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吕氏春秋_低频语法现象考察二则

合集下载

吕氏春秋的阅读试题及答案

吕氏春秋的阅读试题及答案

吕氏春秋的阅读试题及答案察传《吕氏春秋》夫传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

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那么远矣。

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那么为福矣,闻而不审,不假设无闻矣。

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王闻孙叔敖于沈尹筮(shì),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

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转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

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

而天下大服。

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

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

夔能和之,以平天下,假设夔者一而足矣。

'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假设此,不假设无闻也。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

”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

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

”至于晋而问之,那么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似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

然那么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那么得之矣。

1.对以下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闻而审,那么为福矣审:考察 B.乐正夔一足,信乎信:相信C.夔于是正六律正:定 D.是非之经,不可不分经:原那么,道理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那么耻师焉B.①昔者舜欲以乐转教于天下②将以衅钟C.①子夏之晋过卫②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D.①以为所闻,那么得之矣②如或知尔,那么何以哉3.以下各句中,与“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句式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暴见于王 B.王语暴以好乐C.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D.譬假设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平顶山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

平顶山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

平顶山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目录论文字数要求:5000—10000字一、现代汉语部分二、写作部分三、古代文学部分四、中国现当代文学部分五、外国文学部分六、古代汉语部分七、中学语文教学部分八、文学理论部分一、现代汉语毕业论文参考题目1.XX方言语音系统与普通话的异同2.普通话•方言•地方文化3.报刊中的错别字分析4.校园用字现象调查报告5.时髦用语与校园文化6.网络词语的文化内涵7.手机短信的语用考察8.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技巧论析9.报刊语言规范问题10.流行词语观察;11.词语意义的创新与演变12.汉语中新词新语面面观13.广告中的成语变异现象14.现代汉语中异读词的规范问题15.称呼语与民族文化16.预设的语用技巧17.汉字的字形修辞现象18.关于称谓语的异化与泛化19.词义引申与词语活用20.成语变用与广告策划21.歇后语与言语幽默22.并列结构与汉民族文化23.宾语的简省与残缺24.全国杂志名称命名理据研究25.……地区(市)地名理据探究26.XX句式的句法、语义、语用研究27.歧义研究(静态与动态(交际))28.语境面面观29.“连”字句研究30.联合(并列)短语考察31.语法化现象举隅32.复句关系词语的功能与复句关系34.广告用语中的语言技巧考察35.幽默(讽刺)小品的语言艺术;36.主持人的幽默语言艺术;37.词语运用中的肯定否定不对称现象38.否定羡余现象的语用考察39.语序与修辞40.现代汉语的超常搭配现象考察二、写作方向论文参考题目写作理论方向1.写作的模仿与创造2。

论创作中的心理定势3。

论写作的自我意识4。

论写作中的创造想象5.论文章的开头艺术6.论文章的结尾艺术7.论利用转折关头写人的技巧8.论作者的生活积累对其创作的影响9.论作者的审美品位与作品的价值取向散文写作方向10.散文的纪实与虚构11.散文真实性刍议12.论散文的“散13.论XX散文的语言艺术14.论XX散文的结构艺术小说写作方向15.论短篇小说结构技巧16。

纪昀《河中石兽》和《吕氏春秋—察今》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

纪昀《河中石兽》和《吕氏春秋—察今》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

纪昀《河中石兽》和《吕氏春秋—察今》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纪昀《河中石兽》)【乙】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转转不已.待君久不至,已.去B.其剑自.舟中坠于水自.以为大有所益C.遂反溯流逆上矣.宜乎众矣.D.至石之.半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岂能/为暴涨/携之去B.舟/已行矣,而/剑不行C.然则/天下之事D.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3.下列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以简洁的语言,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告诉人们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

B.乙文结构层次清晰明了,先写作者的议论,再写楚人刻舟求剑的起因、经过、结果,最后指出楚人未找到剑的原因,又以一反问句结尾,引人深思。

C.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叙议结合的方法,但叙述方式略有不同,甲文层层铺垫,平而不板,最终谜底揭晓,极具戏剧性;乙文则平铺直叙,简洁精炼。

寓言二则幼时记趣笔记

寓言二则幼时记趣笔记

《郑人买履》一.课文注释与翻译原文:郑人有①欲买②履③者,④先自⑤度⑥其足,⑦而⑧置⑨之⑩其⑾坐。

注释:①欲:想要。

②履:鞋。

③者:……的人。

④先:事先。

⑤度duó这里作动词用,量长短。

⑥其:他的,自己的。

⑦而:表示承接的连词,然后,就。

⑧置:放置。

⑨之:代词,指量好的尺码。

⑩其:自己的。

⑾坐:同“座”,座位。

翻译:有个郑国人,想去买鞋子,事先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原文:①至②之③市,④而忘⑤操⑥之。

注释:①至:到,等到。

②之:动词,到…去。

③市:集市,交易物品的场所。

④而:转折连词,却,但是。

⑤操:持,拿。

⑥之:代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翻译: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他却忘了带上它(量好的尺寸)。

原文:已得履,①乃曰:“吾忘持②度。

”注释:①乃:于是,就。

②度: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翻译:已经拿到了鞋子,(才发现忘记了带量好的尺寸) 就对卖鞋子的人说:”我忘了带尺寸”。

原文:①反②归③取④之。

⑤及反,市⑥罢,⑦遂不得履。

注释:①反:通假字,同返,返回。

②归:回家。

③取:拿着。

④之:代词,指量好的尺码。

⑤及:等到。

⑥罢:结束。

⑦遂:终于翻译:就返回家拿尺寸.等到他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他终于没有买到鞋。

