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读书笔记
中国制度面对面党员读书笔记合集
中国制度面对面党员读书笔记合集发布时间:2022-01-0711:52:47《中国制度面对面》党员读书笔记精选10篇_读后感《中国制度面对面》党员读书笔记精选1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个方面基本要求,号召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
书记同志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这些基本要求是根据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深刻总结6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出的,是最本质的东西,是体现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东西,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
”我们要在深刻认识与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基础上,更加自觉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我们党高扬人民民主的光辉旗帜,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
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正是建立在人民主体这一根本性质基础之上的。
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正是建立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基础之上的。
坚持改革开放。
我们党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不断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活力。
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正是建立在改革开放这一必由之路基础之上的。
坚持公平正义。
我们党坚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均等的参与机会和平等的发展权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巩固发展。
指引政治文明发展的灯塔——读《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有感
今 日对 我 国政 治 文 明 建 设 仍 有 重要 指 导 作 用 。
【 关键词 】 政 治文明 ; 领导制度 ; 改革发展 ; 理论基石
正是 通过 惨痛 的历 史教训I , 邓 小平 告诫 全党 : “ 如 果不坚 决 改革 改革开 放的 总设计 师邓小 平于 1 9 8 0年 8 月 1 8日发表 题为 《 党 和 国家 领导 制度 的改 革 》的重 要讲 话 , 改革开 放 已经 3 0 多年 , 时 至 现 行制度 中 的弊端 , 过 去出现 过 的一 些严重 问题 今后 就有 可能 重新
指引政治文明 发展的 灯塔
马 克 思 主 义与 科 学 发 展 观
指 引政治文 明发展 的灯塔
— —
读《 党和 国家领导制度 的改革 》有 感
王 会鹏
( 铁 道 警察 学 院
河南郑 州
4 5 0 0 5 3 )
【 摘 要 】 本文以邓小平 《 党和 国家领 导制度 的改革 》讲话为主 线, 分析 了深刻的历史背景 , 阐述 了其 中闪烁的智慧光芒, 评 价 了 了政治体制 改革的 内容和原则 , 形成 了较为 完整 的政 治体 制改革的基本思 想, 是指 导我国政 治体制改
今 日 我们 重读 这 篇经 典 著作 , 发 现 它依 旧 闪耀 着 真理 的 光芒 , 对 我 出现 。 ”他 强调 : “ 改革 党 和国 家领 导 制度 及 其他 制 度 , 是为 了 充分 国现 代化 建设 特别是 政治现 代化建 设仍 起着重 要的 指南作 用 。 发 挥社 会主 义制 度的 优越 性 。 ”【 4 党的 十三 大根 据邓小 平这 次 讲话 深刻 的历史 背景 精神, 明 确 指出 : “ 进行 政治 体制 改革 , 就是 要兴 利除 弊 , 建 设有 中 国 1 、 邓 小平对十年 “ 文革 ”的反 思 特 色 的社 会 主义 民主 政 治 。改革 的 长远 目 标 , 是 建 立 高度 民主 、 法 1 9 8 1 年6 月 中共 十一 届 六 中全 会通 过 的 《 关于 建 国以 来党 的 制 完备 、 富有效 率 、 充 满活 力的社会 主义 民主政 治 。 ” 2 、 构建合 理的 党政 关 系 ‘ 若干 历史 问题 的决 议 》指 出 : “ 1 9 6 6 年5 月至 1 9 7 6 年 1 O 月的 ‘ 文 化 大革 命 ’ , 使党、 国家和 人 民遭到 建 国以来最 严 重的 挫折和 损失 。 ” 合理 的党 政关 系从 根本 上讲 是职 能的 分工 , 党 的职能 和 国家机 据统计, 文化大革命, 在 全 国干 部 中 , 被 立 案审 查 的 占 干 部总 数 的 关 的职 能 , 需要基 本和 明确 的划 分 , 而不 能党政 不分 、 以 党代政 。邓 1 7 . 5 %, 中共 中央 、 国务 院副 部级 以上 、 地方 副省长 以上 的高 级干部 , 小 平指 出 , 政 治体 制改 革的 内容 , 首先 是党 政要 分开 。党政 不分 、 以 被 立案 的占总 数的 7 5 %。 【 1 而 同期西方 阵营抓 住新 科技革 命的 契机 , 党 代政 是党 把自 己混 同于 国家政 权组 织 , 直接管 理 国家生 活和 社会 产 业 实现 快 速升 级 换代 , 社 会 经济 迅猛 发 展 , 人 民生 活质 量 极大 提 生 活的 具体 事 物 , 它往 往 容易 导 致个 人专 断 , 也 是产 生 官僚 主义 的 高, 二 战 战 败 国日 本和 德 国一 跃成 为 资本 主 义二 号 、 三 号强 国 。文 重 要原 因 。邓小平 进而 提 出了一 系列 改革 的具 体建 议 , 如 逐步 改变 革十年浩劫 , 邓小平认为: “ 这个教训1 是及其深刻的。不是说个人没 党 委领 导下 的厂长 负责 制 、 经理 负责 制 , 实 行工 厂管 理委 员会 、 公司 有责任, 而是 说 领导 制 度 、 组织 制度 问 题 更带 有根 本 性 、 全局 性 、 稳 董 事会 、 经 济 联 合体 的联 合 委 员会领 导 和监 督 下 的厂 长 、 经 理 负 责 定 性 和长 期性 。这种 制 度 问题 , 关 系到 党和 国 家 是否 改变 颜 色 , 必 制 等等 。 须 引起 全党 的高度重 视 。 ”【 2 3 、 权 力 下 放 2 、 国 际 共 产 主 义 挫 折 的 历 史 教 谢I 邓小 平指 出 , 要 解 决权 力下放 的 问题 , 要理 顺中 央与 地方 、 政府 在苏联, 由于 没有 建 立 健 全的 制 度 , 发生了 “ 大 肃反 ”这样 严 与 企业 、 党 组织与 企业 、 政 府之 间的 关系 。在我 国 , 权 力过 分集 中在 重践 踏 社会 主义 法 制 的事 件 , 大量 无 辜 的干 部群 众 被镇 压 杀害 , 工 党 委 、 在 上一 级机 关 , 容 易产 生 官僚 主义 , 不 利于 调动 基层 组织 和人 业农 业生 产几 乎处 于无 组织 状态 , 国 家走 到了 崩溃 的危险 境地 。