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考行测备考技巧:通过选项对比确定答案
2018国考行测技巧:快速“找茬”的高效方法
2018国考行测技巧:快速“找茬”的高效方法细节判断题是笔试中的高频考题。
这种题型本身的难度并不大,通过“定位相关信息,对比一致与否”就能求得正确答案。
但是,这个过程耗费的时间会比较久,如何分秒必争,快速锁定答案,就成为了关键。
中公教育专家对真题进行研究发现,细节判断题的选项往往有类型化的设错标志,我们对这些设错标志熟记于心,就能按图索骥,快速锁定答案。
具体来说,常见的设错标志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混淆时态。
当选项出现时态词,如“已经、了、过、正在、将要”等,则此选项可能存在时态表述错误。
二、绝对化。
当选项出现绝对化词,如“必、都、一定、绝、仅”等,则此选项可能存在绝对化表述错误。
三、混淆条件。
当选项出现条件词,如“如果……那么、只要……就、只有……才”等,则此选项可能存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混淆。
四、无中生有。
当选项陈述的信息在材料没有出现,则此选项为无中生有选项。
五、偷换概念。
当选项陈述的信息概念和材料由本质差异的时候,此选项为偷换概念选项。
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例题来看看如何通过识别标志来寻找答案。
【例1】宋、明、清三代,非进士出身者,基本上无法成为宰相,而许多炙手可热的官职,也规定不是进士出身者不许担任。
能考上一个进士,已经殊为不易,更何况作为进士中第一名的状元了!状元一旦出笼,便立刻进入国家的储才机构——翰林院,被作为未来的宰相加以重点培养,各种别人削尖了脑袋也谋不到的美差也会扑面而来,挡都挡不住。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考取状元是成为宰相的必经之路B.重要官职都由进士出身者担任C.状元在仕途上有更好的发展机会D.只有状元才能进入翰林院中公解析:C。
A 项有标志“必经之路”,表述过于绝对,容易设错,对比材料,文段说的是“非进士出身者,基本上无法成为宰相”,并非状元,确定为错误选项,排除。
B 项“都”过于绝对,文段说的是“许多炙手可热的官职”,而非“所有重要官职”,排除。
D 项无中生有,文段并没有说只有状元才能进入翰林院。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题解题技巧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题解题技巧在本文中我们要学习下一个论证方式——类比推理。
首先要熟悉什么叫做类比推理,顾名思义,类比就是有比较和对比,推理就是有推导,类比推理就是有比较的推导。
题干中通常出现有两个人或两个事物间的比较,专家通过对比发现二者有很多相同或相似属性,已知事物A还具有另一种属性,可以推知事物B也具有该属性。
这就是的过程。
我们来看一道例题:张三和李四两个人,都是男性,18岁,身高188cm,都留个小平头,已知张三考上了北大,所以可以推知,李四也能考上北大。
题干中出现了张三和李四两人的四个共同点,即性别、身高、年龄、发型,通过他们的相似度很高,得出结论,李四和张三一样,都能考上北大。
这就是典型的类比推理的论证方式。
对于该类题型我们该如何加强或削弱呢?很简单,从两者的相似度入手,如果有一个选项告诉我们,张三一天吃10个鸡蛋,李四一天只吃1个鸡蛋,能不能削弱?我们思考一下,虽然说吃几个鸡蛋和结论中的能否考上北大并无直接关系,但起码这是两者的一个不同点,只要是不同点,就能证明他俩没有那么像,也就对相似度进行了削弱,既然题干是通过相似度来论证的,那么削弱了相似度也就降低了结论成立的可能性,所以类比推理的削弱方式就是,找两者的相同点,当然,如果有一个选项说,张三是学霸,而李四是学渣,明显就比刚才吃几个鸡蛋的选项削弱力度要大,因为学霸和学渣是对于学习能力的一种评价,而结论考不考得上北大正是由学习能力决定的,所以,两者与本质相关的不同点是最强的削弱方式,同理,加强的方式与之相对,就是找两者的相同点,其中与本质相关的相同点加强力度最大。
掌握了类比推理论证方式的削弱和加强方式之后,我们来具体应用两道题目。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场猜答案有哪些“窍门”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场猜答案有哪些“窍门”行测考试中的数学部分一直是广大考生的拦路虎,题型多样,难度不一,也是绝大多数学员失分模块,宁可放弃也不会花过多时间进行备考。
大家都想通过一些解题技巧甚至猜题的手段力求找到成功的便捷之路。
今天就一起为大家分享下在行测考场中猜答案有哪些“窍门”,来帮助解题。
其中常见的题干见和差,选项选和差的方法是猜答案的一大窍门。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通过观察几个例子,一起体会下这一方法:例1.已知甲、乙两种商品原价之和为100元,因市场变化,甲商品8折促销,乙商品提价10%,调价后,甲、乙两种商品的标价之和比原单价和提高了4%,求甲、乙两种商品的原单价各是多少?A.20B.40C.80D.93【中公解析】根据甲乙两种商品的原价之和为100元,答案大胆的A、C中选。
结合题意,发现,甲产品打折多,已产品提价少,结果甲乙两商品总价提高,所以,可以判断乙比甲大,故正确答案C。
例2.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两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
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培训1290人次。
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A.8B.10C.12D.15【中公解析】根据两教室当月共举办培训27次,可判断答案应该在C、D中选择,猜想甲教室每次培训容纳的人数多,甲教室举办的次数多一些,故大胆选择D。