原文:人曰:“①何不试②之③以足?”曰:“④宁信度,⑤无自⑥信也。

”注释:①何不:为什么不。

②之:代词,鞋。

③以:用。

④宁:宁可。

⑤无:不。

⑥自:自己。

翻译: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二.常识:韩非,战国时期韩国人,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著作有《韩非子》,本文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三.寓意:做事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成功的。

《刻舟求剑》一.课文注释与翻译原文:楚人有①涉江②者,③其剑④自舟中⑤坠⑥于水。

注释:①涉:搭船渡过。

②者:……的人。

③其:代词,他的。

④自:从。

⑤坠:掉,落。

⑥于:到,在。

《先秦散文·吕氏春秋·疑似》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吕氏春秋·疑似》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吕氏春秋·疑似》原文鉴赏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也。

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相剑者之所患,患剑之似吴干者①;贤主之所患,患人之博闻辩言而似通者②。

亡国之主似智,亡国之臣似忠。

相似之物,此愚者之所大惑,而圣人之所加虑也,故墨子见歧道而哭之③。

周宅丰、镐④,近戎人。

与诸侯约:为高葆祷于王路⑤,置鼓其上,远近相闻。

即戎冠至⑥,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

戎冠当至⑦,幽王击鼓⑧,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说⑨,喜之。

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

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丽山之下⑩,为天下笑。

此夫以无寇失真寇者也。

贤者有小恶以致大恶。

褒姒之败,乃令幽王好小说以致大灭,故形骸相离,三公九卿出走。

此褒姒之所用死(11),而平王所以东徙也(12)。

秦襄、晋文之所以劳王劳而赐地也(13)。

梁北有黎丘部(14),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15)。

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16),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17)。

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18):“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19)!无此事也。

昔也往责于东邑(20),人可问也。

”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

我固尝闻之矣。

”明日端复饮于市(21),欲遇而刺杀之。

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不能反也,遂逝迎之(22)。

丈人望其真子,拔剑而刺之。

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于真子。

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

疑似之迹,不可不察。

察之必于其人也(23)。

舜为御(24),尧为左(25),禹为右(26),入于泽而问牧童,入于水而问渔师,奚故也?其知之审也。

夫孪子之相似者,其母常识之,知之审也。

【注释】①吴干:古名剑,传为春秋时吴人干将所铸,故称。

②辩言:能说会道。

通:通达事理。

③见歧道而哭之:因为歧路使人捉摸不定,所以为之哭泣。

《淮南子·说林训》说哭歧路的是杨朱。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现象分析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现象分析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现象分析田华发布时间: 2009-7-30 2:07:41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语言中的词随文而异现象较为常见,古代汉语中尤为突出。

《马氏文通》在初创词类之时就已经发现汉语所分的词类同语法成分无法对应的问题,所以提出“字无定义,故无定类”。

词类活用的问题清人俞樾在《古书疑义举例》中就已经注意到了,而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语法理论加以系统论述,是在近人陈承泽的《国文法草创》一书中。

此后,这个问题一直被语法学界看作是古代汉语语法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20世纪80年代,语法学界对“词类活用”说给予了新的关注,学者们用更审慎的态度对古汉语中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重新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指出应该对众多的活用说进行一次认真的清理,分析本用、活用、兼用等各种现象。

应当承认,现今通行的“词类活用”说本身确实存在着某些缺陷,如活用类别不清、活用范围不明、词类活用的滥用以及对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现象的模糊认识。

词类活用现象是古籍中的常见现象,本文在辨正了部分词类活用滥用现象的基础上,分析了词类活用与兼类的区别及判别词类活用的方法。

一、词类活用的滥用与词的兼类现象(一)词类活用的滥用现象1.由于不理解词的本义而误作活用词的本义是指词本来的意义,是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举证的最古的意义。

如果没有通过古文字文献资料而深入地探求词的本义,刻意造成解读上的偏差甚至错误。

例如:《史记·商君列传》:“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

” 《史记·留侯世家》:“子房前!”两句中的“前”,有的教材将其释为“方位名词用作动词”。

“前”,金文作,字从止舟,象人足在船上,表示前进。

《广雅·释诂》对“前”的意义解释得非常明确,曰:“前,进也。

”又如《左传·昭公元年》:“二执戈者前矣”。

《庄子·盗跖》:“孔子下车而前。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今有马于此,然驱之不往,引之不前。

吕氏春秋正名阅读理解参考答案解析及翻译

吕氏春秋正名阅读理解参考答案解析及翻译

吕氏春秋正名阅读理解参考答案解析及翻译吕氏春秋正名阅读理解参考答案解析及翻译正名《吕氏春秋》名正则治,名丧则乱。

使名丧者,淫说也。

说淫则可不可而然不然,是不是而非不非。

故君子之说也,足以言贤者之实、不肖者之充而已矣,足以喻治之所勃、乱之所由起而已矣,足以知物之情、人之所获以生而已矣。

凡乱者,形名不当也。

人主虽不肖,犹若用贤,犹若听善,犹若为可者。

其患在乎所谓贤从不肖也,所为善而从邪辟,所谓可从悖逆也。

是形名异充,而声实异谓也。

夫贤不肖,善邪辟,可悖逆,国不乱、身不危奚待也?尹文见齐王,齐王谓尹文曰:“寡人甚好士。

”尹文曰:“愿闻何谓士?”王未有以应。

尹文曰:“今有人于此,事亲则孝,事君则忠,交友则信,居乡则悌。

有此四行者,可谓士乎?”齐王曰:“此真所谓士已。

”尹文曰:“王得若人,肯以为臣乎?”王曰:“所愿而不能得也。

”尹文曰:“使若人于庙朝中深见侮而不斗,王将以为臣乎?”王曰:“否。

大夫见侮而不斗,则是辱也,辱则寡人弗以为臣矣。

”尹文曰:“虽见侮而不斗,未失其四行也。

未失其四行者,是未失其所以为士一矣。

则向之所谓士者,乃士乎”?王无以应。

尹文曰:“今有人于此,将治其国,民有非则非之,民无非则非之,民有罪则罚之,民无罪则罚之,而恶民之难治,可乎?”王曰:“不可。

”尹文曰:“窃观下吏之治齐也,方若此也。

”王曰:“使寡人治信若是,则民虽不治,寡人弗怨也。

”尹文曰:“言之不敢无说,请言其说。

王之令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民有畏王之令,深见侮而不敢斗者,是全王之令也,而王曰:‘见侮而不敢斗,是辱也。

