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复习考点小结

合集下载

软件工程复习总结 最新范文

软件工程复习总结  最新范文

《软件工程》学科复习总结★第一部分:软件工程概述第一章软件工程概述1、软件工程的定义及其概念☐软件工程是①将系统化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过程,即将工程化应用于软件开发和管理之中,②对①中所选方法的研究。

2、软件生命周期模型(三个阶段、八个步骤)☐三个阶段:定义、开发、维护☐八个步骤:(定义阶段)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开发阶段)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与单元测试、综合测试;(维护阶段)运行维护。

3、软件过程模型中模型举例☐瀑布模型、快速原型化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RUP(Rational统一过程)☐Rational Unified Process,RUP 统一软件开发过程补充:☐瀑布模型(传统瀑布模型、带信息反馈的瀑布模型)☐快速原型化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4、软件工程方法学的三要素(1)过程:获取高质量软件所需要的一系列任务框架(活动)、任务完成顺序、以及质量保证点和项目管理------做什么;(2)方法:过程中规定各项任务中采取的技术方法------如何做;(3)工具:为方法应用提供自动或半自动支持环境★第二部分:统一建模语言(UML)第三章类图1、类图的概念及作用(补充)☐概念:类图是描述类、协作(类或对象间的协作)、接口及其关系的图。

类图是逻辑视图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对系统的静态结构建模,涉及到具体的实现细节。

☐作用:类图常用来描述业务或软件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关系。

☐表示方法:类名、属性、方法2、按照关系的性质,关联分为哪四种,其图形如何表示?☐关联分为:包含、泛化、依赖、实现四种☐包含(分为聚合和组合)⏹聚合:类之间的一种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体现了一种层次结构,整体类位于⏹组合: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聚合(强聚合),聚合中的每个部分只能属于一个整体;表示类之间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整体与部分具有相同的生存期。

(组合的图形)◆举例:☐ 泛化:表示两个类元间“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大二软件工程知识点总结

大二软件工程知识点总结

大二软件工程知识点总结本文将对大二软件工程中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和复习相关内容。

以下是大二软件工程的知识点概述:一、软件生命周期软件生命周期是指从软件开发的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

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等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文档和工具支持。

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中最重要的一步,它确定了软件系统的需求和功能。

需求分析的过程包括问题定义、需求获取、需求分析与建模等。

2.设计设计是根据需求分析阶段确定的需求来设计软件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

常用的设计方法有结构化设计和面向对象设计。

3.编码在编码阶段,程序员会按照设计文档进行编码,将逻辑结构转化为计算机可执行的程序代码。

编码过程需要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

4.测试测试是确保软件系统按照需求和设计要求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等。

常用的测试方法有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5.部署与维护在完成开发和测试后,软件需要部署到目标环境中并进行维护。

部署包括安装、配置和运行等步骤。

维护包括Bug修复、功能增强和性能优化等。

二、软件开发方法论软件开发方法论是指用于管理和组织软件开发过程的一套准则和规范。

常见的软件开发方法论有瀑布模型、迭代模型和敏捷开发等。

1.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软件开发的经典模型,它按照线性顺序依次完成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部署等阶段。

缺点是无法适应需求变更和快速迭代的需求。

2.迭代模型迭代模型是在瀑布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迭代和循环的概念,将开发过程划分为多个迭代周期。

每个迭代周期都包含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部署等阶段。

3.敏捷开发敏捷开发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迭代、适应变化的开发方法。

它强调团队合作、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和频繁交付可用软件。

敏捷开发方法有Scrum、XP和Kanban等。

三、软件工程方法与工具软件工程方法和工具是辅助软件开发的工具和技术。

软件工程重点总结(5篇)

软件工程重点总结(5篇)

软件工程重点总结(5篇)第一篇:软件工程重点总结软件的定义: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软件包括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在结构化程序设计时代,程序的最小单位是向对象程序设计时代,程序的最小单位是类,在类中封装了相关的数据及指令代码。

软件的特性:形态特性、智能特性、开发特特性、维护特性、废弃特性、应用特性。

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支撑软软件危机的表现:软件开发周期长、成本高、软件危机发生的原因:(1)缺乏软件开发的工作的计划很难制定。

(2)软件人员与用户的交流存在障碍。

(3)软件开发过程不规范,缺少方法论和规范的指导,开发人员各自为战,缺少整体的规划和配合,不重视文字资料工作,软件难以维护。

(4)随着软件规模的增大,其复杂性往往会呈指数级升高。

(5)缺少有效的软件测评手段,提高用户的软件质量差,在运行中暴露出大量的问题,轻者影响系统的正常使用,重者发生事故,甚至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

首次提出“软件工程”的概念的时间是1968年。

按工程化的原则和方法组织软件开发工作是软件工程的定义:软件工程是指导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性学科,它以计算机科学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为指导,采用工程化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进行软件的开发和维护,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是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以较少的代价获得高质量的软件并维护它。

软件工程的目标是运用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衡量软件的质量的六个特性:功能性、可靠软件生存期的三个时期:软件定义、软件开定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做什么”的问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开发过程中的典型文档包括:软件需求规格计说明书、用户手册。

各个阶段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问题定义与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编码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软件运行和维护。

典型的软件生存期模型包括瀑布模型、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等(喷泉模型)。

瀑布模型的特点:1)阶段间具有顺序性和依赖性。

软件工程知识点总结

软件工程知识点总结

软件工程知识点总结软件工程知识点总结1.软件工程概述1.1 软件工程定义1.2 软件工程的重要性1.3 软件生命周期2.需求分析与规格说明2.1 需求分析过程2.2 需求获取方法2.3 需求规格说明的要素2.4 需求跟踪与变更管理3.软件设计3.1 软件设计原则3.2 结构化设计方法3.3 面向对象设计方法3.4 数据库设计3.5 用户界面设计4.软件开发4.1 编码规范4.2 编程语言选择4.3 软件构建工具4.4 软件测试4.5 版本控制5.软件项目管理5.1 项目计划与进度管理 5.2 软件开发过程模型 5.3 团队协作与沟通5.4 风险管理6.质量保证与软件维护6.1 质量保证方法6.2 软件维护类型6.3 软件维护活动6.4 软件退役与替换附件:________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请附上相关文档、图表等)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1.软件工程:________指将系统化的、规范化的、可量化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的工程学科。

2.需求分析:________确定用户对软件系统需要的功能、性能和约束等方面的要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3.软件设计:________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软件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各组成部分的详细设计方案。

4.软件开发:________根据软件设计的方案,进行编码和调试,最终可执行的软件系统。

5.软件项目管理:________对整个软件项目进行计划、协调、控制和有效地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6.质量保证:________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技术,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确保其满足用户的需求和要求。

