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化氢—有毒化学品安全防护及应急措施
剧毒品应急预案
剧毒品应急预案篇一:剧毒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杭州市******剧毒危险化学品(氰化钾和氯化汞)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为了保证在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能及时、有效和有序地实施应急救援,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厂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杭州市******概况(一)基本情况杭州市******成立于1981年,位于*****,是什么性质的单位,该人员配备情况全站现有实验室面积700m,办公室面积150m,仪器设备总价值630余万元,拥有包括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原子吸收仪、气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原子荧光光度仪、紫外可见光光度仪、红外分光测油仪等分析仪器。
(二)地理位置及道路交通情况位于*******,距离大厂镇18公里,距南丹县城23公里。
有金九公路通往选矿厂生活区,交通运输便利。
(三)所在区域气象气候特征余杭区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季风气候区,温暖润湿,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根据余杭气象局30年统计资料,主要气象参数见下表1。
表1 余杭区主要气象要素一览表22二、危险目标的确定及潜在危险性的评估(一)危险目标的确定本厂在水质监测过程中,需用氰化钾和氯化汞作为标准溶液,在整个检测过程与剧毒化学品有关的主要部位是剧毒化学品仓库和分析实验室,因此本厂危险目标是剧毒化学品生产场所和剧毒化学品仓库。
(二)潜在危险性的评估1)剧毒化学品储存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1)剧毒化学品储存场所与周边其它建筑和设施(如饮食店)的防火间距、卫生防护距离不足,易导致交叉影响,造成剧毒化学品流失污染周边环境和场所,以及周边场所发生事故影响剧毒化学品的储存安全等。
(2)剧毒化学品储存场所未采取必要的防盗措施,如实墙分割,设置防盗门窗、防止小动物进入的设施,安装防盗报警装置,从而导致剧毒化学品失窃流失,易被不良社会分子用于犯罪,导致社会群体中毒事故。
冶金企业砷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冶金企业砷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4859-63 冶金企业砷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砷化氢是何物砷化氢是一种无色气体,不易被人觉察,它有类似大蒜的臭味。
在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砷化氢没有实际用途。
它既不是生产原料,也不是生产产品,通常是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悄然生成。
所以一般人群,包括大部分医务工作者,对它多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警觉。
砷化氢的生成与金属冶炼过程密切相关。
许多金属矿石,尤其是锌、锡、铅、铝等常见金属矿石,通常含有硫化砷。
这些矿石在加工、冶炼过程中,遇到硫酸、盐酸或水,即有可能产生砷化氢。
经过冶炼的矿渣,硫化砷含量会增加,不管是热的矿渣还是冷却的矿渣,遇酸、水都可以产生砷化氢。
这次群体急性砷化氢中毒,就是由于不懂这些识的人往锡矿渣上泼水,结果产生了砷化氢,被周围人群吸入造成了中毒。
如何救治砷化氢中毒人体吸入砷化氢气体半小时至数小时后,可出现中毒现象,发生溶血,表现为头痛、腰痛、寒战、恶心、呕吐,尿液呈深茶色至酱油,如果救治不及时,患者会因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而死亡。
发生砷化氢中毒,必须及时到医院救治,进行血浆置换等血液净化疗法,并结合合理的药物治疗,以使患者获得最大的生存机会。
砷化氰
急性砷化氢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砷化氢(HAs)是一种具有强烈溶血作用的毒物。
急性砷化氢中毒3是指短期内吸入较大量砷化氢气体后引起的以急性血管内溶血、肾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1概述砷化氢是无色、有大蒜样臭味的气体,略溶于水。
人吸入砷化氢最低中毒浓度约为10mg/m3,急性致死浓度约为750mg/m3·30min。
砷化氢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进入人体。
接触砷化氢的常见机会有:含砷矿石、矿渣遇酸或水;生产合成染料、电解法生产硅铁、氰化法提取金银等生产工艺。
2 中毒事件的调查和处理现场救援时首先要确保工作人员安全,同时要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或减少公众健康受到进一步伤害。
现场救援和调查工作要求必须2人以上协同进行。
2.1 现场处置人员的个体防护进入密闭或半密闭中毒现场,或仍有砷化氢产生、泄漏的现场,必须使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进入已经开放通风的现场,须选用可防砷化氢和颗粒物的全面型/半面型呼吸防护器。
现场救援和调查工作对防护服穿戴无特殊要求。
医疗救护人员在现场医疗区救治中毒病人时,无需穿戴防护装备。
2.2 中毒事件的调查调查人员到达中毒现场后,应先了解中毒事件的概况。
现场调查内容包括现场环境状况,气象条件,通风措施,生产工艺流程、矿渣的储存及运输条件等相关情况,中毒现场为密闭空间时,尽早进行现场空气砷化氢浓度测定。
同时,就事件现场控制措施(如通风、封存矿渣等)、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现场隔离带设置等向现场指挥提出建议。
