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圆形滚得快
幼儿园小班科学精品教案《圆形滚得快》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精品教案《圆形滚得快》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face57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99.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精品教案《圆形滚得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形状》,详细内容为“圆形滚得快”。
通过让幼儿观察、实践,解圆形物体滚动特性,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圆形,知道圆形物体特点;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能力;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能力;4.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圆形物体滚动速度概念;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能力,让幼儿掌握圆形物体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圆形物体(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其他形状物体(如正方形、三角形等)、计时器、实验道具;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圆形物品(如瓶盖、硬币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组织幼儿在操场上观察圆形物体(篮球、足球等)滚动;(2)引导幼儿讨论:为什圆形物体滚动得快?2. 例题讲解(1)出示圆形物体和其他形状物体,让幼儿观察、比较;(2)讲解圆形物体特点:边缘光滑、滚动速度快;(3)引导幼儿思考:为什圆形物体滚动得快?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在教室内寻找圆形物体,观察、比较、分析;(2)组织幼儿进行圆形物体滚动比赛,记录滚动速度;(3)让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学具制作自己圆形物体,并与其他形状物体进行比较。
(1)引导幼儿分享观察、实践过程中发现;(3)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继续观察、探索圆形物体滚动现象。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大圆形,标注“圆形”;2. 在圆形旁边画出其他形状,标注“正方形”、“三角形”等;3. 在圆形下方写上“滚动速度快”;4. 在其他形状下方写上“滚动速度慢”。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与家长一起寻找家中圆形物体,观察并记录它们滚动速度;2. 答案:圆形物体滚动速度较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解圆形物体特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能力。
幼儿园小班科学《圆形滚得快》教案设计
![幼儿园小班科学《圆形滚得快》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73ee16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0.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圆形滚得快》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形状》,详细内容围绕“圆形滚得快”这一主题,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观察和体验圆形物体的滚动现象,探索圆形与其他形状在滚动速度上的差异。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圆形的基本特征,知道圆形物体可以快速滚动。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圆形滚动速度与其他形状的差异。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圆形物体(如球、轮胎等)、正方形物体(如积木等)、计时器。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圆形物体(如球、轮胎等)和正方形物体(如积木等),让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哪个物体滚得快?”引发幼儿思考。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比较圆形和正方形物体的滚动速度,引导幼儿了解圆形物体滚得快的现象。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圆形和正方形物体,并比较它们的滚动速度。
5. 游戏环节(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圆形滚得快”游戏,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圆形滚动速度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圆形滚得快2. 内容:圆形物体:球、轮胎等正方形物体:积木等滚动速度:圆形物体滚得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比较圆形和正方形物体的滚动速度。
答案:圆形物体滚得快。
2. 作业要求: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圆形和正方形物体,进行滚动速度的比较,并将结果记录在作业本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体,了解它们的用途和特点,进一步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
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板书设计的内容布局。
幼儿园小班优秀科学教案《圆形滚得快》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优秀科学教案《圆形滚得快》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9326039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1.png)
幼儿园小班优秀科学教案《圆形滚得快》含反思I. 教学目标1.认识圆形物体的特征和形状;2.了解圆形物体具有滚动的特性;3.学习通过观察和实践,探究“圆形滚得快”的原因;4.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II. 教学内容1.圆形物体的形状和特征;2.圆形物体的滚动特性;3.实验探究:“圆形滚得快”现象。
III.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教师出示球、圆盘、圆环等不同形状的圆形物体,让幼儿观察、摸索,并询问幼儿这些物体有什么特征;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圆形物体都有圆周和半径两个特征。
2. 学习圆形物体的滚动特性1.教师让幼儿将圆形物体推动,观察圆形物体的运动;2.教师带领幼儿发现圆形物体滚动的特性,即圆形物体滚动时速度较快,而且是直线滚动;3.教师可借助幼儿的身体滚动,让幼儿感性理解圆形物体滚动的特性。
