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物理选修3-1全套教案
高中物理选修3-1教学方案
![高中物理选修3-1教学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3f6a4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68.png)
高中物理选修3-1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解和掌握力学、热学和电磁学等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3. 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5.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 力学- 物体的运动和力的概念- 牛顿运动定律- 力的合成和分解-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 力的作用与质量的关系2. 热学- 温度和热量的概念- 热传递与热平衡-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热机效率和热力学循环3. 电磁学- 电荷和电场的概念- 静电场和电势- 电流和电阻- 电磁感应和电磁感应定律- 电磁波和光的特性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 讨论交流法: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4.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物理现象、实验过程和理论模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评价与考核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讨论表现等。
2. 实验报告:对学生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的评价。
3. 作业和测验:通过书面作业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
4. 期末考试:对整个学期的学习内容进行综合考核。
五、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工作,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 教科书和参考书籍:提供学生必要的教材和参考资料。
2. 实验设备和材料:为学生提供进行实验探究的实验设备和材料。
3. 多媒体教学资料:准备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辅助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学习。
高中物理3-1《2.8 多用电表》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1
![高中物理3-1《2.8 多用电表》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1](https://img.taocdn.com/s3/m/7869d78983d049649b665881.png)
高中物理选修3-1《2.8 多用电表》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多用电表的性能,知道多用电表的原理。
2.掌握电阻档(欧姆表)的原理,即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方法测量电阻的阻值。
3.学会应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欧姆表原理的分析,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应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和电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多用电表进行一定的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欧姆表和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难点理解欧姆表和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学手段投影仪、多用电表(指针式、数字式)、小灯泡、电池、电键、导线(若干)、二极管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我们已经学习过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和量程较大的电流表的原理,下面请同学们画出改装的原理图。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改装的原理图。
学生代表到黑板上画。
师生互动:对学生画的改装原理图进行点评。
教师:能否将电流表改装成测量电阻的欧姆表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究这方面的问题。
(二)进行新课1、欧姆表教师活动:(投影)教材例题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求解,对求解结果进行总结、点评。
教师:通过以上计算同学们有何启发?如何将电流表转换成直接测量电阻的仪表?谈谈你的设想。
学生讨论,代表发言:将电流表的“10mA ”刻度线标为“0Ω”,“5mA ”刻度线标为“150Ω”,其它电流刻度按)(1505.1Ω-=IR 的规律转为电阻的标度,这样,电流表就改装成了直接测电阻的仪器。
教师(总结):(投影)教材图 2.8-2(如图所示)。
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欧姆表的电路原理图。
实际的欧姆表就是在这个原理的基础上制成的。
2、多用电表教师:将电压表、电流表、欧姆表组合在一起就成了多用电表。
(投影)教材图2.8-3和2.8-4(如图所示)。
图 2.8-3分别表示电流表、欧姆表、电压表的电路示意图。
物理选修3_1全书(全套)教学案
![物理选修3_1全书(全套)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bc135d58fafab069dc02d0.png)
高一物理选修3-1全套教案目录第一章静电场 (2)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2)1.2库仑定律 (5)1.3.1电场强度 (7)1.3.2专题:静电平衡 (11)1.4电势能电势 (14)1.5电势差 (16)1.6电势差与电势强度的关系 (18)1.7电容器与电容 (20)1.8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22)第二章、恒定电流 (25)2.1、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1课时) (25)2.2、电动势(1课时) (27)2.3、欧姆定律(2课时) (29)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2课时) (31)2.5、焦耳定律(1课时) (33)第三章磁场教案 (35)3.1 磁现象和磁场(1课时) (35)3.2 、磁感应强度(1课时) (37)3.3 、几种常见的磁场(1.5课时) (39)3.4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1.5课时) (42)3.5、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1课时) (45)3.6、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2课时+1练习) (48)第一章静电场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学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重点:电荷守恒定律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新的知识内容,新的学习起点.本章将学习静电学.将从物质的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与静止电荷相联系的静电场的基本性质。
高中物理选修3-1全套教案
![高中物理选修3-1全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7a7176eefdc8d376ee32a7.png)
高中物理选修3-1全套教案目录第一章静电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库仑定律 (3)1.3.1电场强度 (4)1.3.2专题:静电平衡 (8)1.4电势能电势 (10)1.5电势差 (12)1.6电势差与电势强度的关系 (13)1.7电容器与电容 (15)1.8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16)第二章、恒定电流 (18)2.1、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1课时) (18)2.2、电动势(1课时) (20)2.3、欧姆定律(2课时) (21)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2课时) (22)2.5、焦耳定律(1课时) (24)第三章磁场教案 (25)3.1 磁现象和磁场(1课时) (25)3.2 、磁感应强度(1课时) (27)3.3 、几种常见的磁场(1.5课时) (28)3.4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1.5课时) (30)3.5、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1课时) (32)3.6、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2课时+1练习) (35)认识静电教学目标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重点:电荷守恒定律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高中物理选修3-1教案
![高中物理选修3-1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64eacde009581b6bd9eb4e.png)
高中物理选修3-1教案【篇一: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教案】高一物理选修3-1教案第一章静电场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一、教学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二、教学重点:电荷守恒定律三、教学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四、教学具体过程:(一)引入新课:新的知识内容,新的学习起点.本章将学习静电学.将从物质的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与静止电荷相联系的静电场的基本性质。
