线导呼和移动电话与全国并网。

3.1.2自然资源状况

多伦县大北沟镇北石门村位于多伦县南部,总面积157平方

公里,地处阴山山地北坡,内蒙古波状高原南缘,地理坐标北纬41°46′——42°39′,东经115°55′——116°54′。海拔高1150——1400米,属低山丘陵区。气候为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漫长,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无酷热多雷阵雨,秋季霜雪早,年平均气温℃,无霜期10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毫米,蒸发量毫米,日照时数小时,时有干旱、大风、冰雹、霜冻等灾害。河流属海河流域滦河水系,水系较发达潜层地下水总量亿立方米。

3.1.3经济综述

多伦县大北沟镇北石门村区域位置较好,位于内蒙古中部,与内地的河北省相邻,背靠大草原,面向京津唐,是锡盟也是内蒙古距北京最近的一个县的自然村,直线距离仅180公里,村所在地距河北省承德、张家口市和赤峰、锡林浩特等中等城市均在280公里左右。

北石门村距多伦县城45公里,多伦县畅通的公路网,经丰宁、怀柔到北京的公路,总里程380公里;铁路距京通(北京——通辽)线四合永站130公里。距、集通铁路线白旗站和桑根达赉站均为120公里,交通便利。

电力供应充足,110千伏的华北电网输变电线路覆盖全村,组组通电。随着邻近的正蓝旗上都电厂投产发电和本县水能资源的不断开发,供电将会日益加大。

通讯便捷,全县各乡镇全部实现市话交换程控化,光缆传送数字化,ETS无线接入网全部建成,村村通电话,无线寻呼和移

动电话与全国并网。

3.1.4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项目拟建于多伦县大北沟镇北石门村。种鹿场占地面积近1000平方米。场区内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地势平坦,周遍无大型建筑物及污染源,且距离居民居住区较远,有利于项目防疫工作的实施,项目区地下水资源丰富,电网在此处经过,有利于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分析

3.2.1政策环境

内蒙古是农牧业大区,是国家批准的生态建设试点地区。《内蒙古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中提出发展可持续效益农业,入世以后内蒙古的农业经济形势面临严峻的挑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够,如何迎接挑战,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区面临的重要课题。农业及其绿色农产品深加工业正以其不容忽视的位置和发展速度受到人们的关注。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积极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一条必行之路。实现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互补性,对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3.2.2资源优势

内蒙古多伦县大北沟镇北石门村。项目区盛产玉米、莜麦等农作物,丰富的饲料资源为养鹿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人口

密度相对较小和生态建设建立以及无规定疫病区的建立,都为养鹿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该地域比较适合搞特种养殖业,种鹿场的周边环境好,远离村庄,水电便利,可发展空间较大,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3.2.3市场优势

本项目拟通过建设绿色养鹿基地,旨在立足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形成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提高产品质量为重点、以商品流通为纽带、以绿色食品生产为先导的生态农业、畜牧业产业化格局。本项目拟利用多伦县当地本土资源,以科技兴农业,努力提高种鹿生产的科技含量,走集约化道路,以绿色取胜,生产绿色、环保、优质的梅花鹿,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北石门养鹿基地是多伦县唯一家具有绿色鹿产品生产证书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产业,并且由该养殖场注册的“真农”品牌在区内外均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对于产品的销售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本项目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品牌是产业的形象,质量的标志,是实现可追溯的基础,是产业的信誉和对社会承诺的象征,品牌凝聚产业的全部内涵和特色,是产业沟通、融入社会的纽带,是产业的无形资产,品牌,特别是知名品牌可以引导市场消费,可以为产业带来更大的市场份额,品牌是实现养鹿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3.2.4基础设施条件

大北沟镇公路四通八达,方便快捷。通讯设施完善便捷,公用设施和社会依托条件优越(水、电、气、生活福利等),可满足产需要。防洪、防潮、排涝等有保证。水利、电力等基础条件良好,适合项目的建设。

