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孔庙建筑赏析
曲阜孔庙建筑赏析
大中门原名中和门,较弘道门长且狭窄,共5间,原为宋代孔 庙的大门,后经明弘治时重修,今门系清代所建。门左右两旁禹有 绿瓦拐角楼一座,系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为使孔庙象皇宫一 样威严而建的。角楼均3间,平面作曲尺形,立在正方形的高台之 上,台之内侧有马道可以上下。此两角楼瓦庙东北、西北两角楼构
石”。
棂星门里建二坊,南为太和元气坊,此坊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 (公元1544年)春,形制与金声玉振坊同,坊额题字系山东巡 抚曾铣手书,赞颂孔子思想如同天地生育万物一样。北为至圣 庙坊,明额题刻篆字,坊明代时原刻“宣圣庙”3字,清雍正七 年(公元1729年)易为今名。坊为汉白玉石刻制,三间四柱,
柱饰祥云,额坊上饰火焰宝珠。
此院东西各有一所独立的院落,名曰“斋宿”,祭祀孔子前祭祀人员在此戒 斋沐浴。东院是“衍圣公”的斋宿所。清代康熙、乾隆皇帝祭祀孔子曾在此沐浴, 又称“驻跸”。现举界有孔子生平事迹展览。西院是从祭官员的斋宿所,清代中 期就已废弃,仅存院落.清道光年间,孔子七十一代孙孔昭薰将孔庙内宋、金、 元、明、清五代文人谒庙碑130余块集中镶嵌在院墙上,改称“碑院”碑碣或流 畅奔放,飘逸自如;或丰润温雅,神采飞动;或端庄典雅,质朴古拙;精品众多 蔚然大观.。
有皇帝祭祀才可走正门,一般人只驵从仰高门进庙。
弘道门 壁水桥北为弘(hóng )道门,是明洪武十年 (公元1377年)时孔庙的大门,清雍正七年 据《论语》“人能弘道”钦定命名,以赞颂孔 子阐发了尧舜禹汤和文武周公之道。门下有 元碑两块很高。 西碑为“处士王处先生墓表”颇有书法价值, 是1966年移入孔庙保管的。 大中门
孔庙建筑介绍
孔庙建筑介绍
曲阜孔庙又名至圣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陵墓和祭祀场所。
曲阜孔庙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完备、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思想史和文化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曲阜孔庙始建于公元前551年(孔子去世后第二年),是为了纪念孔子而修建的。
为中国历代祭祀孔子的场所。
元、明、清三代均有扩建和维修。
孔庙以“天圆地方”为基本设计理念,四周城墙围合,占地面积达六万平方米。
其中泮池、大成门、大成殿、圣时门和四配建筑组成了金碧辉煌的建筑群,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
曲阜孔庙布局严谨,金碧辉煌,由泮池、大成殿、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和四配建筑组成。
泮池为方形水池,又称“泮池”,用于放置荷花等植物;大成门是进入大成殿内的正门,也称“棂星门”。
大成殿是孔庙中最大的建筑,为三层重檐歇山顶建筑;殿内正中供奉孔子塑像;两侧排列着东、西两庑。
—— 1 —1 —。
曲阜孔庙:庄严神圣
曲阜孔庙:庄严神圣的儒家文化圣地在中国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曲阜孔庙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成为了儒家文化的重要象征。
这座古老的庙宇,以其庄严神圣的气息,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儒家文化的奥秘。
曲阜孔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建筑群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座庙宇始建于宋朝,历经数百年沧桑,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文化变迁。
如今,孔庙已成为儒家文化的重要标志,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朝拜、学习。
走进孔庙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那气势恢宏的建筑群。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孔殿堂之一。
殿内供奉着孔子的塑像,两侧是十二贤人的塑像,体现了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在大成殿周围,还有许多其他的建筑,如杏坛、奎文阁、碑亭等,每一处都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孔庙的建筑风格独特,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
整个庙宇采用了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建筑形式,营造出一种庄严神圣的气氛。
每一座建筑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意义,如红墙黄瓦、雕梁画栋等,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美绝伦。
此外,孔庙的布局也十分讲究,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建筑格局,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尊卑有序、等级分明的思想。
在孔庙中,游客可以感受到一种深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沉淀。
这里的每一块碑刻、每一株古树都承载着历史的故事,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
同时,孔庙也是儒家文化的传承之地,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感受儒家文化的魅力。