例3.有货物270件,用乙型车若干,可刚好装完,用甲型车,可比用乙车少出车1辆,且尚可再装30件,已知甲型车每辆比乙型车多装15件,甲型车每辆可装货多少件?A.40B.45C.50D.60【中公解析】根据甲型车每辆比乙型车多装15件,选项中只有60-45=15,故大胆选择D。
例4. 20人做一项工作15天可以完成,现在工作3天之后,有5人调走植树,剩下继续干剩下的工作,做完这项工作总共需要多少天?A.16B.17C.18D.19【中公解析】解析要求总的工作天数那么至少要加上原来的3天,发现选项A+3=19天,故大胆猜D这个选项,故正确答案D。
2018年省考行测答题技巧:言语理解秒杀技巧
2018年省考行测答题技巧:言语理解秒杀技巧对考霸来说,言语理解简直是送分的题!分分钟搞定!但对于考渣、考困生来说,言语理解那就是睡觉的题!看见就打瞌睡,有木有!但是,宝宝们,言语理解是必考题型呀!分数占比还不少!掌握技巧,秒杀如此简单!1.关联词秒杀法关联词往往表示着材料中的逻辑关系,而有些题目一旦明白逻辑关系,很快就可以知道选项中应该填入什么样的词语,这种通过关联词定位逻辑关系解题的方法就叫做关联词秒杀法。
例题外交调研是一门特殊的学问,既要善于( ),又不能听风便是雨。
在空格处选填最恰当的字是( )。
A . 见微知著B . 当机立断C . 反躬自省D . 触类旁通【秒杀解法】这个题目如果不分析关联词代表的逻辑关系,不仅在解题速度上会慢上许多,而且还会觉得几个答案都可以,但如果能够分析出材料中关联词的具体逻辑关系,题目就可以很快得到正确答案。
在此题中出现了一个“既要……又不能……”的表示反向并列的结构,反向并列的前后意思相反相对,后文说的是“听风就是雨”刚听到一点儿风声,就当要下雨了,形容听到一点风声就竭力附和渲染,常常用来比喻那些听到小事情就丧失个人主见,人云亦云的人,贬义。
因此之前就要选一个与其意思大致相反的词。
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的情况了。
都是由小事看出的结果,一个褒义一个贬义,所以是相反相对关系。
故答案应选A。
“反躬自省”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
“当机立断”比喻事情到了紧要关头,就毫不犹豫地做出决断。
“触类旁通”比喻掌握了解某一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从而类推了解同类的其他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
这几个词都不适合和“听风便是雨”构成反义关系。
2.词性差异秒杀法词性差异秒杀法是根据词汇之间词性的不同快速确定答案。
解题时你只要明确了填入词语的词性,也就是它到底需要填入的是名词、动词还是副词,那么题目也就迎刃而解了。
例题别看王老师日常穿着不修边幅,他其实是很有_______的人,而且在授课时语言_______,不带冗余,是一位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2018国考行测指导:让你可以一眼看出答案的小技巧二
2018国考行测指导:让你可以一眼看出答案的小技巧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对于奋斗在公考道路上的各位考生而言,多学习、多借鉴是最高效的备考方法,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跟大家分享,供大家参考。
在我们面临一道道数量关系题目是,大家都很苦恼,数量那么难,怎么可以在那么短的时间快速的选出正确的答案?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教会大家一种快速解题的方法,帮助大家成功上岸——这种方法我们称为整除法。
三、什么情况下应用整除同学们往往都会存在一种困惑:为什么我在做模块习题的时候,可以很好知道用什么方法,但是一系统做题就不会了呐?这种情况往往是大家对每一种方法的应用环境不熟悉,因为在考试的时候,从来没有人在题目后面给大家标注该题用什么方法。
那这个时候我们就来看一下,当题目出现什么样特征的时候,相当于告诉你该题应用整除法求解哪?1.文字描述整除当题目中出现每、平均、倍数、整除等词汇的时候,我们要去考虑一下这道题目能不能应用整除。
例如我们之前分大米的那道题。
2、数据体现整除当题目中出现分数、比例、百分数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应用整除求解。
例如:村民张三为专心养鸡,将自己养的猪交于李四合养,已知张三、李四共养猪260头,其中张三养的猪有13%是黑毛猪,李四养的猪有12.5%是黑毛猪,问李四养了多少非黑毛猪?A.125B.130C.140D.150【中公解析】答案选C,题目出现百分数,考虑应用整除,李四的猪1/8是黑毛猪,也就是7/8是非黑毛猪,把李四家的猪分为8份,7份是非黑毛,所以非黑的猪可以被7整除,结合选项,快速选出140。
3、计算应用整除当题目中的数据非常难算,这个时候我们也可以看一下最终结果具备什么样的整除特性。
四、例题两个派出所某月内共受理案件160起,其中甲派出所受理的案件中有17%是刑事案件,乙派出所受理的案件中有20%是刑事案件,问乙派出所在这个月中共受理多少起非刑事案件?A.48B.60C.72D.96【中公解析】答案选A,题目出现百分数,考虑应用整除。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
2018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一种职业能力测试。
用来测试应试者与拟任职位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考查应试者从事公务员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一般潜能。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2018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
欢迎大家练习!