7.软件维护:________对已投入使用的软件进行修复性、适应性、完善性和预防性等各方面的修改和改进。

软件工程知识点总结

软件工程知识点总结

软件工程知识点总结软件工程是研究和应用用于软件开发的方法和技术的学科领域,它涵盖了软件需求、设计、开发、测试、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在软件工程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和应用。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软件工程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软件开发生命周期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是指软件开发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组织和管理方式。

常见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阶段。

其中,需求分析阶段是确定软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设计阶段是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系统框架和模块设计,编码阶段是实现设计的过程,测试阶段是验证软件系统是否符合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维护阶段是对已经发布的软件进行更新和修复。

二、面向对象编程面向对象编程(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简称OOP)是一种软件开发的编程范型。

在面向对象编程中,将问题抽象为对象,通过封装、继承和多态等机制来组织和管理对象。

在面向对象编程中,类是对象的抽象,对象是类的实例。

通过封装和隐藏内部实现细节,提供公共接口来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

三、软件需求工程软件需求工程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第一步,旨在明确软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软件需求工程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规格和需求验证等工作。

需求获取阶段通过与用户的交流来识别用户的真正需求。

需求分析阶段是将获取的需求进行整理和分析,确定软件系统的需求规格。

需求规格是软件系统的需求规定书,它描述了软件系统的各种功能和性能要求。

需求验证是对开发的软件系统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其符合需求规格。

四、软件设计原则软件设计原则是指在软件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一些准则和原则。

常见的软件设计原则包括开闭原则、单一职责原则、迪米特法则、接口隔离原则和依赖倒置原则等。

开闭原则要求软件系统的设计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单一职责原则要求一个类只负责一个单一的功能。

迪米特法则要求一个对象应该尽可能少的与其他对象发生相互作用。

软件工程师复习重点梳理总结心得

软件工程师复习重点梳理总结心得

软件工程师复习重点梳理总结心得软件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要掌握其中的关键知识点和技能,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和复习。

在我过去的学习和准备中,我总结了以下几个重点梳理,希望能够对同行们的复习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需求工程需求工程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对用户需求的获取、分析和定义。

软件工程师不仅要具备技术能力,还需要能够与用户进行有效的沟通,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可执行的计划和设计。

在需求工程的复习中,我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需求获取方法:既可以通过直接与用户交流,也可以通过观察和调研等方式获取需求信息。

需要了解各种需求获取方法的优缺点,并掌握其具体应用场景。

2. 需求分析与描述:需求分析是将用户需求转化为软件规格说明书的过程。

在复习中,应重点学习如何分析需求,识别其重要性和优先级,并准确地将其描述出来。

3. 需求验证与确认:需求验证是确保软件系统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

在复习中,要掌握需求验证的方法和技巧,如原型验证、测试用例设计等。

二、系统设计和开发系统设计和开发是软件工程师的核心技能之一,它涉及到软件架构、模块设计、编码规范以及与其他团队成员的协作等方面。

在复习中,我着重关注以下几个重要点:1. 软件架构设计:学习并掌握常见的软件架构设计模式,如MVC、MVVM等,以及它们的适用场景和优缺点。

2. 模块设计与接口:模块设计是将软件系统划分为独立的、可重用的模块的过程。

在复习中,需要熟悉常见的模块设计原则和方法,并了解如何设计良好的模块接口。

3. 编码规范与质量保证:编码规范是保证团队成员编写一致性和高质量代码的基础。

在复习中,需要熟悉常见的编码规范,并了解如何通过代码审查、单元测试等方式保证代码的质量。

三、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涉及到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方面。

在复习中,我关注以下几个关键点:1. 测试策略与计划:在复习中,需要了解不同的测试策略和方法,并学习如何制定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环境的搭建等方面。

软件工程一二章知识点总结

软件工程一二章知识点总结

软件工程一二章知识点总结一、软件工程概述1.1 软件工程定义软件工程是指将系统化、规范化、可靠化、高效化地开发、维护和管理软件的过程。

它包括了一系列的方法和工具,旨在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1.2 软件危机软件危机是指在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包括进度滞后、成本超支、质量不高等。

软件工程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些软件危机。

1.3 软件工程的目标软件工程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并且使得软件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1.4 软件工程的原则软件工程有七大原则,包括可管理性、稳定性、可维护性、灵活性、可重用性、可移植性和高效性。

1.5 软件工程的特点软件工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包括软件的不可见性、复杂性、变化性和一致性。

软件开发过程要充分考虑这些特点。

1.6 软件危机的原因软件危机主要是由于软件的复杂性、需求的不断变化、开发过程的管理不善和技术水平的不足等诸多原因导致的。

要解决软件危机,就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软件开发。

二、软件生命周期2.1 软件生命周期模型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是描述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模型。

常见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包括瀑布模型、原型模型、迭代模型、螺旋模型、敏捷开发模型等。

2.2 软件生命周期阶段软件生命周期通常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等不同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和目标。

2.3 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软件开发中最经典的一种模型,它将软件开发过程分为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五个阶段,严格按照顺序进行。

该模型适用于需求变化不大的项目。

2.4 原型模型原型模型是一种以原型开发为基础的模型,它能够快速生成原型,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需求,并且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需求的变化。

2.5 敏捷开发敏捷开发是一种迭代、灵活、快速响应需求变化的软件开发方法。

它强调团队合作、交付价值、持续改进和迭代开发。

三、需求工程3.1 需求工程定义需求工程是指对需求进行理解、规范、记录和验证的过程。

软件工程考点总结

软件工程考点总结

软件工程考点总结《软件工程考点总结》软件工程这门课学下来,整体感觉就像在搭建一座复杂的大楼,从基石开始一块块往上垒,一个环节没做好,整座大楼都可能不稳。

一、具体收获1. 软件生命周期模型从最初的瀑布模型开始,那就像一条从山顶直泻而下的瀑布,每个阶段界限分明,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一个接一个,顺序执行。

要特别注意在需求分析阶段得尽可能把需求搞清楚,不然就像盖房子地基没打牢,后面越盖问题越多。

我之前看过一个小项目,就是因为前期需求分析没做好,以为用户就需要简单的功能,结果做到一半用户提出很多新的需求,整个项目计划全乱了。

还有敏捷开发模型,这就比较灵活了,强调要能够快速响应需求的变更。

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群灵活的小蚂蚁在合作盖房子,哪里有变化就立刻调整方向去应对。

