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新品种的比较试验
秋冬季栽培平菇菌株比较试验
1 . 试 验 方 法 用 规 格 为 2 mx 3e 00 5c .3 2 6e 5 mx .1 m
1 材料 与菇 农 偏 听 偏 信 广告 , 引 种 , 乱 部 制 发酵 , 发酵 期 间翻堆 4次 , 9月 4日栽 培 料装 袋 、 接
分 菌株生 产性 状不 明确 。为此 , 我们 分早 秋和 秋冬两 种 。② 秋冬 栽 培 : 8月 2 日制 原 种 , 0 9月 4日制 栽 培 个 栽培 季节 , 对灰 白色 、 灰黑 色两 组 菌株 和 2个 脱毒 种 , 9月 1 6日拌 和栽 培料 并 开始堆 制 发酵 , 酵期 间 发
近年 , 河南 省栽 培 的平 菇 菌株较 多 。有些 制种单 1 . 时 间安 排 ① 早 秋 栽 培 : .2 2 7月 2 日制 原 种 , 0 位 炒作 新概 念 、 年更 换 菌株 名 称 , 每 致使 生 产 中同种 8月 3日制 栽 培 种 , 8月 2 t 和 栽 培 料 并 开 始 堆 3 E拌
11 供试 菌株 .
的聚 乙烯 袋装 栽 培料 , 袋装 干 料 1 g 右 , 放 每 .k 左 6 开 式 接种 , 每袋 接 3层 菌 种 ( 头 和 中 间 ) 每 菌 株 装 两 ,
0袋 8个试验 菌株分别是 :①新 8 l ( 院保 存 ) 10袋 ,每 3 为一次 重 复 ,共 设 3个 重 复 ,另外 3 本 0 0袋 对 接种 及发 菌期 间气 (K , C )②原 8 1河南农业大学)③脱毒 8 1河南农 1 为机 动 。 所有料 袋 均称重 。 3( , 3( 阴棚 下 单 层摆 放 菌袋 , 温 发 菌 , 丝 发 满 常 菌 业 大 学 )④ 豫平 6号 ( 南农 业 大学 )⑤脱 毒豫 平 6 温偏 高 , , 河 ,
平菇菌株比较试验
理。 每袋 装 于料 1 左 右 , 放 式 接 种 , 袋 接 3 菌 种 ( . 6 开 每 层 两
头 和 中 间 )每 菌 株 装 10袋 , 3 , 0 每 0袋 为 一 次 重 复 , 设 三 个 共
制发酵 , 酵期间 , 发 翻堆 4次 , 9月 2 9日栽 培 料 装 袋 、 种 。 接 1 . 栽 培 方 法 用 规 格 为 2 m ̄ 3c x .1 m 的 聚 乙 .2 2 6c 5 r 00 5c u
烯 袋 装 栽 培 料 , 培 料 的 培 养 基 配 方 : 子 壳 2 % , 米 芯 栽 棉 4 玉
产 量 , 个 采 收 期 的产 量 计 为 总 产 量 ) 整 。生 物 学 效率 是 指 采 收
文 章 编 号 l0 一 3 7 2 1 )6 o 1 — 2 0 O 85 (0 1o 一 o 7 0
近 年来 , 南 省 栽 培 的平 菇 菌 株 较 多 。 些 单 位 炒 作 新 概 河 有 念 , 些 菇 农 偏 听 偏 信 广告 , 引 种 , 使 生 产 用 菌 株 名称 多 , 有 乱 致 部 分 菌 株 生 产性 状 不 明确 。 为此 , 者在 早 秋 及 秋 冬 两 个 栽 培 笔 季 节 , 灰 白色 、 黑 色两 组 菌 株 和 两 个脱 毒 菌株 进 行 比较 试 对 灰 验 , 望 选 出 当地 不 同 栽 培 季节 的适 栽 平 菇 菌 株 。 期
现象 , 出菇 较 早 ( 1 。 图 )
表 1 供 试 菌株 生 长发 育 特 点 比较
1 材 料 与方 法
11 供 试 菌 株 . 8个 试 验 菌 株 分 别 是 : 新 8 1 本 院保 存 ) ① 3(
平菇菌株栽培比较试验
料灭菌不彻底 , 菌种未挑选好 , 免有霉菌等杂菌滋生。菌丝 难
维普资讯
食 用 苗
EDI BLE FUNGI
抗 杂性 强 的菌 株 ,能把 小 面 积 杂 菌覆 盖 ,对 菌 丝 生 长 影 响 不 大 , 影 响 出 菇 ; 杂 性 弱 的 菌 株 , 菌 影 响 菌 丝 生 长 , 响 不 抗 杂 影
菇管理 。 调查各菌株发菌情 况、 丝抗杂性、 菌 菇蕾发育情 况、 菇
体抗 病 能 力 、 物 学 转 化率 等 情 况 。 生
试验于 9月下旬开始装菌袋 , 直至出菇结束。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 丝 生 长情 况 比较 由 表 1可见 , 丝 生 长 较 快 较 旺 盛 . 菌 的菌 株 是 农 平 1 、 丰 2 4 2 0 、 平 1 ; 丝 抗 杂 性 较 强 O黑 0 、16 泰 9菌 的菌 株 是 泰平 1 、 平 l 、 丰 9 、16 1 9 。 9农 O黑 0 2 0 、20
【】 彭 2
兰 . 个 灵 芝 菌株 比较 试 验 【. 用 菌 ,97.9 5 :7 七 J食 】 19 1 ( ) 1.
