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音乐教学论文

合集下载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开展音乐双基教学论文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开展音乐双基教学论文

新课程标准下的如何开展音乐双基教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新的教材和版本不断涌现,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曾出不穷,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完全被抛弃,双基教学被淡化和轻视。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感觉到我们在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的同时,对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要继承和发扬。

音乐课堂中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在音乐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没有双基的学习做支撑,音乐审美教育犹如“空中楼阁”,学生也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音乐创造的。

因此,我认为在新课程标准下双基的教学不是被淡化而是要重视和加强,结合自己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对中学音乐课堂中双基教学的看法与探索。

一、正确处理好音乐知识技能与音乐审美的辨证统一关系。

建立“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音乐课堂。

音乐教学必须实现以技能、技训为主向以学生参与体验为中心、以直接经验为主的转变,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时时保持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

音乐新课标指出,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将学生对音乐的全部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所以,现如今中小学音乐教师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音乐课一定要让学生身体动起来”。

况且现如今的教学评价也如此。

课堂上如果没有学生动的环节,则可能被视为缺乏创新、教法老套。

于是我们的思想也曾走入一个误区,我们的这种误区是对新课标缺乏深刻的认识。

音乐活动的参与要求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而不是过于强调学生的“身动”参与却忽视了学生“心动”的参与,表面上热闹,教学效果甚微。

音乐在很大程度上是那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只有当学生“身动”、“心动”全方位参与音乐活动,与音乐融为一体,亲自主动去探索、领悟、体验、感受时,对音乐的真正理解和把握。

例如:在欣赏课时,表面上表现为一种安静状态,但内心却表现为一种剧烈的震颤,被音乐所描绘的情景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音乐完全融为一体。

论文小学音乐新课标范文

论文小学音乐新课标范文

论文小学音乐新课标范文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并通过音乐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下是一篇小学音乐新课标范文,旨在展示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新课程标准。

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审美和创造力。

在小学阶段,音乐教育应该注重基础,注重实践,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设计丰富多样的音乐教学活动。

这包括唱歌、跳舞、乐器演奏、音乐欣赏等多种形式。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音乐欣赏不仅仅是听,更重要的是理解和感受。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旋律、节奏等元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再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

音乐创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是学生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创作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创作音乐作品。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音乐与语文、美术、体育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在不同领域中体验音乐的魅力,从而更全面地理解音乐。

最后,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兴趣,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音乐学习方式。

总之,小学音乐新课标强调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设计和实施有效的音乐教学活动,让学生在音乐的世界里快乐成长。

小学音乐论文新课标范文

小学音乐论文新课标范文

小学音乐论文新课标范文音乐教育在小学阶段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促进学生情感、审美和创造力的发展。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和方法都有了新的要求和变化。

本文旨在探讨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教育的实践和创新。

首先,新课标强调音乐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体验。

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多地采用互动式和体验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通过歌唱、演奏、创作等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创作一首简单的歌曲,或者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体验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

其次,新课标提倡跨学科的整合,鼓励将音乐与其他学科如语文、美术、科学等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教授一首关于四季的歌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四季的变化,用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对四季的感受,然后再通过歌唱来表达这种感受。

这样的跨学科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还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再次,新课标强调音乐教育的多样性和包容性,鼓励教师引入不同文化和风格的音乐,让学生接触和欣赏多元的音乐文化。

这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还能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文化理解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引入非洲鼓乐、亚洲传统音乐等不同文化的音乐元素,让学生在学习和体验中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

最后,新课标还强调音乐教育的评价方式应更加全面和多元,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音乐技能,还应包括学生的音乐感知、创造力、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的音乐学习成果时,应采用多种评价工具和方法,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总之,新课标下的小学音乐教育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跨学科整合、文化多样性以及全面评价,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于新课标小学音乐论文

基于新课标小学音乐论文

基于新课标小学音乐论文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同时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音乐教学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音乐与生活实践的结合:音乐教育不应仅限于课堂,而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

通过将音乐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可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2. 音乐欣赏与创作并重: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而音乐创作则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欣赏不同风格和时期的音乐作品,并尝试自己创作音乐。

3. 跨学科整合:音乐教育可以与其他学科如语文、美术、舞蹈等进行整合,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不同领域中体验音乐的魅力。