它把一个大项目分解成好多小的迭代,每个迭代都有计划、开发、测试和交付的过程。

2. 软件需求工程搞清楚用户到底想要什么是非常关键的。

需求获取就像侦探去搜集线索一样,要用到问卷调查、用户访谈等各种方法。

回想起来才发现,当初在做一个案例分析的时候,对用户需求的挖掘不够深入。

比如说只问了表面上想要的功能,却没有深入到背后的业务逻辑,结果做出的软件功能虽然有,但是不符合用户真正的工作流程,这是个很深刻的教训。

3. 软件设计这里有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之分。

总体设计就像是给房子画个大蓝图,确定整个建筑的结构框架,有哪些模块,模块之间怎么连接。

详细设计就是每个屋子的布局、水电怎么装之类的细节了。

比如在设计一个电商系统时,总体设计要确定有用户模块、商品模块、交易模块等,详细设计就要细化到每个模块里面的数据结构、算法之类的。

4. 软件测试软件测试的目的就是找软件里的错误和缺陷。

白盒测试像是在房子内部仔细检查每一根电线是否接好,从内部逻辑结构出发进行测试。

黑盒测试则像只看房子外面的功能是否正常,不关心内部结构。

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测试用例的设计,要覆盖各种情况。

软件工程复习总结

软件工程复习总结

软件工程复习总结第一篇:软件工程复习总结第1章1什么是软件危机,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消除软件危机的途径。

落后的软件生产方式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计算机软件需求,从而导致软件开发与维护过程中出现一系列严重问题的现象。

软件维护费用的急剧上升,直接威胁计算机应用的扩大;软件生产技术进步缓慢,是加剧软件危机的重要原因。

既要有技术措施,又要有必要的组织管理措施。

2什么是软件,软件的精确定义。

软件是程序以及开发、使用和维护程序所需的所有文档.。

3软件工程的精确定义,软件工程的7个特征,7基本原理。

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

1,软件工程关注于大型程序的构造;2,软件工程的中心课题是控制复杂性;3,软件经常化;4,开发软件的效率非常重要;5,和谐地合作是开发软件的关键;6,软件必须有效地支持它的用户;7,在软件工程领域中是由一种文化背景的人替具有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人创造产品。

基本原理:1,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2,坚持进行阶段评审;3,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4,采用现代程序设计的技术;5,结果应能清楚地审查;6,开发小组的人员应该少而精;7,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

4软件工程方法学的精确定义,它的三要素。

二种方法学,面向结构,面向对象3个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两种方法学:1传统方法学2面向对象方法学 5什么是软件生命周期,它有哪几个阶段(8个阶段),各个阶段分别做什么,这些阶段的重要性。

一个软件从定义到开发、使用和维护,直到最终被弃用,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通常把软件经历的这个漫长的时期称为生存周期。

阶段:1问题定义2可行性研究3需求分析4总体设计5详细设计6编码和单元测试7综合测试8软件维护6软件过程的精确定义,它与软件工程的关系,它的各种模型,各种模型的优缺点,适用范围。

软件过程为一个为建造高质量软件所需完成的任务的框架,它规定了完成各项任务的工作步骤。

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第2章1什么是可行性研究,它的目的,它的任务,可行性研究是在项目建议书被批准后,对项目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是否可行所进行的科学分析和论证。

软件工程知识点总结(一)

软件工程知识点总结(一)

软件工程知识点总结(一)引言概述软件工程是一门与软件开发相关的学科,它关注的是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和工具来开发高质量的软件。

本文将对软件工程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概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

正文内容一、软件生命周期管理1.需求分析:明确软件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和性能要求,通过与用户的沟通和讨论来获取需求。

2.软件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软件系统的架构和组件的结构,定义软件模块和接口。

3.编码与测试:根据设计文档,编写软件代码,并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确保软件的质量。

4.软件发布和维护:将软件部署到用户环境中,并进行后续的问题修复和版本升级。

5.软件退役:当软件不再需要使用时,进行软件的退役和数据的保存,确保软件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二、软件开发模型1.瀑布模型: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一系列确定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输入和输出。

2.敏捷模型:强调迭代和增量的开发过程,通过短周期的迭代周期来逐步完善软件。

3.螺旋模型:将风险管理引入到软件开发过程中,通过不断迭代的过程来降低风险。

4.原型模型:在软件开发之前,先快速创建一个原型,与用户进行交互,以获取用户的反馈和需求。

5.增量模型:将软件系统分解为多个部分,逐步完成各个部分的开发和测试。

三、软件需求工程1.需求获取:通过需求访谈、直接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来获取软件需求。

2.需求分析: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详细分析和整理,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需求建模:使用UML等建模工具将需求转化为可视化的模型,明确需求的关系和结构。

4.需求验证:通过测试和评审等方式,验证需求是否满足用户的期望和系统的要求。

5.需求变更管理:在软件生命周期中,对需求进行变更管理和控制,确保软件开发的稳定性。

四、软件设计原则和模式1.单一责任原则:一个类或模块只负责完成一个职责或功能。

2.开闭原则:软件实体应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3.依赖倒置原则:高层模块不依赖于底层模块,二者都依赖于抽象接口。

软件工程师常见考点总结

软件工程师常见考点总结

软件工程师常见考点总结软件工程师是现代社会中备受追捧的职业之一,拥有扎实的软件工程知识和技能,对于求职者来说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软件工程师的考试重点,本文将对软件工程师常见考点进行总结,为考生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一、软件工程基础知识在软件工程师考试中,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考点。

考生需要熟悉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软件生命周期:了解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

2.软件开发模型:掌握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型,如瀑布模型、迭代模型、敏捷开发等,并了解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3.软件需求工程:学习如何进行需求分析、需求建模和需求规格化等工作,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并确保软件质量。

4.软件设计原则:熟悉常用的设计原则,如单一职责原则、开闭原则、里氏替换原则等,能够应用于实际的软件设计中。

5.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了解测试的方法和技术,包括黑盒测试、白盒测试、自动化测试等,并掌握如何进行缺陷管理和质量评估。

二、编程语言和工具作为软件工程师,掌握一门或多门编程语言是必不可少的。

在考试中,编程语言和工具的相关知识也是重要的考点。

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内容:1.掌握一门主流的编程语言,如Java、C++、Python等,熟练运用其语法和特性,并了解常见的开发框架。

2.了解常用开发工具和集成开发环境(IDE),如Eclipse、Visual Studio等,掌握其基本功能和使用技巧。

3.熟悉版本控制系统(如Git)的使用方法,能够进行代码管理和协同开发。

4.掌握常用的调试工具和技术,能够快速定位和解决程序中的错误。

三、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结构与算法是软件工程师考试中的重要考点,掌握好这部分知识对于求职者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1.了解常见的数据结构,如链表、栈、队列、树等,能够熟练运用其基本操作。

2.掌握常用的排序和查找算法,如冒泡排序、快速排序、二分查找等,了解它们的原理和性能分析。

软件工程师重点考点解析与总结

软件工程师重点考点解析与总结

软件工程师重点考点解析与总结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工程师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职业。

作为一名软件工程师,是否能够掌握关键的考点,对于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软件工程师的重点考点进行解析与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广大软件工程师更好地备战考试。

