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三十六街七十二巷宋城文化历史精编

合集下载

关于赣州城的历史变迁网文摘选综述

关于赣州城的历史变迁网文摘选综述

关于赣州城的历史变迁⽹⽂摘选综述关于赣州城的历史变迁⽹⽂摘选综述赣州,是⼀座设置于西汉初年,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化名城。

在此之前,兴国上洛⼭,这⾥被看作是最早记载赣巨⼈出处的地⽅。

赣巨⼈的出处见于《⼭海经》卷⼗⼋·海内经,⽂⽈:“南⽅有赣巨⼈,⼈⾯长臂,⿊⾝有⽑,反踵,见⼈笑亦笑,左⼿操管。

”宋李昉《太平御览》引《舆地志》的记载,只不过把赣巨⼈换了另外⼀个称谓:“⽊客”,⼤意是说,赣县上洛⼭(今属江西省兴国县)多⽊客,样⼦像⼈,说话的声⾳也像⼈,远远可以看见他,⾛近时他就躲起来了。

在清代有位诗⼈叫黄虞,在《赣江》诗中说:“彭⽔通湖汉,章流合贡津;编排鸠⽊客,怖浪祷江神。

闹市龙船⿎,⼭逢赣巨⼈;从来称秀异,云壑好投纶。

远古时期就有“赣巨⼈”活动,所以在赣南的⼭地⾥有⼲越、⼭越、扬越等⼈的后裔,通称为百越。

先秦时期,赣南是百越民族的聚居地。

⽬前,已在赣州城郊发现了6处商周时期百越民族的居住遗址。

1994年,为配合京九铁路的建设,曾对位于南郊沙右镇的⽵园下遗址进⾏过考古发掘,遗址除出⼟了⼤量的陶⽚及⽯器外,还出⼟了完整的陶盆、陶罐、陶簋、陶纺轮等。

同时,还发掘出了6座⼟坑墓和100多个柱洞,柱洞是当时⼲阑式建筑的基址,可复原成6间⼤⼩不等的房⼦。

这是⼀处⼗分典型的商周时期百越民族的村落遗址。

汉⾼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刘邦派⼤将灌婴平定江南后,为防御南越王赵佗,遂在赣江的上游,⼤余岭的北侧,设⽴了赣县。

西汉初年赣县的设⽴,是赣州设置⾏政建制的开始,⾄今已有⼆千⼆百多年,汉代赣县城的城址位于今城区西南蟠龙镇附近的章江之滨。

西晋太康末年;赣县城被洪⽔淹没,城址便迁到了今⽔东虎岗,名葛佬城南朝梁承圣元年(552年),城址再次迁回到章贡⼆⽔之间即今城址。

此后,城址便固定了下来,发展到现在,已有⼀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南朝梁承圣元年赣州城城址固定以后,直到唐末五代后梁时期(907-911年),赣州城才进⾏了⼀次⼤规模的扩建。

浅谈赣州历史城区的保护

浅谈赣州历史城区的保护

浅谈赣州历史城区的保护作者:胡斌雷翔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6年第03期摘要:赣州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留存至今的历史城区中保留有大量的古建筑和传统街巷景观,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迫切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系统保护。

关键词:赣州历史城区保护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048-02历史文化名城赣州始建于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宋代时城市面积已发展到约3.2平方公里,至明清时期,更形成具有36条街、72条巷的完善城市道路网络。

留存至今的赣州历史城区古民居建筑和古街巷景观,是积淀于深厚历史土壤和文化根基中的宝贵遗产,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

如何保护好、并在保护的基础上实现历史城区的发展和再生,使其不仅不再是负担,而是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值得深入思索。

1 区域分析1.1 区域范围赣州历史城区面积约为3.22平方公里。

由成型于宋朝、成熟于明清的阳街、阴街、横街、长街、剑街、斜街6条大街构成清晰的城市道路骨架。

2010年8月25日发布的《赣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将其整体划分为四个历史文化街区,其中凸显府衙文化的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方案已经付诸实施,取得了显著效果。

1.2 区域特点1.2.1历史街巷与古民居建筑高度集中这一区域格局临近贡江,毗邻涌金门和建春门,宋朝开始由于靠近码头交易而繁荣起来,至今保留有米汁巷、均井巷、姚衙前、纸巷、凤凰台、桥儿口、方杆巷、灶儿巷、六合铺、油滴巷、小坛前、东门井、梁屋巷、烧饼巷、老古巷等传统街巷,以及清代至民国时期具有代表性建筑多处,类型涵盖民居、书院、店铺、作坊、宾馆、会馆、客栈、寺院等,既有赣南的客家建筑,又有精工细作的徽式建筑,同时还有明显带有吉安、南昌一带建筑风格的建筑和典型的西洋式建筑,在部分街区还保留有跨街门洞①。

1.2.2历史文化内涵深厚该区域较为完整地保存了赣州市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赣州传统民俗风情和人文内涵的活化石。

宋城赣州地名的文化透视

宋城赣州地名的文化透视
期 为 地 方 文 化 建 设 和 城 市经 济 发 展 提 供 参 号

明 ” 设 故 而 得 名 ) 郁 是 优 秀 的 富 于 内 涵 的 地 名 唯 有 建 等
产生 于文 化 大革 命 时 期 的 大 量地 名 , 反 念 — — 浅 表 性 文 化 内 涵 的 地 名 标 纪
整 理 宋 城 赣 州 地 名 的 基 础 上 . 归 纳 分 析 其 地 名 的 历 史 文
化 内涵。
名 , 罗 家 巷 ( 民 原 多 罗 姓 , 有 罗 家 祠 堂 , 以 此 得 如 居 建 巷
名 ) 曾 家 巷 ( 巷 内 居 民 多 曾 氏 而 得 名 ) 梁 厣 巷 ( 内原 、 以 、 巷
有 一 定 文 化 内涵 的地 名 要 受 到 民 众 的 认 同 和 时 代 的
关 键 词 :宋 城 赣 州 地 名 历 史 文 化 内 涵
古 城 赣 州 , 理 位 置 “ 抚 百 越 ,E 中 州 ” 据 五 岭 地 南 1 -望 ,
之 要会 , 赣 粤 闽湘 之要 冲 , 扼 自古 以 来 为 南 北 交 通 干 道 和
东 方 红 大 路 、 命 路 、 卫 路 等 , 雷 同 又 乏 味 , 遭 到 人 革 红 既 均
民 的厌恶 、 弃 和拒 绝 , 归昙 花 一现 唾 终 三 、 人 - 事 ・ 济 功 能— — 具 有 深层 文 化 内涵 的地 名 名 大 经
宋 城 赣 州 大 量 地 名 的 命 名 意 义 一 看 便 知 , 它 们 或 表 示 地 理 方 位 , 起 标 记 作 用 , 含 纪 念 意 义 . 以 分 为 以 下 或 或 町 方 面。其一 , 所处地 理方 位命 名 的地名 , 西郊 路 ( 居 以 如 以 旧城 两 郊 而 得 名 ) 东 郊 路 ( 、 以处 『 城 东 郊 而 定 名 ) 南 市 街 日 、 ( 以处 赣 州 城 东 南 隅 得 名 ) 。 些 通 过 常 规 方 式 命 名 的 地 等 这 名 数 量 极 大 。 二 , 城 门名 演 化 m 的 地 名 . 其 由 即将 街 道 所 连 接 的 地 方 为 名 , 小 南 门 ( 其 直 通 1城 小 南 门 而 得 名 ) 如 因 日 、