4. 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教学、音乐制作软件等,可以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5. 评价方式的多元化:音乐教学的评价不应仅限于传统的考试和作业,而应包括学生的音乐表现、参与度、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评估。

6. 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

7.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音乐天赋和兴趣点都不尽相同,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

8.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合唱、合奏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9. 注重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教授传统音乐文化的同时,也要鼓励学生探索和尝试新的音乐形式,实现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0. 家校合作:家长是学生音乐学习的重要支持者,学校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促进学生的音乐学习。

通过上述措施,小学音乐教育可以更好地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小学音乐教学并不是局限于某种意义上的文化教育,而是以审美体验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音乐素养为主要教学目标的艺术与审美教育,对于学生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塑造、性格的形成等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观念,为广大的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指明了方向,赋予了小学音乐教学更多的内涵,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那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要如何进行小学音乐教学呢?一、认真研读新课标,把握好传统教学新课程标准是我们进行小学音乐教学的纲领性文件,要想把小学音乐课上好,上出特色来,就要认真地研读新课程改革标准,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以教唱为主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要注重知识与能力并重。

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核心理念的指引下,增加音乐感受、音乐鉴赏、音乐创造的内容。

只有认真学习新课标,全面科学地掌握新课标,才能更好地为我们的音乐教学服务,才不会在教学中出现失误。

新课程改革对音乐教学的中心与基础永远是双基目标,在教学中我们要围绕这一中心来展开教学,任何忽视双基目标的教学都不会取得成功,只能由传统教学的极端走向新形势下的另一个极端。

我们提倡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提倡音乐教学内容的丰富化,提倡学生获得积极的音乐体验,提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的基础就是要音乐的双基教学目标。

一切教学手段都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我们的教也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这个基础与中心不可忽视。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改革提倡注重学生的音乐体验,便不重视学生双基目标的落实,把发声、识谱、打节奏这些基本的音乐知识省略掉,代之以大量的欣赏,这样的课堂教学手段确实够丰富,教学氛围够活跃,学生参与的激情也非常高,但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教学成果。

究其原因就在于教师忽略了教学的基本目标,忽略了双基教学目标的实现,脱离学生基本音乐知识的音乐欣赏与学习,任凭教师的教学技巧有多高超,也是低效的,不利于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音乐教学设计论文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音乐教学设计论文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音乐教学设计【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中学素质教育重要组成的音乐课的面貌也发生了大的改观,那么如何经过好的课程设计进一步发挥音乐课的美育效果,提高师生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我认为对新课程音乐课价值的理解,避免设计时的盲区。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音乐教学设计课程设计,理念先导,只有对新理念的深入理解,才能在实践中自觉践行,才能使每日的教学才更有意义,工作也能更丰富有趣。

音乐教师,应首先要克服惯性思维和旧观念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转变自身的观念做起,树立真正“以人为本”的思想,改变过去那种过分关注知识的传授效果,而忽视学生的兴趣、性格、情感等方面培养的错误做法,教学设计中切实创造能使学生获得真正艺术享受的情境,最好能找到情境和学生生活的“契合点”,让学生心灵自觉地受到熏陶和感染,情智和谐发展,这是我们说的音乐课最基本的价值——审美体验价值。

一、对新课程音乐课价值的理解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让学生懂得聆听就行的“独奏者”,这就需要教师切实放下身段,弯下腰来多听听学生们的所思所想,积极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善于营造宽容支持的课堂气氛,多诱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只有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才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放下心中的顾虑,多多参与音乐课设置的各种活动,也才能更好地发挥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实现全体大“合奏”。

二、我的一些教学设计学生终要走入社会,平时也离不开与老师、同学的交往。

教师应创设条件锻炼他们的交往协调能力,是教学《欢乐颂》这首歌,我们不能单一设定通过学习,让学生自己有感情而且优美和谐的声音表达歌曲这样的目标,我们可以通过分成歌唱组、乐器组、舞蹈组,三个组分别表演的前提下,再进行全班合演,这种让学生寻找自己比较擅长的一方面参与到各组活动中的方式,较好地尊重了学生的个人选择权,更重要地是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参与意识,对于课堂来讲,每个学生都不是“局外人”,都通过为小组增光的心理,最后达到全班配合的佳境,最重要的是大家的合作精神提高了,是音乐这一纽带联结了同学们彼此,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发展,让她们从中体味到合作的快乐,这对他们今后走向社会不无裨益,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上没有哪样工作,是完全由个人力量就解决得了的,所以,音乐课的社会交往价值同样不可忽视。