面 , 选菌丝抗杂性好 , 应 菇体 抗病 能力 强 。 菇产 量 高 的 菌 株 出 作 为栽 培 菌株 。农 平 1 、 O 泰平 l 、2 02 o 9 l9 、 l6等 菌 株 具 优 势 。
菇 色 是 本 地 区消 费 者 喜 欢 的颜 色 , 色 深 、 除 菌 株 决 定 外 , 菇 浅
【 温 3 】
鲁. 不同灵 芝的栽培 比较研究【】 J北方园艺,0 2 3 :8 . 2 0 ( )5 .
【】 夏志兰. 4 盆景灵芝培 育技术的研 究【 . J 中国食用菌 ,0 22 ( ) 】 20 ,1 6 :
平菇母种分离及菌种比较试验
平菇母种分离及菌种比较试验
1.研究背景
2.目的意义
3.研究路线 4.计划安排
1、研究背景
通过查阅书籍资料,了解平菇品种
完成课题的条件:准备实验室和试验基地
2、目的意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食用菌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疗效作用 目前我国食用菌育种规模和技术水平都还远远不能满足现行食用菌生 产迅猛发展的需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能在实际生产中大规模应用 的食用菌新品种更是凤毛麟角。 自交技术可以有效的挖掘出食用菌育种材料中有价值的隐性性状及相 关育种材料,并对揭示这些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具有实际价值。
第一阶段:学习硕士博士论文约15篇,和老师反复研究试验内容 第二阶段:试验引进,引进一些材料培养基,筛选母种 第三阶段:试验的设计和实施
•分离方法:将选好的种菇的菇柄根部削净,在超净工作台中用75%酒 精进行表面消毒,将种菇撕成两半,露出无菌菌肉,用无菌手术刀分别取 菌盖、菌柄及菌柄和菌盖交界处的菌肉作为接种材料,菌肉大小以绿豆大 小为准,然后迅速用接种针将小块菌肉用无菌镊子移入 PDA试管斜面培养 基内。 •培养方法:将试管置于 25℃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同时进行观察 记录。等到菌丝长满试管但未爬壁时,选取长势较好的菌丝再次接种,如 此重复3-4次,即可得到纯的菌种。
3、研究路线
•材料:平菇子实体 选择种性优良、个体发育正常、菌盖适中、肉厚、 无虫无杂、七分熟的子实体为种菇。 •工具:酒精灯、镊子、手术刀、接种环、75%酒精及酒精棉球、PDA试 管斜面培养基(500g马铃薯煮30min后过滤,加入50g蔗糖和50g琼脂后加 水定容至2000ml)、超净工作台等。
平菇不同品种栽培比较试验
文 章 编 号 1 0 — 3 7 2 1 ) 1 0 2 — 2 0 0 85 (0 2 0 — 0 1 0
平 菇 的 栽 培 已普 及 全 国 , 模 E益 扩 大 , 多 城 市 把 它 规 t 许 列 入 “ 篮 子 工 程 ” 重要 内容 , 总 产 量 已居 全 国 各 种 食 用 菜 的 其 菌 的首 位 。 在 平 凉 本 地 近 年 来 平 菇 发 展 也 很 快 , 是平 凉 市 它
及 周 边 地 区 所 栽 培 的 食 用 菌 中 面 积 最 广 , 产 量 最 高 的 种 总
菌丝后冷藏于电冰箱( 5~6 ) 用 。 ℃ 待 1 . 原 种 制 作 3 1 .2 3 月 5日制 原 种 , 陈 小 麦 清 洗 去 杂 后 , 把 放 于 铝 锅 中 煮 至 无 白 心 且 不 破 裂 时 , 去 多 余 水 分 , 放 凉 沥 稍
拌 入 配 方 中 的石 膏 和 糖 , 加 棉 子 壳 充 分 搓 匀 ( 吸 收 麦 粒 并 以
类 。 但 使 用 的 品 种 均 引 自国 内不 同 地 方 的 不 同 厂 家 或 研 究
院 所 , 多 品 杂 , 培 后 效 果 差 异 大 。 同样 的 条 件 , 样 的 技 量 栽 同 术 , 用 不 同 的 品 种 对 栽 培 成 功 率 和 产 量 影 响 很 大 。 引 种 一 使
种 箱 内按 无 菌 操 作 接 种 ( : 把 菌 种 、 接 试 管 等 所 有 用 具 即 先 待 放 入 接 种 箱 内 , 1 L甲醛 和 5 高锰 酸 钾 混 合 熏 蒸 , 窗 , 用 0m g 关 打 开 紫 外 线 灯 ,0m n 关 灯 接 种 ) 3 i后 。每 支 原 母 种 管 转 接 1 O 支 。 置 于 恒 温 箱 2 ℃下 培 养 , 日逐 管 检 查 一 遍 , 细 观 察 5 每 详
四个平菇品种比较试验
第 1 9卷
第 2期
四个 平 菇 品 种 比较 试 验
杨 文斌 滕 小玲 2 ,
( . 西长 治农 业 学校 ,4 00; . 治微 生物研 究所 ,40 1 1 山 0 60 2 长 061 )
摘
要 : 过 对 四个 平姑 品种 的栽培 , 通 比较 其性 状 , 定适合 于本地 的地 理 环境 和 栽培 方式 的 品种 , 确 最
3 3 菇体形 态 与产 量 .