3. 实验探究:“圆形滚得快”现象1.教师在实验室或者大课间地带上铺好大理石板;2.教师让幼儿先观察铁球和水滴玻璃珠在平面上滚动的速度差异;3.教师让幼儿在大理石板上同时放置铁球、水滴玻璃珠、长方形滑板和圆形滑轮,让幼儿实验探究圆形滑轮“滚得快”现象;4.教师带领幼儿讨论发现圆形滑轮滚动速度较快,与其他物体滑动的速度相比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4. 总结反思1.教师可以让幼儿分享个人观察和实验结果,以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2.教师思考如何将此次实验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创造更多的科学教育课程。
IV. 教学反思此次教学中,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幼儿对“圆形滚得快”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以及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导孩子观察和实践等多种方法,让科学知识更加贴近孩子的生活,更加深入人心。
同时,在之后的教学中,要重视回顾、总结和反思,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发现新问题,从而更好地提高科学素养。
幼儿园小班科学《圆形滚得快》教案设计
![幼儿园小班科学《圆形滚得快》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5612161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a.png)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识别和命名圆形,了解圆形的特征。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能够观察到圆形滚动的特性,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难点:让幼儿能够通过实践操作,理解圆形滚动的速度与圆的大小、摩擦力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圆形教具、方形教具、三角形教具、不同大小的圆形玩具、计时器。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无障碍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形状的教具,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名字,提问:“你们知道圆形的特点是什么呢?”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2. 基本部分:(1)教师向幼儿讲解圆形滚动的速度与圆的大小、摩擦力的关系,进行示范实验。
(2)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观察圆形玩具滚动的速度,记录实验结果。
(3)教师与幼儿一起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幼儿发现圆形滚动的速度与圆的大小、摩擦力的关系。
3. 拓展部分:(1)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设计不同速度的圆形滚动游戏。
(2)幼儿进行游戏,感受圆形滚动的速度与乐趣。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圆形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教师还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确保他们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六、教学评价:1. 认知评价:通过课堂问答和实验操作,评估幼儿对圆形特征和滚动速度的理解程度。
2. 技能评价:观察幼儿在实践操作中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评价:关注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出的探究兴趣。
七、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观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圆形物体,并记录下来。
2. 主题活动:组织一次“圆形主题日”,让幼儿带来圆形物品,进行分享和交流。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实验环境安全,避免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受伤。
《圆形滚得快》幼儿园小班教案
![《圆形滚得快》幼儿园小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f7577d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d0.png)
《圆形滚得快》幼儿园小班教案1.1 课程背景1.1.1 为了让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了解圆形的特点和滚动的现象,我们设计了《圆形滚得快》这一教案。
1.1.2 通过观察和操作,孩子们能够感知圆形的属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1.1.3 本课程旨在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二、知识点讲解2.1 圆形的特点2.1.1 圆形是一种闭合的曲线,由无数个等距离的点组成。
2.1.2 圆形的每个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这个距离称为半径。
2.1.3 圆形没有角,只有一个圆心。
2.2 滚动的现象2.2.1 滚动是指物体在表面上连续不断地进行旋转运动。
2.2.2 圆形物体在平面上滚动时,每个点都沿着一个方向移动,这个方向称为滚动方向。
2.2.3 圆形物体滚动的速度与半径和表面摩擦力有关。
三、教学内容3.1 观察圆形3.1.1 请孩子们带来一些圆形物品,如玩具、餐具等。
3.1.2 让孩子们观察这些圆形物品,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3.1.3 引导孩子们发现圆形物品在滚动时的现象。
3.2 制作圆形滚动装置3.2.1 准备一些圆形纸片和瓶子。
3.2.2让孩子们将圆形纸片放在瓶子上,制作成滚动装置。
3.2.3 让孩子们尝试滚动装置,观察和记录滚动的现象。
3.3 探索圆形滚动的速度3.3.1 准备一些不同大小的圆形物品,如玩具、瓶子等。
3.3.2 让孩子们将这些圆形物品放在斜坡上,观察和记录滚动的速度。
3.3.3 引导孩子们分析滚动速度与圆形物品大小的关系。
四、教学目标4.1 让孩子们了解圆形的特点和滚动的现象。
4.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3 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让孩子们理解圆形滚动的速度与圆形物品大小的关系。
5.2 教学重点: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圆形的特点和滚动的现象。
