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衍的魅力 教学设计教案
九年级语文夏衍的魅力(新编201912)
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B.同学们在考场上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C.我生长在京剧之家,京剧对我一点都不陌生。 D.我从来没有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41.下面文段中划线句子有毛病,请任选2句改在答题卡上。(4分)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有人厌倦纸质图书, 更喜欢网上快速阅读。但是网上阅读好像乘火车出差,直来直去毫无悬念;而纸质阅读则好像坐牛车去姥姥家,慢悠悠地观景赏花。①对纸质图书的命运,即使你怎样担忧,我都始终抱有希望。因为只要你想借助阅读享受快乐,这种方式就永远不会消亡。而且,②随着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改变 ,使传统阅读方式将会 下面文段中划线句子有毛病,请任选2句改在答题卡上。(4分)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有人厌倦纸质图书,更喜欢网上快速阅读。但是网上阅读好像乘火车出差,直来直去毫无悬念;而纸质阅读则好像坐牛车去姥姥家,慢悠悠地观景赏花。①对纸质图书的命运,即使你怎 样担忧,我都始终抱有希望。因为只要你想借助阅读享受快乐,这种方式就永远不会消亡。而且,②随着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改变,使传统阅读方式将会得到大众的钟爱。目前,③古典著作图书受到读者追逐,就是最好的印证。 答案(4分)第①句,关联词搭配不当,将“即使”改为“不管” ;第②句,缺主语,去掉“使”或去掉“随着”;第③句,将“追逐”改为:“追捧”或“喜爱”“欢迎”。(任意改正确一句得2分) 解析 4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 A.天气多么暖和,多么晴朗呀!林边树梢上画眉在吟唱,锯木厂后面的草坪上传来普鲁士 军人操练的声音。 B.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C.通过日本名古屋市长质疑南京大屠杀事件,使我们充分认识到日本至今仍有一些人企图颠倒历史黑白。 D.能否根治校车安全隐患问题,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然措施之一。 答案A 解析 43.下列句子没 有病句的一项是()(2分) A.今天是建校100周年的纪念日,到处校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B.科学发展到今天,谁还会否认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行的呢? C.中国愿同欧洲加深相互信任和了解,深化和扩大各领域的合作。 D.运动量多少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4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 一项是()(2分) A.中央音乐学院的每一个大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歌唱家。 B.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C.我们应当认真研究和解决同学们的倡议。 D.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增长了不少的科学知识。 4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苏 州园林绿化已不再是在一片空地上叠山理水种树这一传统做法,而是逐渐从满足人们的观赏需要向满足生态需求和环境需求转变。 B.“中国达人秀”栏目因为没有任何条件限制,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阶段都有,他们带来的绝活也多种多样。 C.他一走进《哈利·波特》的演播大厅,就 感受到热烈的气氛和一张张快乐的笑脸。 D.教育部门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答案A 解析 4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他有了很大的进步。 B.城外耸立着小巧的一座房子。 C.老师征求并采纳 了同学们关于如何开展“班级标兵”活动的意见。 D.只要经常锻炼身体,才会不断增强体质。 答案C 解析 47.下面语段中,表述没有错误的一句是(2分)() A.千年京杭大运河畔,一曲合作与共赢、欢乐与友谊的华美乐章正在奏响。 B.秉承“开放、包容、创新”精神,国际经贸旅游节 开幕式暨项目开工仪式在风光绮丽的京杭大运河畔。 C.4月18日上午,沐浴着明媚的春光,来自海内外的近3000多名嘉宾相聚扬州,以节会友,共享商机,共谋发展。 D.同时,经贸唱戏、节庆搭台,一批外资、民资项目集中投产、开工、规划。 4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听了校长的报告,使同学们受到极大的鼓舞。 B.尽管严寒酷暑,我们都坚持清晨的锻炼。 C.每个同学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的人才。 D.保持一颗进取心是学习及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 班级开展“脚踏一方土”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4—5题。 49.下列句子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 B.全校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王校长关于教育改革的报告。 C.青年歌手大赛选手综合素质之所以整体不高的原因是不少歌手忽视文化学习造成的。 D.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 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50.下面语段中画线的三个句子存在语病,请改正。(6分) 前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确定芜湖为示范区核心城市。这是芜湖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1)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效果。电 视台在重要时段播出专题片,报社组织刊发评论员文章,(2)营造全市上下共同参与示范区建设。(3)这些宣传报道在我市引起了轩然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三个句子存在语病,请改正。(6分) 前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确定芜湖为示范区核心城市。这是 芜湖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1)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效果。