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碉楼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
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中国由此诞生了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
2017年12月,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按建筑材料分
按建筑材料不同可分为钢筋水泥楼、青砖楼、泥楼、石楼等。
钢筋水泥楼
钢筋水泥楼多建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华侨吸收世界各国建筑不同特点设计建造的。整座碉楼的用料全部用水泥、砂、石子和钢筋建成,建成之后,极为坚固耐用,但由于当时的建筑材料靠国外进口,造价较高,为节省材料,也有的在内面的楼层用木阁组成。
文化价值
开平碉楼最典型的代表了中国华侨文化的特质华侨是文化的传播者,中外多种文化的交融和碰撞是其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所带来的文化冲突势必广泛触及中国传统社会的方方面面和各个阶层,这也是世界移民文化的共同规律。这种文化的冲突和交融,在开平表现得极为外在化。仍然保持着自己的传统,中西建筑文化融合的乡土建筑在乡村很少,主要在县镇有所表现。
开平碉楼寄寓了侨乡人民的传统环境意识和风水观念,是规划、建筑与自然环境、人文理念的优美结合碉楼这种单体建筑,主要分布在村后,与四周的竹林、村前的水塘、村口的榕树,形成了根深叶茂、平安聚财、文化昌盛的和谐环境。点式的碉楼与成片的民居相结合,在平原地区宛如全村的靠山,满足了村民需要安全保护的心理。从民居到碉楼由低到高的过渡,表达了村民“步步高升”的愿望。
再往上爬,楼梯一层比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残旧,因为楼顶的铁门板盖不见了,经过风吹雨淋,日子久了,越是上层的就越残旧。我的心也越来越紧张害怕,但却越想上去看个究竟。真惊险刺激。
终于来到了第五层,墙壁上画了一些画和写了一些毛主席语录,其它的每层都差不多。再上去就是楼顶了。一看楼梯,哗,太有挑战性了吧?一副梯只剩下几级是完整,其它的不是烂掉了一半就是歪歪斜斜地吊在那里,底下的两块托板少了一块。爸爸第一个上,他用脚踩了踩梯板,“不行,这梯不能走,太危险了!”爸爸只好用手拉住原来铁门上的扣环,一手扶住板顶,用力一撑,上去了。然后小心地拉我们上去。真惊险,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从五楼掉到一楼。
石楼
石楼用山石或鹅卵石作建筑材料,外形粗糙,矮小,却坚固耐用,这种碉楼数量极少,主要分布在大沙等山区[3]。
按使用功能分
按功能不同可分为众楼、居楼、更楼等,其中居楼最多。
众楼
众楼建在村后,由全村人家或若干户人家集资共同兴建,每户分房一间,为临时躲避土匪或洪水使用。其造型封闭、简单,外部的装饰少防卫性强。在三类碉楼中,众楼出现最早,现存473座,约占开平碉楼的26﹪。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天禄楼,是民国十四年(1925年)由29户村民集资兴建,为典型的众楼。
该楼高7层21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第1至5层共有29个房间,每个集资户各有1间,当时每到傍晚,集资户男丁均入住楼里以防匪盗绑架;第6层为公共活动空间,第7层为了望亭。