调查中毒病人及相关人员,了解事件发生的经过,人员接触毒物的时间、地点、方式,中毒人员数量、姓名、性别、工种、中毒的主要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抢救经过。
同时向临床救治单位进一步了解相关资料(如抢救过程、临床治疗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对现场调查的资料作好记录,进行现场拍照、录音等。
取证材料要有被调查人的签字。
2.3现场空气砷化氢浓度的快速检测尽早测定中毒事件现场的空气砷化氢浓度,必要时可模拟事件过程。
MSDS—砷化氢
当前位置:首页> MSDS> 砷化氢安全技术说明书列表信息重新搜索砷化氢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回目录化学品中文名称:砷化氢化学品英文名称:arsenic hydride中文名称2:胂英文名称2:arsine技术说明书编码:74CAS No.:7784-42-1分子式:AsH3分子量:77.93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回目录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砷化氢7784-42-1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回目录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为强烈溶血毒物,红细胞溶解后的产物可堵塞肾小管,引起急性肾功衰竭。
急性中毒:一般在十多小时内即出现溶血症状和体征。
轻者全身无力、恶心、呕吐、腰痛、巩膜轻度黄染、尿色深暗;较重者出现寒战,体温升高,尿呈酱油色甚至黑色,黄疸加深,肝脏肿大;严重者导致急性肾功衰竭,病人全身症状加重,体温升高,出现尿闭,可因急性心力衰竭和尿毒症而死亡。
慢性影响:长期在低浓度环境中作业主要表现为头痛、乏力、恶心、呕吐,较重者可有多发性神经炎,常伴有贫血。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高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回目录皮肤接触:眼睛接触: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回目录危险特性:强还原剂。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砷。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化工企业急性中毒抢救应急措施规定
化工部化工企业急性中毒抢救应急措施规定【颁布单位】化工部【发文字号】(86)化生字第1078号文发布【颁布时间】1986-11-24【生效时间】1986-11-24【时效性】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止中毒事故发生,加强对急性中毒者的抢救,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根据《加强化工企业工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民所有制化工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工厂(车间)、实验室以及基层急救机构。
第二章机构和人员第三条生产、使用、贮存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工厂应成立化学毒物急性中毒抢救领导小组。
由企业领导人担任组长。
成员有安全、卫生、保卫、监测、工会、环保、劳资等部门的负责人。
其职责是:1.接到中毒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指导抢救工作,同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听取指示;2.负责组织事故现场的处理、抢救人员和物资的调配,以及伤员运输等现场的指挥工作;3.负责对本厂各车间贮备抢救设备、药品等的审批;4.必要时请求其他单位支援,并负责中毒事故的善后处理;5.督促、检查急救与救护人员的政治与业务学习。
第四条1000人以上的企业要设立救护站;1000人以下可成立救护队。
配救护队员若干人。
昼夜值班。
其职责是:1.负责对发生事故现场的中毒者或伤员的抢救、搜寻与运送;2.负责对中毒人员的救护、包扎、人工呼吸等;3.负责对各车间防保器材、药剂的检查与维修,防止因误用和失效而酿成意外。
第五条职工医院、职防所或保健站等基层医疗机构,均应设立急救室或急救组,并装备充足的急救器材与药品。
急救组的成员应包括职业病科、内科、眼科、五官科、眼科和放射科的医务人员。
其职责是:1.对急性中毒者的诊断分级,调查中毒原因,制订抢救治疗方案与医学观察等;2.决定重症患者的会诊、转院,患者转院治疗时应有医务人员护送;3.负责对中毒患者治愈后的劳动能力鉴定。
第六条有毒车间应成立抢救组。
100人以上的车间至少有4名兼职救护员;有剧毒车间的企业应配备专职医务人员,昼夜值班,以便发生急性中毒时进行紧急抢救。
砷化氢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砷化氢化学品英文名:arsenic hydride;arsenic trihydride;arsine化学品别名:砷化三氢;胂CASNo.:7784-42-1ECNo.:232-066-3分子式:AsH3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气体。
极端易燃,有爆炸危险。
高压,遇热有爆炸危险。
吸入有剧毒。
长期暴露有损伤健康的危险。
对水生物有剧毒,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对水生环境可能会引起长期有害作用。
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气体,类别1;高压气体,压缩气体;急毒性-吸入,类别2;致癌性,类别1A;特定目标器官毒性-重复接触,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慢性毒性,类别1。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极端易燃气体,内装高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吸入致命,可能致癌,长期或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预防措施:使用前取得专业说明。
