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活动主题四影子的故事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影子的故事》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影子的故事》一、教学内容《影子的故事》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光和影”,详细内容包括:影子的形成原理、生活中的影子现象、探索影子变化规律以及创意影子游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影子是由光线照射物体产生的现象,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
2. 培养幼儿观察、探索影子变化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和合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影子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观察、探索影子现象,创意影子游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白纸、剪刀、画笔、卡片等。
2. 学具:手电筒、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用手电筒照射一个玩具,让幼儿观察墙上的影子,引发幼儿兴趣。
(2)教师提问:“影子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影子会出现在这里?”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讲解影子的形成原理。
(2)教师演示如何用卡片和手电筒制作影子,让幼儿观察影子的变化。
3. 随堂练习(1)幼儿分组,每组一个手电筒,让幼儿自己探索影子的产生和变化。
(2)幼儿用画笔、剪刀和胶水,创作自己的影子画。
4. 创意影子游戏(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影子猜猜看”游戏,提高幼儿观察和想象力。
(2)幼儿分组,每组用身体摆出不同的影子造型,其他组猜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影子的故事》2. 板书内容:(1)影子的形成原理(2)影子变化规律(3)创意影子游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影子画2. 作业要求:利用家中的手电筒和物品,创作一幅关于影子的画。
3. 答案:幼儿根据课堂所学,创作出具有创意的影子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影子的形成原理,观察了影子的变化,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和合作能力。
但在教学中,部分幼儿对影子的形成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024年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影子的故事》
2024年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影子的故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光和影”,详细内容为“影子的故事”。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探索影子的变化规律,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观察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影子的形成原理,理解光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2. 能够通过观察、实践,发现影子的变化规律,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对科学现象的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掌握影子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电筒、白纸、剪刀、画笔、卡片等。
学具:手电筒、白纸、卡片、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组织幼儿在户外阳光下进行“踩影子”游戏,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影子。
(2)邀请幼儿分享游戏中观察到的影子现象,激发幼儿对影子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向幼儿讲解影子的形成原理,让幼儿知道影子是由光照射到不透明物体上产生的。
(2)通过手电筒照射卡片,让幼儿观察影子的变化,引导幼儿发现影子的变化规律。
3. 随堂练习(1)分组进行“影子剧场”活动,让幼儿用手电筒、卡片、画笔等制作影子故事。
(2)邀请各组幼儿展示自己的影子故事,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发现和乐趣。
(2)让幼儿谈谈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形成原理:光照射到不透明物体上,产生影子。
2. 影子的变化规律:光与物体的距离、角度、物体的形状等影响影子的形状和大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影子画要求:用画笔和手电筒,在白纸上创作出有趣的影子画。
答案:影子画的答案因幼儿的创意而异,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幼儿对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变化规律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实践操作中,部分幼儿还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影子的故事》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影子的故事》一、教学内容《影子的故事》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光和影》第三节《有趣的影子》。
本节课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影子的形成原理、生活中的影子现象、探索影子的变化规律以及培养幼儿对影子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知道影子是由光的照射产生的。