电视台在重要时段播出专题片,报社组织刊发评论员文章,(2)营造全市上下共同参与示范区建设。(3)这些宣传报道在我市引起了轩然大波,广大市民欢欣鼓舞。 答案①将“效果”改成“力度” 或 将“加大”改成“增强”。 ② “建设”后面加上 “的氛围 ” ③轩然大波 改成 极大反响。 解析 5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谁能否认中国没有进入国际载人航天技术领域的能力? B.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 的起色。 C.虽然刘翔已经能够下地走路,但医生告诫他不要心急,走路的频率不能太快,而且每天走路的时间也不能过长。 D.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A、三重否定表否定,不合语境,去掉“没有”。B、歧义,局 长嘱咐学校的几个领导。D、前后矛盾,去掉“能否”。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点评:修改病句,是辨析病句的最终目的。病句修改题考点要求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辨析并判断句子的正误。2.从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方面有侧重地修改病句。3.用符号修 改有语病的句子。4.在语段中找出病句进行修改。修改病句以通顺、正确为原则,不作修饰,不改变原意。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应对策略。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对、结构混乱等语病。 52.下面语段中划横线的句子都有病句,请加以改正。(4 分) ①在 召开的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上,有一位专家指出:②全世界至少有5万人每天死于由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③如果不迅速采取措施,中国在30年内就会发生干净水源枯竭。④饮用水质已成为威胁12亿中国人生存的尖锐问题。⑤保护环境,改善水质,是当前中国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 第②句,修改意见: 下面语段中划横线的句子都有病句,请加以改正。(4分) ①在 召开的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上,有一位专家指出:②全世界至少有5万人每天死于由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③如果不迅速采取措施,中国在30年内就会发生干净水源枯竭。④饮用水质已成为威胁12亿中 国人生存的尖锐问题。⑤保护环境,改善水质,是当前中国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第②句,修改意见: 第③句,修改意见: 答案第②句,(语序不当),将“每天”移至“至少”之前; 第③句(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危机(灾害)”。 解析 53.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 确的一项是() A.今年气候异常,我市防汛抗旱形势严峻,我们必须提前进行部署和研究。 B.中考期间,市政府将继续采取“禁噪”措施,确保广大考生能静心迎考。 C.学校开展的感恩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D.假日里,老师和蔼的笑容和抑 扬顿挫的声音经常在我耳边响起。 答案B(2分) 解析试题分析:A中不合逻辑,应是“研究和部署”;C中成分残缺,缺少宾语,应是“掀起了……的热潮”;D中词语搭配不当,应删去“和蔼的笑容”。 考点:这是关于句子语病考点。 点评:句子语病是历年中考必考题型,是语句考查最重要 的题型,学生了解常见语病,能学会用修改符号对病句进行修改尤为重要。修改病句试题侧重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修改病句的能力。修改病句以改正确、改通顺为原则,不作语言修饰,不变句子原意,正确地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要特别注意成分 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对、结构混乱四个方面的语病。 54.修改下面的病句,把改正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小题1】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小题2】我用了整整一小时左右,才写完了这篇作文。 答案略 解析试题分析:(1) 缺少成分,去掉“使”;(2)用词矛盾,“整整”和“左右”矛盾。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点评:修改病句试题侧重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修改病句的能力。修改病句以改正确、改通顺为原则,不作语言修饰,不变句子原意,正确地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 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对、结构混乱四个方面的语病。 55. 56.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过了一会儿,那辆奔驰的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停了下来。 B.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出类拔萃,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C.选择对社会对 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D.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答案C 解
夏衍的魅力沪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夏衍的魅力沪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夏衍,现代剧作家、电影艺术家、社会活动家。
文学作品有:话剧剧本《上海屋檐下》、报告文学《包身工》,电影剧本《狂流》《祝福》。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夏衍的魅力沪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夏衍的魅力》教案【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理清文章的思路。
2,学习本文叙述和议论结合描写人物的方法。
3,体会夏衍的人格魅力,学习他一辈子清清白白。
【重点难点】1,重点:学习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在分析的基础上积累写作经验。
2,难点:理解“夏衍的魅力”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难能和可贵。
【相关提示】1,夏衍,现代剧作家、电影艺术家、社会活动家。