4地名故事 文清路

4地名故事  文清路

赣州的“王府井”——文清路绿荫下,裙楼朱柱,披檐斗拱,琉璃黛瓦,粉壁门楣马头墙,隔扇灯笼中国结……漫步章贡区文清路,处处洋溢着宋代的气息,宛如步入时间隧道,瞬间穿越回大宋王朝。

不禁令人想起北宋词人柳永笔下描绘的“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的繁华都市。

身披宋代装饰格调繁华的文清路,自然与宋朝有着不解之缘。

它的名字就是来源于一名宋代历史名人的谥号。

这位名人就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文学家、诗人曾几。

曾几(1084—1166年),赣县田村杨梅古村人,谥号文清,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中的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的老师。

他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历任江西提刑、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是一位赣州人引以为傲的历史名人。

一条路,一部史,文清路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赣州城的发展历史。

她的故事曲折而波然。

公元前201年,汉大将灌婴一路向南横扫,在益浆溪(今蟠龙镇欧潭)一带设置赣县县城,开启了赣州的建城史。

公元349年,东晋永和五年郡守高琰始选章贡二水汇合处筑土城,建有阳街、横街,阳街便是文清路的雏形。

傍水筑城,因水而兴。

宋时,赣州因水陆便利、资源丰富、经济繁荣,一举成为全国闻名的30座名城之一。

赣州城也迎来了一次巨大的发展,阳、横两街拓展为六街,新增了斜街、阴街、剑街、长街。

到明清时期,赣州城已形成“三十六条街、七十二条巷”的街区格局。

根据清同治十一年《赣县志》中的《府城街市全图》标记,现在的文清路为阳街之一段,由南至北,依次分段为南门大街、白衣庵、灵通庙、道署前、杂衣街。

1933年辟建赣州公园时,将杂衣街、道署前、天一阁扩建。

1941年,蒋经国在担任江西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兼赣县县长时,将当时的南大街至道署前一段扩建,以曾几的谥号“文清”命名,便有了“文清路”。

历史的变迁,街区的发展,文清路又几易其名,1944年改名西安路。

“文革”时期,1966年8月又将文清路、西安路、建国路统称为东方红大路。

改革开放后,1979年10月1日恢复原名文清路,并将原西安路南段划入,文清路再次得以延长。

赣州宋城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赣州宋城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赣州宋城文化旅游发展研究引言赣州宋城,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是以宋朝文化为核心的大型文化旅游项目。

作为江西省重点文化旅游项目之一,赣州宋城已成为当地的文化旅游业的重要支柱,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赣州宋城面临着一些发展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动赣州宋城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本文将对赣州宋城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赣州宋城的历史与现状赣州宋城是一座以宋朝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旅游景区,占地面积约500亩,建筑面积达60万平方米。

宋城主要包括宋代建筑群、传统工艺品展示、宋代艺术表演、宋代文化体验等多个内容,通过还原宋朝的文化景观和生活场景,向游客展示了一幅宋代文化的画卷。

宋城还集聚了大量宋代文化遗产和文物,成为了赣州市的一个重要文化旅游景点。

目前,赣州宋城已经成为了赣州市的一张亮丽名片,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特别是在一些节假日和重要文化活动期间,游客更是络绎不绝,成为了当地旅游业的重要支撑点。

与此赣州宋城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二、赣州宋城的发展问题1. 文化传承不足虽然赣州宋城致力于还原宋代文化景观和生活场景,但是却面临着一些文化传承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历史资料和文物的限制,宋城无法还原所有的真实景观和场景,导致一些历史真实性和文化传承性不足。

由于一些传统工艺技艺的丧失和失传,使得一些宋代文物和工艺品的传承也面临困难。

2. 体验项目单一赣州宋城的体验项目主要集中在宋代文化展示和艺术表演上,缺乏一些创新和新颖的旅游体验项目。

游客在游览宋城时,往往感受到了宋代的文化风貌,但却缺少了一些现代化的旅游体验项目,导致游客流失。

3. 客流量集中赣州宋城的游客流量主要集中在一些特定的节假日和重要文化活动期间,长时间的游客爆发导致了景区的游客承载量超负荷,同时也给景区的管理和服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赣州宋城文化旅游发展建议1. 加强文化传承赣州宋城应该加强与相关历史学者和文物专家的合作,积极搜集和还原宋代文物和文化景观,提高景区的历史真实性和文化传承性。

赣州宋城简介

赣州宋城简介

赣州宋城简介赣州宋城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赣南新区,是一座以宋代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

宋城的建筑风格融合了赣南民居的特色,呈现出古朴典雅的宋代风貌。

下面是对赣州宋城的详细介绍。

一、景区规划和建筑风格赣州宋城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到5万平方米。

整个景区按照宋代城市规划的原则进行布局,在规模和建筑风格上力求再现宋代的繁华和庄严。

赣州宋城包括城门、街道、宅院、商铺、官府等多个建筑群,其中最为精华的是宅院和官府。

宅院主要是以宋代文人士人的府邸为蓝本进行设计,建筑风格典雅古朴,融入了赣南的建筑元素,展示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景。

官府是按照宋代官署的规模和布局进行建设,展示了宋代官员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景区内的街道和商铺则是重现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景象。

街道两旁的商铺以现代的方式进行改建,但外观和摆设都是以宋代为主题,展示了当时的市井风貌。

走在街道上,仿佛置身于宋代的繁华商业街区之中,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热闹与贸易氛围。

二、景点介绍1. 双龙城门双龙城门是赣州宋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游客进入景区的入口。