毛 民群众 的积 极性 。在保 证 全国 政令统 一 前提下 , 充 分调 动发挥 地 方 泽东 同志 曾说 过 , 这 样 的 事情 在 英 、 法、 美 这样 的 国 家不 可 能发 生 。 的能动 性和 积极 性 : 实行政 企分 开 , 增强企 业 自主权 ; 充 分发挥 群众 但他 没有 在实 际上解 决领 导 制度 问题 , 这一 问题 历史 性地 落到 邓小 组 织 的作用 , 群 众的 事自 己去办 。必 须对 党和 国 家领导 制度 的弊 端 平这一代 政 治家 的身 上 。 进 行有 计划 、 有 步骤而 又坚 决彻 底的 改革 , 只有 这样 , 人 民才会 信任 3 、 社会 主义现代 化 建设 的迫切 需要 并且拥 护共产 党的领 导 , 社 会主义 事业 才会兴 旺发达 。 随着 经 济体 制改 革的 推进 , 政 治体 制的 弊端 日益 显露 。党政 不 4 、 干部制 度改 革, 形成使 年轻 优 秀人 才脱 颖而 出的环境机 制 分 ,“ 一 切经 过 党委 ” , 一言 堂 、 家长 制 、 官 僚 主义 等 等 , 都 是 现代 化 邓 小 平 十分 重 视 干 部 人 事 制度 , 认 为 政 治 路 线思 想 路 线 要 靠 顺 利 进行 的 桎 梏 。我 国的 政治 体制 脱 胎于 战 争年 代 根据 地 的 战时 组织 路线 来 保证 。“ 现在 我们 国家 面 临的 一个 严重 问 题 , 不 是 四个 管理 体 制 , 随着 “ 革 命 党 ”向 “ 执 政党 ”转变 和 平 建 国的展 开 , 充 现 代 化 的 路 线方 针 政 策 对不 对 , 而 是 缺 少一 大 批 实现 现 代 化 的 人 分调 动人 民群众 的 积极 性 , 调 动群 众 为现 代 化建 设 献智 献策 , 决 策 才 。 川 为 了废 除领 导职 务终 身制 , 他 建议 实行 离退休 制 度 , 并 带头 民主 , 这一 切都 需要 发扬 民主 , 及 时改 革不合 理 的政治 管理 体 制 , 上 执行, 这样年轻的干部获得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在新的工作 岗位上 层 建 筑到 了非 改不 可的地 步 。在这 篇讲 话中 , 邓小 平 明确 指出 : “ 改 获 得 了磨练 。他 还提 出选拔 干 部四 化的标 准 , 在干 部选 拔中 引入竞 革党 和国 家领导 制 度及其 他 制度 , 是 为了充 分发 挥社 会主 义的优 越 争机制 , 参照 国外的 文官制 度 , 建立公务 员制度 。 性, 加 速现代 化的进 展 。 , I 【 5 、 政 治体制 改革 必 须坚 决反对 封建 主义 思 想, 必 须与社 会主 义
《中国改革三步走》读书笔记
《中国改革三步走》读书笔记第一篇:《中国改革三步走》读书笔记《中国改革三步走》读书笔记郑永年教授写的《中国改革三步走》是一本介绍中国改革发展的读物,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上篇为改革步骤篇,很好的分析了目前中国改革的现状和动力、社会对改革的争论,进而提出来中国改革分为经济改革、社会改革、政治改革三步走,并分析了经济改革、社会改革与政治改革的先后顺序,以及三者的主要内容和三者之间的关系;下篇为改革策略篇,分析了中国社会目前存在的暴力、信任危机等问题,提出了社会改革为主题的阶段改革的意义、目的、改革采取的方式。
整本书保留了作者自己独立的批判精神,对中国改革开放给予了相对公正分析,并为中国的进一步改革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中国的经济改革最先开始,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
中国经济改革的主要特点:第一,分解式改革,即先农村改革,再城市改革。
第二,分权性,即中央政府向地方和企业分权。
分权过程是渐进性的。
第三,开放性,这里需要特别强调这一特征。
比起改革的其他方面,开放性最为重要。
开放性分为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
对外开放比较容易理解,就是人们正常理解的开放,就是把中国市场向外国开放。
199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识形态。
邓小平同志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发展生产力的工具,不管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可以使用。
其次就是社会改革。
社会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为民主化确立社会制度,培育中产阶级,就是要把蛋糕做好,促进共同富裕。
在党的十七大中,明确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这从实质上就表明了党和国家队社会改革的决心,也表明了社会改革也是是国家改革的重点。
过去三十多年的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物价总体水平上涨、住房紧张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面对这些复杂多样的矛盾,这就要求必须加快社会改革,调整社会关系,建设和谐社会。
社会改革作为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衔接点,它对未来中国实现一民主选举为核心的政治体制具有重大意义,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改革政府--读书笔记范文
改革政府--读书笔记范文第一篇:改革政府--读书笔记范文《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读书笔记作者简介:戴维〃奥斯本(David Osborne),被誉为“政府再造大师”,《民主的实验室》一书的作者,经常为《华盛顿邮报》、《治理》和其他刊物撰稿。
他极力主张高效率的政府,长期担任共和党和民主党主要政府领导人和候选人的顾问。
特德•盖布勒(Ted Gaebler),国际著名的政府改革的理论倡导者和实践者。
他将“政府需要改革”这一理念传输给联邦政府、州政府和许多外国政府,并帮助他们尽可能地解决政府所存在的问题。
在过去的5年间,他担任了许多外国政府的顾问,并任职于美国联邦政府的10多家不同的部门和机构,特德•盖布勒曾任下列城市的市行政官:加州的圣拉斐尔市和维塞利亚市;俄亥俄州的万达利亚市;马里兰州的哥伦比亚市。
他还是著名的公共部门管理咨询公司——盖布勒集团的总裁,和改革政府网络公司的合伙人以及美国公共管理研究机构的成员。
本书简介:《改革政府》一书详细地描述了我们当时代的最具革命性的观点——改革的时代已经来临。
本书的作者具体生动的描述了美国的官僚主义弊端,同时提出了革命性的观念和措施来改革其政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政府不应当成为一个庞大的无效率的机构这一点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而且,政府完全可以摆脱传统思维,通过挖掘企业家精神和自由市场的力量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改革。
作者通过一个又一个的例子,说明只要政府官员有事业心和创新精神,是可以严格按照预算来投入公共服务和设施,为广大公众服务,提供优质公共产品的。
