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安白鹭洲中学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 四、古代文明的继续发展时期:宋元文明教案
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标通用版 课件: 模块1 古代中外文明的历程 第1部分 第3讲 阶段
返回目录
(5)西南等地区:清政府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实行改 土归流政策,就是废除土司,实行流官统治,加强了对 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
(6)中央设置理藩院,管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1.(命题点:明代监察制度的特点)明代张萱的《西 园闻见录》记载:御史上封事,虽要在当天“呈堂揭
帖”(据揭帖向都御史汇报),但御史仍然“当劾则劾, 仍回递其揭帖与之,都御史不敢不受,是不得箝制
区,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
(2)商帮: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势力雄厚,形成了大商
帮。徽商和晋商实力最强。
(3)外贸: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大量外销。
(4)货币: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4.经济政策 (1)明朝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2)明朝实行“海禁”,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 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3)北部内外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度,在尊重蒙古 族社会传统基础上改造了蒙古传统的统治方式,加强了 清政府对蒙古族地区的管理。
(4)新疆地区:康熙帝在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之 后,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北疆等地;乾隆帝在平定 大小和卓叛乱之后设置伊犁将军,管辖西北边疆。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体 开始传入中国,但是中国的近代自然科学未得到发
表展
现
对 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渐走向闭关自守,阻碍了海外市
外 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
关 生产关系的发展,使中国脱离了世界工业文明的潮
系流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阶段 古代中华文明的兴盛与危机——(1368~1840年)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江西白鹭洲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白鹭洲中学2009— 2010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命题:谢磊 审题:钟秀萍 总分:100分时间:100分钟第I 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答题纸上。
)1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
早在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经确立。
古人根据一年内太阳的位置变化把二十四节气分列在十二个月中。
每月的月首叫“节气 ”月中叫“中气”。
以此推算,五月份的“中气”应该是()A. 芒种 B .夏至 C.立秋 D .处暑2 •商鞅变法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其目的是A.增加赋税 B .控制农民 C .重农抑商 D .发展小农私有制3•“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 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A. 墨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道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4.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
以下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 “火”旁的“炮”最早可能始于唐代B. “相”退出历史舞台始于朱元璋C. “楚河、汉界”源于春秋战国的历史D. “围魏救赵”的象棋战术源于春秋史5. 在中国古代的一本书中, 反复出现 悲观”、割爱”、浩劫”、慧眼”、解脱”、觉悟”、无缘”、庄严”、宗旨”等词语。
这本书最早可能出现于A .秦朝B .西汉C .东汉D .唐朝6. 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B.兴修水利工程和大批良田的开垦C.南北朝对峙局面形成D.北方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南传.统治阶级的重视.重农抑商的政策C.吸收国外建都的经验 7.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
而从下图(西汉、唐和北宋的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符合右图所示农业生产分布状况的朝代是A.西周 B .西汉 C .晋 D .宋9•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第1编中国古代史板块2专题纵向贯通专题1沿革
3.中枢权力体系演变特点
特点
具体表现
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 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
削弱
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 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特点
具体表现
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 由实位到虚位反映出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
转向虚位
6. (2022·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模拟)元朝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 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分开”,打破了山川形便,采取犬牙交 错的行政划分方式。这有助于( B )
A.强化行省对地方有效管辖 B.增强对国家政治认同感 C.推动政治文化格局的演变 D.促进民族大交融的趋势
【解析】 元朝统治者打破了山川形便,采取犬牙交错的行政划分 方式,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这就等于增强对国家统一的政治认同感, 故选B项;题干仅涉及行省的划分原则,不涉及具体行省对地方的有效 管辖,排除A项;元朝统治者的行政划分方式主要是有助于其政治统 治,而不是政治文化格局的演变,排除C项;元朝统治者的行政划分方 式主要是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促进民族交融是其客观影响,排除D 项。
1.商周治国思想从“神本”向“民本”的转移 (1)殷商尊神敬祖重巫,有着强烈的“神本”文化特征。殷人迷信上 天的权威具有绝对性,对天命只能顺从,一切唯神,一切在卜,在政治 生活中,神权专制统治得到进一步加强。