2. 培养幼儿观察生活中影子现象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3. 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操作,发现影子的变化规律,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培养幼儿对影子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电筒、白布、各种形状的玩具、卡片等。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幼儿观察室内光线变化,关灯后用手电筒照射物品,观察影子的形成。
(2)让幼儿分组讨论:影子是如何形成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影子现象?2. 例题讲解(1)讲解影子的形成原理,引导幼儿理解影子是由光的照射产生的。
(2)展示各种影子现象,让幼儿观察并思考影子的变化规律。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用手电筒照射不同形状的玩具,观察影子的变化。
(2)鼓励幼儿用画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创作自己的影子画。
(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实践成果,展示影子画。
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故事》2. 内容:(1)影子的形成原理(2)生活中的影子现象(3)影子的变化规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创作一幅影子画。
2. 答案:影子画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变化规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实践操作中,部分幼儿对影子的观察和描绘能力还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并记录不同时间段的影子变化。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有关影子的故事或游戏,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影子的故事》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影子的故事》一、教学内容《影子的故事》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光和影》的第三节。
本节课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观察生活中不同物体的影子,探索影子与光线的关系,以及进行简单的影子游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影子是由光线照射不透明物体形成的,认识到光线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影子形成原理的理解,以及光线与影子关系的探索。
2.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幼儿掌握影子的基本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不透明物体(如玩具、书本等)、透明胶片、白纸、画笔、尺子等。
2. 学具:每组一份手电筒、不透明物体、白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阳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让幼儿对影子产生兴趣。
提问:“你们在阳光下有没有发现自己的影子?影子是什么样子的?”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用教具展示影子的形成过程,解释影子是由光线照射不透明物体形成的。
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物体的影子,讨论影子与光线的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影子游戏,用手电筒照射不透明物体,观察影子的变化。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让影子变大或变小?光线与影子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4. 影子创作(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用画笔在白纸上画出物体的影子。
幼儿自己动手尝试,创作出有趣的影子画。
幼儿展示自己的影子画,与同伴分享创作过程。
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形成原理2. 光线与影子的关系3. 影子游戏和创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物体影子,画出影子的形状。
2. 答案:根据观察,画出物体影子的形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幼儿对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光线与影子的关系掌握较好,但在创作环节部分幼儿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中班科学教案】中班科学活动影子的故事
【中班科学教案】中班科学活动影子的故事一、教学内容《影子的故事》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影子、探索影子的形成原理、了解影子与光源的关系、观察影子的变化以及创意影子游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影子的概念,知道影子是由光线照射物体产生的。
2. 培养幼儿观察、探索、发现影子与光源的关系,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创意影子游戏,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掌握影子与光源的关系。
难点:引导幼儿观察影子变化,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白布、各种形状的玩具、画纸、画笔等。
2. 学具:手电筒、画纸、画笔、各种形状的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用手电筒照射玩具,让幼儿观察墙上的影子,引发幼儿对影子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影子的形成原理,让幼儿了解影子是由光线照射物体产生的。
教师演示影子与光源的关系,让幼儿观察影子的变化。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影子观察,尝试用不同形状的玩具产生影子。
教师指导幼儿画出自己所观察到的影子,并分享给其他幼儿。
4. 创意影子游戏(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用身体摆出各种姿势,观察地上的影子,进行创意影子游戏。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用影子表演故事或场景。