2 3 将 玉米 芯用 粉碎 机 粉碎 成 花 生米 大 小 , . 按 配方 配 制原 料 比例 , 加水 边 拌 料 均 匀 , 水 量 边 含 为用 手 握 紧料 , 水 渗 出而 不 滴 下 为 好 。p 有 H7—8 。
共投 料 4 0 g 取 2 c ×4 c 的 聚 丙 稀 薄 膜 筒 0 k。 6m 8m
密, 呈波 形 向前 生 长 , 丝 日均 长 速 为 l mm。原 菌 O
培 养基 为棉 子 壳 5 % , 米 芯 ( 碎 料 )0 , 皮 0 玉 粉 4% 麸 7 , % 石膏 2 , % 石灰 1 。 %
2 方 法 2 1 将 供 菌 株 分 别 接 入 P A 培 养 基 上 置 . D 2 ℃ 培养 箱 培养 , 后 每天 观察 测 量各 菌 株 的生长 5 然 速 度 及长 势 。 2 2 8月 下旬 至 9月 底按 配 方 制 原 种 和栽 培 .
后获 得 比较 好 的 效 益 。
关键词 : 平姑 ; 品种 ; 状 ; 益 性 效 中图 分 类号 : 6 6 1 文献 标识 码 : 文章 编 号 :0 9—0 6 ( 0 2 0 ¥ 4 .4 A 10 2 6 2 0 )2—0 2 —0 01 2
平菇 是 本地 区栽 培面 积最 广 , 产量 最 高的食 总
十个平菇菌株的品比试验
菇 菌株 2 6个 , 2 0 1 2年对其 中表现 较 好 的 1 O个 菌
株 进 行 了 品 比试 验 研 究 , 初 步 筛 选 出 了 适 宜 我 市
栽培 的平菇 菌株 。
作 者 简 介 :韩 根 锁 ( 1 9 6 8 一 ) , 宝 鸡 市 农技 中心 高 级 农 艺 师 , 从 事 食 用 菌 的 品 种研 究 和 技 术 推 广 工作 。
3 小结- 9讨论
笔者 研究 中灰色 关联度 分析 法和模 糊综合 评 判 分析法 的等 权分析 结果 和加权 分析结 果均存 在
一
Z0 0 3: l 一 6 .
刘 国顺 . 烟 草 栽 培 学[ M] .北 京 : 中 国农 业 出 版 社 ,
2 003: 73 .
安有 国 , 李君朋, 王 素 华 .模 糊 综 合 评 判 方 法 在 品 种
的平菇菌株。 关 键 词 :平菇 ;品 比 试验 ;菌株
平菇是 种类 最多 、 原料最 广泛 、 栽培 量最大 和 消费 量最 大的一 类食用 菌 。我市平 菇 的生产经 过
发、 烧菌、 不 出菇 、 死菇 、 畸形菇 和菌盖 着色病 等制 约产 业进一 步发展 的 问题进行 了分析 和汇 报 。而 解决 这些 问题 的根本是 选育 优 良的菌株 。因此 笔 者从 2 0 1 0年 以来 先后 从 食用 菌科 研 单 位 引进 平
( 3): 1 7 6 — 1 77 .
谢 小丹 , 陈顺辉 , 巫升鑫 , 等. 烤 烟 新 引 品 种 的 模 糊 综 合 评 判 和 灰 色关 联 度 分 析 [ J ] .福 建 农 林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 学 版 , 2 0 0 2 , ( 1 ) : 1 6 0 — 1 6 3 . 李彦平 , 丁燕芳 , 李 雪君 , 等. 应 用模 糊 综 合 评 判 和
平菇新宇810品比试验
部 分发 黄 、生 长 减 慢 、抗 性 也 减 退 其 次 和 P 4 菌 株抗 毛 霉 、有 鬼 伞菌 丝 地 区 菌丝 生 长慢 ,在有 绿 霉 污染 处 产 生拮 抗 线 、不 能 覆 盖 ,后期 有 少 量 鬼伞 子 实体 .并 且 1 .% 菌 袋 污 染 严 重 而 报 废 : 菌 89 株 次之 ,有 毛 霉地 区菌 丝 生长 慢 、后 期 大量 鬼 伞 子 实 体 发生 。最差 菌 株 基 本上 全 部报 废发 菌 失败 。 2 3 出菇性 状 I 量 :8个 菌 株 现 蕾 最 快 是 P 及产 l菌 株 接 种 至 现 蕾 2d 0 。其 次 菌 株 接 种 至 现 蕾 2 d 5。 菌株 接种 至 现蕾 3 d 2 。R 和 菌 株 菌 丝 满 袋 后 、
12 拮 抗 试 验 :将 上 述 8个 平 菇 菌 株 接 种 在 平 皿 . P .培 养 基上 ,在 2 ' 温 箱 内培 养 .观察 8个 菌 DA . 4C恒 : 株 的 菌丝 相互 接 触后 的表现 。 13 品 比试 验 方 法 :栽 培 料 配 方 :棉 子 壳 8 % , . 8 稻 草 1% 石 灰 2 ,含 水量 为 6 % :堆 制 巴 氏发 0 % 8 酵 5天 后 ,用 2 c x4 e 规 格 的 聚 乙 烯 塑 料 袋 , 2 m 0 r a 每袋 干 料 重 7 咂 、每 个 菌 株 4 5 0袋 ,19 9 9年 7月 8 日播 种 ,采用 两 头 与 中问 屠播 相 结合 方法 。在 自然 气候 环境 温度 2 5—3 。 下 培 养 .待菌 丝 满 袋后 、移 3C 到 出 菇房 内进 行 出 菇 管 理 、窀 气 相 对 湿 度 保 持 在
维普资讯
第 2 1眷
第 1 期
中 国食 用菌
十五个平菇菌株的比较试验
2
2. 1
结果分析
菌丝长势 情况及 形态特 点 接 种后 3 天 , 供试 的 15 个