这座城门由两座楼阁组成,正面为一座宏伟的牌楼,上书“赣州宋城”四个大字,彰显了这座城市的特色。

2. 文人府邸区文人府邸区展示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居住环境和文化生活。

府邸区包括多座大型的府邸建筑,建筑风格典雅,门前花园布置有盆景和花草,展示了文人们的雅兴爱好。

在府邸区还设有文人书屋,里面陈设有宋代文人的书画作品和文房四宝,游客可以了解到当时文人的学术成果和文化传统。

3. 官府区官府区是宋城景区内规模最大、设计最为精细的区域之一。

官府按照宋代的官署规模和布局建设,包括正厅、侍从房、内室、后花园等多个建筑群。

在官府区,游客可以参观到宋代官员的居住和办公场所,了解到当时的行政体制和官员的生活状态。

官府区还有一座石库房,陈设有宋代财物模型和器物,展示了那个时代的商贸发展和物质文化成果。

4. 街道与商铺区宋代的城市街道是繁华热闹的,这一特点在赣州宋城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赣州宋城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赣州宋城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赣州宋城文化旅游发展研究引言赣州宋城文化旅游是赣州市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地文化遗产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文化发展的蓬勃,赣州宋城文化旅游也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发展。

本文将围绕赣州宋城文化旅游的发展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一、赣州宋城文化概述赣州宋城文化是指宋代文化在赣州地区的传承和发展,主要包括宋代建筑、文学、艺术、历史等方面的文化遗产和遗址。

赣州宋城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宋城文化旅游的发展也成为了赣州市旅游产业的一大特色,为当地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赣州宋城文化旅游现状1. 旅游资源丰富赣州宋城文化旅游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如赣州老城区、宋代古建筑群、宋城文化公园等,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宋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旅游业发展局限尽管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赣州宋城文化旅游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景区管理水平亟待提高,一些景点的开发和保护工作还不够到位,导致了一些历史遗迹的破坏和损坏。

景区设施和服务水平亟待提升,游客服务不够周到,导致游客体验不佳,影响了游客的满意度和回头率。

3. 旅游产品不足目前赣州宋城文化旅游的产品单一化严重,除了传统的景点参观外,缺乏一些创新的旅游产品,难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三、赣州宋城文化旅游发展对策1. 加大景区保护力度应当加大对赣州宋城文化旅游景区的保护工作,修复古建筑、加强文物保护、加强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力度,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为游客提供更好的参观体验。

2. 提高景区管理水平要加强景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景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景区形象和游客满意度。

4. 加强宣传推广加大对赣州宋城文化旅游的宣传力度,扩大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提升景区的经济效益。

四、结语赣州宋城文化旅游作为赣州市的旅游业发展方向之一,其发展前景广阔。

亲近赣州

亲近赣州

游记·黑牛|亲近赣州每次离开赣州,心中总放不下这座美丽的城市,放不下那里的亲人,放不下那里的景致。

或许是因为这儿是我的出生地,或许是因为亲情让我流连忘返,或许是因为迷恋着那儿的古老城墙、斑驳小巷和崭新街市。

正如艾青先生所云:“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赣州,是妈妈的老家,所以我从小经常会在外公外婆身边度过,一次次走进这座美丽而难忘的城市。

赣州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古城,是国家的历史文化名城。

记得我刚懂事的时候,博学的外公就给我讲了很多关于赣州城的历史掌故,由此,我也学到了不少的知识。

比如“三山五岭八境台,十个铜钱买得来”,“三十六条街,七十二条巷。

”这两句民间顺口溜,就很形象地概括了古城赣州的地形地貌、人文景观、官署衙门的位置和部分街巷、道路得名的原因。

赣州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即便是信手拈来的一处风景,也有着太多的文化因子。

赣州城区西北隅的贺兰山上筑有一台,因其地树木葱郁,山势孤独而取名为“郁孤台”。

据说,郁孤台在唐朝代宗时就已见于记载,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在赣州任江西提典刑狱时,曾登台高吟“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郁孤台也因《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而名扬海内外。

苏东坡、文天祥及历代文人墨客,都曾寄高景之思,多有题咏。

好多次,我们陪着妈妈,从郁孤台前开始行走,在西津门登上古城墙,途经蒋经国先生的故居,沿北门到章、贡两江合流处(赣江由此而得名),欣赏“客家先民南迁纪念坛”,然后来到八境台。

弟弟常说,来赣州,就会寻找一种沧桑的感觉。

屹立在章、贡两水汇合处赣州城东北隅的古城墙上的八境台,始建于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台高三层。

登临此台,赣州八景(三台鼎峙、二水环流、玉岩夜月、宝盖朝云、储潭晓镜、天竺晴岚、马崖禅影、雁塔文峰)一览无遗,犹如身临其境。

有诗云:“遥望崆峒披纱,峰山白云闲;近瞰章贡奔流,赣江流水急。

”在八境台广场逗留了一会,我们又信步来到古城门建春门前。

赣州城区名胜古迹介绍

赣州城区名胜古迹介绍

赣州城区名胜古迹介绍赣州市作为中国江西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众多名胜古迹。

这些古迹不仅展示了赣州的历史和文化,也是游客了解这座城市的绝佳地点。

1. 赣州古城墙:赣州古城墙是中国唯一的宋代砖城,城墙平均高7米,现存城墙从东门经八境台到西门全长3600多米。

城墙上保留有宋元明清至民国时期数以万计的铭文城砖,被称为“江南宋城”。

2. 八境台:八境台建于北宋嘉祐年间,是赣州也是江西著名古迹之一。

它位于赣州老城区西北的贺兰山巅,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官署衙门的所在地,也是赣州的公共中心。

3. 灶儿巷:灶儿巷是赣州保留下来的众多赣派建筑历史文化街巷的一个典型代表。

它位于赣州市老城区的东部,是宋代赣州六街之一的阴街。

灶儿巷呈现出千年宋城的街景。

4. 古浮桥:赣州古浮桥,学名叫惠民桥,又称东河浮桥、建春门浮桥。

这座浮桥全长约400米,连接章江的两端,由100多只小舟板并束之以缆绳相连而成,始建于宋乾道年间,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5. 通天岩石窟:通天岩石窟是赣州最著名的古迹之一,被称为“中国南方第一石窟”。

通天岩景区包括观心岩、龙虎岩、忘归岩、通天岩、翠微岩五个岩洞,现存唐朝至宋代的石龛造像359尊,宋代至民国的摩崖题刻128品。

6. 赣州文庙:赣州文庙,又称孔庙,是纪念和祭祀孔子的庙宇,位于赣州市老城区,是一座典型的宋代建筑。

7. 江南宋城历史文化旅游区:这个旅游区包括五个历史文化街区,分别是郁孤台、姚衙前、灶儿巷、南市街和慈姑岭,是了解宋代赣州历史和文化的好去处。

总之,以上是赣州城区名胜古迹的介绍,赣州还有其他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如三百山景区、南武当山景区、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天龙山景区、上堡梯田、丫山风景区和关西围景区等。