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形成原理图2. 影子与光源的关系图3. 不同形状影子的示例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影子观察日记答案:幼儿需在课后观察家中的影子,记录在画纸上,并简单描述影子的变化。
2. 作业题目:创意影子画答案:幼儿利用各种形状的玩具,摆出有趣的影子,用画笔描绘在画纸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及时反思课堂教学效果,关注幼儿对影子知识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影子主题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探索影子的奥秘。
影子的故事瑞吉欧幼儿观察和流程
影子的故事瑞吉欧幼儿观察和流程稿子一嘿,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来跟大家讲讲瑞吉欧幼儿观察中关于影子的那些有趣事儿!你知道吗,小朋友们对影子那可是充满了好奇。
有一天,阳光正好,小朋友们在操场上玩耍。
突然,有个小家伙发现自己的影子一直跟着自己,就像一个小尾巴。
这可把他给乐坏了,他不停地跑啊跳啊,想看看影子能不能跟上。
老师们看到这一幕,可不会放过这个教育的好机会。
他们拿来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有玩具小熊,有彩色的积木,还有小飞机模型。
然后让小朋友们看看这些东西的影子是什么样的。
小朋友们瞪大了眼睛,认真地观察着。
“哎呀,小熊的影子看起来像个大怪物!”一个小朋友叫了起来。
大家都哈哈大笑。
接着,老师又带着小朋友们做起了影子游戏。
有的小朋友用手做出小兔子的形状,影子就变成了一只可爱的小兔子。
还有的小朋友几个人一起合作,用身体组成了一个大大的房子的影子。
这一天,小朋友们在影子的世界里玩得超级开心,也学到了好多好多关于影子的秘密。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小朋友们的世界特别有趣呀?稿子二嗨呀,朋友们!今天来和大家聊聊瑞吉欧幼儿观察里影子的故事和流程。
那天,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正在户外活动,影子就这么悄悄地出现了。
有个小女孩指着地上的影子说:“看,这是我的影子朋友!”其他小朋友一听,都纷纷看向自己的影子。
老师看到小朋友们对影子这么感兴趣,就决定好好带着他们探索一番。
老师先让小朋友们站在阳光下,然后问:“你们的影子是什么颜色呀?”小朋友们七嘴八舌地回答:“黑色的!”接着,老师又让小朋友们试着改变自己的姿势,看看影子会有什么变化。
有的小朋友蹲下,影子就变短了;有的小朋友把手举高,影子的手也变长了。
然后呢,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张纸和一支笔,让他们把自己影子的形状画下来。
小朋友们画得可认真了,有的画得大大的,有的画得小小的,都特别可爱。
之后,老师还把灯光关掉,点上了蜡烛,让小朋友们看看在烛光下影子又是什么样的。
小朋友们都惊讶地发现,烛光下的影子和阳光下的影子不太一样呢。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中班科学活动影子的故事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中班科学活动影子的故事一、教学内容《影子的故事》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光和影》的第三节。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影子,探索影子的形成原理;观察和记录影子在白天不同时间段的变化;通过故事和实验,了解光与影的关系;培养幼儿对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知道光与影的关系。
2. 培养幼儿观察、记录、分析生活中科学现象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影子的形成原理,光与影的关系。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和记录影子在白天不同时间段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白纸、画笔、记录表、故事书。
2. 学具:每组一个手电筒、一张白纸、一支画笔、一张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观察影子,让幼儿自由发表对影子的认识。
2. 讲解影子的形成原理(5分钟)教师用简单的语言和图示,讲解光照射在物体上,物体阻挡光线,形成影子的过程。
3. 观察和记录影子变化(10分钟)分组进行观察,让幼儿用画笔在白纸上记录不同时间段的影子长度和方向。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记录。
4. 故事分享(5分钟)教师讲述《影子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影子与光的关系。
5. 实验探索(5分钟)每组幼儿用手电筒照射白纸,观察影子的变化,探索光与影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形成原理图示2. 影子记录表格3. 光与影的关系简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和记录家里或户外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
答案:幼儿需完成一份影子记录表,记录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影子长度和方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探索影子的奥秘,进行亲子科学活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讲解影子的形成原理3. 观察和记录影子变化4. 故事分享与实验探索的结合6.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教师需关注幼儿对影子的初步认知和兴趣点。
影子的故事教案
影子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观察影子,激发幼儿对影子现象的兴趣。
2、帮助幼儿了解影子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3、鼓励幼儿通过各种活动,探索影子的变化和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幼儿理解影子产生的条件。
引导幼儿发现影子的变化规律。
2、难点向幼儿解释影子形成的原理。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实验法、游戏法四、教学准备1、手电筒、各种形状的物体(如玩具熊、积木、球等)。
2、白色幕布或大白纸。