栽培菌株开始吃料 , 其 中 15 号、 7 号、 1 号、 9 号、 3 号、 4 号、 5 号、 11 号 6 天封 顶 , 2 号、 6 号、 8 号、 12 号、 13 号 7 天 封顶 ; 10 推广 1 号 ; ! 清丰 1 华 号、 14 号 8 天 封顶。各 菌株随机取样 30 袋分 3 组观察 菌丝生 长情况并测定菌丝生 长速度。菌 丝生长 快的 有 15 号、 7 号、 1 号、 9 号、 3 号 , 最慢的是 10 号、 14 号 , 其中 15 号、 1 号、 4 号、 5 号、 11 号、 14 号污染率最低 ( 表 1) 。
2. 2
不 同 菌 株 的生 长 发 育 时 期
由 表 2 可 以看 出 , 8801 、
盖径 10~ 13 13~ 16 8~ 13 8~ 14 12~ 20 13~ 18 8~ 14 8~ 13 10~ 15 8~ 13 10~ 16 10~ 18 10~ 20 10~ 18 10~ 18
2108 、 清丰 1 号、 天 达 300 现蕾 慢属中、 低温 型菌株 , 其它 均很 快现蕾 , 且菇体 发育迅速 , 适合秋季生产。 2. 3 各菌株子实体 形态特 点 从 表 3 可 知 , 5 号、 6 号、 15 号 韧性好盖 大、 厚 ; 3 号、 8 号、 13 号菇 体较 小但 均匀 ; 12、 13、 14 号深灰黑色品种 , 盖大、 厚、 柄较 长 ; 法国 19( 10 号 ) 综合 性状 最差。 2. 4 各菌株生物学效率 及差异显著性比较 栽培菌株设置 3
mm编号长势颜色日均长速污染率编号长势颜色日均长速污染率浓密粗壮洁白浓密粗壮洁白10稀疏细弱淡黄浓密粗壮洁白11浓密粗壮洁白12较粗壮浓密粗壮洁白13较粗壮浓密粗壮洁白14较粗壮15较粗壮101112131415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现蕾期101310141016101410131012101210151014101410121016101610141012101710181021101610161014101410191017101810141020102010171014cm菌株新831叠生扇形灰白1013叠生扇形浅灰较强1316丛生圆形浅灰较强802叠生圆形灰白丛生扇形灰白较强1220江都109叠生扇形浅灰较强1318丛生扇形灰白天达300丛生扇形高抗48叠生扇形浅灰较强1015法国19丛生圆形灰白较强10162108叠生扇形深灰黑较强10188801叠生扇形深灰黑较强1020黑平王叠生扇形深灰黑较强1018驻9703叠生扇形灰白较强1018可以看出88012108清丰1号天达300现蕾慢属中低温型菌株其它均很且菇体发育迅速适合秋季生产
平菇新品种比较试验
率为 0 %, 17 比对照增长 2 位居第四。 4 0 %, 9 0 产量为5 . k , 67 g 0 转化率 为 15 与对照持平 , 0 %, 位居第五。农平 2号产量为 5/ k, 52g 5 转化率为 13 比 0%,
表1
2 位居第六。农平 鳄 %,
瓶后用于接种 。20 年 4 2 09 月 8日栽培袋每袋装料300 产量为 5. k , 0 g 2 8 g转化率为 9%, 3 7 比对照减少 8 位居第七。 %, 左右 ( 干料 1 5 g ,两端用 绳扎 紧 ,常压 灭菌 , 计 0) 5 在
栽培 的平菇优 良品种 , 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
2 材 料和 方 法
3 茵丝生长速度与 长势 由试 验结果可知 ( 1 , . 2 表 )试 验 的 8个 品种接 种 4 d后菌 丝封 面 ,天达 7 5 、天达 30
21 供 试品种 .
供试 品种有天达 7 5 ( 30 江苏省江都市
2 栽培 方法 . 2
1: ) 天达 7 5 产量为 6 . k, 30 5 8 g转化率达到 12 较对照天 8 2%,
达 30 0 产量 5. k , 6 0 g转化率 15 增长 1%, 7 0%, 7 产量最高 , 位
试验 在庄浪县 中川 园区 E光 温室 内进 居第一。黑平 A 产量为 6 2 k , t 3 4 6g 转化率为 19 比 照增 %, 寸 1 比对照增长 1%, 3 位居第三。 冠平 1 号产量为 5. k , 7 8 g转化 7
天达食用菌研究所 ) 天达 3 0 江苏 省江都市 天达食用 ; 0( 菌研究 所 ) ;黑平 A ( 3 江苏省 江都 市天达食 用菌 研究 所 )冠平 1 ( ; 号 江苏省江都市天达食用 菌研 究所 )科大 ; 杂优 ( 安徽合 肥市菇 丰食 用菌研 究所 )9 0 ( ;40 江苏高邮市 科学食用菌研究所 ) ; 农平 2 北京吉蕈园科技有限公司 ) 号( ; 农平 6 北京吉蕈园科技有限公司) 号( 。以天达 30 0 作对照。
5个平菇菌株农艺性状比较试验
一
3 7—
C E E O TI U T R A S R C S HI S H R L U E B T A T N C
图1 ‘ 1 9 复壮 0 ’菌株 子实体
图2 ‘0 7’ 菌株子 实体 034
图3 ‘ 因2 0’菌株子 实体 基 05
表1 菌株名称及来 源
菌株名称
034 07
来源 引自中国农科院菌种保藏 中心
引自江苏省江都市天达食用菌研究所 引 自江苏省江都市天达食用菌研究所 引 白江苏省江都市天达食用菌研究所 引 自江苏高邮市食用菌科学研究所
江都 7号 1
基 因2 0 05
表2 5 个菌株现蕾情况比较
30 g 料 分 装 1瓶 。 装 料 要 求 上 紧 下 松 ,抚 平 料 面 后 用 00 干 4
2 2 子实体外形 .
