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习惯

【摘要】当今国内外都很重视儿童阅读教育和研究。作为语文老师,我一直认为开展课外阅读非常重要,我也一直致力于培养孩子们的课外阅读兴趣,为此,我尝试了“三部曲”,使孩子们把阅读作为生活中的一种良好的习惯而不懈地努力着。

【关键词】阅读环境兴趣培养习惯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内的功效占30%,课外的功效占70%,这几乎是有识之士的共识。当今国内外都很重视儿童阅读教育和研究。作为语文老师,我一直认为开展课外阅读非常重要,我也一直致力于培养孩子们的课外阅读兴趣,让孩子们把阅读作为了生活中的一种良好的习惯而不懈地努力着。经过自己的努力实践,我初步体验到了孩子们爱上课外阅读后给我语文课堂带来的惊喜变化,也感受到爱上阅读的孩子给人不一样的感觉,他们眼神里充满灵气,话语里包含哲理,思想上更具深度与广度。下面我就怎样引导孩子们走进书海,沐浴书香,爱上阅读的三部曲与大家交流:

第一步曲:让班级充盈书香之气

孩子的阅读兴趣需要老师的激活,环境特别重要,氛围也特别重要。让课室成为孩子的“精神家园”,让孩子在书海畅游,而我,就是那个快乐的掌舵人。

一、布置书香教室,建设书香班级硬环境

1、围绕读书我对课室进行个性化布置,开辟了班级书香栏,内容为“好书推介”、“展示精彩”、“小荷才露尖尖角”、“美文赏析”、“读书名言”等等板块。让孩子们在书香的环境中受到感染,亲近经典。

2、开展踊跃捐书、集书活动,达到资源共享。捐书活动形式有两种:

①“捐多一本,看读几十本”的孩子捐书活动。每个学期初我都会在班上倡

议孩子们把自己家中的书捐赠一部分到班级的“图书角”,为了看更多的好书,孩子们基本上会拿出自己的书捐赠给班级“图书角”,但也有一部分“嗜书”的孩子舍不得捐出自己最心爱的书,而是拿来一些自己已经不太喜欢的书或旧了的书捐来。因此班级“图书角”的书质量参差不齐,也根本无法满足孩子们一个学期的阅读量。为此我大胆地尝试了第二个方法。

②“献经典、捐名著、爱孩子”的家长捐书活动。在孩子捐赠来的书中不乏经典名著,但这些经典名著有的是原著,有的译本也不合适孩子们阅读,捐来的书中,一部分孩子根本就看不懂或不喜欢看。为了每个孩子都能有喜欢的书,适合的书看,我在班上开展了“献经典、捐名著、爱孩子”的家长捐书活动。具体做法是:每个学期初我都会向孩子们推荐课外阅读书目,这个阅读书目的制定一是根据本学期的语文单元主题内容而定;一是选择适合本年龄阶段的孩子们阅读的经典、名著;一是网上畅销的儿童文学、图画书等。我让孩子们把书目带回家,让家长自愿购买书目上的书捐献到班级的图书角。我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合适的书籍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送到孩子的手中”。大部分家长非常赞同这种做法,这样一来,班级“图书角”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书越来越多,每次新书一摆上,孩子们就蜂拥而至,争着借书。孩子们可以把书借回家看,这样就解决了一部分孩子因家庭没有藏书,而在家没书看的困境。

二、营造书香教室,建设书香班级软环境

班级“图书角“的书基本上能满足孩子们一个学期的阅读量,把“没书读”变“有书读”;把“不喜欢读”变“我有感兴趣的书读”后,如何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把阅读作为一种习惯,把“老师要我读”变成“我要读、我爱读”。完成这个质的飞跃,我经过努力探索与实践。

1、淋漓尽致的把学校的“晨诵、午读、暮省”发挥到极致。

①晨诵——黄金记忆。每周二结合学校《绿雅经典》诵读,我组织“晨诵”活动,一字、一句地教会孩子诵读经典、背诵经典。如:《弟子规》、古诗、宋词等。

②午读——持之以恒。每个星期的中午20分钟,我要孩子们在课室安静地看书。在固定的时间阅读,有利于孩子养成读书习惯。“开卷有益”嘛!我也手中捧着一本书,或站到孩子们的前面,或坐在讲台上,与孩子们共读。

③暮省——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暮省,指的是孩子们的随笔、日记、作文等。每个学期我都会要孩子们把自己写的文章装订成册,编成作品集,记录自

己的成长足迹,这将是孩子们人生中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

2、课前三分钟。我的语文课课前三分钟左右的时间会让孩子轮流上台讲话或背诵。每个月的“课前三分钟”我都会安排一个主题,比如:9月分的课前三分课是“课前一吟”就是背诵《绿雅经典》。10月份的课前三分钟是“好书推荐”,11月份的课前三分钟是“好故事天天说”,12月份的课前三分钟是“我与名著的对话”等等各种形式,促使孩子进行阅读,进行阅读的分享与交流。有时“课前三分钟”不止“三分钟”,变成了“十分钟”,只要孩子们爱表达,乐意表达,“十分钟”将是孩子们语言展示的舞台。

3、每周一课。每周我都会上课外阅读指导课、分享课、交流课等课外阅读课,充分发挥这节的功效,让学生从中真正收益。具体做法是:

①立足文本,推进大量阅读。

语文书,是学生学语文的范本,但如果要学好语文,就单单只学习语文这一本书,远远不够。所以每学期,我根据语文单元主题,布置学生看与单元主题一类的课外书。比如:这个单元是寓言故事,我就布置这个周或这两个周的课外阅读作业是读《伊索寓言》,课前三分钟的交流就是讲《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在家孩子给家长讲《伊索寓言》,学完这个单元的寓言故事,我就开“讲寓言故事会”。这样根据文语文书的单元主题推广阅读,把课外阅读渗透到学课文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促使孩子们去看课外书,然后再课堂中交流、思考,从而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学会表达与做人。

②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交流会,推广广泛阅读。

培养孩子的良好阅读习惯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兴趣非常重要,在“有书读”的情况下,怎样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为孩子搭建一个展示阅读的“舞台”。孩子天生就爱表演、爱表现,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地表演,获得老师的称赞,同学的认同,孩子得到成就感、满足感,从而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每两个周我就会开展一次“课外阅读读书展示会”,以“推荐一本好书”和“讲一个好故事”的形式开展。如:在“好书推荐会”课外阅读交流课时,我让孩子自由组合成一个个小组,小组同学可以共读一本或自由选择一本自己爱看的课外书,小组同学互相督促看书,看完后小组同学合作分工介绍所阅读书的作者、大概内容、感兴趣的原因、自己读这本书的方法等等,在班级“好书推荐会”课外阅读交流课上,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推荐好书。有的小组用创设情境的表演的形式、有的小组用小品的形式、有的小组用阅读卡展示,有的小组轮流讲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