3、视频资源(有关影子的动画或纪录片)。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教师在教室灯光关闭的情况下,打开手电筒,将光照射在墙上,形成一个明显的影子。
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看墙上多了什么呀?”引导幼儿回答“影子”。
接着提问:“那你们知道影子是怎么来的吗?”引发幼儿的思考和讨论。
2、探索影子的产生(10 分钟)教师将手电筒、物体和白色幕布准备好。
先将物体放在幕布前,用手电筒从物体的一侧照射,让幼儿观察影子的出现。
然后依次更换不同形状的物体,让幼儿观察影子的形状变化。
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为什么会有影子呢?”3、讲解影子的形成原理(10 分钟)教师结合幼儿的观察和讨论,简单讲解影子形成的原理。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幼儿:“影子的形成需要有光源、物体和能够显示影子的平面。
当光照射到物体上时,物体挡住了光,光不能穿过物体,就在后面的平面上形成了影子。
”4、探索影子的变化(15 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手电筒和一些物体。
让幼儿自己操作,改变手电筒的位置、物体的位置和角度,观察影子的大小、形状和方向的变化。
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5、影子游戏(15 分钟)教师组织幼儿玩“影子模仿秀”的游戏。
请一位幼儿站在幕布前,用身体做出各种姿势,其他幼儿用手模仿其影子的形状。
然后轮流让幼儿上台表演,增加互动和趣味性。
6、观看视频,拓展知识(10 分钟)教师播放有关影子的动画或纪录片,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有趣的现象。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影子的故事》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影子的故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影子的故事”。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观察生活中不同物体的影子,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影子是由光线照射不透明物体产生的现象,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
2. 能够观察和描述生活中不同物体的影子特点,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影子形成原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述生活中不同物体的影子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电筒、不透明物体(如玩具、杯子等)、白布或墙面。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一名幼儿到台前,用手电筒照射其身体,观察地面上形成的影子。
(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会有影子?影子是怎么形成的?2. 例题讲解(1)讲解影子形成原理,让幼儿理解光线照射不透明物体产生影子的原因。
(2)展示不同物体在不同光线下的影子,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影子特点。
3. 随堂练习(1)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自己操作手电筒和不同物体,观察影子的变化。
(2)引导幼儿用画笔和剪刀创作影子画,展示并分享作品。
(2)评价幼儿在实验和创作过程中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肯定。
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形成原理2. 不同物体的影子特点3. 影子画创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生活中不同物体的影子特点。
答案示例:(1)物体:树影子特点:长条形,随着光线角度变化,影子长度和方向也会变化。
(2)物体:建筑物影子特点:形状与建筑物相似,随着时间推移,影子位置和长度会发生变化。
2. 创作一幅影子画,展示给家人或朋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幼儿了解影子形成原理和特点。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细节,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中班科学精品教案】中班科学活动影子的故事
【中班科学精品教案】中班科学活动影子故事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光和影”第二节“影子故事”。
详细内容包括影子形成原理、生活中影子现象、探索影子变化规律以及动手制作简单影子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影子形成原理,知道光和影之间关系。
2. 培养幼儿观察、发现生活中影子现象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兴趣。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影子形成原理理解,动手制作影子戏。
2. 教学重点:观察生活中影子现象,探索影子变化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白纸、剪刀、画笔、卡片、故事书《影子故事》。
2. 学具:手电筒、白纸、剪刀、画笔、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a. 讲述故事《影子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影子现象。
b.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见过影子现象。
2. 影子形成原理讲解(10分钟)a. 使用手电筒和白纸进行实验,让幼儿观察影子形成过程。
b. 讲解影子形成原理,强调光和影之间关系。
3. 探索影子变化规律(10分钟)a. 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观察在不同光源、角度和物体形状下影子变化。
4. 动手制作影子戏(15分钟)a. 教师示范如何制作简单影子戏。
b. 幼儿分组动手制作影子戏,教师巡回指导。
