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驱油层伤害机理及解决途径
油层的化学改造—聚合物驱
由上式可知:提高采收率的途径
1 提高波及效率 = ×
2
−
提高驱油效率Ed=
知识点1:提高采收率的途径
提高波及效率的主要方法:
改变驱油剂和油的流度
流度是流体通过孔隙介质能力的一种量
度,它的定义式是
=
λ ---- 流体的流度
K ---- 孔隙介质对流体的有效渗透率
2.捕集:聚合物捕集是指直
滑动方向
径小于孔喉直径的聚合物分
子的无规线团通过“架桥”
而留在孔喉外的现象。
聚合物分子的无规线团
图1.3 聚合物分子在孔喉外的捕集
知识点3:溶液性质
盐敏效应:盐对聚合物溶液粘度产生特殊影响(粘度降低)的效
应。
原因盐加入后,羧基与钠离子形成的扩
散双电层受到盐的压缩作用,使链段的
吸附量,ug/g秒
聚合物在孔隙介质中的滞留
1000
1
2
500
4
200
400
600
800
PHPAM浓度,mg/L
图1.2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在油层
砂岩上的吸附等温线图
聚合物商品品种:1— 同德1号;
2— US3530; 3—AD37 ;
4—US3430 ; 5—AC430
3
5
知识点3:溶液性质
滞留的两种形式
知识点 01
提高采收率的途径
知识点1:提高采收率的途径
石油采收率:是采出的原油量与油藏地质储量的比值
η =累积产油量/原始石油地质储量= ×
η
石
油
采
收
率
%
驱油剂在
油藏中宏
探讨作业过程中油层损害原因与保护对策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9 — 9 1 4 X( 2 0 1 3 ) 1 4 —0 0 2 6 — 0 l
前 言 油层 保护 技术在 国外 开展 的 比较早 。 5 0 年代 开始着手 机理研 究 , 8 0 年 代末 、
9 O 年代 初 , 数值 模拟 和人 工智 能专 家系 统进入 地层 损 害研究 领域 , 胜 利油 田油 层保 护新 技术 不断 在现 场投入 应 用 , 增 产效 果十 分显著 , 获得 了明显 的 经济效 益。 油层 保护 研究 已从 实验 室研 究 向现场研 究和 现场 应用 转变 , 真 正使 地层 损 害研 究深入 到钻采 的各个 阶段 , 油层 保护研 究工作 进入一 个迅猛 发展 的全新 阶 段。 油气 层保护 是一 项系统 工程 , 它不 仅涉及 到多学 科 、 多专 业、 多 部门 , 而且贯 穿于 油 田开发 的全 过程 。 从钻 井勘探 到井 下作业 , 从地 质 、 工艺 方案设 计到采 油
工 业 技 术
I ■
C h i n a s e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R e v i e w
探 讨 作 业 过 程 中油 层 损 害 原 因与保 护 对 策
赵和 江
( 中石 化胜 利 油 田现河 采油 厂)
[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油层损害机理的分析 , 指出了油层损害的实质就是油层 中流体阻力的增加、 渗透率的下降 , 在修井作业过程中, 工程技术人员和现场施 工人员必 须 时刻有 保护 油层 的意识 , 需 要针对 不 同的作 业 目的 , 不同 的作业 内容 , 不 同 的施 工措 施合 理地选 择 油层保 护的方 法 。 本 文就井 下作 业 中诸 多施 工工序 产 生油 气层 损害 原 因做一 论述 , 并针对 性地 提 出预 防措 施 。 现 场应用 效 果表 明 , 用 的油 层保 护措 施得 当 , 对 提高 单井 产量 和提 高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采收 率等具 有 重要 作用 。
浅谈CO2驱对油藏伤害及其保护措施
121 油 藏特性 ..
1 沥青 、 石蜡 的沉 淀
11 概 . 述
C 提 高采 收 率通 常 二次 或 三 次采 油 ,这 类 O驱 油藏 在早 期 生 产 中轻 质组 分 已逐渐 消 耗 ,石 蜡 、 沥 青 质 饱 和 度 不 断 增 加 , 溶 解 能力 不 断 下 降 , 致 而 导
唐 人 选 吴 顺 良 周 芊 芊 蒋永 平 郭 立 烨
( 中石 化华 东分 公 司采 油厂采 油工 艺研 究所 ) 摘 要 综述 了 C 油 中常见 五类伤 害 油藏 的现 象及机 理 ,并对 其 伤害 机理 及 影 响 因 O驱
素进 行 了分析 , 时提 出 了减 小或避 免各 种伤 害 的应 对措 施。 同 关键 词 C 油 油藏伤 害 保 护措 施 O驱 苏北 C S油 田 E 油 藏 , 目前 正在 实施 C t O 混相 驱 先 导 试 验 , 目前 动 态特 征 分 析 , 从 主要 有 以下 几
持 在过 饱 和溶液 中 而不发 生沉 淀 。地层 颗粒 表面 有 时可成 为 良好 的成 核 位置 , 石蜡 可 以直接 沉 积 在 这
些 固体表 面上 。 当沉 淀发 生 在地 层 深 处 时 , 严 重 能 降低 地 层 渗 透 率 , 而 引 起 油层 伤 害 ; 沉 淀 发 生 从 当 在 井筒 附 近或井 筒 内 , 造成 严重 的堵 塞 问题 。 将
变 、 油 中 溶解 气 的脱 失 等 原 因导 致 沥 青 、 蜡溶 原 石
解 性 显 著 下 降 而 分 离 出来 ,形 成 沉 淀 或 聚集 的 固 相 。沥 青 质 和石 蜡 的沉 积 是相 互 联 系的 , 青 质 胶 沥
束 形 成 晶核 中心 ,不 溶 解 的石 蜡 结 晶 沉 淀 在 其 周 围 。在 缺 乏适 当 的成核 位 置 时 , 蜡 能长 时 间地 保 石
三元复合驱技术的驱油机理及改进方向
摘要:介绍了三元复合驱技术的驱油机理,综述了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存在的不足,以及在改进方面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三元复合驱油;采收率;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常见的化学驱油剂主要有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和碱。