5 菌 株 子 实体 外 形 上有 明显 差异 。 ‘ 个 复壮 19 0 ’和 ‘0 7 ’的菇形较好 ,其他一般 。 ‘0 7 ’菌盖椭圆,其余 0 34 0 34
中国园艺文摘 21年第9 0 0 期
5 个平菇菌株农艺性状比较试验
果有 旺’ 班 立桐。
(. 市北辰 区西堤 头镇 ,天津 500 ; . 1天津 040 2天津农 学院农 学系.天津 508) 034
摘 要 : 对 引进 的5 平 菇 菌株 在 相 同 条件 下 进 行 出菇 试 验 ,调 查现 蕾 的早 晚 、菇 蕾 疏 密度 以及 茵柄 长度 、 茵 盖 大 个
复壮 l9 O
早熟5 -1
1 1 2 培 养基 配 方 母种 培 养基 :土 豆2 0 、琼 f 2g .. 0g ] 5、  ̄
蔗 糖 2 g 蛋 白 胨 2 、 KH2O 02 、 Mg O 0 1 、 水 o、 g P 4.g S 4 .g 1 0ml 0 0 。栽培料 配方 :棉籽 皮4 %、木 屑3 %、麸 皮 1%、 9 9 0
平菇夏季高温栽培品种比较试验
现 代农 业科 技
21 年 第 1 01 0期
平菇 夏 季 高温 栽 培 品种 比较试 验
宋 小希 安华伟 z 王亚光
(河 南省 三 门 峡 市 农 科 院 , 南三 门峡 4 2 0 ; 渑 池 县 农 业 局 ) 河 7 0 0
摘 要 采 用简 易降温菇 棚 , 引进 河 南省 5个平菇 品种 进行 栽培 比较试 验 , 结果 表 明 : 宜三 门峡 地 区夏栽 的 平菇 品种 为新 8 1 黑平 适 3和 8号 . 时 总 结 出 夏 栽 平 菇 的 生 产 技 术 , 期 提 高 当 地 平 菇 的 生 产 水 平 。 同 以 关键 词 平菇 ; 栽 ; 夏 品种 比较 ; 生产技 术
注 :表 示 菌 丝 的 生 长 速 度 及 旺 盛 程 度 。 +
22 不 同菌株 的子 实体 生长情 况 比较 . 从 表 2可 以看 出 , 物 学 转 化 率较 高 的菌 株 是 新 8 1 生 3 和 黑平 8号 。 试菌 株 的菇体 抗 病性 均 较强 , 供 菇体 性 状 均表
1 . 试 验 方 法 2
表 1 不 同 菌 株 的 菌 丝 生 长 情 况 与 形 态 特 征
利用 三 门峡农 科 院试 验 场 日光 温室 , 采用 黑 网 、 苫遮 草 荫 . 内雾 化喷 水 降 温[ 母 种 为 P 棚 3 】 。 DA培 养 基 , 种 为 麦粒 , 原 栽培 种采 用木 屑 8 %、 皮 1 %、 膏 1 石 灰 1 菌 种按 8 麸 0 石 %、 %。
2 结 果 与 分 析
种进 行 品比试 验 ,以 筛选 出适 合三 门 峡地 区 夏栽 的平 菇 品 种, 同时 总 结 夏 栽 平 菇 的生 长 技 术 , 而 为 菇 农 提 供 技 术 从
平菇新品种比较试验
平菇新品种比较试验1试验目的通过对新引进的平菇不同品种进行比较试验,验证各品种在庄浪县的适应性及经济性状,筛选出适宜该县栽培的平菇优良品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2材料和方法2.1供试品种供试品种有天达7350(江苏省江都市天达食用菌研究所);天达300(江苏省江都市天达食用菌研究所);黑平A3(江苏省江都市天达食用菌研究所);冠平1号(江苏省江都市天达食用菌研究所);科大杂优(安徽合肥市菇丰食用菌研究所);9400(江苏高邮市科学食用菌研究所);农平2号(北京吉蕈园科技有限公司);农平6号(北京吉蕈园科技有限公司)。
以天达300作对照。
2.2栽培方法试验在庄浪县中川园区日光温室内进行,栽培袋采用25cm×50cm聚乙烯塑料袋,原种培养料采用麦粒98%,石灰2%,含水量65%,栽培料配方为棉籽壳40%,玉米蕊30%,麦草20%,麦麸7%、石灰2%、过磷酸钙1%,含水量65%,pH7.50。
2009年3月20日将原种接于经装料灭菌的750mL耐压玻璃瓶中培养,待菌丝满瓶后用于接种。
2009年4月28日栽培袋每袋装料3 000g左右(计干料1 550g),两端用绳扎紧,常压灭菌,在100℃的温度条件下保持12~14h,冷却后在室内打开接种,每瓶菌种接20袋,接种后套劲圈,用报纸封口,每个供试品种接50袋,接完后在温室内进行菌丝培养,经15d后剔出10个不良菌袋,留40个,菌丝满袋后进行出菇管理。
出菇管理:使温度保持在25℃以下,湿度保持85%以上,每天撒2次水,用草帘遮荫使光线达到三阳七阴状态,观察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发育状况,统计产量。
2.3观测方法2.3.1拮抗试验将上述8个平菇品种接种在锥形瓶中,观察各品种的菌丝相互接触后的表现。
2.3.2菌丝生长观测选取试验用8个品种的栽培袋,自然适温下培养并记录菌丝生长速度和菌丝形态,随机抽取10个取其平均值。
2.3.3子实体性状观测子实体七八成熟时观测生物学性状,包括菇色、盖径、柄长等,不同菌株分别取10只菇片测量盖径、柄长、范围。
适合乌兰察布地区栽培的平菇菌株比较试验
平 菇 菌 株 , 者 于 2 1 年 秋 季 , 进 6 平 菇 菌 株 和 当 地 主 笔 00 引 个
栽 1 平 菇 菌 株 进 行 了 比较 试 验 。现 将 试 验 结 果 初 报 如 下 。 个
菌 丝长 势弱 , 杂 能 力 弱 , 袋 污染 率 高 , 78 抗 菌 达 .%和 89 . %。
2 结 果 与 分 析
21 供试 平 菇 菌 株 菌 丝 生 长 情 况 从 表 1 知 , 同平 菇 菌 . 可 不 株 菌 丝 生 长有 明 显 差 异 。新 平 3 3菌 丝 日长 速 最 快 , 达 高
典 型 的大 陆性 季 风 气 候 。近 年 来 , 兰 察 布 地 区 平 菇 生 产 发 乌 展 迅 速 , 菇 栽 培 规 模 不 断 扩 大 , 量 大 幅 度 增 长 , 栽 培 菌 平 产 但
22 供 试 平 菇 菌 株 子 实 体 产 量 比较 .