一、软件开发流程与模型软件开发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的成败。

因此,理解软件开发流程与模型是软件工程师必备的核心知识。

这部分的重点考点包括:1. 瀑布模型:介绍瀑布模型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了解各个开发阶段的任务和产出物。

2. 敏捷开发:了解敏捷开发的基本原理,掌握Scrum、XP等敏捷开发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 增量开发:了解增量开发的概念和步骤,掌握增量开发与瀑布模型的区别与联系。

4. 原型开发:了解原型开发的目的和优势,掌握原型开发的几种常见方法。

二、需求工程与需求分析需求工程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整个软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在需求工程与需求分析的考点中,重点包括:1. 需求获取:了解需求获取的常见方法,包括面谈、问卷调查、观察等,掌握各种需求获取方法的优劣势。

2. 需求分析:掌握需求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需求建模、需求验证和需求管理等。

3. 用例建模:理解用例建模的概念和目的,掌握用例建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4. 需求规格说明:了解需求规格说明的格式和要求,掌握如何编写完整、准确的需求规格说明文档。

三、软件设计与构建软件设计是软件工程师必须要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

在软件设计与构建的考点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内容:1. 结构化设计:掌握结构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模块化、信息隐藏、模块间的接口设计等。

2. 面向对象设计:了解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类图、时序图、活动图等面向对象设计方法的使用。

3. 设计模式:熟悉常见的设计模式,掌握它们的原理和适用场景,如单例模式、工厂模式、观察者模式等。

4. 架构设计:了解软件架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架构模式,如MVC、微服务架构等。

软件工程师复习重点总结

软件工程师复习重点总结

软件工程师复习重点总结软件工程是一门专注于开发、维护和管理软件的学科。

作为一名软件工程师,了解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是至关重要的。

在软件工程师的复习中,有一些重点知识需要特别关注和总结。

本文将就软件工程师复习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和梳理,以帮助广大软件工程师备考。

一、软件开发生命周期1. 需求分析阶段: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涉及到与用户对话,理解用户需求,并将其转化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2. 设计阶段:设计阶段需要根据需求分析阶段的规格说明书,对软件进行整体架构设计,包括模块划分、算法设计和库的选择等。

3. 编码阶段:编码阶段需要根据设计阶段的设计文档,采用合适的编程语言进行编码实现,并编写测试用例对代码进行测试。

4. 测试阶段:测试阶段主要用于验证软件是否符合需求,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等。

5. 上线和维护阶段:软件完成测试后,可以进行上线部署,并根据用户反馈进行软件的维护和升级。

二、编程语言和算法1. 编程语言:在软件工程中常用的编程语言包括Java、C++、Python等,掌握一门或多门编程语言将有助于完成各类软件开发任务。

2. 算法和数据结构:算法和数据结构是软件工程师需要具备的核心知识,掌握常见的算法和数据结构,例如排序算法、查找算法、链表、树等,有助于提高程序的性能和效率。

三、软件工程方法和模型1. 敏捷开发:敏捷开发是一种以迭代、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软件开发的方法,通过灵活的需求变更和持续的用户反馈,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和质量。

2. 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一种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它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需求、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阶段,并严格按照顺序进行。

四、软件工程管理1. 配置管理:配置管理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包括版本控制、配置控制和变更管理等,确保软件的可追溯性和可控性。

2. 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指对软件开发项目进行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项目的目标和交付高质量的软件产品。

软工重要知识点总结

软工重要知识点总结

软工重要知识点总结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是一门研究如何应用科学和工程原则,以及管理方法,对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过程加以系统化的学科。

在软件工程领域,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1. 软件开发过程软件开发过程是指从需求分析到软件交付的整个过程。

常见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有瀑布模型、迭代模型和敏捷模型。

其中,瀑布模型适用于需求比较稳定的项目,迭代模型适用于需求变化较快的项目,而敏捷模型则更加注重快速交付和用户反馈。

2. 需求工程需求工程是软件工程的核心环节,它负责收集、分析、规范和管理用户需求。

需求工程师需要与用户充分沟通,确保准确理解用户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可执行的软件需求规格。

需求工程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规格和需求验证等步骤。

3. 软件设计原则软件设计原则是指在软件设计阶段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以确保软件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

常见的软件设计原则包括单一责任原则、开闭原则、里氏替换原则、依赖倒置原则、接口隔离原则和迪米特法则等。

遵循这些原则可以提高软件系统的质量和可维护性。

4. 软件测试与调试软件测试是验证软件系统是否满足需求的过程。

常见的软件测试方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等。

软件调试是解决软件中的错误(bug)的过程,常用的调试工具有断点调试和日志输出。

软件测试和调试是确保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

5. 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项目管理是指对软件开发项目进行组织、计划、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项目管理包括项目计划、需求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

良好的软件项目管理可以提高项目成功的几率,降低风险。

6. 软件质量保证软件质量保证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对软件质量进行监控和管理的活动。

常见的软件质量保证方法有代码评审、性能测试、安全测试和用户体验测试等。

软件质量保证旨在提高软件质量,确保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7. 软件配置管理软件配置管理是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软件配置项进行管理和控制,以保证软件配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软件工程期末复习要点归纳总结

软件工程期末复习要点归纳总结

软件工程期末复习要点归纳总结软件工程是指在软件开发的全过程中,应用工程的原理、方法和经验对软件进行开发、运行和维护的过程。

在软件工程这个学科中,包括了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构建、软件测试、软件维护等多个阶段和技术。

下面是软件工程期末复习的要点归纳总结:1.软件开发过程模型-瀑布模型:各个阶段按顺序进行,每个阶段完成后不可回溯。

-增量模型:将软件划分为多个增量,每个增量独立进行开发。

-螺旋模型:将软件开发过程分为多个循环,每个循环都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开发和测试。

-迭代模型:将软件开发过程分为多个迭代,每个迭代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开发和测试。

2.软件需求工程-需求获取:通过需求采集、用户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需求。

-需求分析:对需求进行整理、分类、抽象和规范化,得出系统需求。

-需求规格说明:将需求规格化为需求文档,包括用例、用例图、领域模型等。

-需求验证:通过评审、原型验证等方式验证需求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3.软件设计-结构化设计:通过模块化、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方式进行软件设计。