5. 随堂练习(10分钟)b. 邀请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影子形成原理2. 光和影关系3. 影子变化规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生活中见到影子现象,分析影子变化原因。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教学中,幼儿对影子形成原理和影子变化规律理解程度,以及动手制作影子戏参与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和社区中继续观察影子现象,与家人分享所学知识,开展家庭影子戏表演活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影子形成原理讲解3. 探索影子变化规律4. 动手制作影子戏5.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需要确保故事《影子故事》能够吸引孩子们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影子现象兴趣。
《影子的故事》幼儿的观察和流程
英文回答:The mission, entitled " Shadow exploration " , aims to develop young children ' s ability to observe and think logically by observ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ghtand objects. Before a mission is undertaken, young children should be informed of the underlying shadow—related knowledge, such as light transmission and object shielding. (c)Arrange for young children to stand outside or in bright interior, to observe their shadows and to reflect on the reasons for their creation and on the shadows that change with light source positions. Through this mission, the aim is to guide young children to actively acquire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shadows in their observations and reflections and to build the capacity for scientific thinking and analysis of issues.本次任务名为《影子的探索》,旨在通过幼儿对光线与物体关系的观察和理解,培养其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园:影子的故事
活动过程(此游戏分为两次进行)猜猜它是谁——引出影子活动开始时,我神秘地说:“我有一个好朋友,我到哪它到哪,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紧紧跟在我身边,请你猜猜它是谁?”我想以此激起幼儿对影子的好奇。
可是,幼儿并不知道我的意图,一味乱猜“小猫、狗、手、脚……”“到底是谁呢?”我有意在有阳光的操场上走动并变化动作,想引起幼儿注意。
果然,幼儿看到了我身边的影子,争着大声说:“是影子,是影子。
”影子在哪里——认识他人影子与自己影子的方位我问:“老师的影子在哪里呢?”幼儿指着我投射在地上的影子一起抢着说:“在这,在这。
”我又问:“我的影子到底是在我身体的什么位置呢?”并有意在语气上强调“位置”,还放慢提问的速度,用选择问句引导幼儿:“我的影子在身体的哪里?是旁边,是前面,还是后面?”我想通过“老师做幼儿说”,引导他们学习运用已有经验,并选择方位词来表述老师影子的位置。
随着我站位的变化,幼儿七嘴八舌地说道:“在你的旁边”“在前面了”“又到后面了”……我又问:“我有影子,你们有影子吗?”幼儿大声地说:“有!”并且迫不及待地找起自己的影子来了,并指着说:“在这,在这。
”我假装好奇地问:“你们的影子到底在哪呢?”我很期望幼儿能再用刚才的方位词来表述。
于是有意问:“在你身体的什么位置呢?让我看看。
”幼儿指着自己的影子说“在这”“在我的身后”“在我的旁边”……“让你们的影子到自己的身后”“让影子到自己的旁边”“让影子到你们的前面”,在教师的语言提示下,幼儿笑着、说着、做着,不断改变身体转向来认识影子位置的变化。
影子怎么样一寻找影子的外部特征我提出:“找个朋友站在一起,比一比、看一看你们的影子,发现了什么?”幼儿迅速找到一个同伴,相互看着说着:“我的影子比他的长”“我的影子胖”“老师的影子大”“我的影子也扎着小辫儿”……我又继续挑战幼儿:“你的影子会变吗?怎么变的呢?”幼儿立即四散跑开……又不断跑来比画着迫切地告诉我:“我跑,影子也跟着跑”“我动,影子也跟着动”“我蹲着,影子就小了”“影子也会跟着我跳舞呢”……看到幼儿在自由观察、自由探索,用生动的语言积极表达着自己对影子特征的认识,并把这种活动真正当成在游戏,并在游戏中体味着发现的快乐,我感到很欣慰。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中班科学活动影子的故事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中班科学活动影子的故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光和影》第一节“影子的故事”。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观察生活中不同物体的影子,探索影子与光的关系,并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幼儿对影子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知道影子是由光线照射物体产生的。
2. 培养幼儿观察生活中不同物体影子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探索光与影子关系的兴趣,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探索光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重点:观察生活中不同物体的影子,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白纸、剪刀、不同形状的物体(如三角形、圆形、方形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寻找不同物体的影子,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手电筒照射不同形状物体的实验,引导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用手电筒照射不同形状的物体,观察并记录影子的形状。
4. 课堂讨论(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观察到的影子形状,探讨光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5. 课堂小结(5分钟)6. 创意活动(10分钟)幼儿利用画纸、彩笔、剪刀等学具,创作自己的影子画。
7. 展示与评价(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形成原理2. 光与影子关系3. 不同形状的影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家里不同物体的影子。