asp三元( 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复合驱是在综合了单一化学驱优点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化学驱油体系[1],具有驱油效率高的显著特点,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
大庆油田矿场试验[2]表明,聚合物驱比水驱提高原油采收率10%以上,而三元复合驱可比水驱提高原油采收率20%以上。
可见对三元复合驱油体系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三元复合驱的驱油机理[3]asp三元复合驱油体系既具有较高的粘度又能与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 在扩大波及范围、提高驱替效率的同时, 也提高洗油效率, 能改善水驱的“指进”、“突进”和油的“圈捕”,从而增加原油产量和提高采收率。
该体系驱油效果之所以明显优于单一化学剂驱。
是因为多种化学剂具有各自的作用与优势,且相互之间能发挥协同效应。
(1)聚合物的作用是增稠和流度控制。
目前最廉价,应用最成熟的产品是聚丙烯酰胺(hpam)。
hpam已被普遍用来提高注人水粘度和油层波及系数。
hpam的选择着重要与油藏渗透率、孔喉尺寸、注液速度等相匹配, 分子量越大增粘能力越强,浓度越大水解液粘度越大, 驱油能力越大。
(2)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是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和提高洗油效率, 因温度、矿化度、原油组分等油藏条件的不同, 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结构与性能也不相同。
石油羧酸盐、石油磺酸盐是现在普遍采用的驱油表面活性剂, 但石油磺酸盐耐温、耐盐性能比石油羧酸盐好。
(3)碱的作用是与原油中的酸性组分反应就地生成表面活性剂, 与外加表面括性剂协同效应更大幅度地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并作为牺牲剂改变岩石表面的电性, 以降低地层对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量。
应用的主产品为naoh和na2co3或二者混用。
2、三元复合驱目前存在的不足室内和矿场研究表明[2], 三元复合驱采收率可在水驱基础上再提高20%以上,具有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油气层损害的机理
一、油气层伤害的基本观点油气层伤害:任何阻挡流体从井眼四周流入井底的现象。
油气层伤害的主要表现形式:油气层浸透率的降低,包含油藏岩石绝对浸透率和油气相对浸透率的降低。
发生油气层伤害的主要作业环节:在钻井、完并、修井、实行增产举措和油气开采等发生油气层伤害的机理:工作流体与储层之间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互相作用。
二、保护油气层的重要性① 在油气勘探过程中,直接关系到可否实时发现油气层和对储量的正确估算。
② 保护油气层有益于提升油气井产量和油气田开发经济效益。
能够大大减少试油、酸化、压裂和修井等井下作业的工作量,降低生产成本。
③ 有益于油气井的增产和稳产。
三、保护油气层波及的技术范围八方面内容:① 岩心剖析、油气水剖析和测试技术;② 油气层敏感性和工作液伤害室内评论技术;③ 油气层伤害机理研究和保护油气层技术系统方案设计;④ 钻井过程中的油气层伤害要素剖析和保护油气层技术;⑤ 完井过程中的油气层伤害要素剖析和保护油气层技术;⑥ 开发生产中的油气层伤害要素剖析和保护油气层技术;⑦ 油气层伤害现场诊疗和矿场评论技术;⑧ 保护油气层整体成效评论和经济效益综合分折技术。
四、油气层伤害机理1油气目的潜伏伤害要素1)油气层储渗空间孔喉种类和孔隙构造参数与油气层伤害关系很大2)油气层的敏感性矿物速敏、 xx、盐敏、酸敏、碱敏3)油藏岩石的湿润性4)油气层流体性质2固体颗粒拥塞造成的伤害1)流体中固体颗粒拥塞油气层造成的伤害2)地层中微粒运移造成的伤害3工作液与油气层岩石不配伍造成的伤害1)水敏性伤害2)碱敏性伤害3)酸敏性伤害4)油气层岩石湿润反转造成的伤害4工作液与油气层流体不配伍造成的伤害1)无机垢拥塞2)有机垢拥塞3)乳化拥塞4)细菌拥塞5油气层岩石毛细管阻力造成的伤害评论油气层伤害的实验方法评论实验是指在研究油层伤害问题时,在实验室内进行的定性或定量剖析测定的实验。
该评论实验由一系列综合性的岩心剖析实验构成。
碱驱驱油机理
碱驱驱油机理:1降低界面机理:NaOH.Na2CO3在水中解离出来0H,碱能与石油中的有机酸反应生成便面或新物质,活性剂聚集在油水界面4油层从地层表面被洗下来提高了洗油能力,根据ER=EdXEs洗油效率Ed提高采油效率ER提高.2乳化机理: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在一般7—18范围,它在水界面吸附可形成水包油的乳状液当d<dp时为乳化—携带机理在碱含量和盐含量都降低的情况下由碱与石油酸反应生成的表面活性剂可使地层中剩余的油乳化,并被碱水携带通过地层,油珠的聚并性质有不利的影响当d<dp 时为乳化——捕集机理在碱含量和盐含量都低的情况下,由于低界面张力使油乳化在碱水相,但油珠直径较大,向前移动时就被捕集,增加了水的流动阻力,即降低了水的流度增加了波及系数,提高原油采收率.3润湿反转机理:①由油润湿反转为水润湿,在高碱低盐的情况下碱可通过改变吸附在岩石表面的油溶性物质而解吸,恢复岩石表面的原来的亲水性,使岩石表面从油湿反转为水湿,提高了洗油效率,根据ER=EdXEs,原油采收率提高。
②水湿反转为油湿,在高碱高盐的情况下,碱与石油酸反应生成的表面活性物质主要分配到油相中,并吸附在岩石表面上,使岩石表面由水湿反转为油湿。
碱驱生成的表面活性剂亲油性和它产生的低界面张力会导致w/o乳状液的形成,乳状液中的水珠会堵塞流通孔道,使注入压力提高迫使油从乳状液水珠与岩石表面之间的连续油相通道排出,流向高含水率的乳状液,提高Es根据ER=EdXEs,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