无论是在学校、贫民窟,还是在环境卫生治理等等方面都大有可为,而且削减税收、提高服务机构效率也是可为可行的。
阅读内容概括及总结感想:《改革政府》一书总的来说在其理论基础之上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而书中的主体部分也就是十项改革原则,由于它们所构成的是一整个理论体系,彼此之间又有相互的内在联系,所以,为了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思想,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自我理解进行总结概括从而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党员读后感——《中国共产党历史lt;第二卷gt;》
党员读后感——《中国共产党历史lt;第二卷gt;》【导语】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简单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
以下是智睿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读后感中关于党员读后感——《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共29年。
这是一段波澜壮阔而又曲折复杂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它离我们很近,同今天有着直接的关联,深入学习和研究这段历史,意义重大。
学习这段历史,可以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是怎样把一个四分五裂、极端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除台湾等岛屿以外的空前统一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荡涤旧社会留下的污泥浊水,采取了哪些重大步骤;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取得了哪些辉煌成就和成功经验,又遭受了哪些严重挫折和失败的教训;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犯错误、遭受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在复杂多变和严峻的国际环境中,怎样审时度势,从容应对,而始终立于主动地位;为了维护祖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进行了怎样坚定而有理有力的斗争;在严重困难面前,以怎样的姿态和精神面貌去战胜和克服困难;我们党是怎样依靠自己而不是依靠任何其他政治力量纠正自己的错误;党的领袖们是怎样殚精竭虑、苦苦思索,通过调查研究去寻找建设社会主义规律;他们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采取的科学的工作方法是何等地令人钦佩,等等。
了解了这29年的历史,就会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怎样产生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不是对29年的否定,它恰恰是在29年所奠定的制度的和物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继承其正确的,改正其错误的,与时俱进地增添了许多全新的东西。
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是这29年党史的真实纪录,对上述一系列问题作了令人信服的回答和阐述。
党校的心得体会大全5篇
党校的心得体会大全5篇我很荣幸参加党校培训,进一步学习有关党的理论和共产主义思想,在党课学习期间,通过认真听经验、知识丰富的老党员教授们的生动而深刻的讲课,通过和一起上党课的其他学员们的讨论交流,我感触颇多收益良多。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校的心得体会大全,希望大家喜欢!党校的心得体会大全一党校报到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转眼间三个月过去了。
三个月来,以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为中心,系统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学习了当代世界经济、科技、法制和军事,以及分校特色课等课程;参加了拓展训练、参观了司法部燕城监狱、赴井岗山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
通过党校学习,我进一步提高了理论水平和战略思维能力,加强了党性锻炼,提高了党性修养。
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学习理论知识,提高了理论素养马列主义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将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四大理论成果。
理论优势是党先进性的显著标志。
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党员信仰马列,就是让思想和行动相统一的信。
毛泽东强调“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理论素养是党员领导干部成长的基石。
三个月的党校给我提供一个静下心来认真学习理论的机会。
按照党校学习计划,在中央党校老师的导读下,我系统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观点等知识;重读了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资本论》(选编),列宁《宁肯少些,但要好些》,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实践论》、《矛盾论》,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在武昌、深圳、珠海等地的谈话要点》,_《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等经典著作,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红星照耀中 国第四篇读书笔记
红星照耀中国第四篇读书笔记《红星照耀中国》第四篇读书笔记《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它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自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在阅读完第四篇后,我深受触动,也有了许多思考和感悟。
这一篇中,斯诺通过他的亲身经历和观察,为我们展现了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苏区人民的生活和斗争。