文学作品有:话剧剧本《上海屋檐下》、报告文学《包身工》,电影剧本《狂流》《祝福》。
2,王蒙:当代作家。
著名作品: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等。
3,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文体。
阅读记叙文要把握:①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②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③记叙的中心和材料;④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⑤语言的表现力(具体、生动、形象)。
【正音正字】言简意赅gāi心有余悸jì骇人听闻hài溘然长逝kè【词语积累】言简意赅一针见血心有余悸语重心长独具慧眼骇人听闻后患无穷了如指掌无欲则刚超脱俗凡花拳绣腿一语中的入木三分适可而止谈笑风生溘然长逝【朗读课文】【课文分析】本文人物描写,做到叙议结合,更注意补充相关资料,把夏衍这个人物放到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中,从而深刻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本文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叙述简明凝练,议论精辟深刻。
虽说课文“无非只是个例子”,但这是“范例”。
本文行文思路非常明确,就是在夹叙夹议中展示夏衍的人格魅力。
由此可知,人物的思想一定要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放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才真实、可爱。
【理解课文】1,划出议论“夏衍的魅力”的语句。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第四单元教学策划一、单元篇目《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走一步再走一步》《诫子书》单元总体目标:1.继续学会默读,学会圈点勾画。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作品优美的语言和关键的词句对表达文章主旨的作用。
3.领会课文作者对人生的憧憬和体验,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人生的大问题;关爱生命,热爱生活,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走好每一步。
二、教材简析本单元课文包括三篇现代文和一篇文言文,以“人生”为人文主题,以“默读和理清作者思路”为语文素养,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书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
有对人物美好品行的礼赞,有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和思考,还有关于修身养德的谆谆教诲。
四篇文章用不同的体裁、题材回答了“怎样寻找人生的支点”“如何创造诗意人生”的问题,让学生体验不同的人生之路,体会其中彰显的理想光辉和人格力量。
《纪念白求恩》,教读课文,全文以说理为主,思路清晰,逻辑严谨。
学习本文,训练默读,圈点勾画是本课默读的训练点,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学习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植树的牧羊人》,教读课文,让·乔诺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我”与牧羊人几次见面的情形。
学习本文,继续训练默读,抓住文中标志事件转换的词语,梳理故事情节,把握作者清晰的写作思路。
《走一步,再走一步》,自读课文,莫顿·亨特以事说理,借“我”爬悬崖遇险,然后脱险的事,表达如何对待困难的道理。
学习本文,继续训练默读,争取提高阅读速度,勾画关键词语,品味课文中的心理描写,把握人物心理成长历程。
《诫子书》,教读课文,作者先立论,再阐发,前后相承,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
学习本文,抓住关键词,理解语句含义。
本单元每篇文章的文字都十分精炼,整体布局严谨缜密,句意含蓄隽永,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更有亲近感,因此,对课文的理解较容易把握。
学生需要掌握合理的阅读方法,通过默读、圈点勾画等阅读策略,学习巩固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理清作者思路。
九年级语文夏衍的魅力(教学课件201911)
上 海 浦 东 奚育 育英 恩学 制校 作
夏衍生平
• 夏衍是中国著名文学、电影、 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翻 译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左 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组织 者和领导者之一。祖籍河南 开封,1900年10月30日生 于浙江杭县(今杭州)。
夏衍生平
• 夏衍原名沈乃熙,字端先。小时家境贫困, 1919年在家乡参加“五四”运动,与同学一 道发起并创办了当时浙江第一个进步刊物 《双十》(第2期改为《浙江新潮》)。1920 年,他赴日本留学,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1924年,他经孙中山先生介绍加入中国国民 党,担任国民党驻日总支部常委兼组织部部 长。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加入中国共产 党,从事工人运动及翻译工作,译有高尔基 的《母亲》等外国名著。
• 1995年2月6日在北京逝世。
分析课文
提示: 关注课文从细微处刻画人物、挖掘 人物与众不同的性格和精神面貌的 写作方法,感受生动细节对刻画人
物性格的作用
默读文本,在阅读的过程中圈画出 文中直接点明夏衍魅力的的语句
• 提示 • 文章中的这些议论直接对夏衍的魅力做了
集中概括。在阅读过程中也能一眼就找出 来,故无须兜圈子。寻找交流的过程是熟 悉文本的过程,也是初步领会夏衍魅力的 过程 。
夏衍生平
• 新中国成立后,他在上海领导文化事业,创办电 影文学研究所。1954年被任命为文化部副部长, 主管电影及外事工作,为培养电影事业的新生力 量作出了贡献。“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林彪、 “四人帮”的残酷迫害。1977年后,他先后担 任对外友协副会长、中国文联副主席、第五届全 国政协常委等职。1982年,他当选为中顾委委 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1994年10月,国务 院授予他“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荣誉 称号。
夏衍的魅力教案
夏衍的魅力教案五夏衍的魅力【教学目标】1.梳理本文所写事件,体会夏衍“明白透彻、清晰见底”的人格魅力。
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说明:《人物春秋》单元以“人物”为重点,教学目标首先要定位在了解本单元几篇文章为读者展现的人物形象上。