’夫谓之辱者,非此之谓也。

”齐王无以应。

论皆若此,故国残身危,走而之谷,如卫。

桓公尝以此霸矣,管仲之辩名实审也。

6.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事亲则孝事:侍奉B. 民无非则非之非:责怪C. 是全王之令也全:顾全D. 管仲之辩名实审也审:审问7.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说淫则可不可而然不然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B. 而恶民之难治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 桓公尝以此霸矣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D. 走而之谷足以喻治之所勃、乱之所由起而已矣8.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邪说和君子之说形成对比,邪说会混淆对错,使是非颠倒;君子之说可以明确贤者与不肖者、治世与乱世之间的关系,能说清万物的情理、人生存的原因。

《吕氏春秋》被动句研究

《吕氏春秋》被动句研究

《吕氏春秋》被动句研究曹祝兵;张晨露【摘要】战国后期,被动句式在古汉语中被广泛应用,《吕氏春秋》是这一阶段重要的语料之一.被动句在《吕氏春秋》当中使用时,传统标志被动句主要以“为”字句、“见”字句、“于”字句为主,它们占据了标志被动句的多数席位,同时也出现了少量的“被”字句、“乎”字句.而《吕氏春秋》被动句真正的主流是意念被动句,这是由主观意识感知的被动句,不存在被动标志词.研究《吕氏春秋》被动句,总结其中的语法特点,能够帮助我们把握先秦汉语被动句式的发展历程.【期刊名称】《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33)001【总页数】6页(P84-89)【关键词】《吕氏春秋》;被动句;意念被动句【作者】曹祝兵;张晨露【作者单位】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安徽阜阳236037;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安徽阜阳236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41《吕氏春秋》是先秦政治家吕不韦,为了主张自己的施政纲领,召集门下宾客儒士所著。

通过对书中内容进行解读,我们可以推断《吕氏春秋》成书于秦王嬴政即将统一六国,诸侯割据的战国时代将要结束。

这部典籍的内容十分丰富,共计十余万言,划分成八览、六论、十二纪,主要展现出吕不韦在秦国的政治理想。

根据该书研究吕不韦政治思想之作层出不穷,而对其语言研究之作不多,研究该书的语言,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上古汉语发展的一些情况。

本文以张双棣、殷国光等学者注译的《吕氏春秋译注》为蓝本,采用穷尽式查找并统计使用频率的方法,从形式和语义两方面研究《吕氏春秋》当中的被动句,以便认识和掌握先秦汉语被动句的一般特点。

通过对《吕氏春秋》穷尽性地查找,共发现被动句207例:其中有被动标志的被动句86例,主要是以“为”字、“于”字、“见”字为标志被动词,另外还出现“被”字句1例、“乎”字句4例;无被动标志被动句121例。

从数量上比较,《吕氏春秋》的无标志被动句所占比重大,下面将对两类被动句详细阐释。

谈古汉语中的语法兼用现象

谈古汉语中的语法兼用现象

谈古汉语中的语法兼用现象文章列举了古汉语中宾语前置兼使动用法、宾语前置兼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省略宾语、名词用作动词兼作状语等九种语法兼用现象。

同时探讨将句中的兼用关系拆开,用分层理解的办法来分析理解古汉语中的这些语法兼用现象。

标签:兼用前置省略分层古汉语中常有这种情况:两种古今不同的语法现象交织出现在一个句中。

有时是平行结合在一起,有时是一层套着一层。

如:“人不难以死免其君”(《左传·成公二年》)。

第一层“难”,形容词用如动词,跟它的宾语“以死免其君”构成意动用法。

第二层“免”,跟它的宾语“其君”又构成使动用法。

这句就是意动用法套着使动用法。

我们把类似这样的语法现象,统称为语法兼用。

语法兼用,多数是跟词类活用联系在一起的。

本文拟就与词类活用有关的语法兼用现象,分类加以排列,并作简要分析。

一、宾语前置兼使动用法这类句子从表面上看只是宾语前置,实际上与前置宾语之间,存在使动关系。

如:(1)常著文章以自娱,颇示己志。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2)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李祯《六国论》)当我们分析这些句子时,可将其中的兼用关系拆开,分层来理解。

如:例(1)“自娱”,第一层:娱自。

第二层:使自娱,使自己娱乐(以下“第一层”、“第二层”用“a”“b”代替)。

例(2)“自弱”:a.弱自,b.使自弱,使自己虚弱。

二、宾语前置兼意动用法这类句子从表面上看只是宾语前置,实际上与前置宾语之间,又存在意动关系。

如:(3)(太祖)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4)民何贵?贵有德。

(《汉书·律历志第一》)(5)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周容《芋老人传》)例(3)“未之奇”:a.未奇之,b.未以之为奇,即不认为他奇特。

例(4)“何贵”:a.贵何,b.以何为贵,认为什么高贵。

例(5)“何甘是芋”:a.甘何芋,b.以何芋为甘,认为什么芋头是甘甜的。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特点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兼用叙述、描写、议论。