(2)西周治国思想体现出对人事的重视,逐渐向“民本”思想转变。 ①将重视神与人事结合起来。西周祖先神的地位大大提高,即先祖 受命于天的天人合一思想。人王的地位大大提高,宣扬“天子”显示人 王至高无上的地位。具有民本思想的统治者将“天命”和“民情”联系 在一起,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大禹)、“敬天保民”(周公“德 政”)等思想。
江西吉安白鹭洲中学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 五、明清之际的中国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教案
五、明清之际的中国: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明初废丞相设内阁,强化专制皇权;清设军机处,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经济上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商品经济空前发达。
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一些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但清政府的“重农抑商”与“闭关锁国”(海禁)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文化上承古萌新出现新观念,李贽、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批判旧思想与专制制度,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文学艺术繁荣,出现四大小说名著。
2、过程与方法:讲授法、探究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明清时期,社会处于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前夜。
一方面国家统一,国力强盛,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并以孕育了新的经济因素,带有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趋势;另一方面,专制主义发展到顶峰,统治者运用国家机器力图压制新的经济因素与思想观念,最终使古代中华文明没有在明清时期实现转型,走入近代社会。
随着同时期欧洲成功地迈向工业文明,古老的中华文明面临严重的危机。
【教学重点和难点】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海禁【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案【教学过程】八、明清(前期)总的特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1368-1840年)(一)强化君主专制1.明朝:①1380年明太祖废中书省和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丞相制度的废除使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②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确立,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对皇权不起制约作用。
2.清朝:①皇太极仿明制设内阁,负责奏章票拟;②康熙帝设南书房,参与机务,以制约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集权于皇帝;③雍正帝设军机处,由亲信充任军机大臣,军国大事由皇帝决策,军机处行文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这种不受约束和监督的绝对君主制度,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的随意性的特点,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成为中国近代落后的主要原因。
江西吉安白鹭洲中学高考历史复习教案:专题二 中国近代史 一《中国近代史前期(晚清、民初)1840——1919年
一、中国近代史前期(晚清、民初)1840——1919年(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半社会。
了解中国人民的抗争太平天国运动。
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获得一定发展。
思想上从林则徐、魏源等“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的主张再到新派和革命派先后登上历史舞台,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发生大大推进了我国的近代化脚步。
社会生活上:外国生活方式逐步进入中国,中国的近代教育与交通运输业在这一时期开始起步。
认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2、过程与方法:讲授法、探究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1840年至1860年,在外国资本中央的侵略下,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新的经济因素处于萌发状态,中国人民一方面抵抗外国侵略,维护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另一方面,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中国落后,开始主张学习西方,开启了民智。
随着列强对中国侵略进一步加深,客观上带动了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中国近代化真正起步。
体会中国近代化的曲折与艰难。
【教学重点和难点】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半社会的;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近代化【教学安排】四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案【教学过程】一、两次鸦片战争(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背景:①清朝开始衰落,面临严重的社会问题:政治腐败、国防废弛、财政拮据、阶级矛盾激化。
②工业革命的开展是西方列强由为夺取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的结果。
③英国为改变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禁烟运动成为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结果: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主要内容:略。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进入反侵略、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江西吉安白鹭洲中学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五 世界近代现代史 一、 向工业文明迈进(14——16世纪末)教案
一、向工业文明迈进(14——16世纪末)【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过程与方法:讲授法、探究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14——16世纪是农业文明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的时期。
学习中,要注意不同时期人文思想内容的发展变化,注意不同时期人文思想的演变同社会发展的关系,既能分析西方人文精神的阶级属性和时代变化,又能肯定西方人文精神中属于人类整体的价值观念,对历史人物、作品及思想作出符合历史客观实际的认识与评价。