他深入描述了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情况,让我对那个特殊时期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
在政治方面,苏区实行了一种全新的民主制度。
与国民党统治区的腐败和专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苏区的人民能够真正参与到政治决策中来。
他们通过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参与地方事务的管理。
这种民主制度让人民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也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斯诺在书中提到,苏区的选举过程公正、透明,无论是农民还是工人,都有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真正的民主应该是让人民当家作主,而不是少数人的特权。
经济方面,苏区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国民党的封锁和围剿使得苏区的物资极度匮乏,但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并没有被困难打倒。
他们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发展农业和工业。
农民们组织起来集体耕种,提高了生产效率;工厂里的工人努力工作,为前线提供了必要的物资支持。
这种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让我为之动容。
同时,苏区还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如土地改革,让农民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土地,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军事方面,红军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力和高度的纪律性。
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与敌人进行着不懈的斗争,为了实现革命的理想,不惜付出巨大的牺牲。
斯诺生动地描述了红军战士们的战斗场景,他们的勇敢和坚定让我对这些革命先烈充满了敬意。
而且,红军注重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宣传和教育,让战士们明白为谁而战,为什么而战。
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是他们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在阅读这一篇的过程中,我还注意到了一些细节。
读书笔记——《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
读书笔记——《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是一部高校教材,也是一部政治学的科研专著。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是中国高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同时,也是我们国关学子研究、学习外国政治必不可少的相关教材之一。
这本书作为大二的课程教材,在学习之后,我有以下几点认识:一、第一,从本书的内容看,作者基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系统而深入地考察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权力组织结构和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以及在政府运作中的角色,立法与监督制度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作用与限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行政机构的权力结构关系及其在社会主义市场中不同的行为模式,作为“非政府政治”的国家——社会关系,统治结构中的单位体制和农村基层政治改革中的变化与问题。
第二,从本书的结构看,作者运用功能主义的分析方法,把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政治过程和政治决策程序介绍给读者。
全书既包含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方面,又追踪了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型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关系,有静态的制度描述,又有动态的过程分析,且穿插了不少经典案例,资料丰富、条理分明、论述精确,是全面、动态了解中国政府与政治的入门之作。
第三,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详尽描述了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尤其是被大部分政治学研究者忽略的归口管理体制;他与时俱进地增加了“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这一章节,提出了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推动了行政改革的口号;对政府与政治制度的优点缺陷分析得当而精彩。
二、从本书的内容、结构与亮点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在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作者在《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的后记中第一条写到:在教学、研究和对中国政治的观察过程中,作者深切体会到,写作中国政府类的著作或教科书,首先离不开对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权力组织结构中的角色的深度研究,否则,就很难把中国政府或中国政治交代清楚。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研究中国政府时,无论怎么在深度上和广度上下功夫挖掘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府的关系,都不为过。
中国政治制度读后感
中国政治制度读后感
在阅读有关中国政治制度的书籍之后,我深感中国政治制度的独特性与复杂性。
中国政治制度是中国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它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政治传统和制度特色。