一、定位原文,概括句义
有的题目读完整个文段就能根据前后文概括出所要填词语的意思,这时候只需要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选择符合文段意思的选项即可。
【例1】特立独行的人生,无法被标签定格,作家张贤亮即如是。
2014 年9 月27 日下午,张贤亮猝然病逝,“灵与肉”已经安息,可
是在要“”的时刻,却似乎没有哪个标签能准确无虞地概括其一生:“新中国首个突破‘性禁区’的作家”“伤痕文学的代表人物”“中国先锋文学第一把火的点燃者”“一个成功出卖荒凉的人”。
似乎只有个把这些都合起来,才能拼凑出其遍是棱角的人生切面。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曲终人散
B.水落石出
C.尘埃落定
D.结案陈词
【解析】D。
根据后文“却似乎没有哪个标签能准确无虞地概括其一生”可知,题干意思是在作家张贤亮病逝后,要对其一生进行总结概括,需填入一个表达此意思的词语。
“曲终人散”指乐曲终了,听众散去; 比喻事情结束,人们各自离去。
“水落石出”指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
“结案陈词”表示对某一件事情进行总结,多指对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最后做出定论,文段用“结案陈词”恰当,故本题答案为D。
二、分析句义,推断意图。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巧用逻辑“反向代入法”速解行测言语理解题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巧用逻辑“反向代入法”速解行测言语理解题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资讯,了解到行测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公共科目之一,从2015年开始,行测实行分级分类考试,分为省级以上和副省及以下两套试卷,跟申论同步。
均为客观性真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从近两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考试内容来看,“省级以上”总题量为135道,“副省及以下”总题量130道。
主要差别在数量关系题和资料分析题。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这种考查形式已经基本稳固下来,处于有章可循的状态。
下面,宁夏中公教育整理了公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在行测试卷当中,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所占比重很大,国考130题(或135题)中有40个言语题,对于考神而言,这个部分并不难,但往往遭遇“题目都会做,一做就做错”的尴尬,所以言语理解的正确率在行测考试中显得极为重要。
中公教育专家在此告诉大家如何提升这类题目的正确率。
据了解,考生在做言语理解板块时,最大的困扰无非在于可以根据题干顺利地排除两个选项,但是剩下两个选项总会“成功”地避开正确选项,最终误选。
如此一来,言语理解部分成了众多考生的“行测之痛”。
为了能够帮助考生在言语理解部分不在纠结选项,从而取得该板块的突破,考生们可使用反向代入法。
所谓反向代入法,它类似于逻辑部分的“代入法”,是指通过对选项的对比,找到选项的差异,并根据差异代入题干,判断哪个选项题干并未涉及或者哪个选项与题干内容更为切合,以此确定最终答案。
为什么要用反向代入法?因为很多考生在从题干到选项的过程中往往形成了一种定向思维,在排除选项之后,如果继续在题干中分析周旋,也无法突破原来的思维。
众所周知,我们的思维是无限的,但是选项是有限的,所以,从选项出发等于说转换了思考角度,再次对题目进行比对分析,以有限的选项对题干进行预设,从而有效地解题。
反向代入法如何在言语理解部分运用?根据言语理解题型,具体如下:(一)“反向代入”逻辑填空逻辑填空,即大家熟知的选词填空。
2018国考行测猜答案妙招集锦
2018国考行测猜答案妙招集锦距离国考所剩时间不多了,已经报好岗位的小伙伴们显得着实焦急,除了稳下心神扎实的学习之外一些好用的技巧就显得格外重要。
话说技巧一定是通过大量的做题后总结的经验之谈,今天大家可能并没有做非常多的题目但是中公教育会把这积累后的经验分享给大家,让大家在原有基础上轻松多拿5分不成问题。
各位考生总结下来的猜答案的方法无非是三短三长一短就选短,三短一长就选长。
两长两短就选B,参差不齐C无敌。
这显然只是没有任何根据的顺口溜,现在出题者在编制选项时不会再在长度上有太大的区分,更不可能通过长度给我们某种提示,所以上述表述千万不能作为我们判定选项的依据,否则就适得其反了。
示例:梅兰竹菊是张老汉的四个女儿。
有一次,某客人问起四姐妹的年龄,得到不同的回答。
梅说:“兰比竹小。
”兰说:“我比梅小。
”竹说:“兰不是三姐。
”菊说:“我是大姐。
”憨厚的张老汉在旁补充到:“大女儿和三女儿撒谎呢,二女儿和小女儿说得对。