油气井水的来源与出水原因:油气井按水的来源可分为注入水,底水,边水,上层水,下层水,夹层水。
1注入水和边水:由于油层的非均质性,油水流度比不同及开采方式不当,随着油水边缘的推进,使注入水边水随高渗透层驱不均匀推进,在纵向上形成单层突进,横向上形成蛇进使油气井过早水淹。
2底水:当油田有底水时,由于油气井生产时在地层中造成的压力差破坏由于重力作用造成的油水平衡关系使原来的油水界面靠近井底是呈锥形升高这种现象叫“底水锥进”其结果使油气井在井底处造成水淹产水量上升,产油量下降。
浅谈采油化学与驱油技术
浅谈采油化学与驱油技术摘要:石油工业是一个高风险、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下,企业为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竞争力,更加注重科技战略,突出强调技术的价值在于应用而不仅仅是创新和拥有,在重视科技领先性的同时,更加注重其实用性,从而导致研发工作的指导思想发生重大转变,由传统的学科导向转向了当前的问题导向。
对采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采油率。
关键词:采油化学驱油一、采油化学采油化学是油田化学的一部分。
采油化学是油田开采工程学与化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采油化学是研究如何用化学方法解决采油工程中遇到的问题。
采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油层的问题,也有油水井的问题。
采油中遇到的问题:油层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原油采收率不高。
虽然油田不同,驱油方式不同,原油采收率也不同,但目前大多数油田的原油采收率超不过50%。
这意味着,有相当数量的原油采不出来。
油水井(包括近井地带)也存在各种问题。
油水井问题主要有下面五个,即油水井出砂、油井结蜡、油井出水、稠油井开不起来以及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油井产量和注水井注入量的降低,这就是通常讲的砂、蜡、水、稠、低五大问题。
采油用的化学剂:驱油剂,驱油剂是指为了提高原油采收率而从油田注入井注入油层将油驱至油井的物质。
驱油剂有各自的性质,它们通过不同的机理,使原油的采收率得到提高。
调剖剂,调剖剂是指能调整注水地层吸水剖面的物质。
常用的调剖剂有冻胶型调剖剂,冻胶是由聚合物与交联剂配成的失去流动性体系。
常用的聚合物是聚丙烯酰胺,常用的交联剂有重铬酸钠+亚硫酸钠、醋酸铬、氧氯化锆、酚醛树脂预聚物。
冻胶按交联剂命名,因此有铬冻胶、锆冻胶、酚醛树脂冻胶之称;凝胶型调剖剂,凝胶是由溶胶转变而来失去流动性体系。
常用的凝胶型调剖剂是硅酸凝胶,它由硅酸溶胶转变而来。
一个在矿场试验中用过的硅酸溶胶是将20%~25%的水玻璃加到8%~12%盐酸中,直至pH=2配成;沉淀型调剖剂,沉淀型调剖剂为双液法调剖剂。
聚合物驱油机理
1、聚合物溶液的流度控制作用聚合物溶液的流度控制作用是聚合物驱油的重要机理之一,对于均质油层,在通常水驱油条件下,由于注入水的粘度往往低于原油粘度,驱油过程中油水流度比不合理,导致采出液中含水率上升很快,过早地达到采油经济所允许的极限含水率的结果,使得实际获得的驱油效率远远小于极限驱油效率。
向油层注入聚合物的结果,可使驱油过程中的油水流度比大大改善,从而延缓了采出液中的含水上升速度,使实际驱油效率更接近极限驱油效率,甚至达到极限驱油效率。
在水驱油条件下,水突破油层后采出液中油的分流量为:KKro入0 110foXw 入KKrw KKro1W (10该式经简化得出:1 fo1o ?Krww Kro2、聚合物溶液的调剖作用调整吸水剖面,扩大波及体积,是聚合物提高采收率的另一项重要机理。
因 为在聚合物的调剖作用下,油层水淹体积的扩大,将在油层的未见水层段中采出 无水原油。
这就是说,油层水淹孔隙体积扩大多少,采出油的体积也就增加多少。
聚合物的调剖作用只有在油层剖面上存在渗透率的非均质状态时才能发生。
对于这类油层,在通常水驱条件下往往发生注入水沿不同渗透率层段推进不均匀 现象。
高渗透率层段注入水推进快,低渗透率层段注入水推进慢。
加上注入水的 粘度往往低于原油粘度,水驱油过程中高流度流体取代低流度流体的结果, 导致 注入水推进不均匀的程度加剧,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会出现高渗透率层段早巳被注 入水所突破,而低渗透率层段注入水推进距离仍然很小的情况,致使低渗透率层段原油不能得到有效的开采。
在不考虑重力影响的前提下,我们可以给出高渗透率层段水突破之前任一注 水阶段时两层段间吸水量之比:K1Krw1 K1Kro1—Krw1 w Kro1 q11 w 0 K1? q2 2 K2Krw 2 K2Kro 2 K2 ' —Krw2 Kro2K1> K2 w 0 w3、聚合物溶液微观驱油机理传统的聚合物驱油理论认为,聚合物驱只是通过增加注入水的粘度,降低水油流度比,扩大注入水在油层中的波及体积提高原油采收率,聚合物驱并不能增加油藏岩石的微观驱油效率,并认为聚合物驱后残留于孔隙介质中的油的体积与水驱之后相同。
油气层损害机理
第四章油气层损害机理油气层损害机理:就是油气层损害的产生原因和伴随损害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
目的:认识和诊断油气层损害原因及损害过程,以便为推荐和制定各项保护油气层和解除油气层损害的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对渗透率下降包括:水锁、贾敏、润湿反转和乳化堵塞第一节概述渗透空间的改变包括:外来固相侵入、水敏性损害、酸敏性损害、碱敏性损害、微粒运移、结垢、细菌堵塞和应力敏感损害;内因(潜在损害因素):凡是受外界条件影响而导致油气层渗透性降低的油气层内在因素,包括孔隙结构、敏感性矿物、岩石表面性质和地层流体性质,是储集层本身固有的特性。
外因:在施工作业时,任何能够引起油气层微观结构或流体原始状态发生改变,并使油气井产能降低的外部作业条件,均为油气层损害外因,主要指入井流体(固相和液相)性质、压差、温度和作业时间等可控因素。
