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大学城景观方案设计简要说明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大学城景观方案设计简要说明
1. 项目概况
杭州大学城位于余杭仓前镇,东芝常二路,南至海曙路,西至良睦路,北至宣杭铁路南侧保护绿带界线,总用地面积约为3000亩(包括水面),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不含地下车库面积)。
本项目设计招标范围分为“概念性方案设计范围”与“实施性方案设计范围”:
——概念性方案设计范围:杭州大学城总体范围内的概念设计和二期B、C、D区、城市综合体用地的概念设计。
——实施性方案设计范围:
(1)一期(包括中心区)(余杭塘以南、高教路以西、良睦路以东、海曙路以北。)用地面积约为770亩(含建筑物占地面积),地上建筑约为45万平方米,建筑密度约19%,单体建筑包括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各学院公共教学楼、实验楼、食堂、活动中心、学生公寓、美术馆、体育场、中心图书馆、杭州研究院、师生活动中心、接待中心、会议中心、校总部行政用等。
(2)校中心绿岛(杭师大仓前校区二期工程修建性详细规划用地指标图中用地编号A-25、A-26、B-01、D-06、D-08、C-15、C-13)用地面积约191亩。
2. 基地现状分析:
2.1 大学城现状有以下特点:
2.1.1基地水系发达,有余杭塘河从中间穿越,与西溪湿地相邻,地势低洼呈现出典型的江南水乡田园风光。
2.1.2百年师大历史悠久,形成其独特的文化,应该总结和发掘,并有机地结合校园环境的设计,形成其独特的景观。
2.13杭师大老校区有许多可以移植利用的大树,可延续学校风景的历史。
2.2挑战与对策:
2.2.1湿地河道的保护与利用问题:合理保护和利用好余杭塘河和湿地资源,再现杭师大“湿地书院”新特色。
2.2.2杭师大校园景观整体协调问题:校院内各学院建筑风格各具特色,在环境设计中处理好各学院的特色和协调问题。
2.2.3处理好水系贯通后,防洪与景观的关系。
3. 设计依据:
3.1城市绿化条例
3.2《杭师大仓前校区二期工程修建性详细规划与概念性建筑设计方
案》
3.3《杭州大学城景观方案设计招标文件》
3.4《杭州大学城城市设计》
3.5国家、省、部相关法规条例等。
4. 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4.1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坚持“品质、人文、生态、创新、开放、综合”的建设理念和目标,充分发掘文化底蕴,传承并塑造百年师大的人文地域特色,并结合杭州的人文精神,充分利用河、湿地等自然生态资源。坚持大
学“城”与“校”有机结合,坚持“封闭”与“开放”有机结合。打造产学研结合,功能齐全的高教综合体。提取杭州印象元素,创造一系列体现师大历史文脉与校园精神的环境场所。
4.2.设计原则
4.2.1坚持“体现杭州师大特色”的原则
运用“湿地书院”的理念,结合体现杭州元素,反映西溪自然风貌、文化符号、湿地符号和书院氛围的景观要素。秉承杭师大百年历史文脉及勤慎诚恕、博雅精进人文精神。高起点,高要求,创造一系列展现杭城魅力以及校园历史文脉与校园精神的环境场所,重塑具有纪念意义的人文景点,实现杭师大传统人文精神的再现,唤起师生的共鸣,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创造具有杭州特色的现代化的一流大学校园。
4.2.2坚持“和而不同、兼收并畜”
在妥善应用传统文化元素和建筑符号的同时,校园景观应是多元文化的组合,校园景观设计应通过多样化的形式,体现我校综合性大学海纳百川,贯通古今的胸怀和气质。重视后期文化传承,深入分析综合各学院建筑与空间的多样性条件。通过园林景观实现校园环境风貌的和谐型、完整性、生活形态的延续性和人文景观的可识别性。
4.2.3坚持体现“生态性优先”的原则
充分挖掘基地资源特点,以“绿水环绕、生态校园”为特色做好水的文章,校区的景观环境建设强调自然保护和生态平衡,发挥河与溪的魅力,引水入园,强调生态校园主题,创造优美的校区环境。设计应依托现有自然环境条件,巧妙构思,营造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的良性循环系统。
4.2.4坚持“生态效应、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原则
着眼未来、立足当前,可行、合理的安排建设时序,提出分期计划和阶段性目标,把生态、社会、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找到三者的结合点与平衡点,有序推进。
5. 设计创意
水脉和畅,生态人文校院。
百年传承,与时俱进,湿地书院。
6. 总体布局和景观分区
6.1总体布局
以校园总体布局为依据,概括为一环、两心、两轴和六区。
6.2分区简介
6.2.1一环即环学校的护校河,以河作屏不设范篱作为大学与周边城市的生态分隔。达到大学与城市隔而不分,城校有机结合的效果。护校河与各学院内部水系相贯通达到通小船的目的。护校河两岸绿化采用自然式配置并结合生态护岸和湿地河漫滩,形成生态自然的河道景观并与其有西溪湿地的景观相协调。
西溪湿地的景观相协调。
6.2.2两心即中心广场和生态景观中心
1)生态景观中心,位于学校中部的中心绿岛
中心绿岛位于学校中部,是学校的绿心。绿岛被余杭塘河和学校主干道分为四块。规划为二个公园,东园为师范文化园,西园为体育公园。东园师范文化园空间布局上提取杭州西湖景观元素在湖面上形成湖中岛,岛中湖的格局。丰富水岸湖景,在岛上按前址“浙江贡院”格局,有牌楼、昌阁书房等建筑。园入口立梁启超半身雕塑。(梁启超是师范之先驱。)在东园沿园路设置学校历史事件文化墙,分别以浮雕形成反映学校重大历史事件、如枫之役。的文化墙草坪空间和水中岛,岛中水典雅的书院格局构成了师范文化园独具魅力的景观空间。公园中部为跨余杭塘河桥分隔,改造余杭塘河河岸线型形成学校的中心湖面,并在大水面边设一大型漕舫船,留下余杭塘河漕运的历史并具有仓前的地域文化特色。在东园专辟湿地净化区,用湿地和生物手段净化取自余杭塘河的水作为整个学校的活水之源。西园为体育公园,绿地设置羽毛球、网球场等。并在桥西设大型的亲水演艺活动广场,和活动大草坪,成为师生室外健身文娱活动的场所。
2)中心广场区,位于学校的中心区域由杭州研究院、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会议中心、行政楼、接待中心汇合而成,并名为“与时俱进”文化广场。
这是进入大学城的中心广场,取杭州师范大学的创始人经亭颐的“与时俱进”的办校精神而名。在四根景观柱上刻以“与时俱进”四个大字而名,广场用弧线铺地分割出各个空间,形成富有动感的广场,体现
出“与时俱进”的意念。广场采用树阵、小景、小品、铺地相结合的方式构成生态,大气,极富现代气息的广场。中心西侧中有一个相对较大的集中广场,设有丰席台可供学生集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