这些景点不仅展示了赣州的自然美景,也反映了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宋城赣州,街巷曲幽——历史在这里承载,生活在这里变迁

宋城赣州,街巷曲幽——历史在这里承载,生活在这里变迁

宋城赣州,街巷曲幽——历史在这里承载,生活在这里变迁自古以来,赣州就是一座商业城市。

北宋时期,随着大余古驿道成为内陆通往沿海的主要外贸通道,赣州便成为水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得以迅速发展。

期间诸如世臣坊、买菜坡等以商业为主的一条条街巷开始成就。

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是赣州城市发展的传承与完善时期,赣州地处交通要汇,从而招引来了各地客商云集赣州。

一时之间,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一派繁华景象。

如今,赣州老城区内仍有着许多的巷陌,它们没有被林立的高楼所淹没,依旧诉说着当年古城赣州商业繁华的荣光。

以前在赣州城里有三十二条街、七十二条巷,有个顺口溜:“夜光山,二码头,三潮井,慈姑岭,五道庙,六合铺,七姑庙,八镜台,九曲巷,遇到了王老三,买了几块豆腐干,炒的好吃喷喷香。

”顺口溜说得正是这老街古巷的市井生活。

茶余饭后,街谈巷议。

天热,不少人干脆就搬了凳子,提壶喝茶,端着碗吃饭,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生生灭灭。

灶儿巷灶儿巷明代称姜家巷,因清朝初年很多衙役住在这里,而衙役统一穿的服装是黑色服装,叫皂色,所以有人把他们叫做皂役,他们住的地方就叫做“皂儿巷”。

后来谐音就变成了“灶儿巷”。

灶儿巷位于赣州老城区东北方,西与生佛坛前隔街相望,东与六合铺相临。

全长两百多米,整条古巷基本保留了清末民初的历史风貌。

光滑整洁的鹅卵小道、高大气派的传统门楼、错落有致的商业店铺,无不反映出灶儿巷当时的盛景。

保留在这条巷子里的主要建筑有店铺、作坊、宾馆、钱庄、衙署、民居等。

建筑风格也包括赣南客家建筑、赣中天井式建筑、徽州建筑以及西洋式建筑等流派,体现出城市建筑的多元性。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福建籍商人曹义兴来到赣州淘金,他一眼就相中了灶儿巷的这件店面,做起了自己的生熟烟丝生意。

因为经营有方,生意出奇的好,逐渐在整个赣南打开了市场。

灶儿巷的商铺不仅规模大,而且经营种类还非常丰富。

瑞昌生是一家经营五金铁器的商铺。

店主是高安人,因经营做的好,遂购置了这间店面兼做商铺和仓库。

赣州宋城作文400字

赣州宋城作文400字

赣州宋城作文400字第一篇:《赣州宋城,穿越千年的拥抱》那天下午,太阳还没落山,我和几个小伙伴就迫不及待地往宋城的方向奔去。

远远地就能看见那座古城楼,它就像一位慈祥的老者,静静地守候在那里,等着我们这些好奇的孩子去探寻它的秘密。

一走进城门,一股古色古香的气息扑面而来,恍若一下子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时代。

走着走着,突然听到一阵热闹的锣鼓声,循声而去,发现原来是宋城内的表演开始了。

一群穿着古代服饰的人正在表演杂技,他们身手矫健,动作敏捷,看得我目瞪口呆。

旁边还有卖糖画的小摊,那些糖画师傅手里的小勺子就像是魔法棒一样,轻轻几笔就能勾勒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孩子们围在周围,一个个都伸长了脖子,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精彩的瞬间。

继续往前走,来到了一片湖边,湖水清澈见底,偶尔还能看到几条鱼儿悠闲地游来游去。

湖边的垂柳随风轻摆,好像在跟过往的游客打招呼。

坐在湖边的石凳上,吹着微风,看着远处的古建筑,心里不由得感慨万千,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让人忍不住想要深入了解每一块石头背后的故事。

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晚,宋城也逐渐安静下来,只有偶尔传来的鸟鸣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离开的时候,回头望了一眼这座充满了故事的城市,心中满是对过去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憧憬。

我想,这就是宋城的魅力所在吧,它不仅仅是一处旅游景点,更是一个连接古今的桥梁,让我们有机会去触摸那段遥远的历史。

第二篇:《宋城印象,一段与时光对话的旅程》周末的时候,和家人一起去了一趟赣州宋城,原本只是想找个地方散散步,没想到却收获了一场与时光对话的奇妙旅程。

刚进到宋城里面,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那些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每一栋都透露着岁月的痕迹,让人不禁想象起几百年前这里的生活场景。

沿着青石板路慢慢走着,两旁都是各式各样的店铺,有的售卖着当地的手工艺品,有的则是传统小吃,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味。

我被一家卖油纸伞的小店吸引了过去,店主是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她耐心地向我们介绍着每把伞背后的故事,听着她的讲述,恍若每把伞都有了自己的生命,不再是简单的物品,而是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记忆的见证者。

宋城赣州——史、诗与食

宋城赣州——史、诗与食

宋城赣州——史、诗与食作者:周宝胜来源:《新领军者》2016年第01期山水无异,心有不同。

以走马观花的态度去观赏一座山、一座城,那么奇石、瀑布、古巷、美食并无太多差异,只有用心去品,山水、文化方能绽放不同。

而宋城赣州,就是这样一座城市,如同清茶,一饮而尽则淡而无味,闭目细品方有清香。

本次天津航空《寻找中国隐匿之美》江西站的第一个目的地,便是赣州。

青砖古瓦上的城市史东晋永和五年,南康郡守高琰在章水、贡水两江合流成赣江之处建立郡治,初设城郭,便是今日赣州的雏形。

到了北宋嘉佑年间,孔子第四十六代孙孔宗瀚在赣州(时称虔州)任地方最高军事长官时,见城墙长期受洪水侵蚀,于是用砖石包砌了夯土城墙。

其后北宋历任地方官又先后修建了西津门、建春门和镇南门,以及城门外的知政桥、东津桥、南桥三座浮桥,奠定了今日赣州宋城墙的基础。

迄今保存完好的赣州古城墙尚有3664米,据称是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宋城墙。

全国保有相当数量古城墙的城市,大多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曾为王朝都城或重要政治中心、本身规模宏大,例如北京、南京、西安;二是作为不同政权间拉锯的军事要地,例如襄阳,《神雕侠侣》中的一代大侠郭靖让其大出风头,而在正史中,也是南宋与蒙元长期交战之地。