外来流体与储集层岩石的相互作用造成:①外来固相颗粒的堵塞与侵入;②滤液侵入及不配伍的注入流体造成的敏感性损害;③ 储集层内部微粒运移造成的地层损害;④出砂;⑤细菌堵塞。
外来流体与地层流体间的不配伍造成:⑥乳化堵塞;⑦无机结垢堵塞;⑧有机结垢堵塞;⑨铁锈与腐蚀产物的堵塞;⑩地层内固相沉淀的堵塞;其它损害包括:射孔造成的压实和不完善等损害;固井和修井作业的注水泥和水泥浆造成的特殊损害等;机理研究除了要准确诊断和判别各种损害因素和各种可能原因外,还必须把各种因素对每个产层的危害性大小按序排列,分出主次,并找出主要因素。
第二节油气层潜在损害因素储集层的主要特征:包括储层岩石骨架颗粒和填隙物等矿物的结构、成分、含量和分 布状态,储集层孔隙结构和喉道特征;储集层中流体类型、成分、含量和流体压力等。
它 们都是影响和决定储集层损害的内在因素。
一、油气层孔隙结构特征与储集层损害的关系1 .储层岩石物质组分碎屑颗粒、杂基(或基质)、胶结物和空隙。
杂基和胶结物统称为填隙物。
他们决定了储成分是石英、长石、岩屑和少量云 母和重矿物,占整个岩石的50%以填充在骨架颗粒之间的细小物质, 它包括了杂基和胶结物两部分。
二氧化碳驱油机理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的几种方式
• 1. 连续注二氧化碳气体 • 2. 注碳酸水(ORCO) • 3. 二氧化碳气体或液体段塞后交替注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WAG) • 4. 二氧化碳气体或液体段塞后紧跟着注水 • 5. 同时注入二氧化碳气体和水 • 【例】:注CO2前置段塞N2顶替提高采收率—孙杨
CO2驱油
•
•
• • •
CO2与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不仅取决于油藏的温度和CO2的纯度,而且也取决于原油组分。因此, 加强含杂质的CO 及可改变原油组分物质的性能分析,是解决混相压力的关键。
3.窜流严重 在驱油过程中,南于CO 黏度低及油层的非均质性,易出现黏性指进及窜流,造 成不利的流度比,致使CO 过早突破含油带,影响驱油效率。加强油藏地质结构、渗透率、油藏纵 向非均质性、油藏流体饱和程度和油藏流体性质的性能分析研究,是解决CO 窜流问题的关键。
长25年以上。
2、国内CO2驱研究及应用概况
CO2吞吐:
国内部分油田(吉林、胜利等)也陆续实施了许 多CO2吞吐项目。 滨南采油厂在一些油井进行CO2吞吐后,原油产量 大幅提高。经测算,投入产出比为1:4。证实CO2吞吐 作为单井增产措施,效果显著。
关于实施CO2驱几个问题的讨论
1. 实施CO2驱的开发时机的选择 据对国外CO2驱项目的统计,以前的大部分项目选在含 水率为60—70% 时开始实施CO2驱。近年来的研究与应用证 明, CO 2 驱在注水开发晚期的油田实施仍有很好的效果。 例如美国的Postle油田就是注水油田开发晚期实施CO2驱提 高采收率的一个成功例子。 Postle 油田发现于 1958 年, 1970 年产量达到高峰为 3498m3/d。注CO2前平均产油量仅318m3/d,含水高达98%。 1996年实施注CO2,采用水气交替注入方式。至2000年产量 达到1590m3/d,预计提高采收率10%—14%。
浅析低渗透油田的油层伤害机理与保护
浅析低渗透油田的油层伤害机理与保护【摘要】低渗透油层的的伤害机理,有水敏损害、水锁损害和固体堵塞造成的损害,对损害的机理进行分析,制定对应的油层保护措施。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加入粘土防膨剂预防水敏损害、解堵技术以及应用水锁解除剂预防或解除水锁伤害【关键词】低渗透;机理;保护一、低渗透油层伤害机理对于低渗和特低渗油田,普遍存在着2种形式的伤害,一种是“水”的侵人造成的伤害,另一种则是固相颗粒的侵人造成的堵塞。
低渗透储层主要为水敏损害,特低渗透层主要为水锁损害。
这两种损害具有普遍性。
1、水敏损害所谓水敏损害是指当与地层不配伍的外来流体进入地层后引起粘土膨胀、分散和运移,从而导致储层渗透率不同程度下降的现象。
通常认为影响水敏的因素有4种:粘土矿物类型和分布状况;储层孔渗性质和喉道大小及分布;外来液体矿化度、含盐度、pH的影响和外来液体阳离子成分;温度等环境的影响。
1.1水敏性粘土含量、类型、分布对储层影响油气层水敏性的基本原因是储集层中含有可水化膨胀或分散运移的水敏性矿物,粘土矿物的水敏性大小的次序为:蒙脱石,蒙脱石/伊利石混层矿物,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此外分布状况也很重要。
国内外专家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粘土矿物产状分布对水化膨胀及微粒运移形成程度有一定的差别。
1.2渗透率孔喉大小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渗透率越低,喉道越小,水敏损害也越强,一般为40%,最高达90%,储层粘土矿物含量越高,渗透率就越低。
1.3外来液体和地层流体性质的影响岩心流动试验证明,从高含盐量突然变为淡水能引起粘土堵塞,如果逐渐降低就可避免粘土堵塞。
如果外来液体的含盐度低于临界盐度,岩心的渗透率会明显下降。
渗透率降低的程度与含盐度降低的速度有关,若液体突然从高矿化度盐水变成近似淡水,渗透率则会大幅度降低。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一般解释为,过快的降低离子浓度会促使敏感性矿物加速分散释放,增大微粒数量和浓度,增加孔喉堵塞。
2、水锁损害一般认为影响水锁的因素为外来液体的表面张力,储层润湿性,侵入液体量,含水饱和度,储层孔道的大小,驱替压力的大小,外来流体粘度的大小,岩石孔道弯曲程度和粗糙程度。
化学驱三次采油技术
化学驱三次采油技术一、化学驱油机理化学驱在油田进入现场应用的主要是: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A.S.P)。
聚合物驱主要是通过增加驱替液粘度、降低油层水相渗透率来降低流度比、调整吸水剖面,达到提高驱替相波及体积的目的。
聚合物溶液粘度越高,其提高采收率幅度越大。
一般聚合物驱比水驱提高采收率幅度6%~ 13%。
三元复合驱既可提高注入剂波及体积,又可增加驱油效率。
另外,三类化学剂复配在一起,既能够发挥单一驱油剂的优势,又能够产生协同加合效应,从而获得更好的提高采收率效果。