【教学重点和难点】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影响【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案【教学过程】一、15—17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新航路的开辟:又称“地理大发现”1.背景:①15世纪前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兴起了到东方去的“寻金热”。
葡萄牙、西西班牙希望在东方扩大传播天主教。
②15世纪中叶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
③欧洲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提高,以及地理知识的丰富,为远航提供了必要条件。
2.开辟情况:迪亚士沿非洲西海岸到达非洲最南端;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西印度群岛;达·伽马沿迪亚士航线前行,完成通往印度的航行;西班牙派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3.影响:①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②欧洲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③推动了西欧国家的海外殖民扩张,有利于西欧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
(二)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1.葡萄牙在非洲和亚洲以及巴西的殖民扩张;西班牙在美洲和菲律宾的殖民扩张。
2.荷兰的兴起和殖民扩张:① 17世纪荷兰成为欧洲最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号称“海上马车夫”。
②荷兰先后夺取好望角、马六甲、锡兰、印尼、台湾和新尼德兰等殖民地。
3.英国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①1588年英国消灭西班牙“无敌舰队”,英国开始殖民扩张道路;②英国通过英属东印度公司,建立了印度和北美殖民地;③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进行三次英荷战争,荷兰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权;④英国取得1756—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胜利,夺取加拿大、新法兰西和法属印度等殖民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古代篇
天文和数学
中国古代在天文和数学方面取得了 重要的成就,如浑天仪、历法和《 九章算术》等。
中医学
中医学是中国古代医学的代表,它 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核心,形 成了独特的医学体系。 Nhomakorabea04
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与周边国家的交往
秦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秦汉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如朝鲜、日本、越南等建立了外交关系,通过使节往 来、贸易等方式加强了联系。
01 总结词
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变革
02
03
04
05
井田制瓦解
诸侯争霸
士阶层的崛起
郡县制与封建君 主专制的…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 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 有制开始出现。
各诸侯国为争夺领土和势 力范围展开激烈的争霸战 争,加速了政治格局的变 化。
士人阶层逐渐崛起,成为 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局 面出现。
外戚与宦官干政
汉朝时期外戚与宦官干政现象 严重,对政治稳定产生了一定 的影响。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
士族门阀政治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 ,以门第族望为依据,后来逐渐 被权势所左右。
士族门阀势力强大,控制着中央 和地方政权,形成特殊的政治格 局。
民族融合与胡汉体制
北方民族的迁徙与融合,促进了 胡汉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道家思想
法家思想
法家思想强调法制、权谋和实用主义 ,对中国古代政治和社会治理产生了 重要的影响。
道家思想主张自然无为、返璞归真等 理念,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思想产 生了重要的影响。
教育文化
01
02
03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教育 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促进 了社会流动和人才流动。
江西吉安白鹭洲中学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近现代史附录教案
中国近现代史附录一、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1.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近代化基础设施的兴建。
2.“断发易服”、放足、社交礼仪和饮食的西化。
3.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
(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1.轮船招商局的创办推动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
2.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唐山——胥各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3.2000年(“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京九铁路的建成加强香港与首都的联系。
4. 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
5. 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航线北京--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业拉开了序幕。
6.19世纪70年代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在台湾架设,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
2000年中国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均跃居世界第二位。
(三)大众传媒的变迁1.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创办《昭文新报》是国人在境内最早创办的报刊。
《时务报》、《民报》和《新青年》是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报刊,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2.在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时期,中共先后创办了《红色中华》、《新华日报》和《解放日报》,国民党办有《中央日报》。
建国以后《人民日报》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报。
3.1905年《定军山》首映标志着中国电影业的起步。
1931年始有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电影是《渔光曲》(1935`莫斯科)。
《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