” 据此,按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可以判断四姐妹的依次为:A.梅兰竹菊B.梅兰菊竹C.兰菊梅竹D.菊兰梅竹“猜”及推测、推想,即根据已知事实按一定规则得出答案的思维过程,也就是它和“蒙答案”完全不是一回事,我们的“猜”是有依据的,这就需要我们的题干分析能力和选项观察能力。
以上题为例,分析题干发现可以将张老汉的话作为做题的突破口,由此可知菊说的一定为假话,因为大女儿说的是假话所以不可能说自己是大姐,即菊说假话且不是大姐,所以说假话的只能是老三,符合这一情况的只有B,所以B一定为正确答案。
通过上面题目我们能看出来猜答案是有依据的猜,要求大家在做题中多总结题目特征,方能百猜百中。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题常用方法介绍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题常用方法介绍类比推理是我们行测考试中经常会遇到的一种题型,这种题型一般情况下比较简单,做题的时候速度也相对来说比较快,但是却很少有同学能拿满分,有的同学甚至失分很多,所以想要拿高分还是得掌握一些做题的技巧。
专家在对题进行深入研究后认为,类比推理题的解题关键是:快速准确提炼词项间的逻辑关系,依据逻辑关系的相似性确定唯一选项。
对于类比推理,词项间的关系相对比较丰富,主要有概念间的关系、近反义关系、条件关系及语法关系等。
但是,这些关系一般都是比较常见的,考生不必在此花费过多尽力去穷尽所有关系,考生需要做的是掌握好解决类比推理题的解题方法技巧,快速而准确地挖掘词项间的关系。
这就要求考生要熟用先横后纵法和巧用遣词造句法。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针对这两大方法进行讲解。
先横,首先分析题干词语内容间的关系。
例1:烟锁池塘柳:金木水火土A、皓月:乾坤B、氧化:人气C、四书五经:甲乙丙丁D、雾罩黄山松:东西南北中中公解析:就语感而言大家更倾向于D,会觉得该项与题干更为对应。
但是需要知道的前提是,类比推理考察的是我们类比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分析和理解题干词语之间的关系之后,根据这个关系再去找到一组与之关系相近和相似的选项。
显然,D是错误选项。
那么我们就必须首先来关注题干:“烟锁池塘柳:金木水火土”之间的关系,可以得知,金木水火土是烟锁池塘柳五个字的偏旁部首。
根据这一关系去寻求与其相近相似的选项,则B项满足,氧化的偏旁部首就是人气。
故B为正确答案。
后纵,其次再去纵向比较题干与选项形式上的相似性。
例2:赣:江西:赣江(1)桂:广西:漓江 (2)湘:湖南:湘江中公解析:题干词语之间满足,赣是江西省的简称,赣江在江西省。
以这一层内容上的关系去做选择,会发现:(1)、(2)都符合。
故接下来还要考虑题干与选项形式上的相似性。
题干的1、3词有重复字:赣,(2)中的1、3词有重复字:湘。
故(2)为正确答案。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看选项和关键词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看选项和关键词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中,考生们会遇见一种叫做语句排序的题目,题干会给你5-7句的短句,然后让你将之进行排列,组成一段语句通顺的文段。
很多学生遇见这种题型会觉得内容太多,比较浪费时间,或者是无从下手,干脆四个选项读一读看谁读起来最顺口就选择谁。
但是每个人的语感是不一样的,读起来通畅也就是因人而异了。
那么针对这样的题型有没有一些适用的技巧帮助我们快速确定答案呢?现在跟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
语句排序首先应该看选项,充分发掘选项中的有用信息。
对相同的、可以确定的连续的句子进行先定位。
我们以下面这道题为例说明:【例1】①甲午战争前后共举办15年,有七期毕业生②最早兴办的新式军事教育机构是1885年李鸿章于天津设立的武备学堂③据史载,最早装备西洋新式武器的大规模部队是太平天国末期的淮军④但他们后来成为袁世凯编练新军的主要干部,也构成后来北洋系军阀的骨干⑤该学堂的设立本是中法战争的结果之一,目的是培养下级军士和军官⑥其毕业生在当时处于低位,在甲午等战事中发挥作用甚小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②①⑤⑥④③B.③②⑤①⑥④C.②③⑥①⑤④D.③②⑥①④⑤【解析】首先看选项,A、C都是把②句作为首句,B、D都是把③句作为首句,那么我们只要判断②③句究竟谁作为首句就能排除一半了。
我们分析②③两句可知,应该先有配备新武器的军队,再有新式军队教育机构,据此可知,③句应在②句之前。
故排除A、C两项。
其次在B、D两项中我们发现③②都是一样的,此时只要区分③②后面是接⑤还是⑥就可以了,②句最后说的是“武备学堂”与⑤句开头的代词“该学堂”尾首相接,根据话题的一致性,应该连着一起,所以最终确定是B项。
这就是我们说的巧看选项发掘有用信息。