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还可以体验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民族精神。
曲阜孔庙不仅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的宝贵财富。
这座庙宇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他们在这里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孔庙的建筑风格、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都为世界文化遗产增添了新的内涵和价值。
总之,曲阜孔庙是一座庄严神圣的庙宇,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民族精神,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
曲阜三孔:儒家圣地
曲阜三孔:儒家圣地曲阜,这个地名听起来似乎远离繁华都市,实则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这里,游客们有机会探寻“三孔”——孔庙、孔府和孔林,体验儒家文化的精髓。
孔庙,这座古建筑群位于曲阜市南门内,是祭祀孔子的庙宇。
它的建筑风格独特,处处体现着中国古代建筑的智慧。
庙前,耸立着雄伟的影壁,壁顶覆盖着琉璃瓦,四周是汉白玉石栏,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走进庙内,可以看到高大的殿堂、精美的雕刻和绚丽的壁画。
孔庙的建筑布局遵循传统礼制,每一座建筑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功能。
其中,大成殿是孔庙的核心建筑,是祭祀孔子的场所,殿内陈设着祭孔礼器和文物,展示了儒家文化的历史演变。
走过古建筑群,我们来到了孔府。
孔府是孔子嫡系后裔居住的地方,也是中国最大的私人地主。
孔府内建筑豪华,布局严谨,体现了中国古代贵族的生活方式。
府内的大厅、堂、楼、厅舍等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风格和儒家文化的影响。
此外,孔府还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如书法、绘画、陶瓷等,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反映了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涵和艺术价值。
最后,我们来到了孔林。
这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家族墓地,也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生态和农业的重要场所。
在孔林中漫步,可以看到各种植物和动物,如松树、柏树、槐树、麦子、水稻等,还有各种各样的鸟类和昆虫。
此外,游客还可以参观博物馆和纪念馆,了解孔氏家族的历史和文化。
在孔林中行走,不禁让人思考生命的轮回和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之道。
那么,“三孔”作为儒家圣地为何能够吸引众多游客呢?首先,“三孔”承载了丰富的儒家文化内涵。
从孔子及其后裔的生平事迹到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儒家文化的独特魅力,了解其深远的影响力。
其次,“三孔”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最后,“三孔”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为游客提供了方便的旅游条件。
曲阜孔庙(金代碑亭)
曲阜孔庙(金代碑亭)
孔庙里,我最喜欢的东西是十三碑亭里这两座金代碑亭。
这两座碑亭约建于金明昌二年至六年(1191年—1195年)的大修工程中。
两金代碑亭是孔庙中最古老的的建筑。
上图是东边金碑亭的转角铺作。
十三碑亭中的金碑亭和元碑亭位置。
蓝圈是元代两碑亭,绿圈是金代两碑亭。
拍金代碑亭,顺捎两座元代的。
这座是离奎文阁最近的元代碑亭。
元代碑亭旁的金代碑亭。
真昂。
两朵补间铺作五铺作单抄单下昂。
柱头铺作就是平昂了。
金碑亭转角。
元碑亭转角
西边的元代碑亭。
然后,西边的金代碑亭。
可见中间的阑额宽得离谱,应该是清代更换的。
仍是西边那座金碑亭,拍个立面。
梁架结构和东边那座如出一辙。
曲阜孔庙大成殿介绍
曲阜孔庙大成殿介绍曲阜孔庙大成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建筑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孔庙。
它最初建于公元前478年,是为纪念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孔子而建立的。
从那时起,它一直被视为中国人民的文化和教育象征,也是一座古老而辉煌的建筑。
大成殿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中国建筑,其设计和施工技术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各种特征。
它的正面是一个巨大的拱门,代表着孔子的追随者要向他进学习。
拱门旁边是两个大宝塔,代表宇宙的极端,象征繁荣昌盛。
大成殿内部宽敞明亮,气氛庄严肃穆,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殿堂之一。
在大成殿的门口,有两个守门人名为“乐正门”,分别代表着儒家和道家两个子派。
进入大成殿后,首先看到的是名为“明堂”的大厅,著名国学大师杨传璧先生曾在这里讲课。
其次是大成殿的主殿,殿中央供奉着孔子与其31位弟子,左右各有两个配殿。
大成殿不仅是一座重要的历史遗迹,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
它记录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
它也见证了中国人民对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坚韧决心。