第四章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单位概况

多伦县大北沟镇北石门绿色种鹿繁殖场成立于2009年1月,企业是以种鹿繁殖、鹿产品加工为主的县级农业产业化产业。养殖场坐落在大北沟镇北石门村。

第五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市场分析

5.1.1国内鹿产品市场分析与预测

我国养鹿特种养殖发展迅速,种鹿产业也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养鹿业在特种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于种鹿,我国都处于“引种→维持→退化→再引种”的恶性循环中,培育发展种鹿是今后特种养殖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国是世界鹿产品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饲养的鹿的数量几乎占世界的50%,鹿的存栏、出栏、鹿肉产量多年来一直居于世界首位。由于农产品深加工已作为内蒙古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因此,内蒙古特种养殖畜牧业迅猛发展

5.1.2产品市场趋势分析

由于我国种鹿整体良种普及率的提高、基础母鹿群良种化程度整体的不断推进,除了优良种鹿年更新需求量逐年增加外,在良种化的大趋势下,原有种鹿品种的更替的需求量也将递增,每年种鹿需求量将新增近10万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生活改善拉动优质鹿肉需求量不断增加,这其中突出发展的肉食品加工企业对原料鹿需求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必将极大刺激良种鹿市场。

5.1.3产品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近十年来,我国种鹿企业一直处于较高利润时期如果企业体制清晰,管理有序,技术力量强,市场营销流畅,总体利润还有上升空间。

在种鹿企业对市场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积累的客户资源越来越多的状态下,各自相对稳定的市场网络逐渐形成,种鹿企业

根据自身的客户需求,品种生产定位准确,依据市场进行态势落实选种选配工作,有的放矢。各种营销渠道得到有效的整合,以品牌拉动网络扩展,以服务带动销售的形式将成为营销主体。

总之,养鹿业是我国畜牧业特种养殖业经济中最大的行业,种鹿产业是养鹿产业化发展的龙头,种鹿产业的顺利发展依赖于健全的种鹿市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传统的种鹿营销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建立适应现代养鹿产业发展的市场营销模式迫在眉睫。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养鹿生产对鹿种的要求也不尽一致,今后的种鹿市场将是多元化的。

销售策略、方案和营销模式

本项目种鹿销售以区内为主。销售依托已建立的市场信誉和品牌效应,在巩固原有的产品销售市场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的销售市场。以直接销售、代理销售、广告销售相结合的形式,倡导绿色优质营养食品消费的营销策略,利用展会、各大媒体促销,进行网上销售、商函联系,逐步扩大销售网络,进而扩大国内市场份额。

市场风险分析

5.3.1产品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随着中国养鹿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市场行情的波动,在养鹿

生产中抓好小鹿、种鹿及出栏鹿的生产是决定养鹿经济效益的关键。

5.3.2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严格分阶段饲养,缩短母鹿的空怀期,合理营养,做好消毒工作、强化免疫工作,预防疾病,调整优化母鹿群结构、缩短经产母鹿的繁殖周期等提高母鹿生产效率,实现母鹿的年产数及成活率的提高。

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

建设任务和规模

6.1.1主要建设任务

种鹿选择:根据项目单位的实际生产水平、技术贮备等客观条件,同时结合项目产品的市场定位,本项目拟采用梅花鹿作为繁育体系的祖代。

基础母鹿:本项目拟年出栏1000只优质种鹿,基础母鹿存栏量为1000只。

繁育方式:本项目采用纯种繁育体系进行繁殖优质种鹿。

基础工程:建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育成舍及附属工程,实行全进全出制饲养管理。设置自动饮水器和自动料槽。

6.1.2建设规模

本项目的基础母鹿存栏量为1000只,优质种公鹿为15只(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年出栏优质种鹿1000只。

建设规划和布局

利用一年的时间,在大北沟镇北石门建成种鹿繁殖培育示范基地。场区的总图布置,根据饲养要求,结合场地的地形、地势、交通运输条件进行合理布局,做到功能分区合理,物流运输通畅,建(构)筑物布置紧凑,减少占地面积,做到既有利于生产又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