从表 2 知 , 同平 菇 可 不
2 % , 膏 1 , 灰 05 , 糖 05 ; 培 袋 培 养 基 配 方 : 0 石 % 石 .灰 l 料 水 比 113 0 麸 8 石 % 石 %, :. 。
力 强 , 袋 污 染 率 低 , 为 22 其 次 是 黑 平 2 、 生 99 菌 仅 .%; 号 广 0、 优 平 6 0和农 平 6 C ; 丝 生 长 最 差 的 是 8 — 和灰 平 1 , 8 ( K)菌 91 号
日长 速 为 75 mm d 77 m/ , 袋 时 间长 , 3 和 3 , .0 / 和 . 4m d 满 需 2d 1 d
菌 株 产 量 有 显 著 的 差 异 。从 产 量 和 生 物 学 效 率 看 , 平 3 、 新 3 黑 平 2 和 优 平 6 0高 于 对 照 农 平 6号 ( K) 而 广 生 9 9 号 8 C , 0、 8 — 和 灰 平 1 低 于 对 照 农 平 6 ( K) 经 差 异 显 著 性 测 91 号 号 C 。
平菇有哪些新的高产品种
平菇有哪些新的高产品种
平菇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的品种较多,目前主要有推广1号、新831、清丰1号、江都109、园林802等。
这些品种在广大菇农中都有一定的影响力,部分菇农因偏爱某一个品种,往往连续数年不更换品种。
这对实现平菇的高产并不一定有利,因为长期使用单一品种,有可能会出现品种退化,如品种抗性降低,产量下降,从而影响种菇效益。
近几年平菇新品种引进较多,通过试验比较和实践验证,以下几个品种推广利用价值较大。
①50596菌丝生长温度为8℃~32℃,出菇温度为6℃~30℃,最适出菇温度为12℃~26℃。
菇体丛生,灰白色,菌盖直径6~15厘米,柄长2~5厘米,菇质好,转潮较快。
但低温季节易引起柄长。
②南京1号菌丝生长温度为6℃~32℃,出菇温度为6℃~30℃,出菇适温8℃~25℃。
子实体为深灰色,低温时期呈黑灰色,子实体丛生或叠生,菇形紧凑,菌盖直径5~10厘米,菌柄、菌盖组织肥厚,韧性较强,品质较好。
③黑公研1号菌丝适生温度为10℃~28℃,子实体适宜生长温度为6℃~26℃,菌盖表面呈深灰黑色,丛生或叠生,柄短,菇质细密,耐水和运输,产量较高。
④庆丰518子实体发育适宜温度为8℃~25℃,子实体丛生或叠生,菌盖表面深灰色,柄短,出菇集中,抗杂
力强。
⑤北海道3号菌丝发育适温20℃~26℃,子实体发育和生长适宜温度为6℃~25℃,子实体叠生。
菌盖表面土褐色,菌褶紧密,菌盖厚,菇质优,产量高。
高温平菇菌株栽培比较试验初报
袋 。采 用 2 4 m 的 聚 乙烯 塑 料 袋 , 用 四 层 播 种 法 , 4 mx 8c c 采 每 袋 大 约装 3 左 右 ( 干 料 1 5k ) 计 . g 。两 头 用 绳 子 系 紧 , 好 2 装 袋 直 接两 头打 孑 。 L 1 . 发 菌 与 出菇 管 理 4 菌 袋 放 入 棚 内 发 菌 , 层 摆 放 , 制 单 控
替代 5 %木 屑 ) 0 。
华 人 民共 和 国 药 典 》 已经 收载 灵 芝 ( 芝 、 芝 )子实 体 为 法 赤 紫
定 中药 材 。 自从 我 国首 先 实 现 了灵 芝 人 工 栽 培 后 , 芝 的 生 灵 产 面 积逐 年 扩 大 , 国从 南 到 北 多 个 省 份 都 有 栽 培 。 灵 芝 的 我
供参考 。
文 章编 号 1 0 — 3 7 2 1 ) 5 0 2 — 2 0 0 8 5 (0 1 0 — 0 4 0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供试 配方 ① 对照 (K) 木屑 8 %; . C : 0 ②木 屑 6%, 4 玉米
芯 1%( 6 玉米 芯 替 代 2 %木 屑 )⑧ 木 屑 6 %, 秸 l%( 秸 0 ; 4 豆 6 豆 替 代 2 %木 屑 )④ 木 屑 5 % , 米 芯 2 %( 米 芯 替 代 3 % o ; 6 玉 4 玉 0
3 , 石 灰 3 , 霉 灵 01 % 生 % 克 .%。
13 培 养 料发 酵 、 袋 将 粉 碎 的 玉米 芯 用 3 . 装 %石 灰 水 浸 湿 , 加 入 各 种 辅 料 拌 匀 建 堆 要 求 堆 宽 2m, 高 1 1 右 , 度 堆 .I左 5/ 长
袋栽平菇出菇方法比较试验
土填 充空隙 , 菌柱露 出土面约 1 米 , 后用 壶浇水 , 1 使 厘 然 第
天 浇 6千 克 , 2次 进 行 , 2天 浇 4千 克 , 2次 进 行 。待水 分 第 分
渗 入 床 底 后 , 菌 面 上铺 一 层 消 过 毒 的麦 秸 。 在
原基 , 只有 个 别 出 现 2个 以 上 原 基 。 产 生 拮 抗 线 的 主 要 原 因 :