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党的领导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最重要特征。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政治制度能够有效地实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保障人民的利益和福祉。
中国政治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它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民主权利和民主意志。
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人民能够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和决策,实现民主权利的行使。
此外,中国政治制度还包括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这些制度体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为中国政治制度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阅读中国政治制度的相关书籍后,我深刻认识到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中国政治制度不仅为中国的发展和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也为世界上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同时,我也认识到中国政治制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政治制度将会不断地
发展和完善,为中国人民的幸福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改革三步走
《中国改革三步走》读书笔记(占草硕5023班学号3115162051)1.综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我们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改革越来越难,越来越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郑永年先生的《中国改革三步走》这本书中,作者详细论述了中国改革三步走的观点,即先经济改革再社会改革最后政治改革。
当然,每一个步骤的改革都不是完全独立的,经济的改革需要社会和政治的改革提供支撑,但是又必须以经济改革为主体;社会改革过程中也必须要有政治改革提供一定的动力。
2.经济改革的内容中国的经济改革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就开始了,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下,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经济建设的高潮,经过改革开放,经济特区的建设以及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我们的经济得到了基本保持10%的高速发展,成为了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经济改革的主要特点就是有三个,一是分解式改革,先农村后城市;二是分权性,标志事件就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抓大放小”。
1996年,在“抓大”方面,国家确定了对1000户重点企业分类指导的方案。
在“放小”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在这一年出台了关于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意见。
各地采取了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多种形式,把一大批小企业直接推向市场。
三是开放性,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南巡讲话发布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
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宣布新时期最鲜明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改革进入新的改革时期。
2013年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
3.社会改革与经济改革的关系当代中国社会是经济改革的产物,社会领域的改革如何进行既能深化经济改革也能阻碍经济改革。
《中国制度面对面》读书笔记
传等。
06
中国社会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
养老保险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 为退休后的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失业保
医疗保险
为全体公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减轻因疾 病带来的经济负担。
工伤保险
为在工作中受伤的劳动者提供经济和医疗 保障。
医疗卫生制度
特点
本书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适合广大干部群众阅读;同时,本书结合案例和实践,生动形象地展 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特点。
阅读本书的方法和要求
方法
建议读者先通读一遍全书,了解本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然后根据个人兴趣和需 要,选择相关章节进行深入阅读;同时,也可以结合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拓展 学习。
公费医疗
国家为公务员、军人、学生等特定群体提供医疗保障。
农村合作医疗
以农民为主要参保对象的医疗保险制度。
城市医疗保险
针对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制度。
商业医疗保险
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的医疗保险产品。
社会治理体制
基层自治制度
社会组织管理制度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基层群众自我管理、 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制度。