4.1958年北京电视台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5.20世纪90年代,网络媒介诞生,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二、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1.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发成功,同年中国自行研制的中近程导弹实验成功;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中国古代史整合
科举制度的影响与评 价
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教 育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 科举制度打破了世袭官制的弊端,使 得更多有才能的人能够进入官场施展 才华;另一方面,科举制度也促进了 文化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然而,科举 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如考试内容过 于僵化、选拔标准过于单一等。
科技成就及其对世界贡献
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 展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 制度,起源于隋唐时期,逐渐发展成 为一套完备的考试体系。在明清时期 ,科举制度达到顶峰。
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 与形式
科举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经义、诗赋、 策论等,考试形式分为乡试、会试、 殿试等。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官 员,通常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治国 理政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05
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民族融合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民族融合的概念与历程
多元一体格局的表现
民族融合的意义与影响
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在经济、 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相互交流、借鉴 与吸收,最终形成新的民族共同体的 过程。在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经历了 漫长的历程,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民族 格局。
多元一体格局是指在一个国家内部, 存在多个民族,但各民族之间相互依 存、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一个不可 分割的整体。在中国古代,多元一体 格局的表现包括各民族在政治、经济 、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融合,以及共 同抵御外族入侵等。
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历程
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时期,包括先秦时期的周边交往、秦汉时期的西域经营、隋唐时期 的全面开放、宋元时期的海上贸易等。这些时期的对外交往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和影响。
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影响
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对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世界文明进步、增强国家实力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对外交往也带来了外来文化、宗教、科技等方面的冲击和融合。
2024届江西省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阶段性检测(二模)历史试题
2023—2024学年江西省高三年级二轮复习阶段性检测历史试卷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是一处罕见的世界级洞穴遗址,先后发掘出大量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烧火堆、人头骨、股骨、大量动物骨骼、灰坑等,还发现了栽培稻植硅体。
由此可知,该遗址A.已具有早期国家的特征B.仍然处于原始人群阶段C.可确定出现原始畜牧业D.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文明2.《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于单亡降汉,汉封于单为涉安侯”。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浑邪王、休屠王降汉,“既至长安,天子所以赏赐者数十巨万。
封浑邪王万户,为漯阴侯”。
这些举措A.推动了民族交融的进程B.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特色C.反映了汉光武帝的政策D.导致了丝绸之路的开通3.阅读下图据图中信息,可以推知隋朝时A.大索貌阅成效显著B.社会治理井然有序C.中原经济占据主导D.南方得到迅速发展4.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政府对江南东、西路及镇江府(属浙西路)的“不成片段闲田”,“比民间体例,只立租课,上等立租二斗、中等一斗八升、下等一斗五升”,“召人耕种”。
这表明南宋A.沿用王安石变法的政策B.封建租佃制度得到发展C.农村已经出现雇佣关系D.度量衡器基本得到统一5.下图内容可以反映出该时期A.边患与海禁政策的关系B.日本商品不断输入中国C.海外贸易交流蓬勃发展D.白银货币化带来的结果6.李鸿章在同治三年(1864年)给恭亲王和文祥的信中写道:“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试题(含解析)
历史试卷(文科)考生注意:1、本试卷设卷I、II卷两部分,试卷所有答题都必须写在答题卷上。
2、答题卷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是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又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反映了先秦时期()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 B.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C.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 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答案】B【解析】考点:百家争鸣。
材料的大致意思是:抛弃所谓的圣贤智慧,人民将获得百倍的利益;抛弃所谓的仁义誉名,人民将恢复孝慈的本性;抛弃贪取巧利之风,盗贼将会绝迹。
使人民有甘甜美味的饮食、华丽的衣服、安适的住所、欢乐的风俗。
这是老子所描画的理想社会——小国寡民。
故选B。
2.“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这段话认为()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答案】C【解析】考点:孟子思想。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大体含义是实行仁政必从明确土地分配开始,土地分配既定官员俸禄即可由此确定,所以孟子认为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答案选C,A B D三项与题意不符。