2. 答案:根据观察,画出不同物体的影子,并描述它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教师可组织幼儿开展户外影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探索影子的奥秘。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影子的故事》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影子的故事》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影子的故事》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影子的故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目标:1、萌发探索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2、初步了解光被物体挡住会出现影子的现象.活动准备:1、找影子卡片难易两份。
2、粉笔若干,为活动延伸中画影子做的准备。
3、白纸、手电、各种玩具等若干。
在第二环节探索物体的特征用。
4、多功能教室开着幻灯机。
为第一环节幼儿在光束前走过出现影子用。
活动过程:1、激发兴趣。
带领幼儿从开着的幻灯机旁走过,出现自己的影子,让幼儿在前面做做不同的动作,感知影子的有趣,激发幼儿探索影子的兴趣。
提问: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影子)如果幼儿说不出就请一幼儿再次上来演示,其他幼儿观察。
向幼儿介绍这个黑黑的就是他的影子。
再次提问:为什么会有影子呢?如果幼儿回答不出,就请一幼儿走到另外一边,让幼儿看看墙上有没有影子,让幼儿进行对比,有了对比幼儿很快就会明白:有了光,物体挡住光才会产生影子。
“老师还请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认识它吗?手电打开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教师在墙上演示一下,出现亮的光。
2、自由探索。
提供探索材料,幼儿操作。
幼儿通过摆弄操作材料,让手电与物体之间产生影子,发现影子的.特征,引导幼儿从观察影子的颜色、影子的形状来观察。
3、幼儿介绍、集体讲评,让幼儿获取影子的经验。
提问:“在玩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玩的?”请个别有不同发现的幼儿来演示。
总结出:原来影子是黑色的,它只是一个轮廓,有好多东西在影子上看不到。
4、巩固练习。
进行找影子的练习,巩固幼儿对影子的认识。
操作材料分成难易两份:一份是不同影子连线;另一份是在两种相似的影子中圈出与前面的图一模一样的影子,它可以提高幼儿观察能力和形态认知能力。
有趣的影子故事幼儿园教案
有趣的影子故事幼儿园教案
故事简介
这是一个有趣的影子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小熊,他喜欢在傍晚的时候玩耍。
每当太阳快要落山时,小熊就会去山顶玩耍,他会和自己的影子玩捉迷藏游戏,有时候还会一起跳舞。
小熊喜欢和自己的影子玩耍,一天,他的好朋友小鼠来找他一起玩,小熊告诉小鼠他正在和影子玩耍。
小鼠听了很吃惊,他不知道影子是什么,小熊就告诉他:“影子就像是人的影子一样,它是跟随一个人的身影变化的,你会看到它在地上变得更大或更小。
”
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什么是影子
2.让幼儿知道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3.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
4.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
1.故事讲解
2.影子观察
3.影子创作
教学步骤
1. 故事讲解
•老师先给幼儿讲解故事内容,告诉他们小熊和小鼠之间的对话,并引导幼儿思考什么是影子,影子是怎么产生的。
2. 影子观察
•老师带着幼儿到阳光下,让他们观察自己的影子,了解影子的形态和移动。
•老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游戏,例如影子捉迷藏或者跳舞。
3. 影子创作
•老师带领幼儿,用蜡纸和剪刀制作自己的影子。
•老师可以给每个幼儿分配一个不同的形状,例如动物、植物、人物等等,让他们用蜡纸制作自己的影子。
教学反思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在幼儿园中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在观察影子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能了解什么是影子,还能知道影子的形成原理,并且在制作影子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影子的形态和特点。
【中班科学教案】中班科学活动影子的故事
【中班科学教案】中班科学活动影子的故事一、教学内容《影子的故事》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影子、探索影子的产生、了解影子的特点与变化、影子游戏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影子的概念,知道影子是由光线照射物体产生的。
2. 培养幼儿观察、探索、表达自己发现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影子的产生、特点及变化。
难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探索,发现影子的产生原因和变化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白布、各种形状的物体(如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手拿手电筒,在教室内制造影子,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发现影子了吗?影子是从哪里来的呢?”2. 讲解影子的产生(1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观察物体在不同光线下的影子,引导幼儿发现影子的产生原因。
3. 影子游戏(5分钟)组织幼儿分组进行影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了解影子的特点。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物体,让幼儿预测它们的影子形状,并实际操作验证。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画纸、画笔等材料,让幼儿画下自己观察到的影子,并与同伴分享。