以上是《圆形滚得快》幼儿园小班教案的前五个章节,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圆形滚得快》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圆形滚得快》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f7a6830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24.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圆形滚得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形状》,详细内容为圆形的特性及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圆形滚动速度的快慢。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知圆形,了解圆形的基本特性。
2.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通过观察比较不同形状滚动的速度。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能独立完成圆形滚动物品的制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圆形滚动速度快的原理。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认知圆形,了解圆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形物品(如球、轮胎等)、其他形状物品(如正方形、长方形等)、计时器、教学PPT。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圆形物品(如瓶盖、纸团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圆形物品,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引导幼儿关注圆形。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圆形滚动速度的实验,让幼儿观察圆形与其他形状滚动速度的差异,讲解圆形滚动速度快的原理。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圆形和其他形状物品,让幼儿分组进行滚动比赛,记录滚动时间,比较速度。
4. 动手操作(10分钟)教师指导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自己的圆形滚动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圆形滚得快》2. 内容:(1)圆形的基本特性(2)圆形滚动速度的原理(3)生活中的圆形物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家里或幼儿园的物品,找出圆形物品并记录下来。
(2)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一个圆形滚动作品。
2. 答案:(1)圆形物品示例:球、轮胎、瓶盖、硬币等。
(2)作品创意示例:圆形小汽车、圆形飞机、圆形轮船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了圆形的特性,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圆形滚动速度的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巩固。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其他形状的滚动速度,进行比较。
《圆形滚得快》小班科学教案——认识不同形态的滚轮
![《圆形滚得快》小班科学教案——认识不同形态的滚轮](https://img.taocdn.com/s3/m/19f13c95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b.png)
《圆形滚得快》小班科学教案——认识不同形态的滚轮认识不同形态的滚轮一、背景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滚轮的应用。
比如,自行车、电动车、滑板车等交通工具上的车轮,以及玩具中的轮子等,它们的滚轮形态大多为圆形。
那么,为什么我们常用的轮子都是圆形的呢?这就是需要了解的背景知识。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轮子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减小摩擦力。
如果我们要推动一件重物,为了减小摩擦力的影响,我们需要将这个重物放在一个滚动的物体上。
而轮子正是这个最理想的滚动物体。
当我们将重物挂在一个较小的滚动物体上时,比如滑板车上的小车轮,这个小轮子的滚动阻力就会比重物本身的摩擦力小得多。
此外,圆形的轮子在滚动的过程中,因为每个点与地面之间的接触点都处于沿着轮轴的同一水平线上,所以在不同的地面上滚动时,圆形的轮子能够很好地保持稳定,避免出现跳动的情况。
因此,我们能够看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使用的轮子都采用了圆形设计。
但在实际应用中,圆形的轮子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那么,不同形态的轮子又有什么特点呢?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圆形滚得快》这个小班科学教案,来认识不同形态的滚轮。
二、教学目的1.培养幼儿探究事物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提升幼儿对事物的感知和认知;2.认识不同形态的滚轮并进行探究,了解不同形态的滚轮在使用过程中的特点和差异;3.通过教学活动,让幼儿感受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乐趣,培养幼儿的科学知识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活动1.制作不同形态的滚轮模型为了更好地让幼儿探究不同形态的滚轮,我们可以先让幼儿动手制作不同形态的滚轮模型。
幼儿可以使用不同材料,比如纸板、木块、塑料杯等,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不同形态的滚轮。
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来发挥,以保证每个滚轮形态都能展示出来。
2.实验探究不同形态的滚轮的特点制作完成后,我们可以进行一下实验探究。
老师可以事先准备一段平坦的路面,比如教室里的一段地毯、木地板等。
蒲公英组合,在不同的路面上滚动不同形态的滚轮,让幼儿观察它们的滚动情况和速度。
幼儿园小班科学《圆形滚得快》教案设计
![幼儿园小班科学《圆形滚得快》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62a0410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2f.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圆形滚得快》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有趣的形状》第四章第一节,主要详细内容为认识圆形,通过实践活动,观察圆形物体的滚动现象,让幼儿感知圆形与其他形状在滚动速度上的差异。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圆形,了解圆形的基本特征。
2. 通过实践操作,使幼儿感知圆形物体滚动速度快的特点。
3.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思考的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圆形,了解圆形物体滚动速度快的特点。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比较、思考,得出圆形滚得快的结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形物体(如篮球、足球、圆形玩具等)、其他形状物体(如正方形积木、三角形玩具等)、计时器、教学课件。