精选小学音乐新课改论文(共5篇)【教学论文】

精选小学音乐新课改论文(共5篇)【教学论文】

精选小学音乐新课改论文(共5篇)【教学
论文】
文章一:小学音乐新课改的背景和意义
本文介绍了小学音乐新课改的背景和意义。

通过分析当前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音乐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并探讨了新课改对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文章二:小学音乐新课改的目标和原则
本文详细阐述了小学音乐新课改的目标和原则。

通过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遵循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可以有效提升小学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文章三:小学音乐新课改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本文讨论了小学音乐新课改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通过引入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文章四:小学音乐新课改的资源支持和评估方式
本文介绍了小学音乐新课改的资源支持和评估方式。

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支持小学音乐教学,并采用科学有效的评估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估,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文章五:小学音乐新课改的实施策略和困难与对策
本文探讨了小学音乐新课改的实施策略和可能遇到的困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通过正确选择实施策略和解决困难,可以推进小学音乐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以上是五篇精选小学音乐新课改论文的简要概述。

每篇论文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小学音乐新课改的重要性和实施方式,对于推动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新课改下小学音乐课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小学音乐课教学论文

谈新课改下的小学音乐课教学当前,新一轮小学音乐课程改革正在进行中,根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和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强调了”以审美为核心”,提出了”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等新的教育理念。

那么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呢?一、更新观念新的教学理念提出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教学宗旨。

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一定要具有音乐审美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和生理特征,让学生”动”起来。

必须克服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因此,为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教师首先应重视自身角色的转换,教师应始终保持知识的领先地位,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内容,了解掌握最新科学知识,胜任一人一科的分科教学至跨学科门类的教学。

1、教师教法的转变。

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显然已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的职能也发生了变化,在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激发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多角度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猜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音乐教学中,用一些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有趣知识激发他们的兴趣,比如渗透一些审美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知识。

鼓励学生大胆说唱、表演,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2、教学手段的转变。

信息时代科技的日新月异,给学生创设了广阔的发展天地,要激活学生这一主体,就要使教育手段常用常新,现代教育技术,他具有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快捷简便,直观形象等特点,他通过图像、文字、音响等来刺激人的感官,从而产生想像和联想,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形象思维的展开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优于其它一切教学手段,音乐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刻不容缓,他能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一切弊端,优化于教学。

他能提供在当时当日无法看见和看清的事物、现象和过程或无法听到、听清的各种音响,如欣赏《茉莉花》这首歌曲使用了电教媒体手段,效果特别好,具有营造气氛和激发兴趣的功能。

新课标音乐教研(3篇)

新课标音乐教研(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音乐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从新课标音乐教育的背景、理念、实施策略和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音乐教研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新课标音乐教育的背景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元化。

我国教育部门为适应时代发展,于2011年颁布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新课标的实施对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音乐教研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新课标音乐教育的理念1.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音乐教育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 终身学习理念:新课标提倡终身学习,认为音乐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更是社会、家庭教育的责任。

音乐教育应贯穿人的一生,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3. 全面发展理念:新课标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认为音乐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素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新课标音乐教育的实施策略1. 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强化音乐实践活动:音乐教育应注重实践,通过歌唱、演奏、创作、欣赏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重视音乐情感体验:音乐教育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4.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音乐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5. 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信息技术与音乐教育的融合,提高教学效果。

四、新课标音乐教育的评价方法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参与度、学习态度、情感体验等。

2. 成果性评价:关注学生的音乐技能、知识、情感等方面的成果,如歌唱、演奏、创作、欣赏等。

新课标下的小学音乐论文

新课标下的小学音乐论文

新课标下的小学音乐论文一、全面做好小学音乐的引导工作,逐步将枯燥无味变为生动有趣(一)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小学音乐教学的根本保证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就提出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就充分地说明在教育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全面注重对小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培养,逐步提高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内心动力。