除了历史价值之外,大成殿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学习。
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和发展,领略到古老而优美的建筑和艺术之美。
除了文化和艺术价值之外,大成殿还是一座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总之,曲阜孔庙大成殿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它记录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
它是一座重要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宝库,值得每个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学习。
在大成殿的宁静氛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庄严和深邃之美。
曲阜孔庙大成殿的建筑特色
并扩建 为 匕 间 ,屋r 页 采用了绿 色琉璃瓦 ,廊 布局等保留至今。
大成 殴 的建制 式样堪 称 我同 古建筑 的
皇帝执政 的 第 2年 ,即 1 7 2 4年夏季 ,大成 经典制作 ,它也是 日前唯 一 可以与北京
4 6
故宵的太和殴 、泰安岱庙 的宋 久贶殿并驾齐 龙和玺彩图案 ,双重飞梧正中竖匾 ,
采用皇家御带 l J 的琉璃 瓦,建筑式棒 须与 当
的皇家园林相同 。并挑选 了御用的皇家建 筑 丁匠建造孔 庙大 成殿 。由此可 见,清朝雍
火连年不断 ,最后 大成殿 变成 了一座废墟。 到 了金代 皇统 九年 ,
l 1 4 9年 ,大成殿 又 正皇帝对于孔子 的儒家思想的高度重 。如
( 姜 继 兴 :山 东 省 建 筑 管
体现 J ’ 找国东办 占建筑的 人气 、 华 贵、 庄重 、 庙大成殴的 人 数真迹 甲 . 已不 存 j 峨严之美 , 离我 同迄 今 止难 的历 史文 化之瑰宝。 久成殿的建筑结卡 勾 布局非常科学
,
十分注重 以人为 冬的建筑设 计理念。
的 “ 东方 三 大 殿 ” 。
朝缝 正宰 惭御书的字弪 高达 1 m的 “ 人
三 、大 成 殿 的命 运 起 伏
大成 殿的 建筑 式样 采川的 是前 庭后 殴 三个贴金大字。 的传统构造形式 。前庭 f I l 没杏坛 ,此处原是 孔 r ・ 放它的讲学堂 , 后 将它【 孔寤正殴,
如 今| } } _ 阜孔 峦 尺成 殴 已 见 证 J
也称 坛 金代 在其j 建亭 ,f j j ] 代又改建成 多朝 代 的 " i t E 与衰I J ! { ( , 也使 得 儒 家 文 f
重礁十字脊亭 , 逐 咴现状 、 东阳冈庑各 4 0 件, 传承 展。据 电书 记载 ,自汉朝时 l {
古韵浓郁的曲阜孔庙与孔林之旅
古韵浓郁的曲阜孔庙与孔林之旅曲阜孔庙和孔林是中国文化名城曲阜的两个重要景点,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作为孔子的故里,曲阜孔庙和孔林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索。
一、曲阜孔庙的历史渊源曲阜孔庙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座孔庙。
公元478年,孔子的后人修建了第一座孔庙,作为祭祀孔子的场所。
随着历代的更迭,曲阜孔庙逐渐扩建,成为一座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的建筑群。
如今的曲阜孔庙占地面积达到了81.6万平方米,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孔庙。
二、孔庙的建筑特色曲阜孔庙的建筑风格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
庙内主要包括三进大成殿、二进宣毅殿、一进舆地殿,以及东西多个次殿和配殿。
每座殿宇都采用典型的明清式建筑,飞檐翘角、斗拱雕刻、彩绘壁画无不彰显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曲阜孔庙还设置了一条长廊,上书历代名人的题字,展示了曲阜作为文化名城的历史底蕴。
三、参观孔庙的经典行程安排游览曲阜孔庙,可以依据以下经典行程进行安排:1.大成殿:大成殿是曲阜孔庙的核心建筑,也是祭祀孔子的主要场所。
进入大成殿,可以欣赏到孔子的神像,感受到崇敬与庄严。
2.宣毅殿:宣毅殿是曲阜孔庙的次要建筑,主要用于祭拜孔子的学生。
宣毅殿内还陈列着许多文物,展示了古代文化的瑰宝。
3.舆地殿:舆地殿是孔庙中的最小建筑,供奉孔子的马车和地球神石。
这里还陈列着古代的军械器具,是了解孔子时代社会风貌的重要场所。
4.步道漫游:在庙内的步道上漫步,可以欣赏到精美的园林景观,同时也能欣赏到历代名人的题字,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四、孔林的文化底蕴孔林位于曲阜孔庙的北面,是孔庙祭祀孔子后裔的场所。
孔林内分为内林和外林两大区域。
内林以建筑为主,包括有孔子和七十二位后嗣的祠堂,其中以“显考堂”最为著名。
外林则是以墓葬为主,是孔子后代的安葬地。
在孔林的参观过程中,游客可以领略到悠久的家族氛围和孔子思想的传承。
祠堂内陈列着孔子后代的神像和各种文物,墓葬区保存着历代孔子后嗣的墓碑。
从曲阜孔庙的建筑与石刻艺术看传统美术资源的理解和运用
从曲阜孔庙的建筑与石刻艺术看传统美术资源的理解和运用曲阜孔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是中国儒家学派的圣地,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孔庙不仅是儒家思想的传播中心,更是中国传统建筑与石刻艺术的重要体现。
从曲阜孔庙的建筑与石刻艺术来看,我们可以深刻理解和运用传统美术资源,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美术艺术的发展。
从曲阜孔庙的建筑来看,其建筑风格为典型的中国古代建筑风格,以黄色琉璃瓦与青砖为基调,古色古香,庄严肃穆。
孔庙的大成殿、四大门、七进七出的布局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