-面向对象设计:通过类、继承、多态等面向对象的概念进行软件设计。

-架构设计:设计软件的整体框架和组件之间的关系。

-接口设计:设计软件的各个组件之间的接口。

4.软件构建-编码:根据设计文档进行编码,可以使用编程语言、集成开发环境等工具。

-调试:通过调试工具,对程序进行调试,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修复。

-集成:将各个模块集成到一起,进行整体测试,确保功能的正确性。

-部署:将软件部署到目标环境中,确保软件能够正常运行。

5.软件测试-单元测试:对软件的最小单元进行测试,如函数、方法等。

-集成测试:对软件的各个模块进行整合测试,确保模块之间的协调性。

-系统测试: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确保系统满足用户需求。

-验收测试:由用户对软件进行测试,验证软件是否满足用户需求。

6.软件维护-改正性维护:修复软件中的错误。

-适应性维护:根据用户需求,对软件进行功能扩展。

软件工程复习考点小结.doc

软件工程复习考点小结.doc

《软件工程》考点小结1、软件工程的定义及软件工程的研究内容?软件工程研究的内容包括软件开发方法、软件开发模型、软件支持过程和软件管理过程。

软件工程是研究软件开发和软件管理的一门工程学科。

2、软件工程五个面向实施理论?“五个面向理论”是指“面向流程分析、面向数据设计、面向对象实现、面向功能测试、面向过程管理”,它是在综合“四种开发方法”各自的优点之后提出的软件工程实施理论,是对前者的继承与发展。

3、什么是“软件生命周期模型”,常用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有哪些?软件生命周期由哪5个阶段构成?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是指在烬个软件生命周期中,软件开发过程应遵循的开发路线图。

或者说,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是软件开发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

瀑布模型、增量模型、送代模型、原型模型、XP等模型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4、简述瀑布模型与迭代模型之间的关系?在宏观上,迭代模型是动态模型,瀑布模型是静态模型。

在微观上,迭代模型与瀑布模型都是动态模型。

在迭代和瀑布模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瀑布模型与迭代模型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论:要认识与掌握某-客观事物,必须经历由宏观到微观的多次反复的过程。

只有从宏观上反复迭代儿次,才能看清全貌,掌握审物的宏观发展规律。

只有•从微观上反复迭代几次,才能吃透每个细节,掌握事物的微观发展规律。

5、何谓软件的“功能模型” ?功能模型是描述系统能做什么,即对系统的功能、性能、接口和界面进行定义。

6、“容错技术”的定义?容错就是当由于种种原因在系统中出现了数据、文件损坏或丢失时,系统能够自动将这些损坏或丢失的文件和数据恢复到发生事故以前的状态,使系统能够连续正常运行的一种技术。

7、何谓软件的“快速原型法” ?快速原型法就是在系统开发之初,尽快给用户构造一个新系统的模型 (原型),反夏演示原型并征求用户意见,开发人员根据用户意见不断修改完善原型,直到基本满足用户的要求再进而实现系统,这种软件开发方法就是快速原型法。