以解说或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构造、功用、类别等或物理的含义、特点、演变等为主要内容。

以客观、准确为基本要求,一般不表示作者的感情倾向。

分类按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解释、介绍实体性事物,如《中国石拱桥》。

事理说明文:解释、说明抽象性事物,如《死海不死》。

按写作方法分介绍性说明文:一般是介绍实体(建筑、用品等)事物,《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描述性说明文:说明与描述结合,形象具体地说明事物,具有一定的文艺色彩,如《看云识天气》。

记述性说明文:说明结合记述,常用以说明事物的发展或生产操作过程《缩微图书》阐释性说明文:说明结合议论,阐释抽象的事理,《沙漠进军》。

按功用范围分一般说明文:说明一般事物或事理的说明文,如《统筹方法》科技说明文:说明文科技产品或高新科技知识的说明文,如《子计算机的多种功能》应用说明文:以说明书、简介、规则、为主要样式的说明文,如《从宜宾到重庆》。

方法下定义:用判断句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简明、概括的说明举例子:列举实例对事物作具体的说明分类别:按照一定标准、角度对较复杂的事物进行分类,再逐一说明打比方:运用比喻方法,对事物或势力进行形象化的说明作比较:将此事物与彼事物进行比较,说明此事物的特征,作比较有横向比较(类比对比)和纵向比较两种作引用:引用经典、文献、名言、诗词、歌谣、传说等进行说明列数字:确数,用准确的数字资料加以说明。

概数,用概数对事物作准确说明列图表;通过画图,照片或列表的形式对事物进行说明顺序空间空间方位、地点位置的转换顺序如东西南北中、前后左右等。

如《故宫博物院》时间以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说明,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逻辑1、现象-本质2、特点-用途3、原因-结果4、整体-部分5、主要-次要6、概括-具体如《大自然的语言》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寓言四则》1、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

《吕氏春秋》中的程度副词兼类研究

《吕氏春秋》中的程度副词兼类研究
安 徽文学
ANHUI WE NXUE 语


吕J I 巳 春秋 中的程度副词兼类研究
徐 凤 红
山东 现代 学 院
新 探

要: 从语 言学角度看 , 《 吕氏春秋》 是先秦社 会语 言状态的典范著作 , 其中的程度 副词 与现代 汉语 既有相 同
的一 面又有不同的一 面, 书 中的语 言事 实说 明, 不 同的共时平面 , 程度 副词 的类别、 组合功能 、 句法功能是 不 同 的。程度副词兼类是程度副词用法的重要 现象, 在《 吕氏春秋》 中有 着集 中体现。
程 度副 词 的 界 定 程度副词是根据其意义从副词 中划分出来 的一个 次类 . 因此语言学界对程度副词的单独定义的较少。 王力曾这样 描述过程度副词 : “ 程度修饰 , 当描写 人物状态 时 . 并未 同时标写词 中状态 的程度 . 若要描 写它的程度 。 还得加一个末 品在此描写词 ( 或俚语 ) 的 前面 . 而此种末品又往往是由副词构成 的 ” 朱德 熙也 对此作过简单 的概括 : “ 程度 副词的语法功 能是修饰 的形容词以及少数动词和述宾结构 ” 以上概述似乎都没有体现程度副词 的定义 杨伯 峻、 何乐士 曾对程度 副词作 了全 面概述 : “ 程度副词常 用于动词或形容词谓语前 . 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所达 到的各种程度 。 ” 从语法分 布、 语义特征等方 面对程度 副词作 了全 面的概述 。 本文研究 中将程 度副词 的语法 特征和语 法功能 从 宽认定 为 :可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及 名词 性谓语 , 可 修 饰动词和形容词性 中心语 .也可修 饰整个 句子 . 可 以作状语 . 表示动作 行为或状态所达到 的程度 。 二 程 度 副 词 的 兼 类 问题 划分词类最 主要 的标准是功能标 准 . 还要结合意 义标准 很多实词具有了程度副词的功能后 . 并没有 抛弃原有 的实词 功能 .而是一词兼 有两种 或多种词 性。 这种兼类词不同于词类 活用。 活用是临时的 、 偶然 的: 而兼类则是一词 身兼数职且用法也 固定下来 。当 然 在兼类 的初始 阶段 . 也可 以说存在一种词性 向另一 种 词性 的过渡状态 。 我们可以根据频率标准来判断是 实词与程度副词 的兼类 , 还是实词 的活用 。如果某一 个 词经常用作程度副词 .就可以认 为是词 的兼类 。 而 不 是 活用

《吕氏春秋》低频语法现象考察二则

《吕氏春秋》低频语法现象考察二则

作者: 殷国光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100872
出版物刊名: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35-138页
主题词: 吕氏春秋;语法;兹;时;斯;自
摘要:《吕氏春秋》低频语法现象之一是近指代词“兹”、“时”、“斯”偶见。

通过对今文《尚书》等另外11部上古文献的考察表明:《吕氏春秋》中,近指代词“兹”、“时”偶见,只不过是作者在叙述古事时刻意仿古而已;而近指代词“斯”偶见,除了“世代之别”之外,还有地域方言的原因。

《吕氏春秋》低频语法现象之二是“登自鸣条”句偶见。

再通过考察甲骨卜辞、金文,以及《尚书》等另外13部上古文献,证明了在《吕氏春秋》时代,
以“自”为介,记从来之处者,“登自鸣条”句(B式)只是历史的残余而已;“自源点位移”的基本形式由B式演化为A式,是一种历时的演变,是介词短语语序的变更;而决
定“自”字短语前移的,是临摹原则在起作用。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吕氏春秋两则》教案【三篇】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吕氏春秋两则》教案【三篇】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吕氏春秋两则》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方、引、善、遽、任、悖、涉、契、刻舟求剑、惑等),理解词的基本意义和语境意义。