阅读题干,可以发现⑥和⑤是描述抛鸡蛋动作的,应该连在一起,故排除B、C两项;①应该是文段中间承上启下的句子,后面应该接着需要的品质,因此不是最后一个,故排除A,由此可得正确答案为D。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看选项,猜答案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资料:看选项,猜答案在行测考试中,解决数量关系的题目,有多种多样的方法,比如整除法、方程法、特值法、比例法等。
但是,光知道这些方法还不够,还有一种快速解题的方法,那就是根据题目,研究选项,快速选出答案。
一、该方法的背景链接通过研究真题,我们不难发现,数量关系中的4个选项,都是出题人精心布局、巧妙设计研发出来的。
也就是说,4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陷阱”选项或者是“过程量”选项。
于是,我们就可以利用出题人设计选项的这个原则:将过程量设成迷惑项来迷惑大家,要是我们能够找到迷惑项,那么根据选项的相关性,就能快速锁定正确答案在两个选项之间。
例如:甲乙两种食品共100千克,现在甲食品降价20%,乙食品提价20%,调整后甲乙两种食品售价均为每千克9.6元,总值比原来减少140元,请问甲食品有多少千克?( )A.25B.45C.65D.75【结论】此题求甲食品的重量,题干中和食品重量有关系的是第一句话:甲、乙两种食品共100千克,那就说明有一个选项的值一定是乙食品的重量,此项就为过程量(迷惑项)。
言外之意,有两个选项加起来,重量要等于100千克。
所以答案一定在A或D中选一个。
二、如何利用该方法解题----例题精讲【例题1】甲乙两种食品共100千克,现在甲食品降价20%,乙食品提价20%,调整后甲乙两种食品售价均为每千克9.6元,总值比原来减少140元,请问甲食品有多少千克?( )A.25B.45C.65D.75【答案】D。
解析:根据上述的分析,答案在AD中选一个。
又由题意得知“甲食品降价20%,乙食品提价20%,最后总值比原来减少140元”,说明降价的甲食品质量更多,所以应该选D。
【例2】某工厂生产甲和乙两种产品,甲产品的日产量是乙产品的1.5倍。
现工厂改进了乙产品的生术技术,在保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其单件产品生产能耗降低了20%,而每日工厂生产甲和乙两种产品的总能耗降低了10%。
2018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蒙题小技巧
2018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蒙题小技巧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来临,碰到不会做的题不要空着,可以使用一些技巧猜出答案,从而使自己尽量多得分.下面主要介绍行测科目考场上如何猜答案:(注意:以下猜题技巧仅供参考)一、数字运算1.分析选项整体性,三奇一偶选其偶,三偶一奇选其奇.2.选项有升降,最大最小不必看,答案多为中间项;答案排序处在中间的两个中的一个往往是正确的选项.3.选项中如果有明显的整百整千的数字,先代入验证,多为正解.4.看到题目中存在比例关系,在选项中选择满足该比例中数字整除特性的选项为正解.5.一个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答案中尾数不同,直接应用尾数法解题即可.6.极值问题中,问最小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小的,问最大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大的(先代入验证).二、图形推理1. 图形本身变化不大考虑对称、旋转、平移、翻转等.2. 图形本身变化较大考虑元素数量、叠加等.3. 若图形复杂多变且出现怪图,重点考虑共性,如共同元素数量、位置关系等.4. 空间型图形推理注意合理利用橡皮、小刀等工具模拟题干.三、判断推理1. 数字比例与题干接近的选项要注意.2. 定义判断题注意提问方式是属于还是不属于.3. 定义判断若出现多定义,不提问的定义不用看.4. 削弱型和加强型推理题题干中未提信息若出现一般为无关选项.5. 评价型推理题正确答案一般兼顾双方.6. 结论型推理题正确答案一般为语气较弱的选项.7. 排除弱化项、主观项、论题偏离项,剩下往往是答案.四、逻辑填空1.注意找语境中与所填写词语相呼应的词、短语或句子.2.重点落在语境与所选词语的逻辑关系上,而不是选项的词语上.3.选项中近义词辨析方向是从范围不同角度辨析的,选择范围大的.4.从语意轻重角度辨析的,选项要么选最重的,要么选最轻的.5.成语辨析题选择晦涩难懂的成语.五、片段阅读1.选项要选积极向上的.2.选项是文中原话不选.3.选项如违反客观常识不选.4.选项如违反国家大政方针不选.5.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不选文字内容层面的选项.6.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选择激励人的选项或在精神上有触动的选项.7.提问方式是选标题的,选择短小精悍的选项.8.提问方式是"错误的""不正确的",要通读材料在选择选项,不能断章取义.。