而赣州的古城墙能够建立并保留下来,却有其独特之处:在地理位置上,赣州属于华东、华南、中南三个地理大区的交界处,距离北方传统政治中心较远。

王朝统一时,有一定的内部军事维稳压力,城防设施修建完整,到了南北分裂时,又可作为南方王朝的苟延残喘之所。

宋高宗被金军追得浮舟海上,没有带上当年有护驾之功的隆祐皇太后,这位皇太后就选择逃到了赣州,也让赣州成为了江西唯一一个中国正朔王朝建设过皇室贵族行宫的城市。

自然环境方面,赣州是一座江城,章江、贡江在八境台下汇合为赣江,滚滚北流注入长江,在哺育了江西人民的同时,也给赣州带来了多次洪灾。

在历次洪水中,赣州古城墙发挥了重要作用。

南宋文学家洪迈就在《容斋随笔》中记载,他在赣州任地方官时,有一年秋天连降暴雨,他便“多备土囊,壅诸城门,以杜水入”,利用城墙来防洪。

赣州千年宋城文化底蕴的现代解读研究

赣州千年宋城文化底蕴的现代解读研究

赣州千年宋城文化底蕴的现代解读研究摘要:赣州是我国当今保存最完好的北宋城,尤其是宋代文物最多的一座滨水城市,走进赣州古城如置身“宋城博物馆”,故有“江南宋城”之誉。

“一座赣州城,半部宋代史。

”赣州,别称“虔州”,江西南大门,是宋代36大城市之一,自古就是“承南启北、呼东应西、南抚百越、北望中州”战略要地。

章贡区是赣州主城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信息中心,是赣州全域旅游规划“一核三区”的核心区。

章贡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化璀璨,有宋文化、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等丰富的文化内容,文物名胜居全省之首,被誉为“宋城博物馆”,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本文重点对赣州宋城文化底蕴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赣州;江南宋城;文化;研究赣州老城1994年被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拥有其拥有八境台、古城墙、古浮桥、郁孤台等名胜古迹,并且这里是名人荟萃的历史高峰地区,拥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自然资源也绚丽多彩。

同时,这里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12处、市级28处、已公布挂牌的历史建筑362处。

这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可以称之为一座丰富的文物宝库。

所以,对赣州千年宋城文化底蕴进行解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面本文主要风景名胜、名人荟萃、客家摇篮、自然资源等方面进行了解读:一、风景名胜,让人流连忘返赣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富饶之地,章江和贡江这两条江滋养了这片土地,使这片土地产的肥沃,沿岸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

因此,在赣州这一座历史古城中,拥有许多风景名人,值得每一位游客流连忘返。

(一)八境台八境台坐落于赣州北八镜公园内,处于章江和贡江的汇合处,是赣州古城的典型象征,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八镜台建于北宋嘉祐年间,今台高三层,仿古建筑,全台高28.5米,总面积574平方米。

台依城墙而筑,原为木结构,几次毁于火。

1983年仿宋式重建。

飞檐斗拱,画梁朱柱,雄伟壮丽。

在当今,有许多晨练的人们,会在八镜台上亮丽的舞动,体现出了年轻的生命力量。

宋城赣州地名的文化透视

宋城赣州地名的文化透视

宋城赣州地名的文化透视
梁艳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11(000)014
【摘要】赣州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它地处赣、闽、粤三省交界处.位于赣江上游.特殊的地理优势使其城市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地名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自然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本文在全面收集、整理宋城赣州地名的基础上,归纳分析其地名的历史文化内涵.
【总页数】2页(P85-86)
【作者】梁艳
【作者单位】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从地名文化看赣州宋城的人文精神
2.古今地名道尽三镇地缘--武汉地名中的文化透视
3.赣州:客家摇篮,千年宋城
4.数字经济时代赣州宋城文化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分析
5.“王牌”在手不愁赢──江西赣州发挥档案优势为’94中国赣州宋城文化节服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游赣州宋城不夜城市的作文

游赣州宋城不夜城市的作文

游赣州宋城不夜城市的作文哎,说起赣州宋城那不夜城的景象,那可真叫一个热闹非凡,活色生香啊!你一踏进那地界儿,就像是穿越了时空隧道,直接从现代嗖的一下子飞回了宋朝,那感觉,啧啧,别提多带劲儿了!街道两旁,灯火通明,五彩斑斓的灯笼挂满了屋檐,红彤彤的,暖洋洋的,照得人心头那个舒坦。

走在这样的路上,你就像是走在了一条流动的彩虹上,每走一步都踏着光,踩着影,心情也跟着这光影摇曳起来。

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那叫一个热闹:“来来来,瞧一瞧看一看,正宗的宋朝小吃,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了!”“哎,这位客官,要不要来串糖葫芦,甜到心里头去喽!”还有那糖画师傅,手艺高超,三下五除二,一个活灵活现的小动物就呈现在你眼前,晶莹剔透,让人舍不得下口。

再往深处走,戏台上正上演着好戏呢!锣鼓喧天,丝竹悠扬,演员们穿着华丽的戏服,唱念做打,样样精通,看得人目不转睛,连连叫好。

特别是那青衣女子,水袖一挥,眼波流转,仿佛能勾走人的魂儿。

逛累了,找家茶馆歇歇脚也是极好的。

一壶好茶,几样精致的小点心,坐在窗边,看窗外人来人往,听耳边吴侬软语,那叫一个惬意。

茶香袅袅,时间仿佛在这里放慢了脚步,让人暂时忘却了尘世的烦恼。

当然啦,这赣州宋城不夜城可不仅仅是个吃喝玩乐的地方,它还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呢。

走在这些古老的街道上,你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音,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呼吸。

那些古老的建筑,每一砖一瓦都透露着岁月的痕迹,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

总之啊,这赣州宋城不夜城,就是一个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它用它的热闹、它的美食、它的文化、它的历史,紧紧地抓住了你的心,让你在享受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份沉甸甸的感动和回忆。

下次有机会,你可一定要亲自来体验一番哦!。

郁孤台:赣州的“宋城”

郁孤台:赣州的“宋城”

研学地点: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江西省赣州老城西北侧。

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由四贤坊、军门楼和花园塘、白马庙等历史古民居组成。

因为它曾是宋代赣州的公共活动中心,历代郡、州、府衙署所在地和文脉汇集处,留存了不少老建筑和历史人文古迹,被誉为“活态宋城博物馆”。

出门前的必修课:背一背苏东坡《过虔州登郁孤台》和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了解他们和郁孤台的历史故事。

56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程希谁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我的家乡就是一个既有风景又有故事的地方。

我的家乡在赣州,赣州有一个地方叫“宋城”。

“宋城”其实就是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它由四贤坊、军门楼和花园塘、白马庙等历史古民居组成。