6. 影子故事(5分钟)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影子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影子的故事》2. 内容:影子的产生:光线照射物体影子的特点:形状、大小、方向影子游戏:分组进行游戏,观察影子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影子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观察到的影子,自由发挥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让幼儿在家庭中观察影子,并与家人分享发现。
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在阳光下观察影子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影子的故事》幼儿的观察和流程
《影子的故事》幼儿的观察和流程《〈影子的故事〉幼儿的观察和流程:一场有趣又奇妙的发现之旅在幼儿的世界里,影子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小伙伴,时隐时现,充满了无限的魅力。
我有幸参与了一场以“影子的故事”为主题的幼儿观察活动,那可真是一次超级有趣且独特的体验。
首先是早上的户外时间,阳光洒下来,孩子们就像一群欢快的小麻雀。
一注意到自己的影子,那小眼睛里顿时闪烁出好奇的光芒。
有个小男孩伸出脚,试图去踩自己的影子,嘴里还嘟囔着:“看我踩住你。
”可是怎么踩都踩不到,那小眉头皱起来的模样简直可爱极了。
旁边的小女孩则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地跳起来说道:“我的影子也在跳呢。
”这时候老师开始引导他们观察影子的形状啦,“小朋友们,看看你们的影子像什么呀?”一个孩子大声说:“像个大怪兽。
”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然后到了室内环节,老师拿出一个手电筒当作“小太阳”。
当黑暗中手电筒的光一照,墙上出现影子的时候,孩子们都发出惊叹声。
老师把不同形状的小道具放在手电筒前,兔子形状的小道具投出的影子,孩子们争着说那是玉兔。
接着,有个调皮的小娃娃把自己的手摆来摆去,在墙上做出各种奇怪的影子形状,还说这是他独创的超级英雄的影子。
再谈到整个流程的设计,那真的是非常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从自然状态下的发现,到精心设计的小实验,一步一步引导孩子去好奇、去探索、去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仅是观察到了影子的表象,还在老师巧妙的提问下开始了解到光线与物体产生影子的关系。
比如说,老师问“如果没有光了,影子去哪了呢?”孩子们会歪着头思考,然后恍然大悟地说“被黑黑吃掉了。
”这种天真的答案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展示了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
在我看来,“影子的故事”这样的探索对于幼儿意义非凡。
一方面它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感官,让他们用眼睛观察、用身体去感受影子变化的乐趣。
另一方面,这种互动式的过程也助力他们语言表达和想象力的发展。
看着孩子们在影子的世界里玩得不亦乐乎,对周围的世界又多了一分知识的探索欲望,真的就像看到小种子在慢慢发芽生长一样,充满了希望和生机呢。
【中班科学教案】中班科学活动影子的故事
【中班科学教案】中班科学活动影子的故事一、教学内容《影子的故事》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围绕“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影子的特点”以及“影子与光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原因,认识到光与影子的密切关系。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光与影子的关系。
难点:让幼儿理解影子与光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不同光源下影子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白布、各种形状的玩具、画纸、画笔等。
2. 学具:每组一个手电筒、白布、各种形状的玩具、画纸、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用手电筒照射不同形状的玩具,在白布上形成影子,引导幼儿观察影子的形态。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影子的形成原因,让幼儿了解光与影子的关系。
示范如何利用手电筒和白布制作影子,引导幼儿观察不同形状的影子。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尝试用不同形状的玩具在手电筒照射下形成影子。
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影子与光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不同光源下影子的变化。
每组选代表分享实践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形成:光照射物体,物体阻挡光线,形成影子。
2. 光与影子的关系:光源、物体、影子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3. 影子的特点:形状、大小、方向等随光源变化而变化。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家中不同光源下物体的影子。
2. 答案:记录影子的形状、大小、方向等,分析影子的变化与光源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影子的形成和光与影子的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实践操作中,部分幼儿对光源的控制还不够熟练。
2. 拓展延伸: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在自然光下观察影子的变化,进一步了解光与影子的关系。
《影子的故事》幼儿的观察和流程
《影子的故事》幼儿的观察和流程稿子一:嘿,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来跟你们讲讲我们和小朋友们一起探索《影子的故事》的奇妙经历。
早上,阳光正好,小朋友们在操场上玩耍。
突然,有个小家伙叫起来:“快看,我的影子!”这一叫,大家都开始注意起自己的影子啦。
我们看到,小朋友们有的蹦蹦跳跳,影子也跟着上蹿下跳;有的张开双臂转圈圈,影子就像个小天使在飞。
接着,我们回到教室,开始讨论影子的秘密。
“为什么影子有时候长,有时候短呀?”一个小朋友好奇地问。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可热闹啦。
然后呢,我们做了个小实验。
用手电筒照在小玩偶上,看看影子的变化。
小朋友们眼睛瞪得大大的,观察得可仔细了。
后来,我们还一起玩了影子模仿游戏。
我摆个动作,小朋友们用影子模仿,哈哈,真是太有趣啦!这一天,小朋友们对影子充满了好奇和喜爱,真是让人开心的一天呀!稿子二:哈喽呀!今天要和你们分享小朋友们和影子的有趣故事。
一开始,小朋友们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影子会跟着自己走。