3.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败之道,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谶告之。
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
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这表明董仲舒( )①宣扬“天人感应”学说②主张实施“大一统”思想③要求君主施行仁政④认为君主的地位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A. ①③B.①②C. ②④D. ③④【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董仲舒的新儒学。
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天人感应”,材料“天乃发出灾害以谴告之”体现了这一观点。
江西吉安白鹭洲中学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 专题四 古代世界历史——古代希腊 罗马
专题四古代世界历史——古代希腊罗马【2011年考纲】5.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希腊自然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与局限.(增加局限性)(2)罗马法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增加罗马帝国内容)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
近代部分【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确立过程:梭伦改革奠基——克里斯提尼改革式确立-—伯里克里改革时期达到繁盛。
了解其基本特征为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了解希腊先哲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早期人文思想家。
认识罗马法起源与发展过程、作用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讲授法、探究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政治上古希腊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套先进的管理模式,成为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在古代罗马政治制度中,罗马法则独树一帜,成为欧洲历史上最早的、较为完备的一套法律体系,是现代西方法制制度的法律基础。
文化上:古代雅典的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早期人文思想家。
他们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主张用教育来塑造人的个性。
他们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体会东西方文明的差异,思考其原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历程、罗马法的评价【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案【教学过程】一、古代希腊(一)古希腊文明的兴起1.古代希腊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屿和小亚细亚半岛西海岸等地区。
古希腊文明的兴起和发展以海洋为依托,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古希腊文明发展的独具特点:①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②航海业、工商业发达;③思想开放;④政治民主;⑤内外战争频繁。
2.古希腊文明自公元前20世纪至公元前338年,包括爱琴文明(前20—前12世纪)、荷马时代(前12—前8世纪)、奴隶制城邦国家时期(前8世纪—前338年)三个阶段。
3.古希腊文明发展的中心和典型形态是雅典城邦。
江西省吉安市白鹭洲中学高一文综(历史部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白鹭洲中学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政治、历史、地理综合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30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6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共144分。
其中1—12题为政治、13—24题为历史、25—36题为地理。
)13.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的进攻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D.丁同学成为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14.“……(宋真宗时)经济发展很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
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
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下列根据此段材料得出的认识,错误的是()A.宋代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B.真宗皇帝的权力受到限制C.李沆是个节俭宰相 D.李沆是个关心民间疾苦的宰相15.2012年11-12月,某历史学习网站对数千名网民进行了一项网络调查“你最想生活在历史上哪个时代?请说明理由”。
最终统计结果魏晋南北朝、隋唐、明朝、民国支持率比较高,你认为网民所述理由不正确的是()A.魏晋南北朝,贵儒尊道,书画怡人,世风清雅B.隋唐盛世,气势如虹,举贤创制,文化灿烂C.大明江山,固若金汤,内阁宰相,共襄国事D.民国政府,断发易服,文明礼仪,自由民主16.合理的历史联系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与空白a、d相对应处,应补填上A.开埠通商、入超B.开埠通商、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C.鸦片走私、自然经济解体D.鸦片走私、出超17.“19世纪中叶,西方的影响虽然消弱了清政府的权威,但是,清政府真正的权威危机是来源于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
”“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是指()A.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和戊戌变法C.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和洋务运动18.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政治上国家政权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宋代积贫积弱,民族矛盾尖锐,王安石变法(背景、内容、影响、失败原因),最终元朝实现中国古代第四次大统一,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帝国。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继续发展和完善:元朝创立行省制度,有效地管理地方政府,为后世所沿用,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经济上: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农产品商品化加强。
手工业生产技术和规模进一步发展,私营手工业明显增多;宋出现瓷都景德镇,元烧成青花,元代新兴的棉织业兴盛,黄道婆革新棉纺织技术;商业活动突破了“坊”和“市”的界限,北宋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有了重大发展。