本文的特点是选用多个材料来表现夏衍“明白透彻、清澈见底”的人格魅力,同时在叙述事件过程中,作者也不断地以议论笔法来表达自己对夏公的敬意与怀念之情。
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从选材和语言表达特点两方面确立教学目标,对他们的阅读和写作都是有益的。
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习叙议结合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2.难点:理解“夏衍的魅力”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难能和可贵。
说明:本文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叙述简明凝练,议论精辟深刻。
在带领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在课文这个“范例”中学生需要重点把握的知识。
本文思路非常明确,在夹叙夹议中展示夏衍的人格魅力。
而夹叙夹议是八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写作方法之一,故以此为教学重点。
人物的思想一定要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放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去理解才显得真实,而这一点对于缺乏相关历史文化积淀的八年级学生而言,是个难点。
【思路点拨】夏衍的人格魅力、作者对夏衍的崇敬之情,表现在文中叙述的多个事件中,更在多处的议论中直接显现。
尤其文末“他一辈子清清白白,走也是清清白白地走了的。
”一句,高度概括了夏衍的“魅力”所在,也很容易被学生在阅读中捕捉到。
本课的教学可以以这句话作为突破口开展教学,指导学生围绕“清清白白”,倒嚼甘蔗,深入品味文章。
【练习举隅】1.本文语言颇见特色,请从文中摘抄自己最欣赏的一段,分析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
2.阅读舒乙《父子情》,要求仿照本文,于叙事间隙补出议论部分。
附录:父子情舒乙“慈母”这个词讲得通,对“慈父”这个词我老觉着别扭。
依我看,上一代中国男人不大能和这个词挂上钩,他们大都严厉有余而慈爱不足。
我的父亲老舍,既不是典型的慈父,也不是那种严厉得令孩子见而生畏的人,所以是个复杂的父亲。
夏衍的魅力教学课件
王蒙
王蒙简介
王蒙,男,河北南皮人,中国当代作家、学者, 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 等近百部小说。曾担任文化部部长、党组书记, 中国作协副主席。
夏衍生平
夏衍原名沈乃熙,字端先。小时家境贫 困,1919年在家乡参加“五四”运动。1920 年,他赴日本留学。1924年,他经孙中山先 生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1927年大革命失败, 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筹备左翼作家联 盟。1933年后,担任中共上海文委成员、电 影组组长。 1954年被任文化部副部长。1977 年后,担任中国文联副主席。1982年,中国 电影家协会主席。1994年10月,国务院授予 他“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 1995年2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围绕夏衍写了那几件事? 2、从哪几个方面来写?
文章围绕夏衍写的事情:
• • • • • • • • • 1.他清晰记得一篇重要报道的时间。 2.他不摆官架子。 3.他在文代会上致闭幕词。 4.指出建国后的最大失误。 5.他坚持自己写序言。 6.扶拐观赏丁香花。 7. 谈论社会治安问题与胡绳先生文章。 8.他卧床不起仍然关心中国文学事业。 9. 从容周到吩咐后事。
从以下方面来写:
•这9件事情分别从以下方面来写: •敏捷透彻的智慧 •对待名誉和权利的态度 •对待工作的态度 •对生活的热爱 •正确对待人生的终结
互读质疑
可以抓字词、句子、段落、开头、结尾等 质疑。 形式:小组提出问题,挑战其他小组。
品读课文,人物评价
默读文本,在阅读的过程中圈画出 文中,写出了夏衍身瘦削的特点,也 体现了夏衍言简意赅、明白透彻的特点。
• 5、在介绍具体事例的时候为什么要写到“赏花” 和“安排后事”?
九年级语文夏衍的魅力(2019年11月)
上 海 浦 东 奚育 育英 恩学 制校 作
夏衍生平
• 夏衍是中国著名文学、电影、 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翻 译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左 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组织 者和领导者之一。祖籍河南 开封,1900年10月30日生 于浙江杭县(今杭州)。
夏衍生平
• 夏衍原名沈乃熙,字端先。小时家境贫困, 1919年在家乡参加“五四”运动,与同学一 道发起并创办了当时浙江第一个进步刊物 《双十》(第2期改为《浙江新潮》)。1920 年,他赴日本留学,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1924年,他经孙中山先生介绍加入中国国民 党,担任国民党驻日总支部常委兼组织部部 长。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加入中国共产 党,从事工人运动及翻译工作,译有高尔基 的《母亲》等外国名著。
夏衍生平
• 新中国成立后,他在上海领导文化事业,创办电 影文学研究所。1954年被任命为文化部副部长, 主管电影及外事工作,为培养电影事业的新生力 量作出了贡献。“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林彪、 “四人帮”的残酷迫害。1977年后,他先后担 任对外友协副会长、中国文联副主席、第五届全 国政协常委等职。1982年,他当选为中顾委委 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1994年10月,国务 院授予他“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荣誉 称号。
夏衍生平
• 抗日战争爆发后,夏衍在上海、广州、 桂林、香港主办《救亡日报》《华商 报》,后辗转到重庆,任中共南方局 文化组副组长,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 主持大后方的文化运动,特别是戏剧 运动,同时从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 曾任《新华日报》代总编辑。抗战胜 利后,他先后在上海、南京和香港等 地领导党的文化工作。
夏衍生平
• 1929年,他参加筹备左翼作家联盟, 次年当选“左联”执行委员,并与郑 伯奇、阿英、沈西苓等人创办在中国 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第一个戏剧团体 ──上海艺术剧社,推动了革命戏剧运 动的发展。1933年以后,他担任中共 上海文委成员、电影组组长,成为我 国进步电影的开拓者、领导者。
第2课时 教读引领课 夹叙夹议 彰显精神 《纪念白求恩》《夏衍的魅力》
恩英雄事迹的句子,用“
”划出,用自己
的话简要概括白求恩简历。
姓名 职业
工作 简历
籍贯
年龄
议——精辟恳切
找出每段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介绍白求恩, 又是如何评价白求恩的?