后 在 袋 口套 一 塑料 圈 , 棉 塞 封 口。 压灭 菌 , 点 接 种 , 于 用 常 单 置 1- 8 、 气 相 对 湿 度 为 7 % 环 境 中 , 3  ̄ 0天 菌 丝 长 满 82℃ 空 5 经 04
3 试 验 方 法 .
低 , 以 未 发 现 杂菌 感 染 。 所
3从 出现 畸 形菇 的情 况 来 看 , 组 有 2 . A 2袋 , 有 1 袋 出 C组 8 现菌 柄 呈 鹿 角状 分枝 畸 形 菇 。 出 现 畸 形 菇 主 要 是 由于 通 气 不
采 用 1  ̄ 3厘 米 聚 乙烯 袋 为 栽 培 袋 。 栽 培 料拌 匀 , 其 73 将 使 含水量为 6% , 工装料 , 高 1 5 手 袋 4厘 米 , 共装 3 0袋 。 好 袋 0 装
够 , 房 内二 氧 化碳 浓 度 过 高 造 成 的。 菇 4在 A 组 中 有 2 . 3袋 , 丝 未 长 满 即 出现 拮 抗 线 , 出 现 菌 并 原 基 菌袋 长 势 不 良 , 在 子 实 体 生 长 阶 段 有 新 的 原 基 出 现 。 并 正 常 出 菇 菌袋 长 势 较 好 ,在 子 实 体 生 长 阶 段 大 多 数 只产 生 1个
平菇新科108优质菇生长二氧化碳浓度比较试验
平 菇 是 营 养 丰 富 、味 道 鲜 美 、肉 质 肥 厚 的 高 蛋 白、低脂肪的优质菌类,经常食用可降低人体血液 中的胆固醇含量,并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对肝炎、 胃溃疡、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 疗作用,是 21 世纪健康饮食“一荤一素一菇”中一菇 的重要食用菌品种。我国平菇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2017 年平菇总产量达 546.39 万 t,现今是仅次于香 菇、黑木耳的第三大食用菌品种。
摘 要 在平菇新科 108 子实体生长期设置不同二氧化 碳浓度处理,观察测定不同处理新科 108 子实体性状、产 量、生物学效率,依据试验结果并综合考虑因素,得出新 科 108 优 质 菇 生 长 的 最 适 二 氧 化 碳 浓 度 是 600~ 800 mg/L。 关键词 平菇 新科 108 二氧化碳 子实体 文章编号 1000-8357(2019)06-0042-02
菇 体 形 状 秀 巧 、食 用 口 感 鲜 嫩 为 平 菇 主 要 优 点,优质平菇是近几年平菇市场热销产品。优质平 菇菌盖直径 3~4 cm,菌盖厚度 1~1.5 cm,菌柄长 2~ 3 cm,菌柄直径 1~1.5 cm,这种平菇因蛋白质、多种 微量元素含量丰富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市场销售价 格在 8~10 元/kg。平菇新科 108 是 2018 年河南省农 作 物 品 种 鉴 定 品 种(鉴 定 号 :豫 品 鉴 食 用 菌 2018003),为河南省首次组织食用菌品种鉴定中产 量最高、综合表现最好的平菇品种。新科 108 属于 中低温型品种,具有出菇期长、现蕾多、朵大、子实 体叠生、柄短、灰黑色、菌盖较厚、韧性强等特点,生 物转化率最高可达 150% 以上,单朵子实体数量平 均在 60~70 个,容易培育出个体小巧的优质平菇。 二氧化碳浓度对平菇现蕾数量、子实体性状、品质 和产量等具有重要的影响[1-3]。研究在新科 108 子实 体生长期设置不同的二氧化碳浓度,观察测定二氧 化碳对平菇新科 108 子实体生长的影响,探索平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菇新品种的比较试验
1 试验目的
通过对新引进的平菇不同品种进行比较试验,验收各品种在西吉县的适应性及经济性状,筛选出适宜该县栽培的平菇品种,不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2 材料和方法
2.1 供试品种供试品种有天达7350(江苏省江都市天达食用菌研究);天达300(江苏省江都市天达食用菌研究所);黑平A3(江苏省江都市天达食用菌研究所);冠平1号(江苏省江都市天达食用菌研究所);科大杂优(安徽合肥市菇丰食用菌研究所);9400(江苏省江都市天达食用菌研究所);农平2号(北京吉祥科技有限公司);农平6号(北京吉祥科技有限公司)。
以天达300对作照。
2.2 栽培方法试验在西吉县偏城乡车路村日光温室内进行,栽培采用25cm×50cm聚乙烯塑料袋,原种培养料采用麦粒98%,石灰2%,含水量65%,栽培料配方为棉籽壳40%,玉米芯30%,麦草20%,麦麸7%,石灰2%,过磷酸钙1%,含水量65%,PH7.5。