只有让音乐的学习符合小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小学生受益终身。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主要以灌输教学以及死板的音乐技巧训练为主,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同时这种教学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音乐的艺术性,因此,我们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嵌入一定的游戏活动,做一些传递音乐的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韵律感,慢慢将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

小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也是他们学习音乐的起点,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原动力,我们只有采用生动有趣的音乐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感知音乐的魅力,理解到音乐真正的内容所在,最终激发出学生天真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出学生们音乐的创造能力。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当代的多媒体技术相对于先前的多媒体技术有了非常大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充分地利用好与音乐教学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拓宽小学生音乐学习的视野,多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当中也能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以及对于学生资料收集方面的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提升,此外,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辩证思维的方式也能够得到一定的加强。

例如,我们在给学生进行“采蘑菇的小姑娘”这首歌曲的分析时,可以借助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让学生一边看唯美的画面,一边聆听着这首美妙的歌曲,这对学生的听觉以及视觉都会产生很大的冲击,视频教学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使学生非常积极主动地参加到音乐学习当中,久而久之,学生内心深处能够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音乐的鉴赏能力也能得到非常大的提升,这对于学生各个科目的学习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新课标音乐教学实践探讨(3篇)

新课标音乐教学实践探讨(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已经成为了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

音乐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探讨音乐教学实践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新课标音乐教学理念1. 素质教育理念新课标强调音乐教育应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2. 人本主义理念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综合实践理念新课标强调音乐教学应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新课标音乐教学实践策略1. 优化课程内容(1)加强音乐基础知识教育,使学生掌握音乐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2)丰富音乐作品,涵盖古今中外优秀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关注音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音乐在各领域的应用。

2. 创新教学方法(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实施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强化实践环节(1)组织学生参加各类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演奏、音乐剧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开展音乐课外活动,如音乐沙龙、音乐讲座等,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3)鼓励学生参加音乐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注重评价机制(1)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全面评价学生的音乐素养。

(2)建立学生音乐成长档案,记录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依据。

(3)加强教师评价,关注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新课标音乐教学实践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某中学音乐教师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开展了一堂以“音乐与生活”为主题的课堂教学。

2.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一段与生活相关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生活的关系。

学科教育论文 新课标理念下音乐教学实践与创新探索

学科教育论文 新课标理念下音乐教学实践与创新探索

学科教育论文新课标理念下音乐教学实践与创新探索音乐教学在教学中并不受到重视,一般情况下只是学校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就是这可有可无的课程却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可以在音乐课程中放松心情,缓解学习上的压力。

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学更是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自身体验,发现音乐中的美,从而培养出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获得身体和心灵上的感情升华。

一、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根本动力。

学生一旦对音乐有了兴趣,就会不可防止地就会喜欢上音乐,与音乐保持紧密联系,感受音乐,欣赏音乐,从音乐中获得情感体验。

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就成了一大关键。

音乐的旋律、节奏处处渲染着气氛,气氛又可以影响着学生的心情,从而带动他们对音乐的喜欢,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如何把握课堂仅有的40分钟,营造良好的气氛,让学生对音乐萌发兴趣就显得至关重要。

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心理,把课堂学习与生活中学生的感想联系起来,学生喜欢什么样的音乐,就尽量用这类音乐中健康、积极的乐曲来教学,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想法。

另外,老师也要创造愉快、轻松的上课环境,让学生在舒适、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进行音乐活动,感受到音乐的美,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中我们可以在播放音乐的同时播放有关视频短片,让学生们更加理解歌曲的含义。

音乐播放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让学生闭上双眼,用耳朵聆听音乐,感受音乐中所传递的情感。

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老师讲解课本知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今天的内容,效果会加倍。

二、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走进音乐的世界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缺乏师生互动。

有时候学生不喜欢、不理解课本里的歌曲,但因缺乏互动,老师不知道学生心中所想,照旧上课,学生就只能不得不学。

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对音乐课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音乐教学。

对此,老师要和学生多加互动,充分了解学生心理,便于教学。

新课标小学音乐论文

新课标小学音乐论文

新课标小学音乐论文音乐教育在小学阶段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促进学生情感、智力和创造力的全面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新课标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新课标强调音乐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为核心,通过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音乐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学会欣赏、表现和创造音乐。

二、新课标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1. 音乐欣赏:通过欣赏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力。