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
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
禁止吸烟。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戴呼吸防护装置。
事故响应: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如感觉不适,须求医/就诊。
漏气着火:切勿灭火,除非漏气能够安全地制止。
一旦发生泄漏,除去所有点火源。
收集溢出物。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如接触到或有疑虑:求医/就诊。
安全储存: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存放处须加锁。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防日晒。
存放于通风良好处。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砷化氢的危害与预防
砷化氢的危害与预防砷化氢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有机化合物,也是一种极其有毒的气体。
下面将详细介绍砷化氢的危害与预防方法。
一、砷化氢的危害砷化氢主要通过吸入和皮肤接触两种途径进入人体,其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急性中毒:砷化氢会导致急性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
严重中毒可导致肺水肿、心血管系统损害甚至死亡。
2.慢性中毒:长期接触砷化氢会导致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慢性气道炎症、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损害、肝肾功能异常等。
慢性中毒对人体的危害更加深远且难以修复。
3.致癌性:砷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一级致癌物,其与皮肤癌、肺癌、膀胱癌等多种癌症有关。
二、砷化氢的预防方法为了有效预防砷化氢的危害,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工作场所的控制措施:在接触砷化氢的工作场所,应采取有效的通风设备,保持空气流通,并通过局部排风和废气净化系统控制砷化氢的浓度。
2.个人防护装备:工作人员应配备合适的防护装备,包括呼吸防护装置、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特别是在需要接触砷化氢的操作和清理工作中,必须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3.教育培训:对从事与砷化氢有关工作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培训,使其了解砷化氢的危害性及防护方法,并掌握正确的操作和应对急救措施。
4.定期体检:经常接触砷化氢的工作者应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及时发现患病情况,并进行早期治疗。
5.设备维修维护:工作场所中与砷化氢相关的设备应定期维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砷化氢泄漏的风险。
6.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事故应对机制,一旦发生砷化氢泄漏事故,能够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减少伤害。
7.禁止无证操作: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禁止无证操作和无许可证、许可证过期的单位和人员接触和操作砷化氢。
总结:砷化氢是一种极其有毒的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性很大。
为了有效预防砷化氢的危害,工作者和管理者需共同努力,采取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和预防方法,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人员的健康。
砷中毒现场处置方案
砷中毒现场处置方案背景砷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自然元素,它存在于土地、水和空气中。
然而,在某些区域,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砷的含量可能过高,导致危害健康的问题。
长期暴露于高砷含量环境下会导致砷中毒。
砷中毒是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尤为常见,砷中毒可以影响多个器官和系统,导致各种疾病,例如皮肤病、癌症甚至死亡。
现场处置在进行砷中毒现场处置时,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一些应急处置方案。
紧急救援如果出现疑似砷中毒的紧急情况,应该立即呼叫当地急救服务。
在等待急救服务到达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行动:1.立即将疑似中毒人员从砷污染环境中撤离,并远离污染源。
2.如果受害者着有砷污染的衣物,应迅速将其除去,并用大量的洁净水冲洗全身。
在洗涤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清洁发际、脸、颈、耳朵、指甲床和足部等易染砷的部位。
3.如果受害者有意识且呼吸道通畅,则可以将其加速到医疗中心,以便接受专业的治疗。
污染物清除如果发现了有砷污染的环境,应该采取措施以减少威胁公众健康的风险。
在清除过程中,应该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包括佩戴手套、口罩和防护衣。