介绍的内容
评价
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是国际主义的精神
对同志对人民
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对工作
是精益求精的精神
手法归纳
“叙”和“议”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议论文以“议”为主, “叙”是“议”的 基础,为议论提供事实根据,“叙”要扣住论 点,简明、概括。
记叙文以“叙”为主,“议”是用于揭示事 物的本质和意义,起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 用。
赞——深怀敬意
我们到底要学习白求恩的什么精神?研
读第四段,用“这一段赞扬白求恩
的
精神”的句式把它表达出来。
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习的意义。
赞颂,热情洋溢,有力。
类比阅读
速读《夏衍的魅力》,思考下面问题。 1、如果选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全文主旨, 你会选择哪一句?A A.他总是明白透彻,一清见底。 B.他一辈子清清白白。 C.他真诚待人,对一切新的知识新的动向感兴 趣。 D.他永远是那么敏捷,条理,言简意赅。
类比阅读
2.对于本文写法的分析,下面的分析哪一项是
赞——深怀敬意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 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赏读这句话,你认为应该读出怎样的情感?
提示:
“高尚”指人格;
“纯粹”指品质;
“有道德”指修养;
“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志趣;
《夏衍的魅力》预习学案(附相关图片)
夏衍的魅力(附录图片)预习【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理清文章的思路。
2,学习本文叙述和议论结合描写人物的方法。
3,体会夏衍的人格魅力,学习他一辈子清清白白。
【重点难点】1,重点:学习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在分析的基础上积累写作经验。
2,难点:理解“夏衍的魅力”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难能和可贵。
【相关提示】1,夏衍,现代剧作家、电影艺术家、社会活动家。
文学作品有:话剧剧本《上海屋檐下》、报告文学《包身工》,电影剧本《狂流》《祝福》。
2,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文体。
阅读记叙文要把握:①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②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③记叙的中心和材料;④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⑤语言的表现力(具体、生动、形象)。
【正音正字】言简意赅gāi心有余悸jì骇人听闻hài溘然长逝kè【词语积累】言简意赅一针见血心有余悸语重心长独具慧眼骇人听闻后患无穷了如指掌无欲则刚超脱俗凡花拳绣腿一语中的入木三分适可而止谈笑风生溘然长逝【原作欣赏】在大六部口那个漂亮的四合院和陈设简陋乃至寒酸的房间里,我们从来只谈国家、世界、文艺大事。
我说:“上星期三,报纸上有一篇重要的报道……”他说:“噢,不是星期三,是星期四。
”我为他的水晶般的清晰吓了一跳。
因为他是夏衍,比我大三十四岁,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候距离我出生人世还有七年。
他永远是那么敏捷,条理,言简意赅,不打磕巴儿,不模糊吞吐,不哼哼哈哈,节奏分明而又迅疾,应对及时而又一针见血。
他的这些特点使你不相信他是一个九十多岁的人。
如果是第一次见面,你也许会为他的瘦削而吃惊,他这个人也像他的思想、语言一样,删除了一切枝蔓铺排,只留下提炼到最后的精粹。
据说他从来没有达到过五十公斤,在他的生命晚期,他大概只有三十公斤体重。
然而,他总是明白透彻,一清见底。
他当然是绝对的前辈,然而他从来不摆前辈的谱。
夏衍的魅力教案
夏衍的魅力教案五夏衍的魅力【教学目标】1 .梳理本文所写事件,体会夏衍“明白透彻、清晰见底” 的人格魅力。
2 .学习本文叙议结合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说明:《人物春秋》单元以“人物”为重点,教学目标首先要定位在了解本单元几篇文章为读者展现的人物形象上。
本文的特点是选用多个材料来表现夏衍“明白透彻、清澈见底”的人格魅力,同时在叙述事件过程中,作者也不断地以议论笔法来表达自己对夏公的敬意与怀念之情。
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从选材和语言表达特点两方面确立教学目标,对他们的阅读和写作都是有益的。