文化上:科技发展出现高峰,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传播到世界,宋代理学有了重大发展(二程、朱熹);宋词元曲是主要文学形成;文人画、风俗画各领风骚(《清明上河图》)。
分析在此阶段繁荣背后隐藏的危机。
2、过程与方法:讲授法、探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宋元时期,政治上由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逐步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科技领域内的发明创造出现高峰,文化继续发展,理学形成,多元化、市民化的文学艺术作品涌现,是中华文明继续发展阶段。
我们不仅认识到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进步,也要看到繁荣背后的危机。
【教学重点和难点】
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及原因,元朝的行省制度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案
【教学过程】
七、五代、两宋和元朝
总的特点:封建国家的分裂,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民族大融合。
(907—1368年)(一)宋元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1.宋太祖加强专制集权的影响:
①结束了节度使割据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北宋统治;
②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形成了“积弱”局面;冗官、冗兵、冗费,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形成了“积贫”的局面。
2.元朝对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发展:
(1)措施:
①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②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长官为平章政事,总领地方大权;在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管理。
(2)评价:元朝的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二)北宋中期的政治改革
1.庆历新政:
2.王安石变法:
(1)背景:庆历新政失败后,北宋的“积贫”“积弱”状况、社会矛盾和边境危机进一步加剧,面临严重统治危机。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
(2)内容:
①富国之法:实行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市场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
②强兵之法:实行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和设军器监;
③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重编教科书,设专门学校和惟才用人。
(3)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政府财政收入大幅上升,水利工程和耕地面积大大增加,军队战斗力有所增强,装备有所改进。
(4)结果:变法遭到守旧派的激烈反对,王安石两次被迫辞职,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最终废除新法。
(5)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政治改革。
其目的是富国强兵、挽救封建统治危机。
其实质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包括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
王安石变法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安石在改革中的“三不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精神和改革措施的全面而有效,使王安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直接原因是保守派的激烈反对和改革派内部的分裂,根本原因则是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改革不可能触及封建制度的基础。
(三)宋元时期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
1.农业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时期。
表现在:
①北方使用中耕农具耧锄;②江南推广稻麦复种制;③南北农作物品种交流非常广泛(指粟麦在江南的大量种植,占城稻传到江淮地区,棉花推广到长江流域);④江浙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稻米生产地位重要(“苏湖熟,天下足”);⑤元世祖设管理农业的机构,编写《农桑辑要》,指导农业生产。
2.制瓷业是宋元主要手工业,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以产青花瓷器闻名。
3.宋元商业空前繁荣。
表现在:①商铺可随处开设,买卖早晚都可经营;②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商品化程度提高,商业品种增加;③“交子”出现;④商业城市的涌现(元朝的大都、杭州、泉州等)和商路的畅通(漕运、海运、驿站等);⑤民族贸易和海外贸易的发展;⑥商税和海外贸易税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四)两宋的程朱理学
(1)理学是宋代出现的新的儒学体系,是儒学与佛道融合,从佛道吸取有益内容,进一步理论化、思辨化而形成的。
(2)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程颢、程颐兄弟,他们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先有理而后有物。
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他们还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发挥了孔子“仁”的学说。
同时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3)朱熹是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著《四书章句集注》,他主张“理气论”,即先有理而后有气,他还主张“心性论”,即让道德理性来支配和指导行为。
朱熹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他的影响除中国外还远及日、朝和欧洲,甚至形成朱子学派。
(4)南宋时期理学家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主张内心反省就可得到天理的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
(五)宋元时期的科技和文学艺术:
1.重要科技成果:①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的发展和外传;②元朝郭守敬制成简仪,编《授时历》;
2.文学艺术成就:①宋词的兴盛,卓越词人有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陆游等;②散曲和杂剧产生于宋代,元代散曲和杂剧臻于成熟,代表人物有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等;
③两宋时期画学兴起,绘画成为商品,风俗画和文人画成就突出,代表作有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元代王冕的《墨梅图》。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