这里曾是宋代赣州的公共活动中心,至今还保留着很多历史建筑。

来,随我到“宋城”一游吧——首先讲一讲四贤坊。

它是一座由石头雕刻而成的牌坊。

四根石柱下方上圆,上面那头还雕有祥云图案。

石柱把牌坊分成了三个“门”,中间“大门”的上门框分了四层:最下面的那层什么都没有,只是刻了一些花纹;再往上则刻了四位名人的名字:赵抃、周敦颐、刘彝、文天祥;第三层的最中间有三个金色大字:四贤坊。

最顶层则是牌坊的“屋顶”,“屋顶”上面还蹲着几头异兽。

在最中间的两根石柱中,有一幅金字对联,上联是:“赵抃疏险滩,刘彝福寿惠千古”,下联是:“濂溪创理学,文山丹心昭四贤”。

“铁面御史”赵抃、哲学家周敦颐、北宋著名水利专家刘彝、武将军文天祥,他们四人都为赣州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纪念他们,后人立了这座牌坊——四贤坊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四贤坊后面就是军门楼。

军门楼由城墙和城楼组成。

那城墙厚极了,由条石和方砖筑成的,看起来很坚固。

整个军门楼有3层楼那么高,宽和一间教室差不多。

在城墙的正中间,开了一个半圆形的城门。

城楼有两层,是由木质材料建成的,它们和其他的古代房屋差不多,都是红墙红门窗,翘屋檐和灰瓦,上面还插了一些小旗子。

赣州宋城作文400字

赣州宋城作文400字

赣州宋城作文
赣州,是一座千年古城。

她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有着许多令人赞叹的美景。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那美丽的宋城。

宋城位于赣州市章贡区章江北岸,与章江公园隔江相望。

它以其精美的建筑、优美的风景和悠久的文化内涵成为赣州一张亮丽的名片。

走进宋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喷泉,这座喷泉大约有10层楼那么高。

每当夜幕降临时,这座喷泉就会喷出五颜六色的水花,就像天上闪烁着五颜六色光芒的星星一般美丽极了!喷泉中间有一座雕像,是一位老妈妈背着她年迈多病的儿子在赶路,儿子还拿着一个小铁环做的小扇子在给老妈妈扇风呢!旁边还有一位身穿古装的小女孩在给一位老人做人工呼吸呢!
顺着喷泉往里走,就可以看到一个大大的广场。

广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有的在玩单杠、有的在玩滑梯、还有的在跳广场舞……广场周围还摆放着许多特色小吃呢!
继续往里走,就可以看到许多著名景点:有赵朴初故居、大型演出《宋城千古情》、大宋武侠城。

—— 1 —1 —。

赣州街巷文化初探

赣州街巷文化初探

赣州街巷文化初探作者:陈华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7年第10期[摘要]以赣州城市建设发展历程为依托,介绍古街巷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变迁,分析了古街巷命名的源流和典型代表,探寻它们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将赣州这座拥有22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的流金岁月和醇厚的东方魅力展现出来。

[关键词]赣州;街巷;文化内涵[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7)30-0053-02江西赣州作为闻名全国的历史文化古城,其历史源远流长,素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称。

作为古城主要交通路线的古街巷,与赣州城市的发展紧密相连。

从最早的阳街、阴街始至明清时期的“三十六条街,七十二条巷”分散于城市各处,每一条街巷都是构成赣州城市历史画卷的重要经纬。

一、赣州街巷史秦始皇时期,秦灭六国后,赣南从此被外界所认识。

公元前201年,即汉高祖六年,于赣州西南蟠龙设置赣县县治,赣州从此有了自己最早的名字。

东晋义熙七年(411年),郡城多次因战事迁移,直到梁承圣元年(552年)才迁回,并固定下来成为赣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唐朝,因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赣州进入繁荣的商贸时期,赣州城经济空前发达,一举成为当时全国四十个大州之一。

赣州极负盛名的郁孤台、古天竺寺、慈云寺等,便是这一时期建成的。

五代前期,赣州城的面积由北向南扩大至3平方公里,并修建了皇城、拜将台、百胜门、建春门、镇南门等大量的城市建筑物。

宋朝时期,经济繁荣,赣州是全国闻名的三十六座名城之一。

这一时期,中原南迁,大量汉民聚居于此,赣州成为有名的客乡,人口急剧增加,带来了城市的日益繁华。

城市建设空前发展,主要街道由两条迅速发展为六街,诸如五路口、州前、买菜坡、南市街、灶儿巷、瓷器街、六合铺等大量的街巷就此形成。

明清时期,赣州城市建设有了极大的发展,建筑了更多的房屋,细化了更多的街巷,有了更多的徽式、宅第式、旗楼式等多种形式的公房与私房、商家与住家,“三十六条街,七十二条巷”的顺口溜便于这个时期形成。

中国城市历史老照片,记忆中宋城赣州的建筑!

中国城市历史老照片,记忆中宋城赣州的建筑!

中国城市历史老照片,记忆中宋城赣州的建筑!过去的赣州一座活着的宋城赣州记忆江西的南大门、面积最大的地级市,赣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原中央苏区所在地、万里长征的起点城市,文天祥、周敦颐、海瑞、王守仁、辛弃疾等名人与赣州皆有不解之缘。

赣州是中国魅力城市之一,有着千里赣江第一城、江南宋城、客家摇篮等美誉。

方志江西将带读者一起回忆过去的赣州,见证这座城市的发展。

宋城古浮桥在宋代,赣州是全国36座大城市之一,这里保存着全国数量最多、最完整的宋代文物古迹,被专家学者誉为“宋城博物馆”,是活着的宋城。

城里留下的宋城古浮桥,见证了这座千年古城的历史沧桑。

原章江古浮桥章江、贡江两江在赣州合二为赣江。

赣州市建春门外的贡江上有一座古老的浮桥,学名叫惠民桥,又称东津桥、东河浮桥、建春门浮桥。

浮桥长约400米,由100多只小舟板并束之以缆绳相连而成,始建于宋乾道年间(1163——1173)、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由知军洪迈所建,连接章江的两端,每天定时开启,以便来往商船通行。