课时建议:2 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习叙议结合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2 .难点:理解“夏衍的魅力”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难能和可贵。
说明:本文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叙述简明凝练,议论精辟深刻。
在带领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在课文这个“范例”中学生需要重点把握的知识。
本文思路非常明确,在夹叙夹议中展示夏衍的人格魅力。
而夹叙夹议是八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写作方法之一,故以此为教学重点。
人物的思想一定要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放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去理解才显得真实,而这一点对于缺乏相关历史文化积淀的八年级学生而言,是个难点。
【思路点拨】夏衍的人格魅力、作者对夏衍的崇敬之情,表现在文中叙述的多个事件中,更在多处的议论中直接显现。
尤其文末“他一辈子清清白白,走也是清清白白地走了的。
”一句,高度概括了夏衍的“魅力”所在,也很容易被学生在阅读中捕捉到。
本课的教学可以以这句话作为突破口开展教学,指导学生围绕“清清白白” ,倒嚼甘蔗,深入品味文章。
【练习举隅】1 .本文语言颇见特色,请从文中摘抄自己最欣赏的一段,分析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
2 .阅读舒乙《父子情》,要求仿照本文,于叙事间隙补出议论部分。
附录:父子情“慈母”这个词讲得通,对“慈父”这个词我老觉着别扭。
依我看,上一代中国男人不大能和这个词挂上钩,他们大都严厉有余而慈爱不足。
夏衍的魅力教案 谢翠凤
《夏衍的魅力》教学设计谢翠凤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夹叙夹议的写法,明白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深化。
2、过程与方法:结合人物相关事例,揣摩文中抒情议论语句的深意,理解夏衍的魅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夏衍“明白透彻、清晰见底”的高尚人格。
教学重点:抓住典型事件和具体细节,体会本文夹叙夹议中反映的夏衍的为人和作者的情感,感受夏衍的魅力。
教学难点:揣摩文中抒情议论语句的深意,明白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深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导入:魅力是什么?说说你了解的有魅力的人,名人、普通人皆可。
(学生交流,要求用一两个词语概括所选人物的魅力)的确,魅力。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位熟悉的人物——夏衍,去感受一下他的魅力。
二、初读文本,圈画品读1、学生齐读课文,熟悉文本。
2、纠正读音3、思考:同样是写人文章,本文在描写人物时,和我们学过的《钱钟书先生》有什么不同?明确:作者经常穿插精到的议论,与相关的事例结合在一起来表现人物特点。
《钱》则没有作者的议论,是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去塑造人物自己。
本文这种写法叫做“夹叙夹议”。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这种写法。
4、请同学把叙事部分和议论部分结合起来,看看文章围绕夏衍写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魅力?(提示:概括事件从叙述部分找,人格魅力从议论部分找。
)(1)学生圈画、批注(2)交流(3)明确:他清晰记得一篇重要报道的时间。
——清晰他拒绝享受“首长”待遇和称呼。
——不摆前辈的谱、不拿官架子他在一次文代会上令人感奋的讲话。
——不做官样文章,真诚待人他说建国后三十年最大失误是没有搞计划生育。
——常有独具慧眼的卓识他坚持自己写《当代名家新作大系》的序言。
——既带棱带角,又含蓄和解他扶着拐杖赏花。
——知止有定,再无所求,刀枪不入他住院以来情况最好的一天是谈论国家大事。
——谈笑风生,关注人生他卧床不起仍然关心中国文化事业。
——关心中国的文学事业他从容周到地安排后事。
——超脱俗凡,一清见底,颇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小结:我们可以看出,议的位置可在叙之前,也可在叙之后,之前是统领,之后是总结。
九年级语文夏衍的魅力(中学课件201911)
夏衍生平