规范社会组织成立、运营和终止的法规和政 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民族团结的基石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 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 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 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选 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 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红星照耀中 国第六章读书笔记
红星照耀中国第六章读书笔记《红星照耀中国》第六章读书笔记《红星照耀中国》第六章主要讲述了作者斯诺在西北革命根据地的经历和见闻。
这一章让我对当时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力量的强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
在这一章中,斯诺首先介绍了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这里地处偏远,山峦起伏,交通不便,但正是这样的地理条件为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掩护。
同时,恶劣的自然环境也考验着革命者的意志和决心。
接着,斯诺详细描述了根据地的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建立了民主政权,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
选举制度的推行,让农民、工人等底层人民有了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他们能够选出代表自己利益的干部。
这种民主政治的实践,与当时国民党统治区的腐败和专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经济方面,根据地实行了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让农民拥有了自己的土地,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同时,根据地还发展了工业和商业,建立了自己的工厂和合作社,努力实现自给自足。
尽管条件艰苦,但根据地的人民充满了创造力和奋斗精神,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了生活状况。
军事方面,红军在根据地进行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和战略部署。
他们不仅有着坚定的革命信念,还有着出色的军事素养。
红军战士们不畏强敌,英勇作战,保卫着根据地的安全。
斯诺还提到了红军的游击战术,这种灵活多变的战术让敌人难以捉摸,有效地打击了敌人的有生力量。
在文化教育方面,根据地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开办了学校,普及文化知识,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
同时,还通过宣传和教育,让人民群众了解革命的道理,增强了他们的革命意识和团结精神。
在与根据地的领导人交流中,斯诺深刻感受到了他们的智慧和勇气。
他们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有着清晰的战略规划和坚定的信念。
他们深入群众,了解人民的需求,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读《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有感
读《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有感1980年8月18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邓小平就我国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改革问题发表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总结了党在历史上所犯的错误,尤其是“文革”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党和国家政治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指导方针,成为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到现在,32年过去了,这篇讲话依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这篇讲话深刻揭露和分析了我国现行政治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及其产生的根源,系统精辟地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想,标志着党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和理论纲领的基本形成。
一、初步提出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在讲话中, 邓小平初步提出了国家与社会的二分问题, 认为国家不能干预社会事务。
在此基础上,邓小平进一步强调,国家和社会的不分,这可以说是目前我们所特有的官僚主义的一个总病根。
两种主体要分清自己的角色, 各自的运行要有一定规章。
在邓小平看来, 两者的角色和功能不清, 是以前多次分权改革失败的原因。
过去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分过几次权,但每次都没有涉及党同政府、经济组织、群众团体等等之间如何划分职权范围的问题。
一个成熟的现代国家要实现国家和社会的二分, 构建二者的规范关系。
许多事务国家在政治上要松绑, 要让其回归社会并逐步培养社会。
二、开始探讨中国行政科层制的完善问题在我国, 由于封建的沉疴较深, 现代科层制发育还不成熟。
在改革中,邓小平明确提出中国公务员制度不健全、现代行政科层制运行机制不规范问题。
并提出了建立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基础性原则。
不能用坐火箭、坐直升机的办法提拔干部。
干部要顺着台阶上,就是说, 干部要有深入群众、熟悉专业、积累经验和经受考验锻炼的过程。
他还开始思考建立干部分类制度和职称考试制度, 以实现公共管理的功能分化和角色专门化。
他提出了规范公务员的录用、晋升、发展、管理等问题,关键是要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 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职务的任期, 以及离休、退休, 要按照不同情况做出适当的、明确的规定。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读书笔记