【板书】第一章静电场复习初中知识:【演示】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这样的物体就带了电.【演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之间相互排斥,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之间也相互排斥,而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之间却相互吸引,所以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板书】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二)进行新课: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板书】一、电荷1、使物体带点的三种方式摩擦起电(1)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原子:包括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3)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4)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接触带电(1)接触带电的原因:一个物体带电时,电荷之间会相互排斥,如果接触另一个导体电荷会转移到这个导体上,使物体带电(2)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3)结果:接触带电两个物体最终的电量分配很复杂,但有一种情况能确定电荷量的分配:两个完全相同的导体球相互接触后把剩余电荷量平分例:1甲、乙两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分别带+10c和-6c的电荷量,接触后均带+2c电荷量2若两球分别带+10c和-10c电荷量,接触后都不带电,这种现象叫电荷的中和感应起电【演示】:把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彼此接触的异体a,b(参见课本图1.1-1).可以看到a,b上的金属箔都张开了,表示a,b都带上了电荷.如果先把c移走,a和b上的金属箔就会闭合.如果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开c,可以看到a和b仍带有电荷;如果再让a和b接触,他们就不再带电.这说明a和b分开后所带的是异种等量的电荷,重新接触后等量异种电荷发生中和.(1)感应起电的原因: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上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感应起电(2)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练习:二、电荷守恒定律内容: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另一种表述: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全套精品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全套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69120ade80d4d8d15a4f47.png)
高中物理选修3-1全册精品教案目录第一章静电场 ................................................................... - 2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 2 -1.2库仑定律................................................................ - 5 -1.3.1电场强度.............................................................. - 7 -1.3.2专题:静电平衡....................................................... - 12 -1.4电势能电势........................................................... - 15 -1.5电势差................................................................. - 17 -1.6电势差与电势强度的关系................................................. - 19 -1.7电容器与电容........................................................... - 21 -1.8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 23 - 第二章、恒定电流 .............................................................. - 26 -2.1、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1课时).......................................... - 26 -2.2、电动势(1课时)...................................................... - 28 -2.3、欧姆定律(2课时).................................................... - 30 -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2课时).......................................... - 32 -2.5、焦耳定律(1课时).................................................... - 34 - 第三章磁场 ................................................................... - 37 -3.1 磁现象和磁场(1课时)................................................ - 37 -3.2 、磁感应强度(1课时)................................................ - 39 -3.3 、几种常见的磁场(1.5课时)........................................... - 41 -3.4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1.5课时)................................... - 44 -3.5、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1课时)........................................ - 47 -3.6、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2课时+1练习)............................................................. - 49 -第—章静电场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5cf606b4daa58da0114aac.png)
高一物理选修3-1教案第一章静电场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一、教学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二、教学重点:电荷守恒定律三、教学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四、教学具体过程:(一)引入新课:新的知识内容,新的学习起点.本章将学习静电学.将从物质的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与静止电荷相联系的静电场的基本性质。
【板书】第一章静电场复习初中知识:【演示】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这样的物体就带了电.【演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之间相互排斥,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之间也相互排斥,而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之间却相互吸引,所以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板书】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二)进行新课: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板书】一、电荷1、使物体带点的三种方式摩擦起电(1)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原子:包括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3)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4)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接触带电(1)接触带电的原因:一个物体带电时,电荷之间会相互排斥,如果接触另一个导体电荷会转移到这个导体上,使物体带电(2) 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3) 结果:接触带电两个物体最终的电量分配很复杂,但有一种情况能确定电荷量的分配:两个完全相同的导体球相互接触后把剩余电荷量平分例:1甲、乙两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分别带+10C 和-6C 的电荷量,接触后均带+2C 电荷量2若两球分别带+10C 和-10C 电荷量,接触后都不带电,这种现象叫电荷的中和感应起电【演示】:把带正电荷的球C 移近彼此接触的异体A ,B(参见课本图1.1-1).可以看到A ,B 上的金属箔都张开了,表示A ,B 都带上了电荷.如果先把C 移走,A 和B 上的金属箔就会闭合.如果先把A 和B 分开,然后移开C ,可以看到A 和B 仍带有电荷;如果再让A 和B 接触,他们就不再带电.这说明A 和B 分开后所带的是异种等量的电荷,重新接触后等量异种电荷发生中和.(1)感应起电的原因: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上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感应起电(2)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练习:二、电荷守恒定律内容: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另一种表述: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高中物理教学选修3-1