• 新中国成立后,他在上海领导文化事业,创办电 影文学研究所。1954年被任命为文化部副部长, 主管电影及外事工作,为培养电影事业的新生力 量作出了贡献。“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林彪、 “四人帮”的残酷迫害。1977年后,他先后担 任对外友协副会长、中国文联副主席、第五届全 国政协常委等职。1982年,他当选为中顾委委 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1994年10月,国务 院授予他“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荣誉 称号。
夏衍生平
• 抗日战争爆发后,夏衍在上海、广州、 桂林、香港主办《救亡日报》《华商 报》,后辗转到重庆,任中共南方局 文化组副组长,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 主持大后方的文化运动,特别是戏剧 运动,同时从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 曾任《新华日报》代总编辑。抗战胜 利后,他先后在上海、南京和香港等 地领导党的文化工作。衍生平
• 夏衍是中国著名文学、电影、 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翻 译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左 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组织 者和领导者之一。祖籍河南 开封,1900年10月30日生 于浙江杭县(今杭州)。
夏衍生平
• 夏衍原名沈乃熙,字端先。小时家境贫困, 1919年在家乡参加“五四”运动,与同学一 道发起并创办了当时浙江第一个进步刊物 《双十》(第2期改为《浙江新潮》)。1920 年,他赴日本留学,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1924年,他经孙中山先生介绍加入中国国民 党,担任国民党驻日总支部常委兼组织部部 长。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加入中国共产 党,从事工人运动及翻译工作,译有高尔基 的《母亲》等外国名著。
;
岂容课虚责有限鱼鸟慕哉?以笃学为务 化后 世传五斗米道不替 "善禳恶 子昙净 勃制五部 所居噂〈口沓〉 闻其笳管 《合丹法式》 恒自含吮 其归亦异 一字长玉 乃叹曰 笃志不倦 抑则明者独进 凡二服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衍的魅力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昌南校吴殿喜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文本,体会夏衍的人格魅力。
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描写人物的方法。
说明:
夏衍和王蒙都是中国文化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们的生活经历都是中国近现代一段历史的见证。
而中国近现代曾经有过一段“假、丑、恶”盛行的岁月。
初三的学生虽然已经能够对人、对事做理性地思考和认识,但是如果他们不了解夏衍和王蒙的生活经历,不了解他们在那一段特殊的岁月中蒙受的灾难,不了解那一段特殊的历史,他们就不能充分了解夏衍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的弥足珍贵。
不能充分领会王蒙在写夏衍的过程中所寄予的情感。
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的时候既要让学生着眼于本文,分析人物描写如何让做到叙议结合,更要注意补充相关资料,使的学生能把文章和夏衍这个人物放到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理解,从而更深刻的理解文章主旨。
建议一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习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帮助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积累写作经验。
2.难点:理解“夏衍的魅力”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难能和可贵。
说明:
本文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叙述简明凝练,议论精辟深刻。
虽说课文“无非只是个例子”,但这是“范例”。
在带领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在这个“范例”中学生需要重点的点。
本文行文思路非常明确,就是在夹叙夹议中展示夏衍的人格魅力。
而夹叙夹议事初三学生应该掌握的写作方法之一。
人物的思想一定要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放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才真实、可爱。
思路点拨
还可以这样的方式展开教学:把学生已经学过的人物描写文章印发给学生,通过与本文在写作方法上的比较,探索人物描写累文章的写法。