读《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有感,是关于港澳台将来回归之后当地社会制度的实行与大陆主体制度之间的关系,明确的告诉我们中国主体上上实行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这主要是为了当地的发展与整个国家的发展,当代的我们更需要这种精神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永葆生机与活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前提是一个统一的中国,特别行政区的社会经济制度五十年不变,就有运用这一思想的读《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有感本文是邓小平写于香港回归七年之前,全文精炼的概括咯中国在解决香港等领土问题所提出来的一种解决方法,是关于港澳台将来回归之后当地社会制度的实行与大陆主体制度之间的关系。
明确的告诉我们中国主体上上实行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特有的地区实行资本主义,这主要是为了当地的发展与整个国家的发展。
邓小平说:“遇到新问题就是要用新方法解决”,这体现了他的创新性思维,从他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和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可以看出他的创新精神。
当代的我们更需要这种精神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永葆生机与活力,才能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中立足,我们个人才能很好的适应这个社会。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点。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政府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解决祖国统一问题上的创造性构想。
“一国两制。
”是邓小平在新形势下为解决台湾问题开始提出,在解决香港、澳门行问题中形成、完善并法制化,在解决台湾问题上,逐步形成的实现祖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和科学构想。
“一国两制”是由两个基本概念组成的,它们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并列,而是有主有次。
“一国”是两制的前提,“一国”也是两制的基础。
没有对“一国”的认同,“两制”的实行就无从谈起[。
“两制”的共存是对“一国”稳定最好的维护,对“一国”发展最好的保障。
(一)前提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二)两制长期并存。
(三)享有高度自治,特别行政区的社会经济制度五十年不变。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读书笔记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1980年8月18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邓小平就我国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改革问题发表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
今天我将这篇讲话认真读了一下,深受感悟。
这篇讲话深刻揭露和分析了我国现行政治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及其产生的根源,系统精辟地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想,标志着党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和理论纲领的基本形成。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一、国务院负责人人选的调整二、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及其他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三、改革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四、肃清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五、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具体重大改革第一部分先讲到“权力不宜过分集中”,就这点,我看到邓小平他老人家分析的比较具体的,感触颇深。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我想这个权力的问题就是因为集中在高官权贵的手上,老百姓更谈上不“权”的问题了。
这是一个,再一个,对政权的影响也是至关重大的。
“兼职、副职不宜过多。
简单些,也容易加重人民的负担。
“着手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我想也是从封建王朝和民国时期吸取的经验,可以这么说,封建时代,权力集中于达官贵族,不管是官员也好,皇族也好,始终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认为老百姓是应该为他们付出的。
邓小平他老人家这样说,给我们中国人民来说一个明确的认识,也显示了社会主义另一优点,权力是人民的、是集体的。
“从长远利益着想,解决好交接班的问题”说明白点,大家读过历史的,即使不深入的,偶也见过历代王朝,一个皇帝,自己坐到老死,然后又儿子继承,这样的制度也涉及到皇权贵族,可能来说也是这样的,这也是封建王朝走向末落的原因之一吧。
“长远”这个时间可能说是无限的,社会关系也是复杂的,但是必须这样制定,只能这样,如邓小平他老人家所说的,才能涌现了年轻有为的干部队伍,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的促进国家的发展,也能让那些年轻有用的人发挥他们的能力。
《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读书笔记范文五篇
《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读书笔记范文五篇《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读书笔记1俗话说得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法律是人人都必须遵守的,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出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行更是一个国家、及社会所有人士不可推卸的责任。