2018国考行测技巧:教你快速排除可能性推理迷惑选项
2018国考行测技巧:教你快速排除可能性推理迷惑选项大家在做可能性推理题时可能会存在疑惑,觉得总有那么两三个选项看似都是对的,不知道应该选哪个。
此时,需要比较选项的强弱程度,选出最优的一项。
中公教育总结,削弱加强型与解释型题目在比较选项时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直接大于间接:直接针对题干论证或因果链条的削弱比外加其他条件的削弱程度强。
2、必然大于可能:选项对论证确定性的削弱比可能性削弱程度强。
存在多个削弱选项时,应选择一定能否定题干论点的一项。
需注意,“诉诸无知”一般不选,含有“可能”的选项削弱程度一般也较弱。
3、全面大于片面:仅针对题干部分内容的削弱比对题干全部内容的削弱程度弱。
当选项中含有“一些”等模糊概念时,属于“特殊反例”,削弱程度较弱。
结论型题目的原则:1、应排除主观项,选择必然能从题干中推出的一项。
2、与削弱型题目相反,含有诸如“可能”“一些”一类词语的选项更可能是正确选项。
【题目】当前,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数字化阅读越来越流行。
更多的人愿意利用电脑、手机及各种阅读器来阅读电子图书。
而且电子图书具有存储量大、检索便捷、便于保存、成本低廉等优点。
因此,王研究员认为,传统的纸质图书将最终会被电子图书所取代。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王研究员的观点?A.阅读电子图书虽然有很多方便之处,但相对于阅读纸质图书,更容易损害视力B.有些读者习惯阅读纸质图书,不愿意采用数字化方式阅读C.许多畅销书刚一出版,短期内就会售完,可见,纸质图书还是有很大市场的D.通常情况下,只有在纸质图书出版的前提下才允许流通相应的电子图书【正确答案】D【中公解析】题干观点为“传统的纸质图书将最终会被电子图书所取代”。
A项说明电子图书较纸质图书对视力有损害;B项仅是“有些读者”;C项畅销书为个例,削弱程度均有限;D项说明纸质图书是电子图书存在的前提,没有纸质图书,也就没有电子图书,削弱力度最大。
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018国考行测朴素逻辑题目:快速解答有妙招
2018国考行测朴素逻辑题目:快速解答有妙招在行测考试当中,有一种题型是朴素逻辑。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此种类型堪称“最熟悉的陌生人”。
之所以这样说,一是因为题目出镜率高,经常能碰到;二是因为很多同学觉得太难或者是看懂了题目但是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解析。
那么,到底什么是朴素逻辑呢?它指的是自发的、不成系统的推理过程。
也正是缘于这个特点,影响了大家在做朴素逻辑题目时候的思路和速度,确实没有什么公式可以直接套用,而且出题人也会故意把题目出的比较拗口,这可能是最尴尬的处境。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同学正好掉入出题者的“陷阱”中,自觉放弃。
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就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这个话题,考生们只要用对方法,快速找到正确答案并非难事。
一、巧借排除法快速求正解排除法作为人人都会的一种方法,看似低级实则用处很大,而往往很多同学却忽略掉它导致自己推算很长时间没有结果,最终只能蒙猜结合得出一个选项。
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我们既可以将选项代入题干,与选项对比进行验证,也可以根据题目,大概心中有数,推出一定结论与答案比较。
不用刻意浪费时间去计算,能用排除法的尽量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例1.小王、小张、小赵、小刘四人讨论比赛四强的甲、乙、丙、丁四个队伍哪个将获得冠军。
小王:“乙是冠军。
”小张:“冠军是丁或丙。
”小赵:“冠军是甲或丁。
”小刘:“甲和丙不是冠军。
”结果出来后,只有两个人的推断是正确的,冠军是( )。
A.甲B.乙C.丙D.丁【答案】B。
可以使用代入排除法。
将选项A “甲”代入题干中,会发现此时小王、小张和小刘都推测错误,只有小赵推断正确,与题干“只有两个人的推断是正确”矛盾排除;代入B“乙”,则小王、小刘推断正确,小张和小赵推测错误,符合题干,基本确定选B;同理代入可知C有一对三错、D有三对一错。
故答案为B。
二、善用突破口欲速也可达找到突破口对于解题作用巨大,我们既可以找其中的一些特殊信息,比如穿绿衣服的说真话,也可以找多次出现的信息,说明其漏洞多。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资料分析如何利用选项差距把握估算的程度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资料分析如何利用选项差距把握估算的程度当前无论是公务员考试还是事业单位考试,资料分析已经成为行测试卷中的常驻嘉宾。