![高中物理教学选修3-1](https://img.taocdn.com/s3/m/ab341d6e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2.png)
高中物理教学选修3-1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中物理选修3-1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电磁学基础知识、电路分析以及电磁波初步等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将重点讲解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使学生掌握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同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在经过一年多的物理学习后,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实验操作能力。
然而,由于物理学科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部分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将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实际需求,采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如电荷、电场、磁场、电磁感应等,理解相关物理量的定义、性质和单位。
(2)学会运用电磁学基本定律,如库仑定律、欧姆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解决实际问题。
(3)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如串联、并联、混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能分析简单电路的工作原理。
(4)了解电磁波的基本特性,如传播速度、波长、频率等,认识电磁波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5)提高实验操作能力,能正确使用电磁学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2)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方法,使学生能够从具体实例中提炼出物理规律,形成知识体系。
物理选修3-1教案
![物理选修3-1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577c1f3b3567ec102d8a64.png)
物理选修3-1教案高一物理选修3-1教案第一章静电场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学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重点:电荷守恒定律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新的知识内容,新的学习起点.本章将学习静电学.将从物质的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与静止电荷相联系的静电场的基本性质。
【板书】第一章静电场复习初中知识:【演示】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这样的物体就带了电.【演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之间相互排斥,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之间也相互排斥,而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之间却相互吸引,所以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板书】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用正数表示.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二)进行新课: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板书】电荷(1)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原子:包括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
(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实质:电子的转移.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3)金属导体模型也是一个物理模型P3用静电感应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演示】:把带正电荷的球C 移近彼此接触的异体A ,B(参见课本图1.1-1).可以看到A ,B 上的金属箔都张开了,表示A ,B 都带上了电荷.如果先把C 移走,A 和B 上的金属箔就会闭合.如果先把A 和B 分开,然后移开C ,可以看到A 和B 仍带有电荷;如果再让A 和B 接触,他们就不再带电.这说明A 和B 分开后所带的是异种等量的电荷,重新接触后等量异种电荷发生中和.【板书】(4)、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异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
高中物理选修3-1教学方案
![高中物理选修3-1教学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24f709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f3.png)
高中物理选修3-1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并掌握选修3-1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2. 学会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2. 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自然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2. 认识物理知识在生活和科技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教材分析选修3-1教材共有10章,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等领域。
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进度进行调整。
以下是对部分章节的简要介绍:教学章节1. 牛顿运动定律2. 功和能量3. 机械能守恒定律4. 摩擦力5. 引力定律与万有引力6. 动量守恒定律7. 热力学定律8. 电流与电压9. 电阻10. 电能三、教学过程与方法1. 课堂讲解- 运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
-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
2. 实验教学- 安排适量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现象,培养实验技能。
-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总结规律。
3. 课堂讨论与探究-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课后作业与辅导- 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 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 课堂表现:参与度、提问、回答问题等。
-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正确率等。
2. 考试成绩- 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测试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3. 综合评价- 结合学生的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资源- 教材- 实验器材- 多媒体教学设备- 网络资源六、教学进度安排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合理规划教学进度。
每个章节的教学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以下是一个示例:第1周:牛顿运动定律- 讲解牛顿运动定律- 布置相关作业第2周:功和能量- 讲解功和能量的概念- 进行实验教学第3周:机械能守恒定律- 讲解机械能守恒定律- 进行课堂讨论与探究......七、教学总结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完整版)高中物理选修3-1全套教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高中物理选修3-1全套教案,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1acd4e13968011ca2009174.png)