在这里,我们可以深刻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规制、布局、结构和装饰特色,包括斗拱、翘角、檐牙、剪洼、彩绘、雕刻等方面的艺术表现,这些都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独有特色,对于我们理解和运用传统美术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曲阜孔庙以其石刻艺术而著称于世。
孔庙内保存着大量的石刻碑文,这些碑文既有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和诗文,也有历代帝王贤臣的题记与赞颂。
这些石刻碑文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成为了中国传统石刻艺术的代表之作。
通过对这些石刻艺术的研究和欣赏,我们可以深刻理解中国传统石刻艺术的技法、题材和风格特点,进而在当代美术创作中进行有益的借鉴和发挥,使得传统美术资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在理解和运用传统美术资源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关注传统美术资源的保护和传承。
曲阜孔庙的建筑与石刻艺术作为中国传统美术资源的珍贵遗产,需要得到妥善的保护和传承。
只有将传统美术资源有效地保护与传承下去,才能够更好地为当代美术艺术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与能量。
我们还应该通过不断的研究与创新,将传统美术资源与当代艺术相结合,创作出更多融合传统与现代的优秀作品,推动美术艺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在今天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美术资源正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何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传统美术资源,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曲阜孔庙的建筑与石刻艺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与借鉴机会,通过深入研究与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领会传统美术资源的内涵与特点,为当代美术艺术的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营养。
曲阜孔庙寝殿介绍
曲阜孔庙寝殿介绍
曲阜孔庙寝殿是中国山东省曲阜市的一座古代建筑群,是儒家学者孔子的祭祀场所。
寝殿是孔庙内最重要的建筑,位于孔庙的中轴线上,是孔子祭祀仪式的主要场所。
寝殿始建于公元478年,共经历四次大规模修建,最后一次修建于1664年。
整个寝殿建筑为东西对称的两个部分,以亭楼式屋顶覆盖,外观庄重大气。
寝殿正中设有三间大殿,用于祭祀孔子的灵位,分为上、中、下殿,上殿供奉孔子正室和嫡妻的灵位,中殿供奉孔子的灵位,下殿供奉孔子的嫡子孔鲤的灵位。
寝殿两侧的配殿分别供奉孔子的各位妻妾和子孙的灵位。
寝殿的内部陈设包括了孔子的肖像画、祭器、祭服等。
每年的孔子诞辰和忌日,寝殿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吸引了众多学者和游客前来参观和祭拜。
曲阜孔庙寝殿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重要场所,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曲阜孔庙大成殿的讲解
曲阜孔庙大成殿的讲解
曲阜孔庙大成殿是孔庙中的主殿,也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大的木结构建筑之一。
该殿建于明代,位于孔庙的中轴线上,是孔子礼拜的地方。
大成殿长达33.6米,宽达18.6米,高达24.84米,殿内有72根梁柱,都是用整块的楠木建造而成,没有任何接缝。
殿内还有15块大型的浮雕板,描绘了孔子及其学生们的生活场景。
大成殿的梁柱和浮雕板都是中国传统木雕艺术的代表作,尤其是浮雕板,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殿内还陈列着很多珍贵的文物和书籍,如《礼记》、《周易》等。
大成殿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孔庙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和儒家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 1 -。
曲阜孔庙景点逐个介绍
曲阜孔庙景点逐个介绍曲阜孔庙,又称“阙里至圣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是祭祀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庙宇。
曲阜孔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孔子逝世的第二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这是孔庙的开端。
以下是曲阜孔庙的主要景点:一、金声玉振坊金声玉振坊建于明代嘉靖年间(1538年),距今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
“金声玉振”四个字出自《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
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意思是说孔子思想完美无缺,集古圣先贤之大成,以达到绝顶的意思。
这个牌坊表彰了孔子的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同时赞扬孔子能够以“金声玉振”来比喻奏乐的全过程,表达了孔子思想的完美无缺。
二、圣时门圣时门是孔庙的第二道门,也是孔庙的正门。
这座门建于明代洪武十年(1377年),取《孟子·万章下》中的“夫孔子圣之时者也”之句命名。
圣时门也是一座石质牌坊,上面雕刻着“圣时门”三个大字。
三、奎文阁奎文阁是孔庙的主体建筑之一,也是一座具有独特建筑风格和历史价值的建筑。