2、积累“引婴投江”和“刻舟求剑”等出自《吕氏春秋》的成语,了解其典故,理解其寓意。

3、了解解释说理、以小见大的手法。

能力目标理解两个寓言故事的含义,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两个故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概括故事的哲理;了解“寓言”的特点。

情感目标领悟两则寓言故事的哲理,懂得做事不能主观臆断的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寓言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即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词的基本意义和语境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简介《吕氏春秋》。

交流查找的有关《吕氏春秋》和预习课文的资料。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进入新课文作铺垫。

二、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课文三、整体感知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讲述了怎样的道理?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

★家长依仗老话“有其父必有其子”的逻辑,强迫幼小的生命“游泳”差点溺杀小生命,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说明“对象”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改变,否则会酿成大错。

★楚人乘船渡江,剑掉入水中,他不是马上潜水寻找而是在船上刻好记好等船停下再去寻找。

船已行驶,而剑却沉入江底,此时去找有什么用呢?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说明情况变化,解决问题的手段不能不变,否则会失败。

2、作者(编者)对这两则事是什么态度?不认可、嘲讽、蔑视甚至批判!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1、提示重点掌握的词语:方、引、遽、任等字的用法。

2、挖掘故事寓意,了解“以小见大”的写法。

“引婴投江”,对象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不变——“悖”。

“刻舟求剑”地点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不变——“惑”。

3、对学生的感想及认识进行评点,揭示故事的现实教育意义。

4、分别找出文中的叙述和议论部分。

5、通过比较找出两则故事在上述各方面的异同点。

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进行两则故事的比较分析。

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第5章 《吕氏春秋》与先秦文学批评的融汇

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第5章   《吕氏春秋》与先秦文学批评的融汇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吕氏春秋》的审美观融合了儒 道?
2.《吕氏春秋》与秦汉文学批评的的联系体 现在什么地方?
二、从音乐起源的角度谈“和”
作者论音乐之“和”的产生,主要是 从音乐起源的角度去谈的。
三、“适”作为审美过程中的心境设定
《吕氏春秋》论“适”,首先将它作 为一种审美过程中的心境设定,认为心境 如何,决定了审美对象是否适应于主体。
四、“心必和平然后乐”与主体论
《吕氏春秋》的作者在这里指出,对 声色之美的追求是人的本性使然。但是外 界的声色滋味能否对人构成审美对象,关 键在于主体心境如何。
第5章 《吕氏春秋》与先秦 文学批评的融汇
《吕氏春秋》是由战国末年秦庄襄王丞 相吕不韦的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书。其中 内容庞杂,“备天地万物之事”,它适应 封建大一统帝国产生的需要,以恢弘的历 史眼光和俯仰宇宙的气概,对宇宙自然、 社会人事以及各种现象作了阐述,保留了 许多有价值的文献资料。
第一节 贵生重己的审美主体论
一、强调“全性之道”
《吕氏春秋》作者强调以“全性之道” 作为基准来衡量审美活动,主张以主体的 “全性”来选择声色滋味。虽然它也强调 节制嗜欲,但完全是为了“全性”,而不 是为了 “修礼” 。
二、“人本”思想
在中国哲学史与文论史上,《吕氏春 秋》的作者首次明确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 观念。强调主体对于外界事物的制导作人而生成。
五、“音亦有适”与客体论
《吕氏春秋》的作者详尽地阐述了音 乐之适与主体之适的关系,认为音量过大 或过小、过清或过浊,都会刺激人的生理 感官,引起不适。
六、“衷也者适也,以适听适则和”与审美主 客体的合一
《吕氏春秋》提出要调和音声, 使物以 适人,主客体达到和谐一致,“乐之有情, 譬之若肌肤形体之有情性也。

《吕氏春秋》中由动词“为”构成的述宾结构

《吕氏春秋》中由动词“为”构成的述宾结构

The Verb-object Construction Structured by the Verb 'Wei' in Lu Shi Chun Qiu 作者: 雷汉卿;杜晓莉
作者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出版物刊名: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77-81页
主题词: 《吕氏春秋》;受事宾语;当事宾语;双宾语
摘要:<吕氏春秋>中由动词'为'构成的述宾结构,按述宾间的意义关系将宾语分为受事宾语、当事宾语和双宾语三类.动词'为'作述语构成的述宾结构及其内部各小类之间有着相互区别的语法特点.一是由于动词'为'意义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二是由于宾语的不同而有所区别.通过考察初步认为:在战国末期秦朝初期,实义动词'为'逐步向较虚的引申义'作为'、'成为'过渡,以至于有的无法译出,从而开始向虚词行列演进.。

吕氏春秋察今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吕氏春秋察今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吕氏春秋察今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吕氏春秋察今文言文阅读材料原文察今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

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

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已亦人也。

故察已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

尝一脬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

滴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令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

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

以此为治.岂不悲哉!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世易时移,变击宜矣。

譬之若良医。

病万变.药亦万变。

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

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

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

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

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时已徙矣,而法不徒。

以此为治,岂不难哉!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

人问其故。

曰:“此其父善游。

”其父虽善游,其干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

吕氏春秋察今文言文阅读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日影和骨影B.军惊而坏都舍都:都市C.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亏:“诡”,差异D.以此任物,亦必备矣任:处理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其所以败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C.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D.军惊而坏都舍一夫作难而七庙隳3.下列各项中最能代表*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A.上胡不法先王之法B.故治国无法则乱C.做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吕氏春秋》高诱注的语法问题