软件工程期末复习要点归纳总结

软件工程期末复习要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软件工程学概论1、软件危机产生的原因软件本身的特点:难于维护、逻辑复杂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方法不正确:忽略需求分析重要性、轻视软件维护课本表述:1、软件不同于硬件,它是计算机中的逻辑部件而不是物理部件2、软件不同于一般程序,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规模庞大,而且程序的复杂性将规模的增加而呈现指数上升;3、软件本身特有的特点确实给开发和维护带了一些客观困难4、软件开发与维护有关的许多错误认识与做法有关忽略需求分析,轻视软件维护5、对用户要求没有完整准确的认识就匆忙开始着手编写程序6、在软件不同阶段进行修改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很不相同的2、软件危机的表现什么是软件危机1、成本高:2、软件质量得不到保证:软件质量问题导致失败的软件项目非常多3、进度难以控制:●项目延期比比皆是●由于进度问题而取消的软件项目较常见●只有一小部分的项目能够按期完成4、维护十分困难:▼软件维护的多样性▼软件维护的复杂性▼软件维护的副作用3、克服软件危机1、管理的角度:软件开发过程的研究、文档的标准化以及人员的交流方式等2、软件开发方法的研究结构化软件开发方法, 面向对象的开发4、软件工程的定义概括的说,软件工程师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和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以经济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并有效地维护它,这就是软件工程;1、软件工程就是建立和使用一套合理的工程原理,从而经济地获得可靠的、可以在实际机器上高效运行的软件;2、①把系统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应用于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的过程,也就是把工程应用于软件.②研究①中提到的途径总之:软件工程是应用计算机科学、数学及管理科学等原理开发软件的工程;他借鉴传统工程的原理、方法,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为目的;5、软件工程的本质特性1、关注与大型程序的构造2、中心课题是控制复杂度3、软件经常变化4、开发软件的效率非常重要5、和谐的合作是开发软件的关键6、软件必须有效地支持它的用户7、在软件工程领域中通常由具有一个文化背景的人替另外一种文化背景的人创造产品6、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1、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2、坚持进行阶段评审3、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4、采用现代程序设计技术5、结果应能清楚地审查6、开发小组应该少而精7、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软件工程学包含3个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7、软件生命周期1、概念:软件生命周期由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运行维护也成软件维护3个时期组成;2、内容:1、问题定义回答“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写出关于问题性质、工程目标和工程规模的书面报告2、可行性分析回答”对于问题是否有行得通的解决办法“,即探索问题是否值得去解,是否有可行的办法3、需求分析确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标系统必须做什么“,确定目标系统必须具备哪些功能,得到需求规格说明书;4、总体设计回答”概括地说,应该怎样实现目标系统“,确定程序由哪些模块组成以及模间的关系5、详细设计回答”应该怎样具体地实现这个系统呢”,确定实现模块功能所需要的算法与数据结构6、编码和单元测试写出正确的容易理解、容易维护的程序模块,然后仔细测试每个模块7、综合测试通过各种类型的测试及相应的调试是软件达到预定要求8、软件维护通过各种必要活动是系统持久地满足用户需求8、生命周期模型1、瀑布模型传统瀑布模型特点:1、阶段间具有顺序性与依赖性2、推迟实现的观点3、质量保证的观点瀑布模型优点:1、可强迫开发人员使用规范的方法例如:结构化技术;2、严格规定每个阶段必须提交的文档;3、要求每个阶段交出的所有产品都必须通过验证;缺点:1、“瀑布模型是由文档驱动的”成为主要缺点适用范围:适合于用户需求明确、完整、无重大变化的软件项目开发;2、快速原型模型适用范围:用户不能给出完整、准确的需求说明,或者开发者不能确定算法的有效性、操作系统的适应性或人机交互的形式等情况;3、增量模型特点:1、反复的应用瀑布模型的基本成分和原型模型的迭代特征,每一个线型过程产生一个“增量”的发布或提交,该增量均是一个可运行的产品;2、早期的版本实现用户的基本需求,并提供给用户评估的平台;优点:1、在较短时间内向用户提交可完成部分工作的产品;2、逐步增加产品功能可以使用户有较充裕的时间学习和适应新产品,从而减少一个全新的软件可能给客户组织带来的冲击;缺点:1、软件体系结构必须是开放的;2、开发人员既要把软件系统看作整体;又要看成可独立的构件,相互矛盾;3、多个构件并行开发,具有无法集成的风险;4、螺旋模型基本思想:使用原型或其他方法来降低风险;适用范围:适用于内部开发大规模软件项目;优点:1、对可选方案和约束条件的强调有利于已有软件的重用,也有助于把软件质量作为软件发的一个重要目标2、减少了过多测试或测试不足3、维护和开发之间并没有本质区别缺点:1、风险驱动,需要相当丰富的风险评估经验和专门知识,否则风险更大2、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工作量加大,软件开发成本增加5、喷泉模型特点:喷泉模型是一种以用户需求为动力,以对象为驱动的模型,主要用于采用对象技术的软件开发项目;该模型认为软件开发过程自下而上周期的各阶段是相互迭代和无间隙的特性;6、Rational统一过程RUP重复一系列周期,每个周期由一个交付给用户的产品结束;每个周期划分为初始、细化、构造和移交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围绕着五个核心工作流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分别迭代;第二章可行性研究1、概念目的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不是解决问题,而是确定问题是否值得去解决;2、可行性研究任务了解客户的要求及现实环境,从技术、经济和社会因素等三方面研究并论证本软件项目的可行性,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制定初步项目开发计划;即对软件开发以后的行动方针提出建议;3、研究内容(1)技术可行性使用现有的技术能实现这个系统吗(2)经济可行性这个系统的经济效益能超过它的开发成本吗(3)操作可行性系统的操作方式在这个用户组织内行得通吗(4)法律可行性新系统开发是否会侵犯法藤、集体或国家利益4、数据字典1、内容1、数据流2、数据流分量即数据元素3、数据存储4、处理2、作用对于数据流图中出现的所有被命名的图形元素在字典中作为一个词条加以定义,使得每一个图形元素都有一个确切的定义;第三章需求分析1、需求分析的任务(1)确定对系统的综合要求(2)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3)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4)修正系统的开发步骤2、获取需求的方法(1)访谈(2)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3)简易的应用规模说明技术(4)快速建立软件模型3、实体-关系图P63、层次方框图P68和IPO图P694、结构化分析模型●数据流图:描绘当数据在软件系统中移动时被变换的逻辑过程,指明系统具有的变换数据的功能,是建立功能模型的基础●实体-联系图:描绘数据对象及数据对象之间的关系,用于建立数据模型;●状态转换图:指明了作为外部事件结果的系统行为;描绘了系统的各种行为模式称为“状态”和在不同状态间转换的方式;是行为建模的基础第四章总体设计1、模块独立性与耦合性P97(1)模块化把程序划分成独立命名且可独立访问的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子功能,把这些模块集成起来构成一个整体,可以完成指定的功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模块化的优点:1.使软件结构清晰,容易设计也容易阅读与理解2.容易测试与调试,提高可靠性3.提高软件的可修改性4.有助于软件开发工程的组织管理(2)模块独立的重要性○有效的模块化即具有独立的模块的软件比较容易开发出来○独立的模块比较容易测试和维护(3)耦合衡量不同模块彼此间互相依赖连接的紧密程度,耦合要低,即每个模块和其他模块之间的关系要简单1、数据耦合:两个模块之间通过参数交换信息,而且交换的信息仅仅是数据2、控制耦合:传递的信息中有控制信息3、特征耦合:当把整个数据结构作为参数传递而被调用的模块只需要使用其中一部分数据元素4、公共环境耦合:两个或多个模块通过一个公共环境相互作用5、内容耦合:出现一下情况之一,则为内容耦合:1、一个模块访问另一个模块的内部数据2、一个模块不通过正常入口而转到另一个模块的内部3、两个模块有一部分代码重叠4、一个模块有多个入口数据耦合<控制耦合<特征耦合<公共环境耦合<内容耦合(4)内聚P99衡量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内聚要高,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特定子功能信息隐藏P96应该这样设计和确定模块,使得一个模块内包含的信息过程和数据对于不需要这些信息的模块来说,是不能访问的2、启发规则1、改进软件结构提高模块独立性2、模块规模应该适中3、深度、宽度、扇入、扇出都应适中4、模块的作用域应该在控制域之内5、力争降低模块接口的复杂度6、设计单入口、单出口模块7、模块功能应该可以预测3、层次图和HIPO图P1024、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P104(1)概念面向数据流设计就是把信息流映射成软件结构,信息流的类型决定了映射的方法;信息流包括变换流、事物流;(2)变换分析与事务分析P1055、小结i.进行软件结构设计遵循的最主要的原理是模块独立原理ii.抽象和求精是一对互补概念iii.软件工程师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得出一些很有参考价值的启发式规则iv.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是进行软件结构设计的常用途径v.用形式化的方法由数据流图映射出软件结构第五章实现1、选择程序设计语言为了使程序容易测试和维护以减少软件的总成本,所选用的高级语言程序应该有理想的模块化机制,以及可读性好的控制结构和数据结构:为了便于调试和提高软件可靠性,语言特点应该是编译程序能够尽可能多地发现程序中的错误;为了降低软件开发和维护的成本,选用的高级语言应该有良好的独立编译机制;第六章软件测试2、测试的概念(1)测试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2)好的测试方案是极可能发现了至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方案;(3)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3、测试的过程与步骤P153大型软件的测试过程基本由下述几个步骤组成(1)模块测试单元测试发现编码和详细设计的错误(2)子系统测试(3)系统测试集成测试(4)验收测试确认测试(5)平行运行4、单元测试P153着重从下述5个模块进行测试主要使用白盒测试技术(1)模块接口(2)局部数据结构(3)重要的执行通路(4)出错处理通路(5)边界条件5、集成测试P156集成测试就是测试和组装软件的系统化技术,主要目标是发现与接口有关的问题;有两种集成策咯(1)自顶向下集成(2)自底向上集成6、确认测试P160也称验收测试,它的目标是验证软件的有效性;通常使用黑盒测试法;7、白盒测试技术P162白盒方法测试软件时设计测试数据的典型技术(1)逻辑覆盖1、语句覆盖2、判定覆盖3、条件覆盖4、判定/条件覆盖5、条件组合覆盖6、点覆盖7、边覆盖8、路径覆盖(2)控制结构测试1、基本路径测试2、条件测试3、循环测试8、黑盒测试技术P171黑盒测试力图发现下述类型的错误:(1)功能不正确或遗漏了功能;(2)界面错误;(3)数据结构错误或外部访问数据库错误(4)性能错误(5)初始化和终止错误黑盒测试用到的技术(1)等价划分(2)边界值分析(3)错误推测第七章维护1、维护的定义P189所谓软件维护就是在软件已经交付使用周,为了改正错误或满足新的需要而修改软件的过程;根据交付使用之后可能进行的4项活动具体定义软件维护(1)改正性维护纠正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错误;诊断和改正错误的过程,(2)适应性维护为了和变化了的环境适当地配合而进行的修改软件活动(3)完善性维护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增加新的功能或修改已有功能,还可能提出一般性的改进意见的过程(4)预防性维护为了改进未来的可维护性与可靠性,或为了给未来的改进奠定更好的基础而修改软件的过程;2、维护的过程P192(1)维护组织(2)维护报告(3)维护的事件流(4)保存维护记录(5)评价维护活动3、小结1、软件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工作都和软件可维护性有密切关系;2、再工程过程可以在完成任意一个活动之后中止第八章面向对象技术1、面向对象方法学要点(P203面向对象方法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是尽可能模拟人类思维方法,是开发软件尽可能接近人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2、面向对象方法学优点1、与人类习惯的思维方法一致2、稳定性好3、可重用性好4、较易开发大型软件产品5、可维护性好3、对象模型(P216对象模型表示静态的,结构化的系统的“数据”性质;它是对模拟客观世界实体的对象以及对象彼此之间的关系的映射,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结构;4、动态模型(P223动态模型表示瞬时的、行为化的系统的”控制“性质,它规定了对象模型中的对象的合法序列;5、功能模型(P224功能模型表示变化的系统的”功能“性质,他指明了系统应该”做什么”,因此更直接反映了用户对目标系统的需求;6、 三种模型之间的关系(P 228功能模型指明了系统应该“做什么”;动态模型明确规定了什么时候即在何种状况下接受什么时间的触发做;对象模型则定义了做事情的实体;在面向对象方法学中,对象模型是最基本的,它为其他两种模型奠定了基础,人们依靠对象模型完成了3中模型的集成;下面扼要地叙述3种模型之间的关系; 三种模型描述了系统的不同方面: 对象模型 动态模型 功能模型 对象的静态结构及相互关系与时间和顺序有关的系统性质 与值的变化有关的系统性质 描述系统的数据结构控制结构 系统的功能 “干事的主体”“什么时候干” “干什么”7、 其他复杂问题大型系统的对象模型通常由下述5个层次组成:主题层、类与对象层、结构层、属性层、服务层主题层类与对象层结构层属性层服务层功能模型与对象模型的关系--对象模型描述了功能模型中的动作对象,数据存储以及数据流结构 --功能模型中的处理对应于对象模型中的操作 动态模型与对象模型的关系 --状态转换驱使行为发生,这些行为在DFD 中被映射成处理,它们同时与对象模型的操作相对应 --针对每个建立的动态模型描述了类实例的生命周期或运行周期动态模型与功能模型的关系--功能模型中的处理可能产生动态模型中的事件;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包括OOA面向对象分析、OOD面向对象设计、OOP面向对象实现三个部分第九章软件项目管理1、估算软件规模P305(1)代码行技术每个人了估计程序的最小规模a,最大规模b和最可能规模m,分别算出这3中规模的平均值a̅、b̅和m̅之后,用下面公式计算程序规模:L=a̅+4m̅+b̅6(2)功能点技术2、项目进度Gantt图3、质量保证概括得说,软件质量就是“软件与明确地和隐含地定义的需要相一致的程度”;更具体地说,软件质量是软件与明确地叙述的功能和性能需求、文档中明确描述的开发标准以及任何专业开发的软件产品都应该具有的隐含特征相一致的程度;4、软件配置管理软件配置管理事是在软件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管理变化的一组活动;具体地说,这组活动用来:(1)标识变化(2)控制变化(3)确保适当地实现了变化(4)向需要知道这类信息的人报告变化5、基线基线是一个软件配置管理概念,它有助于人们在不严重合理变化的前提下来控制变化,简而言之,基线就是通过了正式复审的软件配置项;;在软件配置项变成基线之前,可以迅速而非正式地修改它;其他复习简答题1、简述文档在软件工程中的作用;1 提高软件开发过程的能见度2 提高开发效率3 作为开发人员阶段工作成果和结束标志4 记录开发过程的有关信息便于使用与维护;5 提供软件运行、维护和培训有关资料;6 便于用户了解软件功能、性能;。