奎文阁三重飞檐,四层斗拱,面阔七间,进深五间。
内部有二层阁,中间夹有暗层,结构独特,工艺奇巧。
奎文阁历经沧桑已有五百年的历史,它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四、成化碑成化碑全名为《御制中兴通宝》,是明宪宗朱见深于公元1468年为庆祝孔庙重建成功所颁发的圣旨。
这座碑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见证了孔庙的历史变迁。
碑上刻有《御制中兴通宝》的铭文,以及明宪宗为庆祝孔庙重建成功所颁发的圣旨。
这座碑也是后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历史资料之一。
五、大成门大成门是孔庙的主体建筑之一,也是孔庙的核心。
大成门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九脊,黄瓦飞彩,斗拱交错,雕梁画栋,周环回廊。
正中供奉着孔子的塑像,七十二弟子及儒家的历代先贤塑像分侍左右。
历朝历代皇帝的重大祭孔活动就在大殿里举行。
六、先师手植桧先师手植桧是孔庙中的一棵古树,相传为孔子亲手所植。
【园林课】孔庙建筑赏析_PPT
2012年3月19日星期一
20
棂星门在泮水桥后, 棂星门在泮水桥后,四楹 在泮水桥后 三间。石柱铁梁, 三间。石柱铁梁,铁梁铸 个龙头阀。 有12个龙头阀。四根圆石 个龙头阀 柱中缀祥云, 柱中缀祥云,顶雕怒目端 坐的天将。 坐的天将。额枋上 雕火 焰宝珠, 焰宝珠,明间额坊由上下 两层石板组成, 两层石板组成,下层刻乾 隆皇帝手书“棂星门” 隆皇帝手书“棂星门”3 个大字,上层刻绦环花纹。 个大字,上层刻绦环花纹。 明代时此门为木制, 明代时此门为木制, 乾隆十九年( 清·乾隆十九年(公元 乾隆十九年 1754年)重修时“易以 年 重修时“ 棂星门里建二坊, 石”。棂星门里建二坊, 南为太和元气坊, 南为太和元气坊,此坊建 于明嘉靖二十三年( 于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 1544年)春,形制与金 年 声玉振坊同, 声玉振坊同,坊额题字系 山东巡抚曾铣手书, 山东巡抚曾铣手书,赞颂 孔子思想如同天地生育万 物一样。 物一样。
14
棂星门 下马碑 泮水桥 金声玉振坊
2012年3月19日星期一
万仞宫墙
15
下马碑
2012年3月19日星期一
16
棂星门
棂星 ——文曲星
2012年3月19日星期一 17
棂星门
2012年3月19日星期一
棂星——二十八星宿之一
18
棂星门
2012年3月19日星期一
19
人们把孔子喻作掌管文化的天神
棂星门
2012年3月19日星期一 28
弘道门 壁水桥
圣时门 至圣庙坊 太和元气坊 棂星门 下马碑 泮水桥 金声玉振坊
2012年3月19日星期一
万仞宫墙
29
壁水桥
“壅绕如璧”取名“璧水”
2012年3月19日星期一 30
曲阜孔庙——气势恢宏的东方圣殿
曲阜孔庙——气势恢宏的东方圣殿曲阜孔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遗址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位于山东省曲阜市中心的鲁东大街上,与周围的古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氛围相得益彰。
自建成以来,孔庙一直是中国文化教育的中心,被誉为“儒家文化圣地”。
如今,它成为了中国非常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
孔庙的建筑规模极为宏大,占地面积达104.8亩,主要分为南区、正区和北区三部分。
南区是孔庙的起点,正宗的入口就在南楼;正区是孔子祭祀之处,包含大成殿、显庭、圜丘和升仙殿;北区则是祭祀孔子的儒士墨客墓园。
整个孔庙的建筑都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要特色,独具匠心,宏伟壮观。
大成殿是孔庙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也是孔庙的正中心。
大成殿最初建于公元前479年,是孔子崇拜的所在地。
现在的大成殿是在明朝时期重建而成的,面积达100余亩,高达32米,整个建筑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风格,构造精巧,气势恢宏。
进入大成殿,仿佛进入了另一个时空,感受着严肃和庄严的屋舍风格和内敛的建筑氛围。
另外,在孔庙的右侧,是一座檐柱亭殿,名为“升仙殿”,它是一个特殊的建筑,用来祭祀孔子升天历程。
在这里,游客们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物象征和祖先崇拜的真正内涵。
当然,在孔庙的其他建筑中,包括显庭和圜丘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祭祀文化的内核和精髓,令人叹为观止。
除此之外,曲阜孔庙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乐府街”,这是一条以孔庙为中心的休闲娱乐步行街区,提供琴棋书画和其他各种传统文化表演和活动。
这里不仅有古老的道德经和太极拳书,还有传统的陶艺和木雕雕塑,人们可以体会古老文明和现代文化的交流融合,体现了古人的博学多闻和开放的思想。
整个曲阜孔庙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十分深远而重要,深刻地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智慧的传承。
游览孔庙,是一次非常值得的旅行,不但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的儒家文明,而且还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山东,一定不要错过曲阜孔庙的壮丽场景和何其重要的文化遗产!。
曲阜三孔:儒家文化的圣地
曲阜三孔:儒家文化的圣地曲阜三孔,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圣地,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建筑、艺术等多个方面,深入探讨曲阜三孔的魅力与价值。
一、历史背景曲阜三孔,包括孔庙、孔府和孔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衰更迭,孔庙也历经沧桑,多次修缮。