三元复合驱一般比水驱提高采收率幅度13%~ 20%。
二、化学驱研究程序及技术系列化学驱油技术是一项比较大的系统工程,比注水开发要复杂的多,投入费用高,风险大,中间某个系统或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工作的失败。
为了使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地开展,并达到增加采收率的预期目标,需要将化学驱油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胜利油田的化学驱油技术主要由聚合物驱油和三元复合驱油两大部分组成。
聚合物试验研究主要集中在:(1)聚合物溶液性质如基本物性参数、流变性、稳定性等;(2)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的性质如吸附、分子量与地层配伍性、流变性、阻力系数、不可及孔隙体积等;(3)驱油试验及试验方案,确定用量、非均质影响等。
在三元复合驱油中要重点研究油水界面性质、不同化学剂间的配伍性如互相作用及其协同效应。
同时由于不同化学剂组合在一起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研究注入方式时已不再是简单的流度控制问题,它需要根据油藏实际情况和形成乳化液的状况来合理地确定注入方式。
特别是由于复合驱油机理复杂。
影响因素已不再仅仅是油或注入流体粘度问题,故研究过程中所需要的手段和影响因素比聚合物驱油要复杂得多。
通过攻关研究,目前该技术已基本成熟配套,形成从室内筛选、性能评价、油藏工程方案优化设计、数值模拟跟踪模拟到现场实施跟踪调整和评价的一整套技术系列。
1、建立完善了室内试验研究配套技术完善了聚合物评价技术。
化学驱油层伤害机理及解决途径
化学驱油层伤害机理及解决途径化学驱油层伤害机理及解决途径1、聚合物驱油层伤害机理及解决途径化学驱中的聚合物主要为部分水解聚丙烯酞胺(HPAM)和黄胞胶生物聚合物(XC)。
前者为干粉,乳状液,胶板,水溶液状态,后者以干粉和发酵液状态存在,引起的地层伤害机理如下:(1)聚合物的溶解状态由于聚合物大都为干粉,乳状液,胶板,所以其溶解性非常重要,溶解性不好,原因是因为聚合物分子量不能达到一定的要求,溶解时,颗粒不均匀,微颗粒过多,另外黄胞胶生物聚合物(XC)本身也有很多细菌噬体和微胶粒,极易形成“鱼眼”而堵塞地层孔喉,造成渗透率下降,引起油层伤害。
采取的解决途径有:①溶解时利用机械搅拌作用,必要时适当加热,使颗粒均匀分散。
②利用5ijm的过滤器过滤,一般过滤比在1.2-1.5时E[ll,不适合用来聚驱。
也可采用滤过因子控制:FRS二t50o一t400/t200一ti00式中:t500+14001t200,t100—分别表示累计过滤500mL,400ml,,200mL,100mL 聚合物所需的时间。
③国外一般采用酶分解方法E[ll,此方法一定要找到适合的酶。
(2)、聚合物与流体的不配伍性2)、与油田水的不配伍性在油田水(注人水和地下水)中有各种离子,特别是高价阳离子,聚合物会与高价阳离子进行交联,一般采用离子强度来描述。
有关实验表明:离子强度增大,则粘度显著降低,特别是Fe3十离子,当Fe3+小于1mg/L有堵塞的可能,当Fe'大于1mg/L明显的使注人压力升高,与化学剂的不配伍性聚合物与示踪剂,杀菌剂,酸化剂等的不配伍性。
比如聚丙烯酸胺(HPAM)为阴离子型聚合物,不可用阳离子杀菌剂。
一般解决途径:①做盐敏实验。
盐含量高时,特别是Fe3+离子浓度高时,聚合物粘度显著降低。
一般采用注人淡水进行预冲洗段塞,降低高价阳离子的浓度。
②对注人管,油管的内防腐。
因为在Fe3十离子的催化作用下,聚合物会发生化学降解,粘度降低,产生的Fe3十离子发生强的交联,形成微胶粒,从而伤害地层。
浅谈作业过程中油层伤害机理与保护措施
前言 油层 保护 技术在 国外开 展的 比较早 。5 年 代开始 着手机 理研 究 , 0 主要研
究 粘土膨 胀 引起 的地 层损害 问题 。8 0年代末 、9 年代 初 , O 数值 模拟 和人工 智 能专家 系统进入 地层 损害研 究领域 , 掀起 了机 理研究 的新 高潮 , 地层 损害 评价 技 术不 断更新 , 防止和解 除地层 损害 的措施 不断 出现 , 并开始 向三 次采 油和水 平 井地 层损害研 究方 向发展 。 利油 田油层保 护新 技术不 断在 现场投入 应用 , 胜 增 产效 果 十分显著 , 得了 明显的经 济效益 。油气层 保护 是一 项系统 工程 , 获 它 不仅涉 及到 多学科 ,多专业 、多部 门 , 而且贯 穿于 油田开 发的全 过程 。从钻井 勘探 到井 下作业 , 从地 质 、 工艺方 案设计 到采油 注水 的开发 管理的 每一 个过程 无不涉 及到 油气层保 护工 作 , 并且各 个环节 既相互 联系 又相互独 立 。 本文 重点 对井 下作业 过程 中的油气 层伤 害的影 响因素 以及保 护措施 逐一进 行 了阐述 和 探讨 , 同类 作业 施工 具有一 定的 借鉴意 义 。 对 1 入井液 对疏松 砂岩 油藏油 层的 伤害与 保护 11 入井 液不配 伍造 成地层 损害 与保护 . 油气层 中含有 多种敏 感性 矿物 , 因而 与压井 液相 遇时 会发生 水敏 、速敏 、 酸敏 、碱敏 等现 象 , 而造 成油气 层空 隙堵塞 。同时 , 井液与 不配 伍的地 层 从 压 流 体相遇 时 , 会在油 气层 中发生 作用 , 引起沉 淀 、 乳化 或促进 细菌繁 殖 , 导致渗
业 井 、 殊施 工井应 选择 高密度 无 固相压 井 液, 求使压 井液 本身对地 层 的损 特 力
浅析地层受到损害的机理以及如何保护油层——屈光涛
浅析地层受到损害的机理以及如何保护油气层摘要:石油和天然气是石油工业的基础,从钻头钻开油气层起,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油气层相继受到钻井、注水泥、射孔、酸化、压裂等工程处理,这些工程作业都会接触各种工作液,都会不同程度地破坏油气层原有的物性——化学平衡状态。
可以说,几乎每一个生产工序都可能给油气层带来损害,损害的根源主要是这些工作液(统称压井液)。
因此,保护油气层,防止油气层损害的关键是选用优质的压井液。
这篇论文中主要讲述了井下作业过程中油气层可能受到的损害、损害机理、地层中引起的各种效应以及如何保护储层。