学具:圆形卡片、画纸、画笔、剪刀、双面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准备一个篮球和一个正方形积木,邀请两名幼儿进行滚动比赛,观察哪个物体滚得快。
(2)幼儿实践操作,教师观察并引导幼儿关注比赛结果。
2. 讲解圆形概念(5分钟)(1)教师展示圆形物体,引导幼儿观察其特点。
(2)教师通过课件讲解圆形的基本特征,如边界线条流畅、角度相等等。
3.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出示圆形和正方形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
(2)教师讲解圆形卡片和正方形卡片在滚动速度上的差异。
4.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画笔、剪刀、双面胶,引导幼儿制作圆形卡片。
(2)幼儿将制作的圆形卡片与正方形卡片进行滚动比赛,观察滚动速度。
(2)教师提出问题,如:“生活中还有哪些圆形物体滚得快?”激发幼儿思考。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大圆形,标注“圆形”。
2. 在圆形周围画上几个小圆形,分别标注“边界线条流畅”、“角度相等”。
3. 在另一侧画上正方形,标注“正方形”。
4. 在正方形周围画上几个小正方形,标注“边界线条直角”。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观察并记录它们滚动的情况。
幼儿园小班科学《圆形滚得快》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圆形滚得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524d2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1b.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圆形滚得快》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形状》,详细内容为“圆形滚得快”,通过让幼儿观察和操作,探索圆形物体的滚动特性,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圆形的基本特征,知道圆形物体可以滚动。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欲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圆形物体滚动的原因。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圆形的基本特征,能够观察、比较不同形状物体的滚动速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形、方形、三角形积木各一块,小球一个,计时器一个。
学具:每人一份圆形、方形、三角形纸片,小球一个。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圆形物体,如球、轮胎等。
(2)让幼儿尝试推动这些圆形物体,观察它们的滚动情况。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圆形、方形、三角形积木,让幼儿观察它们的形状。
(2)教师示范推动积木,让幼儿观察哪种形状的积木滚动得最快。
(3)讲解圆形物体滚动快的原因。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圆形、方形、三角形纸片和小球,让幼儿进行小组合作,观察、比较不同形状物体的滚动速度。
(2)让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分享交流。
(2)让幼儿谈谈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大圆形,标注“圆形滚动快”。
2. 旁边分别画出方形、三角形,标注“方形、三角形滚动慢”。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圆形物体,记录它们滚动的情况。
2. 答案:圆形物体滚动得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关注幼儿对圆形滚动特性的理解程度。
2. 拓展延伸:让幼儿思考为什么圆形物体滚动得快,引导幼儿了解圆形与其它形状的区别。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关注圆形物体的应用,如轮子、球等。
幼儿园小班《圆形滚的快》教案
![幼儿园小班《圆形滚的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33207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cb.png)
幼儿园小班《圆形滚得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认识圆形,了解圆形的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滚动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圆形,了解圆形的特点。
难点: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圆形卡片、圆形玩具、画纸、彩笔。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圆形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圆形的特点,引导幼儿说出圆形的名称。
2. 教学主体:教师展示圆形玩具,让幼儿观察玩具的滚动,引导幼儿说出圆形滚动的特点。
3. 实践环节:教师指导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圆形,并让幼儿用自己的手滚动圆形玩具,观察滚动过程中圆形的特点。
4. 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圆形的特点和滚动的过程。
五、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让幼儿回家后,找一找家里的圆形物品,观察其滚动的特点,并和家长分享。
2. 作业目的:巩固幼儿对圆形的认识,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六、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和教具,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圆形和滚动的特点。
2. 实践操作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圆形玩具,观察滚动的原理。
3. 引导发现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发现圆形的特点和滚动的过程。
七、教学内容:1. 圆形的特点:圆形的定义、形状、大小等。
2. 滚动原理:圆形玩具滚动的原因、滚动的方式等。
3. 圆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圆形物品的例子、圆形图案的创意等。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展示圆形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圆形的特点,引导幼儿说出圆形的名称。
2. 讲解圆形特点:教师讲解圆形的特点,如形状、大小等。
3. 演示滚动原理:教师展示圆形玩具,讲解滚动的原因和方式。
4. 实践操作:教师指导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圆形,并让幼儿用自己的手滚动圆形玩具,观察滚动过程中圆形的特点。
5. 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圆形的特点和滚动的过程。