《吕氏春秋》高诱注的语法问题

《吕氏春秋》高诱注的语法问题
李开
【期刊名称】《吉安师专学报》
【年(卷),期】1989(000)002
【摘要】0.1古人作注释,当然要解决词(字)义、句意、段意(章旨)、读音、修辞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又都与语法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语法,作为语言表达的系统法则,是现代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但它与语言表达俱存。

古代注释家没有自觉的语法思想,这是肯定的,但既要解决语义、读音等问题,就不能不涉及语法问题,其基本特点是在注释词(字)义,串讲句意时考虑语言表达的构成,从而透露出若干语法信息,它既是古人的某些语法观念的反映,又能成为后人对语法问题作广泛研究的有用资料。

【总页数】8页(P41-48)
【作者】李开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
【相关文献】
1.高诱《吕氏春秋注》引《论语》考 [J], 王翰颖
2.试析高诱注《吕氏春秋》言内语境的功能 [J], 焦冬梅
3.试析《吕氏春秋》高诱注的语法价值 [J], 卢和乐
4.《吕氏春秋》高诱注训诂特点综述 [J], 马辉芬
5.郑玄注与高诱注对比研究
——以《礼记·月令》注与《吕氏春秋·十二纪》注为中心 [J], 江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_休_的发展历程及其语法化考察

_休_的发展历程及其语法化考察
( 四) 助词“休”。 近代汉语 还 出 现 了“休 ”的 后 起 义。 作 语 气助词的“休”: 相当于“罢”、“了”。
( 35) 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 起。( 李清照《玉楼春》)
( 36)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 休。( 苏轼《苍舒醉墨堂》)
( 37) 老 都 管 道: “既 是 有 贼,我 们 去 休。”( 《水浒传》第十六回)
由“休息,修整”引申为退职,辞官。如: ( 13)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杜
甫《旅夜书怀》) ( 14) 故敬时 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
息,非死不舍。( 《吕氏春秋·上农》) ( 二) 名词、形容词“休”。 1、与许慎不同,裘锡圭认为“休”的本义应 该是“人在树荫下休息”,如:
( 15)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诗经· 周南·汉广》) “休”字正用此义。[1]这里的这个“休”仍是 作动词,但是“人在树荫下休息”这个意义却能 看到“休 ”引 申 出 名 词 意 义 的 可 能 性。 由 此 义 引申,“休”在古代可以当“树荫”讲。如:
( 18) 曰: “其何德之修,而少光王室, 以逆天休? ”( 《国语·周语下》) “天休”可译为“上天的庇护”。 “休”或作“尊者荫庇卑者”之意:
( 19) 诚上休陛下余光而 下依辟 公之 故也。( 《汉书·王莽上》) “上休”可看做“受上位者的荫庇”。 “休”还可作“赦宥”讲。如:
( 20) “虽休勿休。”( 《尚书·吕刑》) 2、古书里的有些“休”字是作为形容词的。 如有“美,善”义的“休”: “暀暀、皇 皇、藐 藐、穆 穆、休、嘉、珍、祎、 懿、铄,美也。”( 《尔雅·释诂第一》) ( 郭璞注: 皆美盛之貌。其余常语。) 《大禹谟》云: “戒之 用休。” “休,庆 也。”( 《尔 雅 · 释 言 第 二 》) 邢 昺 疏: “休,庆 也。”释 曰: 谓 嘉 庆 也。《商 颂》曰: “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何天之休。”如:

主谓倒装不只是语法现象

主谓倒装不只是语法现象

主谓倒装不只是语法现象主谓倒装不只是语法现象作者:严建军 提起《愚公移⼭》中的“甚矣,汝之不惠”,⼏乎没有谁会怀疑翻译为“你太不聪明了”有什么不妥。

诚然,如同遇到通假要置换成本字,遇到省略要补充出省略成分⼀样,遇到倒装要调整语序也顺理成章。

⽐如“求⼈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定语后置,要调整为“求可使报秦之⼈”;⼜如“古之⼈不余欺也”(《⽯钟⼭记》),宾语前置,要调整为“古之⼈不欺余也”;再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序》),介宾短语后置,要调整为“每于藏书之家假借”。

依此类推,“甚矣,汝之不惠”为主谓倒装,要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

但细究这⼀句、乃⾄这⼀类句⼦的翻译,似乎⼜觉得并⾮⼀个“调”字了得。

⾸先,现代汉语也不排斥主谓倒装,有时甚⾄刻意地追求倒装,因为倒装能产⽣强调谓语的作⽤。

如:“怎么了,你?”(《荷花淀》)唯有倒装,才更为细腻地体现出⼥⼈对丈夫的关切之情。

⼜如:“出来吧,你们!”(《荷花淀》)唯有倒装,才⾜以表现⽔⽣既满⼼幸福、⼜略带愠怒的微妙⼼理。

“甚矣,汝之不惠”与现代汉语的主谓倒装有异曲同⼯之妙,倒装更⾜以刻画出智叟⽼⼈似智实愚,似有远见卓识实很⿏⽬⼨光的顽固保守形象。

其次,⽂⾔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它既包括忠于原⽂的意思不⾛样,还指保持原⽂的情味不变形。

从这个⾓度说,我们要遵从主谓倒装的语序,尊重谓语前置的强调作⽤。

⽽⼈们翻译“甚矣,汝之不惠”时将它的语序重新调整,⽆疑显得轻率和武断了⼀些,是画蛇添⾜之举。

如此调整,使智叟的嘲笑⼝吻中多了许多温和,少了许多尖刻。

第三,⽂⾔译⽂中不乏主谓倒装、忠于原⽂的范例。

如:《少年中国说》“美哉我少年中国……壮哉我中国少年……”⼈教版1987年版的初中教参译为“真美啊,我们的少年中国……壮丽啊,我们的中国少年……”准确体现了原⽂的语⾔风格。