碉楼探险记
大年初三,我和妈妈、爸爸一起去我们村子的碉楼探险。
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在开平每个村子都有碉楼,它们耸立在井然有序的村落中间,就像鹤立鸡群一样,也像一位高大威猛的抗日英雄在守卫家乡的疆土。一直以来,我很想上去探险一下。
这次终于有机会了。
中午,我们来到碉楼前面。只见在青灰色的残旧的厚重的砖墙上有一个小小的楼门出现在我们面前。门口原来的铁门不见了,只剩下几根嵌进墙里的粗粗的生满了锈斑的钢筋和安静地躺在地上的一块厚钢板。门头上镶着一组罗马式的拱形装饰线。推开残旧的木门,一条狭长的走廊出现在我的面前,右边三间房,左边两间房在中间,前头是楼梯,后头是茅房。楼梯全部使用实木做的,本来很坚实,但经过很长的岁月,已经变得很残旧破烂了。每间房都有两个窗户,一个在墙上,一个在门顶上,走廊的尽头也有一个窗户,在设计上采光很充足。
居楼
居楼也多建在村后,由富有人家独资建造,它很好地结合了碉楼的防卫和居住两大功能,楼体高大,空间较为开敞,生活设施比较完善,起居方便。居楼的造型比较多样,美观大方,外部装饰性强,在满足防御功能的基础上,追求建筑的形式美,往往成为村落的标志。居楼数量最多,现存1149座,在开平碉楼中约占62%。
更楼
更楼主要建在村口或村外山岗、河岸,高耸挺立,视野开阔,多配有探照灯和报警器,便于提前发现匪情,向各村预警,是周边村落联防需要的产物。更楼出现时间最晚,现存221座,约占开平碉楼的12%。
爸爸先上去,然后再伸手下来拉着我小心地爬上去。发现二楼走廊的楼板上留了两个长方形的口。往上望去,每层都一样。从一楼一叫喊,上面每层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原来以前是为了方便一见到敌人来,就可以层层通风报信,早做防备。但现在拦在通信口上的钢筋早已被人偷走了。我走在上面心里有点怕,脚有点发抖,小心翼翼的,生怕一脚踩空,掉了下去。有些房门没锁,我轻轻地推开它,里面布满了灰尘。“哇,好漂亮的大床呀!”我和妈妈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了惊叹声。一张雕满了花鸟图案的大床出现在我们的面前。那些花草精雕细琢,一花一叶都很精致,那鸟儿也栩栩如生,真是鬼斧神工啊。旁边的墙壁上有一个木做的挂衣钩,也很精致。在这些家具上一个钉子也找不到,爸爸说以前的人做家具不用钉子,而是用木楔子。床尾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摆了一个破烂的“大海碗”,里面装了大半碗用过的火柴梗。可想而知,这里的主人以前一定住了很久,生活也很艰苦,靠用火柴点燃煤油灯来照明。墙角边还有一些坛子、罐子……会不会有什么宝藏在里面呢?走廊尽头的茅房也只剩下一些破破烂烂的竹帘和砖头在那里了。
青砖楼
青砖碉楼包括内泥外青砖、内水泥外青砖和青砖砌筑3种。内泥外青砖。这种碉楼,实际上就是上面说的泥砖楼,不过,它在泥墙外表镶上一层青砖,这样,不但美观,而且可以延长碉楼的使用寿命。内水泥外青砖。这种碉楼的墙,表面看上去是青砖建筑,其实是里、外青砖包皮,中间用少量钢筋和水泥,使楼较为坚固,但又比全部用钢筋水泥省钱,且保持美观的特点。青砖楼。全部用青砖砌成,比较经济、美观、耐用,适应南方雨水
终于上了楼顶,好美呀!楼顶全部是尖拱和柱子的造型。妈妈说是哥特式的风格。边上还有突出悬挑的半封闭的角堡,角堡内有向前和向下的射击孔,可以居高临下地还击进村的敌人。从栏河侧弯下腰就可以看到墙上写着“共和”两个黑色的大字,旁边还有“民国十四年”的小字样。历史真悠久啊!
今天的收获真不少啊!