小班科学活动:圆形滚得快
![小班科学活动:圆形滚得快](https://img.taocdn.com/s3/m/35882463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5c.png)
小班科学活动:圆形滚得快圆形滚得快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小班科学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物体在不同形状下滚动的速度和特点。
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将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圆形物体滚动的快慢与其他形状的物体有何不同,并尝试解释其原因。
活动准备:- 准备几个不同形状的物体,如圆球、方块和三角形,最好使用相同大小的物体。
- 准备一段平滑的斜面,可以是一个板坡或者是放在书架上的一块木板。
- 准备一个计时工具,可以使用秒表或者手机计时器。
- 准备一张记录表格,用于记录实验结果。
活动步骤:1. 引入活动:向孩子们介绍滚动的概念,并讨论圆形物体滚动的特点。
问孩子们他们认为圆形物体为什么滚动得快,引发他们的思考。
2. 实验设计:向孩子们提出一个问题:“你认为圆形物体滚动的快慢与其他形状的物体有关吗?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想法。
”鼓励孩子们自己思考实验的步骤和材料,并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设计。
3. 实验进行:根据孩子们的设计,进行实验。
将不同形状的物体放在斜坡上,同时释放,用计时工具记录它们滚动到底部所用的时间。
4. 记录实验结果: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包括物体的形状和滚动到底部所用的时间。
5. 分析实验结果:让孩子们观察和比较实验结果,看看圆形物体是否滚动得更快。
鼓励他们解释实验结果,并思考为什么圆形物体会滚动得更快。
6. 总结活动:通过活动的讨论和总结,帮助孩子们理解圆形物体滚动得快的原因。
提醒他们要注意形状对物体运动特性的影响,并鼓励他们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参考问题:- 你注意到了什么?圆形物体滚动得更快吗?- 为什么圆形物体滚动得更快?有什么可能的原因?- 你可以从这个实验中学到什么重要的科学原理?-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应用到圆形物体滚动得快的原理?这个小班科学活动将激发孩子们的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物体运动的规律和科学原理。
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孩子们将能够深入探索圆形物体滚动得快的原因,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圆形滚得快》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圆形滚得快》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5f8bdb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4.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圆形滚得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材《身边的科学》第四章“有趣的形状”第一节“圆形滚得快”。
详细内容主要是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圆形物体的特点,探讨圆形滚得快的原因,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圆形,了解圆形物体的特点;2. 让幼儿通过实验发现圆形滚得快的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圆形,了解圆形滚得快的现象。
难点:引导幼儿通过实验观察,发现圆形滚得快的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形物体(如篮球、足球、圆形玩具等)、直线轨道、计时器。
学具:画有圆形的卡片、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各种圆形物体,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形状。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圆形有什么特点吗?”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圆形滚动的动画,让幼儿观察。
(2)教师提问:“为什么圆形物体滚动得这么快呢?”3.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圆形卡片,让幼儿自己动手画出圆形物体。
(2)幼儿分组,用剪刀剪下自己画的圆形,贴在直线轨道上。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圆形滚动比赛,记录滚动时间。
(1)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
5. 课后延伸(1)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体。
(2)家长协助幼儿记录观察结果,共同探讨圆形滚得快的原因。
六、板书设计1. 《圆形滚得快》2. 内容:(1)圆形的特点:边缘光滑、没有角、任意两点距离相等;(2)圆形滚得快的原因:边缘光滑,摩擦力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你最喜欢的圆形物体;(2)和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圆形物体,记录下来,并探讨圆形滚得快的原因。
2. 答案:(1)略;(2)示例:硬币、瓶盖、圆桌等。
圆形物体边缘光滑,摩擦力小,所以滚动得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圆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了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幼儿园小班科学《圆形滚得快》教案设计
![幼儿园小班科学《圆形滚得快》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57514d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32.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圆形滚得快》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形状》,详细内容为“圆形滚得快”。
通过让幼儿观察、实践,了解圆形的特性,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知道圆形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了解圆形的基本特征。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圆形的特性,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圆形物体(如球、圆形玩具等)、斜面、直尺、计时器。
2. 学具:画有圆形的卡片、彩泥、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圆形物体,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形状。