一些清理步骤如下:1.将砷污染环境隔离,以防止人员进入。
2.解决污染问题的方法取决于砷的类型和污染程度。
首先应考虑降低污染物的浓度和危险。
可以通过用干净和温和的洁净剂清洗或吸附砷。
3.在进行清除过程时,应该将产生的污染物和物质妥善处理。
应保持通风良好,在清除过程结束之前,不要离开清理区域和场地。
预防措施砷中毒的最佳预防方法是避免其接触。
应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以减少公众暴露于砷污染的风险:1.避免在可能存在砷污染的区域生活、工作或玩耍。
2.如果在可能存在砷污染的环境中工作,则应遵循相关的安全规定。
3.在使用可能含有砷的产品时,应该谨慎使用。
应该严格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避免过度暴露。
结论砷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需要注意及时处理。
在砷中毒场景中实施的应急处置方案包括紧急救援和污染物清除。
砷化氢的危害与预防
砷化氢的危害与预防砷化氢(AsH3)是一种无色、剧毒的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它广泛存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冶金、化工、电子等行业。
砷化氢的危害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生产和使用砷化氢时,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或消除其危害。
一、砷化氢的危害砷化氢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毒性效应:砷化氢通过吸入或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后,会迅速吸收并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对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肝脏及肾脏等产生严重毒性效应,甚至导致生命危险。
2.急性中毒症状:暴露在高浓度砷化氢环境中的人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肺水肿、心律失常等急性症状,严重时可发生昏迷和死亡。
3.长期暴露风险:长期接触低浓度的砷化氢会导致慢性砷中毒,引发各种健康问题,如皮肤病变、神经系统病变、呼吸系统疾病、免疫系统损害、肝肾功能异常等,甚至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二、砷化氢的预防措施为了避免砷化氢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措施:生产单位应在研发和生产设施的设计中充分考虑砷化氢的控制要求,采用封闭式操作、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等技术手段,降低砷化氢的生成和排放。
2.个体防护措施: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必须佩戴防护设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护服等,确保自身不受砷化氢的污染和侵害。
3.教育宣传:员工应接受砷化氢的危害知识教育,了解砷化氢的危害性及预防措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定期检测和监测:制定科学合理的砷化氢检测计划,通过定期的检测和监测,确保工作环境和生产设施符合安全标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紧急应急措施:对于砷化氢泄漏事故,应制定相应的紧急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和应急处理流程,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和损失。
三、砷化氢危害预防的重要性有效预防砷化氢的危害非常重要,原因如下:1.保护员工健康:关注砷化氢的危害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士气。
砷化氢的危害与预防范文
砷化氢的危害与预防范文砷化氢(AsH3)是一种无色、剧毒的气体,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严重危害。
本文将从砷化氢的危害、常见的暴露途径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对砷化氢的危害及其预防进行阐述。
一、砷化氢的危害(一)对人体的危害1.吸入砷化氢会引起呼吸系统的急性损伤,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
大量吸入砷化氢可导致肺水肿和肺功能损害,严重时可导致窒息和死亡。
2.长期接触砷化氢,会引起慢性中毒。
砷化氢可经肺泡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影响各个器官系统,造成慢性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贫血、皮肤损伤、神经系统症状等。
(二)对环境的危害1.砷化氢对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起到催化作用,形成高度易燃的混合物,一旦接触火源,则会引发爆炸和火灾,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砷化氢还具有很高的毒性,对植物和动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长期接触砷化氢的植物会出现生长受限、叶片变色等异常现象,而接触砷化氢的动物则可能发生死亡及疾病。
二、砷化氢的暴露途径砷化氢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暴露给人体和环境:1.空气中的砷化氢:工业生产、矿山作业、砷化氢泄漏等过程中,砷化氢会释放到空气中,从而造成人员和环境的暴露。
2.饮用水和食物中的砷:砷化氢可以通过土壤和水体的污染进入农田,被作物吸收后进入人体。
3.接触污染的土壤和水源:砷化氢在土壤中有一定的迁移能力,通过水源和土壤污染,间接暴露给人体。