泥楼
泥楼包括泥砖楼和黄泥夯筑楼两种。泥砖楼是将泥做成一个个泥砖晒干后用作建筑材料。为了延长泥砖的使用寿命,工匠们在建筑泥楼时,往往在泥砖墙外面,抹上一层灰沙或水泥,用以防御雨水冲刷,从而起到保护和加固的作用。黄泥夯筑的碉楼是用黄泥、石灰、砂、红糖按比例混合拌成作为原料,然后用两块大木板夯筑成墙。这样夯筑而成的黄泥墙,一般有1尺多厚,其坚固程度可与钢筋水泥墙相比。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
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中国由此诞生了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
2017年12月,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按建筑材料分
按建筑材料不同可分为钢筋水泥楼、青砖楼、泥楼、石楼等。
钢筋水泥楼
钢筋水泥楼多建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华侨吸收世界各国建筑不同特点设计建造的。整座碉楼的用料全部用水泥、砂、石子和钢筋建成,建成之后,极为坚固耐用,但由于当时的建筑材料靠国外进口,造价较高,为节省材料,也有的在内面的楼层用木阁组成。
文化价值
开平碉楼最典型的代表了中国华侨文化的特质华侨是文化的传播者,中外多种文化的交融和碰撞是其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所带来的文化冲突势必广泛触及中国传统社会的方方面面和各个阶层,这也是世界移民文化的共同规律。这种文化的冲突和交融,在开平表现得极为外在化。仍然保持着自己的传统,中西建筑文化融合的乡土建筑在乡村很少,主要在县镇有所表现。
开平碉楼寄寓了侨乡人民的传统环境意识和风水观念,是规划、建筑与自然环境、人文理念的优美结合碉楼这种单体建筑,主要分布在村后,与四周的竹林、村前的水塘、村口的榕树,形成了根深叶茂、平安聚财、文化昌盛的和谐环境。点式的碉楼与成片的民居相结合,在平原地区宛如全村的靠山,满足了村民需要安全保护的心理。从民居到碉楼由低到高的过渡,表达了村民“步步高升”的愿望。
再往上爬,楼梯一层比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残旧,因为楼顶的铁门板盖不见了,经过风吹雨淋,日子久了,越是上层的就越残旧。我的心也越来越紧张害怕,但却越想上去看个究竟。真惊险刺激。
终于来到了第五层,墙壁上画了一些画和写了一些毛主席语录,其它的每层都差不多。再上去就是楼顶了。一看楼梯,哗,太有挑战性了吧?一副梯只剩下几级是完整,其它的不是烂掉了一半就是歪歪斜斜地吊在那里,底下的两块托板少了一块。爸爸第一个上,他用脚踩了踩梯板,“不行,这梯不能走,太危险了!”爸爸只好用手拉住原来铁门上的扣环,一手扶住板顶,用力一撑,上去了。然后小心地拉我们上去。真惊险,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从五楼掉到一楼。
石楼
石楼用山石或鹅卵石作建筑材料,外形粗糙,矮小,却坚固耐用,这种碉楼数量极少,主要分布在大沙等山区[3]。
按使用功能分
按功能不同可分为众楼、居楼、更楼等,其中居楼最多。
众楼
众楼建在村后,由全村人家或若干户人家集资共同兴建,每户分房一间,为临时躲避土匪或洪水使用。其造型封闭、简单,外部的装饰少防卫性强。在三类碉楼中,众楼出现最早,现存473座,约占开平碉楼的26﹪。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天禄楼,是民国十四年(1925年)由29户村民集资兴建,为典型的众楼。
该楼高7层21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第1至5层共有29个房间,每个集资户各有1间,当时每到傍晚,集资户男丁均入住楼里以防匪盗绑架;第6层为公共活动空间,第7层为了望亭。
碉楼探险记
