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月考试题(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时间120分钟,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硕果(shuò) 草率(shuài) 悠然(yōu) 潜心贯注(qián)
B.挚友(zhì) 迭起(dié) 咳嗽(sou) 鲜为人知(xiān)
C.卓越(zhuó) 校对(xiào) 薪金(xīn) 气冲斗牛(dǒu)
D.元勋(xūn)奠基(diàn)澎湃(bài)鞠躬尽瘁(cu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选聘深宵至死不懈契而不舍
B.谣言昼夜慷慨淋漓目不窥园
C.调羹绞肉锋芒毕露妇儒皆知
D.小楷吩咐一反即往深恶痛绝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B.爱出风头的他经常夸夸其谈,与别人争吵时锋芒毕露。
C.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荆楚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D.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毅然回国担任大学生村干部,六年来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运河》等。
B.《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C. 《孙权劝学》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D. 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生活化的、真实的鲁迅先生,让我们直面他伟大的人格。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鲁迅先生坐在那儿,和一个乡下的安静老人一样。
B.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自卫,中国人民是赞成限制核扩散的国家之一。
C.他想消化尽、吃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
D.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原因,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
6. 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竹里馆》中描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思恋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逢入京使》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思乡怀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名著(每空1分,共4分)
(1)祥子最大的梦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祥子开始是一个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人力车夫。经过三起三落后,他变成了一个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行尸走肉。
8.综合性学习(7分)
遂平中学七(1)班举行“我也追星”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也来参与。(1)本次活动中要办一份“我喜爱的明星”的手抄报,下面是其中的几个小栏目,请你增设两个。(2分)
成长史奋斗史名言录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请向同学们介绍你喜欢的一位名人,并说明喜欢的原因。(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中,一位同学收集了下面一则材料,阅读后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青少年中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美国球星迈克尔·乔丹,可有很多人不知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一位歌星到某地演出,有多名中学生竟然在旅馆门口等了三天三夜,等歌星签名留念。有些中学生能一字不误地记住几百首流行歌曲的歌词,却记不住20多个数学公式。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做9—13小题。(13分)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9.概括①—⑥段的大意。(3分)
10.闻一多研究唐诗宋词的目的是什么?(用文中原话回答)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