2014年3月20日将原种装于经接料灭菌的750ML耐压玻璃瓶中培养,待菌丝满瓶后接种。
2014年4月28日栽培袋每袋装3000g左右,两端用绳扎紧,常压灭菌,在100℃温度条件下保持12-14h,冷却后在室内打开灭菌,每瓶菌种接20袋,接种后套劲圈,用报纸封口,每个供试品种接50袋,接完后在温室内进行菌丝培养,经15d后剔出10个不良菌袋,留40个,菌丝满袋进行出菇管理。
出菇管理:使温度保持在25℃以下,湿度保持在80%以上,每天撒2次水,用草帘遮阴使光线达到三阳七阴的状态,观察菌丝的生长情况及,统计产量。
2.3 观察方法
2.3.1 拮抗试验将上述8个品种接种在锥形瓶中,观察各品种的菌丝相互接触后的表现。
2.3.2 菌丝生长观察选取试验用的8个品种的栽培袋,自然适温下培养并记录菌丝生长速度和菌丝形态,随机抽取10个取其平均值。
2.3.3 子实性性状观测子实体七八成熟时观察生物学性状,包括菇色、盖径、柄长等,不同菌株取10只菇片测量盖径,柄长范围。
2.3.4 生物学转化率按常规方法计算,记录料重,记录前3潮产量,计算生物转化率。
3 结果与分析
3.1 抗拮试验8个菌株的菌丝在锥形瓶中相互接种后,均产生明显的拮抗线,表明8个品种为不同的品种。
3.2 菌丝生产速度与长势由试验结果可知(表1),试验的8个品种接种4d后菌丝封面,天达7350、天达300、黑平A3、冠平1号菌丝粗壮浓白,发菌较快,科大杂优、9400、农平2号、农平6号发菌引对较慢;而天达7350、黑平3号出菇早,转潮快;科大杂优、天达300、农平2号出菇较晚;9400、冠平1号、农平6号出菇最晚。
3.3 产量表现按每个品种40个菌棒的前三潮计算(表1),天达7350的产量为65.88kg,转化率达122%,较对照天达300产量56.70kg,转化率为105%,增长17%,产量最高,位居第一。
黑平A3的产量为6
4.26kg,转化率为119%,比对照增长14%,位居第二。
科达杂优产量为63.72kg,转化率为118%,对比照增长13%,位居第三。
冠平1号的产量为57.78kg,转化率为107%,比对照增长2%,位居第四。
9400产量为56.70kg,转化率为105%,与对照持平,位居第五。
农平2号产量为
55.62kg,转化率为103%,比对照减少2%,位居第六。
农平6号产量为52.38kg,转化率为97%,比对照减少8%,位居第七。
表1 8个品种栽培袋菌丝长势、子实体发育和产量情况
品种菌丝长
势颜色
接种期
(日/月)
现蕾期
(日/月)
采收始期
(日/月)
一潮
(kg)
二潮
(kg)
三潮
(kg)
合计产量
(kg)
转化率
(%)
位次
天达7350 粗状浓白28/4 20/5 25/5 31 19 15.88 65.88 122 1 天达300(ck)粗状浓白28/4 22/5 27/5 29 20 7.70 56.70 105 5 黑平3号粗状浓白28/4 20/5 25/5 32.20 19 13.06 64.26 119 2 冠平1号粗状浓白28/4 25/5 29/5 30.50 21 6.28 57.78 107 4 科大杂优纤细稀疏28/4 22/5 25/5 32 18 13.72 63.72 118 3 9400 纤细稀疏28/4 22/5 29/5 27.80 17 11.90 56.70 105 5 农平2号纤细稀疏28/4 22/5 27/5 27.50 19 9.12 55.62 103 6 农平6号纤细稀疏28/4 22/5 30/5 27.30 20 5.08 52.38 97 7
3.4 菇形特点
表2 8个平菇种子子实体性状比较
品种
出菇温
度(℃)
菇形菇色韧性
盖径
(cm)
柄长
(cm)
叶片变化
(低温高温)
叶片变化
(高温干燥)
天达7350
1-32 菇形优美簇生浅白色好7-11 2.50-3.50 菇形优美薄易开裂天达300(ck)
1-32 簇生大棵浅白色较好 6.20-11.30 2.50-4.50 较好变化不明显黑平3号
2-32 杂大肉厚高产优质灰白色好7-11 2.50-3.50 黑菇斑病薄易开裂冠平1号
1-32 丛生,叶片较少浅白色一般7-10 3.50-4 较好易开裂科大杂优
1-32 丛生,叶片较少灰色较好7-10 2.50-3.50 好变化不明显9400
1-32 丛生灰色一般6-10 2-4 斑病变化不明显农平2号
1-32 柄短,灰色,紧凑灰白色差6-10 2-3.50 较好变化不明显农平6号
1-32 灰白色,丛生,柄短灰白色一般6-10 2.50-4.60 较好变薄易裂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