关键词:储层损害机理效应预防目录一.油气井作业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油气层损害 (2)1.射孔过程中造成的损害 (2)2.酸化过程中造成的损害 (2)3.压裂过程中造成的损害 (3)二.油气层损害机理 (3)1.外来液体与储层岩石不配伍造成的损害 (3)2.外来流体与储层流体不配伍造成的损害 (4)3.毛细管阻力造成的损害 (5)三.预防储层损害原则 (5)1.防止化学损害的原则 (6)2.防止物理损害的原则 (6)3.如何选择优质压井液 (6)四.总结 (7)参考文献 (9)油气层损害的实质就是储层中液体渗流阻力的增加和渗透率的下降其后果会影响新探区和新油气区的发现,以及油气井的产量,从而给石油工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因此保护油气层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原则。
一.油气井井下作业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油气层损害油气层孔隙空间周围是由不同的岩石和矿物构成的,其中一部分岩石和矿物属于惰性,不易与流体发生物理和化学作用,因此它们对油气层没有多大的损害。
另一部分矿物易与流体发生物理和化学作用,并导致油气层渗透性降低,这部分矿物称为油气层敏感性矿物。
它们的特点是粒径很小(小于37μm),且多数位于孔喉处,优先与外界接触,进行充分作用,引起油气层损害。
1.射孔过程中造成的损害1)压实带的形成:压实带内岩石力学性质及渗流性能受到破坏,其渗透率仅为原始值的7%-12%2)射孔液化学性质与储层不配伍引起的粘土膨胀及水锁等现象。
5提高聚合物驱油效果的措施
提高聚合物驱油效果的措施
1 减少聚合物在地层中的粘度损失
矿场实验数据表明,聚合物驱溶液的粘度在整个驱油过程中损失非常大,主要是由溶氧、地热、剪切、高矿化度、微生物等因素及其协同作用造成的。
地热、剪切、高矿化度等这些客观条件是难以改变的,而溶解氧及微生物则可以通过一定手段进行控制。
实验结果还表明,在没有细菌存在时,聚合物溶液粘度保留率较高,而当细菌存在时粘度保留率则较低。
因此,在注入液中加入杀菌剂有利于聚合物粘度的损失。
2 研制性能优良的聚合物或采用复合驱油法
研制耐温抗盐抗剪切聚合物的工作在国内受到了广泛关注。
目前耐温抗盐聚合物研究方向有5个,即两性聚合物、研制耐盐单体、疏水缔合聚合物、复合型聚合物及梳形聚合物,并特别看重梳形聚合物。
复合驱油法可大幅度降低油水接口张力,提高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
因此聚合物复合驱在各个油田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3 选择有利的注聚油藏
由于油藏参数对聚合物驱油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在注聚前应该加强对油藏的认识,选择有利于聚合物驱替的区域,即选取有利的沉积相带、动态非均质性弱的区域、正韵律和复合韵律地层,并采用多层同时注聚合物的方式进行驱替,防止单层突进,以取得理想的驱油效果。
4 强化注聚前的准备及注聚过程中的管理
在注入聚合物溶液之前,应对油藏进行降水降压、堵水调剖和封堵大孔道,防止聚合物驱过程中窜流现象的发生,并保证注聚驱油效果的正常发挥。
注聚方案实施以后,应加强油藏管理,及时调整方案。
探讨作业过程中油层损害原因与保护对策
探讨作业过程中油层损害原因与保护对策[摘要]本文通过对油层损害机理的分析,指出了油层损害的实质就是油层中流体阻力的增加、渗透率的下降,在修井作业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和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时刻有保护油层的意识,需要针对不同的作业目的,不同的作业内容,不同的施工措施合理地选择油层保护的方法。
本文就井下作业中诸多施工工序产生油气层损害原因做一论述,并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
现场应用效果表明,用的油层保护措施得当,对提高单井产量和提高最终采收率等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油层损害;油层保护;射孔;压井中图分类号:te1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3)14-0026-01前言油层保护技术在国外开展的比较早。
50年代开始着手机理研究,80年代末、90年代初,数值模拟和人工智能专家系统进入地层损害研究领域,胜利油田油层保护新技术不断在现场投入应用,增产效果十分显著,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油层保护研究已从实验室研究向现场研究和现场应用转变,真正使地层损害研究深入到钻采的各个阶段,油层保护研究工作进入一个迅猛发展的全新阶段。
油气层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到多学科、多专业、多部门,而且贯穿于油田开发的全过程。
从钻井勘探到井下作业,从地质、工艺方案设计到采油注水的开发管理的每一个过程无不涉及到油气层保护工作,并且各个环节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
本文重点对井下作业过程中的油气层伤害的影响因素以及保护措施逐一进行了阐述和探讨,对同类作业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入井液对疏松砂岩油藏油层的伤害与保护胜利油区为典型的松散砂岩储层,以馆陶组和沙一段、沙三段为主,储集层砂岩胶结物少,胶结性差,而且胶结物中以含较大的蒙脱石为主,其成份与泥岩段中粘土矿物成分基本一致。
沙岩储层属于高或特高渗透层,最大渗透率高达4000mpa.s,而且这类油藏一般埋藏较浅,压力系数1.0左右。
在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水敏、酸敏、碱敏、速敏、盐敏以及压力和温度的敏感性。
聚合物驱油层损害机理
,
.