(2)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物体都是圆形的呢?圆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用直尺和斜面演示圆形物体滚动的过程,让幼儿观察并思考。
3.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发放画有圆形的卡片,让幼儿用彩泥制作自己的圆形物体。
(2)幼儿互相展示作品,交流制作过程中的发现。
4. 小组活动(10分钟)(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个圆形物体和一个斜面。
(2)小组合作,让圆形物体从斜面滚下来,观察滚动速度和距离。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圆形物体滚得快?”(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圆形滚得快》2. 板书内容:(1)圆形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2)圆形特性:滚动时速度快,不易改变方向。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圆形物体,观察它们的特点,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1)圆形物体:球、车轮、硬币、饼干等。
(2)特点:滚动时速度快,不易改变方向。
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圆形滚得快》教案
![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圆形滚得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578c76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11.png)
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圆形滚得快》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形状》,详细内容为“圆形滚得快”。
通过让幼儿观察和操作圆形物体,使其了解圆形的特点,并探究圆形滚动速度的规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圆形的特点,能够辨别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圆形滚动速度的规律。
教学重点:认识圆形,培养幼儿观察、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形物体(如球、圆形玩具等)、直尺、计时器、画有圆形的卡片。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双面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准备一个圆形物体(如球),邀请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个是什么形状吗?它和其他形状有什么不同?”让幼儿自由发表观点,引导幼儿关注圆形的特点。
2. 教学活动(10分钟)(1)教师展示画有圆形的卡片,引导幼儿认识圆形。
(2)组织幼儿进行“找一找”游戏,让幼儿在教室内找到圆形物体,并与其他形状进行比较。
(3)教师演示圆形物体滚动,让幼儿观察并记录滚动速度。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两个不同大小的圆形物体,提问:“你们猜一猜,哪个圆形物体滚得快?”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并给出答案。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在画纸上画出圆形,并剪下来。
(2)组织幼儿进行“圆形滚动大赛”,比较不同大小、材质的圆形物体滚动速度。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圆形,标注“圆形”。
2. 旁边列出圆形的特点:边缘光滑、没有角、大小不一。
3. 另一侧列出滚动速度规律:直径越大,滚动速度越快。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一找,家里的圆形物体。
请幼儿回家后,找一找家里的圆形物体,并记录下来。
答案:略2.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圆形物体。
请幼儿画一画自己最喜欢的圆形物体,并简单描述。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圆形滚得快》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圆形滚得快》](https://img.taocdn.com/s3/m/0807668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34.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圆形滚得快》教学目标1.了解圆形2.了解圆形在运动中的特性3.学会观察、探究和实验教学准备1.圆形物体(如球、轮胎、碗等)2.平滑操场或教室地面3.安全栏杆或篱笆4.计时器教学内容导入新知1.学生集体观察老师手中的圆形物体。
2.与学生互动讨论物体的形状、颜色等基本特征。
3.引导学生思考圆形物体的运动特性,例如在平滑表面上,圆形滚动时速度是否是均匀的。
4.提问学生,举例说明圆形物体在生活中使用的场合。
实践操作1.带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
每组分配一种圆形物体。
2.在操场或教室地面上设置安全栏杆或篱笆,用于防止物体滚出范围。
3.计时器开始计时,让学生把圆形物体滚到预定线路的终点处。
记录圆形物体滚动的时间。
4.重复实验,以取得更多数据,以确定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5.把结果呈现在一个班级统计表上。
总结提高1.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圆形物体在滚动时的运动规律,并运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圆形滚动的速度、加速度、惯性等相关概念。
2.学生使用他们在本实验中所掌握的知识,开始学习如何以简单的方式记录数据和分析数据。
3.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和数据的分析,发现和分享其它学生有关圆形和传动的经验和知识。
4.老师指导学生,让学生自主研究如何可以控制圆形滚动的时间。
教学反思1.教师可以设计更多的实验以教授圆形的科学原理。
2.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分享各自的实验数据,一起进行分析,相互学习、交流。
3.学生的思维有障碍时,老师应当暂停教学,多做引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圆形相关的知识。
4.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复习,回顾实验结果以及如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圆形滚得快》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圆形滚得快》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db3bcb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e1.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圆形滚得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有趣的形状》中的第三章《圆形滚得快》。