2. 音乐知识:教授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阶、节奏、和声等。

3. 音乐表现:鼓励学生通过歌唱、乐器演奏等形式表达音乐。

4. 音乐创作:引导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培养音乐创造力。

三、新课标小学音乐教学的方法1.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通过互动提高学习兴趣。

2. 情境教学: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感受音乐。

3. 项目式学习:通过音乐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

4. 跨学科整合:将音乐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四、新课标小学音乐教学的挑战与对策1. 师资问题: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师资培训。

2. 资源不足: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3. 学生差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五、结论新课标下的小学音乐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应对教学中遇到的挑战,不断优化教学策略,以实现音乐教育的全面发展。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新课标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音乐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音乐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探索和实践,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

小学音乐论文新课标

小学音乐论文新课标

小学音乐论文新课标音乐教育在小学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促进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音乐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新课标强调音乐教育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小学音乐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课程内容的丰富性:新课标鼓励教师丰富音乐课程内容,包括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作品,以及各种音乐风格和形式。

这样的多样性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理解音乐的多元性。

2. 教学方法的创新:传统的音乐教学往往侧重于理论讲授和技能训练,而新课标提倡采用更加互动和体验式的教学方法。

例如,通过小组合作、音乐游戏、即兴创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音乐。

3.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新课标强调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有更多的选择权和发言权。

4. 音乐与生活的联系:新课标倡导将音乐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例如,通过组织校园音乐会、音乐剧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音乐的乐趣。

5. 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新课标提倡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学生的音乐情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评价可以包括学生的音乐作品、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等多种形式。

6. 跨学科的整合:音乐教育不应孤立进行,而应与其他学科如语文、美术、历史等进行整合,形成跨学科的学习模式。

这样的整合有助于学生形成更为全面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

7. 教师专业发展:新课标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音乐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音乐素养,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总之,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新能力,使音乐教育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助力。

新课标下的音乐课型探究论文音乐新课标解读论文

新课标下的音乐课型探究论文音乐新课标解读论文

新课标下的音乐课型探究论文音乐新课标解读论文我们不难发现现行音乐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问题:如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综合性和选择性;内容的繁多与书本知识的过于偏重,使教学脱离了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甚至注重选拔和淘汰的武断教学评价方式对教学本身都成了一种伤害。

因此,如何创新新课标下的音乐课堂设计,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进美育的发展,已成为摆在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

在这里我就自己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与探索谈一谈“新课标下的音乐课型探究”。

一、转换教学模式,树立学生主体地位新课标首要强调的是教学应“以人为本”,“教育应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

从中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

要树立的学生主体地位,首先要转换教学角色,把原来课堂上以教师教为主,一言堂的模式,转换成以学生学为主,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才能激活他们的内在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创新思维的潜能发挥出来。

以前上歌曲课时常规都是让学生先识谱再演唱。

教师没有考虑学生小学阶段的音乐基础如何,是否会识谱,是否愿识谱,就按老模式来进行教学。

而我在常规教学中却发现大部分学生不愿识谱,毕竟他们将来不是要学音乐专业的,只有少部分学生能跟着识谱,因此整堂课中学生们表现得兴趣不足。

音乐课要达到的提高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鉴赏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根本无从说起。

偶然,有一次上歌曲课,我弹伴奏让学生跟唱旋律,有个男生用口哨跟着吹出了整首歌曲的旋律。

我马上反应到不是只有识谱才能演唱歌曲的,因此我让他带头再吹一遍。

起先他以为我会批评他,他不敢出来表演,后来我告诉他,我很佩服他能用口哨吹出如此准确的旋律。

这让我非常高兴,并鼓励其他的男同学一起吹,大部分男生都会吹口哨,慢慢地都跟着他吹起来。

然后我安排女生唱歌词男生吹旋律,好像合唱那样,听起来效果很好。

课堂的气氛迅速活跃起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浓厚起来了,注意力也被吸引到课堂中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教学
【摘要】随着国家《初中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新课程的逐步深入实施,我国音乐基础教育已迈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笔者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对初中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
一、音乐教师成为课程决策者
传统音乐课程致使教师成了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这样较多的丧失了独立性和创造性,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和教师个人知识的展示。