1976年前的八镜台八镜台建于北宋嘉佑年间(1065—1063),位于赣州市城北的章水和贡水合流处,是赣州古城的象征。

今台高三层,仿古建筑,全台高28.5米,总面积574平方米。

台依城墙而筑,原为木结构,几次毁于火。

1983年仿宋式重建。

飞檐斗拱,画梁朱柱,雄伟壮丽。

灶儿巷灶儿巷是赣州保留下来的众多历史文化街巷的一个典型代表。

灶儿巷明代称作姜家巷。

清初时很多衙役住在这里,而衙役统一穿的服装是黑色服装,叫皂色,所以有人把他们叫做皂役,他们住的地方就叫做“皂儿巷”。

后来谐音就变成了“灶儿巷”。

赣南骑楼骑楼,是近代商住两用的一种建筑。

赣南地区的骑楼与客家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客家骑楼文化。

骑楼楼上住人,楼下做生意,门前有长廊,屋檐连屋檐,店面连店面。

长的大概有几百米长,沿着长廊走,几乎晒不到太阳也淋不到雨,冬暖夏凉,居住很是惬意。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古城墙上的百姓赣州古城墙,始建于汉代,距今有2000年的历史,后来经过南宋、元、明、清、民国,历时900多年的不断修缮、加固,使赣州城形成了一道周长约7.5公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赣州三十六街七十二巷宋城文化历史精编本帖内容出自新浪微博:/u/2519699620! g" R. ^1 E# E/ o6 A6 `3 t9 g# V0 X7 o C* r7 S5 U/ n& O& r! K36街之江东庙街:北起大公路,南至厚德路,今健康路中段,今赣四中处,街以庙名。

江东庙又名圣嘉济庙,祭祀秦人石固——护国嘉济江东王,江东王信仰起源于赣州,传播至大江南北全国各地,道藏中存明宋濂《赣州圣济庙灵迹碑》一文。

四中前身为民国赣南中学,创始人为同盟会员革命家孔绍尧/view/3527473.htm。

今仅剩工商银行支行仍以此庙为名。

" U1 C7 e+ Q" N* P《爱莲说》作于赣州#赣州书院#之爱莲书院:清同治二年开设在督学试院古爱莲池遗址,位于东溪寺巷赣五中后,城墙下。

光绪廿八年废科举改为县立高等爱莲小学。

北宋嘉佑六年周敦颐任虔州通判,写下千古名篇《爱莲说》,在水东玉虚观办濂溪书院,讲授太极图说,庆历二年兴国知县程珦慕名将程颐,程灏二子送往拜师聆教,开宋明理学风气之先。

#赣州十最#之营角上的嘴:旧时营角上属于府城南郊,居民多为船家渔户的水上人家,平时男人们出水跑江湖,回来后便把一路沿途听到的消息,故事,逸闻趣事说与女人与孩子们听,久而久之营角上的妇孺们便习惯性喜欢议论传播甚至搬弄张家长李家短,以嘴出掉了名,过去讨媳妇,若是营角上的女人则断不敢娶。

老赣州知名酒家知多少:六合铺的宾谷馆,梁屋巷的群仙楼,建国路的章贡楼,均井巷的民志酒楼(营业至90年代,后迁卫府里),曾家巷的中山酒楼,九曲巷的张万盛酒家(后迁南京路),北京路的爵禄饭店,还有岭南酒楼,广东酒楼,金陵酒楼,时鲜楼,四海楼,桂花楼,不夜天等等。

#36街#之鸳鸯桥街:此街位于今厚德路中段,东至小南门,西止健康路,南通大井头,花园里.旧时此地为田塘低洼之地,有鸳鸯桥一座(解放前后仍在).因地处笔峰山(赣一中)庙宇林立繁华地带,故有许多男女香客借上香许愿之由在此鹊桥相识约会,渐成媒妁之市,为人牵线搭桥,成鸳鸯之喜.是男女光棍与媒婆的集结地。

5 x: {5 A. |- h4 k#72巷#之扬名巷:因赣州话口音讹称人民巷,东接文清路,西接武学巷,中通陈家巷.传原巷内有一杨姓老妇人乐善好施而又名杨婆巷.中段北侧是赣州商会理事,文清路京果海味铺徐宪武一门,徐是赣州《新民日报》《三民日报》创始人,赣州宣扬三民主义第一人,晚年隐居此巷,田塘数口,烽火大宅过起陶渊明式生活。

#72巷#之藕塘里:原名张公庙背,因有藕塘数口而俗称今名.东北端接盐官巷,马扎巷,西至城脚下.巷内有宗祠一座,为城内四大家族“邹刘何魏”之刘氏总祠,筹于同治八年,十年建成,占地50亩,祠铭曰"章贡精华,崆峒清淑,寐庙巍峨,楼台高矗".楹联:流环章贡秀峙崆峒幸山川别开生面,世衍俊宗家诒顾及大门第赖有传人。

0 W5 F6 n5 x2 Z: P' r) m, ?" y+ T0 ^#文化遗产#之赣州高跷:高跷在赣州有200年历史,赣州人把这种艺术俗称“高脚师”,近代之风俗延续自北洋军阀凯旋之后在刘氏宗祠前举行的庆典.故而百年来高跷团队一直都设在刘氏宗祠附近。

高跷分高、中、跑三种,高达一丈,低不到2尺.又有文武之分,武跷表演各种惊险的动作,文跷则是边走场边舞动双手表演。

#36街#之八角井街:今之东北路,北接三皇殿(今红会医院),南端口为宋代八角古井,街因井名.设有井神,初一十五供奉香蜡,端午下井洗刷,有专人管理,依牌取水,亦有挑夫代送.此街旧时极为繁华,商号,学校,医院,机关,五行八作皆有,今红旗商店处为赣州商会会长刘甲第开设的中华大旅社,通金鱼池赌场戏院,红极一时.#72巷#之忠节营:北接大公路,南至贺家坪,西接江东庙,中通府隍庙背.巷内原有精忠祠(岳庙),祠旁驻扎守城军营,故名.巷可通赣南中学(四中),知困小学,幼幼小学,幼幼中学,因靠近天主教会医院(市立医院),旧时以"闹鬼"出名.巷东有薛姓大宅,西侧靠四中操场处为我省著名民族实业家,赣南报业创始人刘树堂之宅:81/gnrb/html/2009-08/14/content_59472. htm三山五岭三山:笔峰山(今赣一中高地),夜光山(赣江路夜光山巷处,今拆),景凤山(今涌金门前景凤山巷处,一说为东胜山,但依照民国版本,应取景凤山)。

五岭:慈姑岭,百家岭,田螺岭,金圭岭(新赣南路西段南侧副食品公司宿舍处,今塞),桂家岭(南市街南段东侧,沙石公司处,今废)。

#八景台#即古城内八座景观楼台:八境台,郁孤台,拜将台(今姚府里儿童公园高地),章贡台(今市公安局北侧城墙处,清毁),凤凰台(今凤凰台巷),钓鱼台(今钓鱼台巷),龙凤台(今解放路风车巷南侧,已毁),高戏台(今大公路妇幼保健院处,民国毁)。

#十个铜钱#即十条带"前"街道:府前(新赣南路西段,清府衙)州前(建国路南段,州衙)县前(章贡路西段)道署前(南京路赣州公园南,道署衙门)总镇前(大公路中段,广场为原总镇衙门)参府前(大公路东段,军分区为参将府)府学前(阳明路西段,府学文庙)姚衙前(明代指挥使姚宅)生佛坛前,坛前(中山路有上坛道观)#买得来#即三处地名:卖钗坡(大公路东段至和平路南段,今卖菜坡餐馆处),厚德坊(今厚德路,路因坊名。