软件工程知识点总结

软件工程知识点总结

软件工程知识点总结摘要:1.软件工程概念与目标2.软件开发过程与管理3.需求分析与规划4.设计、编码与测试5.维护与优化6.软件项目管理策略7.软件工程实践与方法8.常用开发工具与技术9.软件工程发展趋势正文:一、软件工程概念与目标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如何高效、规范、可靠地开发和维护软件的理论、方法、工具和实践的学科。

其目标是生产出具有高质量、高可靠性、易维护、低成本的软件产品。

二、软件开发过程与管理1.瀑布模型:一种顺序性的软件开发过程,各阶段相互依赖,依次进行。

2.增量开发:逐步增加软件功能,分阶段完成开发任务。

3.敏捷开发:以人为核心,迭代、适应性强,持续交付可用软件。

三、需求分析与规划1.需求分析:通过调研、访谈等方法,明确用户需求,输出需求文档。

2.软件规划:根据需求分析,制定软件开发计划,包括项目范围、里程碑、任务分配等。

四、设计、编码与测试1.设计:基于需求文档,进行软件整体结构、模块划分和接口设计。

2.编码:按照设计文档,编写高质量、可维护的代码。

3.测试:对软件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确保软件功能正常、性能达标。

五、维护与优化1.软件维护:对已投入使用的软件进行修改、完善,提高性能、稳定性等。

2.软件优化:通过重构、性能调优等手段,提升软件质量和运行效果。

六、软件项目管理策略1.项目风险管理:识别、评估、应对项目风险,降低项目失败可能性。

2.项目成本估算:合理预测项目成本,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3.项目进度管理:制定合理的进度计划,监控项目进度,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七、软件工程实践与方法1.面向对象编程:运用封装、继承、多态等特性,提高代码复用性、可维护性。

2.软件工程原则: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如SOLID,提高软件质量。

八、常用开发工具与技术1.集成开发环境(IDE):如Eclipse、Visual Studio,提高开发效率。

2.版本控制工具:如Git,实现代码版本管理,便于团队协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工程》考点小结
1、软件工程的定义及软件工程的研究内容?
软件工程研究的内容包括软件开发方法、软件开发模型、软件支持过程和软件管理过程。

软件工程是研究软件开发和软件管理的一门工程学科。

2、软件工程五个面向实施理论?
“五个面向理论”是指“面向流程分析、面向数据设计、面向对象实现、面向功能测试、面向过程管理”,它是在综合“四种开发方法”各自的优点之后提出的软件工程实施理论,是对前者的继承与发展。

3、什么是“软件生命周期模型”,常用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有哪些?软件生命周期由哪5个阶段构成?
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是指在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软件开发过程应遵循的开发路线图。

或者说,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是软件开发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

瀑布模型、增量模型、迭代模型、原型模型、XP等模型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
4、简述瀑布模型与迭代模型之间的关系?
在宏观上,迭代模型是动态模型,瀑布模型是静态模型。