绝大多数考生都把数学的复习重心放在资料分析,可是到了最后冲刺阶段基本都会陷入一个普遍化的困境:大胆估算一不小心就卡在两个选项之间,不估算的话做题速度太慢,耗时多不说计算能力偏弱的考生死算还会算错。
接下来就针对于资料分析的估算,给大家讲一下利用判断选项差距来把握估算的度。
一、选项差距具体含义首先大家思考一下下面两组选项哪组的选项差距大?1, A 0.1 B 0.2 2, A 10 B 0.3其实这两组选项的差距是一样的,但是大部人认为第二组选项差距大,的确第一组选项的增长量是0.1,第二组的增长量是10,貌似第二组差距更大。
但是如果回忆我们资料分析的乘除计算中不需要考虑小数点的这个有趣的技巧(因为真题中绝大多数题目不会设置有改变位数让考生纠结的选项),那么其实在我们的眼里两组选项的有效数字都是A 1 和B 2。
所有其实我们应该正确地把选项差距理解为选项之间的变化程度(增长率),而不是增长量。
二、选项差距大小判断选项差距大于10%,即选项差距大,大胆估算选项差距小于10%,即选项差距小,小心细算(2015年省考真题)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台湾地区资本市场建立起由“证券交易所集中市场—上柜市场—兴柜市场”构成的完善成熟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近年由于金融海啸、欧债危机等因素影响,台湾多层次资本市场总体成交值从2010至2012年连续3年下降,2012年较2011年衰退23.38%。
周转率也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12年证券交易所集中市场周转率为97%,上柜市场周转率为175%,兴柜市场周转率为27%。
台湾资本市场第一层次是证券交易所集中市场。
在准入门槛方面,台湾证交所要求上市企业实收资本6亿新台币以上;从设立年限来看,要求上市企业设立满3年以上;从获利能力来看,要求上市企业最近1个会计年度无累计亏损,且税前利润占财务报表中的比率最近5个年度达到3%以上,或最近2个年度都达6%。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可能性推理解答小技巧——透过问法找答案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可能性推理解答小技巧——透过问法找答案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涉及多种题目类型,试题将根据考试目的、报考群体情况,在题型、数量、难度等方面进行组合。
了解公务员成绩计算方法,可以让你做到心中有数,高效备考。
在行测试卷中,可能性推理都是考查的重点,想要做题快准狠,就要掌握一些必杀技。
其中,看懂可能性推理加强削弱的问法,就是掌握答题名门的底牌。
首先,明确常见问法分类,区别对待,有的放矢。
1、削弱或加强结论、观点类。
如:下面如果哪项为真,最能质疑/加强上述结论?2、削弱或加强论证类。
如:以下最能质疑上述论证的是?最能支持上述论证的是?其次,分类应对,找准突破口,明确问法内涵,明了答案特征。
1、加强或削弱结论类,优先考虑与结论一致或相悖的选项。
例如:统计数据表明,最近几年来,M大学师生从校图书馆外借出的书籍数量逐年递减,不过由此还不能得出M大学图书馆藏书的利用率在逐渐递减的结论。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推论?A. 图书馆藏书的利用率其实很难统计B. 虽然M大学图书馆的图书外借量在逐年递减,但统计数据表明,刷卡进入图书馆的师生人数却在逐年递减C. 不仅图书的外借量,而且M大学举办的讲座数量也在逐年下降D. 最近几年,M大学的师生通过互联网借阅校图书馆的电子书数量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 分析问法:加强推论题干推论:不能得出藏书利用率递减的结论加强:找出藏书利用率没有递减的选项(2) 分析选项A:利用率难以统计:诉诸无知,无法说明利用率的变化。
B:刷卡进入图书馆的人多:直接来看书,提高了利用率,事实论据来加强。
C:讲座数量下降:讲座与结论的藏书无关。
D:电子书利用率高:偷换概念,结论指的是藏书,无关。
2018年国考公务员行测技巧
2018年国考公务员行测技巧在2017年国考行测地市级的逻辑判断部分题目中,首次出现了一种特殊的“一拖N”题型,即一个题干后面跟着五个小题。
这种题目属于朴素逻辑与假言命题推理综合的题目,题型新颖,推理过程复杂,难度较大,让很多考生感到头痛。
由于这类题目题干给出的条件较少,不能直接推出明确结论,所以通常都会在每道小题的问法中补充条件,借助补充的条件来推理选出答案。
中公教育专家提醒大家,还要注意对题干信息的充分挖掘,也就是要尝试利用题干条件得出某个相对确定的结论,然后利用这一结论结合小题的问法来选择答案。
例题1:某办公室有王莉、李明和丁勇3名工作人员,本周有分别涉及网络、财务、管理、人事和教育的5项工作需要他们完成。
关于任务安排,需要满足下列条件:①每人均需至少完成其中的一项工作,一项工作只能由一人完成;②人事和管理工作都不是由王莉完成的;③如果人事工作由丁勇完成,那么财务工作由李明完成;④完成教育工作的人至少还需完成一项其他工作。