另有说法为修德巷,即今龙虎井巷),西来庵(大华兴街南段之庵庙)。

#还要添一个#即指的是天一阁,即今之照磨巷巷口阁楼,原名天一阁后巷,供奉水神,以防火灾。

#72巷#之马扎巷:北通西津路,南至新赣南路,中通挹翠楼巷,雷屋巷,盐官巷。

因处清府衙之右,又名府治巷,明代王阳明曾居此。

巷中有水西木材商郭氏一门,长子郭宗眭赣县县中校长,新赣南图书馆长,武汉大学教授,解放前赴美。

次子郭宗璞热心革命,女儿郭宗瑛中央大学毕业,民革成员,终生未嫁。

巷南居儿科名中医杨伯勤。

#赣州十最#:大庙里的神(今赣南剧院处),大码头的水(今南河路章江路口),二城门的风(镇南门第二道城门),营角上的嘴,光孝寺的钟(赣一中旁之光孝寺),忠节营的鬼,东门井的酒,坛子巷的娼,姚衙前的烟,阳明路的赌。

8 L' q+ P x: r+ I+ U$ L#赣州十最#之大庙里的神:老赣州有头康,二康,三康庙,以南门大街头康庙为最大最灵,因感恩康王赵构听从岳飞劝告而未屠城。

曾由今玉虚观方业儒道长主持,旧时大庙破旧阴森,抗战时期日寇几次火烧南大街皆被雨水浇灭,人皆传说康王现巨蟒显灵,便筹款重塑金身,庆祝抗战胜利,大庙前巷因此得名,60年代拆庙建赣南剧院。

#72巷#之陈家巷:北通扬名巷,南接大庙前,巷道曲折。

因地处镇南门壕塘(今填塞)脚下,水泽丰美,故原名池湖巷。

清末始名陈家巷,以巷内所住咸丰年间贡生陈传曜而得名。

陈氏以教书为业,极为孝敬双亲,早晚侍奉失明老母一丝不苟,广为南门一带百姓所称赞。

夹背邻居女儿感其孝道,自愿代为劳务,遂结成夫妻,成一段佳话。

0 _* y) u0 p+ l#赣州古井#之东园古井:原名东园前井,得名于明代总兵姚玺私宅东花园前(姚衙前1号)。

地处姚衙前,桥儿口,纸巷,曾家巷交汇处,掘于宋代,三大名古井之一,旁立碑文,记载古井历史。

井沿由整块巨型花岗岩凿空而成,直径约180cm。

民国时期全城大旱,汲至三天后见底,为大井套小井。

三江水满,唯此井尚未被淹,周围千余户靠此渡过难关。

6 l0 ^* m& M# i#赣州十最#之大码头的水:赣州处在黄金水道,自古码头众多,漕运繁荣。

大码头位于今天的南河路章江路口大榕树处(现仍有大码头社区),传说码头江底有金狮铜像随江水沉浮。

镇南门内外居民皆爱来此汲水,解放后的一二水厂亦设于此,而最早的南河浮桥也在此处,老电影《梅岭星火》开篇曾在这里取过外景。

9 E# [* B! q" \#赣州人物#之四贤坊:四贤坊位于今贺兰山下赣州电影院处。

坊内立有赵卞,周敦颐,文天祥,刘彝四知府之像,以纪念四位先贤对赣州的贡献。

赵卞修建章贡台,创虔州八境,周敦颐办濂溪书院,教化文章节义,文天祥据守虔州抵抗元兵,更不待言,刘彝构筑福寿沟,造福全城。

其实对于辛弃疾,岳飞,洪迈,苏轼,宋慈等等人,百姓都立祠庙以永纪恩情。

#赣州池塘#星罗棋布:清水塘,荷包塘,蕹菜塘,铁盔塘,狮子塘,花园塘,黄泥塘(黄土井巷),钵头塘(贺家坪),李王塘(八境台),广福塘,藕塘里,百家岭塘,姜太公塘,秤砣塘(高园上),大新开塘,孟衙塘,扬名塘,谢四塘,华萼塘,武学塘等等等等,再加上各大壕塘有上百口之多,如今填塘建楼,破坏了福寿沟功能,恶化了古城环境与气候。

#赣州古井#极多,著名的有:东园前井,乐园井,东门井,龙虎井,八角井,皇华井,三潮井,金家井,丹桂井,朝天门井,青龙井,七星井,凤眼井,金沙井,五栋房子井,豆芽井,均井,镇宁井(杨老井),慈姑井,太阴井,横木井,竹丝井,太尉庙井,龙船庙井,东溪寺井,牛皮井,大小井头,白塔井,青云井,石鼓井,四贤坊井等等,你知道多少呢?# w: F, s& W E" R& z% S#赣州庙宇#之白衣庵:大公路西段及文清路十字路口今工商银行一带,老地名为白衣庵,庵庙位于孝义巷东段北侧,供奉白衣大士观世音,清代香火旺盛,晚清民国逐渐颓败,演变为蒙馆子(私塾),1911年改为赣州最早之私立小学尹氏保粹小学(大二校前身)。

庵前有名井名皇华古井,上世纪末文清路中段商场因此井名为皇华商厦。

) m# e) R) J' A$ O% M5 B2 Y0 C#赣州庙宇#之上坛观:原名黄箓上坛,为黄箓斋醮科坛道场,位于今中山路中段建春门前,大坛前街与小坛前巷之名均源于此观,是古城内可确考的首座道观。

东晋永和年间建,明正德嘉靖间道士张存道重修,首辅大学士解缙题诗于殿阁曰:上坛观在府城东,地接汶潭水脉通,莫向楼前吹铁笛,月明惟怕引蛟龙。

8 R, s) T5 g# w6 i( _) g#赣州古井#之单井:单井位于曾家巷南端通天王寺空坪处,曾家巷原名单井巷,清末因巷内多为曾姓人家而改今名。

原来的单井已经在解放后湮没,但巷中仍存另两口私家古井。

图1,2位于曾家巷13号(图由罗汉岩摄).井栏由整块红砂岩凿空而成,高约50厘米,直径1米,厚16厘米。

: ]. d& O4 e& M+ J4 P: R#赣州庙宇#之五道庙:三十六街有五道庙街,街以庙名,址在今海会路与厚德路口处,今存小段五道庙巷。

旧称五显庙,庙中供奉道教五道之神。

五道神又称五道真君,五道转轮王,又有五显,五圣,五路,五通之名,神格众多,说法不一,实为东岳大帝之臣子,酆都阴冥之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