“老师,影子为什么一直跟着我呀?”一个小朋友跑过来问我。
我笑着说:“因为影子是你的好朋友呀!”然后,我们一起观察影子的形状。
有的小朋友说自己的影子像小兔子,有的说像大恐龙。
回到教室里,我们打开灯,做了一个好玩的事儿。
小朋友们用小手做出各种形状,墙上的影子变得千奇百怪。
“看我的小鸟!”“我的是大花朵!”大家兴奋得不得了。
之后,我们又一起画了自己的影子,每个人都画得特别认真。
到了下午,太阳西斜,小朋友们又跑出去看影子的变化。
“影子变长啦!”这一天,小朋友们和影子玩得可开心啦,他们对这个神秘的小伙伴有了更多的认识。
中班科学活动影子的故事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影子的故事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影子的故事》。
本节课主要内容有:1. 探索影子的产生和变化;2. 了解影子的应用;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了解影子的产生和变化;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探究的能力;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影子的产生和变化的原因;难点:如何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影子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手电筒、玩具、卡片等;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影子,引发学生对影子的好奇心。
2. 探究活动1:让学生用手电筒和玩具进行实验,观察影子的产生和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影子产生的原因。
3. 探究活动2: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的影子形状和大小,探讨影响影子形状和大小的因素。
5.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影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电影、舞台表演等。
六、板书设计影子的故事产生:光的照射变化:物体角度、光线角度应用:日常生活、科技领域七、作业设计1. 观察家里的影子,记录影子的形状和大小变化,并试着解释原因。
2. 调查生活中影子应用的例子,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对影子的兴趣,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影子的产生和变化原因,以及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在作业设计上,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探究光的传播和反射原理,了解光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眼镜、望远镜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1. 教室里的影子: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影子,引发学生对影子的好奇心。
教师可以提问:“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教室里的影子?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变化的?”引导学生思考影子的产生和变化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子的故事
备课班级:中二
活动目标:
1、萌发探索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初步了解光被物体挡住会出现影子的现象.
3、通过参与实践操作活动,感知影子的特征,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通过参与实践操作活动,感知影子的特征,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活动准备:1、找影子卡片难易两份。
2、粉笔若干,为活动延伸中画影子做的准备。
3、白纸、手电、各种玩具等若干。
在第二环节探索物体的特征用。
4、多功能教室开着幻灯机。
为第一环节幼儿在光束前走过出现影子用。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1、激发兴趣。
带领幼儿从开着的幻灯机旁走过,出现自己的影子,让幼儿在前面做做不同的动作,感知影子的有趣,激发幼儿探索影子的兴趣。
提问: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影子)如果幼儿说不出就请
“老师还请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认识它吗?手电打开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教师在墙上演示一下,出现亮的光。
2提供探索材料,幼儿操作。
幼儿通过摆弄操作材料,让手电与物体之间产生影子,发现影子的特征,引导幼儿从观察影子的颜色、影子的形状来观察。
3、幼儿介绍、集体讲评,让幼儿获取影子的经验。
提问:“在玩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玩的?”请个别有不同发现的幼儿来演示。
总结出:原来影子是黑色的,它只是一个轮廓,有好多东西在影子上看不到。
4、巩固练习。
进行找影子的练习,巩固幼儿对影子的认识。
操作材料分成难
幼儿活动
1、激发兴趣。
一幼儿再次上来演示,其他幼儿观察。
向幼儿介绍这个黑黑的就是他的影子。
再次提问:为什么会有影子呢?如果幼儿回答不出,就请一幼儿走到另外一边,让幼儿看看墙上有没有影子,让幼儿进行对比,有了对比幼儿很快就会明白:有了光,物体挡住光才会产生影子。
2、自由探索。
提供探索材料,幼儿操作。
3、幼儿介绍、集体讲评,让幼儿获取影子的经验。
提问:“在玩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玩的?”请个别有不同发现的幼儿来演示。
4、巩固练习。
进行找影子的练习,巩固幼儿对影子的认识。
操作材料分成难易
易两份:一份是不同影子连线;另一份是在两种相似的影子中圈出与前面的图一模一样的影子,它可以提高幼儿观察能力和形态认知能力。
小动物要和影子做游戏,可是他们不知到自己的影子在哪里?你们愿意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影子吗?讲解操作卡片做法。
两份:一份是不同影子连线;另一份是在两种相似的影子中圈出与前面的图一模一样的影子,它可以提高幼儿观察能力和形态认知能力。
小动物要和影子做游戏,可是他们不知到自己的影子在哪里?你们愿意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影子吗?讲解操作卡片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