在微观上,迭代模型与瀑布模型都是动态模型。

在迭代和瀑布模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瀑布模型与迭代模型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论:要认识与掌握某一客观事物,必须经历由宏观到微观的多次反复的过程。

只有从宏观上反复迭代几次,才能看清全貌,掌握事物的宏观发展规律。

只有从微观上反复迭代几次,才能吃透每个细节,掌握事物的微观发展规律。

5、何谓软件的“功能模型”?
功能模型是描述系统能做什么,即对系统的功能、性能、接口和界面进行定义。

6、“容错技术”的定义?
容错就是当由于种种原因在系统中出现了数据、文件损坏或丢失时,系统能够自动将这些损坏或丢失的文件和数据恢复到发生事故以前的状态,使系统能够连续正常运行的一种技术。

7、何谓软件的“快速原型法”?
快速原型法就是在系统开发之初,尽快给用户构造一个新系统的模型(原型),反复演示原型并征求用户意见,开发人员根据用户意见不断修改完善原型,直到基本满足用户的要求再进而实现系统,这种软件开发方法就是快速原型法。

8、.业界存在哪三种需求分析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方案更好?
业界存在三种需求分析方法:面向功能分析、面向对象分析、面向数据分析。

以上这三种方法,各自适用于不同的目标系统。

目前时尚的方法是面向对象,包括面向主体和面向方法。

总的来说,对于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来说,面向功能需求分析的方法简单明了,而面向对象的需求分析方法则复杂抽象。

对于以关系数据库为平台的信息系统软件来说,面向数据需求分析方法的特点是抓住了本质。

但是,这三种分析方法都离不开面向流程分析这根总线:功能、对象、数据都是在流程中产生的,又都是为流程服务的。

9、需求分析的目的是什么,输入及输出是?需求分析的难点在哪里?
软件需求分析,其目的是用于说明软件产品或软件项目需要满足的条件和限制。

在软件工程项目中首先要获取用户的需求,通过对软件需要的提取、分析、文档化及验证,为进一步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依据。

输入是软件《合同》或软件《立项建议书》,以及对用户现场的调研、分析和确认,输出是《用户需求报告》/《需求分析规格说明书》
需求分析的难点是:在系统的功能、性能和接口方面,开发者与客户达成完全一致的需求,让客户最终签字确认,并保证在项目验收前,需求相对稳定不变。

万一需求有一点变化,双方必须履行“需求变更管理程序”,而变更管理程序在签订合同时已经做了规定。

要知道,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10、试说出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区别和联系。


黑盒测试又称功能测试。

在这里,盒子指的是被测试的软件,“黑盒”就是只知道被测试软件的外部情况,主要是界面和接口,被测试软件的内部逻辑结构和数据结构,对测试人员来说是不可见的,主要关注被测试软件的功能实现。

白盒测试就是对程序执行路径的测试,又叫做玻璃盒测试(Glass Box Testing)、透明盒测试(Clear B ox Testing)、结构化测试(Structured Testing)、开放盒测试(Open B ox Testing)、基于代码的测试(C ode-Based Testing)等。

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联系是:一般宏观上用黑盒测试,微观上用白盒测试,系统集成人员用黑盒测试方法对系统进行测试,构件开发人员用白盒测试方法对构件进行测试,这是常用的测试方法。

11、为什么说需求分析是面向流程的?
系统的功能、性能、接口、界面都是在流程中动态实时的反映出来。

在所有的流程(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单据流、报表流、数据流)中,数据流最重要,也最具有代表性。

因为在计算机网络系统内,一切流程都表现为数据流,或者说是数据流在不同方向的投影。

而流程是动态的、实时的。

所以说,需求分析是面向流程的。

12、简述实用软件测试的流程?
实用软件测试流程可以分5步展开:
(1)理解、验证和分解需求。

(2)编写测试计划(包括测试设计)。

(3)测试执行。

(4)专项测试。

(5)编写测试报告。

13、软件测试的目的和目标是什么?
软件测试的目的就是发现软件缺陷。

但同时还要时刻牢记在心的是:软件测试的目标是尽可能早地发现软件缺陷,并确保其得以修复。

这里的缺陷,包括Bug和不符合项。

14、软件需求分析过程中,需求分析的输入是《合同》、《立项建议书》,以及对用户现场的调研,分析和确认,输出是《用户需求报告》或《需求规格说明书》。

15、软件产品的来源是立项和签合同。

16、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模型分为概念数据模型CDM 、物理数据模型PDM两个层次。

17、简述软件策划的方法。

到目前为止,软件策划的方法仍然是采用经验数据加结构化方法,这些方法有三个要点:
(1)粒度由粗到细的分解:自顶向下、逐步细化、逐项逐条逐日安排计划。

(2)粒度由细到粗的综合:自底向上、逐步归纳、逐日逐周逐月安排计划。

(3)同类项目经验数据类比法、同行专家协商策划法。

软件策划是以用户确认的需求为基础,以软件组织内部的软件标准为依据,把组织内部类似项目的成功经验作为策划时的参考。

18、按照“五个面向”的实施理论,软件设计的主要方法是面向数据设计,软件实现的主要方法面向对象实现。

19、软件评估既是软件策划的核心,又是软件策划的重点和难点。

20、软件设计包括软件架构设计和软件详细设计,其中三种常用的详细设计方法
是面向过程、面向数据、面向对象。

21、SW-CMM的5个成熟度等级分别为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优化级。

22、UML规定采用类图和对象图来表述数据模型。

23、软件设计可以分为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24、UML规定采用用例图来描述功能模型。

25、软件一般存在5种风险,分别为:政策风险、技术风险、技能风险、资源风险和其他风险。

26、利用程序流程图和PAD图两种方法来进行算法描述(参考教材习题7.6、7.7)。

7.6 请用面向过程详细设计中的程序流程图,描述求
12()
N N
++ ≥1,以及求222
12N
+++。

(1)使用程序流程图,描述求12()
N N
++ ≥1。

(2)使用程序流程图,描述求222
12N
+++。

7.7 请用面向过程详细设计中的程序设计语言PDL和PAD图两种方法,来描述求333
12N
+++
(N≥1)。

输入 N;
F = 0;M = 1;
F = F + sqrt(M );
M = M + 1;
M < N
Print F ;
Begin
End
N
Y
输入 N;
F = 0;M = 1;
F = F + M*M ;
M = M + 1;
M < N
Print F ;
Begin
End
N
Y
(1)程序设计语言PDL : 读入N
置S 的值为0,置I 的值为1 当I <= N 时,执行:
使S =S+I*I*I 使 I= I + 1 打印 S (2)PAD 图:
27、 数据库设计包括数据库需求分析、数据库概念设计、数据库物理设计三个阶段。

28、传统的软件维护可分为纠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四类。

read N;
S=0; I=1;
I<=N;
S=S+I*I*I ; I=I+1
Print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