、
。
1续
.
) 若 储集 层 中 含 有 蒙 脱 石 伊 利 石 等 水 敏 性 枯 土 矿 物 注 入 聚 合物 水 溶 液 后 这 些 粘 土 矿 物 会 发 生 膨 胀 从 而 使 地 层 渗透 率 下 降 损 害 地 层
。
、
) 3 大 分 子 聚 合 物 在 地 层 中 有 适 当 的 滞 留 量 对 改 善 流 度 比和 提 高 采 收 率 是 必 要 的 但 较 大 滞 留量 不 仅会 使 聚 合 物 溶 度 增 高 而 且 会 改 变 孔 隙 结 构 降 低渗 透 率 从 而 损 害 地 层
,
致 使地 层 堵 塞 造 成 损 害
,
。
2
聚 合 物溶液 与油藏 岩石 相 互 作 用造 成 的地 层 损害
聚 合 物 溶 液 是 一 种 高 粘 度 溶 液 体 系 注 入 地 层 后 通 过 聚 合 物 在地 层 中 的 滞 留来 降 低 流度
. .
,
,
比 提 高 采 收 率 其 损 害机 理 主 要 有 以 下 几 种
.
:
。
、
、
,
形式 主 要 有 干 粉 和 发 酵 液 两 种 由于 聚 合 物 本 身 性 质 对 地 层 造 成 的 损 害 主 要 有 以 下 几 种
(1 ) 无论 是 H P A M 还 是 X C
, , ,
:
两 种 的 产品 形 式都 有 干 粉 这 种 形 式 的 聚 合物 虽 易 于 运 输
。
。
表
矿 物
1
H PA
M 在 几 种 粘土 矿 物 上 的 吸 附 量
温
(
H PA M 溶液浓度 ` mg
浅谈井下作业中油层的污染与保护
浅谈井下作业中油层的污染与保护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提高,在石油开采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問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油层污染,油田企业需要从油层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酸化、压裂及常规井下作业对地层所造成地污染,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这样才能对油层起到保护作用,对于油田现场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标签:井下作业;油层;污染与保护在油田开采的过程中,每个阶段都会对地层产生不同程度地污染,会导致油田在开采过程中造成采收率下降的情况,另外在进行井下作业的过程中,由于每个施工工序之间油流都是相通的,因此就会造成不同程度地污染,通过油井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油层的保护对策,是油田企业所关注的重点内容,进而提高井下作业的施工效率。
1油层污染机理油层污染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油井中的渗透率下降,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油井内的固体颗粒物发生了位移,形成沉淀造成堵塞等,由此可以说明油层的污染主要来源是由于地层原始状态发生了改变,想要恢复地层的原始状态,需要花费大量的费用,并且对施工要求非常高,达到污染前的状态比较困难,所以对油层污染来说,进行预防才是最好的控制方法。
1.1固相对油层的污染固相对油层的污染主要包括粘土矿物污染和固体颗粒污染。
其中粘土矿物污染是因为地层中的粘土受到膨胀,导致孔道缩小,给油流产生了一定的阻力,最终导致孔道堵塞。
粘土膨胀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粘土表面水化和渗透水化,某种意义上来讲粘土表面水化是不可避免的,而渗透水化是可以控制的。
固体颗粒污染主要是由于微粒运移到孔道造成堵塞,固体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有两种,分别为:第一,地层性质来决定;第二,采用注水井等工作带来的外来固相颗粒物。
固体颗粒污染大多数是不可能进行恢复的。
1.2外来液对油层的污染在油田的开采过程中,外来液体会与油层中的流体相互反应,导致沉淀现象的出现,这种外来液体是油层污染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油层中一旦出现油水共存的状态,那么油水的饱和度变化就会引起渗透率的变化。
化学驱油剂用于溶解孔位改善效果分析
化学驱油剂用于溶解孔位改善效果分析引言:化学驱油剂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提高油井产能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在油藏中注入特定的化学物质,溶解沉积在油井周围岩石和孔隙中的杂质,从而改善孔隙结构,提高产能。
本文将具体分析化学驱油剂在溶解孔位改善方面的效果。
一、化学驱油剂的工作原理化学驱油剂是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能与油藏中的油和岩石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
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与含油岩石表面上的有机物发生反应,降低油、水和岩石之间的界面张力,从而使岩石表面的油液更容易被排出。
化学驱油剂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溶解油藏中的杂质:化学驱油剂能与油藏中的杂质发生反应,使其溶解在驱油剂中,从而改善油藏中的孔隙结构;(2)改善孔隙结构:化学驱油剂能改变岩石表面的物理特性,增加孔隙和渗透率,提高岩石的吸附和导水能力。
二、溶解孔位改善效果的分析1. 提高可溶性石油物质浓度:化学驱油剂在溶解孔位改善过程中,通过提高可溶性石油物质的浓度,有效地改善孔位。
这是因为化学驱油剂能够与油藏中的油和岩石内部有机物产生化学反应,溶解岩石中的油胶体,从而增加可溶性油物质的浓度。