如今,孔庙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被誉为“东方文化宝库”。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是孔子后裔居住的地方,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孔林,则是中国最早的家族墓地之一,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
二、文化内涵曲阜三孔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儒家文化的象征。
孔庙内碑刻林立,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杏坛”,是孔子讲学的地方。
孔府“至圣庙”中的孔子像,神态端庄,令人肃然起敬。
孔林内还保存着许多历史悠久的古树名木,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五连翘树”,象征着家族繁荣昌盛。
此外,三孔内还藏有大量的文物珍品,包括历代碑刻、书法珍品、陶瓷器皿等,彰显了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
三、建筑艺术曲阜三孔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融汇了古代建筑、雕刻、绘画等多重艺术元素。
孔庙的建筑布局严谨有序,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大成殿、圣时门等主要建筑,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尊卑有序”的思想。
孔府建筑风格豪华大气,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礼乐治国”的理念。
而孔林则以家族墓地形式呈现,体现了儒家文化中“慎终追远”的传统。
三孔内的雕刻艺术也堪称一绝,石雕、木雕、砖雕等作品栩栩如生,展现了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艺。
四、旅游价值曲阜三孔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每年吸引着数百万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领略到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古代建筑的魅力。
同时,三孔也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总之,曲阜三孔作为儒家文化的圣地,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它们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我们应该加强对三孔的保护和宣传工作,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儒家文化的魅力。
孔庙大成殿石雕艺术特色赏析
孔庙大成殿石雕艺术特色赏析摘要:曲阜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以孔子故居为庙,岁时奉祀。
西汉以来历代帝王不断给孔子加封谥号,曲阜孔庙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成为全国最大的孔庙。
关键词:曲阜孔庙;科举制度;建筑规模;文化价值一、孔庙历史发展概况孔庙又称文庙,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
《汉书·董仲舒传》中记载了“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在《武帝纪赞》中记载了“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这里的六经指的就是儒家的《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六部经典著作。
随着科举制度的建立,历代王朝对孔子的尊崇逐步升级,在孔子死后的两千多年里,相继被封为先圣、太师、文宣王、至圣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王、万世师表,对孔子推崇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因而历朝历代在全国各地大举修建孔庙,其中以曲阜孔庙大成殿规制最高,经过历代不断发展,今天的建筑规模形成于明代,完成于清代,曲阜孔庙作为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儒家思想的延伸与传承的标志,其建筑里的石雕艺术,具有极高的审美文化价值。
(见图一)大成殿,曲阜孔庙正殿宫殿式主体建筑,也是孔庙的核心,最早建于唐代。
大成殿高24.8米,阔45.69米,深24.85米,座落在2.1米高的金刚座之上,为孔庙最高建筑。
唐代时称文宣王殿,为五间,宋天禧五年大修时,移今址并扩为七间。
宋崇宁三年徽宗赵佶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之语义,下诏更名为“大成殿”,清雍正二年重建,九脊重檐,黄瓦覆页,周绕回廊,雕梁画栋,八斗藻井饰以金龙和玺彩绘,双重飞檐正中竖匾上刻清雍正皇帝御书“大成殿”三个贴金大字。
曲阜孔庙大成殿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泰山岱庙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
二、中国建筑龙纹饰的发展与运用古代建筑的装饰题材包罗万象,以龙凤为贵,而龙则处于至尊至贵的地位,龙柱是龙饰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龙成为中华各民族共同崇拜的神圣象征至少有六千年的历史,由鳄、蛇、蜥蜴、鸟等图像元素组成,使之成为能在水中游弋又能在空中飞翔的复合图腾崇拜,随着华夏民族的不断融合,龙图腾的崇拜范围不断扩大,自汉代起,以龙纹装饰建筑之风兴起。
孔庙的建筑特色
孔庙的建筑特色孔庙殿宇用料讲究、技术成熟、加工细腻、雕刻精湛,具有全国一流的工艺水平。