三、砷化氢的预防措施(一)工作环境控制1.强化工作环境监测:对可能产生砷化氢的工作场所进行定期监测,确保砷化氢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2.改进工艺和设备:采用无砷工艺替代传统工艺,使用防爆设备和防护设备,减少砷化氢的产生和泄漏。
3.加强通风和排风系统:设置有效的通风和排风系统,及时排除室内污染物,降低砷化氢浓度。
(二)个体防护措施1.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对于需要接触砷化氢的工人,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面具、防护服等。
2.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测:对于接触砷化氢的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异常和中毒症状。
砷化氢安全技术说明书
砷化氢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砷化氢;砷烷;胂化学品英文名:arsenic hydride;arsine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邮编:传真: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砷化氢7784-42-1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本品为强烈溶血毒物,红细胞溶解后的产物可堵塞肾小管,引起急性肾功衰竭。
急性中毒一般在十多小时内即出现溶血症状和体征。
轻者全身无力、恶心、呕吐、腰痛、巩膜轻度黄染、尿色深暗;较重者出现寒战,体温升高,尿呈酱油色甚至黑色,黄疸加深,肝脏肿大;严重者导致急性肾功衰竭,病人全身症状加重,体温升高,出现尿闭,可因急性心力衰竭和尿毒症而死亡。
慢性影响长期在低浓度环境中作业主要表现为头痛、乏力、恶心、呕吐,较重者可有多发性神经炎,常伴有贫血。
环境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强还原剂。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砷。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干粉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砷化氢的危害与预防范本(2篇)
砷化氢的危害与预防范本砷化氢(arsine)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它是一种剧毒物质,可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介绍砷化氢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砷化氢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呼吸系统伤害:吸入砷化氢会刺激呼吸道,引起肺部炎症和损伤。
短时间吸入高浓度的砷化氢可导致肺水肿,甚至致命。
2. 循环系统伤害:砷化氢在体内会通过气道进入血液循环,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
高浓度的砷化氢可引起心律不齐、心跳加速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脏骤停。
3. 中枢神经系统伤害:砷化氢可穿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对大脑和神经系统产生直接毒性作用。
吸入高浓度砷化氢可导致头痛、头晕、昏迷等症状,重度中毒时可引起死亡。
4. 造血系统伤害:长期暴露于砷化氢环境中的工作者可能会出现骨髓抑制,导致贫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等症状。
为了预防砷化氢的危害,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的范本:1. 工作场所控制:确保砷化氢的储存和使用符合安全标准,工作场所应有良好通风系统,以确保空气污染物得到有效排除。
对于需要接触砷化氢的工人,应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面罩、防护服等。
2. 操作规程: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包括砷化氢的使用方法、储存方法和应急处理步骤等。
工人应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和处理砷化氢。
3. 监测和检测:定期对工作场所的空气进行监测和检测,确保砷化氢浓度始终在安全范围内。
对于可能暴露于砷化氢的工人,可以进行定期的生物监测和血液检查,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4. 应急处理:制定紧急响应计划,包括砷化氢泄漏和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步骤。
应配备合适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以及培训过急救技能的员工。
除了以上措施,还需要加强对砷化氢危害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加强对砷化氢危害的认识和预防措施的学习。
总之,砷化氢是一种极具毒性的化学物质,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只有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减少砷化氢对工作者的危害。
砷化氢中毒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技术方案
神化氢中毒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技术方案珅化氢是具有强烈溶血作用的毒物,经呼吸道吸入后可引起急性血管内溶血,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对神经、心、肝、肺等重要脏器也有毒性作用。