大年初三,我和妈妈、爸爸一起去我们村子的碉楼探险。
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在开平每个村子都有碉楼,它们耸立在井然有序的村落中间,就像鹤立鸡群一样,也像一位高大威猛的抗日英雄在守卫家乡的疆土。一直以来,我很想上去探险一下。
这次终于有机会了。
中午,我们来到碉楼前面。只见在青灰色的残旧的厚重的砖墙上有一个小小的楼门出现在我们面前。门口原来的铁门不见了,只剩下几根嵌进墙里的粗粗的生满了锈斑的钢筋和安静地躺在地上的一块厚钢板。门头上镶着一组罗马式的拱形装饰线。推开残旧的木门,一条狭长的走廊出现在我的面前,右边三间房,左边两间房在中间,前头是楼梯,后头是茅房。楼梯全部使用实木做的,本来很坚实,但经过很长的岁月,已经变得很残旧破烂了。每间房都有两个窗户,一个在墙上,一个在门顶上,走廊的尽头也有一个窗户,在设计上采光很充足。
居楼
居楼也多建在村后,由富有人家独资建造,它很好地结合了碉楼的防卫和居住两大功能,楼体高大,空间较为开敞,生活设施比较完善,起居方便。居楼的造型比较多样,美观大方,外部装饰性强,在满足防御功能的基础上,追求建筑的形式美,往往成为村落的标志。居楼数量最多,现存1149座,在开平碉楼中约占62%。
更楼
更楼主要建在村口或村外山岗、河岸,高耸挺立,视野开阔,多配有探照灯和报警器,便于提前发现匪情,向各村预警,是周边村落联防需要的产物。更楼出现时间最晚,现存221座,约占开平碉楼的12%。
爸爸先上去,然后再伸手下来拉着我小心地爬上去。发现二楼走廊的楼板上留了两个长方形的口。往上望去,每层都一样。从一楼一叫喊,上面每层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原来以前是为了方便一见到敌人来,就可以层层通风报信,早做防备。但现在拦在通信口上的钢筋早已被人偷走了。我走在上面心里有点怕,脚有点发抖,小心翼翼的,生怕一脚踩空,掉了下去。有些房门没锁,我轻轻地推开它,里面布满了灰尘。“哇,好漂亮的大床呀!”我和妈妈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了惊叹声。一张雕满了花鸟图案的大床出现在我们的面前。那些花草精雕细琢,一花一叶都很精致,那鸟儿也栩栩如生,真是鬼斧神工啊。旁边的墙壁上有一个木做的挂衣钩,也很精致。在这些家具上一个钉子也找不到,爸爸说以前的人做家具不用钉子,而是用木楔子。床尾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摆了一个破烂的“大海碗”,里面装了大半碗用过的火柴梗。可想而知,这里的主人以前一定住了很久,生活也很艰苦,靠用火柴点燃煤油灯来照明。墙角边还有一些坛子、罐子……会不会有什么宝藏在里面呢?走廊尽头的茅房也只剩下一些破破烂烂的竹帘和砖头在那里了。
青砖楼
青砖碉楼包括内泥外青砖、内水泥外青砖和青砖砌筑3种。内泥外青砖。这种碉楼,实际上就是上面说的泥砖楼,不过,它在泥墙外表镶上一层青砖,这样,不但美观,而且可以延长碉楼的使用寿命。内水泥外青砖。这种碉楼的墙,表面看上去是青砖建筑,其实是里、外青砖包皮,中间用少量钢筋和水泥,使楼较为坚固,但又比全部用钢筋水泥省钱,且保持美观的特点。青砖楼。全部用青砖砌成,比较经济、美观、耐用,适应南方雨水
终于上了楼顶,好美呀!楼顶全部是尖拱和柱子的造型。妈妈说是哥特式的风格。边上还有突出悬挑的半封闭的角堡,角堡内有向前和向下的射击孔,可以居高临下地还击进村的敌人。从栏河侧弯下腰就可以看到墙上写着“共和”两个黑色的大字,旁边还有“民国十四年”的小字样。历史真悠久啊!
今天的收获真不少啊!
泥楼
泥楼包括泥砖楼和黄泥夯筑楼两种。泥砖楼是将泥做成一个个泥砖晒干后用作建筑材料。为了延长泥砖的使用寿命,工匠们在建筑泥楼时,往往在泥砖墙外面,抹上一层灰沙或水泥,用以防御雨水冲刷,从而起到保护和加固的作用。黄泥夯筑的碉楼是用黄泥、石灰、砂、红糖按比例混合拌成作为原料,然后用两块大木板夯筑成墙。这样夯筑而成的黄泥墙,一般有1尺多厚,其坚固程度可与钢筋水泥墙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