到了周末,3人顺利地完成了上述5项工作。
以下哪项中的任务不可能均由李明完成( )A.教育、人事、财务B.教育、人事、网络C.教育、管理、财务D.教育、管理、网络中公解析:本题是典型的“一拖N”题型。
很多考生在做题时都是采用将选项代入的方法来推理,但是这种方法速度慢,推理过程复杂,很容易出错。
如果首先利用题干条件推理,由“丁勇人事→李明财务”可知“李明不财务→丁勇不人事”,而王莉肯定不做人事,可知“如果李明不做财务,那么只能由李明做人事”,也就是说“人事、财务”李明至少做一个。
得出这一结论后再去观察选项,可以直接确定D项不可能。
故答案选D。
在每年国考行测中,片段阅读中细节题是必然考查的题型,它的题量一般是3道题左右,中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不能因为所占题量少而去忽略它,而是要认真对待,保证这类题目的得分率。
我们主要通过题目的不同问法来区分是哪种题型,而细节题的问法一般有两种:“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或者“以下(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此外,国考中的细节题从两个角度考查,即基于材料中某句话或某几句话的细节点和文意方面,它不是基于整段材料的中心句进行考查,因此在判断为是细节题目时,就不需要分析结构和寻找文章的中心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国考行测备考技巧:通过选项对比确定答案定义判断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判断推理部分的一种常见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并要求在短时间内把握其本质。
而这部分题目又与逻辑不同,技巧不多,有的题目难度又比较大,这就造成了很多考生对于这部分题目完全不抱有希望的态度。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这部分题目的正确率就真的很难得到一个有效的提高呢?当然不是!你只要记住:方法总比困难多!
即使题干的定义非常抽象,根本看不明白,也不要紧,我们可以通过对选项的比较来确定想要选择的答案。
因为不管是要我们找“属于”的,还是“不属于”的,我们选择的那个正确选项一定是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的,所以只要我们能看得出来哪个选项与别的选项不同,就可以了。
例:视网膜效应,是指当一个人拥有一件物品或一项特征时,他就比平常人更会注意到其他人是否跟他一样具备这种物品或特征。
以下不属于视网膜效应的一项是( )
A.部门主管老宋心胸开阔而乐观,总能发现员工的优点并发挥他们的潜能
B.老王藏有一件明代瓷器,他热衷于结识同样收藏明代瓷器的爱好者
C.小李常抱怨别人对他说话时比较急躁,而事实上他自己的脾气也很不好
D.小刘看见有两个人穿的和她一样,她感慨怎么会有这么多人买相同的衣服
解析:题干的定义虽然不是很难,但是选项看起来会让人觉得每一个都符合定义,那么这里我们就可以通过对照四个选项,选择出不一样的那个了。
定义的要点是:发现自己有的别人也有。
A项老宋“心胸开阔而乐观”,别人有“优点”。
B项老王有“明代瓷器”,别人“明代瓷器”。
C项小李“脾气不好”,别人“说话急躁”。
D项小刘某样“衣服”,别人一样“衣服”。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A项的老宋,他“发现自己有的”和“别人有的”不是一样的,所以此题选择A。
例: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成社会有点的行为,其特征表此案为高社会赞许性、自利性、利他性和互惠性。
亲社会行为不仅使个体能够获得来自社会的、他人的和自我的奖励,而且能够避免来自社会的他人的和自我的惩罚。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小王为了得到朋友称赞,总是积极参加慈善团体的志愿者服务
B.大雪之后,小张只扫除了自己家门外的车道和人行道上的积雪
C.小张被老板克扣工资,同事小胡答应帮他拿公司的刚才去卖了弥补
D.小李非常节俭,总是把废品分类,并把能够卖掉的拿去卖钱
解析:本题实际并不难,不过在具体操作的时候还是有不少同学出差,易选择B项,实际上我们来分析一下选项,大家会发现A、B、D三个选项都是一种比较普通正常的社会行为,而C则中小胡明显是违法犯罪,所以C项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那么再结合定义的一个重要要点“符合社会期望”,那么直接就选出了C。
通过以上两个题目我们不难发现,或许定义有些抽象不易懂,但是只要我们完全可以“曲线救国”从选项出发,对比选项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就可以让我们做题的正确率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