1概述1.1理化性质种化氢,又名神化三氢,为无色气体,带有大蒜样臭味,但无明显剌激性。
分子式AsH3o分子量77.95。
相对密度2.695(气体)。
熔点T16.3C。
沸点-55C。
密度 2.66g∕CIn3。
蒸气压1466.3kPa(11,000mmHg20°C)°水中溶解度20m1∕IOOg(2(TC);微溶于乙醇、碱性溶液;溶于氯仿、苯。
水溶液呈中性。
在水中迅速水解生成碑酸和氢化物。
遇明火易燃烧。
燃烧呈蓝色火焰并生成三氧化二碑。
加热至23(ΓC,可分解为元素碑。
遇明火、氯气、硝酸会爆炸。
痕量的神化氢最好用高镒酸钾溶液或淡水吸收。
1.2毒性种化氢属高毒类。
是一种剧烈的溶血性毒物。
动物急性吸入毒性见附录2,表1。
动物可出现明显溶血、无尿,继之死亡。
人吸入急性中毒浓度见附录2,表2。
一般浓度10-32mg∕∏Λ接触数小时,即可出现中毒症状。
1.3接触机会工业上用于有机合成、军用毒气、科研或某些特殊实验中。
是生产过程中的副反应产物或环境中自然形成的污染物。
只要有碑和新生态氢同时存在,就能产生神化氢。
主要见于:a)多种金属,特别是锌、锡、睇、铝、铅、银、钻等金属矿石中常含有硫化碑。
含石申矿石在冶炼、加工、贮存过程中与工业硫酸或盐酸等酸类反应,或用水浇熄炽热金属矿渣,或金属矿渣遇湿,均可产生珅化氢。
b)生产和使用乙烘、金属制品的酸洗,蓄电池充电,生产合成染料、电解法生产硅铁、氧化法提取金银等,也可产生碑化氢。
C)由无机碑或有机碑水解生成。
国内曾有因海鱼腐败使有机种转化为神化氢的报道,水中某些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腐败亦可产生神化氢,阴沟、下水道气体中也含有珅化氢。
主要侵入途径为呼吸道吸入。
1.4中毒临床表现血液系统为中毒主要靶器官,相继引起肾脏损害,同时可造成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呼吸系统等多脏器系统损害。
砷化氢中毒治疗方案
种化氢中毒治疗方案治疗原则以阻断或减轻血管内溶血以及保护肾脏为治疗重点。
1控制溶血i.糖皮质激素:早期、足量、短程应用,地塞米松10-40mg 或氢化可的松200-600mg加入输液中静脉滴注。
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
ii.自由基清除剂:可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古拉定)1.2-1.8g,将古拉定用注射用水溶解后,加入IOonII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或加入20m1的生理盐水中缓慢静脉注射。
维生素C注射液5g一日一次加入静点,维生素E0.Ig一日三次口服。
iii.输新鲜血液:输入新鲜全血或代浆血400-1200m1oiv.换血疗法:换血可排出部分血液内的溶血产物及有毒物质,置换部分可能发生溶血的红细胞,故对发病急剧,溶血程度特别严重的重度中毒者,可采用此法,但强调换血时间要早,不宜超过中毒后48小时,换血总量一般是人体总血量的50%以上,一次换血量约为3000-5000m1。
换血时应考虑医疗单位的客观条件、技术力量及换血的副作用等。
2.保护肾脏及时纠正血容量:低分子右旋糖酉干500m1一日一次静脉滴注。
i.补充碱性溶液:5%碳酸氢钠25OnI1一日1-2次,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
ii.利尿:轻度中毒者可给予20%甘露醇125m1-25OmI静脉滴注,或60ToOnI1在5minT0min内静注完,全日用量不宜超过750m1;对重度中毒者,以吠喂米(速尿)为宜,100-200mg,静脉推注,或将吠嘎米与多巴胺合用,多巴胺每分钟3μg/kg加吠嘎米每小时10-15mg∕kg,静脉滴注。
iii.中药治疗:如20%川茸嗪注射液20m1静脉注射,每6小时1次:复方丹参注射液、黄芭注射液等静脉滴注。
3.血液净化疗法1血液透析(HD):为首选治疗方案,可每日或隔日1次,持续时间视病情而定,一般为2周。
ii血液透析(HD)+血液灌流(HP):有报道此方案治疗效果较佳。
iii腹膜透析(PD):无血液透析条件时亦可作为抢救重度中毒者的一项应急措施。
职业危害告知牌(砷化氢)
抢救人员穿戴防护用具,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安静;呼吸困难给氧;必要时用合适的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立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系抢救。
工作场所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MAC)不超过0.03mg/m³。LDLH浓度为20mg/m³,警示性差,超过LDLH浓度时,采用供气式呼吸防护。密闭、局部排风。禁止明火、火花、高热,使用防爆电器和照明设备。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职业危害告知牌(砷化氢)
砷化氢(胂)
Arsine
可经呼吸道、皮肤进入人体。
主要损害血液系统、肾。
大量接触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腰背痛、巩膜黄染、尿色深暗,进而出现寒战、发热、酱油色尿、黄疸等肝功能异常,重者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口唇青紫、意识不清。
无色气体,稍有大蒜气味。微溶于水。遇明火、高热可引起燃烧、爆炸。
火警: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9急救:120安全生产举报电话:
砷化氢的危害与预防
砷化氢的危害与预防砷化氢是一种极其有毒和危险的化学物质,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带来严重威胁。
砷化氢无色、无臭,在一定浓度下能够引发爆炸,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其危害和预防措施。
首先,砷化氢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急性毒性:砷化氢可通过吸入、皮肤接触和食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对呼吸系统、肝脏、肾脏等器官具有严重的急性毒性。