本章节详细内容为:让幼儿通过观察、实践,了解圆形的特性,掌握圆形物体滚动速度的概念,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圆形,知道圆形的基本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幼儿了解圆形物体滚动速度的规律。
3. 培养幼儿合作、探究、分享的学习品质,提高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圆形物体滚动速度的规律。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圆形,培养幼儿观察、实践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形物体(如球、圆形玩具等)、直轨道、斜轨道、计时器。
学具:画有圆形的卡片、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在教室里观察各种圆形物体,让幼儿找出生活中的圆形,引导幼儿关注圆形的特点。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圆形物体,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圆形的特点。
(2)教师通过举例,让幼儿了解圆形物体滚动速度的规律。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演示直轨道和斜轨道上圆形物体的滚动速度,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滚动速度的快慢。
4.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幼儿在教室内寻找圆形物体,进行滚动比赛。
(2)幼儿分组,利用学具画圆形,剪下来后进行滚动速度比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圆形滚得快》2. 板书内容:(1)圆形的特点:边缘光滑、没有角、各点到中心距离相等。
(2)圆形物体滚动速度规律:斜轨道滚动速度快于直轨道。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小朋友们在家里找一找,有哪些圆形物体?(2)观察这些圆形物体滚动时,速度是否会受到斜度和摩擦力的影响?2. 答案:(1)生活中的圆形物体有:球、硬币、圆桌、车轮等。
(2)圆形物体的滚动速度会受到斜度和摩擦力的影响,斜度越大,滚动速度越快;摩擦力越大,滚动速度越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分享,让幼儿对圆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掌握了圆形物体滚动速度的规律。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圆形滚得快》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圆形滚得快》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feba2c5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3e.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圆形滚得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有趣的形状》中的第三章《圆形滚得快》。
本章节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圆形,了解圆形的特点,观察圆形物体滚动的情况,探索圆形物体滚动的速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圆形,了解圆形的基本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感受圆形物体滚动的速度,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圆形物体滚动速度的概念。
教学重点:认识圆形,观察圆形物体滚动的情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圆形物体(如球、轮胎等),计时器,尺子。
2. 学具:画有圆形的卡片,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圆形物体,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形状,引出圆形的概念。
(1)教师展示球、轮胎等圆形物体,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形状。
2. 讲解:讲解圆形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教师通过PPT展示圆形的特点,如没有角、边缘光滑等。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观察、思考,加深对圆形特点的理解。
3. 实践:观察圆形物体滚动的情况,探索圆形物体滚动的速度。
(1)教师设置滚动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圆形物体滚动的速度。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用尺子测量圆形物体的直径。
(1)教师示范如何用尺子测量圆形物体的直径。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学会测量圆形物体的直径。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画出一个圆形,并用尺子测量其直径。
(1)学生用彩色笔在画有圆形的卡片上画出一个圆形。
(2)用尺子测量所画圆形的直径,并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圆形滚得快》2. 板书内容:(1)圆形的特点:没有角、边缘光滑(2)圆形物体滚动速度规律:越大滚得越快(3)测量圆形直径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一个圆形,并用尺子测量其直径。
2. 答案:所画圆形的直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达到了教学目标。
《圆形滚得快》幼儿园小班教案
![《圆形滚得快》幼儿园小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bfd4ac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a3.png)
《圆形滚得快》幼儿园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圆形,了解圆形的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积极参与活动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圆形,了解圆形的特点。
2. 学习用圆形进行创作,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3. 开展圆形滚动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圆形教具(如圆形卡片、圆形玩具等)。
2. 画纸、画笔、彩色笔等绘画材料。
3. 音乐播放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圆形教具,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圆形的名称。
2. 讲解:教师讲解圆形的特点,如边缘光滑、没有角等。
3. 实践:幼儿用圆形卡片进行创作,如画圆形、剪圆形等。
4. 游戏:幼儿分组进行圆形滚动游戏,观察圆形滚动的路线和速度。