这样一来,孔隙结构就得到了改善,导致渗透率的提高。
2. 降低界面张力:化学驱油剂通过降低油、水和岩石之间的界面张力,改善了岩石表面上的油液释放情况。
通过化学驱油剂的作用,界面张力减小,使得油液在岩石孔隙中更容易流动。
这种流动性的提高,对于改善孔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能够减少孔隙中的油浸,增加渗透率,从而提高油井的产能。
3. 渗透增加的机制:化学驱油剂通过溶解孔位改善,在渗透增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孔隙结构的改善能够降低孔隙内的油浸程度,并且增加孔隙的连通性。
这样一来,渗透率就得到了提高,增加了原油的流动性。
同时,孔隙结构的改善还可以减少油泥问题,提高渗透率的稳定性。
4. 助推作用:化学驱油剂在溶解孔位改善过程中,还会与其他油田增产措施相结合使用。
例如,与热驱、物理驱相结合使用,能够进一步提高溶解孔位改善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驱油层伤害机理及解决途径
1、聚合物驱油层伤害机理及解决途径
化学驱中的聚合物主要为部分水解聚丙烯酞胺(HPAM)和黄胞胶生物聚合物(XC)。
前者为干粉,乳状液,胶板,水溶液状态,后者以干粉和发酵液状态存在,引起的地层伤害机理如下:
(1)聚合物的溶解状态
由于聚合物大都为干粉,乳状液,胶板,所以其溶解性非常重要,溶解性不好,原因是因为聚合物分子量不能达到一定的要求,溶解时,颗粒不均匀,微颗粒过多,另外黄胞胶生物聚合物(XC)本身也有很多细菌噬体和微胶粒,极易形成“鱼眼”而堵塞地层孔喉,造成渗透率下降,引起油层伤害。
采取的解决途径有:①溶解时利用机械搅拌作用,必要时适当加热,使颗粒均匀分散。
②利用5ijm的过滤器过滤,一般过滤比在1.2-1.5时E[ll,不适合用来聚驱。
也可采用滤过因子控制:FRS二t50o一t400/t200一ti00式中:t500+14001t200,t100—分别表示累计过滤500mL,400ml,,200mL,100mL 聚合物所需的时间。
③国外一般采用酶分解方法E[ll,此方法一定要找到适合的酶。
(2)、聚合物与流体的不配伍性
2)、与油田水的不配伍性
在油田水(注人水和地下水)中有各种离子,特别是高价阳离子,聚合物会与高价阳离子进行交联,一般采用离子强度来描述。
有关实验表明:离子强度增大,则粘度显著降低,特别是Fe3十离子,当Fe3+小于1mg/L有堵塞的可能,当Fe'大于1mg/L明显的使注人压力升高,与化学剂的不配伍性聚合物与示踪剂,杀菌剂,酸化剂等的不配伍性。
比如聚丙烯酸胺(HPAM)为阴离子型聚合物,不可用阳离子杀菌剂。
一般解决途径:①做盐敏实验。
盐含量高时,特别是Fe3+离子浓度高时,聚合物粘度显著降低。
一般采用注人淡水进行预冲洗段塞,降低高价阳离子的浓度。
②对注人管,油管的内防腐。
因为在Fe3十离子的催化作用下,聚合物会发生化学降解,粘度降低,产生的Fe3十离子发生强的交联,形成微胶粒,从而伤害地层。
这种情况可注人100mg/L的柠檬酸使微胶粒造成的伤害降低到最小,同时也可加适量的赘合剂。
③选择合适的聚合物分子量和注人速度。
当聚合物的分子量过大,注人速度过大,产生剪切降解。
2、碱驱引起的地层伤害
碱驱是碱与石油酸作用生成梭酸盐表面活性剂。
其具有亲水、亲油平衡,在低的碱含量和最佳的盐含量条件下,虽然达到了提高了洗油效率的作用,但同时造成了地层伤害。
碱使pH升高,静电排斥作用增强,从而使粘土矿物膨胀,粘土颗粒从岩石表面释出,运移,加剧了微粒运移造成的地层伤害。
当pH升高时,若存在含Ca2十,M扩斗离子高的地层,更易结垢,最易形成的是碳酸盐垢。
另外碱使矿物溶解硅,铝而生成沉淀。
解决途径:①对注人水进行软化处理,降低Caz+,Mgt十的离子浓度,防止结垢;②粘土膨胀可用钾盐代替钠盐。
钾盐有一定的防膨作用;③进行离子交换容量分析,研究沉淀的可能性,建立结垢预测模型闭。
3、表面活性剂驱引起的地层伤害
三元复合驱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为磺酸盐,梭酸盐,及聚醚。
其主要作用是降低油水表面张力,提高洗油效率,表面活性剂吸附在地层表面,可使亲油地层反转为亲水表面;可形成水包油的乳状液,很难再重新吸附,沿孔道运移,由大液滴捕捉小液滴形成聚并油带而提高采收率。
表面活性剂驱中也会造成地层伤害:①石油磺酸盐型与地层水及粘土中的可交换的高价阳离子形成的磺酸盐型沉淀[W,堵塞孔道,造成地层伤害;②油水乳状液的运移,使流体粘度升高,流阻增大,可使微粒运移,产生地层伤害。
必须设计最佳的流体运移速度;③在一定的矿化度下,表面活性剂,碱,聚合物在控制条件不佳时,可能会产生粘稠的表面活性剂富集相,不仅使原有的驱油体系失败,同时也会使有效渗透率下降引起油层伤害;④化学复合驱流体的注人会导致温度变化,如注人低温水会降低油层温度,破坏沥青等重质组分在油中的溶解稳定性,造成胶结。
4、油层伤害研究的新技术
(1)井下电视观察井筒井壁油层污染程度;
(2)用矿场和实验资料,建立油层伤害数学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油层伤害问题;
(3)防止微粒运移,粘土膨胀技术,压裂技术,水力震荡和热力技术,及机械化学防砂技术;
(4)采用电磁波,微波,超声波的高频震荡作用,空化作用及穿透能力解除近井地带堵塞。
(5)利用新材料。
一种低分子量阳离子型无机分子低聚物,其能很好的吸附在岩石表层,形成一种几乎不湿润的表面,使低渗砂岩相当的稳定,特别适合于渗透率小于3X10一”地层;
(6)在利用普通的酶降解时,其无规律的水解基本聚合物,形成以短链糖为主,含少量单糖和二糖的混合物,因为可胶链的短链多糖较难溶解,会造成渗透率下降,而利用聚合物特效酶新体系,只分解聚合物结构上的特殊键,将聚合物大部分分解为单糖和二糖,不易产生堵塞;
(7)采用地层粘土缩膨剂。
近年来,出现了可以有效防膨增注的缩膨剂。
缩膨剂能有效解除粘土矿物颗粒造成的堵塞,适用于酸化有效期短的水敏、酸敏、速敏地层,具有较好的增注增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