可见,“甚矣,汝之不惠”翻译时要保持原⽂的倒装⽏庸置疑。

顺便指出的是,这⾥如果机械地尊重原⽂的顺序⽽直译为“太严重了,你不聪明”,会带来另⼀个问题:“信”则信矣,但译⽂很别扭,与翻译的另⼀个要求“达”----通顺流畅和符合现代汉语----相距甚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5
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云: 论语 之言 斯 者七十, 而不言 此 , 檀弓 之言 斯 者五十有三, 而言 此 者一而已。 大 学 成于曾氏之门人, 而一卷之中, 言 此 者十有 九。语音轻重之间, 而世代之别, 从可知已。
兹 、斯 、此 三词同源, 其语音上的差异, 确如顾氏所云只在 轻重之间 。从 兹 到 斯 、 此 , 从我们考察的结果看, 亦确如顾氏所云, 为 世代之别 。近指代词 兹 在甲骨卜辞中即已出 现。今文 尚书 中, 近指代词 兹 出现 46 例, 诗 经 兹 出现 13 例( 其中 雅 8 例、 颂 5 例) ; 今 文 尚书 中, 近指 代词 时 出现 56 例, 诗经 时 出现 22 例( 其中 风 1 例、雅 6 例、 颂 15 例) 。这表明, 兹 、时 是上古汉语早期常用的 近指代词。至 论语 而近指代词改用 斯 , 不用 兹 、时 , 这一变化是历史的变化。它表明, 近 指代词 兹 、 时 在 春秋与战国之交已 经消亡。
已。要想较为准确地描写, 必须扩大考察范围, 对 上述语法现象做历史的考察。
我们考察了今文 尚书 、诗经 等另外 11 部 上古文献, 结果如表 1:
表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公 榖 礼礼
文诗论 尚经语
左 传
孟 子
荀 子
非 子
庄 子
羊 传
梁 传
记 檀
记 大