吸入高浓度的砷化氢会导致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可导致死亡。
2. 慢性毒性:长期接触低浓度的砷化氢会对人体产生慢性毒性作用。
砷化氢可引起骨髓抑制、造血功能障碍、白血病和肺癌等疾病。
此外,砷化氢还会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生殖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
3. 爆炸性:砷化氢在空气中的爆炸下限为5%,在空气中的上限为77%。
如果砷化氢浓度超过爆炸范围,一旦遇到火源,就会发生剧烈爆炸,对周围人员和设施造成巨大伤害。
针对砷化氢的危害,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的预防措施:1. 防护装备:在接触砷化氢的工作场所,工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口罩、防护服、防护手套等。
这些防护装备能够有效隔离砷化氢,减少接触风险。
2. 通风设施:由于砷化氢在室内积聚会产生危险,工作场所需要建立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通过合理设计和设置通风装置,可以将砷化氢排除到室外,减少室内浓度,降低风险。
3. 安全操作规程:针对砷化氢的使用和处理,应制定明确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对所有从业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只有工作人员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才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4. 检测监测:工作场所需要定期进行砷化氢的检测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和仪器,对空气中的砷化氢浓度进行监测,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5. 废气处理: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
采用适当的废气处理设备,如活性炭吸附装置、湿式废气处理系统等,可以有效去除废气中的砷化氢,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024年砷化氢的危害与预防(3篇)
2024年砷化氢的危害与预防____年砷化氢的危害与预防一、砷化氢的危害砷化氢是一种无色、有毒、易燃的气体,常温下呈现出刺激性气味。
它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人体,但也可以通过皮肤吸收。
下面是砷化氢的危害:1. 急性中毒:高浓度的砷化氢吸入会引起急性中毒。
短期暴露砷化氢可引起呼吸困难、头痛、恶心、呕吐、肌肉疼痛、心律不齐等症状。
更严重的中毒症状包括昏迷、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2.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低浓度的砷化氢也会造成慢性中毒。
慢性中毒的症状包括慢性咳嗽、气喘、消瘦、乏力、皮肤瘙痒、指甲变色等。
长期暴露还可能导致白血病、肺癌等严重疾病。
3. 爆炸性:砷化氢是一种易燃气体,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可形成爆炸性气体。
如果在不适当的环境下储存或使用,砷化氢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二、砷化氢的预防为了有效地预防砷化氢的危害,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职业病防护:对于从事与砷化氢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提供必要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这包括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防护面具、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同时,需要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避免长期接触高浓度的砷化氢。
2. 安全储存和使用:对于砷化氢的储存和使用,需要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
砷化氢应存放在特定的容器中,并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酸性物质。
在使用砷化氢时,必须确保操作人员已接受了相关的培训,并使用适当的安全措施。
3. 环境监测与控制:对于需要使用砷化氢的工作场所,需要进行定期的环境监测与控制。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泄漏或浓度异常,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调整,避免中毒的风险。
4. 教育宣传:通过加强对砷化氢危害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砷化氢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这可以包括在学校、企事业单位及社区开展相关的讲座、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砷化氢的危害和预防知识。
5. 紧急处理:在发生砷化氢泄漏或中毒事故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理和救援。
这包括迅速撤离受影响区域,使用合适的呼吸防护装备进行施救,并将中毒者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砷化氢-危险化学品操作要领卡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操作
安全
砷化氢系统运行时,不准敲击,不准带压修理和紧固,不得超压,严禁负压。操作时不可穿戴易产生静电的服装及带钉的鞋作业,以免产生静电和撞击起火。