空间环境的布局,沿轴线平面延伸,由层层院落组成的序列向主体建筑大成殿引导展开,空间由窄而宽,建筑由少而多、由低而高。
为了突出大成殿的崇高地位,在体量和形制上、尺寸上、色彩和装饰上,使它和周围依次区分,以表现主次和秩序。
儒家学说强调“和”,孔庙建筑群堪称为“和”的建筑美学观的一个杰出作品。
孔庙建筑的形制特点孔庙的大规模兴建在唐贞观之后,太宗诏令各州县学普立孔庙,因此除曲阜孔庙、衢州孔庙属家庙性质外,各地孔庙均为庙学结合、亦庙亦学的综合体,或左庙右学,或前庙后学,位置不一。
孔庙建筑在结构上主要采用抬梁式、穿斗式或二者混用的形式。
建筑中普遍运用斗拱,一为承托上部建筑构件,二为装饰美观,体现等级规格。
中国孔庙有着自己独特的群体组合形式,均为庭院式廊庑建筑组合。
按纵轴线上的庭院数量可划分为三进院落、五进院落、七进院落和九进院落,曲阜孔庙为九进院落,云南建水文庙为七进院落,规模仅次于曲阜,其他孔庙则多为三进院落。
孔庙建筑的基本布局形制如下:“万仞宫墙”是曲阜孔庙前的明故城墙,许多孔庙因此也建“万仞宫墙”作为孔庙建筑之始,有的又称其为“数仞宫墙”。
其名出自《伦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司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
”“一仞”为七尺,数仞,足以言其高。
其含义为赞扬儒家文化博大精深。
此建筑功能具有“影壁”、“照壁”的作用,一般来说,这是孔庙中轴线上的第一座建筑。
在各地孔庙的第一进院落里,东西有门坊(或木或砖),其式样或牌楼或门道,其坊上书“德配天地”、“道冠古今”。
其意言孔子思想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
有的则书“金声”、“玉振”,其寓意为儒家思想通过祭孔的礼乐而传遍各地。
也有的为“太和元气坊”、“洙泗渊源坊”。
作为文庙侧门,也有的称为礼门、义路、贤关、圣域、黉门,表明由此进入儒家殿堂。
棂星门是孔庙的第一座大门,为牌楼式木质或石结构建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奎文阁高23.35米,阔30.1米,深17.62米,黄瓦歇山顶,三重飞檐 四层斗栱。内 米阔 黄瓦歇山顶, 四层斗栱。 奎文阁高 米深 米 黄瓦歇山顶 三重飞檐,四层斗栱 部两层,中夹暗层,层叠式构架,底层木柱上施斗栱,斗栱上再立上层木柱 斗栱上再立上层木柱。 部两层,中夹暗层,层叠式构架,底层木柱上施斗栱 斗栱上再立上层木柱。奎 文阁结构合理,固坚异常,自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重修以来,经受了几 文阁结构合理,固坚异常,自明弘治十七年(公元 年 重修以来, 百年风风雨雨的侵袭和多次地震的摇撼,虽然康熙年间的大地震使曲阜“ 地震的摇撼 康熙年间的大地震使曲阜 百年风风雨雨的侵袭和多次地震的摇撼,虽然康熙年间的大地震使曲阜“人间房 屋倾者九,存者一” 而奎文阁坚固的旁证仍然无恙,岿然屹立, 屋倾者九,存者一”,而奎文阁坚固的旁证仍然无恙,岿然屹立,不愧为我国著 阁西碑亭中记载康熙年间地震的石碑 石碑就是奎文阁坚 名的古代木结构建筑之 一。阁西碑亭中记载康熙年间地震的石碑就是奎文阁坚 固的旁证。阁前廊下石碑二幢,东为“奎文阁赋” 系明代著名诗人李东阳撰文, 固的旁证。阁前廊下石碑二幢,东为“奎文阁赋”,系明代著名诗人李东阳撰文, 书法家乔宗书写 西为“奎文阁重置书籍记” 记载着明代正德间皇帝命礼部 乔宗书写; 正德间皇帝命 名书法家乔宗书写;西为“奎文阁重置书籍记”,记载着明代正德间皇帝命礼部 重修赐书庋藏的情况。 重修赐书庋藏的情况。 奎文阁前有两座御碑亭,亭内外共有四幢明代御碑。每幢高 米多 米多, 米多 米多, 奎文阁前有两座御碑亭,亭内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有四幢明代御碑。每幢高6米多,宽2米多, 碑下的龟趺高1米多 米多。 额精雕盘龙,绕日盘旋栩栩如生。 碑下的龟趺高 米多。碑 额精雕盘龙,绕日盘旋栩栩如生。碑文内容多是尊崇 孔子。东南露天的“重修孔子庙碑” 明宪宗朱见深所立 朱见深所立。 孔子。东南露天的“重修孔子庙碑”。为明宪宗朱见深所立。碑文极力推崇孔子 思想, 有天下者一日不可暂缺” 楷书,书体端庄, 思想,“朕惟孔子之道 ,有天下者一日不可暂缺”。字楷书,书体端庄,结构 严谨,以精湛的书法著称于世。石碑立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习称“成化 习称“ 严谨,以精湛的书法著称于世。石碑立于成化四年(公元 年),习称 碑”。 此院东西各有一所独立的院落,名曰“斋宿” 此院东西各有一所独立的院落,名曰“斋宿”,祭祀孔子前祭祀人员在此戒 斋沐浴。东院是“衍圣公”的斋宿所。清代康熙、乾隆皇帝祭祀孔子曾在此沐浴, 斋沐浴。东院是“衍圣公”的斋宿所。清代康熙、乾隆皇帝祭祀孔子曾在此沐浴, 又称“驻跸” 现举界有孔子生平事迹展览。西院是从祭官员的斋宿所, 又称“驻跸”。现举界有孔子生平事迹展览。西院是从祭官员的斋宿所,清代中 期就已废弃,仅存院落.清道光年间 孔子七十一代孙孔昭薰将孔庙内宋、 清道光年间,孔子七十一代孙孔昭薰将孔庙内宋 期就已废弃,仅存院落 清道光年间 孔子七十一代孙孔昭薰将孔庙内宋、金、 清五代文人谒庙碑130余块集中镶嵌在院墙上,改称“碑院”碑碣或流 余块集中镶嵌在院墙上, 元、明、清五代文人谒庙碑 余块集中镶嵌在院墙上 改称“碑院” 温雅, 畅奔放,飘逸自如; 丰润温雅 神采飞动;或端庄典雅,质朴古拙; 畅奔放,飘逸自如;或丰润温雅,神采飞动;或端庄典雅,质朴古拙;精品众多 蔚然大观.。 蔚然大观 。
石”。