现在的新课程中本来就有的那些不确性,比如:允许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元价值取向的表现;课程的综合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较大的创造的空间,得分点大大减少和淡化,得分点不在起支配作用,教师要费很多时间查找资料,补充教材内容;不使用统一规格或评价标准,提倡个别化教育;可以增加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可以增加教学过程中教
师的可支配因素等。

这样以来,教师就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作为主体而存在,教学具有了多样性,生成性,它要求教师成为课程和教材的决策者,从而为教师根据条件和需要创造新内容,创造新形式,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生命价值留下了广阔空间。

二、高效课堂设计的前提是教师精心的备课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要使课堂高效,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备课。

首先备课标,因为课标是备课
的依据,应该改变只看教材不看课标的不良的习惯,应该把课标熟记于心;其次备教材,教材是师生进行共同学习的平台,老师要整合各种资源,并对教材的分析和教学重难点了解的历历在目,力求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再次备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

因为教学总是在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的。

在课间应多与学生平等亲切地交流,这样就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学生。

只有充分而又精心的备课,上起课来才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由此可见,设计高效的课堂,备好课至关重要。

三、设计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教师要不局限于课本,把课堂设计成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活动。

如“小小音乐会”活动可以使学生尽情发挥歌唱水平及表演能力,融歌曲、器乐、舞蹈于一体,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我最喜爱的一首歌的小讨论”学生可以说出自己喜欢的歌曲、为什么喜欢,好在哪里等,在讨论中提高了音乐的欣赏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等;还有象“实话实说”的欣赏活动,学生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看法,对音乐的感受,给学生提供发表、评价、感受的机会,形式新颖,学生放松,参与积极;“设计mtv”活动,学生们可以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设计自己的mtv,有的还能利用节假日,把电影剪辑、图片、画面结合起来,兴趣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这样,老师以主持人的身份,加入到学生的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索发现等活动中,引导他们去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

在活动中,学生是主体,不要限制学生的
思维,让他们大胆地去动,去唱,去跳,真正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

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性,真正做到以人的发展为本。

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能力
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团队精神、个性、自信心,把音乐放在社会大环境下进行。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自信地在他人面前表演,这似乎和音乐没有联系,但它体现了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培养21世纪人才所应具备的一种品质。

例如:在七年级音乐课《阳关三叠》情景剧教学中,设置为一人扮演诗人、一人扮演诗人的朋友、一人吹萧、一人扮演酒保、一人或几人伴舞,模仿诗人和朋友在阳关话别的情景,在教室前面表演。

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又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还可加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在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中,因为中小学音乐教育不是专业教育,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以音乐为工具和手段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

五、音乐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
(1)从课内到课外在音乐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有实际的体验,可以让学生收集课堂以外的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也可把教学活动拓展到课外等。

比如:在初一第二单元的《走进大自然》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利用网络等手段收集相关资料、在大自然中找音乐中表现内容、也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音乐语汇表现自己生活中的
音乐。

(2)从本学科到跨学科。

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度。

如在各门课程中:语文、历史、地理、生物……等都或多或少与音乐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也使得音乐教学与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成为了可能。

课外音乐活动、社会音乐教育环境也应该成为音乐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音乐与舞蹈结合来表现音乐;与美术结合使音乐更形象;与语文中的诗词、戏剧沟通等。

六、开放教学评价,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音乐教学评价中,教师往往采用让学生唱一首课本上的歌曲来给学生进行评价,有的教师甚至凭主观臆断和对学生大体的印象给学生打分。

这样做会让学生认为音乐课就是唱几首歌,不必学其它知识,学习音乐的兴趣会越来越低,甚至引起学生反感,教师也不能得到正确的教学效果及信息反馈,对提高教学质量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为了克服这种弊端,我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采用了平时积累法:即把学生平时在课堂中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态度作为重要成绩给予记载,期末再加上特长展示评价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表演以综合评价,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就很高,平时的音乐课也能保证他们的学习兴趣,效果比较显著。

总之,设计高效的中学音乐课堂,关键在教师。

只有教师在提高个人魅力的同时要及时更新观念,加强学习、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才能设计出高效而又理想的课堂。

因此,教育界同行应该一起努力还中学音乐课堂应有的魅力,使音乐课堂真正成为精神的乐园、成
长的沃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