砷化氢管道输送时,管道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砷化氢管道宜采用架空敷设,其支架应为非燃烧体。架空管道不应与电缆、导电线敷设在同一支架上;
(2)砷化氢管道与燃气管道、氧气管道平行敷设时,中间宜有不燃物料管道隔开,或净距不小于250mm。分层敷设时,砷化氢管道应位于上方。砷化氢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管线的最小净距可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管道、阀门和水封装置冻结时,只能用热水或蒸汽加热解冻,严禁使用明火烘烤。不准在室内排放砷化氢。吹洗置换,应立即切断气源,进行通风,不得进行可能发生火花的一切操作。
储存
安全
储存于过30℃。
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储存室内必须通风良好,保证空气中砷化氢最高含量不超过1%(体积比)。储存室建筑物顶部或外墙的上部设气窗或排气孔。排气孔应朝向安全地带,室内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得小于3次,事故通风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得小于7次。
(3)室内管道不应敷设在地沟中或直接埋地,室外地沟敷设的管道,应有防止砷化氢泄漏、积聚或窜入其他沟道的措施。埋地敷设的管道埋深不宜小于0.7m。含湿砷化氢的管道应敷设在冰冻层以下;
(4)管道应避免穿过地沟、下水道及铁路汽车道路等,必须穿过时应设套管保护;
砷化氢职业危害及防护
砷化氢职业危害及防护一、砷化氢危害来源砷化氢属高毒类,为某些工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
在职业接触多种金属(如锌、锡、锑、铅、铜等)矿石中常含有硫化砷。
含砷矿石在冶炼、加工、储存过程中遇酸(硫酸、盐酸)、湿均可产生砷化氢。
另外生产和使用乙炔生产合成染料,氰化法提炼金银等也可产生砷化氢。
故中毒可见于多种行业,而以冶金工业最多见。
二、砷化氢职业中毒临床表现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是指在职业活动中,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砷化氢气体所致的以急性血管内溶血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轻度中毒常有畏寒、发热、头痛、乏力、腰背部酸痛,且出现酱油色尿、巩膜皮肤黄染等急性血管内溶血的临床表现。
急性砷化氢中毒临床表现:中毒的严重程度与吸入量有显然的关系;埋伏期一般为半小时至数小时,起病急,依次出现急性溶血及急性肾功能损害为主的各种表现。
常有头疼、头晕、乏力、四肢酸疼等,伴恶心、呕吐、腹疼、呼气中有大蒜臭味,溶血多在3小时内发生。
有畏寒、发热、黄疸、尿呈暗红色〔血尿〕。
重症患者多由于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砷化氢所致,半小时内发病,常以寒战、高烧、意识模糊、黄疸、尿呈酱油色、少尿或无尿、肾功能显然异常,血清尿素氮、肌肝增高,此外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细胞内的钾释入血浆内,血钾迅速升高,而引起心肌损害,如心肌兴奋性降低,传导阻滞、心博骤停、此为少尿期的主要死因。
另外还可有肝脏病变、肺水肿、心力衰竭、酸中毒。
三、防护措施1.中毒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发生事故时,所有接触者,均应迅速脱离现场。
对接触反应者,应严密观察48小时,宁静休息,激励饮水,口服碱性药物,并监测尿常规及尿潜血试验。
中毒患者均应住院治疗,早期足量短程应用糖皮质激素,早期合理输液,正确应用利尿剂以维持尿量,碱化尿液。
忌用肾毒性较大的药物。
对重度中毒者,应及早采纳血液净化疗法;依据溶血程度和速度,必要时可采纳换血疗法;并注意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确保足够热量等对症支持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砷化氢—有毒化学品安全防护及应急措施
砷化氢,别名砷化三氢;胂。
一、性质及用途
理化性质:无色气体,有大蒜臭味。
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碱液。
危险特性:强还原剂。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吸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健康危害:本品为强烈溶血毒物,红细胞溶解后的产物可堵塞肾小管,引起急性肾功衰竭。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砷。
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军用毒气,及应用于科研或某些特殊实验中。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正常工作情况下,佩带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高浓度环境中,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面罩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毕,淋浴更衣。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三、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处灭火。
切断气源。
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
四、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450米,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的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