弓学
兹 46 13 1 7 1 1 0 0
( 13) ( 2) ( 1) 时 56 22 0 ( 5) ( 2) 0 0 1 斯 0 28 40 ( 2) 17 2 0 1 0 2 此 3 85 0 233 112 274 509 255 271 98
这一结论, 从对 孟子 、庄子 、荀子 、韩非子 等文献的考察结果中得到了验证。由此, 我们可 以说, 吕氏春秋 中, 近指代词 兹 、时 偶见, 只 不过是作者在叙述古事时刻意仿古而已。
近指代词 斯 最早见于 诗经 ( 28 例) , 散见 于 风 ( 6 例) 、 雅 ( 18 例) 、 颂 ( 4 例) , 是周初 至春秋中叶常用的近指代词之一。然而, 至 吕氏 春秋 亦仅见 1 例, 而且是古代逸书的引文。近指 代词 斯 是否像 兹 、时 那样, 在周秦之交已经 消亡了呢? 斯 与 此 是否如顾氏所云亦为 世 代之别 呢? 考察上古诸书发现战国时期, 指示代 词 斯 集中出现在 论语 ( 40 例, 成书于战国初 期) 、 孟子 ( 17 例, 成书 于战 国 中期) 以及 礼 记 檀弓 ( 36 例, 成书于周秦之交) 三部文献中。 而与 论 语 、 孟 子 、 礼 记 同期 的 左传 ( 2
2008 年第 1 期( 第 23 卷)
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N o. 1 2008( Vo l. 23)
吕氏春秋 低频语法现象 考察二则*
殷国光
摘 要: 吕氏春秋 低频语法现象之一是近指代词 兹 、时 、斯 偶见。通过 对今文 尚书 等另外 11 部 上古文献的考察表明: 吕氏春秋 中, 近指代词 兹 、时 偶见, 只不过是作者在叙述古事时刻意 仿古而已; 而近 指代词 斯 偶见, 除了 世代之别 之外, 还有地域方言的 原因。 吕 氏春秋 低频语 法现象 之二是 登 自鸣条 句 偶见。再通过考察甲骨卜辞、金文, 以及 尚书 等另外 13 部上古文 献, 证明了在 吕 氏春秋 时 代, 以 自 为 介, 记从来之处者, 登自鸣条 句( B 式) 只是历史的残余而已; 自源点位移 的基本形式由 B 式演化为 A 式, 是一种 历时的演变, 是介词短语语序的变更; 而决定 自 字短语前移的, 是 临摹原则在起作用。
A 式, 自 引进位移 源点 出现在位移动词 之前; B 式, 自 引进位移 源点 出现在位移动词 之后。
我们面临的问题是, 吕 氏春秋 中 仅出现 1 例的句式 B1, 即由介词 自 引进位移 源点 、出 现在动词之后的句式, 在汉语的历史发展中处在 什么位置?
关于这个问题, 马氏文通 云: 记从来之处 者, 其转词概以 自.为介, 而先后无常。0 º
关键词: 吕氏春秋; 语法; 兹; 时; 斯; 自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吕氏春秋 语法研究 ( 96BY Y016) 。 作者简介: 殷国光,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北京 100872) 。
在古代专书语法研究中, 经常遇到低频语法 现象。要想对这些语法现象做较为准确的描写, 必须扩大范围, 将其放到汉语史的背景之下进行 历史的考察。
至于 孟子 中 斯 、此 混用, 用 地域方言 说可以解释。孟子为邹人, 而邹靠近鲁国, 斯 、 此 混用, 当是方言接触的结果。
庄子 、荀子 中 斯 偶见, 亦可以用 地域 方言 说加以解释。 庄子 1 例出现在 则阳 篇, 而 则阳 在 外篇 , 为庄子后学所作; 荀子 2 例 出现在 大略 篇, 而关于 大 略 篇, 唐代的 杨倞 曰: 此篇盖弟子杂录荀 卿之语。日儒 久保爱亦 曰: 此篇间有似抄录者, 不特荀卿语也。 如果 说 则阳 、大略 的作者是鲁地之人( 或受了鲁地 之语的影响) , 也并非是不可能的。这或许正是近 指代词 斯 在 庄子 、荀子 中偶见的原因。
二、关于 登自鸣条
吕氏春秋 中, 介词 自 引进位移 源点 , 共 出现 10 例, 有 A、B 两种位置:
顾炎武关于 论语 、檀弓 中 斯 的统计数字包括近指代词和连词, 与本文不同。 左传 中近指代词 兹 虽出现了 20 例, 但其中 13 例引自 夏书 、盘庚之诰 , 另 7 例均出现在述及古事的对话或公告 之中; 而 5 例近指代词 时 均引自 诗经 。这与本文的结论相合。 拙著 吕氏春秋词类研究 ( 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97 年) 中, 未考察近指代 词 此 , 而误将 孟 子 也看 作是鲁地 之人用鲁 地之语记鲁地之事的文献, 当予以修正。 转引自梁启雄: 荀子简释 , 北京: 中华书局, 1983 年, 第 364 页。 秦以后的文献, 我们考察了 史记 , 结果如下: 近指代词 斯 34 例, 此 1 320 例。值得注意的是, 斯 的 34 例中, 引文 占 18 例( 其中引 尚书 2 例、引 诗经 1 例、引 论语 及孔子与弟子问答 15 例) , 另 16 例只出现在司马相如的赋( 见 司 马相如列传 6 例) 及司马迁评论之语 ( 10 例, 如 太史公 曰 之类 ) 之中。 史 记 的语 言当是 当时 的通 语, 而非鲁 地之 语。 史记 的考察结果支持了我们的观点: 战国以后, 在非鲁地之语中, 近指代词用 此 , 不用 斯 。至于非 鲁地之人 的司马相如及司马迁, 其赋及评论之语中出现的 16 例 斯 , 我们推 测, 是否由于 汉武帝 独尊儒 术 的影响, 而 增添的 典雅色彩? 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的考察。
136
殷国光: 5吕氏春秋6低频语法现象考察二则
A1 自+ Nj + V ( 5 例) 如: 自 鲁往。 ( 爱类)
A2 自+ Nj + V+ Nl ( 4 例) 如: 公子 夷吾自屈奔梁。( 上德) /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察今)
B1 V + 自 + N j ( 1 例) 登 自鸣 条。 ( 简选)
例) 、庄子 ( 1 例, 则阳 ) 、荀子 ( 2 例, 大 略 ) 、韩非子 ( 0 例) 、礼记 大学 ( 0 例) 等文 献中, 指示代词 斯 几乎绝迹。这种明显的对立 引起了我们的思索。仅用 世代之别 无法解释上 述文献在 斯 、此 上的对立, 只能从这二组文献 的对比中寻求答案。从二组文献中不难看出, 论 语 、礼记 檀弓 用 斯 , 不用 此 , 其作者是鲁 地之人, 用鲁地之语记载鲁地之事; 而 左传 、韩 非子 等则否, 用 此 , 不用 斯 。二组文献在近 指代词 斯 、此 上的对立, 实则是地域方言的对 立。我们推测, 上古汉语发展至战国时期, 近指代 词 斯 只在鲁地的方言中沿用, 而在非鲁地的方 言中已经消亡。近指代词 斯 在 吕氏春秋 中偶 见, 除了 世代之别 之外, 还有地域方言的原因。
问题之一: 以/自0为介, 记从来之处者, 是否如 5马氏文通6所云, / 自0字短语的位置/先后无常0?
从对5吕氏春秋6的考察看, 马氏所云/先后无 常0, 当有可商榷之处。那么, 5吕氏春秋6反映的 是个别现象, 还是反映了那一时代的普遍现象?
要想弄清这个问题, 也只有扩大考察范围, 做 历史的考察。表 2 是对上古文献中 A、B 两种形 式考察的结果: »
一、关于近指代词 兹 、 时 、斯
吕氏春秋 中, 近指代词 兹 、时 、 斯 各 见一例:
余恐言之不类也, 兹故不言。( 重言) 邺有圣令, 时为史公。( 乐成) 杨昭俊曰: 时, 是也。 周箴 曰: 夫自念斯学, 德未暮。( 谨听)
这三个近指代词在 吕氏春秋 中偶见, 是萌 芽? 还是残余? 或是其他原因? 仅靠 吕氏春秋 的语言材料是无法做出解释的。如果描写仅止于 此, 只不过是做了专书语法研究最基础的工作而
36 0 1 16
近指代词 兹 、时 、斯 等在古代文献中的 分布显然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关于这一差异, 古 人早有论及。顾炎武 日知录 卷六 檀弓 条云:
尔雅 曰: 兹、斯, 此也。今考 尚书 多言 兹 , 论语 多言 斯 , 大学 以后之书多言 此 。又
* 本文曾在 2006 南开大学语言学高级论坛 宣读, 蒋冀骋、刘丹青二位先生提出了很好的意见, 谨致谢意。 公羊传 、谷梁传 、礼记 等三部文 献年代较晚, 其中近指代词 兹 、时 未做考察。
表2

韩吕战
骨 金 尚 诗春 仪 左 国论 墨 孟 庄 荀 非 氏 国
卜 文 书 经秋 礼 传 语语 子 子 子 子 子 春 策


A1 式 (+ ) 1 0 2 3 18 24 3 3 1 2 6 1 1 5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