高中物理选修 3-1 全套教案目录第一章静电场 (2)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2)1.2库仑定律 (5)1.3.1电场强度 (7)1.3.2专题:静电平衡 (11)1.4电势能电势 (14)1.5电势差 (16)1.6电势差与电势强度的关系 (18)1.7电容器与电容 (20)1.8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22)第二章、恒定电流 (24)2.1、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1 课时) (24)2.2、电动势(1 课时) (26)2.3、欧姆定律(2 课时) (27)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2 课时) (30)2.5、焦耳定律(1 课时) (31)第三章磁场教案 (35)3.1磁现象和磁场(1 课时) (35)3.2、磁感应强度(1 课时) (37)3.3、几种常见的磁场(1.5 课时) (38)3.4、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1.5 课时) (42)3.5、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1 课时) (44)3.6、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2 课时+1 练习) (47)认识静电教学目标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重点:电荷守恒定律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初中知识:【演示】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这样的物体就带了电.【演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之间相互排斥,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之间也相互排斥,而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之间却相互吸引,所以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正电荷和负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用正数表示.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二、进行新课:(1)原子:包括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全套精品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全套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2a2c69cfc789eb172dc86b.png)
高中物理选修3-1全册精品教案目录第一章静电场 .................................................................... - 2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 2 -1.2库仑定律................................................................. - 5 -1.3.1电场强度............................................................... - 7 -1.3.2专题:静电平衡........................................................ - 11 -1.4电势能电势............................................................ - 14 -1.5电势差.................................................................. - 16 -1.6电势差与电势强度的关系.................................................. - 18 -1.7电容器与电容............................................................ - 21 -1.8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 23 - 第二章、恒定电流 ............................................................... - 26 -2.1、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1课时)........................................... - 26 -2.2、电动势(1课时)....................................................... - 28 -2.3、欧姆定律(2课时)..................................................... - 30 -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2课时)........................................... - 32 -2.5、焦耳定律(1课时)..................................................... - 34 - 第三章磁场 .................................................................... - 37 -3.1 磁现象和磁场(1课时)................................................. - 37 -3.2 、磁感应强度(1课时)................................................. - 39 -3.3 、几种常见的磁场(1.5课时)............................................ - 41 -3.4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1.5课时).................................... - 44 -3.5、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1课时)......................................... - 47 -3.6、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2课时+1练习)............................................................. - 49 -第—章静电场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全册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655c6f6f1aff00bfd51e2e.png)
利用微积分计算得:带电小球可等效看成电量都集中在球心上的点电荷.静电力同样具有力的共性,遵循牛顿第三定律,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板书】:3、库仑扭秤实验(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演示】:库仑扭秤(模型或挂图)介绍:物理简史及库仑的实验技巧.实验技巧:(1).小量放大.(2).电量的确定.【例题1】:试比较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引力和万有引力.已知电子的质量m1=9.10×10-31kg,质子的质量m2=1.67×10-27kg.电子和质子的电荷量都是1.60×10-19C.分析:这个问题不用分别计算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引力和万有引力,而是列公式,化简之后,再求解.解: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引力和万有引力分别是可以看出,万有引力公式和库仑定律公式在表面上很相似,表述的都是力,这是相同之处;它们的实质区别是:首先万有引力公式计算出的力只能是相互吸引的力,绝没有相排斥的力.其次,由计算结果看出,电子和质子间的万有引力比它们之间的静电引力小的很多,因此在研究微观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时,主要考虑静电力,万有引力虽然存在,但相比之下非常小,所以可忽略不计.【例题2】:详见课本P9【小结】对本节内容做简要的小结作业布置复习本节课文及阅读科学漫步引导学生完成问题与练习,练习1、2、4,作业纸。
课堂总结1、影响两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1.距离.2.电量.2、库仑定律内容表述:力的大小跟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两个点电荷的连线上公式:221rqqkF静电力常量k = 9.0×109N·m2/C2适用条件:真空中,点电荷——理想化模型也不在无电荷处中断.④任意两条电场线不会在无电荷处相交(包括相切)介绍各种点电荷电场线的分布情况。
【演示】模拟电场线指出:电场线是为了形象描述电场而引入的,电场线不是实际存在的线。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教案全册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6e950376011ca300a6c390c0.png)
电势能电势和电势差1.静电力做功的特点结合(右图)分析试探电荷q 在场强为E 的均强电场中沿不同路径从A 运动到B 电场力做功的情况。
q 沿直线从A 到Bq 沿折线从A 到M 、再从M 到B q 沿任意曲线线A 到B结果都一样即:W=qEL AM =qEL AB cos θ 【结论】:在任何电场中,静电力移动电荷所做的功,只与始末两点的位置有关,而与电荷的运动路径无关。
2.电势能电势能:由于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功与移动的路径无关,电荷在电场中也具有势能,这种势能叫做电势能。
可用E P 表示。
静电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
写成式子为:PB PA E E W A B -=注意:①.电场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 ②在正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正电荷在任意一点具有的电势能都为正,负电荷在任一点具有的电势能都为负。
在负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正电荷在任意一点具有的电势能都为负,负电荷在任意一点具有的电势能都为正。
③求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具有的电势能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A 具有的电势能E P 等于将该点电荷由A 点移到电势零点电场力所做的功W 的。
即E P =W AB④求电荷在电场中A 、B 两点具有的电势能高低将电荷由A 点移到B 点根据电场力做功情况判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荷在A 点电势能大于在B 点的电势能,反之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电荷在B 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 点的电势能。
⑤电势能零点的规定 :若要确定电荷在电场中的电势能,应先规定电场中电势能的零位置。