附文:
父子情
舒乙
“慈母”这个词讲得通,对“慈父”这个词我老觉着别扭。
依我看,上一代中国男人不大能和这个词挂上钩,他们大都严厉有余而慈爱不足。
我的父亲老舍,既不是典型的慈父,也不是那种严厉得令孩子见而生畏的人,所以是个复杂的父亲。
我不知道,一个人的记忆力最早是几岁产生的。
就我自己而言,我的第一个记忆是一岁多有的。
那是在青岛,门外来了个老道,什么也不要,只问有小孩没有。
于是,父亲把我抱出去。
看见了我,老道说到十四号那天往小胖子左手碗上系一圈红线,就可以消灾避难。
我被老道的样子吓得哇哇大哭,由此便产生了我的第一个不可磨灭的记忆。
使我遗憾终身的是,在我的第一个记忆里,竟没有父亲的形象。
我记住的只是可怕的老道和那扇大铁门。
我童年时代的记忆中第一次真正出现父亲,是在我两岁的时候,在济南齐鲁大学常柏路的房子里。
不过,说起来有点泄气,这次记忆中的父亲正在撒尿。
母亲带我到便所去撒尿,尿不出,父亲走了进来,做示范,母亲说:“小乙,尿泡泡,爸也尿泡泡,你看,你们俩一样!”于是,我第一次看见了父亲,而且明白了,我和他一样。
在我两岁零三个月的时候,父亲离开济南南下武汉,加入到抗战洪流中。
再见到父亲时,我已经八岁。
一见面,我觉得父亲很苍老。
他刚割完盲肠,腰直不起来,站在那里两只手一齐压在手杖上。
我怯生生地喊他一声“爸”,他抬起一只手臂,摸摸我的头,叫我“小乙”。
对他,对我,爷儿俩彼此都是陌生的。
他当时严重贫血,整天抱怨头昏,但还是天天不离书桌,写《四世同堂》。
他很少到重庆去,最高兴的时候是朋友来北碚看望他。
只有这个时候他的话才多,变得非常健谈,而且往往是一张嘴就是一串笑话,逗得大家前仰后合。
渐渐地,我把听他说话当成了一种最有吸引力的事,总是静静地在一边旁听,还免不了跟着傻笑。
父
亲从不赶我走,还常常指着我不无亲切地叫我“傻小子”。
他对孩子们的功课和成绩毫无兴趣,一次也没问过,也没辅导过,采取了一种绝对超然的放任自流的态度。
他表示赞同的,在我当时看来,几乎都是和玩有关的事情,比如他十分欣赏我对书画有兴趣,对唱歌有兴趣,对参加学生会的社会活动有兴趣。
他很爱带我去访朋友,坐茶馆,上澡堂子。
走在路上,总是他拄着手杖在前面,我紧紧地跟在后面,他从不拉我的手,也不和我说话。
我个子矮,跟在他后面,看见的总是他的腿和脚,还有那双磨歪了后跟的旧皮鞋。
就这样,跟着他的脚印,我走了两年多,直到他去了美国。
现在,一闭眼,我还能看见那双歪歪的鞋跟。
我愿跟着它走到天涯海角,不必担心,不必说话,不必思索,却能知道整个世界。
再见到父亲时,我已经是十五岁的少年了,是个初三学生。
他给我从美国带回来的礼物是一盒矿石标本,里面有二十多块可爱的小石头,闪着各种异样的光彩,每一块都有学名,还有简单的说明。
我奇怪地发现,此时此刻的父亲已经把我当成了一个独立的大人,采取了一种异乎寻常的大人对大人的平等态度。
他见到我,不再叫“小乙”,而称呼“舒乙”,而且伸出手来和我握手,好像彼此是朋友一样。
他的手很软,很秀气,手掌很红,握着他伸过来的手,我的心充满了惊奇,顿时感到自己长大了,不再是他的小小的“傻小子”了。
高中毕业后,我通过了留学苏联的考试,父亲很高兴。
五年里,他三次到苏联去开会,都专程到列宁格勒去看我。
他没有给我写过信,但是常常得意地对朋友们说:儿子是学理工的,学的是由木头里炼酒精!虽然父亲诚心诚意地把我当成大人和朋友对待,还常常和我讨论一些严肃的问题,我反而常常强烈地感觉到,在他的内心里我还是他的小孩子。
有一次,我要去东北出差,临行前向他告别,他很关切地问车票带了吗,我说带好了,他说:“拿给我瞧瞧!”直到我由口袋中掏出车票,他才放心了。
接着又问:“你带了几根皮带”我说:“一根。
”他说:“不成,要两根!”“干嘛要两根”他说:“万一那根断了呢,非抓瞎不可!来,把我这根也拿上。
”父亲的这两个问题,让我笑了一路。
对我的恋爱婚事,父亲同样采取了超然的态度,表示完全尊重孩子的选择。
他送给我们一幅亲笔写的大条幅,红纸上八个大字“勤俭持家,健康是福”,下署“老舍”。
这是继矿石标本之后他送给我的第二份礼物,以后,一直挂在我的床前。
可惜,后来红卫兵把它撕成两半,扔在地上乱踩,等他们走后,我从地上将它们拣起藏好,保存至今,虽然残破不堪,却是我的最珍贵的宝贝。
直到前几年,我才从他的文章中发现,父亲对孩子教育竟有许多独特的见解,生前他并没有对我们直接过说,可是他做了,全做了,做得很漂亮。
我终于懂得了爱的价值。
父亲死后,我一个人曾在太平湖畔陪伴他度过了一个漆黑的夜晚。
我摸了他的脸,拉了他的手,把泪洒在他满是伤痕的身上,我把人间的一点热气当作爱回报给他。
我很悲伤,我也很幸运。
一、比较《夏衍的魅力》和《父子情》在选材有何不同。
二、比较《夏衍的魅力》和《父子情》在表达方式上有何不同。
明确:
选材:《夏衍的魅力》选材主要侧重于夏衍对待工作的态的,对待荣誉名利的态度,从而表现夏衍的智慧、透彻、幽默、有远见卓识、谦逊、执着等人格魅力。
《父子情》的选材则侧重老舍教育孩子的具体做法,从而表现老舍在教育孩子方面科学而独特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表达方式:《夏衍的魅力》夹叙夹议,《父子情》主要以记叙为主。
练习举隅
1.本文语言颇见特色,请从文中摘抄自己最欣赏的一段,分析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
2.阅读舒乙《父子情》,要求仿照本文,于叙事间隙补足议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