五、作业:1. 回家后,让幼儿找一找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如硬币、轮子等,并描述圆形的特点。
2. 家长协助幼儿用圆形物品进行家庭创意活动,如用圆形玩具摆出有趣的图案等。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创作和实践环节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圆形特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在游戏环节,观察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对圆形概念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延伸:1. 开展关于圆形主题的探索活动,如制作圆形手工制品、探索圆形在自然界中的例子等。
2. 通过故事、歌曲等形式,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圆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3. 组织家长参与的活动,如圆形物品展示会,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分享圆形物品的乐趣。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活动安全,避免幼儿在操作圆形物品时受伤。
2.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九、家长沟通与合作:1. 通过家长会、通讯等方式,向家长介绍教学内容和目标,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2.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活动,如家庭创意活动,增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
幼儿园小班科学《圆形滚得快》教案设计
![幼儿园小班科学《圆形滚得快》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dc3e141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a.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圆形滚得快》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了解圆形物体在平面上滚动的现象。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幼儿发现圆形物体滚动的特点,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4.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圆形物体。
2. 观察和了解圆形物体在平面上滚动的现象。
3. 尝试用多种方法让圆形物体滚动。
4. 发现圆形物体滚动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观察和了解圆形物体在平面上滚动的现象。
难点:让幼儿发现圆形物体滚动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圆形物体(如圆球、圆盘等)、平面(如桌面、地面等)、记录表格。
2.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圆形物体。
五、教学过程:1. 引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圆形物体滚动吗?滚动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滚动得快还是慢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圆形物体滚动的现象。
2. 观察圆形物体滚动:让幼儿自由观察圆形物体在平面上的滚动现象,引导幼儿注意滚动的速度和声音。
3. 尝试让圆形物体滚动:让幼儿用自己的圆形物体尝试在平面上滚动,观察滚动的速度和方向。
4. 讨论圆形物体滚动的特点:引导幼儿发现圆形物体滚动时速度的变化,以及滚动的方向。
5. 记录圆形物体滚动的结果:让幼儿将自己的观察结果记录在记录表格上。
6. 分享发现:让幼儿相互展示自己的记录表格,分享圆形物体滚动的特点。
7. 总结:引导幼儿总结圆形物体滚动的特点,如滚动速度、方向等。
8. 拓展活动:让幼儿尝试用其他形状的物体滚动,观察和比较不同形状物体滚动的特点。
9. 结束语: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圆形物体滚动的现象,发现了圆形物体滚动的特点。
你们觉得滚动有什么趣呢?下次我们再来探索其他有趣的现象。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观察、操作和分享。
2. 评价幼儿对圆形物体滚动特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关注幼儿在探索过程中的合作、分享和交流能力。
七、教学建议:1. 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以满足幼儿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科学新课程标准教材科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小班 /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小班科学活动:圆形滚得快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科学的内容,有利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通过科学探究以及实验活动,学生们能够学会尊重事实,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学会根据所学知识大胆猜想并实践检验,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幼儿园幼儿园小班科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发现圆形积木比方形、三角形积木滚得快的现象。
2、培养对探索活动的兴趣,发展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小筐、筐中有长方、圆、方、三角积木各一块。
2、圆柱体铁罐、铅笔、电池、玩具轮子等能滚的物体若干。
3、活动前搭好每人一组斜板。
活动准备:
一、组织幼儿操作和观察:
1、小朋友你们喜欢滑滑梯吗?
2、许多积木也想来滑滑梯,看看是哪些形状的积木?
3、请小朋友把你箩筐里的积木拿出来一个一个放在那边的滑滑梯上请它们滑滑梯,看看这些积木是不是滑得一样快?等会儿讲给大家听好吗?
二、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讨论并提出下一步操作要求:
1、圆积木、方积木、三角积木滑滑梯是不是滑得一样快?
2、这次举行个滑滑梯比赛,三块积木同时滑滑梯、看谁滑得最快、更会儿讲给大家听好吗?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讨论:
1、刚才你的积木滑滑梯比赛时,谁滑得最快?
2、老师也来玩滑滑梯比赛,请小朋友当裁判,看谁滑得最快。
3、老师总结:
圆积木比方积木、三角积木滚得快,也滑得快。
所以,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的轮子多是圆圆的,这样就开得快了。
六、延伸活动:
1、老师这儿还有许多玩的东西,请你们每人选一样能滚得快的东西。
2、你选的是什么?你怎么知道它滚得快的?
3、请小朋友把你选的东西拿到下面的大滑滑梯上去滑吧!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