⑥零势能面的选择:通常把电荷离场源电荷无限远处的电势能规定为零,或把电荷在大地表面上的电势能规定为零。
所以: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等于静电力把它从该点移动到零电势能位置时电场力所有做的功。
如上式若取B 为电势能零点,则A 点的电势能为:AB AB PA qEL W E ==3.电势(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P E 与它的电荷量的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势。
最新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教学案(全册 共395页)
![最新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教学案(全册 共395页)](https://img.taocdn.com/s3/m/f487b593680203d8ce2f247f.png)
最新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教学案(全册共395页)第1节电荷__电荷守恒定律1.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富兰克林把它们命名为正、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使物体带电的方式有三种: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这三种起电方式的实质都是电子在物体之间或物体内部的转移。
3.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在电荷的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4.元电荷e=1.6×10-19 C,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等于e的整数倍。
5.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确定了电荷量的不连续性,并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
一、摩擦起电两种电荷1.摩擦起电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2.两种电荷及作用(1)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2)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电荷量(1)定义:电荷的多少,简称电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中是库仑,符号:C。
常用单位及其换算关系:1 C=106μC=109 nC。
4.原子结构及电性(1)原子⎩⎨⎧电子:带负电原子核⎩⎪⎨⎪⎧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2)原子的电性⎩⎪⎨⎪⎧中性: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正电:失去电子负电:得到电子5.对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束缚和吸引力不同,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摩擦时,由于摩擦力做功,使得束缚能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吸引能力强的物质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二、电荷守恒定律 1.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量的绝对值,是电荷的最小单元,记作:e =1.6×10-19_C 。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2.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们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也就是说,在任何自然过程中,电荷的代数和是守恒的。
三、静电感应与感应起电 1.静电感应当带电体靠近不带电的导体时,由于电荷的相互作用,使不带电的导体两端出现等量异种电荷的现象。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全套精品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全套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ed1f2d561252d380eb6e49.png)
高中物理选修3-1全册精品教案目录第一章静电场.......................................................... - 2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 2 -1.2库仑定律....................................................... - 5 -1.3.1电场强度..................................................... - 7 -1.3.2专题:静电平衡.............................................. - 12 -1.4电势能电势.................................................. - 15 -1.5电势差........................................................ - 17 -1.6电势差与电势强度的关系........................................ - 19 -1.7电容器与电容.................................................. - 21 -1.8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 23 - 第二章、恒定电流..................................................... - 26 -2.1、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1课时)................................. - 26 -2.2、电动势(1课时)............................................. - 28 -2.3、欧姆定律(2课时)........................................... - 30 -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2课时)................................. - 32 -2.5、焦耳定律(1课时)........................................... - 34 - 第三章磁场.......................................................... - 37 -3.1 磁现象和磁场(1课时)....................................... - 37 -3.2 、磁感应强度(1课时)....................................... - 39 -3.3 、几种常见的磁场(1.5课时).................................. - 41 -3.4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1.5课时).......................... - 44 -3.5、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1课时)............................... - 47 -3.6、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2课时+1练习)......................................... - 49 -第—章静电场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静电场 .....................................................................................................................错.. 误 ! 未定义书签。 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错. 误 ! 未定义书签。 1.2 库仑定律 ..............................................................................................................................................5... 1.3.1 电场强度 ..........................................................................................................................................8... 1.3.2 专题:静电平衡 ............................................................................................................................1..3 1.4 电势能 电势 ...................................................................................................................................1..7. 1.5 电势差 ...............................................................................................................................................2..0. 1.6 电势差与电势强度的关系 ...............................................................................................................2..3 1.7 电容器与电容 ...................................................................................................................................2..5. 1.8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2..8
得出电荷守恒定律.