棂星门里建二坊,南为太和元气坊,此坊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 棂星门里建二坊,南为太和元气坊,此坊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 太和元气坊 嘉靖 公元1544年)春,形制与金声玉振坊同,坊额题字系山东巡 形制与金声玉振坊 金声玉振坊同 坊额题字系山东巡 (公元 年 曾铣手书,赞颂孔子思想如同天地生育万物一样。北为至圣 抚曾铣手书,赞颂孔子思想如同天地生育万物一样。北为至圣 明额题刻篆字,坊明代时原刻“宣圣庙” 字 雍正七 庙坊,明额题刻篆字,坊明代时原刻“宣圣庙”3字,清雍正七 汉白玉石刻制 公元1729年)易为今名。坊为汉白玉石刻制,三间四柱, 年(公元 年 易为今名。坊为汉白玉石刻制,三间四柱, 柱饰祥云,额坊上饰火焰宝珠。 柱饰祥云,额坊上饰火焰宝珠。 后人为赞颂孔子思想对我国社会所发生的深远影响, 后人为赞颂孔子思想对我国社会所发生的深远影响,使用 德侔天地” 道冠古今” 个字 个字, 了“德侔天地”、“道冠古今”8个字,意即他的贡献如同一夺 一样大,他的主张古今来说都是最好的。 一样大,他的主张古今来说都是最好的。因此在孔庙第一进院 落左右两侧修建了两座对称的木质牌坊 东题“德侔天地” 牌坊, 落左右两侧修建了两座对称的木质牌坊,东题“德侔天地”, 西题“道冠古今” 为孔庙的第一道偏门。两坊建于明初, 西题“道冠古今”,为孔庙的第一道偏门。两坊建于明初,具 有明显的时代风格。建筑为木构,三间四柱五楼,黄色琉璃瓦, 有明显的时代风格。建筑为木构,三间四柱五楼,黄色琉璃瓦, 如意斗拱 明间十三踩,稍间九踩,中夹小屋顶五踩。 斗拱, 如意斗拱,明间十三踩,稍间九踩,中夹小屋顶五踩。坊下各 只石雕怪兽。 只天禄, 饰 有8只石雕怪兽。居中的 只天禄,披麟甩尾,颈长爪利; 只石雕怪兽 居中的4只天禄 披麟甩尾,颈长爪利; 两旁的4个辟邪 怒目扭颈,形象怪异。 个辟邪, 两旁的 个辟邪,怒目扭颈,形象怪异。
曲阜孔庙建筑赏析
孔庙是我国历代封建 孔庙是我国历代封建 王朝祭祀春秋时期思 王朝祭祀春秋时期思 想家、政治家、 想家、政治家、教育 家孔子的庙宇 ,位于 曲阜城中央。 曲阜城中央。它是一 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 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 规模宏大、 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的古代建筑群。 的古代建筑群。
棂星门 棂星,即灵星,又名天田星,古人认为它“主得士之庆” 棂星门 棂星,即灵星,又名天田星,古人认为它“主得士之庆”。古代 祭天,先要祭祀灵星。孔庙设门名灵星,是说尊孔如同尊天。 祭天,先要祭祀灵星。孔庙设门名灵星,是说尊孔如同尊天。 棂星门在泮水桥后 四楹三间。石柱铁梁,铁梁铸有12个龙头阀 在泮水桥后, 棂星门在泮水桥后,四楹三间。石柱铁梁,铁梁铸有 个龙头阀 阅。四 根圆石柱中缀祥云,顶雕怒目端坐的天将。额枋上雕火焰宝珠,明间额坊 根圆石柱中缀祥云,顶雕怒目端坐的天将。额枋上雕火焰宝珠, 祥云 由上下两层石板组成,下层刻乾隆皇帝手书“棂星门” 个大字 乾隆皇帝手书 个大字, 由上下两层石板组成,下层刻乾隆皇帝手书“棂星门”3个大字,上层刻绦 环花纹。明代时此门为木制,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重修时“易以 环花纹。明代时此门为木制,清乾隆十九年(公元 年 重修时“
奎文阁 入大中门, 入大中门,迎面迎面即为 同文门。门屋阔5间 同文门。门屋阔 间,深2间,黄 间 瓦歇山顶,斗拱布局疏朗。 瓦歇山顶,斗拱布局疏朗。清初 此门曾名“参同门” 此门曾名“参同门”,顺治后改 为此名。 为此名。 过同文门, 过同文门,院北端一座高阁 拔地而起, 拔地而起,顶檐下群龙护绕的一 块木匾上大书“奎文阁”三字, 块木匾上大书“奎文阁”三字, 它就是以藏书丰富、 藏书丰富 它就是以藏书丰富、建筑独特而 驰名中外的孔庙藏书楼 藏书楼。 驰名中外的孔庙藏书楼。 奎文阁始建于宋天禧二年(公元 奎文阁始建于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始名“藏书楼”金章宗在 年 始名“藏书楼” 明昌二年 公元1191年)重修时改名“奎文阁”,清乾隆皇帝重新 二年( 明昌二年(公元 年 重修时改名“奎文阁” 题匾。 是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来西方白虎之首有星16颗 白虎之首有星 题匾。“奎”是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来西方白虎之首有星 颗, 似文字之画” 所以《孝经》 奎主文章” “屈曲相 钩,似文字之画”,所以《孝经》称“奎主文章”,后 人进而把奎( 星演化为文官 文官首 后代封建帝王为赞颂孔子, 人进而把奎(魁)星演化为文官首。后代封建帝王为赞颂孔子,遂 将孔庙藏书楼命名为奎文阁。 将孔庙藏书楼命名为奎文阁。
十三碑亭 过奎文阁为孔庙的第6进庭院 进庭院。 过奎文阁为孔庙的第 进庭院。院落狭 长矗立着13座碑亭 座碑亭, 北 ,两行排列, 长矗立着 座碑亭,南8北5,两行排列, 斗栱飞翘,檐牙高啄,黄瓦耀金, 斗栱飞翘,檐牙高啄,黄瓦耀金,栉次 鳞比。 鳞比。十三碑亭专为保存封建皇帝御制 石碑而建,习称“御碑亭” 石碑而建,习称“御碑亭”。亭内存碑 55 幢,是唐、宋、金、元、明、清、 是唐、 民国七代所刻 七代所刻。 民国七代所刻。碑文多是皇帝对孔子追 谥加封拜庙亲祭、 谥加封拜庙亲祭、派官致祭和整修庙宇 的记录,由汉文、八思巴文(元代蒙古 的记录,由汉文、八思巴文(元代蒙古 )、满文等文字刻写 满文等文字刻写。 文)、满文等文字刻写。 道北5座碑亭建于康熙 雍正、 座碑亭建于康熙、 道北 座碑亭建于康熙、雍正、乾 隆年间,道南的8座亭中 座为金 座亭中, 座为金、 隆年间,道南的 座亭中,4座为金、元 建筑,东起第三、 建筑,东起第三、六座为金明昌六年 公元1195年)所建,第四座为元至元 (公元 年 所建, 五年(公元1268年)所建,第五座为元 五年(公元 年 所建, 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所建,其余 大德六年(公元 年 所建,其余4 座为清代所建。两座正方形的金代碑亭, 座为清代所建。两座正方形的金代碑亭, 斗栱豪放,布置疏朗, 斗栱豪放,布置疏朗,是孔庙现存最早 的建筑。 的建筑。
弘道门 壁水桥北为弘(hóng )道门,是明洪武十年 (公元1377年)时孔庙的大门,清雍正七年 据《论语》“人能弘道”钦定命名,以赞颂孔 子阐发了尧舜禹汤和文武周公之道。门下有 元碑两块,东四棱碑为“曲阜县历代沿革 志”,记载了曲阜的变迁沿革,史料价值很高。 西碑为“处士王处先生墓表”颇有书法价值, 是1966年移入孔庙保管的。 大中门 过大中门,即进入孔庙第四进庭院。院落疏阔,古树葱郁, 禽鸟翔集夏天鹳飞鹤舞,白鹭翩翩,冬春鹊鸣雀喧,昏鸦噪晚,显 得十分幽深。 大中门原名中和门,较弘道门长且狭窄,共5间,原为宋代孔 庙的大门,后经明弘治时重修,今门系清代所建。门左右两旁禹有 绿瓦拐角楼一座,系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为使孔庙象皇宫一 样威严而建的。角楼均3间,平面作曲尺形,立在正方形的高台之 上,台之内侧有马道可以上下。此两角楼瓦庙东北、西北两角楼构 成一个巨大的长方形,以供守卫之用。