作为当代的小学生,我们幸运地生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自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中国的法制突飞猛进,“依法治国”被写进了宪法,这是多么令人振奋啊!然而,在振奋的同时,一个问题也应值得我们思考: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如何与法同行?法律其实很像数学,无处不在,十分重要,有这样一个关于法律的格言:“正义不仅应得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
”法律实现了正义,体现了公平,它,就是正确规范人行为的社会准则。
当今的这个经济社会使人对道德的意识不断的淡化,现如今社会上的人什么都不图,就图个“利”,自己能得到钱就可以了,全忘了儿时,父母告诫我们的法规,所以对于不容忽视的法律,他们“视而不见”。
若是成人还好,但现在甚至有些青少年都学会了强要他人的钱财,参与抢劫,甚至是结帮犯罪吸毒,近年,青少年拉帮结派犯罪现象频频发生,这使我们安定的生活受到了威胁,法律的不重视等同于流感病毒,在这个社会蔓延着,以致发展到小学,当人的贪婪欲望得到满足,他们便会尝试更大的,贪婪的欲望越来越大,最终,自己站在了法院。
但丁的作品《神曲》地狱篇中写到:它的贪婪欲望从来不会得到满足,它在饱餐后会感到比在饱餐前更加饥肠辘辘。
欲望是人们邪恶和罪恶的深渊,正因如此,我们必须懂得正义的法律,用它来与之抗衡。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必须从小时候做起。
社会十分残酷,只有我们知法、懂法、守法才能将法律变成自己的坚盾和利剑,来保护自己。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我们即使是一名小学生,也必须知法、懂法,更要会用法,让法律成为我们坚不可摧的堡垒,守护着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读书笔记2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读书笔记
一关于国务院负责人人选的调整的考虑
1是权力不宜过分集中。
2是兼职、副职不宜过多。
3是着手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
4是从长远着想,解决好交接班的问题。
二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要求
三个方面的要求:(1)经济上,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2)政治上,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各项公民权利,健全革命法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打击一切敌对力量和犯罪活动,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3)为了实现以上两方面的要求,组织上,迫切需要大量培养、发现、提拔、使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比较年轻的、有专业知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三党和国家现行具体制度中的弊端
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1官僚主义现象,2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3家长制现象,4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5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
官僚主义现象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个大问题。
它的主要表现和危害是: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好摆门面,好说空话,思想僵化,墨守陈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负责任,不守信用,公文旅行,互相推诿,以至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制民主,欺上瞒下,专横跋扈,徇私行贿,贪赃枉法,等等。
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就是在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不适当地、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党委的权力又往往集中于几个书记,特别是集中于第一书记,什么事都要第一书记挂帅、拍板。
革命队伍内的家长制作风,除了使个人高度集权以外,还使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组织成为个人的工具。
四肃清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
推翻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和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成功的,彻底的。
但是,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这个任务,因为我们对它的重要性估计不足,以后很快转入社会主义革命,所以没有能够完成。
1要划清社会主义同封建主义的界限,决不允许借反封建主义之名来反社会主义,2 也要划清文化遗产中民主性精华同封建性糟粕的界限。
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重点是切实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
这需要认真调查研究,比较各国的经验,集思广益,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
五对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正在考虑逐步进行的还有如下重大改革
第一,中央将向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修改宪法的建议。
第二,中央已经设立了纪律检查委员会,正在考虑再设立一个顾问委员会(名称还可以再考虑),连同中央委员会,都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明确规定各自的任务和权限。
第三,真正建立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政府从上到下的强有力的工作系统
第四,有准备有步骤地改变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经理负责制,经过试点,逐步推广、分别实行工厂管理委员会、公司董事会、经济联合体的联合委员会领导和监督下的厂长负责制、经理负责制。
第五,各企业事业单位普遍成立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代表会议。
第六,各级党委要真正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