2 、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
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与练习 3
3.元电荷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符号: Q 或 q 单位:库仑 符号: C
元电荷 :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 e 表示 .
注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 e,或者等于 e 的整数倍。 就是说, 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
教后记:
1 、 学生对三种起电方式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还例举了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对点电荷、元电荷、质子电量、电子电量之间关系下节课还要复习。
4
1.2 库仑定律
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库仑定律, 要求知道点电荷的概念, 理解库仑定律的含义及其公式表达, 知道静电力常量.
2.会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生知道,感应起电也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使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
另一部分.本节只说明静电感应现象。
2.在复习摩擦起电现象和讲述静电感应现象的基础上,说明起电的过程是使物体中正负电荷分开
的过程,进而说明电荷守恒定律.
3.要求学生知道元电荷的概念,而密立根实验作为专题,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选学.
2
【演示】:把带正电荷的球 C 移近彼此接触的异体 A , B(参见课本图 1.1 - 1) .可以看到 A , B 上
的金属箔都张开了,表示 A , B 都带上了电荷.如果先把 C 移走, A 和 B 上的金属箔就会闭合.如果
先把 A 和 B 分开,然后移开 C,可以看到 A 和 B 仍带有电荷; 如果再让 A 和 B 接触,他们就不再带电. 这
说明 A 和 B 分开后所带的是异种等量的电荷,重新接触后等量异种电荷发生中和.
(3 )、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异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
做感应起电.
提出问题:静电感应的原因?
引导生分析物质的微观分子结构,分析起电的本质原因。感应起电也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
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C.元电荷就是质子
D .物体所带的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2. 5 个元电荷的电量是 ________, 16 C 电量等于 ________元电荷.
3.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荷
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点电荷
C.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及形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
第三章 磁场 教案 .........................................................................................................................................4..6. 3.1 磁现象和磁场( 1 课时) ............................................................................................................4..6 3.2 、 磁感应强度( 1 课时) ............................................................................................................4..9 3.3 、几种常见的磁场( 1.5 课时) ...................................................................................................5..2 3.4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 1.5 课时) ...................................................................................5.7 3.5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1 课时) ............................................................................................6..1
这两个带电体可看成
点电荷
D .一切带电体都可以看成点电荷
●作业
1.复习本节课文.
2.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完成课本 P5 问题与练习 1-4
说明:
1、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电荷量的概念、摩擦起电的知识,这些在初中都已经讲过,本节重点
是讲述静电感应现象.要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清楚地知道什么是静电感应现象.在此基础上,使学
1
3.6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2 课时 +1 练习) .................................................................6. 6
认识静电 教学目标 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 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 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 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 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 重点 :电荷守恒定律 难点 :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初中知识: 【演示】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这样的物体就带了电. 【演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之间相互排斥,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之间也相互排斥,而玻璃棒和 硬橡胶棒之间却相互吸引,所以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正电荷和负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用正数表示.把用毛皮摩擦 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 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二、进行新课: ( 1)原子:包括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 ( 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 实质:电子的转移. 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
物理量。
电荷量 e 的值: e=1.60 ×10 -19 C
e 比荷:电子的电荷量 e 和电子的质量 m e 的比值 ,为
1.76 1011 C/ ㎏
me
【小结】对本节内容做简要的小结
●确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